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交替 嬰幼當心RSV威脅

本報綜合報導 季節交替,氣溫變化大,是孩童呼吸道疾病的好發期,不少小孩咳嗽、流鼻水。兒科醫師提醒,除了常見的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全年都可能發生,免疫力較弱的嬰幼兒感染後,病情可能迅速惡化,籲家長當心。 亞東醫院小兒部新生兒科醫師郭子敏表示,RSV近年也成為嬰幼兒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因之一。RSV為單股RNA病毒,主要透過飛沫及接觸傳染。由於病毒可在物體表面存活一段時間,容易在月子中心、托嬰中心、幼兒園等密閉場所引發群聚感染。 台灣位處亞熱帶地區,RSV感染全年皆有機會發生,並非僅限冬季。人類是RSV的唯一宿主,所有年齡層皆可能感染,但以年紀越小的嬰幼兒風險最高。1歲以下嬰兒的呼吸道尚未發育完全,感染RSV後容易因分泌物阻塞細支氣管,進一步引發細支氣管炎、呼吸困難等危險症狀。 郭子敏指出,RSV初期症狀與一般感冒相似,如流鼻水、咳嗽、輕微發燒等,通常1-2週可自行痊癒。對於早產兒、免疫力低下或有慢性疾病孩童,感染後恐引發嚴重下呼吸道感染,甚至須住院治療。 RSV高風險族群包括早產兒、慢性肺部疾病、先天性心臟病、免疫不全疾病、染色體異常疾病、神經肌肉疾病患童,以及家庭中有多名兒童、托嬰環境、哺乳期過短、暴露於二手菸者(包含孕期吸菸),或家族有氣喘、過敏病史者,其感染風險也相對提高。 郭子敏強調,預防RSV應從日常生活做起。養成勤洗手、佩戴口罩、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者,盡量減少出入人多、通風不良的密閉空間。  

Read More

誤食姑婆芋根莖 婦舌麻中毒

本報綜合報導 苗栗縣63歲婦人食用友人送的野菜後,出現喉嚨灼痛、口舌麻木及惡心想吐等症狀,送醫急診。醫師發現婦人誤將姑婆芋根莖當一般芋頭食用,導致姑婆芋中毒症狀。 苗栗大千綜合醫院急診醫學部醫師廖宏強表示,姑婆芋全株含草酸鈣及生物鹼,不會因烹煮而降低毒性;誤食後會刺激口腔和消化道,出現的症狀包含嘴唇、舌頭及喉嚨刺痛腫脹、惡心、嘔吐、腹痛。 廖宏強提醒,姑婆芋毒性可能導致呼吸道阻塞,嚴重甚至影響呼吸危及生命。誤食要立即漱口並飲用大量水分,切忌催吐,盡速就醫。 大千醫院指出,姑婆芋與食用芋頭同屬天南星科,外觀相似、容易混淆,可透過葉面水滴、葉脈、地下根等特徵進行區分。姑婆芋葉面水分不易形成,芋頭葉面水分則會形成水珠;姑婆芋葉脈明顯且葉子是廣卵形、基部成心狀箭形,芋頭葉脈較不明顯且葉形是盾形。此外,姑婆芋的地下根偏黃,芋頭則有紫色斑點。 醫師強調,避免食用來路不明的野菜、植物;若不小心誤食有毒植物而出現不適症狀,務必帶著剩餘植物盡速就醫,才能正確診斷與治療。

