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與鄰國多年衝突 衣索比亞總理獲諾貝爾和平獎

 衣索比亞總理阿邁德化解與鄰國衝突,榮獲2019年諾貝爾和平獎。(路透) 中央社/奧斯陸11日綜合外電報導  衣索比亞總理阿邁德今天榮獲二0一九年諾貝爾和平獎,得獎原因是「他致力實現和平及國際合作,特別是他果斷採取措施解決衣索比亞與鄰國厄利垂亞間的邊界衝突」。  衣索比亞與厄利垂亞長期處於敵對,兩國因為邊界問題在一九九八年至二000年間發生戰爭,戰爭結束後歷經多年對立。  直到二0一八年四月阿邁德擔任衣索比亞總理,他便積極修補與厄利垂亞的關係,兩國更於當年七月九日在厄利垂亞首都阿斯馬拉簽署恢復雙邊關係的協議。  負責頒發諾貝爾和平獎的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今天發布的聲明寫道:「二0一九年諾貝爾和平獎也肯定衣索比亞、東非和東北非地區,所有為了和平及和解努力的相關人士。」  「阿邁德與厄利垂亞總統阿夫瓦基密切合作,迅速制定和平協議的原則,終結衣索比亞和厄利垂亞之間長期來的『無和平、無戰爭』僵局。」  「儘管在衣索比亞仍有許多工作有待完成,和平獎桂冠阿邁德已進行了重要的改革,讓許多公民對於更美好的生活及未來懷抱希望。」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認為,現在正是阿邁德一切努力獲得認可及鼓勵的時候。委員會希望諾貝爾和平獎能強化阿邁德針對和平及和解的重要工作。」  衣索比亞總理辦公室得知獲獎消息後表示,衣索比亞對於阿邁德榮獲諾貝爾和平獎一事感到非常驕傲,並稱總理獲獎證明他致力改革國家,並尋求與厄利垂亞達成和平。  二0一八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給剛果民主共和國婦科醫師穆克維格和25歲亞茲迪女性穆拉德。穆克維格二十年來治療在戰火蹂躪東部地區被強暴的女性,並幫助她們走出創傷。穆拉德於二0一四年在伊拉克北部大城摩蘇爾被伊斯蘭國(IS)戰士綁架,並淪為性奴長達三個月後才成功脫逃。  諾貝爾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和文學獎得主已經分別在七日、八日、九日和昨天陸續出爐,經濟學獎得主則將於十四日公布,為二0一九年諾貝爾頒獎季劃下句點。

Read More

土庫互轟 首傳土國士兵陣亡

土耳其攻打敘利亞庫德族,向敘利亞邊境城鎮發射砲彈。(路透) 中央社/阿克恰卡萊十一日綜合外電報導  土耳其國防部今天發表聲明表示,在敘利亞東北部對抗庫德族民兵的進攻中,首度有一名士兵遭到殺害,另有三名士兵在「行動地區」受傷,但聲明中未進一步闡述細節。  土耳其國防部發表聲明之前,土庫雙方昨天曾爆衝突。庫德族民兵向土國發射砲彈,土國軍方也轟炸敘北,雙方都有傷亡。  土耳其邊境尚勒烏爾法省及馬定省城鎮共有七位平民遇害,包括一名九個月大嬰孩,將近有七十人受傷。  中央社/華盛頓十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官員今天表示,土耳其攻擊敘利亞境內庫德族部隊,並未踩到總統川普的紅線,但華府希望促成停火。  川普今天推文說,他希望「促成土耳其和庫德族間的停火協議」,還說替代方案是派出成千上萬兵力或以嚴厲制裁打擊土耳其。  美國官員說,川普已要求外交官員尋求解決辦法。

