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瑋均蛻變 桃猿14:3擊退悍將

 中央社/桃園19日電  中職樂天桃猿翁瑋均從季初跌跌撞撞,經過對兄弟關鍵一役之後,信心大幅提升,上半季最終戰主投6局失3分,桃猿以14比3擊退富邦悍將,翁瑋均表示,希望下半季在客場能更穩定。  上半季最終戰對富邦悍將,桃猿先發投手翁瑋均用91球投6局,被敲6支安打,沒有出現保送,送出2次三振,失3分,奪下本季第7勝,與中信兄弟黃恩賜並列勝投排行榜第2名,也獲選為單場MVP。翁瑋均第6局被敲4支安打失3分,他表示,主要是體力下滑,控球掌握度沒這麼高。  翁瑋均本季一開始狀況不穩,不過近4場比賽都繳出優異表現,樂天桃猿總教練曾豪駒認為,關鍵是6月30日在與中信兄弟爭冠時期,臨危受命接替腸胃炎的卡本特先發,幫助球隊奪勝,上一場更是完封9局僅失2分。  談到翁瑋均的轉變,曾豪駒表示,「後面的比賽他充滿自信,知道如何面對打者。」翁瑋均也說:「上半季前面跌跌撞撞,不過學長都給我信心,說我才第2年,必須要面對很多課題,不能因為遇到困難就退縮。」  翁瑋均本季在主場防禦率僅2.45,不過在客場卻高達12.54。曾豪駒認為,翁瑋均在客場時心理準備要更加穩定,「只要他繼續保持主場的心態,相信他未來會愈來愈好。」翁瑋均則說,在主場是自己家,不過希望下半季在客場也能拿出表現,不因主客場而有差異。

Read More

長期用瀉藥、浣腸劑 恐成癮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有些追求「速成」的民眾,或容易有便秘困擾的年長者,往往會先用瀉藥或浣腸劑來解決便秘問題,醫師提醒,長期使用浣腸劑恐會成癮,別忽略便利之下可能隱藏的風險。 「醫師,我大不出來怎麼辦?」有些人因壓力大、飲食不正常導致兩天沒排便,或糞便呈顆粒狀,這就是便秘嗎?其實不然! 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孫文俊表示,臨床上對便秘的定義主要是以時間為指標,超過3天以上沒排便就是有便秘現象,至於糞便的形狀及軟硬度屬於臨床症狀,例如:便形像一顆顆的小雞便,可能與水份攝取不足有關,通常不會稱為便秘。  另有些人雖然每天排便,但卻一直有便意或覺得排不乾淨,孫文俊歸類在「排便不順」,醫學上稱為「裡急後重」,有這種現象的民眾反而要提高警覺,因為大腸息肉或直腸腫瘤,也可能引發排便不順,若伴隨糞便形狀突然改變、出現便血等現象且持續2週,最好趕快就醫檢查。  除了受到先天性臟器結構的影響,孫文俊指出,便秘的5大主因包括:飲食的水分及膳食纖維攝取不足;缺乏運動,刺激腸道反射;藥物間接影響排便;習慣性憋便,越常憋便、排便反射性會越差,易造成排便功能異常;直腸或左側低位大腸若有腫瘤阻塞,糞便量會越來越少。  有便秘困擾者,往往會先用瀉藥或浣腸劑來解決便秘問題,孫文俊提醒,長期使用浣腸劑恐會成癮,其插管頭形尖銳,若使用不當可能會造成直腸受傷或穿孔;有些瀉藥是刺激大腸收縮蠕動促進排便,所以服用越久,藥效就會越差。  食藥署提醒,便秘是良性病症,只要先從飲食和運動著手,多喝水、多吃蔬果,再配合每天運動,超過8成的輕症便秘者,都能獲得改善。當民眾有不適症狀,應到醫院尋求醫師診治,以利提供專業的建議。 此外,孫文俊指出,想要排便順暢,平時可以養成固定的排便時間,或在上廁所時,可腳踏10~15公分的小板凳或是以溫水沖洗肛門等方式,可有助順利排便。

