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成分含量不足 喇叭牌正露錠 回收68萬錠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食藥署指出,用於緩解輕、中度急性腹瀉的喇叭牌正露糖衣錠,因藥錠出現碎裂,且主成分含量不足可能影響藥效,要求業者於4月25日前回收共2批成品共68萬錠。 食藥署公布藥品回收訊息指出,台灣大幸藥品股份有限公司進口之「喇叭牌正露糖衣錠 SEIROGAN TOI A」,批號41RF2、BS0029等2批產品,因接獲藥品不良品通報,啟動回收。 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指出,3月24日接到台灣大幸藥品股份有限公司主動通報不良品回收,表示批號41RF2有藥錠出現碎裂,以及批號BS0029於第32個月安定性試驗時,其主成分含量低於檢驗規格下限,可能影響藥效。 食藥署表示,喇叭牌正露糖衣錠是指示藥,主要用於緩解輕微或中度急性腹瀉,除回收的這2批68萬錠以外,廠商目前仍有其他批號庫存,且有其他成分的止瀉藥品可供替代。 王德原指出,食藥署已要求廠商於4月25日前繳交調查報告及預防矯正措施,倘若藥商未依規定辦理回收作業,將依藥事法第91條規定,處20萬至500萬元罰款。

Read More

新冠JN.1疫苗第2劑 8日開打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新冠併發重症及死亡風險仍持續!疾管署1日表示,上週新冠新增8例本土病例,另新增1起死亡個案;上週新冠就診比前一週上升4.9%。為了保護高風險族群,4月8日起提供65歲以上長者及免疫不全等對象接種第2劑JN.1新冠疫苗。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上週新增8例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歲以上,其中7例未接種JN.1疫苗;另1例死亡個案的年齡為65歲以上,沒有接種JN.1疫苗。上週新冠就診達1900人次,比起前一週上升4.9%,疫情呈現緩升趨勢。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明,新冠傳播風險持續且疫苗保護力隨時間遞減,為了保護高風險族群,4月8日起提供65歲以上長者及免疫不全等對象接種第2劑JN.1新冠疫苗,與前1劑間隔至少6個月(180天)。 其中,已接種第1劑至今年4月底陸續符合接種第2劑之65歲以上長者約53萬人,呼籲符合接種資格民眾踴躍接種,以提升免疫保護力,降低重症和死亡發生風險,減少疾病威脅。

Read More

消基會抽驗指甲油 11標示違規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消基會31日指出,抽驗市售標示兒童及孕婦可使用的水性指甲油及凝膠指甲油23件,雖重金屬、塑化劑、甲醛等檢測全部符合法規規定,但卻有11件標示不合格,消基會要求政府不定期對網路商品進行檢測,以維護眾使用安全。 消基會表示,今年元月中旬於國內外網路平台、美妝店及美甲專賣店購買標榜或標示兒童及孕婦可使用的水性(或剝卸式)指甲油12件及凝膠指甲油11件,共計購得23件樣品,其中5件為韓國、3件為台灣、1件為美國,14件為中國大陸製造。 消基會表示,經化驗產品中游離甲醛,結果有3件檢出游離甲醛,但含量低於法規限量的75ppm,其餘20件都未檢出。檢測鄰苯二甲酸酯類等7項塑化劑,則有2件檢出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但含量低於法規限量的100ppm,其餘未檢出。 消基會表示,在重金屬砷、鉛、鎘及汞測試方面,23件樣品中有4種重金屬檢出,但含量都低於1ppm,符合法規之規定。 消基會指出,雖然市售23件指甲油品質都符合法規規範,但經檢視卻有11件標示有缺失,標示缺失內容分別為2件未標示品名、11件未標示用途及輸入業者資訊、8件未標示用法及保存方法和注意事項、5件未標示全成分、1件未標示製造日期及3件未標示批號。

