〈中華學園〉我願

台南市西埔國小六年甲班 ◎蔡芝妃 我願成為堅持的人。 堅持,像一棵小樹變成大樹的過程,不輕易放棄。一個堅持到底的人通常會把事情負責到底,像是世界上有些名人:米開朗基羅、馬雲、戴資穎、梵谷……等。梵谷,一直堅持在繪畫的世界,他在畫出絢麗的向日葵不久後,就和好友決裂,他割下自己的耳朵,之後進了精神病院,但在生命最煎熬的時,畫出幾乎是自己的最好作品「星夜」。曾經有一句說過,「不經歷風雨,長不成大樹,不受不鍊,難以成鋼」,梵谷就是堅持自己的畫作,才能畫出如此美麗的作品。

Read More

〈中華學園〉竹掃把特攻隊

高雄市右昌國小五年九班 ◎粘廷睿 我的掃地工作是在學校圍牆外打掃落葉,雖然一開始不習慣這個工作,但沒過多久我就適應了,不只如此,掃久了我還覺得這個工作很有趣,因為整個過程就像打電動一樣,尤其是葉子特別多的時候更有趣,如果非得形容的話,掃樹葉就像打擊為數眾多的小怪物,各式各樣的垃圾就像是闖關中會遇到的寶物,令人驚喜,要趕快將「寶物」夾到垃圾桶中收集,而竹掃把就是我最重要的武器了,有了它我才可以過關斬將,突破難關,所以每當我在進行看似辛苦的打掃工作時,我都覺得很開心,因為我很有信心一定能取得這場遊戲的勝利!

Read More

〈中華學園〉把愛傳下去

台南市信義國小六年三班 ◎朱宥勳 今天心血來潮打算整理房間的一堆雜物,思索片刻決定從櫃子上面整理起,抓著梯子一步一步往上爬,不小心把一本字典弄掉了,唉呦!我的頭被打了,接著,上面的球又滾掉下來,砸到了腳。 看著那顆球,是一顆外表凹凸不平,且已經沒有了氣的足球,球表皮有明顯的毀損,但看起來似乎不影響功能還是能踢的,可是顏色已經從原本的白色變成了黑褐色,拿起來仔細一看,上面有六個字,「草製環保足球」,我突然想起了那段回憶。 那是那一年最後一場足球比賽,比數來到平手,因為猜拳輸了,裁判說:「只要平手或你們輸,他們就贏了。」眼看比賽只剩下一分鐘,我決定孤注一擲,告訴隊友及教練我要單刀,他們就配合做出假動作。發完球,我在一瞬間跑到球門前,大力一射,球進了,我們拿到了冠軍,開心的抱著獎盃回家,教練把球送給了我,讓我當作紀念。 呆望著手中的球,下定決心要讓它更有價值,我把球重新充氣,再將它捐給孤兒院,利用假日有空時,去教那些小孩踢球,期望讓那顆球再度發揮更大的價值。

Read More

〈中華學園〉大恩不言謝

台南市金城國中八年十班 ◎黃允稼 英文,一門不可忽視的科目。對我來說要考高分並不是件難事,但每當看到滿分的英文考卷時,總能憶起那難忘的身影。 她是一名補習班老師,但和全臺灣成上上百位老師不同。西瓜頭,一身素色的T恤穿著並不亮眼,眼睛炯炯有神的她,抱著厚厚的講義走進教室。不用考試不用筆記,一向是她的作風,這點我從第一堂課就再明瞭不過,當時的我對英文抱持莫大的興趣,但分數宛如魔咒般停滯不前。不過有了她不同以往的教法,再加上我的努力和興趣,才成就了現在的我。「單字是顏料;文法是白紙,而你,當然就是畫家」。這段話展現了老師面對英文的態度與角度,至今都在我的心底。一日,我在收書包時隨口問了一句:「老師你是怎麼背單字的呢?」她不假思索地答道:「跟你國小一年級學國字一樣,認得一個字的形狀,念出來,字母只是順便背到而已。」我神采奕奕地走出了補習班,日後實踐起來確實輕鬆不少。 媽媽神色驚恐,電話另一頭傳來的消息實在太突然,躺在沙發上的我察覺異狀,耐心等待媽媽掛掉電話後連忙詢問。「補習班換人接管了,這個月上完就沒了……。」我頓時語塞,一臉茫然的呆坐著,「老師呢?」母親撇過眼神,我便知曉。 兩個月過後,我依然遵照老師的信念及期待面對段考,不想失去任何應得的分數;現在英的文,應當是我的強項;以往的受益,應當在此時運用到極致。寫完了,不意外的輕鬆,但我卻意外地細心,恨不得把題目的一字一句都看得一清二楚。結果沒讓見不到面的老師失望,也沒讓自己失望,盡管這並非多重要的考試,但無限的成就感依然在我心頭徘徊,宛如凱旋歸來。 是她將我的英文從興趣升級強項;是她將我的英文在短短四個月內進步二十四分。如今我讀了別間補習班,更讓堅信她與臺灣成千上百位英文老師不同。倘若能離別前與她說最後一句話,那應當是……「我一定會帶著您的期許,在會考大展長才,感謝您的春風化雨。」

