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肌肉萎縮病友協會20週年 石崇良:SMA未來逐步納給付

台灣SMA病友協會20週年感恩饗宴,衛福部長石崇良與病友合唱「感恩的心」見證愛與希望之路,場面溫馨。(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台灣脊髓肌肉萎縮症病友協會21日舉行20週年感恩饗宴,除了SMA病友,還有家屬及衛福部長石崇良等與會嘉賓,一起回顧這段充滿意義的服務歷程,同時,「感恩的心,感謝有你」的歌聲不僅響徹會場,也溫暖在場每個人的心中,共同見證台灣脊髓肌肉萎縮症病友協會,持續為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病友努力不懈的溫馨足跡。 石崇良表示,台灣脊髓肌肉萎縮症病友協會走過20年,因為有協會的支持,才得以讓病友們因為愛和希望匯聚,對未來人生充滿樂觀;而他在健保署署長任內無畏壓力,讓國家用行動守護罕病,通過一劑4900萬元的SMA基因治療藥物。石崇良說,未來更將持續努力,包括SMA在內的罕病用藥,逐步納入給付。 20週年感恩饗宴,也是《台灣脊髓肌肉萎縮症病友協會20周年紀實》新書發表,書中除了記錄SMA病友協會20年來的點點滴滴,也呈現病友勇敢面對SMA,成為永不向逆境低頭鬥士的生命故事。例如1967年出生的李志郎,即便不良於行,學習能力並不輸任何人,不但拿到中山大學化學博士學位,30多年來,他更以自身能力和從事1對1教學授課,輔導許多學生往更好的人生挺進;2023年底他通過醫療評估,開始接受SMA治療並獲得效果,讓他對未來人生樂觀以待,活出生命的希望與熱情。 感恩饗宴中石崇良與罹患SMA的衛福部同仁李雅雯和李雅純雙胞胎姊妹相見歡,還有高醫大聲樂社的學生帶來精彩音樂演出,及SMA協會為照護者家屬們進行按摩體驗。

Read More

生活處方箋 86歲阿琴師煮燒酒雞

醫師王興翰分享門診中透過園藝、宗教信仰及運動健身作為生活處方箋的個案故事。(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86歲「阿琴姊」年輕時是總鋪師,一支鍋鏟就可以燒出好幾十人的澎拜料理,她最拿手的燒酒雞更是讓吃過的人都難忘懷。但2年前出現失智症狀,家人雖幫她安排失智據點上課,仍憂心病情。今年初個管師特別舉行一場「燒酒雞之宴」,讓阿琴姊燒酒雞重現江湖,美食好滋味完全不因失智少一味,也讓大家對「生活處方箋」的效果嘖嘖稱奇。 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失智共照中心主任、神經內科醫師王星翰指出,患者家人說家人兩年前發現她不是出門找不到錢包,就是回家找不到鑰匙開門等症狀,帶她就醫確診是初期失智,子女幫她報名失智據點上課,希望藉由與人互動延帶緩失智。 今年初春,失智據點個管師更是針對醫師開立的「生活處方箋─廚藝」,舉辦一場30人「燒酒雞餐會」,由她擔任主廚。 聚餐當天阿琴姊沒讓大家失望,在兒子媳婦協助下,前天採買食材準備,一早下廚做出一大鍋燒酒雞,搬到據點跟同學老師分享,美味滿分讓大家頻頻稱讚,阿琴姊還招呼大家「吃不完可以打包回家!吃不夠下次再煮給大家吃!」 王星翰表示,據衛福部統計,2024年台灣65歲以上長者失智盛行率達8%,台中醫院也為此設立「失智整合門診」,每年新收案150至200人。 在9月21日國際失智日,王星翰希望透過「阿琴姊燒酒雞」的故事,讓更多失智者家庭了解,目前醫界在失智症臨床治療上除了補充缺乏的神經傳導物質的藥物治療,更希望透過園藝、音樂、運動、繪畫、下廚等患者的興趣,開立非藥物的「生活處方箋」,就像透過一道拿手菜喚起「阿琴姊」最深沉的燒酒雞烹調記憶,延緩失智,也讓患者家庭生活少了一些遺忘的憂鬱,增添還記得得更多樂趣。   醫師王星翰至今人對阿琴姐燒酒雞美味印象深刻。(記者陳金龍攝) 王星翰提醒,家人如出現「空間」、「記憶」、「判斷」、「執行」4項障礙,如記憶力減退、無法勝任原本可自理的生活能力,甚至出現幻聽妄想等症狀,應帶至失智門診就醫,避免因失智影響生活品質與發生走失、遭詐騙等危險。

