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百會曲池 可緩解異膚炎

記者陳佳伶∕台南報導 異位性皮膚炎是常見的慢性發炎性疾病。中醫認為,透過中藥可改善頑固型異位性皮膚炎紅疹;也有研究證實,針灸對於異位性皮膚炎急性發作期有緩解的作用。 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許益彰說,目前西醫常用的藥物治療方式,為口服抗組織胺藥物搭配外用類固醇藥膏;嚴重者則會使用口服類固醇,甚至合併使用照光治療、免疫調節劑、生物製劑等來控制病情。 中醫雖沒有異位性皮膚炎的病名,但根據臨床表現,可歸屬在中醫的「濕瘡」、「浸淫瘡」、「四彎風」等範疇。 研究顯示,中藥可以改善頑固型異位性皮膚炎紅疹、皮損、癢的程度及睡眠品質,減少類固醇使用。 也有研究證實,針灸對於異位性皮膚炎急性發作期有緩解作用,根據病症常會選取百會、曲池、合谷、血海、三陰交、太衝、風池等穴位緩解不適,改善皮膚狀況。

Read More

機械臂置換膝關節 隔天就可下床走路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王姓男子1年前接受左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術後的復健過程讓他苦不堪言;之後右腳接受「羅莎,ROSA」機械手臂手術人工膝關節,術後隔天就可下床走路,把重心放在開刀那腳,也可以嘗試上下樓梯。 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骨科醫師黃立人說,「羅莎,ROSA」機械手臂手術人工膝關節,不用特別復健、不用凹腳,使用機器手臂定位精準,不用破壞肌肉、肌腱,把人工關節置放於最適中的位置,達到膝關節內外皆穩定,於伸直、彎曲時最自然的狀況。 黃立人表示,「不要小看走路」,「多走路」是術後患者的最佳復健運動,尤其是接受下肢關節、骨骼或是脊椎手術的患者。當受傷或手術後的影響,可能使患者不敢正常走路,不敢將重心完全由下肢去承重;因此過渡期有可能是藉由枴杖或助行器,在復健師或家人陪伴下嘗試正常走路;一段時間後,再試著放掉枴杖走路或上下樓梯,這段過程並不容易,卻是邁向正常生活的必需。

Read More

〈 大台南中醫師公會專欄 〉中醫辨證巧治兒童肺炎黴漿菌感染

11歲男童反覆咳嗽約2個月,乾咳偶有黃綠痰,夜咳且有喘鳴聲,曾呼吸困難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療,西醫診斷為「黴漿菌感染肺炎」,現服用西藥後症狀仍反覆,經親友介紹至本院所求助中醫治療。 中醫四診紀錄如下,望診:身材偏瘦;聞診:咳嗽急促。問診:乾咳、偶有帶痰黃綠色、咳慎胸悶痛緊束、長期排便偏軟、喜飲冰涼、西醫檢查肺活量差。舌診:「舌淡紅苔白膩」。脈診:「右:寸關濡、左寸澀關尺滑」。中醫證型:「肺熱脾虛、肝失疏泄」。處方思維:「潤肺益脾,清熱疏肝」。內服中藥治療且注意飲食後,上述諸症痊癒。 感染肺炎黴漿菌潛伏期約3週,常見臨床症狀,初期以類流感症狀為主,包括發燒、畏寒、頭痛、喉嚨痛、全身倦怠、肌肉痠痛;2~4天後,開始乾咳並逐漸加劇,之後可能產生黏液痰,嚴重者影響呼吸困難且血氧下降需要入院觀察治療,病程可持續3~4週才緩解。成人一般少發燒或症狀不明顯。呼吸道感染黴漿菌大約3~10%的人最後會發展成肺炎。另有25%以上的病人有咽痛、中耳炎、惡心嘔吐、肌肉節痠痛、皮膚紅疹、溶血等。此外,少數會侵犯心臟(心衰竭、心肌炎),神經系統(腦炎)。 本病多由風寒、風溫之邪從衛表口鼻犯肺,邪氣蘊結,蒸液成痰,肺失宣肅,氣血鬱滯而致。《素問‧咳論》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中醫臨床辨證上對『咳、嗽、咳嗽』三者實無區分之要,可統稱咳嗽。若「痰飲」咳嗽則多為「肺、脾」二臟,若「咳嗽上氣」則多為「肺、腎」二臟。要抓住咳與痰的特點,如咳嗽『白天甚者』乃『肺寒氣偏盛』;『夜間甚者』多為『腎虛、脾虛、痰濕或血分過熱』;『躺平更甚』者乃有『懸飲』;『劇咳』則可以考慮『疏肝』。辨痰方面,痰清稀者屬濕,黏稠者屬熱、燥;痰色白屬風、寒、濕,色黃屬熱;痰多者屬痰濕、脾腎虛,痰少者多為風寒束表或陰虛等。燥咳痰少難出,甚至無痰。 《難經‧四十九難》:「形寒飲冷則傷肺」。《靈樞‧百病始生》也提到「重寒傷肺」,且中醫認為,「肺為貯痰之器、脾為生痰之源、腎為生痰之根」。這幾句經典意指,人體感受風寒、寒濕,或飲食生冷,均可損傷肺臟。所以罹患此病之患者本身需維持良好睡眠習慣外,飲食上更需注意太甜(奶茶、拿鐵)、過酸、嗆辣食物(生的蔥、薑、蒜、辣椒、黑白胡椒)、冰涼飲料(青茶、綠茶)、橘子、柳丁、奇異果、白柚、番茄、麵食類都要避免,且適度運動加強心肺狀態,並藉由中醫「辨證求因,審因論治」之獨特性,抽絲剝繭地探病之源,以期達到治癒之目的。(作者∕台南市銘輝中醫診所醫師蕭銘輝)

