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問留撥 衛局建立失智友善網絡

市長黃偉哲(右四)參加在永康區中華里活動中心舉辦的「愛在憶起‧友善網絡」宣傳活動。(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永康報導  市府衛生局推動失智者友善網絡,並響應九月國際失智症月,二十七日在永康區中華里活動中心舉辦「愛在憶起‧友善網絡」宣傳活動,邀請各響應單位聯合造勢,呼籲民眾如果遇到疑似或確定失智者時,可透過「看、問、留、撥」四個步驟來協助。  衛生局表示,目前已有七百一十四家組織、機構等參加,逾二萬三千人響應扮演失智友善天使,提供失智友善服務,轉介疑似失智者就診,進而降低社區民眾偏見、誤解及走失協尋困難度,讓整個社區形成一個安全失智友善網絡。  衛生局指出,永康區是全市第一個失智友善社區,並在烏竹里社區發展協會及中華里活動中心設置失智友善館,未來會持續推動。二十七日的宣導活動還安排座談會,由病友及其家屬,還有共同照護中心等一起參與,並針對必要的需求,進行意見交流,落實安全環境的建構。  現場也邀請了由失智者擔任副手的行動咖啡車,以及輕度失智者傳授台南碗粿的製作,展現失智者的工作能力,還有各單位的友善協力。  市長黃偉哲感謝各界的努力付出,他勉勵家屬,「面對失智,不要失志」,雖然這與少子化一樣,都是國安問題,但藉由友善網絡的推動,以及專業的協助,可以減緩病情的惡化,公私協力,攜手營造更好的樂活環境。  

Read More

武肺疫苗 還可等4支國際牌

 中央社/台北27日電  外界持續關注武漢肺炎疫苗購買;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說,台灣本來就規定不准進口中國製的血液製劑或疫苗,其他可選的疫苗,若需冷鏈運送也會做好相關準備。  陳時中下午出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防疫獎章授獎典禮前受訪,回應不買中國製2019冠狀病毒疾病(武漢肺炎,COVID-19)疫苗議題時表示,台灣本來就規定不准進口中國大陸地區製造的相關血液製劑、球蛋白、疫苗等產品,並不是針對武漢肺炎疫苗。  目前國際各大藥廠的武漢肺炎疫苗研發仍未完成第三期臨床試驗;陳時中說,目前疫苗市場是賣方市場,完成的期程都還是未知數。在武漢肺炎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平台,優先的疫苗有9支,扣除中國4支及俄羅斯1支外,還有4支國際藥廠的疫苗。  陳時中說,這4支國際藥廠疫苗,其中2支保存條件沒有冷鏈的問題,但RNA疫苗就需注意冷鏈,其中一支需保存在攝氏負20度,另一支則要負70度,這對各國都有困難,能買的國家不多,因保存解凍、不穩定性都會增加很多變數。  不過,陳時中說,因應有些疫苗可能需要冷鏈處理,也會跟相關冷鏈公司保持聯繫,如果一定要使用這類型疫苗也會準備好。

Read More

防失智! 玩體感遊戲 快篩兼復健

里民參與心智快篩體感遊戲,玩遊戲也預防失智。(記者陳雯萍攝) 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  體感遊戲不只是科技、體驗,也能治療失智!高雄市經發局媒體體感科技業者緯創資通與大同醫院合作,整合心智快篩、復能訓練開發體感互動遊戲,昨天上午在鳳山區新武里活動中心舉辦體驗活動,讓民眾們玩體感遊戲,也能預防失智。 經發局專門委員陳怡良、立法委員許智傑、大同醫院副院長黃炫迪、緯創資通處長郭志峰也專程蒞臨,關心長輩健康、一起同樂。  陳怡良指出,緯創資通自107年起透過市府「體感科技園區計畫」補助,陸續與小港醫院開發了「三高體適能智慧照護」系統,結合體感科技和運動有效控制及促進三高患者健康。今年市府再牽線與大同醫院研發兼具失智快篩與復能訓練的體感遊戲,玩遊戲就能一次完成篩檢及復健功能,是體感科技跨域應用的最佳示範。  郭志峰也表示,本次開發內容以體感3D骨架偵測技術結合醫學專業知識,整合心智快篩、心智賦能訓練研發出體感互動遊戲,目前已將系統建置於鳳山新武里及三民區寶安里兩處,提供市民免費試用到明年2月底。  他說,長輩們只要透過輕鬆的遊戲方式,即可同時完成快篩與復能訓練,同時還能訓練腦力及肌肉功能,預防及延緩失能,歡迎市民朋友帶著家中長輩前來體驗,多多關注長輩健康。

