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蘇軾詩作裡 禪意修行的三重境界

■吳芳銘 蘇軾的詩總流露深邃的精神境界和灑然脫俗的人生情懷。他的一生用佛理來關照人生,是生活中體驗禪悅的典範。 蘇東坡參禪有三境相層遞: 「參禪前」講述未臻禪境時的諸種困惑,「參禪時」演繹談佛論道時的禪理機鋒,及「參禪後」揭出禪悟時煩惱淨除的快意。今且來品味他的三首詩,觀見一場充滿禪意的一生修行。 蘇詩《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首婦孺皆知的禪理詩,被宋四大家之一的黃庭堅讚謂「吐此不傳之妙」。看不清山的全貌,是因為身在其中。人的迷惑,緣於心被慾望、偏見及執念蒙蔽。 一念悟,即入佛地。即使在紅塵中浸染深久,一旦處在覺悟的臨界境況,悟得就能成佛。原來,平常心是道。做無心人、無求人、無事人,覓得安靜閒適的生活,是禪的又一境界。放下執念,彼岸只有一步之遙,迷途知返,天地皆寬。這是「從迷待悟」的人生第一重境界。 子瞻另有詩《觀潮》:「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歸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當未眼見廬山的煙雨和浙江的浪潮,心中似有千般遺憾不能化消,直到有天看盡了,才發現也沒什麼,實著平常,廬山依舊煙雨迷離,海水仍浪潮洶湧。 這首廣為宗門引用的理趣詩,首末句完全一樣,用以說明未悟與悟後的不同境界。如同描述一個達者先入小乘禪境,再入魔境,爾後臻抵大乘聖境的過程,也是這首禪詩最佳的注腳。 曾經的魂縈夢繞心慾嚮往,經歷過後不覺喜悲,不是事物的變化,而是心境改變。三千繁華,不外內心平靜;萬里悟道,終歸詩酒田園。心有萬念,先寧靜而後能致遠。禪的智慧,告誡活在當下停看聽,在憂擾的生活停歇腳步,靜心聆聽內心真實的聲音,從而使生命多一份從容與淡定。 把握生命但不要過分執著,隨遇而安,當可覓見「萬事無如退步人,孤雲野鶴自由身」。此為「從迷到悟」的人生第二重境界。 禪意的人生,讓人們停下匆忙的腳步,靜靜體會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萬千景致。佛在靈山法會上拈起一朵鮮花,眾人沒有反應,只有摩訶迦葉破顏會心的微笑。拈花微笑,恰是頓悟無言的禪境界。 禪的真意在靈性的感悟。開悟的瞬間,令人如釋重負的超脫和陶醉,世間的負累和沈重一殺那全化為烏有。 於是,東坡居士的《廬山東林寺偈》曰:「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首兩句呈現對佛性禪理的透悟,末兩句為對法門聖境奧妙無窮的證悟。 溪聲與山色清澈秀麗,宛如純淨無垢的佛性禪心的妙現,這是佛的廣長舌和清淨法身;夜色的覺者頌唱著玄妙無際的八萬四千法門,無量無邊,我怎樣才能向他人表白呢? 最後一句是蘇軾的反問。「色即空,空即色」,什麼都看透了,一個頓悟而無言的境界。禪宗主張不立文字,禪境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只可自證、不可他求,即所謂「言無展事,語不投機。承言者喪,滯句者迷」。禪,超越語言文字,靠自己領悟,「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拈花而笑,是頓悟無言的禪意,這是人生的第三重意境。 佛家嘗云:心即是佛。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場禪意修行,感悟自己的內心,尋求智慧彼岸。讀懂蘇軾,可安頓心靈,悟得人生三重境界,才能從萬千繁華中走出,超然灑脫,步步生蓮。

