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衛局籲踴躍施打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入冬以來首波大陸冷氣團到來,感冒病患也開始明顯增加,流行感冒的季節也即將到來,第二階段公費流感疫苗也從8日開始於南市300餘間醫療院所開始施打。南市衛生局9日表示疫苗供應無虞,也與南市各大醫療院所鼓勵民眾踴躍施打。  安南醫院家醫科醫師陳泓毓指出,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中,A型和B型流感幾乎每年皆引起季節性的流行。流感容易出現明顯的頭痛發熱、倦怠、肌肉痠痛等症狀,通常症狀發作較突然,痊癒時間比一般感冒長,約需1至2週甚至數週才能完全恢復,更容易引發併發症甚至導致死亡。  成大醫院說,每年11月開始就會進入流感季,到隔年農曆春節前後達到高峰,長者、幼童得到流感,有可能引發如肺炎、腦炎等嚴重併發症。  南市衛生局強調,現可施打疫苗處所包括衛生所、各大研究醫院及私人診所,計有300餘處,而衛生所平日不一定有醫師值班,民眾可提前致電詢問確認,合約診所則可透過南市衛生局網站系統查詢。  南市衛生局疾管科長蔡玲珊也特別呼籲民眾,別讓疫苗放冰箱,踴躍接種。

Read More

人愈樂觀 睡得愈好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逐漸轉涼的天氣,讓人不自覺地想賴在被窩裡多睡一會兒,但睡得好也得有好心情,根據研究發現,樂觀與更好的睡眠有顯著正相關,越樂觀的人睡眠品質越好、睡眠時間也越長。  董氏基金會引述一篇今年8月刊載於《科學日報》的研究,根據伊利諾伊大學學者針對32-51歲共3,500位成人,透過調查了解樂觀程度與睡眠情況的關聯性。經參與者間隔5年回報兩次睡眠情況,並就整體睡眠質量和時間進行評估,包括失眠症狀、入睡困難以及每晚的實際睡眠時數。  同時,另有部分參與者參加芝加哥輔助睡眠研究,透過連續3天配戴監測器(平日2晚、假日1晚),收集睡眠長度、睡著的時間和睡不安寧的數據,共進行2次監測,期間間隔1年。  結果顯示,越樂觀的人越覺得自己有充足的睡眠(每晚睡6-9小時),其中有74%自認沒有失眠症狀,白天嗜睡的情況也較低,且每增加一個標準差的樂觀分數,擁有良好睡眠品質的機率就會增加78%。  林口長庚醫院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表示,上述研究只有部分參與者使用睡眠檢測儀進行監測,實際研究上僅就主觀睡眠問卷進行統計分析,在客觀監測數據上並未發現有統計差異,但不論結果為何,皆顯示越樂觀的人對自己的睡眠品質感到越滿意,而好的睡眠有益於穩定情緒、維持良好的身心狀態。  該研究團隊先前的研究也發現樂觀的人心血管較健康,證實樂觀不僅有益於心理健康也對身體健康有所幫助。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沒有健康的睡眠已經是一個公共衛生的問題,同時也是罹患疾病的高風險指標,「樂觀」是一項特殊的心理資產,鼓勵民眾應積極的練習,讓自己擁有好的健康狀態。  葉雅馨表示,樂觀與悲觀往往是個性造成,但樂觀是可以練習的,建議民眾,平常多練習可幫助自己擁有好的睡眠品質,並提醒,睡眠環境與氣氛的營造很重要,應避免因燈光、電視聲響、睡前喝牛奶攝取過多水分需起床如廁而影響睡眠。若翻來覆去都睡不著,可透過冥想,想像一大片草原、一望無際的海洋、日落微光等令人放鬆的景象,切忌起身運動,反而產生令人提神的正腎上腺素更無法入眠。