Read More

川普:美陸貿談進展順利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和北京代表談判進展順利。圖為川普前往明尼蘇達州競選時向記者講話。(路透) 中央社/華盛頓十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暗示與中國大陸之間的貿易戰已有進展,表示和北京代表談判進展順利。  法新社報導,川普宣布將在白宮會見中國首席貿易談判代表劉鶴後,川普這番談話讓兩國貿易氛圍進一步緩和。  川普指出:「我會說我認為局面進展真的很好。」「我方與中國間的談判進展非常、非常好。」  美國即將對中國輸美價值二千五百億美元貨品提高關稅稅率,華府這一週以具挑釁的政策措施對北京發動攻擊,眼看美中貿易談判似將走向末路,現在貿易談判突然出現讓步的新跡象。  即使無法達成包含所有層面的解決方案,投資人對至少可能避免爭端加劇的預期升高,推升華爾街股市今天收漲。  最近幾週以來,外界想要美中緩和對抗的壓力增加,因持續一年多的貿易戰對全球經濟形成危害的跡象已益加明顯。  面對川普要求中國對管理經濟的方式做深切改革,中國一直躊躇不前,分析家認為北京不太可能接受經濟改革,因為如此恐破壞中共政治權力。  外界已轉而關注美中本週尋求達成一項漸增協議的可能性,為一項建立信心的措施。  美國全國商會主管國際事務的執行副總裁薄邁倫今天告訴記者,他已與雙方談過話,美中貨幣協議本週可望出線。  他說:「我想這可能讓美國政府決定,不在十月十五日提高關稅稅率。」  美國財政部八月將中國貼上匯率操縱國標籤,指控北京蓄意貶低人民幣,以增強不公平的貿易優勢。  媒體本週稍早報導,中方準備提出建議,雖無法對川普主要不滿提出解決之道,但將增購美國出口農產品並做出較小讓步,以換取美方暫停實施提高關稅。

Read More

諾貝爾文學獎 2019奧漢德克 2018波朵卡荻

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右)獲二0一九年諾貝爾文學獎殊榮,二0一八年文學獎則由波蘭女作家奧爾嘉‧朵卡萩(左)拿下。 (路透) 記者綜合報導  諾貝爾文學獎昨晚揭曉,由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獲得殊榮,二0一八年文學獎則由波蘭女作家奧爾嘉‧朵卡萩拿下。  瑞典學院去年因捲入性騷擾、利益衝突等醜聞而停頒文學獎,今年一次頒發給兩位得主。  七十六歲的彼得‧漢德克是德語世界重量級作家,是劇作家,也是小說家及詩人。瑞典學院表示,彼得‧漢德克獲獎原因是「作品具影響力和語言獨創性,探索了人類經驗的邊陲和獨特性」。  彼得‧漢德克曾獲霍普特曼獎、卡夫卡獎、國際易卜生獎等。代表作包括「冒犯觀眾」等,並以一九八七年電影「慾望之翼」共同編劇而聞名。  五十七歲的朵卡荻是當代最受人矚目也是最暢銷的波蘭作家之一,她的獲獎原因是「敘事想像具有包羅萬象的激情,象徵一種跨越疆界的生活形式」。朵卡荻在一九九三年發表第一本小說前,曾於大學時期接受過心理學訓練,這也成為她創作文學的靈感,她的作品融入民間傳說、史詩、神話與當代波蘭生活景致,曾獲尼刻文學獎、英國曼布克獎等。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今年仍未獲獎,他可說是年年都被預測,年年都陪榜。日評論家事前就預測村上獲獎機會不高,或許跟石黑一雄已在二0一七年獲獎有關。