Read More

土城近千人健走2.5公里 日走1萬步 幫助代謝循環/減輕視覺疲勞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昨辦理千人健走「健康齊步走.亮眼護視界」引領社區大小朋友走出戶外護眼護視力。(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21日於土城斬龍山公園舉辦「健康齊步走.亮眼護視界」健走桐樂會,吸引護理同仁及近千社區大小朋友熱情參與,全程約2.5公里的健走路線,現場氣氛熱烈,展現社區居民對健康生活的高度關注。 土城醫院院長賴旗俊表示,土城醫院積極推動全民健康生活的核心價值,其中健走是最簡單且有效的全民運動之一,日走1萬步、健康有保固,健走不僅能促進全身循環與新陳代謝還能幫助放鬆身心,並透過遠眺自然景色延緩兒童近視惡化、減輕成人視覺疲勞。 賴旗俊強調,視力保護不應僅依賴醫療介入,更應從日常生活開始,鼓勵民眾走出戶外,減少孩子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並透過健康生活方式促進親子互動;呼籲視力保健應從小養成,走出戶外、保護視界的重要性。 參加者陳小姐分享健走不僅是一項運動,更是珍貴的親子共處時光,看到孩子開心玩耍,自己也感到無比幸福。亦有志工表示,深刻認同醫院的理念,並對民眾的熱情回應感到非常欣慰。

Read More

運動抗癌! 國際頂尖期刊證實

  醫師安欣瑜說,運動不是可有可無的加分題,而是治療的一部分。(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許多癌症患者及家屬常有一個疑問:「運動真的能幫助抗癌嗎?」過去醫界多仰賴動物實驗或觀察性研究,雖結果樂觀,但證據等級有限。如今,這個問題終於有了最強而有力的科學解答。 嘉義基督教醫院家醫科醫師安欣瑜指出,2025年6月國際頂尖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發表了一項名為「CHALLENGE trial」的重磅研究。這項研究首次以最高等級的「Level 1證據」(隨機對照試驗)證實:規律運動能顯著延長結腸癌患者的無病生存期與整體存活率。 該研究針對已完成手術及化療的第2期高風險與第3期結腸癌患者,將他們分為兩組:一組僅接受健康教育,另一組則進行為期3年、每週多次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並配有專業人員督導與行為支持。經過近8年的追蹤,結果令人振奮: 5年無病生存率:運動組為80.3%,對照組為73.9%,相差6.4%。 8年整體存活率:運動組更達到90.3%,對照組為83.2%,高出7.1%。 安欣瑜解釋,這樣的存活效益「相當於許多標準抗癌藥物的效果」,意義非凡。更值得注意的是,研究顯示運動帶來的好處並非透過減重達成,因為兩組的體重和腰圍並無明顯差異。其抗癌機制可能與改善免疫功能、降低身體發炎反應、提升胰島素敏感度等有關。 安欣瑜強調,這項研究改變了運動在癌症治療中的定位,「過去我們鼓勵運動,常被視為養生建議;但現在我們可以很有信心地告訴病人,運動不是可有可無的加分題,而是治療的一部分。」她也提醒患者,除了藥物與手術,自身的努力(如維持運動習慣)確實能改變預後、提高生存機會。 這項研究不僅為結腸癌患者帶來福音,也可能為其他癌症的輔助治療開啟新頁,強調「運動處方」在整體癌症照護中的關鍵角色。

