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藝術專刊>惜墨如金愛大地

‧本文作者/黃宗義 ‧現任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大學兼任教授 ‧全國美展評審委員 ‧臺南市美術館典藏委員 ‧臺南市傑出藝術家  書法講究用墨,記得第一次讀到「人品不高,用墨無法」時內心的震撼。  小時候買現成的墨汁寫書法作業,以為毛筆字都是濃濃黑黑的,學了「國畫」才知道「墨分五色」。成為玄風館門生後,乃漸解筆墨之趣,只有寫壁報紙或大量練習時才使用現成的墨汁。墨淡則傷神采,磨墨是苦差事,說什麼也得惜墨如金。事實上宿墨處理得宜照樣可以化腐朽為神奇,一如枯木龍吟,逢春開花,體現《莊子》「無用之用」的妙諦,行書〈大地〉便是以宿墨揮灑不忍當下捨棄的例子。  書友黃志煌教授認為這簡單的〈大地〉二字:「趣味橫生,合看似老樵夫拖拉柴車,獨觀則彷彿朱銘太極木雕造型。在書家胸中筆下,了無罣礙,意象蓬勃散發生機,恰好印證大地化育萬物變化莫測。苟欲達天人合一境地,則應遵循天道,以自然為最高美學標的。」簡直說進創作者的心坎裡。現代美術館空間挑高,書法創作強調展廳效應,越大越壯觀;一般畫廊則相對保留了小品書法的存活空間,像宿墨行書〈大地〉這類日常隨興書寫的小品,才有機會受到藏家的青睞。  「人品不高,用墨無法」這幾個字出自明代李日華《紫桃軒雜綴》中記文徵明自題〈米山〉,堪稱以人論畫之極至。生在當世,有閒情逸致磨墨是一種福氣,沒空只好交給磨墨機。好墨寫不完總覺得浪費,一不留神又變成宿墨;興來抓起紙筆信手一揮,管他古人怎麼說。

Read More

<醫師專欄> 蝙蝠如何與新冠病毒取得恐怖平衡之省思

■陳勝咸  有研究說蝙蝠是新冠病毒的原宿主,經由種種中間宿主像果子貍輾轉來到人間,造成大災難。蝙蝠這種生物,人類並不會把牠當成朋友,頂多有人會用來做為「福」的象徵,討個喜氣,古時候卻也有流傳吃蝙蝠能成仙的故事;西方伊索寓言中,鳥獸也不把蝙蝠當做朋友。甚至也有不少人認為蝙蝠和蟑螂、老鼠等一樣,會入侵住家,而加以消滅。  小時候,台南的天空黃昏除了彩霞以外,還會有大群蝙蝠飛翔,人們常見蝙蝠在天上飛,真正實體接觸不多,大多數蝙蝠都是吃果實或蟲子,幾乎未見有吸人血的。但在電影中的場景,它們總是恐怖片的片頭開始,天將黑,一大群黑壓壓蝙蝠在天空,突然傳來一聲尖叫或銀幕上直接打出紅色液體,達到製造恐怖效果。  這次新冠肺炎病毒對人類而言,這種前所未見的傳染力實在太可怕,所以蝙蝠變得可怕,寄宿其身上的新冠病毒更為恐怖,然而蝙蝠和病毒兩者相處卻相安無事,這才是蝙蝠厲害之處。我們知道蝙蝠是晝伏夜行動物,其體溫常會高達40多度,牠耐熱性高,且能修復DNA損害,抑制病毒,新冠病毒也要適應蝙蝠體內的溫差大,只能利用蝙蝠低溫時複製。  此外,我們還可以從蝙蝠身上的發炎免疫系統,野生蝙蝠遭受病毒感染機會比人類多,免疫系統的反應速度比人類快,能分泌干擾素alpha,啟動鄰近細胞的防衛機制,避免破壞,防止病毒複製。而人類利用發炎體來防禦,反應較慢,且破壞範圍大。筆者認為,「什麼角兒(病毒)來演不重要,能控制場面(火候、發炎恰到好處)才重要」,抑制發炎反應,可避免如「免疫風暴」型的過度發炎反應。蝙蝠和鳥類一樣,都是靠飛行的,飛行需要大量的氧,就會產生大量的自由基,所以如何消除氧化傷害也同樣適用於發炎、抗老化。因此,我們從蝙蝠身上看到,生物群體常常一套基本班子,可演出多套劇碼。  蝙蝠壽命可超過四十年,研究指出,蝙蝠基因組裡面有很多有關基因修復的基因,且其量遠高於其他哺乳動物,這些DNA修復基因在抑制病毒複製方面有著顯著的作用,所以雖然蝙蝠攜帶很多致命病毒,但是病毒的複製在蝙蝠的體內是被強壓抑制的。在這次疫情中,人類也許可從了解蝙蝠與病毒(不只新冠病毒)的相處之道,同時學習並善用蝙蝠生存智慧及優點,從中獲得力量來對抗病毒。  (作者/台南市大安婦幼醫院院長)