Read More

網售境外動物檢疫物 新制上路 當心挨罰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電商銷售境外動物檢疫物最高罰15萬元,預計13日起實施,農委會主委陳吉仲9日呼籲民眾,春節接近,勿購買香腸等肉品入境。另外,寵物食品是國際郵包常見的違法物品,將持續加強攔撿。  立法院日前3讀通過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部分條文,對於網際網路內容涉及境外應施檢疫物的販賣至國內、輸入或其他檢疫相關事項等,違者處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未改善者,得按次連續處罰。農委會防檢局強調,重點是禁止電商銷售境外動物檢疫物。  鑑於國際郵包、電商銷售平台可能成為防疫漏洞,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指揮官陳吉仲9日前往中華郵政公司視察國際郵包檢查流程,現場可見檢疫犬工作,儀器啟動檢疫。  值得一提的是,9日已發現數罐法國鵝肝醬、數包犬貓食品,以及多株植物苗株等動植物檢疫物,被違法寄到台灣。不過,這些是一般民眾從海外郵寄入境,並非從電商平台郵購輸入的。  中華郵政總經理江瑞堂說明,只要是有機物,儀器掃描時顏色會不一樣,判讀時稍微有懷疑,就會全部攔查、扣住,由防檢局開封仔細檢查。幕僚指出,沒有檢疫准許輸入文件者,都會退運或銷毀,防檢局也持續監測電商平台銷售商品實況。  陳吉仲說,非洲豬瘟病毒在世界各國入侵,傳播力最強的產品就是火腿、臘腸、香腸製品等,應變中心除了跨部會合作在機場、港口邊境檢疫,已經對違規攜入疫區產品者,首次就重罰20萬元。  他透露,依據從立法院獲得的資訊顯示,電商平台販售境外動物檢疫物將開罰的新制,預計13日上路。  他並說,防範非洲豬瘟入侵,國際郵包也是防疫重點,去年8月到今年10月,查獲肉製品郵包400件,在總查獲件數3934中,是分類統計的第2高;今年中秋檔期9月間查獲含肉製品149件,是去年8月到今年8月平均每月18件的8倍;春節快到來,擔心部分消費者、國外旅客不清楚規定而觸法。  防檢局補充,若是經由國際郵包輸入違反檢疫規定的境外檢疫物,相關執法流程將不僅於行政罰鍰,還涉及司法調查;新制上路,除了電商平台被發現上架銷售會直接開罰,還要提供賣家、買方資料,籲民眾切莫經由網購購買境外動物檢疫物。

Read More

北市食品中毒案增多 生食冰飲是禍端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食材保存或調理過程稍有不慎,易提高食品中毒發生機率,輕者連拉帶吐,重者甚至會致命,但台北市衛生局統計,今年下半年疑似食品中毒通報案,較107年同期增加4件,提醒避開生菜沙拉、生魚片、飲冰品等高風險食物。  台北市衛生局統計,108年7月至11月共28件疑似食品中毒通報案,較107年同期24件增加4件,經北市衛生局採檢及調查,1件食餘檢體檢出仙人掌桿菌含量達判定為食品中毒標準,已裁罰供應商新台幣6萬元罰鍰。  衛生局食藥科長陳怡婷表示,食品中毒定義為2人或以上攝取相同食品出現相似症狀,未經加熱的生菜沙拉、生魚片、飲冰品等屬於食品中毒的高風險食物;常作為主食之米飯等澱粉製品,則需注意仙人掌桿菌汙染風險。  仙人掌桿菌極易由灰塵及昆蟲傳播汙染食品,食品中帶菌率可高達20-70%。食品被仙人掌桿菌汙染後,大多無腐敗變質之現象,除了米飯有時稍微發黏,口味不爽口之外,大多數食品外觀皆正常。  仙人掌桿菌造成食品中毒主要原因為冷藏不夠、保存不當,食品於20℃以上之環境中放置時間過長,使該菌大量繁殖並產生毒素,再加上食用前未經徹底加熱,因而導致中毒。  陳怡婷表示,預防仙人掌桿菌食品中毒最佳之道,應避免食物受到汙染(防止灰塵及病媒接觸食品),食品烹調後應儘速食用,如未能馬上食用,應保溫在65℃以上。儲存短期間(2天內),可於5℃以下冷藏庫保存,若超過2天以上者務必冷凍保存。餐飲業者對於食材來源、處理流程、烹調器具、環境設備等,應確實符合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

