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為我執壺的男人

 文/紅玉 插圖/國泰 新聞中出現不敵疫情的嚴峻考驗,經營22年的老茶館,因租金上漲與業績慘淡,不堪連月的虧損,即將燈滅人散。那一池養了20多年的錦鯉該何去何從?池邊楊柳明年還會隨風款擺嗎?蟬兒可還有地方去說唱。 那年盛夏,荷花朵朵綻放,夏蟬吼得聲嘶力竭,我們坐在女兒牆邊餵魚,你眼角的笑意游出魚尾,陽光恣意灑在瘦弱的手間與肥胖活潑的魚群上,這是你眼中最後的美麗。 視線從電視緩緩移開,落在書櫃旁的玻璃櫥窗,裡頭擺有他慣用的茶具,每一個都有他溫柔的撫觸,細心的擦拭,他喜歡泡茶、養壺,是個安靜不多話的老派男人。 挑了一只冰裂茶碗,冰裂的紋路因茶湯的長期潤澤,呈現深琥珀色,倒了些許東方美人茶入碗,熱水沿著碗緣徐徐澆灌,不消片刻,茶葉漸漸舒展開來,像剛睡醒伸懶腰的貓咪,捧近一聞,特有的蜜香味飄散在鼻尖、眉間,熱氣讓雙眼迷濛了起來。 他是我媽口中的「老芋仔」,右手焊車床、左手執壺泡茶,互不杆格。客廳櫃子藏有他鍾愛的茶具,那是老長官送他的結婚禮物。茶几就是泡茶桌,飯後,他燒開水、備茶具吆喝姐弟三人乖乖坐好。 我著迷於他手上的動作,溫壺、溫杯、置茶、聞香……長滿老繭的大手熟練的翻轉白瓷杯,臉上的神情極其專注溫柔,我喜歡看他泡茶,勝過那杯微苦的茶湯。媽媽在廚房喊著:「不要讓小孩子喝茶,胃會壞掉啦!」「我的小孩胃跟我一樣好,連石頭都會化掉。」濃濃的鄉音配上湖南騾子的脾氣,哪牽得動,每天喝。 國中因故和妹妹賭氣切八段,一個星期都不和她說話,當她是空氣,兩頭小騾子互不退讓。晚上吃完飯照例泡茶,當然不跟妹妹坐一起,硬是讓弟弟夾中間。「好苦啊!」茶湯一入喉,苦得我眼睛都歪了。「妳們姐妹倆鬧脾氣,我的心裏可苦了。」這個男人藉茶說理,沒有八股的大道理,卻讓我羞愧不已。 高三考大學那年,哪來的閒情逸致美國時間陪他泡茶,早早躲進房間埋首苦讀,恨不得一天有48小時供我支配。泡茶時他準備一只馬克杯,先將馬克杯裝滿茶湯送到我的書桌旁,孤燈下,裊裊茶香伴著原子筆的沙沙聲,他的關懷都在一杯又一杯的茶水中,讓我暖暖喝下肚裏,安撫躁動不安的情緒。 到北部讀大學,他細心備好茶葉與可過濾茶葉的陶瓷大杯與我同行,喝茶的習慣一旦養成,是戒不掉的。室友見我喝茶都說那是老人茶,還說我有一顆老靈魂,她們說:「喝茶是公字輩的事。」原來喝茶是有分年齡的。 大學同學寒假到台中玩,招待她們來家中吃飯,室友對他的粉蒸肉、蒜苔炒臘肉、辣子燒雞與紅燒獅子頭讚不絕口,飯後的一泡好茶,更是令她們念念不忘,直說暑假還要再來。沒等到暑假,清明連假就隨我返鄉了。菜燒得好、茶泡得香,這種男人極難找。 台北的冬天很是濕冷,不似中部的溫暖怡人,冷冷的冬夜,雙手捧著陶杯,藉由杯子的溫度減輕思鄉的愁緒,我好想念他泡的茶,溫潤回甘、沁人心脾。 工作不如意、新娘不是我……都在他的一碗茶湯中淡出,他的雙手似有魔力,總能召喚出我最美好良善的那一面,一泡茶中喝出人生的幾許況味。 有一天,他忘了許多事,總是問了又問、一說再說,他的手抖了,摔破了幾只壺,將手藏在背後,驚慌的眼神像個做錯事的孩子。沒關係的,就由我來執壺吧,泡出他鍾情一生的滋味。 親愛的老爸,早上供奉的三杯茶,是你最愛的鐵觀音茶,我泡的好喝嗎?

