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毒健康學堂 助學子遠離毒害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台南市毒品危害防制中心與教育局合辦「反毒健康學堂」線上學習營,透過反毒宣導影片提供正確藥物濫用危害知識及如何拒絕毒品技巧,幫學子遠離毒品。 毒品危害防制中心說,依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統計,今年一至四月學生藥物濫用總計五十一件,包含高中職廿四件、國中十九件、大專院校八件;與去年同期比較,濫用人數增加八點四趴,第一級毒品施用人數無增減,第二級毒品施用人數增加廿七點五趴,第三級毒品施用人數增加三點三趴,第四級毒品施用人數增加一倍。使用人數以國中施用毒品人數增加四十點九趴最多,更顯毒品防制之重要。 隨著新興毒品的氾濫、吸毒年齡下降,藥頭或不肖吸毒者為吸引年輕人的好奇心,藉由新興毒品包裝成毒咖啡包、糖果等偽食品造型,摻有搖頭丸(第二級毒品)、K他命(第三級毒品)物質成分,誘惑學生族群施用毒品;使用後有惡心嘔吐、身體失衡等症狀,長期濫用出現耐受性及心理依賴性,產生成癮行為。「反毒健康學堂」線上學習營網址https://reurl.cc/NrqAk5。

Read More

教局學輔諮商中心募新血 釋出19個專輔人員職缺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市教育局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召募新血,共釋出19名專任專業輔導人員,採通訊報名,報名時間從即日起到九月十五日止。 教育局表示,為積極落實學生輔導工作,建立專業的輔導系統,輔諮中心將於十月二日辦理約聘專任專業輔導人員甄選,預計甄選心理師督導兩名、社工師督導一名、心理師(含諮商心理師或臨床心理師)八名(一般地區學校四名、偏遠地區學校四名),社會工作師八名(一般地區學校兩名、偏遠地區學校六名),總計十九名專業輔導人力。 甄選簡章即日起公告於台南市政府教育局網站及台南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網站,本次甄選報名方式一律採郵寄通訊報名,報名期間至九月十五日止,以郵戳為憑。 輔諮中心主任吳永清表示,歡迎對兒童、青少年學校輔導工作有興趣及符合資格條件之心理師或社會工作師踴躍報考,請逕行下載簡章,如有報名相關問題,可電洽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人力督導組。

Read More

中華醫大簡訊

▲窈窕的身材是人人夢寐以求的,為了追求令人羨慕的身形,不少人嘗試各種減肥方法、秘方、偏方。由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與台南市家庭教育中心合辦的一百一十年「樂活享健康」講座,四日(週六)上午十時至十二時十分在台南市文化中心B1多功能會議廳,邀請應用健康科學專家郭毓軒老師演講「健康享瘦、享受、享瘦」,從健康科學解析營養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以及日常生活如何擷取食物營養。免報名、免費,歡迎各界踴躍到場聆聽。(記者黃文記)

Read More

學生打BNT 市府:造冊入校施打

記者吳孟珉∕ 台南報導 各級學校陸續開學,BNT也將陸續到貨,市府表示,十二到十七歲的對象會造冊入校施打,目前接獲中央通知三日會召開會議討論相關的入校施打方案。 至於台南市對於BNT疫苗的低溫保存能力,衛生局指出,中央預計比照莫德納的模式,配送解凍之後的疫苗到地方,解凍後的疫苗在二至八度C可保存二十八天,該局之前有保存莫德納的經驗,因此不用擔心BNT疫苗保存的問題;若中央到時候配送冷凍的BNT疫苗到地方,該局也能提供負八十度C的保存條件,請民眾放心。 市長黃偉哲表示,台南市沒有新的確診案例,大家又多守住一天,希望加0持續,大家能夠繼續過相對比較正常健康的生活。 針對BNT疫苗接種規劃,衛生局表示,目前開放十二歲至十七歲對象造冊接種,其餘疫苗將優先提供尚未接種過疫苗之十八至二十二歲民眾登記及預約,有關疫苗接種開放對象,將視疫情趨勢、接種狀況及疫苗到貨情形等綜合評估規劃。

