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國同步牽制陸 日媒:陸機擾台 抗議美英航母聯訓

本報記者綜合外電報導 日媒報導指出,中國從十月一日起總計派出一百五十架軍機侵擾台灣防空識別區(ADIZ),不少看法認為,這是對美英三艘航空母艦日前罕見地進行聯合訓練所做的激烈反應。 日本產經新聞報導,英美聯合訓練共有兩艘美軍航空母艦及一艘英國航空母艦參與;日本海上自衛隊派出直升機護衛艦伊勢號等三艘艦艇,荷蘭、加拿大及紐西蘭也派巡防艦參與。 聯合訓練四日從沖繩海域移往南海,雖然美軍兩艘航空母艦並未參與南海訓練,但六國統一步伐展現牽制中國的態度,讓日本防衛省官員表示,「(可說是)劃時代的」。 報導分析,日美兩國之所以更加重視跟更多國家合作,跟美中間軍事平衡發生變化有關。 回顧一九九六年發生的台海飛彈危機,中國為威嚇台灣總統大選,朝台灣近海發射飛彈,美國當年派遣二艘航空母艦協防,展現美中軍事力量的差距。 但距一九九六年已過廿五年,中國部署超過一千二百五十枚被稱為「航艦殺手」的東風反艦彈道飛彈(DF─21D)等,建構阻絕美軍航空母艦靠近的能力,讓美國轉向拉攏同盟國、友好國共同牽制中國的戰略。 六國在三日實施的聯合訓練,還有一項「劃時代」動作,就是海上自衛隊在日本四國外海驗證F─35B匿蹤戰機降落出雲級護衛艦出雲號甲板上。出雲號日前完成甲板耐熱改裝,目的是為了能夠搭載F─35B。 由於英國皇家海軍最新銳的「伊麗莎白女王號」(HMS Queen Elizabeth)航空母艦同樣可搭載F─35B,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說,日英雙方期待彼此的「航空母艦」都能供F─35B起降,提升補給效率。

Read More

朱立倫籲蔡:做比說重要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針對總統蔡英文在國慶演說中提出「四個堅持」,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表示,國民黨一定會堅守民主自由的憲政體制,但也請民進黨不要違逆民意,做不好就要謙卑面對。 針對蔡英文所提的四個堅持,朱立倫在參與國慶大會後接受聯訪時表示,他稍早與會時遇到行政院長蘇貞昌,也提到國民黨之所以在立法院抗爭、反對,是站在民意這一方,對施政不當的地方絕對要明確指出。他提醒蔡英文,民眾都在看,做比說重要,期待蔡英文努力。 朱立倫表示,國民黨堅定中華民國與民主自由的立場,兩岸一定要求同存異,若每天都是放大彼此的相異點就無法求同。他提出兩岸要相互尊重,希望對岸尊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台灣也要尊重對方,彼此才能構成善意循環,否則惡意的向下螺旋對國家、民眾都不利。 朱立倫指出,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推動兩岸交流、兩岸和平是共同的目標,請民進黨不要片面改變中華民國的歷史,不能忽略每個階段努力的成果,不要動不動就想要扭曲中華民國的歷史,抹黑在野黨。他強調,中華民國是國名,蔡英文對外時永遠要自稱是中華民國總統,不能改變國號。 朱立倫昨天也自備印有國旗圖案的口罩。他表示,中華民國的國慶當然要有國旗,但是他看到大會製作的口罩卻沒有任何國家、國旗的象徵,讓他感到意外與失望。