Read More

日本第1人 達比修確定成國聯勝投王

 中央社/東京27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職棒大聯盟MLB芝加哥小熊日籍強投達比修有本季累計拿下8勝,今天在確定另外兩名7勝投手無法超過8勝後,達比修有確定成為第一位拿下國聯勝投王的日籍投手。  日本日刊體育報導,達比修有昨天迎戰白襪隊,主投7局無失分奪下本季第8勝,暫居國聯最多勝投手。  到今天為止,排行榜上另兩名7勝投手所屬球隊都只剩1場例行賽,所以本球季已不可能出現勝投超過8勝的投手,讓達比修有確定成為首位拿下國聯勝投王的日籍投手。  達比修有從本季開幕以來接連好投,不僅勝投數最多,防禦率、三振次數及投球局數等成績,也都居國聯前茅。  這樣的好成績,也讓達比修有成了有機會拿下賽揚獎的可能人選之一。  共同社報導,這是達比修有從日職時代開始首次拿下勝投王。在達比修有之前,日本赴大聯盟發展的投手在主要3獎項中,都只奪得三振王,例如野茂英雄在1995年及2001年拿下三振王,達比修有2013年也拿下三振王。

Read More

OL腰痛血尿 檢出結石合併腎水腫

三峽恩主公醫院碎石室主任陳建華表示,新式軟式輸尿管鏡手術是這幾年處理結石的熱門新利器。(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35歲王姓女上班族因腰痛、血尿,前往三峽恩主公醫院泌尿科就診,經檢查發現右側腎臟與輸尿管交界處有較大結石合併腎水腫,腎臟下端還有許多小結石。醫師採用新式軟式輸尿管鏡手術,過程不到1小時完成,且沒有傷口、出血少、疼痛感較低,第2天就能出院上班。  恩主公醫院碎石室主任陳建華表示,王女多年前曾因輸尿管結石合併腎臟阻塞引發敗血症而住院,經過1週的抗生素治療病情得以控制;這次因腰痛、血尿,經腹部X光、超音波檢查發現右側腎臟輸尿管交界處有一顆2公分的結石合併腎水腫等症狀。  陳建華表示,根據研究顯示,超過1公分的結石,體外震波碎石術清除率只有7成;大於2公分的腎結石,則可採用經皮腎造廔碎石術來進行,雖然能挖出比較大的石頭碎塊,但患者術中可能會流較多的血,且術後相當疼痛、併發症也比較多。  陳建華指出,這幾年處理結石較熱門的新利器是「軟式輸尿管鏡碎石術」,這種手術方式是由尿道自然孔進入,又名「逆行性腎臟碎石手術」,許多文獻都認為這項術式是治療尿路結石的未來趨勢,搭配雷射將腎臟內的結石澈底擊碎、排出,整個過程無傷口、出血少、疼痛感較低、恢復快,通常術後1號土2天就可出院。  陳建華提醒預防結石的不二法門就是每天要攝取足夠水分,每天要攝取2000~3000cc水量,尤其結石嚴重恐引起細菌感染或阻塞尿路,而導致敗血症,若有結石應定期回診追蹤。