Read More

開發鋰電池 3人共享化學諾獎

鋰電池之父古德諾(上)、英國學者惠廷安(中)和日本學者吉野彰(下),昨天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路透) 記者綜合報導  二0一九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九日揭曉,鋰電池之父古德諾、英國學者惠廷安和日本學者吉野彰,因對鋰離子電池的發展貢獻同享殊榮。古德諾高齡九十七歲,成為諾貝爾獎最高齡得主。  一九七0年代石油危機期間,現年七十七歲的紐約賓安頓大學教授惠廷安尋覓替代性能源,發現一種方法可運用鋰的勢能。鋰是非常輕的金屬,可漂浮在水面上。他研發一款部分由鋰構成的電池,利用鋰的自然釋放電子特性傳遞能量,但電池太不穩定無法使用。 高齡九十七歲的古德諾,是諾貝爾獎最高齡得主。圖為他於二0一三年二月一日和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合照。 (路透) 目前在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任教的古德諾,以惠廷安的原型為基礎,改採取不同的金屬化合物,電池勢能增加了一倍,達到四伏特。他的這項研發,為日後發展出電力更強且更持久鋰離子電池奠定了基礎。  一九八五年,現年七十一歲的日本名古屋名城大學教授吉野彰使用一種儲存鋰離子的碳基材料,最終研發出商業上可行的鋰離子電池。  三人研發成果造就前所未有的電力最強大、輕量且可重複充電的鋰離子電池問世。  瑞典皇家科學院聲明表示:「這種可充電的電池,為行動電話和筆電等無線電子產品奠定了基礎。」「它被用在電動車充電、儲存可再生能源,這讓無化石燃料社會變得可能。」  評審團表示:「自鋰離子電池一九九一年首度問市以來,已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他們為「人類帶來極大益處」。  古德諾、惠廷安和吉野彰將平分九百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二八0七萬元)的獎金。

Read More

美撤軍敘利亞 2大黨轟川普

資料照片(路透) 記者綜合報導  總統川普下令美軍撤離敘利亞東北部地區,美國聯邦參議院和眾議院議員於美東時間七日展現罕見的跨黨派共同譴責,認為此舉可能讓土耳其長驅直入攻擊當地的庫德族戰士。  川普前天無預警宣布撤軍後,美國昨天立即開始撤離駐守在敘利亞東北部邊界的部隊,兩大黨多名國會議員隨即痛批川普的撤軍決定,這與過去美國國會山莊兩黨嚴重分歧的氛圍南轅北轍。  民主黨籍的眾議院議長裴洛西發表聲明呼籲川普「收回這項危險的決策」。她說:「這項決定對區域安全與穩定構成嚴峻威脅,且對伊朗、俄羅斯和我們的盟邦釋出危險的訊息,那就是美國不再是值得信賴的夥伴。」  共和黨籍的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也發聲明表示:「貿然撤出美國在敘利亞駐軍,只會讓俄國、伊朗與敘利亞總統阿薩德政權得利,並增加伊斯蘭國與其他恐怖組織死灰復燃的風險。」  麥康奈的聲明還提及,參議院多數議員今年一月表決贊成一項修正案,內容是兩黨關切敘利亞的伊斯蘭激進組織依然持續構成威脅,並支持美軍繼續駐守當地。  由於川普的決定,被視為替土耳其大開方便之門,包括歐盟、英、法、德等歐洲列強,昨天也警告土耳其勿一如先前揚言的出兵敘利亞北部,否則將壯大武裝團體伊斯蘭國(IS)的士氣,引發新難民危機。  路透社報導,敘利亞境內的庫德族民兵曾協助美國對抗激進組織伊斯蘭國,但土耳其軍方宣稱他們是恐怖分子。