Read More

B肝病史 她高回音性腫瘤確診肝癌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肝臟血管瘤雖是常見的良性腫瘤,但對於有B、C型肝炎及肝硬化的病人而言,腹部超音波掃描下的血管瘤,有很高的機率可能是肝細胞癌,苗栗大千醫院指出,此時就需要進一步檢查作確認,才能早期發現並治療,也提醒肝癌高風險族群切勿輕忽追蹤檢查的重要性。 53歲的李女士本身有B型肝炎病史,但沒有規律追蹤,近日因身體不適到急診就醫,檢查發現肝功能指數異常,因此轉介肝膽腸胃科醫師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並於肝臟右側第7葉發現1個約2公分的高回音性腫瘤。 雖然高回音性腫瘤較常見於血管瘤,屬於良性病變,但因李女士有B肝病史,屬於肝癌的高危險族群,因此進一步接受腹部電腦斷層掃描,赫然發現該腫瘤呈現肝細胞癌惡性腫瘤的典型特徵,進而確診為肝癌。 苗栗大千綜合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林德福表示,肝細胞癌是最常見的原發性肝癌,而肝臟血管瘤是常見的肝臟良性腫瘤。透過電腦斷層檢查會有不同的表現方式:肝細胞癌在電腦斷層中常見於動脈期明顯變亮,靜脈期與延遲期迅速變暗;而肝臟血管瘤在動脈期出現邊緣結節狀變亮,延遲期逐漸由腫瘤邊緣向腫瘤中心緩慢擴散變亮。透過電腦斷層動態影像,可有效區分兩者的差異。 由於B肝帶原者發生肝癌的機率較一般人高出許多,因此定期追蹤肝功能與影像檢查非常重要。林德福強調,至少每6個月接受1次超音波檢查與胎兒蛋白檢測。此次病人因肝指數異常而意外發現肝癌,先進行射頻燒灼術治療後,再搭配B型肝炎抗病毒藥物治療,以降低肝癌復發的風險,減少肝臟持續發炎與病變的可能性。

Read More

滑世代 3C不離手!性影像受害 3成5是兒少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現今許多兒少3C不離手,若不注意恐成數位受害者。衛福部近日公布,去年性影像受害事件通報中,有364人、占3成5為兒少。衛福部保護服務司長張秀鴛說,一旦性影像被上傳,要全面移除極為困難,因此真正有效方式還是在源頭就要做好預防,呼籲加強相關防治教育。 根據衛福部「性影像處理中心」統計,2024年全年性影像處理中心共受理1928件性影像申訴案件,受害人數達1040人,其中兒少就有364人、占35%。從年齡層來看,受害者集中在13至34歲之間,其中13至17歲有342人,占32.9%,其次為18至24歲,占32.3%。 張秀鴛表示,在3C產品普及、親子互動逐漸疏離的情況下,孩子更容易在交友軟體或遊戲平台中落入陷阱,有些孩子以為只是在「玩遊戲」,卻不知可能已陷入另一種詐騙模式。 張秀鴛指出,一旦性影像被上傳,要全面移除極為困難,包括下架影像、追查行為人等,現階段多數處置仍屬於治標非治本,真正有效方式還是在源頭就要做好預防。 她也提到,性影像不一定是自拍,也可能是偷拍而來,例如公共廁所、補習班、安親班等公共場所都是高風險區域,場所負責人應定期巡查、加強反偷拍設備,因為「沒有人是局外人」。 張秀鴛強調,不論是偷拍、轉傳,甚至只是單純觀看或儲存性影像,都已經觸法,絕不是所謂的私人行為,未來保護司也將與相關單位持續合作,加強查緝與法律教育,從源頭杜絕錯誤觀念。 針對未來如何加強保護措施,張秀鴛說,重點還是在於加強教育,因為這個年齡層的孩子多數仍在就學,學校防治教育已入法,會跟教育部合作強化宣導工作。

