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府城廣角鏡 〉口才外表之外,政府發言人更應嚴控操守

 趙哲聖  週刊報導總統府前發言人丁允恭時任高雄市新聞局局長時,與女記者交往卻劈腿多名女子,逼迫女記者墮胎,甚至還公器私用在局長室拍性愛片。種種鹹濕、極度私人的縱慾情事,躍上大眾品論的舞台,這對政府形象、公務人員的品德,都有極大的殺傷力。  政府發言人代表政府與新聞記者打交道,發言人和記者之間關係,竟然發展出公務和業務以外的「渣男關係」。此事件的省思,我們該怎麼看待政府發言人,而各政府機關在尋求發言人時,該重視怎樣的訓練與要求。  首先,政府發言人都會與採訪記者群間保持正式或非正式管道,尤以當前利用社交媒體聯繫記者,在Line群組或個人之間「賴來賴去」,這類「後台式」自媒體發布消息、解釋想法、交換利益等手段演進下,官方發言人的工作變得更複雜。  社群複雜之優勢,發言人能迅速與想獲得資訊源頭的記者或大眾有直接溝通之管道,他們隱身成為小編,迅速解釋問題,形象塑造,快速的危機管理。  然而,社群複雜之劣勢,就是發言人操守與身分之拿捏。因為現代的發言人,得利於數位機制的便利,卻也模糊過往發言人與新聞守門人的「界線」,因他們能餵養特定媒體訊息,進而掌握媒體,甚至製造新聞。當發言人與記者之間處於這樣權力不對等的微妙關係時,男歡女愛的後台維繫,就成為此次事件最赤裸的外在控制,而當發言人操守不佳,主管不查,情色風暴就很容易發生。  用社會學家高夫曼的「劇場理論」來解釋發言人的表演角色。發言人當然有私人感情世界,只不過發言人之職責,不但要隨時主動闡揚政策,同時探求民意與蒐集輿論,才能提供首長決策或業務主管部門推動工作之參考。對於任何影響到公單位形象信譽、公眾利益,與社會安定秩序的消息擴散,發言人就應研判其可能的發展及影響並具體研擬對策。  發言人的「台前」是一種看得見的場域,因此他們的外表、舉止的形象表演,不但代表其「自我」,更是他背後機關刻板印象之總集,所以,發言人的社會角色腳本,理應扮演一致性、合理的演出。「台後」的丁允恭,當然可以有感情的私人表演,然而他卻利用公眾場域、身分位階、甚至與記者的權力對價關係,這不但沒有做到化妝師的適當角色扮演,他更危害到他所工作後台,也就是當時的高雄市府,甚或至現在總統府的公權力表徵。  事件發展至今,只流於一般人愛看風花雪月的八卦報導,而網路和談話節目也當成炒作熱點;但執政單位卻輕輕帶過,以當事人都已經辭職下台的閃躲態度,這是非常不恰當,我們沒有看到官員及女權團體嚴正的指責,批判此事件對女性社會舞台的負面影響,選擇「政治正確」噤聲,有輕輕放下的逃避觀感。尤其發言人在當時高雄市政府新聞單位的所作所為,都沒有對他的品德操守稽核查察,還讓他一路高升到政治最高的權力單位—總統府,實在諷刺。  迫於無奈,在常看大量桃色、扒糞羶腥處理的新聞後,已經涵化出眾人失衡的道德標準及口味尺度,好像對政治人物的情色緋聞見怪不怪;但發言人就是該單位整體形象的化身,這條嚴謹、光明、高標準的官箴守則,是非常重要的防線,因此,政府首長在領導用人,除了知人善任,維繫制度良否與公關經營外,政治文化下對發言人室部門的管理手段,不是只會在口才外表或反應上打轉,實在應該設下更嚴謹的台後管理素養,這代表政府的公信及道德要求。 (作者為開南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Read More