Read More

跨越邊界 國際人權藝術節登場

為期兩個月的台南國際人權藝術節正式展開。(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由成功大學與國家人權博物館共同主辦的「二0二一台南國際人權藝術節」登場,為期兩個月的活動將以「跨越邊界」為主軸,透過戲劇表演、文學、展覽、音樂、地景走讀等多元型態,一同探討人權議題。 「台南國際人權藝術節」邁入第三屆,二十五日下午舉辦活動開幕式,國際人權館代理館長張嬋娟、成大人社中心主任游素玲、藝術中心副藝術長楊佳翰等人出席與會。成大副校長陳玉女表示,人權與政治關係密切,同時也是日常生活經常面臨的課題,值得仔細探究。 今年的活動由成大人文社會科學中心承辦,並與藝術中心共同規劃,以「跨越邊界」為主題,從界線、移動、超越衍伸人權議題的探討與推廣。其中「界線─沒有歷史的人」將重探被消失的人與歷史,主題活動包含成大學生「二十而立工作隊」開展的「一九五0年代成大白恐人權地圖」走讀,由成大港生策劃的「活成香港?」書法工作坊等。 九名成大歷史系學生設計創作了「一九五0年代成大白恐人權地圖」。(記者施春瑛攝) 成大歷史系大四生許哲兢表示,他們設計的「成大白恐人權地圖」是以當年受到白色恐怖的成大吳聲達為主角,把他當年與夥伴在台南、綠島的行動足跡做成地圖,並以馬賽克風格來模糊大家對現有空間的想像。 另「移動─國境漂泊者」則關注歷史上自主與不由自主的遷移,聚焦無國界的流動與獻身、越界的流亡時間與處境。「超越─行動者」活動聚焦不受框限與逆越常流的故人故事、當代步伐及未來可能。 「國際學人講座」則由成大人社中心與歷史系共同策劃,成大玉山學者、巴黎第八大學哲學系名譽教授Alain Brossat主講,並將與影像研究者Hanh Nguyen Thi Lau(阮氏蘭欣)、視覺藝術家陳界仁,共同就影像的「紀實與虛構」展開深度對談。

Read More

與人捷運站口角亮刀 男起訴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林姓男子上個月晚間搭乘台北捷運時,不慎撞到鐘姓男子的腳,遭嗆「撞到人不用道歉嗎?」林男憤而竟亮出隨身攜帶的水果刀,一旁乘客擔心「鄭捷事件」重演,嚇得衝出車外,還造成捷運停駛。台北地檢署二十五日偵結,依恐嚇公眾罪嫌將林男起訴。 今年九月十九日晚間七時許,林男(七十歲)搭乘北捷松山新店線往松山方向,準備在台電大樓站下車時,不慎撞到鐘男的小腿。鐘男不滿林男未道歉,氣的表示「撞到人不用道歉嗎?」 兩人為此發生口角,林男氣得拿出水果刀,緩步走向鐘男,同車的乘客擔心「鄭捷事件」重演,紛紛嚇得衝出車外,混亂中,還造成列車一度停駛三分鐘,所幸最後沒有造成任何人受傷。 林男被捕後坦承亮刀,供稱因不滿鐘男的態度,自己年紀這麼大,對方怎麼會怕? 檢方調查指出,林男當眾在車廂亮出水果刀,將刀子放在腰間附近,雖然沒有持刀朝著人揮舞,但其行為已經使其他乘客心生恐懼,全案依恐嚇公眾罪嫌予以起訴。

Read More

未婚罹三陰性乳癌 先凍卵再治療

中央社∕台中25日電 對於年輕未婚的女性罹患惡性的三陰性乳癌,台中市澄清醫院中港院區乳房外科主任陳豐仁今天表示,為了癒後結婚生子著想,請患者先做凍卵保存,也搭配停經針劑保護卵巢。 澄清醫院今天發布衛生教育訊息指出,1名28歲未婚女性自行摸到左側乳房有一硬塊,因擔心跟媽媽一樣同為乳癌,所以遲遲不敢就醫,最後鼓起勇氣到乳房外科門診,經乳房超音波顯示腫瘤已達3.4公分,再經切片化驗,確診為三陰性乳癌。 陳豐仁說明,三陰性乳癌是屬最惡性乳癌,對於荷爾蒙治療或標靶治療都無效。經基因檢測後發現患者的乳癌屬先天基因突變,也就是來自母親的遺傳,鑑於三陰性乳癌的險惡,需有完整的治療計畫,首先給予化療讓腫瘤萎縮。 陳豐仁表示,因為考慮化療可能會使卵巢受損,為了患者癒後結婚生子著想,請患者先做凍卵保存,並搭配停經針劑,保護卵巢做日後自然受孕的可能。也讓個案管理師、社工師介入,提供假髮租借、營養諮詢、心理師諮商等;加入病友群組,由病友分享過去經驗,使患者在充分的心理準備下接受後續的治療計畫。 經2個流程化療後,陳豐仁說,患者乳癌腫瘤已縮小為1.7公分,預計再做6個療程,就有可能將腫瘤完全萎縮,留下的腫瘤殘跡再手術清除,一定可以保留完整乳房,這也是目前治療最好選擇,不一定在發現乳癌後就慌張的立即予以手術切除,讓乳房產生很大的破壞。