Read More

明年7月1日生效 化粧品將全面禁用硼酸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近日食藥署預告「化粧品成分使用限制表」修正草案,未來「硼酸」將全面禁止使用於化妝品,並新增染髮劑使用限制及禁用項目。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4日指出,草案預告期間至6月2日,預計明年7月1日生效,生效日後所有新產品須符合規定,生效日前生產的產品能繼續使用。 王德原說明,硼酸原本只限使用於「非藥用牙膏及漱口水」,限量0.1%,且不得使用於3歲以下孩童,其他化妝品不得使用硼酸。然而,考量硼酸可能對口腔黏膜或牙齦產生刺激作用,為保障民眾使用化妝品安全,食藥署參酌歐盟、日本、韓國化妝品管理規定,刪除「化妝品成分使用限制表」中的硼酸使用規定,等於未來硼酸不得使用於任何化妝品。 除了刪除硼酸外,此次「化妝品成分使用限制表」也新增34個品項、修正74個品項。王德原說,新增品項都是染髮劑成分,包括使用限制和禁用,例如濃度、外用規範等;修正部分包括適用範圍加嚴、放寬的調整。黃毓惠表示,染髮劑成分中若含有PPD(對苯二胺),容易造成過敏性皮膚炎,且通常不會染完立刻發現,而是要2、3天後才出現過敏反應如紅、腫、癢等,跟病人體質有關。

Read More

含薄荷醇防蚊劑 對嬰幼兒恐致癲癇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許多民眾在連假期間安排出遊行程,會習慣隨身攜帶各式防蚊蟲藥品。醫師提醒,含有薄荷醇等成分藥品,對蠶豆症患者等族群容易引發健康風險;對2歲以下的嬰幼兒可能會引發不良反應,如導致癲癇、意識障礙,嚴重甚至恐造成呼吸停止等影響。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藥劑科藥師張鈞婷表示,綠油精、萬金油、曼秀雷敦等,這類成藥的主要成分是薄荷醇;另,樟腦、尤加利精油及松節油等類似成分也常見於此類藥品。薄荷醇具有清涼、止癢、止痛、抗發炎及抗菌等效果,因此常被添加於藥物中以治療皮膚癢感。當皮膚癢時,塗抹含薄荷醇的外用藥膏,藉由其擴張血管作用,能帶來清涼感,從而有效止癢。 然而,張鈞婷指出,部分特定族群要額外注意,比如患有葡萄糖-6-酸鹽去氫酶缺乏症(俗稱蠶豆症)的患者,使用此類藥品可能導致溶血性貧血。 除此之外,張鈞婷說,研究顯示,薄荷醇對2歲以下的嬰幼兒可能會引發不良反應,若是在鼻部、臉部或胸部塗抹藥膏時,風險更高。2歲以下嬰幼兒使用含薄荷醇及類似成分藥品,可能會導致癲癇、意識障礙、黃疸,甚至會因為藥品的神經抑制效果,而引起呼吸停止等嚴重後果。

Read More

逾7成女性會感染HPV 多數自行清除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子宮頸癌的發生通常與持續的高危型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有關,大部分患者在早期並不會出現明顯症狀,因此早期篩檢對於預防和治療至關重要。醫師指出,透過有效的篩檢及預防措施可大幅減少子宮頸癌罹病風險,建議及早接種HPV疫苗,定期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並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婦產科主任林季瑤表示,子宮頸癌的主要危險因素中,以HPV最為常見,約70-80%的女性在某一時期會感染HPV,雖然大多數感染會在兩年內自行清除,但部分高危型HPV(如HPV16和18型)可能引發子宮頸癌;另,有多個性伴侶的女性或是免疫系統弱化者,感染HPV的機會較高,進而增加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 林季瑤指出,子宮頸癌在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但隨著病情進展,可能出現異常陰道出血(例如月經期間外的出血,或是性行為後出血)、骨盆區或下腹部不明原因的疼痛、白帶呈現異常顏色或帶有異味、性交疼痛等。 在預防方面,林季瑤建議,首先就是接種HPV疫苗,HPV疫苗是預防高危型HPV感染的有效手段,尤其對青少年或尚未開始性行為的女性來說,可以顯著降低未來患子宮頸癌的風險。此疫苗對男性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預防HPV相關的其他癌症。 此外,子宮頸抹片檢查能夠檢測子宮頸的異常細胞變化,及早發現可能轉變為癌症的病變。一般建議18歲以上、或開始有性生活的女性每年進行一次抹片檢查,且建議25歲以上的女性每3年進行一次檢查。