Read More

追劇戴耳機 小心娛樂性聽損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武漢肺炎疫情期間,宅經濟升溫,個人化娛樂活動如追劇、聽音樂等使用量飆高。華科慈善基金會日前公布「2020年耳機使用習慣」調查指出,有超過5成民眾,會因處於通勤吵雜環境下自動調高耳機音量;且逾4成民眾時有超時用耳情形。長期下來恐成「娛樂性聽損」高風險族群。  然而,現代人為了追求更好的影音享受,愈來愈多人通勤時與耳機為伍,今年因疫情宅在家,耳機的使用頻率更是有增無減。  為了解國人耳機使用調查情形,華科慈善基金會在網路上進行「耳機使用習慣」網路調查問卷,共回收1,202份。  華科慈善基金會聽力中心主任黃詠耀指出,從問卷結果來看,高達92%答題者有使用耳機習慣,最常用來聽音樂、追劇、打遊戲等。雖然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過大音量會損害聽力,但超過10%使用者坦言沒有注意過音量或習慣將音量開到超標(大於75%)。超過6成使用者會在噪音環境下聆聽耳機(如搭乘交通工具時),且超過5成的人會調高耳機音量。黃詠耀也舉出以一項實測研究,一般大眾運輸平均音量約75-85分貝,一般人在80分貝環境下為了要聽得清楚,聆聽耳機時音量往往會調升到85-90分貝,但此舉恐讓自己置身於更大的噪音環境之下。  此外,這次調查也發現,約有44%每次使用耳機時間超過1小時以上,更有近3成是根本不休息、甚至戴耳機到睡著,意即每三人至少有一人是超時用耳。有鑒於此,華科慈善基金會今年開始大力推動聽力「66」原則,遵循「耳機音量小於60%、聆聽時間少於60分鐘」的66原則,減少聽力負擔。

Read More

將軍火音樂節開唱 焰火炫目壓軸

將軍火音樂節施放十五分鐘的焰火,讓民眾驚艷。(記者林相如攝) 記者林相如/將軍報導  「二0二0將軍火音樂節」二十七日晚間在將軍漁港登場,除了萬芳等十組藝人團體接力登台演唱外,節目的尾聲更有十五分鐘的焰火施放,璀璨的火舞讓民眾驚艷,高呼連連,不斷的拿起相機、手機拍照,希望記錄下這美麗的一刻。尤其焰火施放及壓軸的八三夭登場,現場湧進超過四萬觀眾,也讓這場活動達到最高潮。  將軍火音樂節昨天傍晚五點半,在將軍漁港準時開唱,由唱跳輕漾女團「PER6IX」率先登台演唱,接著流行饒舌電眼男派偉俊、A-Team男團流行新星龔言脩、網紅DJ男神小龜楊程鈞、超實力創作新女聲魏嘉瑩、金曲最佳怪物饒舌新人莫宰羊、亞洲舞郎邱王子邱鋒澤、新生代嘻哈才子婁峻碩,接連帶來精彩演出,一連串的勁歌熱舞,讓台下的觀眾跟著樂音搖頭擺腦,相當熱鬧。  將軍火音樂節舞台區現場,吸引近兩萬的民眾,市長黃偉哲與藝人萬芳,兩人合唱高歌。(記者林相如) 晚間七點二十五分金曲情歌天后萬芳出場,與市長黃偉哲合唱「愛情限時批」現場民眾也跟著一起大合唱,達成萬芳活動前預告要收集現場「新不了情」大合唱的心願。  音樂節的後段,晚上八點十九分,黃偉哲、市議會議長郭信良與觀光旅遊局長郭貞慧,與現場民眾一起倒數六十秒,在大家屏息以待中,隨著一聲砲鳴聲,璀璨的焰火隨即升空,綻放出美麗的火花,十五分鐘的焰火秀準時上演,現場民眾或拿手機、或拿相機,拍下焰火美麗的畫面,相當開心,看到喜愛的焰火更是驚聲連連,直說「好漂亮」,也讓現場的氣氛「HIGH」到最高點。  焰火結束後,音樂節由八三夭壓軸,帶來夯劇「想見你」的片尾曲「想見你想見你想見你」,帶動全場觀眾的心,大家跟隨樂音搖擺,最後在八三夭精彩的演唱,畫下將軍火音樂節熱鬧的句點。  市府表示,這次的焰火秀可說是國慶焰火的前哨站,焰火的主題定為「舞動將軍」,一連串的焰火秀,由「花獻將軍」、「威武將軍」、「將軍出征」、「凱旋府城」及「美都台南」五個故事篇章組成,全場搭配氣勢磅礡的樂曲及曾獲得金曲獎最佳台語男歌手荒山亮「堅持的路」為背景配樂,讓現場感受到最美麗的震撼。

