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撞印尼移工騎士1死2傷 自小客駕駛逃逸 警掌握肇事犯嫌

台一線官田路段十二日晚間發生死亡車禍,肇事的自小客車未停車駛離現場,並丟棄在四百公尺外路旁,駕駛逃逸。(民眾提供) 記者盧萍珊/官田報導 台一線官田路段十二日晚間發生死亡車禍,三名印尼籍移工分乘重機、電動車從三百零六公里處路肩,要往南六十四線行駛,在路口與一部白色自小客車碰撞,其中一名女性移工傷重不治,另二人送醫治療。肇事的小客車駕駛加速駛離,事後將車停在四百公尺遠的路旁逃逸,麻豆警方調閱路口監視器追查中,現已掌握肇事犯嫌,積極查緝。 來台工作的三名印尼籍移工分屬不同人力仲介公司,其中三十四歲的黑姓、二十六歲阿古,目前在官田工業區工作,而四十二歲的娜姓女移工則從事看護工作。十二日晚間近八時,黑男騎重機載娜女,阿古騎微型電動車,沿著台一線三百零六公里處路肩,要往南六十四線東向西方向行駛,行經路口與台一線南往北方向的自小客車碰撞。 由於撞擊力道大,二名移工噴到內車道靠近中央分隔島,另女移工則是躺在外車道上,機車被撞得支離破碎。官田、六甲消防分隊出動救援,將二名傷者送至柳營奇美醫院救治,分別為擦挫傷,另女移工因頭顱破裂、腦漿溢出,已無生命徵象。 麻豆警方獲報後,調閱路口監視器發現,肇事的自小客車駕駛碰撞後不僅沒有停車,還駛離現場,並將肇事車輛停在四百公尺外的路旁後逃逸,目前已鎖定特定對象追緝中。 由於撞擊力大,移工騎乘的機車支離破碎,零件散落一地。(民眾提供) 麻豆警分局呼籲用路人駕車行經路口務必遵守號誌指示,減速慢行,注意車前狀況,保持行車安全距離,肇事後切勿逃逸,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六十二條第四項規定,倘致人受傷而逃逸者,吊銷其駕駛執照;致人重傷或死亡而逃逸者,吊銷其駕駛執照,並不得再考領。另依刑法肇事逃逸、過失傷害或過失致死等罪嫌移送法辦。

Read More

4/13凌晨鋒面過境帶來強降雨 南市啟動緊急應變無災情發生

記者翁聖權/台南報導 中央氣象署十三日凌晨發布大雷雨訊息,台南市列為警戒區,為防低漥地區發生淹水災情,市府啟動緊急應變措施,幸好並無災情發生。 南市各排水路通暢。(水利局提供) 水利局指出,十三日凌晨大雷雨持續時間兩小時三十分,最大時雨量為後壁區八十一毫米、白河區七十六毫米、東山區五十三點五毫米;最大十分鐘雨量為後壁區廿九毫米、善化區廿四點五毫米、柳營區廿四毫米。為因應汛期即將來臨,夏季午後熱對流旺盛之天氣型態,易有短延時強降雨發生,市長黃偉哲指示水利局務必落實各項防汛整備工作,將積淹水情事降到最低。 水利局表示,南市公告市管排水一百六十五條、水利局所轄管六十六座抽水站、廿六座滯洪池、一千八百四十座水門均已完成檢查、保養、油料補充及運轉測試功能正常;另五百一十三台大型移動抽水機亦完成整備,其中四百八十八台預佈於低窪區域,廿五台作為機動支援;全市滯洪池及埤塘共六十座,颱風豪雨前將依雨量預測進行預洩,爭取蓄洪空間。 後壁區菁寮國小前道路無積水。(水利局提供) 在水情監測方面,台南首創全國物聯網防災系統,針對易淹水地區建置三百二十處淹水感測器、一百一十處水位站、卅二處雨量站及一百零七處即時影像監視器,並定期維護達到一百趴妥善率,十三日凌晨這波強降雨,南市並未有災情發生。

