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健康檢查的前一天

■柯嘉智 遠雷撤退 天空兀自耳鳴 城裡的亞種從遊行中脫隊 回歸鞏固關係和實證演化利益的日常 晨起嗅聞對方嘴巴 午後互相理毛 在時間的潰瘍復發之前 熟習呼吸技巧   懸河的理想和信仰 偶爾仍會擠壓橫膈膜 齟齬是難免的 總的來說都是一些消化道問題 至少瀉藥是甜的 而低渣飲食入口即化 當內視鏡舔舐祕密本我 所有吞忍過的、得不到回應的 對話框都陳列在那裡   口水漫溢的旱季終歸是來臨了 偏安自洽的晌午 剪耳街貓凝望啄食的麻雀 靜候即將來襲的第一波熱浪 靜候這城市 一絲清潔的雨沫 和偉大的可能

Read More

〈中華副刊〉老講師

■陳念原 這是X老師第二次開口請託了。他是I校通識中心的國文科召集人,負責排課事宜。 當時我因為有著不得不然的經濟壓力,遂主動去信向X老師請求爭取新的課程時段。 當然沒有問題,只是呀……。 X老師的回信中,把舊事重提,一時之間我倒不知道該怎麼回應了。 那是上學期第一次應聘之後,來到了山城的I校開會,會議中國文科的老師齊聚一堂,由通識中心簡單地介紹與宣佈本學期的重要教學事宜,我聽著入神,旁邊的X老師偏過頭來說:「你有機會的話把不要的論文送一篇給我……。」一個恍神,我點點頭致意,心想大約是希望我致贈一本碩士論文吧。正當我還在心中琢磨著合該送一本正式出版的,比較體面些吧?X老師卻繼續講道:「……反正你讀博士班應該很多課程要寫報告吧,如果有寫得差的你自己沒有想要投稿,就送給我一篇吧。我跟你保證,只要我在位置上,你要排課絕對都沒有問題。」 通識中心主任依舊在會議中排佈事宜,我覺得覺得腦門盡是嗡嗡嗡嗡的共鳴,根本什麼也聽不進去,我從來沒有想過在學界竟會有人對我做出這樣的請求。 「時代不同了啊──」若是跟我論資排輩起來,他還算是我的老師輩。檯面上叫得出來的幾位老師,跟他當年都是同班同學。X老師說:「當年,我碩士才畢業,投個履歷出去,有八家學校要聘我,那個時候哪像現在這樣的落魄呢?」 可是這二十年來,廣設大學的下場,將當年許多優質的專科學校一併成了技術學院,而這些技術學院與五專,整體的素質卻越來越低落,加上少子化的影響愈來愈劇烈,校方不得不開始要求這些長年安逸的老師繼續升等或是優退。「我現在哪還有能力做研究呢,都多少年沒有寫論文了,怎麼可能發表論文?」孩子尚不足以獨立生活,X老師也有現實的經濟與工作壓力,為了應付學校節節逼近的審查要求,才鋌而走險向我提出這樣的請求。 年輕的時候,我曾經嚮往著那樣銳意進取的日子,渴望優勝劣敗的競爭,要我輸得甘願,那就得來一場光明磊落的大風吹。我總看著自己系上的老師們,他們有沒有持續精進教學?有沒有持續研發教材?有沒有繼續創作或發表研究論文?正好也是那個時代,大學評鑑制度興起,教育部雷厲風行地評鑑與審查並限期升等,許多老師應接不暇,也苦不堪言。能力強勁的老師固然一派從容,卻也不免有些仗勢欺人,瞧不起無法繼續研究升等的老講師。 只是,我忽然覺得悲戚,並不在於對於新進人員無法覓得穩定的位置,也不在於對於許多失去研究教學熱情的老師卻無法挪步。這是一個資源有限的山村,難道要由一代代新進的研究者,將衰頹沒有生產力的學者揹入深林或莽原中嗎?《楢山節考》給我的驚懼,卻讓我對眼前的X老師與我所處的時代,有了很多的慨歎與同情。 X老師果然把課給了我,當然我並沒有答應X老師的請求,反而明白地拒絕了他。他算大度,沒有任何的不快,反倒回信致意,謝謝我直言勸阻,也謝謝我替他設想周到。只記得過沒有多久,X老師果然就從I校退了下來,退休的過程是不是還有些不情願,當時我也已經離開,只是依稀從Facebook上的宛轉猜測,那些山城裡諱莫如深的秘事,如今想來也雲淡風輕了。