Read More

竹縣衛生局抽驗中秋應景食品均合規定 若有吃藥物吃柚子應注意不良反應

  竹縣衛生局抽驗中秋應景食品均合規定,同時提醒有吃藥物的民眾,吃柚子應注意是否有不良反應。(記者彭新茹翻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迎接中秋佳節,不少人搶訂月餅糕點、烤肉食材。新竹縣政府衛生局為把關食品安全,執行一一四年中秋複合式專案稽查,針對中秋應景食品執行稽查及抽驗,抽驗檢驗結果均符合規定。 衛生局表示,針對中秋應景食品製造業、販售業及餐飲業執行稽查及抽驗,本次稽查轄抽驗總件數四十一件,包含烤肉常見的松阪豬、骰子牛、火鍋肉片、魚排、烤肉醬、泡菜等,還有黃金流沙酥、綠豆椪、核桃糕等各式糕餅與餡料。檢驗項目包含防腐劑、衛生標準、動物用藥、農藥殘留、環氧乙烷、重金屬、非法添加物等,檢驗結果均符合規定。 竹縣府表示,除了要求衛生局加強食安把關外,也呼籲食品業者應落實自主管理,遵守食安法相關規定,以免觸法。同時提醒民眾購買中秋應景食品應選擇有信譽之產品,不購買來源不明之食品、醬料。親朋聚餐烤肉時,應注意食物製備食品之衛生,謹守「要洗手、要新鮮、要生熟食分開、要注意保存溫度、要澈底加熱」之五要原則,以預防食品中毒事件發生。 衛生局表示,民眾於中秋節常會吃月餅、蛋黃酥等,這些多是高油、高糖、高鹽且高熱量的食物,過量會影響血脂肪、血壓、血糖的控制,應多加節制適量。 此外,柚子也是重要應景水果特別提醒民眾,柚子含「?喃香豆素」與某些藥物併用,可能增加藥物不良反應風險發生之機率,例如某些降血壓藥、降血脂藥、抗心律不整藥、免疫抑制劑、鎮靜安眠及抗癲癇類藥物等,建議正在服用相關藥物之民眾,如有疑慮應諮詢醫師、藥師確認是否有藥物交互作用之風險,服藥期間若有不尋常的症狀應立即就醫。

Read More

移工罹腦瘤新冠返鄉 光田送暖

光田綜合醫院協助患者準備國際文件的溫淑貞護理長(右)與送上乖乖的邱容萱護理師(左)。(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在台灣工作9年的印尼籍移工阿蒂,長年將薪水全數寄回家鄉,自己卻未留下積蓄。日前因確診腦瘤,必須返國接受手術,返鄉過程卻困難重重。幸而在民間團體募款與光田綜合醫院的協助下,她終於順利搭機回國,並帶著醫護滿滿的祝福啟程。 今年5月,阿蒂因臉頰與鼻子突然麻木,緊急送至光田綜合醫院急診,經檢查確診為「水腦症」,立即接受腦室腹腔分流手術。病況複雜,又確診新冠肺炎,高燒不退,被轉入加護病房治療。期間因經濟困難陷入沉重壓力,更在病床上反覆表達,希望能返鄉接受腦瘤治療,若病情惡化,也能「落葉歸根」。然而,跨國出院返鄉涉及繁瑣的醫療文件、飛行醫療需求與交通安排,過往通常至少需一週籌備,對她而言並不容易。 邱容萱護理師(右)送上台灣特產「乖乖」,希望患者一路平安。(記者陳金龍攝) 但為了讓阿蒂可以順利返鄉,光田醫護團隊即主動展開跨部門醫師、護理師、社工與國際志工多方合作,僅用兩天便完成英文診斷書、病歷摘要與必要醫療文件的備妥,同步安排救護車接送,確保病人能趕上飛往雅加達的航班。這份專業效率,展現了醫院在國際醫療照護上的即戰力。 除了專業的醫療照護與文件準備外,最讓阿蒂難以忘懷的,是醫護人員的溫情。離院那天,她緊抱著一箱象徵平安的台灣特產「乖乖」上車。由於她在台灣幾乎沒有行李,護理師們自掏腰包為她添購裙子、包包與襪子,甚至送上全新的鞋子,讓她體面返鄉。另1名護理師則親手寫下卡片,並贈送一條水晶項鍊,還特地用翻譯軟體將祝福寫成印尼文,當阿蒂讀到這些字句時,忍不住流下眼淚。 同時,台灣美思樂關懷協會也發起愛心勸募,短短1天便籌得8萬1千,協助她負擔部分醫療及返鄉費用。當善款送到她手中時,她激動地留下了1封信件寫道:「我非常謝謝在我無助的時候給我溫暖的人,讓我能好好養病。我會把這份愛帶回去,謝謝大家讓我很感動,謝謝你們,我愛你們。」陪同阿蒂上機的國際志工致電回院表示,協助過許多外籍移工返鄉,卻是第一次看見醫院如此用心準備禮物與衣物,光田醫護真的很特別。 光田醫院表示,醫療不僅是治療疾病,更是陪伴病人度過人生關卡。對於離鄉9年、未曾返鄉的患者而言,這趟旅程是沉重卻必要的選擇;而對醫護團隊來說,這是一段專業與溫情交織的經歷。這次跨國出院案例,展現了醫院在國際醫療上的專業能力與緊急協調力,也體現了醫護人員最真摯的溫度。