Read More

仁德運動公園光電球場啟用

仁德運動公園光電球場十二日啟用。(市府提供) 記者盧萍珊∕仁德報導 市長黃偉哲十二日主持仁德運動公園光電球場啟用,聽障網球球后林家文也出席,並獻上二0二五年澳洲聽障網球錦標賽的女雙金牌、女單銅牌獎牌給市府,感謝長年來的支援與栽培。 黃偉哲表示,以往球場因無遮蔭設施,遇烈日或風雨,使用大受影響,加蓋光電屋頂後,不僅可遮陽、避雨,更能產出再生能源,實現民眾運動需求與環境永續的雙贏目標。 這次光電屋頂採「政府零出資」建置,系統設定容量達一百三十萬瓦,年發電量可達一百六十萬度,約可供應四百戶家庭一年用電,是目前全市運動場域中發電量最大的設施。今年四月起,包括籃球場與網球場等各區域皆已陸續完工啟用。 仁德區長黃素美指出,慶祝球場啟用,舉辦三對三籃球對抗賽,一開放報名便秒殺額滿,顯示在地民眾對新球場的熱烈期盼,新球場也設定夜間照明,滿足市民日夜運動需求。 聽障網球球后林家文曾以仁德運動公園網球場作為訓練場所,昨天回到球場參加啟用。

Read More

體育局500顆足球捐贈18國小

市府體育局十二日與南市台鋼足球隊、南市足球委員會等,將五百顆足球,捐贈給南市勝利國小等十八所國小。(體育局提供)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市府體育局為持續推動足球運動向下扎根,十二日與南市台鋼足球隊、南市足球委員會,在市立足球場舉辦贈球儀式,將五百顆足球,捐贈給南市勝利國小等十八所國小。 體育局長陳良乾表示,南市台鋼足球隊長期受到台鋼集團會長謝裕民等支持,南市台鋼足球隊從二0一七年代表南市參加企業甲級足球聯賽以來,已五度奪冠,並於二0二五年亞足聯挑戰聯賽晉級八強,南市台鋼足球隊的努力與成就,不僅展現球隊實力,也行銷了台南,擦亮台灣足球的國際名片。 陳良乾指出,台灣足球運動的推展需要很大的投入,南市台鋼足球隊全力投入各級賽事與基層體育發展,展現對台南深厚的情感與責任。

Read More

新加坡食品展 台南隊接單上看3億

台南市農漁產品業者參加新加坡食品展訂單暢旺,成績亮眼。(農業局提供) 記者翁聖權∕台南報導 市長黃偉哲率領台南優質農產品業者參加二0二五新加坡食品展,在八至十一日四天期間,吸引眾多國際買家前來洽談,經統計創造預期效益初估高達三億元,其中鮮果訂單超過五百公噸,創下歷年參加新加坡食品展最亮眼的成績,展現台南農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農業局指出,台南市團隊中的台南市區漁會、宏宇農產生技公司以及嘉振企業公司(芝麻先生)皆為首次參與新加坡食品展的廠商,展會中特別受到矚目的產品包括西瓜綿虱目魚肚湯、黃耆枸杞虱目魚湯及八仙果、綜合脆片及芒果鳳梨乾、芝麻棒、芝麻植物蛋白以及無糖芝麻乳清蛋白等。 這次食品展亦推廣許多台南特色農產品,包含鳳梨鮮果、鮮果果汁、芝麻系列、蕎麥系列、乾燥蔬果系列及水產品等,這些產品也都獲得國際買家的青睞。 黃偉哲表示,近年市府著重於農漁產品外銷,除了優質的鮮果品項外,加工食品的部分則以其加工技術延長保質期及方便食用的特性,有效幫助國內產銷平衡,價格穩定實質幫助在地農民。這次參展能夠在海外市場獲得關注與支持,更是對農漁民的一大鼓舞。 農業局長李芳林說,這是他第二度參加新加坡食品展,今年的訂單暢旺,成績極為亮眼。農業局將持續偕同在地優質業者合作拓展國際市場,與更多國際買家建立長期合作關係。