Read More

國慶演說重提 蔡:尋最大交集修憲 朝野不同調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針對總統蔡英文國慶演說提及修憲議題,立法院民進黨團指出,修憲不容易,可能朝向先處理沒爭議的條文。國民黨團要求民進黨應先釐清憲改內容;民眾黨團認為應直接設定修憲目標,時力黨團則呼籲修憲委員會儘速開會。 立法院去年十月六日正式成立修憲委員會,由民進黨廿二人、國民黨十四人、民眾黨二人、時代力量一人組成,並於五月十八日召開第一次全體委員會議,推舉出五名召委。 總統蔡英文昨在國慶演說時提到,憲政體制改革是必須面對的事,立法院修憲委員會已經成立,這次的憲改會以中華民國憲法為基礎,以維護民主自由的憲政體制為前提來修憲;呼籲朝野政黨放下成見,嚴肅地進行憲政議題的討論,尋求最大交集。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蔡適應表示,立法院已成立修憲委員會,等待朝野政黨立委將版本送到修憲委員會討論;為避免版本過多,民進黨內有規劃黨版的修憲提案,理論上各政黨也會有黨版,方便討論時聚焦。他評估由於門檻很高,修憲不是容易的事,未來可能朝向先處理沒爭議的條文。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陳玉珍表示,蔡總統在演說時稱「過去這七十二年的發展歷程」,她「不能理解」,顯然蔡總統試圖割裂中華民國的歷史。蔡總統聲稱憲改要以中華國民憲法為基礎,但根據憲法增修條文的精神,目前的中華民國憲法是以追求兩岸統一為前提;她要請問蔡總統,這是否是未來國家發展方向,民進黨所提的修憲是否要處理這部分,必須先說明清楚。 民眾黨黨團幹事長蔡壁如受訪表示,蔡總統僅提到修憲門檻、呼籲朝野放下成見,但以總統的高度,應直接設定目標,期許這屆國會完成修憲成果。 時力黨團副總召陳椒華表示,希望身為民進黨黨主席的蔡總統趕快溝通民進黨立委,儘速啟動修憲委員會實質開會;時代力量主張十八歲公民權、廢考監、降低修憲門檻,認為都是修憲討論重點。

Read More

陳柏惟反惡罷 林昶佐等聲援

立委陳柏惟昨日舉行「反惡罷」座談會,立委林昶佐等人皆到場聲援。(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立委陳柏惟十日下午在烏日寶林寺舉行「反惡罷」座談會,立委林昶佐、資深媒體人王瑞德、前台中縣長廖永來以及前國防部長蔡明憲皆到場聲援,共同力挺陳柏惟,陳柏惟也宣示將開啟「步行選區終結惡罷」,用雙腳落實民主深化。 林昶佐表示,檢視任何政治人物都應用客觀正確資料,而不是使用抹黑、全面性人格毀滅的方式,相信所有具有正義感的人,看著這些抹黑手段一定都會站出來。 陳柏惟拜託鄉親,從這個週三起,他會開始在選區徒步行走,要走一百個小時,走到落實民主深化,他會一直走到最後一天,並要邀請鄉親跟他一起走,一起走完民主的最後一哩路。

Read More

〈觀策站〉共軍大規模出沒下的美中台關係

宋磊 中共解放軍運八反潛機經常擾台。圖為同型機。(取自中華民國空軍網站) 鑑於共機侵擾我國西南方的「防空識別區」早已非新鮮事,國人似乎也習以為常。對於解放軍而言,自習近平二0一二上任至今,持續強化貫徹中國夢、強軍夢的意志,在此脈絡下解放軍所有的整經軍武就顯得容易理解。十月一日至十月四日期間,解放軍空軍大規模出現在台灣的西南空域,尤其在四日期間出現五十六架次軍機更是史上之最,隨著解放軍的戰略與戰術演進,未來仍會增加飛行架次,達到多重的對台戰略嚇阻。 不諱言,解放軍大規模的出動,以戰略的角度來說,是為貫徹北京當局的政治意志與意識形態。從解放軍的角度來論,共軍大規模、高頻率的出沒是要為周邊想定的戰場情境進行演練,藉此達到熟悉戰場環境的演訓,無論是二0一二年出沒在釣魚台列嶼周邊的解放軍空軍,或是目前常出現在台灣西南空域的解放軍,透過演習來熟悉周邊的戰場環境已是共軍的演練重點;而共軍之所以會在近期大規模的出沒,以上的因素當然包括在內,但也和台海周邊的軍事動態有關。 根據外媒報導,日、美、英、荷、加、紐等六國海軍在沖繩西南海域舉行聯合演訓,這不但是繼美英澳成立AUKUS合作機制後,西方國家針對中國大陸再次做出戰略嚇阻的動作之一。對美國而言,在定調中國大陸為「戰略競爭者」後,全面的聯合西方強國嚇阻、阻絕解放軍於太平洋的舉動時,台灣不免成為各方焦點。尤其近年西方國家頻頻提出許多隱晦的「友台」舉措時,更是惹惱北京當局,而蔡英文政府對於兩岸關係的態度、說詞始終未變,也是解放軍空軍大規模出沒在台灣西南空域的動機。因此無論是台灣民眾、軍方所遭受的壓力更是空前之大,換言之只要國際對抗中國大陸的意識形態不變、台灣的兩岸政策未變,解放軍仍會持續加強對台的嚇阻力道,這是全台軍民必須務實以對的現實。 然而,正當美國高調地拉攏盟邦於亞太舉行軍演後、當解放軍高調出沒在台灣西南空域時,我們仍然看到美中兩國願意在對台問題上進行意見交換。美國總統拜登五日表示,他已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針對台灣議題進行交談,雙方願意遵守「台灣協議」,不做出任何越界的行為。同時美國政府仍會持續以「美中三公報」、「台灣關係法」、「對台六項保證」的承諾持續深化美台雙邊關係。 從上段我們可以得知,無論是美國高調地在台灣周邊舉行軍演,或是中國派遣軍機出沒在台灣防空識別區內,抑或是美中兩強元首的正式通話,均顯示美中兩國皆不願意為了台灣議題做出任何違規、跨紅線的舉動。美中無論是先前在阿拉斯加峰會上的不歡而散,或是兩國近年的經濟∕軍事競爭,凡是碰觸到台灣問題時,雙方仍會透過對話機制來防堵可能發生的誤判與危機,這點正是值得國人關注學習的重點。 縱使美中兩國的高度競爭態勢不變,台海周邊情勢的溫度,也會隨著兩國關係呈現出高度的動態變化。台灣處在美中兩強固然有先天上的無奈,也有地緣上的機會與風險,當美中兩國同時處在競爭、對話的氛圍時,台灣反而亦有責任針對兩岸關係遞出橄欖枝,試圖為僵化的兩岸關係做出實質貢獻。 (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所博士生、中華戰略前瞻協會會員)