Read More

產婦將享2次免費諮商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為照護新手媽媽心理跟生理健康,衛福部規劃孕產婦諮商計畫,將於5月上路,讓產婦將享有2次免費諮商機會,第1年將投入新台幣8千萬元,預估將有6至8萬名婦女受惠。 行政院長卓榮泰31日下午出席114年全國社工專業人員表揚典禮正式宣布,由衛福部擬定的產後健康照護服務方案今年5月將正式上路,提供剛生產的新手媽媽,在坐月子間能獲得專業心理諮詢,包括哺乳、慢性病控制、產後憂鬱、育兒焦慮等身心理健康。同時照顧到心理跟生理的各項健康。卓榮泰說,雖然第1年的經費僅有預算8000萬,但未來隨著政策的落實或服務方案的增加,內容的充實,會投入更多經費的支持,持續優化。 衛福部部長邱泰源說,女性生產後,因荷爾蒙改變及心理因素,情緒常呈現不穩,但礙於「產後憂鬱」的迷思與汙名化,錯失治療機會。該項政策是在健康台灣論壇中,經婦產科醫學會強烈提出「第4孕期」的概念,決定讓產後1個月內及產後3個月內,各有一次身心健康的諮詢照顧。 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組長林宇旋表示,5月將上路的「產後健康照護服務方案」,及早發現可能需要諮商服務的婦女,目前已完成規劃建置,第1年經費為8千萬,視民眾使用狀況調整經費,希望造福辛苦懷孕的媽媽們。

Read More

遭霸凌兒少 75%整夜查看手機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董氏基金會31日警告,根據研究指出,夜間使用手機不僅剝奪了孩子的睡眠時間,也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尤其是曾遭受網路霸凌的孩子,家長須特別留意。 根據2024年8月由南澳大學研究中心所發表於《青少年(Adolescents)》期刊的研究,研究者以5萬3734名年齡介於7-19歲的學生為對象,研究顯示,約34%的小學生及超過60%的青少年,在晚上該睡覺的時間使用手機;夜間使用手機的頻率和每晚睡眠時間少於8小時的情況在青春期早期達到尖峰,且在年輕的女孩中更為明顯。 研究也發現,遭受網路霸凌的參與者,近75%承認整晚都會查看手機,而未遭受網路霸凌的參與者只有不到一半表示晚上有使用手機。 宇寧身心診所院長吳佑佑表示,許多研究已證實,過度使用網路和3C產品與睡眠影響密切相關。當孩子夜裡醒過來看手機,受到強光和藍光刺激可能導致失眠,或干擾他們的睡眠周期,進而對睡眠和生活造成影響。 吳佑佑進一步說明,半夜使用手機或高度依賴手機的孩子,暴露在網路霸凌情境的風險較高。連大人都不見得能夠控制自己不去使用手機,更何況是孩子?建議家長教導孩子如何有效運用3C產品,更智慧地應用這些工具,避免不當使用影響生活和心理健康。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建議,父母可透過以下3點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手機使用習慣: 1、說明而有共識:跟孩子說明不睡覺玩手機的缺點,像是會吸引晚睡的人線上聊天、玩遊戲,常因此不好意思提早休息,可教孩子練習拒絕,或告知對方要先下線。 2、增強給予獎勵:父母以孩子喜歡的事物作為獎勵,當孩子在約定的時間休息就能夠獲得,時間拉長就會變成一種習慣。 3、從小目標開始:用手機對孩子來說可能是種紓壓,避免讓孩子產生剝奪感與抗拒感,可利用漸進式的目標設定,幫助他們克服覺得很難的心理障礙,例如從睡覺時間提早10分鐘開始,逐步接近最終目標,較容易與孩子取得共識。