Read More

製藥公會籲鼓勵多用國產學名藥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擬對輸美藥品加徵關稅。台灣製藥工業同業公會9日指出,藥品屬於國防工業,應以穩定國內藥品供應鏈為首要之務;藥品外銷是國家整體問題,建議政府藉此機會鼓勵多使用國產學名藥。 製藥公會指出,藥品是國防工業,「攘外必須安內」,穩定國內藥品供應鏈是首要之務。我國藥品的原料很多來自國外,若他國因關稅問題造成原物料短缺時,萬不得已必須更換原物料來源時,要求食藥署應有彈性因應機制。 製藥公會表示,健保藥價是政府單一給付價,且市售價不能高於健保價,無法反映通膨帶來的成本上漲。雖然健保每年有藥價調整機制,但若整體的通膨導致成本變高,呼籲健保署反映藥價成本,讓廠商穩定生產,才不會發生大量缺藥的情況。 製藥公會強調,藥品是人命關天的事情,藥品外銷也是國家整體問題,在掌控品質和價格之下,建議政府鼓勵多使用國產學名藥。國內製藥業希望和政府一起建立穩定的機制,達成藥品國造國用的穩定供應鏈,維護國人健康。

Read More

賞櫻疲勞症 營養師授飲食攻略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賞櫻活動蔚為風潮。部分民眾在賞櫻後身體出現不適狀況,包括長時間在戶外,如果進食高油高鹽食物,可能導致腸胃不適;忘了確保充足水分,同時又攝取鈉含量較高食物,容易引發水腫。此外,春季花粉濃度高,易誘發過敏症狀;而長時間戶外活動也可能導致疲勞,影響身體代謝與能量補充。 營養師徐子雅表示,對於「賞櫻後的疲勞症」,建議櫻花野餐盒6攻略,精選6大類健康食材。 1.選擇低負擔、高纖維食物,如燕麥、全麥麵包或糙米,不僅能幫助消化,還有助於維持腸胃健康;搭配優格或發酵食品,不僅能維持腸道菌相平衡,也能減少脹氣。注意醃漬食品的鈉含量較高,建議多補充水分幫助身體促進代謝,避免水腫發生。 2.減少水腫與促進循環的低鈉高鉀飲食,可搭配綠色沙拉,選擇地瓜葉、空心菜、菠菜、白莧菜等,也可搭配香蕉或奇異果。 3.保護肌膚健康的抗氧化食物,如番茄、莓果和堅果富含抗氧化成分,如茄紅素、花青素和維生素E,有助維持肌膚健康。莓果優格杯搭配堅果既能補充營養,也能讓肌膚維持水潤彈性。 4.飲食中的Omega-3脂肪酸以及有益菌群,抗發炎效果可以緩解花粉過敏。主要來源有深海魚(鮭魚、鯖魚)、堅果、亞麻籽、優格與發酵食品,能夠減少體內的促發炎物質,降低因花粉刺激引起的發炎反應。 此外,類黃酮(槲皮素)具有天然抗組織胺作用,能夠改善過敏症狀;洋蔥、蘋果與莓果富含槲皮素,可準備洋蔥與鷹嘴豆泥全麥卷餅,搭配堅果與藍莓優格作為點心,不僅能提供豐富的益生菌,也能維持腸道健康、穩定免疫系統。 5.補充富含鉀與維生素B群的食材,如雞肉、堅果、全穀類、地瓜、香蕉、糙米和燕麥,幫助肌肉放鬆並提升能量代謝,緩解因長時間步行的疲憊。 6.推薦無糖茶飲,如綠茶或薄荷茶,有助於促進消化與血液循環;且綠茶含有多酚,可降低組織胺濃度、減輕過敏反應。檸檬水則能補充維生素C,幫助提升免疫力;還可選擇無糖氣泡水來取代含糖飲料,保持清爽口感。此外,可適量選擇櫻花香檳或清啤酒低糖低卡的酒品,讓賞櫻更具儀式感,又不會對身體造成負擔。