Read More

天文學大躍進 3人摘物理諾獎

加裔美籍物理宇宙學家皮博與瑞士天文學家梅爾、奎洛茲,昨天共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路透) 記者綜合報導  諾貝爾物理學獎於當地時間七日揭曉,由加拿大裔美國籍物理學家皮博與瑞士天文學家梅爾、奎洛茲三名學者,以對天文學的開創性貢獻共獲殊榮。  任職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皮博獲獎原因為「對物理宇宙學的理論基礎發展的貢獻」,瑞士日內瓦大學天文學家梅爾與奎洛茲則是因為「發現太陽系外繞行太陽般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 瑞士天文學家梅爾 梅爾是日內瓦大學教授,奎洛茲則是他指導的博士班學生,兩人一九九五年十月六日首度發現繞行太陽般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命名為「飛馬座51b」(51 Pegasi b),被喻為「宛如一枚炸彈在天體物理學界引爆」,「掀起天體物理學的革命」。至今已被確認的系外行星約有兩千顆。  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今年的桂冠得主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想法。」「皮博的理論研究發現對大爆炸後,人類對宇宙如何演化的理解有貢獻;梅爾與奎洛茲探索我們宇宙的鄰近區域,尋找未知行星。他們的發現永遠改變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  梅爾與奎洛茲透過日內瓦大學發聲明表示,那是他們「生涯中最令人興奮的發現」,且「獲頒諾貝爾獎簡直不可思議」。 奎洛茲 皮博則透過電話記者會對諾貝爾委員會表示感謝,但他也建議有意從事科學的年輕人不要只因為想得獎才投入。他說:「得獎與獎金很吸引人,也令人非常感激。不過,…你應該為了熱愛科學而進入這行,應該因為對科學著迷而進入科學界。我就是如此。」   諾貝爾獎獎金達九百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二千八百零七萬元)。皮博將獲得一半獎金,梅爾與奎洛茲將對分另一半獎金。

Read More

諾貝爾醫學獎 美英3學者共享

 美國癌症學家凱林(上起)、英國醫學家雷克里夫及美國醫學家塞門薩,昨天共同獲得二0一九年諾貝爾獎醫學獎。(路透) 記者綜合報導  二0一九年諾貝爾獎於當地時間六日揭開序幕,醫學獎得主率先揭曉,美國癌症學家凱林、英國醫學家雷克里夫及美國醫學家塞門薩因「對細胞如何感知與適應氧氣供應的發現」,共獲殊榮。  諾貝爾大會表示,凱林、雷克里夫及塞門薩發現細胞的分子機制,可調節基因活性,以適應不同的氧氣供應量。「他們建立了基礎,讓我們了解氧氣濃度如何影響細胞代謝和生理功能。他們的發現也為對抗貧血、癌症及其他許多疾病的有潛力新方法鋪路。」英國醫學家雷克里夫。(路透) 諾貝爾大會說:「對眾多疾病來說,感測氧氣相當重要。學術實驗室與醫藥公司努力不懈,聚焦研發新藥,能藉由啟動或抑制氧氣感測機制,干預不同的疾病狀態。」  六十一歲、紐約出生的的凱林,一九七九年杜克大學化學系畢業,二00二年獲聘為哈佛醫學院教授。他昨天清晨在半夢半醒之間接到從斯德哥爾摩打來的電話,表示「有點超現實的感覺」。  六十五歲的雷克里夫是英國分子生物學家,專精於分子生物學與細胞學研究。他是倫敦法蘭西斯克利克研究中心臨床研究主任。他得知獲獎時雖很興奮,但說還是會趕在期限之前,繼續寫計畫書。 美國醫學家塞門薩。(路透) 六十三歲的塞門薩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他也是在將近凌晨四時被來自斯德哥爾摩通知獲獎的電話吵醒,之後不斷接到來自四面八方的祝賀電話。他說,還沒有時間去想該怎麼使用獎金。  諾貝爾獎獎金達九百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二千八百零七萬元)。他們三人在獲得諾貝爾醫學獎之前,都曾獲頒加拿大蓋爾德納國際獎與拉斯克基礎醫學研究獎;塞門薩與凱林則分別於二00八、二0一0年,獲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Read More

<全球探索>反擊全球化,蔚為世界主流?