Read More

女青商會禮儀課程 國際觀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台南女國際青年商會十九日舉辦一場「國際禮儀」課程,融入國際化社會,學習通曉國際禮儀可說是必修課程,也可避免生活互動中造成無謂的誤會與尷尬。台南女國際青年商會長郭麗筠鼓勵學員們要多學習生活常識、禮儀,讓自己更具有國際觀。  有「禮」走遍天下,禮儀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本與基本尊重,也是展現個人品德涵養的重要依據,尤其在面對全球國際化發展的時代潮流,學會熟悉國際禮儀,不僅可讓自己的生活品德素養與層次獲得提升,更是融入國際化社會重要敲門磚。  台南女國際青年商會昨日在裕聖里活動中心舉辦一場「國際禮儀」課程,包括政務禮儀、商務禮儀、服務禮儀、社交禮儀、涉外禮儀、外交禮儀等六大面向,講師指導從見面第一眼開始,如何展現優雅的舉止與合宜的言行,為自己加分,幽默風趣的講課方式讓教室充滿歡笑,學員們爭相提問互動熱絡。  郭麗筠表示,國際青年商會是一個國際性的組織,儘管武漢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影響外交與商業行為,但國際禮儀教育是品格與禮貌的養成,在不久的將來疫情緩解之後,大家都能在各個場合展現所學,讓青商人成為最佳禮儀代言人。

Read More

復興里市民學苑 鋁罐達人秀創意

永康區復興里舉辨「市民學苑」鋁罐創意作品教學,現場展示鋁罐創意達人李家琦的作品。(李家琦提供) 記者黃文記/永康報導  永康區復興里在暑期舉辨「市民學苑」鋁罐創意作品教學,邀請鋁罐創意達人李家琦老師到場教學,他將所做的多件鋁罐創意作品陳列在活動中心內,供民眾參觀,提高學員學習興趣。 李家琦是退役的軍官,十多年前因參觀別人的鋁罐創意作品,深感興趣,而自行觀察、研究,無師自通,創作了許多作品,包含部隊中的辦公椅、大盤帽,家中的沙發組、腳踏車,海產店的龍蝦、魚、螃蟹、章魚,卡通裡的史努比、趴趴熊、神偷奶爸等,目前作品約有三百餘件。  復興里開辦的市民學苑預計進行八週,每週六上課。講師李家琦以最簡單的鋁罐燈籠製作入門,讓學員容易吸收,每位學員均能在時間內完成作品,高興地提燈把玩。他還把先前所做的多件鋁罐創意作品在活動中心內展示,讓學員大開眼界。  李家琦表示,從事鋁罐創意作品創作,除了要先備妥相關工具,了解相關的製作要領,更要注意安全,然後就是要具備巧思及巧手。

Read More

迷你寧鼻噴劑藥瓶瑕疵4萬瓶回收

 中央社/台北19日電  食藥署今天宣布,健保年用量約2萬瓶的尿崩症用藥「迷你寧鼻腔噴霧劑」,因藥瓶瑕疵影響藥物濃度,全台4萬多瓶將回收下架,呼籲正在用藥的民眾停藥,回診與醫師討論調整用藥。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近日接獲藥品不良品警訊,一款進口藥品「迷你寧鼻腔噴霧劑 10 ug/dose」(衛署藥輸字第021874號),因藥瓶和泵浦間緊密度不足,藥品溶液恐揮發,影響藥物濃度,因此啟動回收作業。  食藥署藥品組簡任技正黃琴喨今天接受記者電話聯訪時表示,這款藥是處方藥,須經醫師診斷並開立處方後才可使用,主要用於治療尿崩症,一般醫師會先使用口服藥物,若治療效果不好才可能改用鼻噴劑,健保每年用量約2萬多瓶。  黃琴喨指出,經調查,該藥品是斯洛維尼亞藥廠旗下產品,生產地為德國,國內藥證持有業者為輝凌藥品股份有限公司,這次預計將回收14批、約4萬多瓶,依規定8月初須下架完畢。  回收批號包括:P11328F、P11328M、P11328V、P12162H、P15641L、P15641M、P16790N、P16790T、P17633V、R12631N、R12631T、R14347K、R14347N、S10152L。  黃琴喨呼籲,民眾若正在使用符合上述批號藥品,應立即停用,並回診和醫師討論調整用藥,這款藥品下架後,仍有同成分、不同劑型藥品可替代,沒有缺藥問題。