Read More

〈中華副刊〉水晶球

■陳彥汝 人們願以水晶球去瞻望未來,但唯獨我卻守住回憶,在純淨的原色裡囚困色彩繽紛的過去。七原色匯集在手中的玻璃球上,聚焦成了無色,旋轉、搓揉,就如同回憶在心底反覆輾轉,上面印著誰的倒影? 曾經喜歡雨天,在大地的淚珠裡,穿透的光總是特別清新,像一開始那樣,清新、無染,是青春該有的樣子,就算灰濛的雨天也擋不住那樣的純粹。18歲,毫無雜質的歲月,卻擁有愛人的能力。 那年,青春歲月的悸動,別人眼中的日常,卻是我們無可取代的回憶,第一次牽手的大街、讀書室裡的耳語、以及那些羞澀靦腆的情話,在灰濛濛的讀書歲月裡,撒上些許色彩,所以。那時的我喜歡雨天,因為雨天傘底的浪漫,能掃走討厭的一切。 後來,討厭起雨天,因為陰霾如裂縫的窗口,打破計畫,也打碎一絲絲的勇敢,純粹的淚珠沾染上瀰漫的塵土,終歸是平凡的脆弱,就連分手也是平凡的。 但我卻以為只有守住剔透純淨的過去,才能在黑暗之處若無其事的微笑,所以我用增長的年齡固守回憶的一席之地。 說時間能癒合傷口的人也是有一絲道理,再後來,透明剔透的水晶球裡,只剩下我的倒影,歷練的短髮、職場的女強人,雨天對我來說,只剩下須記得帶傘的日子。過了好多年後,我才懂,所有色彩匯集在一處其實只剩透明,而我想守住的其實也只是18歲那個純粹的自己。

Read More

〈中華副刊〉水手在港岸談些傳奇

文/攝影 吳東興 水手在港岸談些傳奇 岸燈瞇著眼睛,傾聽 哦!有雨了,像綿綿故事的餘韻 我們還在雨中品嘗另類浪漫 而,雨是小港的淚,譜出一首流浪之歌 千年之後,故事未如流星殞落,流傳甚至 典藏 當我們走過 兩道深色美麗的痕又延伸了 我偏愛小港,範圍不大,灣岸淺淺,幾艘漁船懶散隨海水漾來漾去,海水似在呢喃,卻不知呢喃些什麼。 海風微微,還是飄起幾線髮絲,有淡淡的鹹味,很是迷人。對我,這港,頗為熟悉,就像老朋友一樣,所以儘管來了多回,還是想要再來。 一件你喜愛的事,你不是會一做再做嗎? 而一個你喜愛的女人,你是不是會一直熱愛著她呢?我正思考著這個可能牽涉「哲學」的簡單的問題。 也許,自己是在鑽牛角尖吧?這問題,對很多人來說,一點都不是問題,因為他們認為愛一直都在,而且會不斷地延伸下去。 很多事,不是越簡單越好嗎? 真的,我是在鑽牛角尖,對於無法理解的事,總是會一直想下去,然後在問題的漩渦中不斷迴旋。我知道這是不好的,但有時還是會控制不了,就像小船被風吹走,只能在海中漂呀漂。這是個性使然嗎?也許是,也許不是。但,總有人勸我放下、看開,無拘無束的生活不是更愜意嗎? 是的,既然來到這能撫慰人心的小港,就暫且「不鑽」了,就讓港的溫柔撫平不安的思緒,靜靜與港對話吧! 雨落了,斜斜、絲絲,如千萬根銀花針在飄著。 誰能畫下此時的景致?可能無人。那麼,就用心仔細地觀賞吧!若問我為什麼偏愛小港,這季節,水手們老愛泡在酒吧裡溫存女人的豔紅,或者,在碼頭上,三、五人聚在一起,談那海上的事,談那遙遠的故事,然後,爽朗地哈哈大笑。 哦!航海的人是故事的創造者,自古,這裡就流傳著許多壯美的故事,這也是吸引我到來的原因之一,我是愛聽故事的旅人,雖然有的故事很老舊,而且一傳再傳,可是卻韻味感和趣味感十足,值得一聽再聽。 而,岸燈是千古的觀眾,當黃昏時,一朵一朵開啟,有的還閃閃爍爍,猶如向著剛返港的水手眨眼。它看著故事的發生,也看著故事的寂滅。有天,它老了,它本身就是一則不滅的傳奇。 岸燈點亮自己,照亮別人,從不喊累,從不發出怨言,就像一個個堅守崗位的衛士。人如果像岸燈一樣,無怨無悔照亮別人,他的「價值」就讓人刮目相看了。世上如果有更多這樣的「好人」,那麼,世道一定能變得更好。 雨還是老樣子落著,似乎要讓人熟悉它是個什麼樣的型式,我喜歡這種斜斜的小雨,我就在如此詩意般的雨中漫步,沒有撐傘,我怕,撐傘會壞了這滿滿詩意。走著走著,卻惹來不少異樣眼光的注視。呵呵,我並不在意,這人生已經充斥著各種艱難,又何必生活在別人的眼光中呢?如果一直離不開旁人的目光,就好像被綑住了手腳,那肯定活著「很不是味道」。 雨仍是輕輕斜斜,像一首意象悠長的詩,值得長吟,也值得低喃。精靈般的小雨啊!也像一段纏綿不已的愛戀呵!只是,任你看了三十年的雨,你也描不出這美的意境。 讓雨綴飾我們愛的詩篇吧!正如聽完一段淒美的故事後,情人頰上的淚珠,這才是愛的晶瑩真純的部分。 有一首民謠浮在薄雨中,像一位哭泣的女郎訴說一個悽慘的故事,港町之夜,迴漾著美麗與哀愁,這夜,又轉變的有點藍,更趨近一種非常現實的人生景況。 於是,在沒有港燈的地方,我成了故事的主角,而伴著我,還有,那首熟悉的民謠……