Read More

山上區防災會報 不忘宣導防疫

山上區公所在山上水道博物館宣導防災救災、戶外防疫。 (記者林偉民翻攝) 記者林偉民/山上報導  山上區公所防疫不忘防災,昨天結合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舉行災害防救會報,除宣導戶外活動社交安全距離及相關的防疫措施,也加強公所和地方的聯繫,提升防災能量。  每年汛期將來臨前,山上區公所都會舉辦災害防救會報,共同研討汛期前的防災整備工作及平時宣導活動的執行成果,並報告前一年災害復健工程進度。  雖然目前疫情未趨緩,但防災工作仍需做好準備,區長余基吉將今年防災會報選在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舉行,出席會報的單位包括公所各防災編組人員及民生管線、長照中心、工業區代表、瓦斯公司等,加強彼此橫向溝通聯繫的同時,也向與會者進行體溫量測、要求戴上口罩,宣導防疫措施。  余基吉指出,市長黃偉哲指示因應武漢肺炎疫情,各機關應攜手協同防疫,區公所是第一線服務單位,任何細節都不容馬虎,尤其應落實社區環境消毒清潔及居家檢疫、隔離關懷,和防疫宣導等工作,共同為社區防疫工作努力,降低疫情風險。

Read More

原五福商店再生計畫 進行文資調研

 原五福商店獲得中央補助,地方希望其修復後,能讓台南香榭大道再展繁榮。(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中正路將再現繁榮風華!位於中西區中正路(日治末廣町)原五福商店,獲得文化部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補助,是台南市獲得補助案中規模最大老宅;特別的是,文化部的計畫希望經過文資調查研究,尋找具有潛力的文化資產。  至今年四月,台南市共有二十三案通過文化部建物整修類、九件通過文化經營類補助,總計獲得近億補助。其中最受注目的,當屬屋齡九十二歲的原五福商店。老屋一度傳聞出售,後人後決定保留,經申請獲得文化部補助。  五福商店原於本町開設,一九二八年轉至末廣町(中正路)是當時經過整體規劃的商業大道,至今許多建物立面仍保留當時華麗的古典裝飾風格,三樓中央設有小陽台,山牆的花草紋飾圖騰中有一「福」字,精美華麗,見證當時泥水匠工藝之美;也因為這具有特殊藝術價值的立面,文化部特地針對立面補助八成。  看中五福的地位,文化部要求進行調研,近日正進行細部設計、文資調查研究的初步審查,還特地邀請文資委員、歷史街區委員,協助檢視其文資價值,並討論立面裝飾、RC構造、屋頂木桁架等建物構件的修復策略。  另外,位於六甲的毛昭川醫師故居,也由委員協助針對該日式住宅的形制格局判斷、木構件修復方式建議等。此外,文化局也針對個案,提供一至二成不等的增額補助,另有歷史街區振興自治條例和歷史老屋補助政策,透過多元、多向的補助,保留更多值得保存再生的私有老空間。  中正路頭的林百貨為市定古蹟、路尾的中國城拆除,改為河樂廣場,如今五福百貨也將修復,各界企盼透過整修活化,讓台南香榭大道重展繁榮。

