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起幸福 失智長者妝水水

苗栗醫院失智症月憶起家庭日活動合影。 (記者葉蒼秀攝) 記者葉蒼秀/苗栗報導  衛福部苗栗醫院田心寶學堂為日間照顧中心,與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合作推動全台失智症月─「憶起幸福」家庭日活動,25日聘請攝影師與化妝師架設燈光布幕,並替長者與家屬彩妝,鼓勵長者穿上最喜歡或最具紀念價值的衣服與家人入鏡。  苗醫院長李明輝指出,失智症長者因受到疾病的影響,可能出現症狀干擾、時空、背景、人物交錯,對於主要照顧的家人而言可能心力交瘁。家屬在過程中也必須學習面對最愛的家人疾病改變、記不得自己、無法溝通等。即使是一般的失能長者,也可能因為與子女相處時間減少、缺乏共同話題,而漸漸疏遠家人間的關係。  本次活動希望再次拾起代與代之間交流的機會。李明輝表示,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每月也請志工到田心寶學堂與長者共餐,與長者「打嘴鼓」,促進社會參與。

Read More

全球最新AI人工智慧技術癌症治療設備

瓦里安總經理林巧婷說明,全球最新AI癌症治療設備Ethos是目前最新穎尖端的設備。 (瓦里安提供)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台灣醫療科技展即將於12月3日至6日在南港展覽館一館登場,全球最新AI癌症治療設備Ethos也將於活動中首度展出,為台灣醫界提供個人化精準治療的新選項。 台灣醫療科技展是橫跨醫療、電子資通訊、科技、生技製藥、醫材,串聯大健康產業完整生態鏈的專業規模會展,為迎接這個以特色醫療強項為核心的展覽,成立70餘年的瓦里安醫療系統公司,特地將展區打造成逼真的外太空實境,如同進入宏大浩瀚的宇宙,並展出全球最新AI癌症治療設備Ethos。 瓦里安總經理林巧婷表示,隨著全球醫學進展,癌症療法更加多元,Ethos落實癌症個人精準化放射治療,完整癌症治療最後一塊拼圖。Ethos運用多重設備影像(PET、MR、CT),並搭載AI人工智慧,讓放療操作變得更普及並且簡單便捷。 林巧婷表示,對於全球醫療市場而言,Ethos是日前最新穎尖端的設備,2019年9月於丹麥首度啟用後,包含美國頂尖治癌醫院WashU等院,目前全球已有超過15台投入臨床治癌使用。 依據歐美醫療院所使用經驗,眾多癌別均可使用,對下腹部腫瘤治療成效更佳。林巧婷表示,為讓台灣醫界也能進一步認識Ethos,如何為癌症病患提供更新型的個人化精準醫療,瓦里安將在台灣醫療科技展中為本台儀器揭開神秘面紗,歡迎民眾、醫護人員、醫療院所、大專院校學生及教授前來了解最新放射治療發展。

Read More

公費流感疫苗估12月中用完

疾管署24日表示,全台公費流感疫苗接種率已逾92%,預估公費疫苗最快12月中打完。(中央社)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今年已屆尾聲,疾管署表示,公費流感疫苗整體使用率已超過9成,目前估計含添購在內,約僅剩30萬劑,自12月1日恢復50至64歲健康中壯年接種後,可能在12月中旬用完,籲請符合資格的對象把握機會儘速接種。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截至11月23日我國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數逾560.6萬劑,使用率達92.9%。其中65歲以上長者接種數約185.3萬,接種率49.8%,接近目標接種率(52.5%);學齡前幼兒接種數約52.1萬,接種率45.7%,達目標接種率(55.5%)8成。  由於目前65歲以上長者、學齡前幼兒等高危險族群之接種率已達目標接種率8至9成,因此,自12月1日起,恢復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之公費流感疫苗接種作業。  莊人祥表示,目前疫苗剩餘數量在扣除校園與幼兒控留後,加上已添購的數量,約有30萬劑可供最後階段接種,籲請符合公費接種資格的對象可先洽詢合約院所,確認有疫苗後儘速完成接種,以及早獲得流感保護力。  此外,疾管署也提醒,除接種流感疫苗外,民眾平時也應落實勤洗手與咳嗽禮節等良好衛生習慣;外出時維持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以上的社交距離,若無法維持應佩戴口罩;生病不適者盡量在家休息,以降低呼吸道病毒傳播的風險。