Read More

〈中華副刊〉讓山走入心中

 文/攝影 藍賦嫻 從小在谷關七雄環繞的谷關長大,爸爸在山寒訓練中心當教官,七雄這些大山是他帶官兵弟兄山地訓練的野戰之地,一次入山就是一個星期,最愛聽爸爸開講山野中的傳奇故事,那些「魔神仔」唬得孩子們對山是又敬又畏又充滿想像。 山林間潮濕的空氣、雲霧繚繞的白雲起伏,對我而言是最熟悉的老朋友,不必問候,它總是敞開大門迎接我的來訪。鳶嘴山有股迷人的氣質,不管那個季節都能瞧見她不同的風貌,杜鵑花海、楓紅滿山、櫻紅點點、岩稜峭壁,賞鳥、雲海、觀星……像是百變的千面女郎,引得愛山之人踏破鞋子也要一睹其容顏。 登山人並不認識,但走在同條崎嶇蜿蜒的山路上,似有股同在一條船上的革命情懷,腳程快之人超越時總不忘回頭一句「加油,我在前面等你!」此起彼落的加油打氣聲襯著啁啾悅耳的鳥鳴聲,有道是只緣身在此山中。 攀完一段起伏峭壁在石縫間稍作休息,聽到身後一對祖孫的對話「你做到了,回頭看,如果害怕你還在那邊山頭,往前看,我們即將爬到對面山頂,考試考不好沒關係啊,我想你們班上爬山一定沒有人比你厲害比你勇敢,阿嬤剛剛用手機拍下你攀岩的照片,回去給你同學看你像不像泰山。」好有智慧的阿嬤,不用大道理就鼓勵到我了。 很奇怪,登頂休息吃糧食時,就是會有人拿食物與大家分享,一根香蕉、一杯茶、一塊壽司、一片芭樂都是從山下背上來的,每次都覺得在山上吃東西好好吃,腦中會自動浮現MIT臺灣誌那些原住民山青的笑話。 此時山嵐霧氣風起雲湧,對面的山半躲在雲霧裏,白雲間冒出好幾個山頭,身旁的白霧越來越濃,小時候曾做過一個夢,夢裏我在白雲上面跳來跳去,還抓了把白雲往嘴裏送,因為太像棉花糖了。而現在的我就在夢裏,跟一群登山夥伴。 爬鳶嘴的峭壁是會塞車的,膽子小的人爬得膽顫心驚、腳底發麻,後面自然得排隊了,有位身負重裝的男士不排隊,在峭壁旁自己另癖一條路,腳步輕盈、身手矯健登登登的爬到對面,他好像長鬃山羊啊!我不禁鼓起掌來。隊伍後面有人提醒「那是師父級的路線,一般人走不來的,不要拿命來爬,會一路滾到東勢,不會成為好漢呦!」沒錯,乖乖排隊,沒有功夫心底讚歎即可。 常常在山上碰到長鬃山羊,他依舊我行我素,好像腳踩觔斗雲,我們是如履薄冰,他是如踩平地般的自在,但看得出每步走來都是對山的敬畏。 當你走入山中,在千萬年的群山裏,在天地間會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你的感官、覺知會變得異常敏銳變得特別柔軟,一陣微風、一片樹葉都是大地的森呼吸,是她在召喚。