Read More

程委會通過89議案 82墊付案逾8億5千萬

台南市議會召開定期會第二次程序委員會,為減少群聚降低感染風險,特別管制人數,市府官員減少列席。(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台南報導  台南市議會廿一日召開本屆第三次定期會第二次程序委員會,市府計提出八十九件議案,其中有八十二件是墊付款案,總計八億五千零六十一萬元,全數送交大會審議,另一般提案中含第二預備金動支數額表也納入大會審議。  昨天程委會為了防疫期間減少群聚降低感染風險,特別管制人數,市府八十九件提案相關局處首長,皆先於議會一樓大廳等待,如需說明,再請首長進到會場內列席說明。會議由召集人議長郭信良主持,與會委員有副議長林炳利、議員林阳乙、蔡育輝、王家貞、吳通龍、邱莉莉、趙昆原及呂維胤等,市府方面由副市長許育典率秘書長方進呈等列席。  至於市府提的墊付案高達八十二件,墊付案金額中央補助款六億九千零六十二萬四千元、地方配合款一億五千九百九十八萬六千元,總計八億五千零六十一萬元。此外,一般提案有七件,分別為一0八年度第二預備金動支數額表、法人決算案及財產處分案等,總計八十九件提案,經討論,程委會通過全部議案提請大會審議。  郭信良也提醒農業局對正值產季的西瓜、鳳梨和即將產季的芒果等作物,要超前部署,目前疫情衝擊著各行各業,農作物盛產勢必影響到農民的生計,必要早做預防。此外,昨天程委會也通過變更第三次定期會議程草案,於五月四日下午二時新增「第十五任總統副總統及第十屆立法委員選舉選務作業程序及缺失檢討」專案報告。

Read More

安心檢疫 瑞助贈高醫組合屋

瑞助營造捐贈高醫戶外組合屋,占地約110坪,內設14間病室,讓醫病檢疫觀察更安心。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近日軍艦爆發群聚感染,使得新冠肺炎疫情雪上加霜,瑞助營造為盡社會責任,特別捐贈200萬元為高醫興建戶外「檢疫觀察專責區」組合屋,並於21日舉行啟用典禮,讓醫護人員不用日曬雨淋,就可守在醫院前端快速服務病人,也防堵院內感染的風險。  啟用儀式由高雄醫學大學董事長陳建志、校長鐘育志、高醫院長侯明鋒與瑞助營造公司董事長張正岳等人共同主持;現場並播放一支3分鐘多的縮時攝影影片,記錄30名工作人員,日以繼夜在短短11天內趕建的過程。  組合屋設在自由路與十全路口的醫院戶外,占地約110坪,內設14間病室,每間約2坪大,室內採取路線分流、恆定氣流、獨立空調系統、感應式洗手台等,病人與醫護人員分流走道,洗手間也是分開使用,紅線通道是病人專用洗手間,醫護人員走綠色通道。 瑞助營造捐贈高醫組合屋,為顧及身障者的隱私與生理需求,超前部署電動移位機等殘障設施,減輕身障病人的心理恐懼。 (記者王正平攝) 看似簡單的組合屋,內部結合最新科技設施,在入口處的護理站,就可透過遠端智慧攝影機觀察病人狀況,即時呈現病室內畫面和雙向語音通話,也有微光夜視全彩影像功能,鏡頭還可遠端360度調整,提供病室內全景範圍,並與行動醫療結合,提供手機、平版等遠端監看,讓醫護人員不用進病室就能與病人溝通,減少接觸次數,降低感染的風險。檢疫觀察區-智慧攝影機  此外,顧及身障者的隱私與生理需求,超前部署電動移位機、移動式廁所及活動式隔板等殘障設施,電動移位機可承載200公斤重量,由醫護人員協助使用輔具,減輕身障病人的心理恐懼。  陳建志董事長表示,防疫視同作戰,高醫艱辛抗疫從不鬆懈,感謝瑞助公司斥資200多萬元,主動替高醫搭建組合屋,提供抗疫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及病人更為安全和舒適的醫療環境。  瑞助營造董事長張正岳表示,雖然我們不是國家隊,不會做口罩,也不會做呼吸器,但可以為社會盡一分心力。過去該公司曾在高雄氣爆、台南大地震及花蓮地震中,幫忙受災戶修繕房舍,這次再度發揮本業強項,協助高醫建造組合屋,希望早日共同度過疫情難關。