Read More

產後憂鬱 第2胎風險更高

 中央社/台北27日電  日本女星竹內結子疑輕生辭世,外界猜測可能與產後憂鬱有關。精神科醫師蕭美君表示,產後憂鬱跟一般憂鬱不同,可能前一天好好的,隔天就陷落,且第二胎風險較第一胎高。  竹內結子在日本、台灣都有高人氣,今天被發現疑似自殺身亡,享年40歲。她生前結過2次婚,各生一個男孩,第二個兒子今年1月下旬才出生,外界因此推測,她會輕生可能與產後憂鬱有關。  婦女身心健康權威、精神科醫師蕭美君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表示,有2成左右產婦可能產生產後憂鬱症,這是常見的產後情緒變化,但臨床發現,此疾在華人文化下常被忽略。  蕭美君說,產後憂鬱的主要原因是體內荷爾蒙變化,尤其在產後更明顯。但因產婦產後生活變化、遭遇家庭、婚姻、育兒壓力,甚至也有婆媳問題,很多人因此直接將產婦的情緒視為外界壓力導致,忽略荷爾蒙變化的生理現象。  很多人或許不解,產婦迎接新生命,理應歡欣鼓舞,怎麼會憂鬱;或明明前一天還好好的跟家人吃飯,怎麼隔一天就突發激烈情緒、甚至輕生。  蕭美君表示,產後憂鬱跟一般憂鬱不一樣,當荷爾蒙擾動很劇烈,產後憂鬱可以突然間發生,上一秒好好的,下一秒突然發作,也可能一瞬間產生強烈自殺想法,「那是身體因素,不是心可以控制」。  產後憂鬱的特質,蕭美君說,患者狀況可能時好時壞,病程拖得很長,有些人可能合併精神病症狀,如出現幻聽,有些媽媽會聽到聲音說「寶寶是惡魔」、「妳是惡魔」等,很多人不敢求助,以為是有心魔或「卡到陰」。  蕭美君表示,根據流行病學統計,孕育第二胎的媽媽比第一胎風險高,顯示此疾並非新生媽媽才會遭遇。在產後2至3週可能就會發病,通常在產後半年內出現,但也有可能拖到一年才發作。就算度過產後憂鬱的嚴重階段,後續也增加焦慮、失眠等風險。  產後憂鬱的高風險群,蕭美君表示,除了孕育第二胎的產婦,女性超過35歲以後荷爾蒙分泌下降,因此高齡產婦風險較高。此外,若懷孕前就有憂鬱症、睡不好、容易焦慮、個性壓抑者,或經前症候群嚴重者,也要注意。  蕭美君說,台灣目前對產後憂鬱防治的政策可能較缺乏通盤的持續性,雖然孕婦手冊有相關資料,但臨床發現,孕婦幾乎不太會看,因多數在意小孩多於在意自身,導致孕婦身心健康容易被忽略。  若借鏡國外經驗,蕭美君表示,因產後憂鬱症與荷爾蒙有關,國際從青少女階段就很重視相關的教育,協助少女們及早辨識身心狀況,認識風險因子,也有助降低突發的產後憂鬱風險。  蕭美君說,孕產婦就算意識到情緒問題,可能也因對精神科藥物存有迷思,擔心傷害到寶寶而不願就醫、服藥。但焦慮的媽媽對寶寶的危害大於藥物,焦慮會增加孕育過動、自閉兒的風險,且有很多非藥物的治療可選擇,民眾應正確認知。  蕭美君說,很多女性害怕講出自身的焦慮,怕自己不夠堅強,會被笑話。但並不是「為母就一定則強」,每個人狀況不同,有些人荷爾蒙變化特別敏感,與意志力無關,也並非特別脆弱,民眾應正確認知,並給予孕產婦更多支持。