Read More

〈中華副刊〉靈魂急轉彎觀後感

■劉瑀涵 於是你開始逐漸地成為一個「社會人」。 原本你是透明的,直到被潑了一身墨水和油漆,你急忙衝進淋浴間,才發現仍舊是個悲劇。 於是你開始發怒,那些五顏六色、甚至黑的白的都惹了你。只剩下那個透明的你了。只剩下那個透明、看起來衷情生活、樂天知命的你。可是瑞凡,我回不去了……我只認得那個透明的自己。 一旦透明了,陽光就碎了,就像三稜鏡的尖銳刺穿了心,於是,大家忙著撿拾自己,那些顏色再也對不上的碎片,不知不覺便堆積如山。 「你好嗎?」 「我……不太好。你想聽聽那些人在我耳畔使用的字句嗎?」 「如果我是你我會想要『一起死耶!』,你會不會想要一起死?」我不知道怎麼回應她熱切的雙眸,只好搖搖頭,一邊緩慢而冰冷地慢慢抽出手。 就像被阻止通行的靈魂──暫時停頓了。

Read More

瑜珈墊工廠大火 鐵皮建物塌陷

仁德科技廠火警濃煙直竄,四百坪全面燃燒。(記者張淑娟翻攝) 記者張淑娟∕仁德報導 仁德區中山路生產瑜珈墊的科技廠十日下午近二時許起火,漫天濃煙猛竄天際,甚至飄至高鐵鐵軌道上,消防局陸續出動三十五車、七十七人,因廠區四百平方米全面燃燒,建物也隨之塌陷,所幸無人員受困。 台南市仁德區一家科技公司廠房昨天下午近二時發生火災,火勢迅速蔓延,濃煙直竄天際,更飄至高鐵軌道,廠區員工緊急疏散,隨之因火猛烈,四百平方米的廠區全面燃燒,燒了十五分鐘之後,更導致鐵皮建物屋頂塌陷,消防人員全力灌救,直至三時廿三分許火勢控制住,未傳出傷亡。 仁德科技廠火警濃煙直竄,四百坪全面燃燒。(記者張淑娟翻攝) 昨天科技廠房的大火迅速又猛烈,四百平方公尺廠區一下子全面燃燒,消防局調派仁德等分隊三十五車七十七人前往現場灌救,起火原因有待調查。 初步了解,該公司廠房以生產瑜珈墊為主,火警發生後,已通知員工儘速撤離;由於現場距離高鐵軌道不遠,濃煙瀰漫,飄散至過往列車上空。