Read More

淋巴癌化療 易誘發B肝病毒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淋巴癌又稱作「沉默的癌症」,台灣每年約有3500人罹病,為癌症10大死因第9名。國衛院研究發現,若在淋巴癌治療初期進行預防性B型肝炎抗病毒治療,既能降低B型肝炎復發的機率,且更具成本效益。  淋巴癌初期症狀與感冒相似,像是發燒、咳嗽等,容易讓人輕忽;一旦確診,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雖然癌細胞被抑制了,卻反而因為誘發B型肝炎病毒而造成肝臟病變。  由於B型肝炎在我國的盛行率相當高,大約60%的成人曾經感染過B型肝炎病毒。因此,淋巴癌與B型肝炎之間的關係相當值得關注。  國衛院與台大醫院研究團隊9日發表共同合作研究成果,針對曾感染過B型肝炎的淋巴癌患者,依據現行做法遇到的困境提出2種改善策略,即「常規B型肝炎病毒量檢測」與「預防性B型肝炎抗病毒治療」,並分析個別成本效益。  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化學治療科主任許駿表示,目前淋巴癌常見的治療方式為含rituximab藥物的化學治療;如果患者為B型肝炎帶原者(血液檢查表面抗原陽性),逾半患者體內的B肝病毒會被活化,需同時接受預防性抗病毒治療,避免引發猛爆性肝炎或肝衰竭等併發症。  研究團體分析研究發現,相對於「常規B型肝炎病毒量檢測」的方式,若在淋巴癌治療初期進行「預防性B型肝炎抗病毒治療」,既能降低B型肝炎復發的機率,且比前者更具成本效益。  就這2種改善策略來說,以短期療程(含化療期間與化療後6個月)的患者而言,平均每人醫療支出可節省9480元,以每年治療1234名患者進行估算,每年約可省下1200萬元,不僅降低醫療成本,同時彰顯「預防勝於治療」的精神。研究成果發表於2019年6月份台灣醫誌(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鄒小蕙指出,定期監測B型肝炎病毒量的治療策略相對被動;如果能採取主動的預防策略,及早進行預防性B型肝炎抗病毒治療,就能讓淋巴癌患者免受B型肝炎復發之苦。

Read More

宜興診所義診 教民保暖防猝死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近日冷氣團發威,新北市消防局接獲多起疑因天冷併發心血管疾病,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的救護案件,猝死人數更超過十人。蘆洲宜興診所8日舉辦免費義診,並教導保暖防意外觀念,避免意外發生。  藝人高以翔在中國大陸錄製高強度競賽節目心因性猝死,令各界惋惜,心臟科醫師王復蘇表示,高以翔事件主要是代表打拚的交感神經太強、代表休息的副交感神經太弱,他建議民眾工作時間不能太長、要找時間抽空休息,也不能太激烈運動,一早起床,要在床邊坐一下,穿保暖衣,暖身3至5分鐘再起床。  為提供正確保健衛教觀念,宜興診所舉辦健康諮詢、冬季皮膚保養諮詢及骨質密度鑑測義診活動,提醒民眾平常保健的重要性,活動吸引大批民眾排隊參加,特別是骨密檢測,醫護人員仔細量測,拿到骨密指數之後,醫師再提供諮詢,包括多吃含鈣食物、多曬太陽、少喝咖啡等。  皮膚科醫師王中原表示,冬天許多民眾使用電暖器、吹風機等,但有人會出現肌膚乾癢或皮膚乾裂現象,反而苦惱。他建議不要用強酸強鹼的肥皂或洗澡乳,也不能用力抓皮膚,甚至可用清水沖洗即可,洗後一定要塗乳液;至於泡湯,也不太熱太久或太長,以免皮膚感覺不適。

Read More

感冒熱飲 過量傷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冷氣團接連來襲,民眾有時出現輕微的感冒症狀時,不少人會喝一杯感冒熱飲,期舒緩不適症狀,食藥署提醒,小心劑量,以免傷肝。  食藥署表示,服用感冒熱飲這類飲品要注意,因感冒熱飲多含有Acetaminophen(乙醯胺酚),與常見的頭痛藥、肌肉關節止痛藥、感冒藥、退燒藥的成分相同。一般成人一天攝取Acetaminophen的最高劑量為4000毫克,如有服用前面提到的藥物,可能會有Acetaminophen過量的情況發生,會發生肝臟損害,也曾有肝衰竭的案例。  如果服用藥品後有下列症狀:胃腸道不適、厭食、惡心、嘔吐、不適、蒼白及出汗,請立即停用,並儘速諮詢醫師或藥師。  同時,熱飲加了矯味劑,免除了吞藥苦味,但本質仍是藥品,每隔4~6小時以上才能再服用,且24小時不可服用超過4次,而且這是在沒有併用其他藥品的情況下,若平時已服用其他藥物、酒精成癮、肝腎功能重大疾病者,就更要詢問醫師或藥師。  此外,食藥署也提醒,兒童的身體狀態、能承受的藥物與成人不同,要經由醫師診治後才能確定。