Read More

食米芳學台語 阿華師壓軸場秀魅力

台語文化月十九日在總爺藝文中心登場,邀請阿華師現場講古,並製作磅米芳。(記者林相如攝) 記者林相如/麻豆報導  文化局「台南台語月」活動,十九日在總爺藝文中心推出「食米芳學台語—生活台語講學」,是賴詠華(阿華師)在台語月的最後一場活動,吸引不少民眾前來聽講,現場準備的限量一百份磅米芳兌換卷,也馬上被索取一空,展現阿華師的台語講學魅力。  文化局表示,阿華師為台語文化推廣注入的新能量,正與今年文化局舉辦的主題「台語沖沖滾」相互呼應。阿華師去年九月成立「足英台三聲道磅米芳」粉專,拍攝台語、英語及客語的短片,推廣台語文化,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即在網路媒體台文界中獲得廣大迴響。除了粉專的經營,阿華師也不斷透過網路平台、電視節目拋出台語文傳承的新議題,讓台語文的使用現況,逐漸在網路社群中形成討論,也吸引社會大眾對台語文的關注。  阿華師同時也關心小農與食安問題,在台南台語月的兩場「食米芳學台語」活動中,新營場磅米芳所使用的是來自台南後壁的有機米,昨天總爺場次的磅米芳,則是使用阿華師自苗栗南庄攜來以無毒農法種植的稻米。  而昨天的活動中,文化局長葉澤山也到場與阿華師交流台語推廣的經驗,看著現場的民眾一邊吃著磅米芳,一邊聽著阿華師用台語講古,聽得津津有味,也讓大家感受到台語文化的魅力。  文化局表示,台語月活動已進入下半場,接下來壓軸的周末,活動集中在吳園藝文中心,有莎小戲劇團的「眾神大捙拚—小風神行動劇」、集結歷屆台南文學季Sing時代之歌好手的「閣唱一擺—台語音樂會」,活動精采,歡迎市民朋友一同歡慶一夏,感受台語文的活力。

Read More

寰宇國際誆稱投資虛擬貨幣 月賺30% 假投資 詐300人吸金1億

 記者周閩生/台北報導  「只要每個月定期繳三千元,就能保證獲利,每個月利潤高達百分之三十,讓自己增添一份被動化的收入」,刑事局十九日表示,ENAI寰宇國際以投資虛擬貨誆騙投人,據一六五反詐騙諮詢專線統計,自七月六日至十二日止已有超過三百人報案,財損金額高達一億元。  刑事局指出,一名二十七歲從事電子業的彭小姐,在今年四月經由LINE群組介紹投資ENAI寰宇國際公司,該公司誆稱投資虛擬貨幣,程式會自動偵測貨幣價高低、自動買賣貨幣、自動更換交易所、自動搜尋利差平台、獲利回報等,於是彭女從四月至六月間以臨櫃匯款、網路轉帳等方式入投資金二十多筆,直到七月六日該平台公告遭駭客攻擊,彭女無法出金,才驚覺自己受騙,損失超過二百萬元。  刑事警察局呼籲,這類假投資詐騙手法,被害人通常係透過「網路」接觸詐騙訊息(如LINE、FB、交友軟體等),所以提醒民眾不要輕信「網友」,並慎選合法投資管道,投資一定有風險,沒有穩賺不賠、保證獲利的投資,民眾千萬不要拿自己的荷包做試驗,有任何疑問請撥打一六五反詐騙諮詢專線。

Read More

天文嘉年華 觀測木土雙星衝

台南天文嘉年華活動開幕,吸引不少天文迷到場,透過望遠鏡觀測木星與土星衝。(記者林相如翻攝) 記者林相如/大內報導  「2020台南天文嘉年華」十八日晚間在南瀛天文館正式揭幕,包括南科考古館、樹谷生活科學館等都到場同樂,更有來自全台各地的天文協會共襄盛舉,現場架起十四台天文望遠鏡,讓參加的民眾一起觀測「木土雙星衝」,現場宛如一場大型的天文園遊會,吸引不少親子到場觀星、玩遊戲,相當開心。  今年的「台南天文嘉年華」十八日晚間七點開幕後,到八月三十日截止,將推出一系列精采的活動,更結合時事─NASA2020火星計畫,以「火星大驚奇」為主題,暑假期間將帶給大小朋友豐富又好玩的遊戲,又可學習天文知識、觀賞美麗的星空。   前晚的開幕活動,有南科考古館、樹谷生活科學館、左鎮化石園區及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等鄰近博物館,到場同樂,行銷各館的特色,邀請大家來天文館後,也可到鄰近的館場參觀旅遊;開幕活動中,也安排精采的魔術表演及魔幻星空秀,更有實境解謎活動、星河說書,內容相當豐富。  重頭戲則是木土雙星衝的觀測,全台各地的天文協會到場協助,現場架設十四台天文望遠鏡,不少親子現場排隊,透過望遠鏡觀測木星與土星,並聽著專業的解說,對木星與土星的神祕也有深入的了解,大小朋友暢遊在活動現場,觀賞魔術、玩著遊戲、欣賞星空,度過別開生面又浪漫的周末夜晚。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德光英語宣傳片 青春無敵