Read More

少子化影響 國慶寶寶銳減

曾小姐順利在國慶日當天產下第2胎健康女娃。(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適逢雙十國慶,全台各地陸續迎接國慶寶寶誕生,但受少子化影響,婦產科醫師不諱言,今年國慶寶寶數字較往年少,明年又逢生肖虎年,預期恐再創下出生人口新低。 截至下午4點半為止,國泰醫院(含總院、汐止國泰、新竹國泰)誕生14名國慶寶寶,4男10女,10人自然產,4人剖腹產,目前還有6人待產。 台北長庚有2個國慶寶寶,都是男生,1個剖腹、1個自然產;林口長庚有4個國慶寶寶,2男2女,1個剖腹、3個自然產;土城長庚有3個國慶寶寶,都是女生(自然產)。台北榮總和振興醫院也各迎接1名新生兒。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截至下午3點,和平婦幼和忠孝院區總計自然產2名女嬰,中興和仁愛院區各有1位媽媽待產中。 其中38歲產婦曾小姐順利生下第2胎,女嬰體重2854公克,身長48公分。北市聯醫透露,曾媽媽已經是第二胎,並沒有刻意要在國慶日生產,一切平常心,也很開心迎接寶寶的到來。 依據內政部最新統計,累計今年前9月出生數為11萬2470人,較去年同期減少6545人,恐再創下出生人口新低。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黃閔照也表示,新生兒的數字每年減少,推估今年出生人口會跌破16萬,但以往10至12月的出生的寶寶會比較多,今年年底應該還是有15萬多名新生兒。 國泰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賴宗炫表示,現代人普遍晚婚晚生,產婦愈來愈高齡,很多人33到35歲才生第一胎,還有將近1/4是過40歲才生第一胎,也是少子化的原因。 國民健康署今年自7月1日起擴大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方案,將補助對象擴大至45歲以下不孕症夫妻,且39歲(含)以下進行試管嬰兒療程並順利活產前,最多補助6次;40歲(含)以上至44歲(含)以下者,最多補助3次。除低收及中低收入戶維持每次最高補助15萬元外,一般不孕夫妻首次申請最高補助10萬元。

Read More

中壢1醫院17國慶寶寶報到

歡慶雙十國慶日,新竹市各大醫療院所紛紛迎來國慶寶寶的好消息,截至10日下午,共有12名國慶寶貝誕生。(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丘安、曾芳蘭∕桃園、竹市報導 歡慶雙十國慶日,桃園市中壢區一家婦幼醫院一口氣接生了17位新生兒;而新竹市各大醫療院所也紛紛迎來國慶寶寶的好消息,截至10日下午,共有12名國慶寶寶誕生,男生7名、女生5名,另尚有10名產婦待產中。 桃園市中壢區多家醫院都有不少的新生兒來報到,但有家婦幼醫院一天有17位新生兒來報到,不但產房熱鬧,來看小孩的家人也是擠滿附近等待區。醫院也說,去年開始台灣人口出現負成長,讓人擔心,甚至有專家預估,今年全國出生數會跌破16萬,還好他們醫院在國慶日一口氣來了17位新生兒,其中男寶寶9位、女寶寶8位,讓人感到喜悅。 國慶日國慶寶寶來報到,中壢一家婦幼醫院一天接生17位新生兒。(記者丘安翻攝) 新竹市衛生局表示,李姓產婦在時隔5年後,10日凌晨在母嬰親善醫療院所順利產下一名男寶寶,她跟丈夫以及5歲大的女兒,都很期待弟弟的到來。她更感動地說,在這特別的一天,要與寶寶共祝家慶國慶及同享家樂國樂,並要謝謝寶寶來當他們的寶貝。衛生局也特別準備一份慶生禮,祝福孩子們和國家生日快樂。