Read More

府城城垣三百年主視覺開放授權

府城城垣三百年,文資處公布主視覺設計,希望各界共襄盛舉,開創台南新境。 (文化局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今年為府城城垣三百年,文化局公開府城城垣三百年主視覺設計,獲得不少商家熱烈回響。文資處指出,希望透過民間發揮創意,一起探索、發揮和共榮當代台南的無限可能性! 一七二五年台灣府城城牆獲准興築,最盛期共有十四座城門,展現清代台灣首府規模與形制。日治時期因市區改正、闢建道路,部分遭拆除,現今仍存大東門、大南門及小東門段、南門段、東門段的城垣殘蹟、外城兌悅門、巽方砲台等各類遺構,仍呈現台灣清代城池構成設施的完整性,並見證清代台灣治理與築城政策。 二0二三年合併指定為國定古蹟「台灣府城城門及城垣殘蹟」。今年正逢府城城垣啟建三百年,「民間倡議、公私協力」,希望透過民間社群、宗教等力量,共同起造當代的台南新境。 主視覺Logo意象,將三代年的二個數字0,解放為兩個引號,代表過去清代府城的城垣不是圍束封閉界線,而是無限創新與開放思維交流;漢字版主視覺,以城門名字呈現現存城門的磅礡氣勢,透過文字巧妙拼組,結合古典與現代設計語彙,圍繞著城垣軌跡;透過設計,將視覺解構與重塑,重新審視文化資產,喚起更多元歷史詮釋與社群共鳴。 相關活動,包括工作坊、裝置藝術、特展、戲劇走讀等、「府城隍繞境」、府城城垣節系列活動。Logo已公開免費開放民間申請授權應用,共展府城城垣三百年趣味、多元、創意及未來性面貌。

Read More

原民族語朗讀 195學子交流

南市市長盃語文競賽,台灣原住民族語朗讀演說項目頒獎。 (教育局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南市市長盃語文競賽,十二日起一連兩天在五王國小、新化國小、永康區復興國小、麻豆國小舉行。台灣原住民族語朗讀演說項目率先登場,一百九十五名學子同場交流,展現多元族語實力,博得滿堂彩。 台灣原住民族語朗讀演說競賽,週末在五王國小舉行。參賽選手把握賽前練習機會,盼爭取佳績。南市連續十六年舉辦市長盃語文競賽。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台南是全國唯一辦理市長盃語文競賽的城市。 有別於選拔性質的市賽,市長盃則為一千八百三十七名學子提供多元展能舞台。考量地區衡平性,依學校規模分組比賽。希望透過賽制規劃,讓各區學校語文教育均衡發展。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市長盃語文競賽為南市年度重要賽事,參加人數眾多。競賽項目分文武場,武場包含原住民族語朗讀與演說、國語、台灣台語、台灣客語、英語朗讀。文場含作文、寫字、字音字形,有國小、國中、高中、教師等組別。在族語老師和學生努力下,南市族語認證成績制霸全國。

Read More

學甲慈濟宮 8校學童祝壽獻藝

學甲慈濟宮恭祝保生大帝1047年聖誕,12日舉辦隆重祝壽大典。 (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學甲報導 保生大帝台灣開基祖廟學甲慈濟宮恭祝保生大帝一0四七年聖誕,十二日舉辦祝壽大典,除有隆重的科儀,還有學甲十三庄八所國小獻藝,現場千餘位民眾共同為保生大帝祝壽,場面熱鬧。 慈濟宮十二日一早七時由漢聲軒演奏北管祝壽,九時起舉辦科儀,並開放民眾一同參加,現場供奉一千零四十七份壽桃、一千零四十七份蜂蜜蛋糕及一千零四十七份頭香,典禮結束後分送給參加信眾保平安。 學甲慈濟宮董事長王文宗指出,今年是保生大帝一千零四十七年聖誕千秋,北門區二重港仁安宮董事長侯信良伉儷特地贈送壽桃、海天水產集團贈送蜂蜜蛋糕,一起呈獻祝壽祭拜,活動結束後,連同上白礁祭典的「頭香」分送給所有信眾祈求平安。 北門區文山國小的創意電音活力舞青春,讓人耳目一新。(記者盧萍珊攝) 學甲十三庄國小也以精彩的演出向保生大帝祝壽,展示藝陣傳承、創意表演的成果,包括中洲國小鼓震乾坤迎嘉賓、頂洲國小傲骨旗揚、學甲國小鈴動樂揚 、北門錦湖國小醒獅祥瑞慶豐年、文山國小創意電音活力舞青春、三慈國小陶笛獻瑞‧舞動吉祥、宅港國小南瀛囡仔的‧神仙乳母、東陽國小迎賓曲,輪番上場表演,獲得現場觀眾熱烈掌聲。