二0一二年開始的「全球公民音樂節」關注全球化之下的貧窮問題。(路透) 記者彭志平/綜合報導  日前,澳洲總理莫里森在一場演講中指出,澳洲應該拒絕「不負責任的國際官僚主義」,這番談話被解讀為支持美國總統川普的反全球化主義。冷戰結束至今,全球化已深刻地影響了每一個人,但是包括川普的「美國優先」、英國脫歐等等主張,都是反全球化的強烈呼聲,而且聲浪一波更甚一波。從歐美國家領袖紛紛向反全球化靠攏來看,莫非此一浪潮已成全球主旋律?  人類自古就開始全球化,但隨著交通、通訊等科技的發展,全球化的腳步更加快速。國際貨幣基金(IMF)從四個面向定義全球化:貿易和國際往來、資本與投資的流動、人口流動、知識的傳播,此一定義概括了全球化的內涵;此外,全球化還影響了國家主權、政治、文化、生態環境等層面。然而,全球化對人類到底是福是禍?卻也深深困擾著人類。  依賴理論 控訴中心剝削邊陲  人類的全球化,並非直線式的發展。工業革命之後,人類的生產能力和航運能力大幅躍進,快速推動了全球化;但是,這一波的全球化卻也伴隨著殖民主義。二十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減緩了全球化的腳步,甚至二戰之後的冷戰期,雖然人類的科技能力日新月異,但全球化仍面臨阻礙。冷戰結束加上中國大陸採行改革開放政策,各國之間的藩籬逐漸消除,全球化進入新一波的高峰。 澳洲總理莫里森日前呼應美國總統川普的反全球化主張。圖為莫里森在聯合國發表演說。(路透) 全球化固然促進了全世界各地的經濟、資金、資訊等層面的流動,但正當冷戰之後進入全球化高峰期,反全球化也應運而生:全球化被視為霸權、掠奪、製造貧窮的元凶。二00一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里茲就直白地宣稱:全球化的問題主要集中於「先進國家剝削開發中國家得利」。  事實上,早在一九六0年代拉丁美洲學者就提出「依賴理論」,強調世界已被劃分為先進的中心國家和落後的邊陲國家,而在這種世界體系之中,中心國家不斷的剝削邊陲國家,導致邊陲國家得不到發展,或是始終居於落後地位,甚至政治陷入貪汙腐敗的悲劇。但是,反對「依賴理論」這種主張的學者提出亞洲四小龍的成功發展經驗,認為「依賴理論」站不住腳。 九0年代 反全球化步入高潮  全球化改變了人類的生活與命運,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相互影響也越深,由於全球化又與資本主義、自由市場極具關連性,因此西方學術界也對此一現象進行反思。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波格就語帶諷刺地指出:資本主義勝利了,但這種最沒有前途的形式卻趨於凌駕其他形式之上。  川普「美國優先」政策的訴求是,全球化奪走了許多美國人的就業機會。一幅英語漫畫就具體而微地描繪了這種現象:一個手持抗議世界貿易組織(WTO)標語牌的示威者,標語牌為印度製造,帽子是孟加拉製造,嘴裡叼的香菸是哥倫比亞製造,穿的內衣是菲律賓製造,外衣是馬來西亞製造,手表是日本製造,褲子是印尼製造,鞋子是中國大陸製造…。  所謂「吃飯皇帝大」,沒有工作就活得辛苦,因此一九九0年代反全球化就掀起一波高潮,從墨西哥到美國加州,從英國利物浦到菲律賓,從德國科隆到美國西雅圖,從法國尼斯到南韓首爾,從澳洲雪梨到瑞士達沃斯,太多太多國家與城市都曾爆發反全球化示威。 美國總統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被視為反全球化的典型。(路透)經濟快速提升 貧富差距擴大  示威者不惜冒著受傷、被捕的風險不斷進行抗爭,某種程度也反映了全球化產生的矛盾現象:大陸改革開放之後經濟快速提升,但貧富差距益形嚴重,類似的問題也發生於印度;一名抗議者吶喊著,企業獲利的根源,就是剝削勞動階級,她的衣服上還寫著「資本主義殺人、殺死資本主義」。  全球化的結果,對某些人有利,卻也傷害了某些人。英國學者紀登斯就指出,全球化不是單一的過程,而是各種過程的複合體,呈現的是一種相互矛盾、衝突、不和諧的,以及新的層級形式。也正因為全球化利弊皆具,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就曾提出「有人情味的」、「負責任的全球化」的主張,只是這種說法至今還是未曾實現的理想! ------------------------------------------------------------------------------------------------------ 民間力量 推動公平的全球化  在全球化的影響之下,傳統的國家主權觀念也受到衝擊;另一方面,包括貿易規則、環境與資源等議題,需要跨國協調、合作尋求共識或解決之道,但是跨國協調、合作又引發已開發國家「壓迫」開發中國家的疑慮。聯合國於一九九二年成立全球治理委員會,嘗試調和各方利益,卻無法抵擋反全球化的浪潮。  國際勞工組織也提出「一個公平的、包容性的、民主化管理的全球化進程」,呼籲全球化應以人為本、建立民主和高效率運作的國家、可永續發展、公平的市場與規則等等,但是也無法抵擋反全球化的浪潮。  此外,也有跨國民間的組織嘗試推動公平的全球化,例如AMR關切亞洲勞工議題、樂施會以消除貧困為目標,二0一二年開始的「全球公民音樂節」也呼籲根除全球貧窮。(彭志平)