Read More

國健署:孕婦產檢預算會補足

立委林淑芬(左2)與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婦產科醫學會24日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呼籲衛福部應編列足額產前檢查年度預算,提高產檢次數至12次等訴求。(中央社)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台灣女人連線等團體24日召開記者會指出,政府產檢預算長期編列不足,呼籲編足預算,以及增加產檢補助次數和項目。國健署副署長吳昭軍說,如果預算不夠會用其他經費補足,對孕婦照顧絕不會少,也會再研擬產檢服務的項目與次數規劃。  民進黨立委林淑芬、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台灣女人連線在立法院共同召開「在乎生產數歷史新低?請編好編滿產檢預算!」記者會,並邀請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副署長吳昭軍與會。  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表示,今年新生兒數幾乎能確定將創歷史新低,政府為因應少子化提出許多政策,但在產前檢查預算上,從2012年至今,除了2015年外,每年的經費都編列不足。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也指出,在補助項目上,胎兒超音波在全部孕期中僅給付一次,顯然不夠,而產檢次數是10次,但中間有較長的間隔,還是建議一個月做一次比較好,此外,最後一次的產檢時間設定在懷孕第40週,但1/4的孕婦孕期會超過,可能要自費產檢。  吳昭軍表示,目前每名孕婦補助至少4915元,對於特殊情況或高齡產婦會再加額補助,不管公務預算足夠與否,對於孕婦照顧絕不會少,如果公務預算編列不足,會挪用其他經費來補足相關費用,也會努力爭取編列足夠預算。  吳昭軍說,關於增加產檢或超音波次數、增列新項目,或是產檢給付額與健保給付額不同等,會和相關醫學會討論,研擬產檢次數和檢查項目規劃,而在給付部分,也會和婦產科醫學會討論怎麼做比較好,但一定會增加。

Read More

經皮酒精注射 治療甲狀腺囊腫

奇美醫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葉美成使用超音波導引下經皮酒精注射,為婦女治療甲狀腺囊腫。(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50歲李姓婦女脖子左邊有個明顯腫塊,吞嚥時有異物感,他院檢查為反覆出現良性甲狀腺囊腫,至奇美醫門診使用超音波導引下經皮酒精注射治療,不需開刀住院、不留疤痕,恢復快,3週後回診追蹤,已看不出脖子上有腫塊。  奇美醫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葉美成表示,李婦脖子左邊腫塊體積約4x3公分,他院追蹤檢查都是良性的甲狀腺囊腫,且醫師有用細針抽吸過,抽出液體後腫塊會消失幾天,但腫塊又會慢慢變大回原本的大小。  美國甲狀腺學會建議反覆出現的甲狀腺囊腫病人,可選擇「開刀」或「酒精注射治療」。根據研究顯示,有高達85%的病人平均接受2次的酒精注射治療後不再復發。  葉美成表示,超音波導引下經皮酒精注射治療的過程,是在超音波導引下,經由表皮用細針先將甲狀腺囊腫裡的液體抽出,注射高濃度酒精進入囊腫內數分鐘後,破壞囊腫內微血管再將酒精抽出,過程大約1個小時,治療結束後觀察30~60分鐘即可回家,不需要住院。  但對於酒精過敏的人不適合這個治療,其他症狀可能會有頭暈不適、畏寒、發燒或疼痛等症狀,少部分的人出現暫時發燒、畏寒或神經受損的狀況,大部分都會恢復。甲狀腺結節組成如果是以固體為主的不適合酒精注射治療,固體為主的結節可考慮開刀或甲狀腺結節射頻消融微創手術。  甲狀腺囊腫通常是沒有什麼症狀的,除非囊腫已經大到外觀上看得出來,且發生吞嚥困難、疼痛等問題才會發現,而甲狀腺囊腫多為良性,也有部分的囊腫有可能會出現惡性的細胞。  葉美成表示,隨著醫療的進步,現在甲狀腺囊腫已經有許多非手術的治療方式,可以達到緩解症狀、不需住院、不留疤痕且恢復迅速的效果,讓病人不再躊躇不前且有效治療。如果細針抽吸及酒精注射治療都無法解決囊腫的問題,可以選擇開刀處理。

Read More

新冠疫苗進口 至少460萬劑

莊人祥指出,如果COVAX採購及配送等作業順利的話,有機會在明年第一季接種。 (示意圖中央社/圖取自Pexels圖庫)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新冠疫苗研發近期屢傳佳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24日表示,目前透過全球取得機制(COVAX)至少可買到約460萬劑以上入袋,爭取在明年第一季開打。  目前正在第三期臨床試驗的新冠疫苗包括:輝瑞BNT、莫德納以及AZ牛津疫苗等,都傳出臨床試驗都有足夠保護力,其中,AZ牛津疫苗儲存和運送條件簡單,價格也較低廉,最被寄予重望。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24日下午在記者會中表示,台灣可透過COVAX購得10%至50%人口的疫苗量,以每人2劑推估,台灣至少可買到460萬劑疫苗。 (中央社) 莊人祥表示,為爭取購買新冠疫苗,指揮中心除了補助研發國產疫苗,同時也向國際大廠洽購,並參與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多元管道齊下。  其中,除國產疫苗的行政授權與補助,正等待進入最後試驗階段;個別藥廠部分,礙於保密協議無法透露細節。  不過,莊人祥也透露,台灣已向COVAX平台依總人口數10至50%不等的疫苗數量,以每劑10.5美元(約300元新台幣)預付訂金。因此,進一步估算,國內可買到約460萬劑至2300萬劑、提供230萬至1150萬人使用。  目前COVAX已提供第一波3支疫苗的選項,其中1家採均一價,另外2家則會視個別國家情形提供不同報價,莊人祥表示,COVAX最終售價仍會依照不同藥廠而有浮動價格,以我國來說,購買數量相對較少,預計價格會偏貴。  莊人祥指出,保守估計,明年中國人最快可打到疫苗,如果COVAX採購及配送等作業順利的話,有機會在明年第一季接種。