Read More

市場夜市防疫紓困 市府擴大量能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武漢肺炎對市場及夜市攤商衝擊大,市長黃偉哲二十一日在市政會議上,黃偉哲要求防疫紓困的量能再擴大;另因敦睦艦隊確診個案曾至花園夜市,凸顯夜市人潮摩肩擦踵、不易維持社交距離的問題,也指示強化宣導民眾戴口罩及維持社交距離。  黃偉哲認為,防疫期間市場正常運作,民生經濟才能維持正常動能,但市場攤商主要為零售交易,單筆交易量少,若透過車隊做即時外送,單次成本可能較高,他指示瞭解攤商需求,擴大紓困量能,以落實宅經濟。  經發局表示,目前持續針對傳統市場及夜市推行防疫七招,另外也向經濟部爭取協助攤商購買及配送口罩,且強制要求攤商配戴。日前也已邀集各公、民有市場及夜市自治會商討防疫對策,規劃張貼安全距離地標;以單一出入口實施人流總量管制,同時取消試吃活動;劃設攤位間安全距離,加裝隔板區隔用餐座位等,期提供民眾安全的消費環境。  另外,疫情期間民眾前往市場消費的意願減低,為減少對攤商衝擊,經發局力推宅經濟,選定東菜市及保安市場為示範點,媒合市場自治會及攤商參加「公有市場Taxi Go 」計程車合作外送服務,並成立「Fun(防)Eat(疫)Go」粉絲專頁行銷平台,協助二大市場名攤,媒合黑貓宅急便合作宅配、小短腿外送平台服務。  另外,為拓展網路商機,以學甲、西港等市場為示範點,推出電商平台,並為市場規劃團購DM,媒合附近工業區業者購買,盼透過宅經濟、電商平台及輔導紓困貸款等措施,協助攤商業者度過難關。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運動彩券經營者生計受到武漢肺炎疫情衝擊,立委陳亭妃二十一日邀集相關單位與彩券工會全國聯合會代表會商,要求教育部體育署紓困振興方案必需符合從速、從優、從寬的原則,協助弱勢彩券經銷商度過疫情衝擊。  與會的工會代表陳情反映,目前體育署所提出運動彩券經銷商營運紓困方案條件過於嚴苛;而房租補助項目證明文件部分,建議以營業登記來作為證明;另外,補助員工薪資部分,盼能以薪資轉帳證明紀錄來取代即可。如果政府不檢討修正放寬,這樣一來,大部分紓困補助方案根本就看的到用不到。  陳亭妃表示,因武漢肺炎疫情嚴重影響造成世界各國運動賽事停擺,致運動彩券業績衰退影響銷售,這些弱勢運動彩券經銷商都快撐不下去了,但目前方案申請時間竟要等到六月份,因此,體育署所提出的紓困方案要從速、從簡、從寬,才能符合紓困條例救急的精神,降低弱勢基層經銷商的損失,包括申請時間必須快速提前至四月份。

Read More

砂石車機車發生事故 嫗遭輾斃

 蔡姓老婦騎乘的輕機車卡在砂石車輪胎下。(記者翁聖權翻攝) 記者翁聖權/白河報導  白河區永安里中山路與富民路路口,廿一日早上發生一起死亡車禍。七十一歲蔡姓老婦騎機車行經該路口時,疑遭右轉的砂石車撞擊輾過當場喪命,肇事分原因尚待鑑定。  消防局白河分隊廿一日早上八點十七分接獲報案電話,指白河一六五線與一七二線路口發生車禍,當救護車趕抵現場時,發現倒地的蔡姓老婦已腦漿外溢,手腳扭曲明顯死亡,於是通知警方前來處理。  白河警分局員警隨即到場交管蒐證,發現四十八歲的賴男駕駛營業砂石大貨車,沿中山路一般車道往北行駛,行經肇事路口停等紅燈後,起步右轉富民路時,與右前方沿中山路肩往北直行、由蔡姓老婦騎乘的輕機車發生側撞,老婦機車倒地遭砂石車輾前輪過,當場死亡。  砂石車賴姓駕駛警訊時表示,他是從東山往白河方向行駛,從一六五線右轉一七二線時,並未看到後方直行的機車。賴男酒測值為零,有繫安全帶。警方初判肇因為砂石車右轉彎,未讓直行車先行以及未注意車前狀況肇事,機車尚未發現肇事因素。