〈直言集〉 看見進步 盧市政漸入佳境

 縣市長滿意度暨幸福城市調查,台中市長盧秀燕在六都之中,進入中段班。盧有努力空間,民眾主觀感受的「幸福感」部分,表現頗佳。  九大項目調查,治安狀況、 經濟發展、 交通狀況 、環境保護 、醫療衛生 、社會福利、 教育品質、 幸福感、 防制新冠肺炎相關措施。台中在醫療及社會福利及幸福感是強項;台中兩百八十萬人口,僅次於新北市;治安、交通及環保原本就較為複雜,這幾個機關首長還要加把勁,更上一層樓。  如果將這次民調與遠見民調相較,顯然盧秀燕是進步很多,由末段班進入中段班,這個「進步指標」無異對盧本人及盧團隊都是有所鼓勵與鞭策。  政治人物既由民選產生,民意走向是重中之重。雖說諸多人士的政治語言都表示民調只是參考、是參數,其實心裡是很計較,很在乎的。  盧秀燕入主市政,她重用台中本土傑出公僕或引進外地人才、或向朱立倫借將,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大台中成為優質城市,台中市民擁有高品質生活與就業環境,達到市民追求「暇滿人生」果實。  「誰無暴風勁雨時,守得雲開見月明」。這是一種堅持和永不放棄的積極樂觀的精神。只有堅持到底的人才能等到撥雲見日,雲散月明的一天。只要堅持到底,彩虹就會出現。  民調的起落,盧秀燕看到更多元的相貌與民意。盧及其團隊的努力獲市民肯定,也讓盧秀燕扳回一城顏面。  (記者徐義雄)

Read More

<直言集> 得了便宜還賣乖 誰縱容的

 工廠違建案一直是地方政府心頭之痛,綠朝開一道後門讓違建就地合法,業者未必埋單,可見業者多麼頑強抵制。  工廠若屬實質違建,依法論處必須拆除。偏偏綠朝大開方便後門,一0五年五月之前可以申請合法,這已不符公平正義原則,憑什麼可以手眼通天,逍遙法外,違法者就地合法。社會譁然之舉,非但業者不買帳,申請率極度偏低,且地方政府財政拮据,區區一千萬元拆除費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  「農地違章工廠拆除費自付」自治條例是不錯想法,符合使用者付費原理,既然業者自己觸法,拆除費用由業者承當再合理不過。為何市府不積極提出單行法規自治條例,令人納悶。是市府怕得罪業者?這點應該說不過去,市府有公權力,何懼之有?既然不怕,為何又裹足不前?經發局言稱先 輔導再祭鐵腕,怎麼看總覺得市府過於軟弱。一個弱勢政府要幹點大事,無異緣木求魚。  不論是陳文政所言已申請三百多件或經發局統計兩千四百多件,若與總數一萬八千件相較,執行率明顯偏低。此案業者違建在前,未申請在後,顯有得了便宜還賣乖;是中央政府或地方過於縱容,或是便宜行事,造成地方之瘤,令人扼腕。  工廠違建案,各縣市碰到問題大同小異。陳文政能直言提出解決之道,是出生之犢不畏虎,陳文政有不錯的勇氣。這是得罪人之事,不是每個民代都肯說,肯直言無懼。   (記者徐義雄)