Read More

國台辦:兩岸對話奠基92共識

中央社∕上海十日電 針對總統蔡英文國慶演說強調兩岸解決分歧必須透過平等對話;中國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回應稱,「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的共同政治基礎,否認「九二共識」是破壞對話基礎。 國台辦傍晚以馬曉光答記者問的名義書面宣稱,蔡英文今天演說的內容「鼓吹『台獨』、煽動對立,割裂歷史、扭曲事實,以『共識、團結』為幌子,圖謀綁架台灣民意,勾連外部勢力,為其謀『獨』挑釁張目」。 馬曉光指出,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是兩岸關係的共同政治基礎。他聲稱,「民進黨當局」否認「九二共識」,破壞對話基礎;謀求「台獨」分裂,關閉兩岸對話的大門。 馬曉光說,民進黨當局勾連外部勢力,挾洋自重,謀「獨」挑釁,不斷製造事端,其所謂維持現狀不過是企圖瞞天過海、欺騙世人。 他再次強調,指大陸「願意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解決兩岸分歧,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Read More

全教總批施能傑 調薪別停在蚵仔麵線20元時代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基本工資調漲幅度的確定,行政院原則決定軍公教薪資也將同步調整。對此,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十日表示,請政府提出符合經濟數據的調薪幅度,不要把軍公教的付出當作理所當然的廉價勞力,這樣只會讓軍公教感受到政府的漠視與不尊重,絕非國家之福。 全教總表示,過去二十年來,政府對軍公教不僅調薪次數少,幅度也均僅有三%。 全教總說明,據主計處公布的數據,二00一到二0二0年的二十年間,民間企業薪資漲幅為二十九點一%。二0一一年到二0二0年的十年間,民間企業薪水漲幅為十七點八四%,同樣的兩個時段,軍公教調薪卻只有九點二七%與三%,顯然大幅落後民間企業。 全教總表示,人事行政總處人事長施能傑每次都說「軍公教調不調薪須考量幾個因素,包含經濟成長率、政府稅收、政府財政狀況,及物價漲幅,最後由行政院做成政策決定」,但攤開經濟數據來看,施能傑是否還停留在蚵仔麵線二十元的時代?