Read More

開學迎新防疫 低中高年級分流放學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要開學了,台南市已於八月三十一日完成全市高中職以下校園戶外環境消毒工作,教育局表示,以往學校都會在開學日辦理全校新生歡迎活動,配合防疫將改以各班進行活動為主,另開學日正好為週三,小學只上半天,因此各校也因應規劃低、中、高年級分流放學,並將家長等候區擴大,以避免群聚於校門口。 教育局長鄭新輝請同仁發揮巧思,以「校園防疫大作戰.一日攻略看過來」為主題製發圖卡,從學生「上放學的一天」,說明開學後從入校、活動、餐點、健康提醒、接送及環境等六大面向說明防疫的重點。 鄭新輝指出,今天是開學日,由於是週三小學上半天,有要求各校規劃低、中、高年級分流放學。若是搭乘交通車,每批學生上車前與下車後,加強車內清消,且應造冊並落實固定座位。 教育局補充,針對家長擔心小一新生上學適應問題,各校也做好配套做法,以分班分流方式進行「入校」或「入班」儀式。至於迎新活動,改以各班班導師帶領新生校園巡禮。

Read More

崑大環工新鮮人 提早生涯規劃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環境工程系舉辦新生入學教學創新特色活動,藉由開學前的教學說明會,除讓新生與系上老師、學長姊彼此認識,也藉此向新生分享校內資源、校外周邊生活機能、系上教學環境與相關活動,深入了解系上所學,提早做好學習生涯規劃。 崑大環工系旨在培育學生成為兼具環境與綠色科技專業之跨領域人才,課程規劃與研究發展均致力於結合環境整治、能源管理與資源再生三大領域,以整合技術應用於環境汙染問題的整治與預防,朝向新能源之開發與管理、綠色經濟等領域發展。 環工系主任許蕙琳向新生說明,環工系對於學生在就學期間即安排完整的技術訓練與輔導,包括空汙、廢棄物、廢水、土壤地下水汙染、噪音、綠色科技等課程及專業證照輔導,使所有學生在畢業前均能取得專業證照,因此,學生一畢業便能投入各公私立場所環境保護工作,立即與業界接軌。 畢業於高雄高工的新生張同學提到,因家住高雄,有感於空氣品質日漸惡化,環境需要保護,因此以環工系為第一志願。參加這場活動更了解系上的教學內容,讓他對大學生活更加期待。另畢業於新化高工的黃同學,父母與妹妹全家參與,除對技職教育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並表示,對該校提供學生的豐沛學習資源感到非常滿意。

Read More

員林高中應屆畢業生 大學指考成果亮麗

記者吳東興/員林報導 彰化縣員林高中今年應屆畢業生有六百四十八人,在大學繁星、特選管道上榜計七十七人次、個人申請上榜計三百三十八人次。指考三十一日放榜,共有一百七十五人次上榜,錄取國立大學與優質私立醫學大學共有六十七人。 校長游源忠表示,多數學生依照個人訂立的目標及專擅的科目順利錄取理想學校,在資訊、工程、財經與管理學群錄取人數比較高。其中國文科達前標以上共十七人、歷史達前標以上者共十九人、地理達前標者共十四人,另公民達前標者有十人。這些同學應有很高的比例可上國立大學,也期待他們能夠找到自己的興趣及學校。 游源忠表示,為了幫助學生,常常利用各式不同的機會,傾聽學生在課業上之意見,也陪伴孩子成長,如鼓勵學生週六返校勤讀、改善學習環境設備、增加多元課程及活動讓學生感受體驗、學習反思等。在學校老師與行政單位全力合作下,學生讀書風氣漸佳。 游源忠說,今年雖然碰到肺炎疫情襲來,在五月中影響了學校的作息,但是線上教學不中斷,老師們依舊努力在雲端為學生的問題提供解答,關注每一個學生在家學習的成效,致今有了豐碩的成果。 游源忠說,近年來,高一優先免試和免試入學的學生,高分就讀員林高中可獲頒高額獎學金,也增加鄰近地區孩子就近選擇員高就讀的意願。