Read More

〈宗教〉媽祖廟童軍團 導覽/交安好幫手

蕭清杰初中參加童子軍,一日童軍,終身童軍人。(記者黃志炫攝) 記者黃志炫∕台中報導 創廟已有337年的台中市萬和宮,舉辦活動時常見有一支充滿活力與朝氣的童軍團充當導覽解說員或交通引導員,這是全台媽祖廟第一支童軍團,重要推手是萬和宮董事長蕭清杰。 萬和宮童軍團隸屬於台中市童軍團第99團,成立於101年4月,迄今已有9年歷史,除每年定期舉辦露營、社區、學校聯團活動外,對於萬和宮所舉辦各項活動也熱心積極參與,包括廟會、媽祖繞境活動、萬和宮美展等,均可見到萬和宮童軍團的服務身影。 就讀初中時即參加童子軍的蕭清杰表示,童子軍強調的是智仁勇三達德及推行日行一善等助人精神,這對小孩的品德教育相當重要,初中時的童軍教育,對他而言,至今仍印象深刻。 蕭清杰說,萬和宮創廟迄今337年,是台中市歷史最悠久的廟宇,一向重視文化與教育工作,成立童軍團的目的是要培養下一代有良好品德及懂得融入社會、團體生活。為了凝聚家庭向心力,凡是報名參加幼童軍團學員,父母親也應同時一起參加活動,形成童軍親子團;親子共同活動,除了讓孩子較有安全感,增進學習的信心與活力外,也可增加親子共處時間,增進親子關係。

Read More

8歲童疑誤觸開關飯店泳池遭電擊

台中福華飯店的泳池昨日傳出疑似漏電意外,造成8歲男童與救生員電傷送醫治療。(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福華飯店游泳池十日上午發生一名八歲男童在池內遭電擊意外,疑似戲水池花灑設備開關鬆脫,男童誤觸開關觸電,遭一一0伏特電擊,幸池邊救生員及時發現救人,雙雙送中港澄清醫院急救,目前二人識清楚、無生命危險,身上沒有明顯外傷,目前飯店已將泳池暫時關閉,指派相關廠商調查。 台中福華飯店表示,男童泳池觸電意外,疑似戲水池的花灑設備開關,可能使用頻繁,造成輕度鬆脫,男童疑誤觸開關導致觸電,當時泳池救生員發現異狀後立刻前往救援、拉開男童,自己也有輕微電傷,飯店緊急將二人都送醫,當時清點游泳池區有十幾個人,只有男童因碰觸鬆脫開關觸電,其他人並沒有受傷。 八歲男童及二十五歲林姓救生員經消防局救護車送中港澄清醫院急診室救治,都無生命危險,目前警方到場完成蒐證,已告知男童家屬相關權益,家屬暫時不對飯店提出過失傷害告訴,飯店業者已將泳池關閉,並將通知廠商後續查明原因。 福華飯店說,飯店對該意外對家長道歉,將負起所有醫藥費等相關責任,對住宿旅客造成不便也表示歉意。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苓和校友會捐助學大紅包

將軍區苓和國小新任校友會理事長黃政吉(左)、副理事長林訓毅,共同捐款設立獎助學金,鼓勵學生留在學區就讀。(苓和國小提供) 學生數逐年減少 正副理事掏腰包 鼓勵入學可獲學雜費等補助 將軍區苓和國小受到少子化影響,學生數逐年減少,新任校友會理事長黃政吉、副理事長林訓毅共同捐款二十萬元,設置獎助學金,鼓勵學生留在學區就讀。 苓和國小校長周國民指出,七年前到任時學生有八十多人,但每年畢業生多於新生,曾一度全校只剩六十多人,為讓學生留在苓和,除改善學校軟硬體設備,也強化與社區連結,積極拜訪家長,校方的態度獲得家長認同,將學生送到苓和就讀,今年畢業有八人,新生有十人,目前全校學生七十五人。 新任校友會理事長黃政吉關心少子化衝擊學校的未來發展,為讓母校能永續經營,在校友會理監事會提議,以其先父名義設置「黃兩生紀念獎助學金」,作為全校學生學雜費補助,鼓勵新生入學,立即獲得副理事長林訓毅的響應,兩人共同捐款二十萬元設置獎助學金。 周國民說,感謝校友會理事長黃政吉、副理事長林訓毅共同捐款設置獎助學金,作為全校學生學雜費補助,初估每名學生每學期學雜費包括教科書費、家長會費、平安保險費等約一千元,全校學生七十五人,一年約十五萬元,可減輕家長負擔。 (記者盧萍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