Read More

國慶不見中華民國 馬嗆蔡應下台

記者黃必成、黃秋儒∕台北報導 針對今年國慶典禮主視覺沒出現「中華民國」而是寫「台灣」國慶日」,加上日前總統蔡英文投稿美國期刊也署名「台灣」總統,前總統馬英九十日質問蔡英文究竟是哪一國的總統,慶祝哪一國的國慶?馬英九也嗆蔡,如此討厭中華民國,為何不直接辭職下台。 昨出席國民黨舉辦的國慶升旗典禮的馬英九致詞表示,「中華民國」是憲法上國名,過去從李登輝時代,到自己執政的時期,只要投書國際媒體,署名都是「中華民國總統」,只有蔡英文讓「中華民國」消失。外交部長吳釗燮最近在美國演講時,提到政府正在推動正名,希望我國能「使用真正的名字」,駐美代表蕭美琴早已把自己的官銜改為「台灣駐美大使」 馬英九表示,蔡總統執政五年來,每逢國慶,身為主角的中華民國就好像變成配角,只剩下台灣、西元紀年與雙十圖騰,卻不見中華民國,成了名符其實的「雙十節」,今年的國慶圖案設計甚至只剩「台灣國慶日」。 馬英九引用憲法第四十八條明文規定總統宣誓就職的條文,指出蔡總統用錯國號,已經違背了她的誓詞,呼籲蔡總統應為「中華民國消失」鄭重道歉,否則有負國人所託,更對不起過去為中華民國犧牲奉獻的先賢先烈。 對於蔡總統國慶文告指台灣人民要有共同的意識,馬英九說,如果總統對於用「中華民國」都這麼勉強的話,台灣人民怎麼會有共同的意識,總統在寫文章投書時就自稱台灣總統,這跟很多人的想法就不一樣了,總統如果不對這事情做很清楚的交代,台灣人民怎麼團結起來? 馬英九也提到,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先生並未將九二共識與一中原則並列劃等號,這是很重要的訊息,等於保留了求同存異的空間,他提醒大家正確解讀習近平的談話,重申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還是維繫兩岸關係和平繁榮最重要的共同基礎。 馬英九表示,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完全沒有排除兩岸統一這個選項,但因為中華民國是自由民主的國家,不但統一的方式必須和平、統一的過程必須民主,要掌握這兩個原則,台灣才能接受,這已經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不可能改變。

Read More

〈 全球探索 〉台灣協議掀波 美保台或賣台?