Read More

三高勤控制 中風率趨緩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中風是老年人常見疾病,在台灣每年約有7萬多人因中風住院,年紀越大,中風發生率越高,台灣腦中風學會特別與嘉義基督教醫院合作舉辦學術研討會,期望藉由此大型學術活動,提升國內中風治療品質,縮小城鄉差距。  嘉義基督教醫院神經內科宋醫師表示,隨著中風醫療技術之進步,例如靜脈血栓溶解治療、動脈內血栓移除術,以及中風危險因子,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三高控制得宜,中風之發生率這幾年緩步下降,且中風之死亡率也逐漸減少,往年中風皆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前三名,近年已降至第四名。但是要建立完整的中風治療與照護體系,除了考慮中風急性期之救護與治療外,急性後期之復健與連續性照護,也是癒後狀況好壞及防止二次中風的重要課題。  嘉基院長姚維仁指出,中風發生時,快速的醫療處置可讓病人得到較好的預後效果。為了提供緊急處置能力,嘉基結合了神經內科與急診團隊,24小時對緊急中風患者提供立即的治療。除了儘速治療,把握復健的黃金時期非常重要,復健治療除醫師、治療師外,最需要的是家屬的支持和參與,才能增加病人的治療動機和信心,也降低病人的功能喪失,減少家庭與社會的負擔。

Read More

日夜溫差大 3招護心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冬天易傷「心」!由於氣溫下降、日夜溫差大,會使血管快速收縮,須更注意循環健康,維持血管彈性、確保血氧量充足。專家建議,護心要從吃對做起。 入冬後日夜溫差大,尤其清晨從被窩裡起身,更要注意急速的溫度變化。心血管狀況不佳的民眾,容易發生胸悶、心悸、喘不過氣來等不適現象;加上冬季進補的觀念,常使人想大吃高油高鹽的火鍋,身體暖起來了,但卻對循環健康造成危害。 對此,營養師林若君建議,護心飲食要訣首要多補精胺酸,因研究發現,心血管系統會利用一氧化氮,調整人體各部位循環機能,使血液攜帶更多的氧氣、營養,為全身為各細胞供應氧氣和養分。 其次是多補Omega-3脂肪酸,林若君表示,冬天要多吃好油,如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深海魚油、磷蝦油等,能幫助降低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並具有降低心臟病發作的風險、預防心臟病復發等功能。因此,建議成人每天至少要攝取約500 毫克的Omega-3脂肪酸,才能達到保健功效。 第三是要多補水分,以免導致體內血液濃度過高,對心血管健康有不良影響,是不可忽視的隱藏地雷。成人1天須至少喝足2,000 cc的水,林若君建議,可在每個整點設定提醒鬧鐘,或是準備一個大容量的水壺(如1,000cc),能夠有效幫助自己定時定量補充水分。另護心飲食也要少油、少鹽、少飲酒,避免增加心臟負擔。

Read More

救命藥未納健保 肺癌患黑市買孟藥

健保署:正積極與原廠藥商議價  中央社/台北8日電  數以萬計肺癌患者需要自費使用第三代標靶藥延命,但高昂藥費迫使不少患者向黑市購買孟加拉製造的學名藥(孟藥),健保署對此表示,正積極與原廠藥業者議價,盼儘速納入給付。  根據健保署統計,2018年有6萬5960人因肺癌就醫,一年花費的醫療費、藥費高達219億元,縱使花費鉅額醫療費用,仍有許多癌症用藥因種種原因無法納入健保給付。  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一般胸腔科主任陳育民表示,台灣近55%肺癌患者具有EGFR基因變異,大部分都會走到T790M基因變異,目前唯有第三代標靶藥可控制病情;以健保署就醫人數推估,全台約有1萬2000多人有用藥需求。  食藥署藥品組副組長吳明美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說,近年接獲許多肺癌癌友反應,希望食藥署專案進口與新藥同成分的孟藥,解決癌末患者用藥的燃眉之急。  吳明美說,但因該藥仍在專利期內,一方面專利保護原廠業者的權益,另一方面,製造孟藥的孟加拉藥廠也未前來申請藥證,食藥署在無法確認藥品品質、安全的情況下,礙於種種限制,真的沒辦法專案進口。  吳明美強調,為了幫助癌友,食藥署近年也和藥廠、健保署協商,研議是否能降低藥價或納入健保給付。  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不論是什麼新藥,一旦推出後都得取得食藥署發給的藥證,再由藥廠或醫療專業團體申請納入健保給付,若推估新藥納入健保後,1年的財務負擔將超過5億元,健保署就會送醫藥品查驗中心進行「醫療科技評估」,進行文獻蒐集、療效評估及財務衝擊等評估作業,大約需要1到2個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