Read More

抗議禁蒙面法 港人上街頭怒吼

香港政府頒布「禁蒙面法」,示威者六日在港島、九龍兩地,兵分多路上街抗爭。(路透) 記者綜合報導  香港政府頒布「禁蒙面法」,引發新一波抗議浪潮。大批香港民眾六日再度走上街頭發出怒吼,港警出動鎮暴車與水炮車等驅離,並逮捕數十名戴口罩的黑衣男女青年。遊行途經九龍塘解放軍營周邊,因示威者用雷射筆照射軍營頂樓上軍人,解放軍「首度」舉黃旗警告。 數十戴口罩民眾被捕  香港民眾昨天在港島、九龍兩地,兵分多路上街抗爭。其中,有網友號召下午二時在港島舉行戴口罩的「反惡法港人合理非」大遊行,由銅鑼灣崇光百貨出發前往中環遮打花園。群眾手持「香港警察蓄意謀殺」大旗,高呼「香港人,反抗」、「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等口號。  另有網友在九龍發起,下午由尖沙咀的梳士巴利花園出發,往深水埗與九龍塘分頭前進。  警方制服示威者。(路透)港鐵站再成抗爭目標  示威者未理會禁蒙面法,戴上口罩上街。港鐵站再度成為抗爭目標,九龍的遊行隊伍經過尖沙咀地鐵站時,有黑衣人士打爛站外玻璃;港島的遊行隊伍經過灣仔站時,也有示威者向站內丟擲雜物。 解放軍首度黃旗警告  「反惡法港人合理非」大遊行途經九龍塘解放軍九龍東軍營周邊,因示威者用雷射筆照射軍營頂樓上的軍人,解放軍首度舉出黃旗警告,並以廣東話回應「後果自負」。不過,示威者僅以光束照射軍營,未在軍營附近逗留,軍民雙方未發生衝突。  根據報導,示威者針對親中商店、中資銀行、建制派議員辦事處等場所進行破壞,多區演變成警民衝突,警方使用多種武器及水砲車清場,並逮捕數十名黑衣示威者。 記者赫遭汽油彈火吻  有報導指出,灣仔有記者遭汽油彈波及,頭部一度著火。  港鐵昨天晚上近六時發生衝燈撞到車擋事故,至少造成六人受傷,約千名乘客被迫在隧道內下車步行疏散,包括荃灣、觀塘、港島等八線停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