黃清賢 共機頻繁進入台灣西南空域,與美國和盟國聯合軍演有關。圖為2018年美日聯合軍演。(取自美國第七艦隊官網) 蔡英文總統雙十國慶致詞,針對兩岸關係立場強調「維持現狀就是我們的主張,我們也會全力阻止現狀被片面改變。」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則是九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紀念辛亥革命一一0週年大會」中發表講話,強調將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及「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而「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干涉」。 兩岸領導人的講話,在美國主導六國聯合軍演、大陸軍機連日多架次出現我西南防空識別區之後,兩岸情勢複雜的程度,從我國防部長邱國正於十月六日的一席話,足見形勢之嚴峻。邱說「現在兩岸情勢是我從軍四十年以來最嚴峻的時刻,中共目前已有犯台能力,但要付出成本,二0二五年成本將更為降低,並具備全面犯台能力。」 美中持續對抗 兩岸趨向嚴峻 十月二至三日,美國主導英、日、荷蘭、加拿大及紐西蘭等,共六國海軍、三艘航母,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在沖繩西南海域舉行聯合演訓;一日至四日,中國大陸則有約一百五十架次的軍機出現在台南西南空域,台海的安全議題驟然升溫,對美中關係也是很大的警訊。 美國總統拜登五日在被問及共機頻繁活動及台灣議題時,脫口表示有和習近平談到同意遵守「台灣協議」。但拜登當時未說明「台灣協議」所指為何。白宮、國務院事後的說明,強調美國對華政策並無改變,亦即仍是基於「美中三公報」與「台灣關係法」、「對台六項保證」的「一個中國政策」。 其實,台海和平穩定,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也符合美國利益。川普政府掀起反中浪潮後,拜登上台,基本上延續川普的反中路線,對中採取合作、競爭、對抗三個籃子政策。但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反中聲浪高漲,政黨對抗極化激烈,拜登面對美國內部的壓力很大,美中關係持續處於對抗結構,兩岸關係也趨於嚴峻。 拜登和習近平談到同意遵守「台灣協議」,但拜登未說明「台灣協議」所指為何。(路透,資料照) 一法三公報 美一中政策基礎 拜登日前受訪脫口而出的「台灣協議」,台灣藍綠各有詮釋,有人質疑美國可能「賣台」?也有人一廂情願的相信美國必定「保台」?其實,過度解讀都是沒有必要的。 其一,在拜登稱「台灣協議」之前,習拜兩人九月通電話時,針對台灣問題,習就說「一中原則」、拜也稱「一中政策」。拜登依自己的說話方式講出的「台灣協議」,是在陳述美國一貫的對中政策,也就是白宮、國務院後來揭櫫的美中建交三公報為基礎的一中政策。 其二,拜登說出「台灣協議」,目的之一也是在表達對台灣的關切。美軍自阿富汗撤軍的紊亂過程,使美國對盟邦的公信力降級,美國在國際間的形象受傷很大,盟邦對美國的信心、承諾產生動搖。拜登此時說「台灣協議」,當然是在強調「保台」的承諾,意在強化台灣的信心。 其三,拜登所稱「台灣協議」的主軸,就是和平解決台灣問題。這反映美國的一中政策仍有其穩定性,也時也表達出和平解決台灣問題,並不是美國單方面的政策,而是美中雙邊達成共識的協議。 近期的美中關係還必須關注到三件事:首先是拜登九月二十一日在聯合國大會的演說,談團結對抗疫情、氣候變遷的威脅,並強調「負責任的競爭」、「不追求新冷戰」;其次是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十月六日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在瑞士蘇黎世舉行會晤;第三是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八日與中國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視訊討論,要審視美中貿易協議執行狀況。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與中國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視訊會議,要審視美中貿易協議執行狀況。 (路透,資料照) 美中競合關係發展 不必悲觀 拜登的聯大演說,談合作、競爭,但已不提對抗、並言明要避免衝突;至於中美兩國外交高層級人物在蘇黎士的會面,以及最高貿易談判代表的通話,目前看來都是美國主動。這可以從美國內部政治對立、經濟嚴峻、財政惡化,正在影響美中關係,已可看出一些端倪。 從美中經貿來看,川普時代對中國大陸祭出的懲罰性關稅,迄今仍在執行中,但究竟是懲罰了誰?美國疫後經濟要想復甦,非常希望中國大陸加大對美採購,但是,過去對從中國大陸進口的貨品加增的懲罰性關稅,卻增加了末端消費者的負擔,使得美國內部經濟發展遲滯不前。 對中國大陸而言,避免美中關係失控,大陸已向美方傳達「三條底線」、「兩分清單」。中國大陸就取消美國加徵關稅和制裁,願與美國進行交涉,也希望雙邊經貿關係要回應世界經濟復甦的大局;但對於美國提出在競爭中進行危機管理,大陸則不同意,而是強調美中應該合作大於競爭,不搞對抗。 事實上,美國從川普政府到拜登政府,已體認到國際產業供應鏈是切不斷的;中國大陸也確認了「國內與國際雙循環」的經濟策略。從這個角度看,未來的美中關係仍會在競爭與合作之間擺盪,兩岸情勢與美中的競合關係發展,不必悲觀。 讓出主動權 恐不利台灣處境 年底之前,「習拜會」若能實現,無論是視訊或實體會面,中美關係的新面貌將會更為明朗。值此時刻,台灣應該反思,當美中關係改變之際,民進黨蔡政府是否仍要繼續一面倒向美國,把自己的主動權拱手讓出,致使台灣處於極其不利的被動地位? 大陸軍機大舉在我西南空域活動,除了是針對六國高調聯合軍演的反制行動外,觀察前有大陸國台辦九月三十日長文痛批我外交部長吳釗燮「謀獨」,後有大陸外交部十月四日呼籲美方「停止為台獨分裂勢力撐腰打氣」等聲明看來,大陸軍機大規模頻繁巡航,不能漠視是衝著台獨勢力而來。 美中在台海周邊秀肌肉,台灣若未能善用地緣優勢,反而捲入其中,只會徒增自己的困擾。台灣在美中角力下,要保持警戒,避免招惹禍端,最好的對應之道是當和事佬,倡議和平,化被動為主動,既要保住自己的發展,也能為區域和平做出貢獻。 (前中國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黃清賢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

〈中華副刊〉雙生內

■陳錦坤 上輩子得積累多少因果才能 修得同年同月同日生 並且出自同一個娘胎 這輩子得積累多少前世才能 默默 比翼在同一條窄巷   雙生內 無車無馬也無喧 靜謐凝成一部默片 偶爾雙聲的嬰啼 驚動老時鐘 慵懶抖動一步   沒有鑾轎 陳聖王坐在巷子底 日日庇佑 朝陽自山頭升起 夕陽從海面落下 香煙裊裊召告 帝力何有於我哉   一手牽一個兒孫 一手牽一個兒孫 阿公天天給陳聖王上香 祈求開枝散葉 默默 延續雙生的故事   註:「雙生內」是位於屏東縣枋寮漁港附近的小巷,一說巷內易生雙胞胎,一說有一對雙生兄弟迎娶一對雙生姐妹而得名。巷底有座陳氏祠堂,供奉陳聖王(開漳聖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