Read More

〈中華副刊〉利嘉日出即景

池邊的善變蜻蜓,紅色翅脈 文/圖 林明理 天方破曉,原野經過一夜的好眠,決定探出頭來,迎接飛來的小燕子……風替它加冕了片片草葉的芬芳,游進靜謐中。驅車來到卑南鄉利嘉部落,挾著天光的雲朵在呂家溪北側停留,盛開的花旗木和蜿蜒的山徑讓週遭景物都恬然自足。 走進利嘉步道,山巒一片綠意,白雲在輕輕歡唱著──中央山脈東南山腳下,呂家溪北側的一畝畝果樹正甜蜜地生活。我歡喜,因為我看到池邊的紅蜻蜓與蜜蜂穿梭;濃密的樹林中,蝶群在草葉間飛逐嘻戲。一隻鳳頭蒼鷹幼鳥好奇地到處瞅瞅,旋即又飛上林梢……我感知,在森林某個棲息處,牠展翅宛如天使。 樹上鳳頭蒼鷹幼鳥 這翠色的原始混合林,已歷經無數風霜的考驗;動人的部落傳說,讓蒼老的時光都慢慢甦醒過來,連挺拔的老樹也動容。後山是比夕陽還娟秀的樹林,前面是幾隻紅嘴黑鵯、烏秋覓食的悅音。風卻在部落的沉思中細訴著卑南族的生命故事,而原古的歌聲像流水,徐徐緩緩,不經意地在我身邊迴響。 所到之處都會聽見輕柔的蟲鳥、青蛙的鳴曲;涓涓滴流,都是詩意。這些珍貴的時刻,在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中,我燦然地笑了,繼續享受復歸自然的樂趣。原來利嘉這美麗的名字,有「在肥沃的土地上長出茂盛的姑婆芋」之意,它是僅次於知本和南王的卑南族第三大聚落。 林明理畫作 進入狹小的林道小路,和風歇在樹梢,世界已沒有喧囂和騷動,花木還滿綴著露珠;我的繆斯翩然而來,不再沉默。風依然輕微地掠過我小小的方舟,泛成音符……那舞動的旋律,隨著時間的轉動,越發像是一首悠揚清亮而又濃厚渾重的古調。歌聲越過山腳的碧綠樹林,越過利嘉部落的屋脊……令人動容。 這是一條長達三十多公里的林道,原是卑南族大巴六九部落的獵場和農墾地,後用做伐木古道,如今已不再砍伐森林,但族民更用心守護著這座有歷史的森林。再驅步向前,還可觀賞彩蝶區、竹筍園、藥用植物園、生態農場等景緻。 回到部落的活動中心時,已是近午。道路兩旁的彩繪壁畫盡是以鮮明的色彩勾勒出卑南族傳統祭儀的特色。一輛小貨車嗖的一聲開過,劃破了靜寂。忽然,聽見了族人歌唱的聲音,循著路去探頭瞧瞧,但見一群老人正在準備吃中餐及歡唱卡拉OK,交織成族民相處融洽的氛圍,歌聲就像溫柔金光環繞部落。 於今,偶爾也會想起那些老人和部落小孩,還有一些溫馨的往事。是啊,我又體驗一次難忘的畫面。看著窗外細雨,一幕幕回憶……遂成了動畫。我怎能遺忘相遇的悸動?而明天,陽光仍在林間跳舞,那利嘉鄉景的光華,在大氣之中,寂靜如秋。

Read More

台南專屬捷運資訊網頁上線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台南市先進運輸系統(捷運)第一期藍線綜合規劃已完成期中報告,專屬捷運資訊網頁二十四日上線服務,將提供台南捷運規劃推動進度、中運量系統最新技術蒐羅等資訊。 為讓捷運規劃符合市長黃偉哲指示配合都市發展、景觀、安全性、及未來營運、軌道產業發展等因素,交通局委託綜合規劃作業顧問廠商昨日亦與成功大學共同舉辦「臺南市公共運輸系統發展研討會」,邀請六都捷運單位與捷運公司、國內專業顧問公司、中華智慧運輸協會、台灣軌道工程學會及中華民國交通工程技師公會共同參與。 交通局局長王銘德表示,台南市捷運第一期藍線綜合規劃作業於今年五月完成十場系統技術及服務建議工作坊,總計有十多家國內外廠商參與並分享最新技術,並完成系統型式初步評估分析。 王銘德說,捷運是城市進步的象徵,但新型態的運輸系統如何融入台南古都,以及投入成本、交通條件、運輸需求、營運服務及永續經營等都是必須要審慎探討的課題,也因此透過研討會提出工作坊成果,並邀集國內捷運規劃及營運部門、專業顧問公司與協會提供寶貴意見,作為後續推動捷運的重要參考。 此外,為了讓關心捷運建設推動進度的市民朋友方便查詢台南市捷運推動進度,專屬捷運資訊網頁(網址:http://www.rapid-transit.org),亦同步上線服務。  