Read More

失智友善 高榮居家認知活動展

  高雄榮民總醫院「國際失智症月」活動。(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高雄榮民總醫院失智共同照護中心響應「國際失智症月」,20、21日一連兩天結合高雄市衛生局等單位,在左營區「憶‧築時光」居家認知活動展,希望讓更多失智症家庭看到非藥物活動的重要性,並學習到實際可行的居家照護方法,未來也將持續推動失智友善。 高雄榮總副院長陳以書表示,失智症已成為台灣高齡社會的重要挑戰,失智症照護不只是醫療議題,更是社區、家庭與社會的共同任務,唯有藉由社區支持與專業合作,才能讓患者與家屬獲得完整的陪伴與資源。 展覽特色多元,以「憶彩繽紛」、「智趣時光」、「智在樂憶」、「憶智講座」4大展區為主軸,展出95件長輩手作作品、35件居家認知促進活動教案,並設置AI與VR互動體驗區,讓民眾實際感受創新科技在認知促進上的應用。各失智社區據點與榮家也帶來精心設計的認知活動,展示如何在家中利用簡單資源進行認知訓練,延緩退化、提升生活品質。 另規劃8場專題講座,內容涵蓋失智症認識、外籍看護工照護知識、體適能運動、中醫保健、肌力維持、懷舊活動等,讓不同族群都能獲得實用知識與技巧;參與活動的還有高市岡山秀傳醫院、聯合醫院、凱旋醫院、小港醫院、阮綜合醫院失智共照中心、失智社區據點與榮家。

Read More

嘉基生長週 互動體驗寓教於樂

嘉義市衛生局秘書林秀猜表示,營養、睡眠、運動是孩子生長的三大法寶。(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嘉義基督教醫院兒童醫學部與嘉義市府20日於垂楊國小舉辦世界生長週活動,活動以「營養、睡眠、運動」3大核心為主軸,現場更安排「兒童發展篩檢」,透過寓教於樂的互動體驗,提升家長對孩童生長發育的認識,讓更多家庭了解如何守護孩子健康成長。 嘉義市衛生局秘書林秀猜表示,孩子的健康是城市發展的根基,若能從飲食、生活作息與運動習慣做起,就能為兒童打下良好的基礎。「營養、睡眠、運動,就是孩子生長的三大法寶,需要家長幫忙把關,孩子就能勇敢向上長!」她也提醒,現在許多小朋友3C看太久,少了動一動、跑一跑的機會,「爸媽陪孩子去運動,就是最棒的家庭時光,也是給孩子最珍貴的健康投資。」她強調,早期發現生長、發展異常、及早協助,能讓孩子在黃金期獲得最好的治療與支持。 嘉基兒童醫學部副主任兼營養科主任郭馨璟醫師則提醒,蛋白質、鈣質、維生素D與均衡的三大營養素,都有助於骨骼與肌肉的成長,兒童若長期偏食或過量攝取含糖飲料,容易造成肥胖,阻礙骨骼發育,甚至增加代謝症候群風險。她提醒,除了關注孩子的身高與體重曲線,家長平時更要留意幼兒在語言、動作、社交互動等方面的發展。 嘉基醫院兒童醫學部內小兒分泌科主任黃秀莉醫師說,營養、睡眠與運動缺一不可;生長激素主要在夜間深層睡眠時分泌,避免長期晚睡或睡眠不足,規律運動能刺激骨骼生長板,有助於身高發展,同時也促進心肺功能與肌肉強度。黃醫師提醒,若孩子的身高曲線長期落後於同齡兒童,或一年內幾乎沒有明顯長高,家長應立即帶孩子就醫,不要等到孩子青春期已過才著急,那時骨骼生長板已關閉,治療效果將大打折扣。