Read More

工人神經損傷 PAC復健效果佳

工地工人被牆面壓住左半身,導致全身多處骨折以及神經損傷,透過PAC經過密集復健治療後效果顯著。(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一名工地工人不慎被傾倒的牆面壓住左半身,導致全身多處骨折以及神經損傷,另有1名患者主動脈剝離昏迷,經檢查後發現右額葉梗塞,左側身體無力無法自主行動,但2人由於投入了衛福部目前推動的PAC(中風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經過密集復健治療後效果顯著。  據健保署統計,2020年高屏地區PAC計劃收案年度人數最多的醫院為新高醫院,新高醫院朱益仁特助表示,PAC計畫可提供高強度與密集性的療程訓練,對患者很有幫助,而新高醫院除了強化與大型醫院的合作,落實區域型醫院角色,今年11月更將成立機器人復健治療中心,提供更精準的復健治療。  PAC針對中風患者發病後的黃金期內,提供密集性的復健計畫、整合性的醫療照護,讓個案能盡快回復身體的功能,除了中風患者外,燒燙傷、脆弱性骨折、創傷性神經損傷、心衰竭及衰弱高齡皆可申請此計畫。  但一般復健與PAC到底有何差別?新高醫院物理治療組長解釋,一般健保復健頻率與復健強度偏低,因此對於需要黃金時間治療的病患較不利;反觀PAC為高強度復健,每日需治療3-5次,30-60分鐘/次;PAC計畫如同復健衝刺班,需考量個案體力是否可承受大量密集的復健運動,因此醫生團隊會評估患者是否適合加入PAC計畫。  新高醫院表示,復健是醫院非常重視的業務,醫療團隊擁有9位物理治療師、7位職能治療師、2位心理治療師更配有4位語言治療師,而一般大型醫院可能只配有2名語言治療師,但是新高醫院卻有4位,相當完善;院內更有醫療學術團隊針對復健項目進行案例研究,今年以論文『腦中風急性後期照護在承作地區醫院的臨床成效』入選福利部全人醫療暨整合服務研討會,將與全台醫療學術界進行交流。

Read More

腳底膿瘍 變壞死性筋膜炎

何姓糖尿病足的婦人,經過清創、人工真皮、高壓氧治療,免於截肢,相當開心。(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52歲何姓婦人因右側腳底傷口膿瘍數日,門診治療數週後入院進行手術清創,傷口癒合後拆線後3週,傷口再度紅腫化膿,血糖值飆高,再次住院後發現右側足底因感染有壞死性筋膜炎,經過10次清創手術,調整注射型胰島素,血糖穩定後,傷口使用去細胞人工真皮、膠原蛋白傷口敷料及負壓傷口治療機,並配合高壓氧輔助治療,成功讓傷口癒合並避免截肢手術。  中山附醫內分泌科主任楊宜瑱指出,危急性的糖尿病足傷除了,清創、抗生素感染控制等,尚有相當多的輔助治療,如負壓抽吸、高壓氧等方式,全程還需有良好的血糖控制及營養照護,然而初步危急的傷口照護處理,最重要的是持續性反覆性的評估、了解傷口型態,選擇適合傷口照護方式,包括在傷口敷料方面,提供較濕潤的環境、吸收過多分泌物,可降低傷口感染機會,而傷口復原的成功關鍵還有著一雙合適的鞋子,才可以走更長遠的健康之路。  楊宜瑱表示,共同照護團隊成立1年以來,共有新收85名糖尿病足共同照護個案,讓10名患者避免大範圍的膝下或膝上截肢,讓患者保有良好的行走活動功能。  糖尿病照護團隊內分泌科醫師王威傑指出,大多數的糖尿病重大截肢都是由糖尿病足足部潰瘍而來的,預防勝於治療,如果能避免產生足部潰瘍,或以良好的傷口照護來面對原本的小傷口,使其不產生惡化,那麼大多數的糖尿病足重大截肢是很有機會可以避免的,及早發現、積極治療是糖尿病足避免重大截肢最重要的部分。  王威傑說,病友們能定期接受糖尿病足部潰瘍衛教與自我足部檢查,每日完整檢視雙腳,包含足背、腳底板、足趾間、指甲、足部皮膚、足部是否變形,腳掌是否有足繭形成與是否有感染跡象等,一旦發現異狀,盡速至傷口中心就醫。