Read More

2023上路! 非100%不得標蜂蜜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市面上不少蜂蜜產品或相關口味的食品、零食,業者常會標榜「不純砍頭」,但其中真正的蜂蜜含量卻不得而知。對此,食藥署24日預告蜂蜜標示新制,明訂加糖的蜂蜜須如實標示,蜂蜜含量不到60%者須標蜂蜜口味,一滴蜂蜜都沒加的糖漿則禁標蜂蜜,新制預計最快2023年7月上路。 為強化包裝蜂蜜及其糖漿類產品之標示管理規範,透明消費資訊,以保障消費者權益,食藥署昨日預告「包裝蜂蜜及其糖漿類產品標示規定」草案,未來蜂蜜含量達100%才可以標示為「蜂蜜」、純蜂蜜」、「100%蜂蜜」。 根據草案內容指出,蜂蜜含量達60%以上者,有添加糖(糖漿)者,品名應標示如「加糖蜂蜜」;添加糖(糖漿)以外之其他原料,而未添加糖(糖漿)者,品名應標示如「調製蜂蜜」或「含00蜂蜜」。 此外,蜂蜜含量未達60%,且品名含「蜂蜜(蜜)」字樣者,則品名應完整標示如「蜂蜜(蜜)口味」或「蜂蜜(蜜)風味」。相關產品均應依蜂蜜含量多寡依序標示蜂蜜原料原產地。 食藥署也說,在包裝蜂蜜產品部分,若標示「蜂蜜(蜜)」、「100%蜂蜜(蜜)」、「純蜂蜜(蜜)」,應為僅含蜂蜜成分產品。未添加蜂蜜的包裝糖漿產品,品名不得標示「蜂蜜(蜜)」。相關草案預告評論期為60日,以蒐集各界意見,預計自2023年7月1實施。

Read More

兩民間企業捐防疫消毒門、運動器材

民間企業捐贈一批運動器材給消防局,讓打火兄弟練心肺能力及肌耐力。 (消防局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國際紡織廿四日捐贈十五座防疫消毒門給予南市區公所等單位,守護洽公民眾健康;清河國際也捐贈一批運動器材給消防局,讓打火兄弟練心肺能力及肌耐力。 十五座防疫消毒門,將提供給南市北門、學甲、將軍、七股、西港、佳里區公所,及永康分局、佳里分局、第四分局(含三個派出所)以及雲嘉南風景區管理處、海巡署南部分署第一一岸巡隊及立法委員賴惠員服務處,讓各單位同仁及洽公民眾進入該處所時,能先通過消毒防疫門,有效提升南市防疫量能。 清河國際公司台南柳科廠捐贈給消防局跑步機二台、飛輪車三台及樓梯機一台,強化消防弟兄救災所需心肺能力及肌耐力,由市府消防局副局長楊宗林接受捐贈並頒發感謝獎牌。消防局強調,隨著本局各項工作本業回歸及專責化,讓消防人員能有更充裕的時間,專注於自我體能訓練,著重訓練消防救災救護工作所需具備之體能及肌耐力,這批運動器材可模擬進入火災現場的地形救災訓練,有效強化消防人員的體能心肺功能,增進消防人員救災效率,也確保消防員的救災執勤安全。