Read More

防M痘疫情 6類人可皮下注射疫苗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國際M痘疫情延燒,英國甚至出現不明感染源個案。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9日表示,已放寬梅毒、淋病、HIV感染等6類人接種M痘疫苗可改「皮下注射」,希望更方便接種,也比較不痛。 國內111年6月23日將M痘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自112年2月出現本土疫情以來,迄今累計確診456例病例。疾管署提供高風險族群公費接種M痘疫苗,出國有需求者也可自費接種。 羅一鈞表示,M痘疫苗皮內注射劑量僅0.1毫升,是皮下注射0.5毫升劑量的1/5。過去因疫苗庫存有限,為了最大化利用,接種原則以皮內注射為主;但這種方式需要醫護人員接受技術訓練,不是每間診所都能提供,接種民眾的感受比較痛。 為提升疫苗接種便利性,疾管署已通知醫療院所可以放寬通報梅毒、淋病、急性A、 B、C型病毒性肝炎或HIV感染者等6類對象,可以改採皮下注射。 羅一鈞說,國內目前雖尚無檢驗到新型變種M痘病毒(第一型Ia或Ib)個案,但WHO於7日才公布英國首起本土Ib型M痘隱性傳播個案,為20多歲男性,正居家隔離中,儘管評估社區及國際傳播風險低,但不排除可能出現同感染源相關的小型群聚。

Read More

LDCT肺癌篩檢早治療 死亡率連9年降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肺癌是國人10大癌症死亡率第1位,每年奪命超過萬人。國健署8日指出,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肺癌篩檢有助早期發現,肺癌標準化死亡率連續9年下降。 國健署自111年7月1日起開辦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肺癌篩檢,今年起擴大篩檢服務對象。截至去年12月31日已有15萬8937位民眾接受檢查,並找出1957名確診肺癌個案;其中早期(0及1期)個案占83%。 國健署分析,國內111年確診肺癌個案當中,有6.2%診斷為0期、32.3%為1期、3.7%為2期、10.4%為3期、47.7%為4期。 目前第1期肺癌的5年存活率約9成、第2期接近6成以上,第3期則下降到近3成。如果延遲到第4期才就醫,5年存活率僅剩1成。如何及早發現肺癌?成為提升存活率關鍵。 國健署強調,LDCT僅能早期發現肺癌,並不能降低肺癌發生率,最重要預防方法仍是戒菸。戒菸10-15年肺癌發生率可減半。建議吸菸民眾善用戒菸服務資源,同時遠離二、三手菸,有效保護自己免受肺癌威脅。

Read More

英國首例 接受子宮移植 罕病婦產女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英國倫敦一間醫院表示,一名女嬰透過子宮移植出生,創下英國首例。她的媽媽兩年前接受手術,移植了姊姊的子宮。這位新手媽媽說:「我們收到迄今為止想要的最棒的禮物。」希望「未來這能成為一個美好的現實,為那些沒有其他辦法生育的女性提供多一個選擇」。 醫院在聲明中表示,這名36歲的媽媽患有一種名為「苗勒管發育不全症候群」的罕見疾病,天生沒有功能正常的子宮。她成為英國首名接受子宮移植的女性,子宮是由她42歲、已有分別為10歲與6歲兩個女兒的姊姊所捐贈。 這項移植手術於2023年2月在牛津大學醫院基金會旗下的牛津移植中心進行。英國活體捐贈計畫共同負責人、婦科顧問醫生史密斯表示,這名女嬰的出生是「超過25年研究的成果」。 自2013年瑞典率先進行子宮移植手術以來,全球已累積超過100起案例,約有50名健康嬰兒出生。