Read More

治感冒 便秘等 37指示用藥退健保? 6月討論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經盤點1年無申報量、醫療院所及醫師少開立藥品治感冒、便秘等共37項指示用藥,健保署表示,6月將討論是否退出健保,但小兒、急救、公衛用藥等予以保留,惟目前尚無上路時間表。 依「健保法」51條第4款規定,指示用藥不屬健保給付範圍,為不需醫師處方箋,民眾可以在藥局直接購買的藥品。 對此,健保署盤點1年無申報量、醫療院所及醫師少開立藥品,包括緩解感冒的呼吸系統用藥、緩解便秘的消化系統用藥,與止痛藥等神經系統用藥等,共達37項,將研擬退出健保,但小兒、急救、公衛用藥予以保留。 目前健保署已發函收集醫藥公學會意見,有共識的品項,將於6月健保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討論,但無上路時間表。 健保署指出,即使後續討論決議,指示用藥不給付,也會研議配套措施,如慢性處方箋中使用的指示藥品,將會尋找替代藥物,並給予緩衝期。 健保署研議,退出健保給付的指示用藥至少給予6個月緩衝期,對於列入給付的指示用藥,也將討論是否與廠商簽訂保證供貨穩定協議,目前處於研議階段。

Read More

怕詐! 國民營養調查拒訪率上升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有民眾在網路反映「有人上門要對小孩抽血?」引發爭議,經國健署澄清係國民健康調查,仍止不住議論,讓國健署31日再次強調,所有檢查都須經民眾同意後才會進行,更不可能有在家中抽血的情形出現,惟近來詐騙猖獗,國民營養調查拒訪率上升。 國健署再度說明強調,「國民營養健康調查」計畫調查目的包含國人營養狀況及三高盛行率等,是國人重要營養參考資料來源。調查以4年為1週期,每年針對2200人進行抽樣調查,每4年公布一次結果。 調查計畫是依法執行及通過中央研究院倫理審查委員會(IRB)審查,執行過程需完全遵從人體研究法規定,及依IRB審查會通過之同意方式及內容,取得研究對象(包含未成年人之法定代理人)同意的原則進行。 國健署強調,調查執行過程都有規範,會先寄邀請函到被抽樣到的家庭,後再由訪員到府說明邀請民眾參加研究,如果民眾願意參與調查,了解同意書中的權利、義務並簽署後,才會正式另約時間,進行問卷調查及檢驗。 至於外界誤解的「到家中抽血」更是不可能發生的狀況,因為調查會針對同一區域受訪的民眾另外安排時間跟定點去檢驗,絕對不可能在家中就抽血,因為訪員並非醫療人員,不可能執行抽血。 國健署希望民眾在了解「國民營養健康調查」計畫之後,都可以加入調查,但近年在詐騙猖獗之下,相關社區的面訪調查拒訪率都在上升。

Read More

預防嬰兒睡眠猝死 應以仰睡為主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一直是台灣5歲以下幼兒的十大死因之一,而導致嬰兒猝死症候群的原因,與寶寶的睡姿及睡眠環境安全息息相關,可愛的嬰兒床與裝飾可能也包含危險陷阱,也特別提醒新手爸媽留意,保障孩童安全。 據南市衛生局統計6歲以下兒童死因分析調查中,每年均有嬰兒睡眠猝死案例。經查發現照顧可能因怕寶寶翻身撞到所以用玩偶擋著、因為怕寶寶頭睡扁了所以讓他趴睡,或擔心寶寶著涼,用厚棉被蓋著等,然而家長的善舉反而可能造成寶寶的危險。 為保障幼兒安全、舒適的睡眠環境,我國國健署提出5點建議,包括「不趴睡」、「不用枕」、「不同床」、「不悶熱」及「不鬆軟」,盼幫助新手爸媽打造寶寶安全的睡眠環境,讓家長跟寶寶同時睡得安全又安心。 嬰幼兒正確的睡姿以「仰睡」為主,而側睡因容易翻身成趴睡也不建議,南市衛生局也呼籲父母或照顧者不要躺著在身上哄寶寶睡,避免大人小孩睡著發生翻身窒息或跌落等意外。1歲以下嬰兒不需使用任何枕頭即能舒適入睡,坊間流傳的塑頭形枕頭及增高墊,反而可能提高窒息風險。 另也提醒父母或照顧者遵守「同室不同床」原則,避免睡著後同睡者之身體或被蓋覆蓋嬰兒口鼻造成窒息,嬰兒不可與主要照顧者或兄弟姊妹同床睡。睡眠環境應保持通風,保暖部分可使用睡袋型睡衣,或以包巾包裹孩子,並切記將手臂露出,避免蓋住臉部。嬰幼兒睡眠區域不宜有枕頭、棉被、毯子、填充玩偶等鬆軟物,應確保床墊平滑堅實,也不建議使用防撞護墊及記憶海綿床墊。