Read More

趙建銘提早至中監報到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開炒股案判刑三年八個月定讞的前總統陳水扁女婿趙建銘,原通知二十六日報到,趙建銘廿五日下午四時許自行報到,五時許發監台中監獄。 台中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卓俊忠表示,地檢署原本通知趙建銘二十六日報到,趙建銘二十五日下午四時即自行前往台中地檢署報到,核對身分後,依規定於下午五時許發監台中監獄。 全案於民國九十四年間,趙建銘與前台開董事長蘇德建、前寬頻房訊總經理游世一等人於三井日本料理聚餐。趙建銘得知一六五億元聯貸案、不良債權融資案等台開利多內線消息,返家後與父親買進台開股票,待股價上漲脫手賺取差額。 台北地檢署年九十五七月提起公訴,一審台北地方法院依內線交易罪判趙建銘六年徒刑、趙玉柱五年六月,蘇德建、游世一各判刑四年三月。案經上訴,二審由台灣高等法院審理,趙建銘、趙玉柱內線交易均判刑七年,蘇德建、游世一各改判刑七年六月、七年二月。趙建銘後經法院判刑三年八個月定讞發監執行。

Read More

法官變宮主 洪志賢家傳信仰

彰化地院庭長洪志覽法官向玉皇上帝敬拜。(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公務單位和神明較有連結的以警務最多,有的還有宮廟,法務系統較少見。彰化地院庭長洪志賢法官家裡從祖父輩就拜神,廟名為「三清金闕」,目前就由他出任宮主。昨天,三清金闕諸執事一行二十二人由洪志賢率領至開基玉皇宮覲朝過爐,洪法官自我調侃說,神明愈拜愈多,雖是小廟,目前也有神明三、四十尊。 法官高坐於法堂之上,很難和宮廟做連結。但洪志賢表示,法官也是人,也有信仰,眾神明從祖父輩傳到他手上,基於台灣人對神明的一份特殊情感,在他手上更加制度化和更有規模而已。 昨天隨行覲朝過爐的神明都是三清金闕奉祀的主神明,包括元始天尊、玉皇四殿下、紫徽大帝、普化天尊和白鶴童子仙師等,都是家中供奉久遠的「老」神明,隨行參拜的還有台中高分院法官郭玄義,他是三清金闕的執事。 至於拜拜和法官判案有聯結嗎?兩位法官同時表示,舉頭三尺有神明,天理昭昭,做惡難逃神眼。他們舉數年前發生在溪湖的白骨案為例,被害入兩手被反綁埋屍成白骨,加害人是他女友的情人,但此案一直陷於膠著,聽說當時的檢察官還拿著卷案到鹿港城隍廟拜求,一件紅螞蟻的內褲成為破案關鍵。接著法官審理時,也一直難加歹徒科以重刑,直至審理法官請病假,此案由洪志賢接手,才由他將歹徒判了無期徒刑。 但歹徒還是逍遙法外,有一次又被審理的法官在超商遇到,最後報警逮捕並送監執行,這樣的過程冥冥之中似有定數。 「法官的宮廟」三清金闕位於彰化員林市大仁南街,洪志賢和郭玄義兩位法官都出身高雄市,洪志賢曾在台南地院實習過一年,對台南並不陌生。有來台南拜拜一定到開基玉皇宮,五年前也曾率信眾前來覲朝。