Read More

查馬克告別彌撒 上百人弔唁

屏東縣泰武國小主任查馬克.法拉屋樂告別彌撒,屏東縣長潘孟安頒發褒揚狀表彰查馬克。(記者鄭伯勝攝) 致力傳承排灣族文化奉獻教育 總統頒褒揚令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在公視戲劇「斯卡羅」飾演大股頭「卓杞篤」的屏東縣泰武國小主任查馬克.法拉屋樂24日上午在來義鄉丹林聖保祿天主堂舉行告別彌撒,上百人前往弔唁,屏東縣長潘孟安不捨的表示,查馬克老師用最大心力來傳承排灣族文化及奉獻教育,他的一生雖短暫,卻如星星般永恆璀璨,他的愛、精神將永遠活在大家心中;總統頒發褒揚令表揚查馬克。 查馬克.法拉屋樂飾演公視史詩戲劇「斯卡羅」大股頭「卓杞篤」,戲劇剛上映大受好評,他卻不敵病魔安詳辭世,留下惋惜與哀思。 查馬克的告別彌撒,文化部長李永得、教育部長潘文忠、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公視總經理及「斯卡羅」導演曹瑞原都到場,與部落族人一起送他最後一程。 查馬克的長子樂可艾剛獲得今年總統教育獎,在告別彌撒獻詩「有人在為你禱告」給最敬愛的爸爸,他感性地說:「爸爸別擔心,我會照顧好兩個妹妹及媽媽的」,讓許多人忍不住紅了眼眶。 縣長潘孟安也頒發褒揚狀表彰查馬克,他表示查馬克老師的偉大,是創造了價值,查馬克致力推廣民族教育,在課程編排及音樂有很大的貢獻,永遠以查馬克老師為榮。 導演曹瑞原表示,自己很幸運,能遇到查馬克老師,能深深感受到老師對自己文化的熱愛及尊重,把原住民的精神與身影,表現得淋漓盡致。 來自屏東縣來義鄉丹林部落的查馬克,是泰武國小古謠傳唱隊幕後推手,曾獲金曲獎、師鐸獎,致力推動排灣族文化,除了老師和演員的職業外,他還是一位雕刻藝術家,將雕刻和生活結合,認為活著就是要把不好的東西去掉,才能過得更快樂,藉此來自我療癒。

Read More

鬼月怕怕 蔡凡熙狂塞平安符

蔡凡熙闖猛鬼樂園,錢包狂塞平安符。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最新校園奇幻劇《超感應學園》正在八大戲劇台熱播,蔡凡熙在劇中飾演具有靈異體質的男大生,適逢農曆7月,錢包狂塞25個平安符。 《超感應學園》在輕鬆喜劇又帶點無厘頭、靈異的故事情節中,傳達生命中關於友情、親情和愛情間的遺憾,蔡凡熙透露,拍戲期間一度發現劉奕兒入戲過深,「因為陰間引路人的角色有太多放不開的遺憾,導致奕兒太進入角色時,會一直處於很愛我、又難過、又受傷的情緒中,讓我很擔心。」 當被問及拍攝期間怎麼回應劉奕兒的愛?蔡凡熙笑著表示:「劉奕兒很專業,她愛的只是我戲中角色,下戲後我一開口,她就不耐煩地說:『吼唷,又是蔡凡熙…』。」而自己是如何拿捏「入戲」的分寸?蔡凡熙說:「我都是拿內在與角色相似的部分,再把它放大演出,像這次《超感應學園》中的角色跟我就有6成像,我們都喜歡探險,只是戲中的角色反應比較浮誇。」 適逢鬼月,蔡凡熙表示,會避免去海邊,還秀出自己的錢包,「外人看我的皮包好像很厚、超有錢,但其實都不是錢,是我放了大約25個平安符。」不迷信的他坦言,去算命的話,也只著重問事業,「因為我對我的工作一直都沒有自信,所以我也會去求神問佛,讓我做的比較心安一點,像是同時收到幾個劇本時,我就會問有沒有該注意的事情。」

Read More

花蓮警巡邏 跌落消波塊亡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警政署花蓮港務警察總隊黃姓警員,日前執勤時疑似跌落花蓮港西堤消波塊死亡,相關單位正追查還原事發經過。 花蓮港警總隊二十四日表示,保安隊黃姓警員(四十九歲)前天清晨執行六至八時西堤守望勤務,迄上午八時值班小隊長清點出入勤務人員、裝備時,發現黃員尚未返隊繳交裝備,隨即報告相關單位並通知隊上派員尋找。 搜尋人員抵達西堤後發現,黃員的自小客車停放於西堤聯絡道路上,八時四十五分發現黃員倒臥在花蓮港西防波堤消波塊下方,現場呼喚黃員無回應,立即通知花蓮港務消防隊派遣救護車到場搶救,發現黃員頭部重創流血,現場施以搶救仍無意識,於九時四十二分吊掛至救護車送醫不治。 花蓮港警總隊指出,二十二日凌晨花蓮港西防波堤消波塊曾發生火警,黃員疑似為防止再次發生火警至堤防探查,不慎跌落消波塊受傷。 花蓮港警總隊副總隊長、督察長於第一時間抵達現場指揮搶救及處理後續事宜;另刑警隊派員至花蓮港務分公司調閱港區監視器瞭解黃員跌落消波塊正確時間,力求還原事發經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