Read More

<花好月圓歌唱賽特別報導>逾百場比賽洗鍊 杜松哲歌藝奪獎

獲得優勝的杜松哲演唱「疼你若生命」。(記者趙傳安攝) 擁有街頭藝人唱歌表演證照的杜松哲,十幾年前剛開始接觸唱歌是為了興趣,有一次在好朋友的鼓勵下,報名歌唱比賽正式上了舞台,但因未掌握一些技巧飲恨,成為陪榜。但是,他是一位很有自信的歌手,總覺得自己有唱歌天份,一定可以表現的更好。  銀行經理退休的杜松哲,為了唱歌,決定拜師並認真學了一年,包括抓節拍、音準和音色,果然不同凡響,再出去比賽就得了佳績,參加南台灣生活美學盃歌唱賽得第二名,一舉把獎盃抱回家,信心大增。歷經逾百場比賽洗鍊,唱歌技巧已更上一層樓。這次選唱的歌是蔡小虎的「疼你若生命」,蔡小虎和洪榮宏的歌,都是他的最愛。 (記者葉進耀)

Read More

<生活休閒>雙腳修長、體態優雅 高蹺行鳥號稱鳥界林志玲

高蹺鴴雙腳修長、體態優雅,又有鳥界「林志玲」之稱。(記者陳治交攝) 高蹺鴴擁有一雙朱紅色筆直長腿,配上黑白分明的羽毛,是濕地生態中優雅的鳥禽。在台南,高蹺鴴與反嘴鴴、黑面琵鷺被稱為「台南濕地三寶」,高蹺鴴雙腳修長、體態優雅,又有鳥界「林志玲」之稱。  高蹺鴴的故鄉在地中海、蘇聯、印度、中國東北和蒙古等地,這些地方秋冬季寒冷,便會飛到南方度冬,其中一部分選擇台灣西部的海岸、溼地、湖泊,等到北方天氣暖和了,才又千里迢迢的飛回去,不過部分族群在台灣成了留鳥。  高蹺鴴是一種讓人喜歡而驚嘆的鳥類,一雙朱紅色筆直長腿,在淺水區輕盈漫步,就好像仙女在清澈的水面曼舞一樣。每年四月至七月的繁殖期,高蹺鴴對入侵者的警覺性非常高,只要警覺有人、甚至是貓狗、其他鳥類靠近,就會飛近鳴叫作勢要攻擊以嚇走入侵者,非常有趣。  台南市野鳥學會成員陳玉怡於二0一九年六月在四草濕地拍攝高蹺鴴親子畫面,經電腦檢示數位照片,意外發現親鳥右腳繫上黃色腳環,求證比對是崑山科技大學環工系教授翁義聰一九九七年在北門濕地繫放,當時只是約六至八週的雛鳥,如今已是人瑞級的廿多歲老鳥,還在四草養育下一代。  一般來說,野外的高蹺鴴個體平均壽命約十年,壽命極限大約廿年左右,根據翁義聰的研究,韓國動物園飼養一隻高蹺鴴有十八歲齡,嘉義鰲鼓濕地曾發現台南市野鳥學會一九九二年繫放的高蹺鴴個體,當時廿六歲齡,是台灣地區紀錄最年長的高蹺鴴。 (記者陳治交)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