德光中學應屆畢業生為學校拍攝一支英語形象宣傳影片。(記者施春瑛攝) 德光中學多名高三應屆畢業生,在畢業前夕特別為學校拍攝了一部《我的青春在德光》英語形象宣傳影片,希望藉由國際語言向全世界推廣他們的母校,也向未來的德光人傳承學長姊的愛與勇氣。  心靈成長營是德光中學自一九九五年起舉辦的生命教育儀式,為高三學生披上代表負責的領巾與頭紗,象徵成年後應擔當的責任。學生以這儀式作為《我的青春在德光》影片的核心,分別由唐梓宜、黃芃蓁及邱宣維詮釋「與朋友和好」、「與家人和好」及「與自己和好」三大主軸。  由唐梓宜飾演一名科展參賽選手,面臨團隊向心力不足及比賽壓力,在挫折後,利用「我們這一班」的溝通環節,與同學重修舊好;而黃芃蓁飾演的是游泳校隊健將,陷入熱愛游泳與母親成績期望的掙扎,在衝突後,利用「給父母寫的信」與家人和好,成功化解家庭紛爭;另外,邱宣維飾演一名外交小尖兵選手,面對師長、同學高度期望,和自身蠟燭多頭燒的心力交瘁,她正視自己的難題,與自己和好、更加成長。  拍攝期間,學生劇組樣樣來真的,在楊凡瑩老師帶領下,三位主角及謝宜彣負責撰寫劇本,陳姮妤、陳楙洋、張瑋劼負責拍攝、剪輯,場記、布置、道具等幕後工作則由郭怡岑、鍾柏翰完成,過程沒有華麗的特效,只有最真實的演出,學生說,最難忘的是雨中接力場景,可是他們冒著梅雨實景拍攝,將他們在德光的生活化作一幕幕珍貴影像。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確診男桃機趴趴走?假消息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19日公布新增1例境外移入武漢肺炎病例,個案為40多歲台籍男性,7月17日獨自從香港返國探親。 (指揮中心提供)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9日公布新增1例境外移入武漢肺炎病例,個案為40多歲台籍男性,7月17日獨自從香港返國探親。至於網傳有確診個案在桃園機場過夜、趴趴走,也闢謠直斥「繪聲繪影」,如轉傳不實訊息恐觸法。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19日召開臨時記者會表示,新增1例境外移入病例,案455為40多歲男性,因工作長期居住香港(前次自台灣出境時間為今年4月),7月15日開始出現乾咳、喉嚨痛症狀,未就醫,17日入境時主動告知有不適症狀,當日機場檢疫人員安排採檢後送至集中檢疫所隔離,於19日確診,目前住院隔離治療中。  莊人祥表示,衛生單位已掌握接觸者共10人,其中2人為個案當地同住之家庭接觸者,未入境台灣,8人為同班機前後兩排旅客,列為居家隔離對象。針對2名家庭接觸者及19名未入境之同班機機組員,已透過雙方聯繫窗口通知港方。  至於有媒體報導「有名曾在台灣念書的香港僑生,畢業後於台灣工作一段時間,後又被派到香港國泰航空工作,且於17日搭機返台後未依規定接受居家檢疫,到處趴趴走等」不實訊息,指揮中心已依法移送警方偵辦。  針對該名個案於機場過夜,還拜訪桃機一航廈二樓夾層的國泰辦公室,並航廈的美食街用餐、逗留等傳言,莊人祥嚴正駁斥「繪聲繪影」,強調該名個案快到近午時到達台灣的機場,在做完採檢之後,的確有徵得台灣防疫人員同意交給國泰櫃檯,大約40秒時間就離開,沒有過夜也沒有到夾層辦公室,雙方都有戴口罩,且停留不到一小時就後送到集中檢疫所。  全球疫情已達1400萬例,死亡60萬例,單日連續兩天創新高。莊人祥分析香港疫情表示,香港疫情4月以前有一波高峰,緩降至7月初後,隨著境外移入,疫情又再升高,且80%以上都是與本土個案相關的病例,累計已有1778確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