Read More

月減15kg復胖變更重 生理期大亂

本報綜合報導 一名35歲女性上班族1個月內狂減15公斤,後續不但復胖變更重,還出現生理期大亂、經痛加劇等狀況;檢查發現已有中度脂肪肝,且胰島素阻抗高、血糖數值也位於糖尿病前期。經調整飲食習慣,搭配適當藥物與運動計畫,3個月後體脂下降8%,糖化血色素回到正常範圍,不僅瘦身有成,也順利逆轉糖尿病前期,身體狀況大幅改善。 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許芷瑜指出,健康的減重速度約2~3個月內減少初始體重的5~10%。如果1個月內掉超過初始體重的5%,可能會導致基礎代謝下降、免疫力變差、掉髮、經期不規律,甚至腸胃不適等問題。 根據一篇2024年發表於JAMA Network期刊的研究指出,頻繁的BMI波動是心血管疾病的獨立風險因子,可能使發生風險增加8~16%。 許芷瑜強調:「減重應該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短跑衝刺比賽。」以極端方法快速減重後造成體重反彈所形成的「溜溜球效應」。以適當的速度減重,不僅能有效減脂,還能維持身體健康,避免極端錯誤方式反而對健康帶來危害。

Read More

〈邊境檢驗〉日本羊栖菜、水雲 含砷超標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食藥署8日公布邊境檢驗不合格名單。由裕毛屋企業進口、日本生產的葡萄子油被檢出縮水甘油脂肪酸酯達1578μg/kg,超過我食品中汙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限量1000μg/kg。該業者因連2週違規,將從加強抽批查驗調整為逐批查驗,100%檢驗縮水甘油脂肪酸酯合格後才可輸入。該批10.66公斤商品也要求業者退運或銷毀。 食藥署公布邊境檢驗不合格名單,包括自日本進口的羊栖菜、水雲、葡萄籽油等多項產品,以及南韓進口的雪花起士粉甜味劑含量不符規定,大陸進口的美耐皿餐具則無通過溶出試驗。 食藥署指出,桃園富山國際貿易自日本進口的羊栖菜,被驗出重金屬無機砷達62.6mg/kg,遠高於法規限量值1.0mg/kg,該批2.88公斤羊栖菜已要求銷毀或退運;新北市大鬍子公司自日本進口的水雲,也驗出無機砷2.8mg/kg,該批1公斤已要求銷毀或退運。將針對進口業者由一般抽批查驗調整為加強抽批查驗,抽驗比率為20~50%。 另自南韓進口的雪花起士粉則檢出甜味劑甜菊醣苷0.17g/kg,違反我不得使用規定,該批100公斤已要求退運或銷毀。自陸進口的塑膠刮板、美耐皿餐具等則因溶出試驗不符規定,也要求業者退運或銷毀。

Read More

孕期糖尿病 子女自閉症風險增25%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根據一項匯整202項先前研究、涵蓋超過5600萬對母子數據的分析結果,母親在妊娠期間患有糖尿病,子女日後被診斷罹患自閉症等有關腦部及神經系統發展障礙的機率高出28%。 研究人員在發表於《刺胳針糖尿病與內分泌學》的報告中指出,與孕期才出現、產後通常可恢復健康的妊娠糖尿病相比,若在孕前診斷出糖尿病,子女罹患一項或多項神經發展障礙的風險則高出39%。 與孕期未患糖尿病的母親相比,孕期患有糖尿病的母親子女罹患自閉症風險高出25%、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則高出30%、智能障礙高出32%;此外,語言溝通障礙風險高出20%、動作障礙高出17%、學習障礙高出16%。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數據,糖尿病影響多達9%的美國孕婦,且發生率持續上升。 有7項先前研究將受影響的孩子與他們的手足作比較。研究報告作者指出,這些分析並未發現母親罹患糖尿病的影響,意味共同的遺傳或家族因素可能是導致風險增加的原因。這項研究凸顯為糖尿病高風險婦女提供醫療協助,以及對其子女持續追蹤觀察的重要性。 專注於研究孕期與兒童發展關聯的紐約大學葛羅斯曼醫學院賈內卡博士說,母親糖尿病與子女自閉症之間的關聯已廣為人知。 未參與這項新研究的賈內卡指出,像這樣的大型「統合分析」可以針對特定子群進行比較,例如既有糖尿病與妊娠糖尿病的母親,或自閉症兒童與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或動作障礙的兒童,但無法證實因果關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