Read More

〈中華學園〉愛是什麼

台南市復興國中一年三十二班  ◎吳芬慈 愛是什麼?是貼在身上的OK繃,每次受傷時,朋友總是從小包包裡拿出它,小心翼翼的貼在傷口上,不時的問道:「還會痛嗎?」我的心被她溫柔的關懷融化,她就像天使,無時無刻照顧著我,關心著我。她給我的愛,是溫暖的。 愛是什麼?是在窗口的一盆小植物。心情不好時,我會坐在靠窗的椅子上,把窗戶打開,微風徐徐的吹來,隨風搖擺的它,好似搖著頭告訴我:「不要在意煩惱的事,快想想那些快樂的回憶!」它如同老師一般,常常在我最無助時,點醒了我。它給我的愛,是療癒的。 愛是什麼?是爸爸如一的問侯。回到家裡,爸爸的第一句話總是:「今天過的好嗎?」接下來一連串的關心,雖然聽到都會背了,卻是爸爸對我表達最真摯的愛。他總怕我吃不飽、擔心我沒有好好照顧自己,雖然我早已是半獨立的青少年了,他還是把我當成小孩子,給我無微不至的關愛。也許,他其實知道我長大了,但是那分「天下父母心」,讓他不忍心放開我。他給我的愛,是溫馨的。 愛就像水一般,喝著沒味道,但是不可或缺。像水一樣的愛,用著不同的型態,陪伴在身邊,時時刻刻滋潤著我。

Read More

成大側向磊晶扭轉結構登國際期刊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成功大學物理系副教授楊展其與前沿量子科技研究中心特聘教授陳宜君、陳則銘跨域研究提出並實證調控材料側向磊晶扭轉結構的方法,有助設計與調控量子材料的電子結構與晶體幾何排列,開啟調控磊晶薄膜製造的嶄新方向,研究成果發表登上國際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其核心技術也已通過台灣專利核可,美國專利審核中。 成大跨域研究團隊十日晚間於國際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Twisted oxide lateral homostructures with conjunction tunability」一文,分享側向扭曲同質磊晶結構的研究成果,其中期刊文章第一與共同第一作者分別為楊展其老師的博士後研究員吳秉駿與博士班學生魏嘉駿。 楊展其專長研究複雜氧化物與薄膜物理,致力新穎量子材料成長開發與半導體產業應用整合,琢磨精準調控單晶薄膜的新穎磊晶技術已有十多年。楊展其表示,近十年來,對於製作具有優異材料特性的高質量薄膜,磊晶技術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傳統磊晶概念主要建立在材料的垂直堆疊,多數研究者皆致力於開發與調製垂直磊晶結構的功能性質,橫向可扭轉同質磊晶結構的製造與物性操控尚未被實現在量子材料領域。

Read More

因應疫情 成大公布線上教學標準

2人以上染疫 分課程、校區及全校實施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疫情嚴峻,成功大學有學生要求學校應全面採遠距教學。校方回應學生會意見,經防疫小組深入討論後,十一日公布將分課程、分校區及全校實施全面線上教學的原則及標準,單一課程於課堂上同時有兩人染疫,該課程採線上教學,若單一校區有兩門課因此改線上,該校區停止所有實體課程兩週;若同時有兩個校區停止實體課程,就會全校改線上教學。 成大副校長兼發言人暨防疫小組召集人李俊璋表示,成大在減災防疫精神下,同時考量維持學生學習權益及效益,持續採用多元(含實體及線上)學習措施,但依成大學生會要求訂出校內師生分課程、分校區及全校實施全面線上教學之範圍與原則。 若單一校區單一課程於課堂上同時出現兩位以上老師或學生染疫且無其他接觸時,該課程停止實體課程兩週,修習該課程的學生停止到校,其所修習其他課程均採線上上課。若單一校區兩門課有兩人以上在課堂上染疫,該校區停止所有實體課程兩週。同時兩個以上校區停止所有實體課程兩週時,就會全校採全面線上教學。 成大表示,調整為線上教學的教師有義務協助學生維持學習進度,並錄製線上課程供學生進行補救學習。另外,教務處會從寬並尊重教師考量學生個案或特定需求情況,以各種彈性方式,支持或協助學生進行學習及評量。