Read More

芳苑蛋雞場禽流感 撲殺1.3萬隻

  彰化縣動物防疫所防疫人員進行撲殺清場及消毒。(彰化縣政府提供)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彰化縣動物防疫所表示,16日接獲芳苑鄉一處蛋雞場反映其場內雞隻有異常死亡情形,動防所立即派員進行移動管制並採樣送農業部獸醫研究所檢驗,18日確診感染新型H5N1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病毒,動防所防疫人員於19日完成該蛋雞場撲殺清場及消毒工作,計撲殺1萬3375隻蛋雞。 動物防疫所提醒目前時序入秋,已進入冬候鳥過境時期,沿海農田溼地多處出現過境候野鳥,面臨禽流感病毒入侵的風險提高,請養禽業者應持續加強禽場防鳥設施,落實人車門禁管制管制工作,人員、車輛(含運禽車、運蛋車、化製車、飼料車等)、運輸載具(運輸籠、蛋箱及蛋盤等)、器具等進出消毒及避免其他動物進出場區等生物安全工作,共同防範疫情發生及傳播。 彰化縣府籲請養禽業者務必依「H5、H7亞型家禽流行性感冒防治措施」落實各項生物安全防疫工作,養禽場倘被查有不符前開防治措施者,依規定最高可裁處新台幣15萬元並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場內家禽若檢出高病原性禽流感,所撲殺的家禽,依規定將不予補償。

Read More

童醫抗憶繪畫賽 長者合力創作

童綜合醫院舉辦「2025創意無限-抗爭記憶流失的勇氣」,社區長者一起參觀畫作。 (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1994年國際失智症協會將每年9月21日訂為國際失智症日,並於2010年積極推廣9月為「國際失智症月」,就是希望讓全球都能正視失智症這個問題,藉由對於失智症的關注來支持失智患者與家屬。2025年失智症月的核心主軸為「鼓勵提問、增進理解」,經由認識與理解來消弭對失智症的恐懼,提升大眾對於失智症的認知與友善包容失智者。 童綜合醫院失智症共同照護中心響應114年失智症月,舉辦「2025創意無限-抗爭記憶流失的勇氣」繪畫競賽,冀望以「畫」會友,共同推廣健康友善失智藝起來,且結合童醫院尊重生命、促進健康理念,鼓勵民眾及其社區用繪畫共同闡述友善失智之重要性。 這次繪畫競賽的作品主要是由65歲以上的社區長者及失智長者共同合作創作,共有54幅作品參賽,經由網路票選並專家評選後,由臺中市失智防治協會所創作〈記憶退色〉作品獲得冠軍。另外這次參加比賽的作品也都在童綜合醫院地下一樓轉角藝術空間進行展覽,《創意無限-抗爭記憶流失的勇氣》繪畫展展期為即日起至9月30日,歡迎到院民眾與患者都能欣賞畫作,感受失智者筆觸下的世界,也促使失智議題在畫展中集結發聲。 童綜合醫院失智症共同照護中心主任黃尚堅表示,在這次《創意無限-抗爭記憶流失的勇氣》繪畫展中,可以看到長者與失智者用色彩與筆觸,將內心世界與生命故事化作一幅幅動人的畫作。這些作品,不只是藝術的美麗,更蘊含著面對記憶流失時的勇氣與堅持。童綜合醫院失智中心與台中市失智防治協會希望藉由這場展覽,讓更多人理解失智者的處境,推廣「尊重生命、友善失智」的理念,共同打造友善社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