Read More

台江文化季開幕 與鯤共遊 台江大遊行出發

台江文化季開鑼,下午舉辦「江海頌歌」台江大遊行,吸引許多民眾駐足欣賞。(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跟著鯤出發!今年度台江文化季十二日熱鬧登場,今年以「與鯤共遊」為主題,下午「江海頌歌」台江大遊行,從海尾朝皇宮出發,在大型偶戲引領下,成為最受注目焦點,吸引許多人駐足欣賞,晚間開幕大戲《台江保衛戰》,台江人演台江故事,更是吸引滿滿人潮,所有人踏上融合文化、藝術與自然的奇幻旅程,「藝起台江」! 台江文化季開鑼,下午舉辦「江海頌歌」台江大遊行,吸引許多民眾駐足欣賞。 (記者林雪娟攝) 台江文化中心為全國首創結合演藝廳、圖書館、社區大學的三合一文化場域,台江文化季更邁入第十六屆,每年透過文化耕耘,推出不同的文化展演,今年駐館團體「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更推出螃蟹女王、百足大神與鯤之啟航,在地學生和居民共創,以文化參與,展現台江生命力和深度。活動包括市府、海委會、文化部等皆出席參與這場文化盛會。 副市長葉澤山表示,台江文化季不僅是台南在地重要文化品牌,更是全民參與、凝聚社區認同的關鍵力量,透過藝術與文化交融,看見地方創生可能,讓世界看見台江故事。文化局代理局長林韋旭指出,除深化民眾對台江文史、海洋環境理解,更促進藝術扎根社區、培養在地文化人。 文化季從四至六月,涵蓋十九場演出、三檔展覽及多項兒童與親子活動。劇場包括結合地區國中小社團的音樂會、豆子劇團、大唐民族舞團、日鄉韻民族樂團、呂承祐短笛音樂會。 戶外則有滯留島舞蹈劇場、賴翠雙舞創劇場更於每週末舉辦「瘋舞祭」。展覽包括徐婉禎研究室年展、台江流域學習展,展現在地知識累積與傳承,詳洽官網。

Read More

舊城區首例!如性慈敬堂八家將 登錄文資

如性慈敬堂八家將團昨天在121年成軍的“老古石”集福宮前,獲得市長黃偉哲頒發證書。  (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全台白龍庵如性慈敬堂八家將獲台南市府文化資產登錄,昨天由市長黃偉哲在一百二十一年前發跡的集福宮前授證,隨後由現任團長柯錫斌率隊回祖廟向昨天聖誕的五福大帝趙部振靈公祝壽。第三代的總幹事柯煜杰表示,深感責任重大,希望能帶團脫離一般民眾對「八加九」的不良印象。 如性慈敬堂突破傳統啟用兩位女將,圖為扮演冬大神的賴子晴,操演起來也是有模有樣,不讓鬚眉。 (記者陳俊文攝) 昨天還有佳里佛天宮、下營濟中壇兩個將團也獲認證,加上最早通過的佳里吉合堂、新化吳敬堂、佳里三五甲鎮山宮和新化鎮狩宮「官將首」,全部已有七個將團登錄為台南市文化資產。 如性慈敬堂是舊城區第一個被登錄為文化資產的將團。而全台八家將的起源在北區的全台白龍庵,此次代表白龍庵登錄的如性慈敬堂顯得意義非凡,授證典禮也非常盛大。 如性慈敬堂家將團返回祖廟元和宮向趙部振靈公拜壽。(記者陳俊文攝) 本身也是雕刻大師的柯煜杰說,台灣家將文化發源於全台白龍庵五福大帝信仰。台南人為恭迎五福大帝出巡綏靖,組織家將,以作為五福大帝之駕前陣頭。日治時期台南人欲舉行「迎五部」,老古石人響應,於明治三十七年(一九0四年)組織「如性慈敬堂八家將」,隸屬於白龍庵五福大帝趙部振靈公駕前陣頭。從第一代謝寶壽傳至他父親柯錫斌已是第三代,前幾年復軍,在全團努力下獲頒證書,更感任重道遠。 如性慈堂將團先前往開基天后祖廟參香,隨後轉往祖廟全台白龍庵元和宮向主公祝壽,並在廟前操兵,展示多樣陣法,如四角、七星、八卦、坐桮、絞龍等。出陣前皆依循傳統行事,先安館,再為家將扮演者「開面」,「出軍」任務完成後,再回廟進行「謝館」,答謝神明庇佑出陣圓滿。 將團中最具特色的是還有兩位女家將成員,分別是扮演秋大神的王薏涵和扮演冬大神的賴子晴,這也打破過去女性不扮將的傳統。但柯錫斌表示,現在將團不容易找人,加上傳統觀念也要「與時俱進」,女性扮將也什麼不可以,只要在月事期間不上陣就好。 未來更將不拘泥於只參與民俗活動,將以不同形式讓大家看到家將文化,如講座、展覽、全國家將文化祭、赤嵌萬神節、社區大學課程等,讓「八加九」變成歷史名詞。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