Read More

狠酸「五星市長」柯P:坐牢的坐牢、欠債的欠債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九日下午於市議會市政總質詢中,市議員洪健益質疑,遠見五星市長頒獎為何名單沒有柯文哲?柯文哲表示,「以前那些五星級的,我看也沒有多高明,坐牢的坐牢、欠債的欠債,也沒有什麼意義。」他在市議員王鴻薇的追問下指出,前總統府秘書長、前高雄市長陳菊是「one of them,其中之一啦!」  洪健益先問柯文哲,罷韓投票到現在有沒有見過韓國瑜?或是打電話?柯文哲數次答覆都說「沒有」,表示很久沒有聯絡,等事過境遷再請他吃飯就好。至於高雄市民的選擇明智嗎?柯文哲說,「不要這樣講,高雄市民的決定,就尊重高雄市民的選擇。」  對於韓粉申請借凱道,柯文哲強調,只要符合申請條件依規定申請還是要借,不能事先就說活動一定不理性,他來借還是按照規則,符合申請標準會就借。  洪健益接著指出,有很多議會同仁在問下一個是柯文哲?或是民進黨會不會針對柯文哲?柯文哲強調,「我一向都很有自信」、「我們是相當認真,是經得起考驗的人」。  洪健益指出,遠見下午要頒五星市長,為何沒有柯文哲?柯文哲,「哎呦,這個不要緊啦,我也不曉得那個?」,他指出,「以前那些五星級的,我看也沒有多高明啊,坐牢的坐牢、欠債的欠債,表示說不見得有什麼意義」。洪健益則質疑柯文哲是雙重人格?柯文哲說,「不會啦,我本來就很多面向」。  國民黨議員王鴻薇追問,是否在說前總統府秘書長、前高雄市長陳菊,柯文哲笑回,「one of them,其中之一啦!」  王鴻薇接著表示,其中之一確實有陳菊?所以你覺得城市財政紀律還是很重要?柯文哲說,財政紀律是基本的,有時候太過分了。

Read More

〈 府城廣角鏡 〉台灣經濟現隱憂,十月後恐面臨嚴峻挑戰

馮國豪  第三,傳統產業還能維持競爭很重要一個因素是,雖然兩岸關係緊張,但維繫兩岸經貿重要「臍帶」ECFA還繼續維持,因此今年前七個月,台灣對大陸貿易享有的順差超過七百億美元,顯示儘管兩岸關係緊張,但因為有ECFA存在,經貿還是維持熱絡。  但今年九月ECFA即將到期,且最近台灣「親美抗中」立場意見明顯,大陸針對近日傳出民進黨政府將進一步嚴審限制陸資赴台投資,並將禁止台灣業者代理或經銷OTT等相關商業服務提出警告,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回應記者問題時,特別指出「民進黨當局此舉,將會斷送台灣的發展機遇,損害台灣民眾的利益福祉。」雖然他沒把話說死,但劍指九月到期的ECFA不言而喻。  八月二十四日勞動部發布最新減班休息(俗稱無薪假)統計,目前實施無薪假攀升至八百二十家、二萬零四十九人,再度破兩萬人大關,一周內增加二十家、三百六十人,其中製造業是重災區。筆者擔心一旦ECFA終止,台灣傳統產業能否經得起另一波衝擊。  第四,政府隨著美國採用「大撒幣」政策,除了對企業紓困也維持低利率政策,讓企業資金流通,造就了股市與房市的榮景,但也造成政府預算赤字與通貨膨脹的隱憂,這樣的「大撒幣」政策,美台政府還能維持多久,一旦收傘,是否會重演二00八年雷曼兄弟事件金融危機,政府不得不預作準備。  第五,目前公衛專家均擔心十月後是傳統流感盛行的季節,而新冠肺炎還未衰退,如果秋冬合併流感恐將大爆發,對經濟影響,恐超過今年年初的衝擊,政府也應及早因應,流感疫苗十月份施打後,更要嚴密觀察。  最後,今年十一月三日美國大選,目前各方預測不論結果如何,美中之間對抗型態不會有太多改變,但一般經濟學者相信川普第一個任期內向資本市場釋出的利多,可能在二0二一年走到盡頭,而他對貿易和移民的限制可能傷害經濟產出,而且股市漲多就是最大的利空,市場目前位階只靠疫苗進度的消息來支撐。選後無論川普或拜登當選,都要回歸美國經濟基本面,到時對台灣也可能同步影響。  同時筆者更擔憂,在台灣對美豬、美牛進口讓步後,美國是否會要求台灣做出更多對內外銷市場不利的開放;同時萬一川普落敗,新總統上任前,是否會對台灣提出更多不合理的要求。  以上幾點,或許是筆者杞人憂天,但也提醒民進黨政府未雨綢繆,目前不少官員還似乎沉浸在前兩季台灣經濟回到四小龍之首的樂觀氣氛下,但筆者認為台灣經濟真正的考驗恐怕十月才開始。(下) (作者為崑山科大副教授退休,現為作家)