Read More

犁田肋骨斷6根 純鈦鋼板固定

烏日區里長顏寶玉日前「犁田」,導致右胸六根肋骨斷裂,肝臟也有撕裂傷,亞大附屬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劉柏毅採用純鈦鋼板固定肋骨手術。(記者黃俊昇翻攝) 記者黃俊昇/霧峰報導  台中市烏日區里長顏寶玉日前騎車不慎「犁田」,導致右胸六根肋骨斷裂,肝臟也有撕裂傷,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劉柏毅建議採用純鈦鋼板固定肋骨手術,大幅縮短癒合時間、降低病人疼痛、減少肺炎風險,術後3天即出院,讓里民直誇顏寶玉是「女版鋼鐵人」。  劉柏毅表示,患者日前因騎摩托車不慎摔倒,送急診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右邊肋骨第5根至第10根骨折錯位,肝臟也有撕裂情形,立即安排住院治療。  劉柏毅指出,人體肋骨總共有12對、24根,最常發生骨折位置在第4根到第9根,一旦骨折必須檢查有無其他器官傷害,同側肝、脾、腎等臟器都有受傷可能,通常單純肋骨骨折的患者,會建議保守治療無須動刀,配合復建及疼痛控制,3個月左右骨頭就能自行生長癒合,但若多處肋骨骨折恐增加肺炎和死亡風險,容易引發氣胸、血胸、呼吸衰竭等併發症,會建議積極治療,縮短復原時間。  劉柏毅強調,患者抵達急診時多根肋骨錯位、胸壁塌陷、肝臟撕裂傷,呼吸相當急促,且疼痛指數高達7至8分,經加護病房觀察評估肝臟裂傷穩定後,決定安排肋骨固定手術治療,將斷裂錯位的肋骨復位,以純鈦鋼板固定肋骨,癒合後不需拆除,少有不適感,不僅大幅降低病人疼痛、減少肺炎風險,手術後約2至3天即可出院。  劉柏毅表示,肋骨固定手術適用於4根以上肋骨斷裂合併錯位、疼痛指數超過6分、胸廓畸形、合併大量氣血胸、呼吸衰竭、肋骨癒合不良造成慢性疼痛等症狀,術後則需配合心肺復健治療,才能恢復胸壁穩定性及改善呼吸功能,建議接受治療前需與醫師充分討論,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Read More

腳趾汗皰疹爆發 手指也遭殃

 中醫治汗皰疹常見用藥,包括茯苓、薏仁、淡竹葉、荊芥等。(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28歲李小姐,學生時代每遇天氣潮濕悶熱,雙大腳趾便易冒一顆顆發癢的小水泡,擦類固醇藥膏雖暫時壓制卻常復發,最近工作壓力大,手腳的汗皰疹整個大爆發,蔓延到手指,抓破水泡,皮膚搔癢有如無數小蟲爬過,求助中醫調理。經內服中藥搭配外用藥膏,「汗皰疹」有效緩解。  奇美中醫部醫師莊照宇表示,汗皰疹是濕疹的一種,常在手指、足趾及手掌、腳掌長出一顆顆水泡,搔抓破皮,愈抓愈癢。汗皰疹的發生和汗腺沒太大關聯,反而是種皮膚過敏,許多民眾以為汗皰疹只在潮濕的春夏發生,其實與身心壓力過大或長期接觸清潔劑也有關,像本案李小姐雙脈沉弦細,舌苔白滑膩,屬於中醫氣陰兩虛的體質,同時脾胃夾濕熱,外泛四肢;從脈象也可推測其個性長期壓抑,身心缺乏紓壓的管道,只好「透過皮膚減壓」。  莊照宇說,人在高壓狀態會分泌壓力荷爾蒙如皮質醇,讓身體處於打仗狀態;長時間皮質醇偏高,身體沒有休兵調養時間,導致免疫系統失衡,引起皮膚發炎。入秋後,日照時間縮短,會刺激人體「褪黑激素」的分泌,容易疲倦,心情低落提不起勁。中醫治療汗皰疹,急性期可內服中藥搭配外用藥膏,藥物以健脾,清利濕熱為主,像是茯苓、薏仁、淡竹葉、荊芥等;外用藥則可依據皮膚的狀態選擇不同藥膏,病灶偏紅則以黃連膏為主,滲液較多則選青珠膏協助水分吸收,若以處在乾燥脫屑的慢性期,則可用紫雲膏修復肌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