Read More

陪太太看診 翁體檢揪肺腺癌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苗栗一名74歲老翁,日前陪太太至醫院看診,因自身年齡及抽菸史符合肺癌篩檢資格,故做檢查。由於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右下肺葉有白點,而轉介至胸腔外科門診看診,且經切片檢查確診為惡性腺癌。經再進一步安排核磁共振及正子掃描發現為第2期肺腺癌,進而安排住院接受進行胸腔鏡右下肺葉切除術。 衛福部苗栗醫院胸腔外科醫師陳俊諺表示,胸腔鏡切除肺腫瘤(也稱為胸腔鏡輔助肺切除術)是一種微創手術,具有傷口小、恢復快、住院時間短、術後併發症少等優點,且藉由胸腔鏡技術提供更好的視野,能幫助外科醫師精確切除腫瘤,並保護周圍健康組織。 陳俊諺說明,肺癌治療通常包括手術、放療及化療等方法。醫師會根據病情、腫瘤大小及位置,制定個性化治療計劃。對於早期發現的肺癌患者,手術切除腫瘤是最有效的治療手段之一,術後的5年生存率可高達70%至80%。然而,對於晚期患者,則可能需要結合化療和標靶及免疫治療,以延長生命及改善生活質量。 肺癌是全球致死率最高的癌症之一,每年奪走數十萬人的生命。隨著醫療技術進步,早期篩檢成為提高肺癌存活率的重要手段。目前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是唯一具國際實證可早期發現肺癌的篩檢工具,透過肺部LDCT檢查,可以顯著提高早期發現率,能在早期階段發現微小腫瘤,從而提高治療成功機會。

Read More

多巴胺飲食 健康減重助攻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多巴胺竟然也能助攻健康減重!營養師指出,多巴胺不僅能透過穿搭改變情緒,也深刻影響飲食選擇與食慾。透過攝取特定食物,可以促進體內多巴胺的生成,進而提升正向心情和幸福感,再搭配正確的飲食控制,便能建立正向且可持續的健康習慣,不再依賴意志力掙扎減重。 多巴胺是影響情緒、動機和愉悅感的重要神經傳導物質。營養師吳悅慈指出,減重困難的原因,往往不在於意志力不足,而是受限於大腦的「獎勵系統」。當攝取高糖、高脂食物時,大腦會分泌大量多巴胺,帶來快樂並驅使重複這種行為。 若能善用「多巴胺管理減重法」,以健康的食物取代高糖、高脂食物,就能與多巴胺共舞,而非與之對抗。再搭配正確的飲食控制,便能建立正向且可持續的健康習慣,不再依賴意志力掙扎減重。 吳悅慈表示,「多巴胺管理減重法」強調透過飲食調節多巴胺,以控制食慾和提升減重效果。 建議在日常飲食中適量攝取富含酪胺酸、Omega-3脂肪酸、益生菌、抗氧化物質、茶胺酸及鎂的食物,以促進多巴胺的生成。 吳悅慈指出,牛肉、豬肉、鮭魚、南瓜子、芝麻、大豆製品、乳製品等富含酪胺酸,攝取富含酪胺酸的食物有助於多巴胺的合成。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則有助於保護大腦多巴胺神經元,幫助多巴胺順利釋放。 同時,腸道健康與多巴胺的合成密切相關,食用無糖優格、無糖優酪乳、納豆等富含益生菌的發酵食品,有助於維持腸道菌群平衡,間接促進多巴胺的合成。另藍莓、草莓等莓果富含抗氧化劑,能中和自由基、降低氧化壓力,有助於保護大腦多巴胺神經元不被傷害。 此外,富含茶胺酸的綠茶可以促進多巴胺的釋放,飲用綠茶除了幫助穩定情緒,也可以提升身體抗氧化能力。另堅果種子類、全穀類和深綠色葉菜等食物富含鎂,適量攝取有助於維持多巴胺的平衡。 吳悅慈建議,定期更換食材以避免味覺疲勞,保持飲食新鮮感。達成小減重目標後,可適度享用一小塊85%黑巧克力,增強多巴胺分泌,提升成就感。惟每個人身體狀況不同,實施任何飲食計劃前,應諮詢專業營養師或醫生,以確保方法適合個人健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