Read More

文化融入VR電玩 原創作者讚《煎熬》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玩VR、打電動,竟然和文化學習有關?文化局先前出版《臺南府城漢藥店誌》,成大學生將內容內化後,設計出《煎熬》漢藥遊戲,作者鄭佩雯昨日獲邀前往試玩,大讚學生深具創意。今年學子想設計神鬼遊戲,相中文化局出版的兩本書籍,希望有機會合作,透過電玩介面,介紹更多台南獨特的文化。 成大心理學系教授楊政達開設「夏日台灣祭」課程,開放不同學院學生選課,並邀請各界業師來上課,去年邀請鄭佩雯前來上課,學生融會貫通後,設計一套《煎熬》漢藥遊戲。學生表示,「煎熬」具有兩層意義,一是漢藥的烹煮法,另一種是代表病人受病痛長期折磨。 VR場景由位於蝸牛巷內、至今開設超過上百年的益春藥房開始,共四種補湯遊戲,採進階方式,包括適合女性、補血潤肺的雪梨紅棗湯;適合男性、補腎強身的龍馬童子雞湯;適合小孩、補充營養的藥膳排骨和適合長者,增強記憶力的天麻鮮魚湯;這些都是漢藥店內會販售的藥材和民眾會食用的補湯,學生設計民眾猶如喪屍般的人前來乞討,想過關就要不斷煮湯為其「進補」。 楊政達說,這堂課的學生來自不同領域,透過自己學習的專業,介紹屬於台灣的文化,去年至日本,廣受歡迎,今年則希望找出日本和台灣有所關連題材,希望以雙方都有的中元節為發想,目標參考文化局的兩本出版書籍《歌舞送行—牽亡歌陣研究》和《溫柔告別—台南喪葬禮俗研究》,預計推出神鬼篇,希望能獲得共鳴。 試玩後,鄭佩雯相當感動,認為文化的傳播若能透過年輕族群能接受的方式,更能保存;古屋基金會也預計出版中西藥行小書,希望結合遊戲闖關,讓青少年更認識這個傳承老祖宗數千年智慧產業。

Read More

婦心衰 壞膽固醇飆高塞血管

 亞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志偉向患者解釋病情。(記者黃俊昇翻攝) 記者黃俊昇/霧峰報導  台中市一名45歲張女士,因心臟衰竭緊急就醫,初步檢查發現3條心血管嚴重阻塞,且低密度膽固醇數值超過250,相當不尋常,進一步透過基因檢測,才確診為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經血脂標靶抑制劑治療3個月後,張女士的低密度膽固醇總算回到正常值,也提醒務必嚴控壞膽固醇,以降低日後發病風險。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志偉表示,患者血液中的低密度膽固醇超過250(正常值應小於130),因臨床上此數據並不多見,懷疑可能是先天性疾病,進一步送基因檢測後,果然確診患者是因罹患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但因長期未發現,以致於加速動脈血管硬化,發生心臟衰竭。 王志偉表示,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是一種遺傳疾病,會造成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濃度攀升,而低密度膽固醇又稱「壞膽固醇」,是評估冠心病的關鍵指標,當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濃度過高,容易在血管壁堆積,並與纖維蛋白原、血小板、巨噬細胞等作用,造成血管粥狀硬化,進而阻塞血管,大幅致死風險。  王志偉也指出,根據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其低密度膽固醇需降至70以下較為安全,而以往罹患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患者,會透過服藥方式治療,但療效不佳,且容易肌肉痠痛,現在針對如張女士的患者,經健保署審查醫藥專家會審後,可評估使用血脂標靶抑制劑新藥。  王志偉表示,因急性冠心病再發生率相當高,該抑制劑能有效降低壞膽固醇達50-60%,根據國外大型研究顯示,亦可協助壞膽固醇超過100的急性冠心症患者,降低未來發生重大心血管事件24%、死亡率降低至少3成,這位患者注射3個月後,低密度膽固醇也順利降至70以下。  王志偉提醒,並非每一位患者皆能使用這款新藥,需經由醫師評估,並經健保審核才能使用,針對低密度膽固醇過高的民眾,平時盡量以不飽和脂肪取代飽和脂肪、限制含糖類或酒精的食物及飲料,每天多吃蔬菜水果,才能保持血管健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