Read More

隱形眼鏡戴過夜 角膜缺氧好傷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長時間配戴隱形眼鏡,可能造成感染與發炎,甚至恐引發角膜潰瘍。醫師提醒,民眾應落實避免過度配戴隱形眼鏡,定期更換、定期檢查,避免眼睛傷害。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眼科主治醫師王映晴表示,配戴隱形眼鏡超過建議時長或睡眠時配戴,會使角膜得不到足夠的氧氣供應,讓表面細胞受損,引發感染與發炎,嚴重可能造成角膜潰瘍影響視力,甚至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王映晴說,常見的角膜潰瘍症狀包括眼睛紅腫、刺痛、異物感、視力模糊及流淚等。一旦發現上述徵兆應立即就醫,及時處理避免進一步惡化。 她建議,民眾配戴隱形眼鏡時應落實3招,避免眼睛傷害:1.避免過度配戴:按照醫生建議的時間摘取隱形眼鏡,並避免過夜配戴。2.定期更換:依照隱形眼鏡的使用期限更換新鏡片,勿超期使用。3.定期檢查:例行眼科檢查,確保眼睛健康。

Read More

小針刀治療反覆性下背痛

■陳俊銘 下背痛通常是指背部肋骨下緣以下的部分,由於好發於第4和第5腰椎或第5腰椎和第1薦椎間,也可稱為「腰痛」。主要病因包括:1.脊椎及附近肌肉、神經或軟組織的傷害。2.年紀漸增,導致老化。3.病毒或細菌感染。4.腹腔內其他臟器疾病,例如類前列腺炎綜合症。5.椎間盤突出,刺激周邊神經引起疼痛與麻木。6.僵直性脊椎炎,為一個或多個椎體在它的韌帶附著端的炎症,主要侵犯年輕人,造成慢性下背痛與嚴重晨間僵硬等現象。7.腫瘤或轉移。8.脊椎骨折。 下背痛症狀經常是多樣化的,它也會用肌肉痙攣的現象來表現。下背痛常呈間斷性發作,在站或坐姿時會加劇,平臥時疼痛會減輕。嚴重時會影響到日常生活,下背痛的病因多樣化,90%是機械性因素所引起,10%是全身疾病的一個表徵。任何人都可能會背部損傷,某些特殊職業如挑夫、搬運工等容易發生。女孩較男孩容易產生脊椎側彎,僵直性脊椎炎經常在20到40歲時發病,男性多於女性。劇烈運動、抬舉重物、姿勢不當等皆可能引起肌肉拉傷造成下背痛。先天性脊椎側彎可能存在某些遺傳因素,而僵直性脊椎炎病人,大多有家族史。 中醫治療下背痛主要從肝腎下手,肝主筋,腎主骨,肝血濡養筋,腎水濡養骨,常用方如獨活寄生湯合六味地黃丸,左歸丸,虎潛丸等,調理肝腎,治療下背痛效果佳,配合行氣活血化瘀,改善循環,增進療效,常用方如疏經活血湯,桃紅四物湯,丹七散等。若是反覆性腰痠痛,通常在腰大肌附著在骨盆上處,常有細條索狀硬結塊壓痛點,在腰椎兩側華陀挾脊肌也常有壓痛硬結塊,另外薦椎周圍也容易出現壓痛點,這些都是因為長期勞累或反覆受傷,造成組織腫脹。發炎形成沾黏,小針刀是很好的選擇,小針刀可以鬆解沾黏組織,針對條索狀的硬結塊有很好的鬆解作用,改善痠痛,比較不會復發,再配合針灸治療做後續調理,頭皮針、耳針、舌針、眼針、火針、腕踝針靈活運用,鞏固療效。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