Read More

〈 府城廣角鏡 〉台灣經濟現隱憂,十月後恐面臨嚴峻挑戰

馮國豪  日前蔡英文總統出席「台北市美國商會」(AmCham Taipei)二0二0謝年飯時強調,台灣經濟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仍維持增長,第一季經濟成長率百分之二點二,居亞洲四小龍之首,並認為美中貿易衝突對台灣經濟有正面影響,對商會的業務無太大負面影響,讓蔡英文感到振奮,也充分展現台灣在身處變動環境下的經濟韌性。  同時,國發會也公布七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二十一分,燈號續呈黃藍燈;領先指標連續四個月上升,這反映疫情衝擊影響持續減弱,加上振興三倍券加持,國人消費意願大增,帶動七月零售及餐飲業表現均較上月改善;同時積體電路外銷活絡,七月以美元計價出口擺脫連續四個月負成長,轉呈正成長,未來景氣可望往更好方向發展。  從最近的經濟環境訊息觀察,台灣經濟景氣似乎都朝向正面發展,但筆者也觀察到有若干隱憂浮現,擔心十月後台灣經濟可能會面臨嚴峻挑戰。  首先,在疫情期間台灣經濟能維持穩定,高科技產業功不可沒,究其原因除了疫情帶來居家辦公與學習造成視訊及電腦設備需求外,半導體和5G基礎建設投資使資通訊產品及服務的需求大增也是重要原因,。  但也不要忽視華為因應美方新禁令再出招,急叩供應鏈搶備庫存,除了高階晶片,近期鎖定供應吃緊的驅動IC,主動加價向台廠供應商緊急拉貨,以備妥充裕庫存。但美方新禁令擴大華為取得晶片限制,九月十五日起,幾乎所有晶片廠都無法供貨華為,屆時這波緊急拉貨潮是否會打回原形?  其次為了挽救國內傳統產業,行政院除了祭出兩波紓困措施外,也推出三倍振興券、農遊券、藝FUN券、動滋券等,透過「大撒幣」方式,刺激國內消費,帶動傳統產業市場。到八月十日振興券使用約為一百九十億,未來還有多少效果,實在不無疑問。  同時因為疫情減緩及政府挽救兩岸關係不佳帶給旅遊業的衝擊,在暑假期間政府推動安心旅遊方案,帶動一波「報復性旅遊」,使得旅遊與服務產業度過黑暗期,但隨著九月中小學與大專院校陸續開學,安心旅遊方案經費即將用罄,旅遊與服務業能否繼續支撐,令人擔憂。  日前旅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旅行業品保協會共同召開記者會,強調安心旅遊補助如果提前喊卡,屆時至少可能會有一、兩百家旅行社倒閉、上萬名旅遊從業人員失業。(上) (作者為崑山科大副教授退休,現為作家)