Read More

致用高中參加繁星計畫成績亮眼 7名錄取國立科技大學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大甲區致用高中十五名學生參加一百一十一年科技校院繁星計畫,成績亮眼,七名錄取國立科技大學,捷報令全校師生歡欣鼓舞。 校長陳添旺表示,三年級應用英語科林威廷同學,在這次繁星計畫中,錄取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林威廷以全校第一名畢業,在科大繁星甄選中全國外語群名列第二名,難得有這麼好的表現。其在三年期間擔任了六個學期的實習股長。三年的學業成績是外語群科中第一名,利用課餘時間積極學習,取得三張勞動部主辦技能檢定證書,如電腦軟體應用丙級、電腦能力測驗中文看打丙級、電腦能力測驗英文看打丙級。另外,也積極參加語言能力檢定,取得不錯成績,如多益測驗八四五分、全民英檢中級兩張語文方面證照,出類拔萃。除此之外,林威廷同學也在校外競賽方面取得佳績,分別是在全國學生美術比賽榮獲佳作以及在全國高中技藝競賽職場英文榮獲優勝,多才多藝技藝超群。 致用學生錄取國立科大院校皆是學校各類科第一名,每位都相當優秀,其中錄取國立科技大學有訊三甲班林智偉本身為低收入子女,自幼懂事認真學習技能,自認努力讀書才能改變惡劣的家庭環境,通過勞動部技能檢定數位電子乙級證照、電腦硬體裝修乙級證照以優異成績錄取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光電工程系。其他尚有陳語瑩錄取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林煜翔錄取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智慧商務系、張澄祐錄取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電訊工程系、黃敏瑄錄取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流通管理系、王佳凱錄取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飛機工程系航空電子組。

Read More

和順國中繪文昌馬 為考生祈福

和順國中舉辦「心想事成金榜題名,和中繪馬祈福」活動。(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國中會考進入最後倒數,為了紓緩國三考生緊張的情緒,並增加考生的自信,和順國中十日上午特別舉辦「心想事成金榜題名,和中繪馬祈福」活動,由校內老師設計Q版的文昌帝君繪馬,讓考生們寫下心願掛在校內的祈福亭,祈求考試順利、病毒不要來。 校長謝連陽表示,和順國中此次祈福所用的「繪馬」,圖案是由校內老師設計,造型為古代的竹簡形式,並將文昌帝君設計於繪馬之中,運用學校科技中心的雷射雕刻機自製而成,希望藉由這個活動祝福和中學子應考順利、金榜題名。 活動的策劃人教務主任李舒婷表示,今年的祈福亭延續去年的孔廟意象設計,並重新裝修及布置,且印製了「追分成功」、「金榜題名」、「5A++」、「數學非選6分」及「作文六級分」等打卡手板,還有Q版的文昌帝君立牌,可以讓孩子們可以在祈福亭前打卡祈福,希望透過整個孔廟意象情境布置,穩定一下孩子因為疫情而慌亂的心情。 家長會長蘇碧雪表示,學校增加了「病毒不要來」及「拒絕病毒」的打卡版,頗受學生歡迎,自己孩子就表示,希望新冠疫情不要影響到自己的會考表現,可以考上自己心目中的第一志願。

Read More

食農教育融入影片 南台拿8獎

南台資傳系師生團隊在第十九屆育秀盃創意獎中,囊括動態影像類食育創作銀獎、優選及六佳作等八個獎項。 (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資訊傳播系學生以「種子的神奇魔法」為主題,拍攝製作符合「食農教育」主題影片,參加二0二二年第十九屆育秀盃創意獎,囊括動態影像類食育創作銀獎、優選及六佳作共計八個獎項,是該類別中獲獎最多大專院校。 南台科大資傳系學生團隊以全台「食農學堂」校園為拍攝現場,與拍攝的學該師生進行田野調查後,企劃出記錄片以及撰寫出劇情片劇本,拍攝製作出感人的影像作品,共計獲得動態影像類食育創作八個獎項。 其中銀獎《我們都是小種子》作品,由資傳系大四學生李婕慧、余采玲、胡鈺茹、張瓊云拍攝製作;團隊以高雄市漢民國小附幼為拍攝場域,記錄學生在食農教育裡像小小的種子,邊學習、邊長大,透過師生照顧植物、珍惜糧食,將生長漂亮的紅藜與芝麻做成米飯與吐司,並與人分享,實踐食農教育精神, 學生透過親自體會共同實作,讓更多人能品嘗到這樣美好的食物。 指導老師梁丹青表示,拍攝過程正逢疫情,要進入校園拍攝非常不易。她說,好作品不會從天而降,所以必須帶領學生團隊進入全台「食農學堂」國中小附幼施作場域限地拍攝,透過監督拍攝過程,提升拍攝效率與作品品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