Read More

「學前特教專區」上線囉! 資訊服務更全面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為使學前教育資訊更完整,教育部近日於全國教保資訊網新增「學前特教專區」,即時提供學前特殊教育相關資訊,分為學前特教計畫及相關法規、幼兒/家長資源區、教保服務人員提升專業知能資源區、幼兒園資源區、政府特殊教育資源區等五類資訊,歡迎家長、教保服務人員、幼兒園多加利用。 國教署表示,專區提供最新的學前特殊教育相關計畫、法規及資源等資訊,家有學前階段幼兒的家長可以從幼兒/家長資源區瞭解早期療育及學前身心障礙學生的鑑定、優先入園、輔導及就學補助等相關資訊。 國教署說明,如想進一步詢問學前特殊教育相關協助,也可在網站上查到各縣(市)諮詢、申訴服務或據點服務的管道;此外,專區也提供教保服務人員進修及研習管道等資訊,幼兒園亦可在此瞭解政府提供的學前特教支持服務及補助措施,服務更全面。

Read More

《我和我的孩子》親子互動攻略 家長輕鬆上手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中小學將於九月一日開學,教育部三十日表示,開學日將送給全國小一和幼兒園大班的孩子與家長一份「我和我的孩子」親職教育開學禮袋,幫助家長學習親職知能。 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孩子是家長最甜蜜的負荷,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親子互動時光無可取代。隨著孩子成長也帶來教養責任,教育部發行出版的「我和我的孩子」親職教育系列手冊從家有幼兒園、國小孩童的家長可能面臨的親職課題出發,協助家長更了解自己與孩子。 「我和我的孩子」親職手冊針對幼兒、低、中、高年級家長共設計四冊,從家長可能遇到或困擾的親職教養問題著手,例如該如何跟年幼孩子溝通、如何幫助低年級孩子適應學校生活與融入群體、遇到孩子頂嘴該怎麼辦等,一系列手冊設計超過八十個親職課題,透過簡單易懂的條列式小提醒,幫助家長快速檢視自己、孩子及親子互動的需求,輕鬆學習親職知能及技巧。 教育部指出,今年「我和我的孩子」親職手冊開學禮袋已於八月中旬邀請YouTuber蔡阿嘎開箱介紹,有不少民眾分享過往的親子互動經驗,也有人敲碗國高中階段的親職手冊,在各界熱烈回饋下,青少年篇親職手冊預計一百十一年出版,協助家長面臨不同階段孩子的教養需求。

Read More

〈中華學園〉幸福的好滋味

嘉義縣福樂國小五年丁班 ◎許皓筑 每當一口咬下香甜多汁的木瓜,就會想起兒時在菜園裡摘木瓜的情景。 外婆的菜園裡有小白菜、青江菜、南瓜……,種類多得不勝枚舉,跟著外婆去菜園,就像在尋寶,新奇又有趣。偶然間,抬頭發現了一棵結實壘壘的木瓜樹,頓時口水直流,想要一嘗那肥美鮮甜的木瓜。於是,我想盡辦法摘木瓜。 一開始,我先用跳的,但跳了上百次,個子嬌小的我,沒一次能摸到木瓜。後來,我往後退,加上衝刺助跑,在快接近木瓜樹時,奮力往上一蹬,「哇!摸到木瓜了」雀躍的我接連嘗試了幾回,跑得氣喘噓噓、上氣不接下氣,仍然沒有成功。 苦惱的我靈機一動:「啊!可以用搖的呀!」我抱著木瓜樹,開始使勁的搖,木瓜樹就像酩酊大醉的醉漢,東搖西擺的不斷搖晃。「砰」一聲,一顆沉甸甸又黃澄澄的木瓜掉了下來!開心的我又叫又跳,雙手捧著木瓜,搖搖擺擺的跑向外婆。 我興奮的對外婆說:「外婆!妳看!這是我的『寶物』耶!」外婆驚喜的睜大雙眼,蹲下來,溫柔的擦去我臉上的泥土,好奇的問:「妳是怎麼得到這顆寶物的?」我喜孜孜跟外婆分享「採木瓜奮鬥記」,外婆聽完後,輕輕的摸著我的頭說:「下次要注意安全喔!」我們倆相視而笑,小心翼翼的捧著木瓜,滿足的回家。吃過晚飯後,外婆馬上切木瓜給我吃,那香甜多汁的好滋味,讓我永生難忘。 多年後,每當我一吃到木瓜,就會想起遠方的外婆。外婆對我的愛,就像木瓜一樣甜美又沉甸甸的,幸福的好滋味,我會永遠記得!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