Read More

〈 府城廣角鏡 〉佛洛伊德之死,媒體呈現更錯亂的美國價值

北卡羅萊納州數千名民眾走上街頭,抗議佛洛伊德之死。(路透)趙哲聖  美國四十六歲非裔男子佛洛伊德(George Floyd),在死亡前被白人警察腳踩著頸部,他求救微弱聲音「我不能呼吸了!(I can’t breath)」的驚恐畫面,引發美國近年來最大規模的種族暴力事件。  這敏感的種族情緒,伴隨著新冠肺炎長期壓抑的苦悶,掀起一連串脫序暴動,接近三十個美國各大城市宣布進入宵禁。抗議、衝突或搶劫,透過美國當地的媒體,或是各國媒體駐在當地特派記者的報導,我們看到了一個既存「自由民主」美國的「不正常」現象。  美國近期媒體與政治人物關係惡化,最主要就是總統川普的言行所造成,而此次各地的暴亂又影響記者與警察的互動關係,這內憂患外不斷的美國,正裂解號稱自由多元國度的諷刺,這背後反映出什麼警訊?媒體所建構的美國,正在瀰漫著「失控瘟疫」的恐慌中。  會有這樣令人不安的隱憂,從「假新聞」的潮流,到不負責任的社群媒體擴散、以及川普總統長期針對新聞媒體惡意攻訐的挑釁推波,都讓媒體所呈現的美國價值更加錯亂,而人們對新聞工作者的信任關係,也裂解薄弱。  為什麼會這樣?網路媒體興盛,多少自媒體表述對衝突的看法,再經由片段的影片轉傳分享,擴大紛亂的本質,而這其中川普作為總統的角色高度,沒有平抑極化的兩端,卻更愛用片段支持其論點的文字或影片,「自走砲式」貼文取暖,例如他日前曾轉貼了一名白人被許多示威者拳打腳踢、倒在地上滿臉是血的影片,川普強化了推文衝突,但其實對影片前後脈絡卻不加說明,且此影片刻意剪掉了衝突發生前的畫面,這名被打的白人也並不是商店的老闆。當這類大量「假新聞」元素,又被川普總統火上加油的「運用」,這些都是此次美國暴力升級的因素。  川普狂愛發推特,但其言論極為挑撥,這次他的發文被推特事實查核團隊屏蔽,標記為誤導資訊,極為罕見,之後更引發如臉書有沒有事實查核不當言論之作為。而這次種族暴力,應該也是美國史上最多的暴力及衝突透過網路平台實況播出的現象;畫面激起眾多的討論,引發主流媒體的「再報導」,也引起更多網民對畫面中人物的肉搜和調查。社群媒體是否建立起更廣泛、道德化、公眾感的事實查核機制,值得觀察。  在過往,觀眾在心裡上對持續性新聞報導有著「CNN有線電視新聞網併發症」的依賴,而此次電視影像中的美國暴力,不管是抗議警察執法不公,或是暴民化的破壞商家與搶奪財貨,某種程度顛覆美國人標榜自由守法的空幻,甚至喚醒了香港這一年大規模示威運動與美國相同的抗爭,確有不同的價值判斷。  因美國總統大選將屆,新冠肺炎又對經濟封鎖造成嚴重的影響,而川普長期公開點名CNN、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等跛鴨媒體,他們的報導不公正。媒體所提供社會認同的「刻板印象」,因為川普討厭報導他不好的媒體而對立謾罵,也因為假新聞或社群媒體錯綜複雜的惡化現況情境,讓這樣的刻板印象更加裂解。  我們應該知道,媒體是「再現認同」的工具,但夾在世界地球村的我們,總該認清,靠媒體再現,「文化建構」下的美國或是中國大陸,總有著媒體效果的爭辯,作為閱聽人的我們,總該冷靜、旁觀、自主,到多面向的參與,才不會掉進單面向的國度。 (作者為開南大學資訊傳播系助理教授)

Read More

〈 直言集 〉藍綠博奕 藍愈開放 綠愈沒轍

 大安文化園區興建媽祖雕像是典型藍綠博奕相貌,綠營先找來宗教團體表達意見,現又以學界要求環評。整個結構就是「綠攻藍守」陣勢。  綠營昨天找來學界要求環評,環保局依法說明無此需要,算是打了回票。不過盧團隊不必自喜,環評之事,市府雖站得住腳,綠營卻另有收穫,即是「累積反對能量與籌碼」。先前其他宗教團體至議會陳抗,亦復如出一轍。宗教團體與學界的出身力挺,就是綠營「精心盤算」。若操作成功,就一舉反攻,趁勝追擊;如果被擱置,也不會傷筋動骨,反而再次累積政治資源。說是一石二鳥之策也是可以。  大安文化園區興建媽祖雕像,盧秀燕想接續前兩任市長未竟之志,既然大安文化園區已做了一半,盧腦海裡,總是想為海線市民做點事,盧作為立意甚佳,無可厚非,但此事涉及宗教問題,顯得格外敏感與爭議。盧想透過議會同意,再由市府編經費完成媽祖雕像,其實盧並未將話說死,盧稱必須取得議會溝通與共識決。換言之,興建媽祖雕像有可能與其他「藝文休閒娛樂生態園區」以「兩案併呈」方式為之。  總之,盧秀燕若採開放平台,廣開言論,供各界發舒討論大安文化園區願景,綠營若要「精算取分」就不容易。換言之,愈開放,愈收成效。怕的是自設門檻,容易中槍。 (記者徐義雄)

Read More

< 直言集> 力守瘦肉精零檢出是場抗戰

 美國豬、牛進來台灣,市長盧秀燕清楚表態「零檢出」,盧之態度有「定海神針」的作用。  盧團隊對美國豬及牛進口有兩個相貌必須因應。一是中央放寬檢測標準,將與台中市自治條例衝突。屆時是聽誰的。雖說法制局搬出大法官解釋函,地方可以採更嚴格標準把關。值此世風日下,綠朝連這場大戲都不願到立法院討論。而以行政命令為之。中央衛福部日內檢測標準出來,必然強烈要求各縣市有所遵循,否則罰款或懲罰之舉隨之而來。換言之,台中市盧團隊要力守線「零檢出」將是一場抗戰。  二,美國豬三十八元,台灣豬七十元。李中擔心的不是沒道理。真的會有正義廠商餐廳業者繼續用台灣豬?「利字當頭」成本考量或管銷費用,商人還禁得起誘惑?。市府針對學校營養午餐進行檢驗,但源頭呢?相信教育局及衛生局會主動把關,但「魔高一丈」之事常常出現,主管機關會不會人力不足,疲於奔命。  美國豬、牛對台中市民就是單純食安問題,中央卻夾雜政治問題,要市民買單,市民吶喊「憑什麼」。升斗小民的健康變得如此輕率,這與中火如出一轍,台中市民每天要呼吸新鮮空氣,登天還難。現在又要吃瘦肉精,公平嗎? (記者徐義雄)

Read More

<直言集> 藍綠爭設國漫館 中市民皆大歡喜

 國漫館遷址案高潮迭起,蔡其昌等六位立委一日重手出擊為國漫館請命;盧秀燕二日與楊瓊瓔聯手「直搗黃龍」拜會李永得,且取得國漫館「優先」留台中共識。  如果政界將國漫館之事箭指下屆台中市長交鋒首役並不為過。盧秀燕與蔡其昌已被政界「認定」下屆市長主要對奕棋士。  蔡其昌大陣仗六名綠委為國漫館勘址,引起政界側目。這種陣勢通常是蔡總統來台中才出現畫面。蔡其昌發號司令,登高一呼,果然達到宣誓效益。「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操作,看在藍營眼目,自然格外刺眼。  楊瓊瓔馳騁政壇多年,政治敏感度不在話下。她與盧秀燕聯手拜會李永得是一計高招。老話說,「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李永得釋出善意,也讓盧秀燕吃了定海神針,國漫館「花落台中」幾已定案。新聞局又要忙碌了。  盧秀燕與蔡其昌借力使力,以國漫館過招。蔡出手後,宣傳效益加分,盧不遑多讓,直搗黃龍,更略勝一籌。  國漫館留在台中,對台中市民是皆大歡喜之事。本來就是在台中的國漫館,卻「意外消失」;現在又敗部復活。看在漫畫迷的眼裡,可謂七上八下,緊張萬分。 (記者徐義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