Read More

境外突破性感染 近2月達77%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5日公布,國內新增6例新冠肺炎境外移入病例,個案中有5例是完整接種2劑疫苗的突破性感染,其中有2例打BNT疫苗、3例打科興疫苗。累計從8月至10月共176例境外移入,就有135例為突破性感染,比例高達77%。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新增6例境外移入個案為2例男性、4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50多歲,其中,案16479自英國、案16480自美國入境,其餘4例、案16481至案16484則從印尼入境,入境日介於10月10日至10月22日,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 其中,來自英國的50多歲英國籍男性、來自美國的30多歲本國籍女性,均是接種2劑BNT疫苗,其餘4例來自印尼的個案,包含3例10多歲至20多歲女性及1例10多歲男性,均為印尼籍,接種2劑科興疫苗。而案16482於7月曾在印尼確診,接種2劑科興疫苗時間為7月初及9月中,並非打完2劑後才確診,因此判定不屬於突破性感染。 但羅一鈞也指出,除了英國籍男性的檢驗Ct值為19、病毒量較高,屬於急性感染外,其餘個案Ct值則介於31至37之間,但仍要再後續追蹤病程與病毒量變化。 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也,從8月至10月累計176例境外移入中,多達136例為突破性感染,比例算高。 因此,對於入境14天檢疫措施,羅一鈞認為,若要取消隔離,仍要視病毒變異及突破性感染等狀況而定。

Read More

台南後花園 梅嶺四季皆美

梅嶺風光美景天成。(楠西區公所提供) 記者張淑娟∕楠西報導 楠西區豐富的地景和天然觀光資源已成為台南市的後花園,其中一年四季的梅嶺各有風情,不論是冬季的賞梅或者是春天的百花盛開,都讓梅嶺有著神祕面紗,尤其走在各登山步道上,可遠眺曾文水庫美景,是不可錯過的美妙風光,值得一年四季探訪的山水。 梅嶺位在楠西區東側,海拔約一千公尺,是中央山脈西南側的一條支脈,山脈呈現南北走向,右側是南化水庫,左側則可遠眺曾文水庫,昔日梅嶺種了許多香蕉,聞名全省,其舊地名叫「香蕉山」,可見昔日香蕉盛景,但因香蕉遇颱風易折損,農民紛紛改種梅樹,如今已有數十萬株的梅樹,是南台灣最大的梅子產地,民國七十年香蕉山改稱為「梅嶺」。 每年元旦前後,梅嶺的梅花盛開,一片雪白花海,猶如在雪國之中,美不勝收,更吸引遊客上山賞梅,食梅之料理,尤其愛好登山的遊客,可以盡情走訪梅峰古道、觀音步道和梅龍古道,造訪也景天成的獵鷹尖和一線天,春天還可採梅,夏天訪梅嶺可聞到陣陣的曬梅香,梅的伴手禮更是相當的多元。 此外,梅嶺還有自然景觀火洞群、青龍瀑布、巨木群等,更可賞日出、雲海,景色幽美,四月的螢火蟲大聚集不可錯過,五月紫斑蝶遷徙形成的壯觀蝶道,難得一見,還有各式各樣的鳥類、蛙類以及昆蟲,動植物生態豐富。而想到梅嶺在交通上也方便,自行開車可走中山高或國道三轉84快速道路,往玉井方向開到底接台3線,往左邊楠西方向廿分鐘可到達梅嶺。或搭乘大台南公車綠幹線至玉井轉運站後搭乘綠22支線。 (楠西區公所廣告)

Read More

迎接建城四百年 呂維胤提辦世博會

台南即將邁向四百年,議員呂維胤建議市府規劃成立「台南世界博覽會」。(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建城即將四百年,議員呂維胤二十五日總質詢時建議市府應提高層級,規劃成立「台南世界博覽會」。 呂維胤指出,台南是文化古都,更擁有許多全台第一,如何以創意方式呈現給全民和遊客,配合台南四百年,是當務之急,他建議規劃舉辦「台南世界博覽會」盛事,除行銷台南的歷史文化、美食小吃、農漁特產、自然生態,讓歷史不再只是歷史,而是充滿溫度的日常。尤其台南四百,和荷蘭、日本等地歷史相連,台南也有許多姊妹市、友誼市,應該廣邀各界參與,讓世界看見台南的美好。 呂維胤也指出,想要繼續下一個四百年,市民健康相當重要,根據WHO標準,台南市的運動數據經過統計,竟「榮登」最不愛運動的城市第一名,身為六都,台南只有一間國民運動中心,他建議在南區的台南少年觀護所旁公園興建,台南甫成立職籃隊,應有主場地讓其發揮;市長黃偉哲強調會研議。 看看隔壁鄰居,高雄發展蓮池潭水域運動,呂維胤建議市府於漁光島爭取設立水域運動中心,除當地有地形屏障且氣候鄉適宜,四季適合水上運動且目前已是帆船訓練基地,目前市府只有有一座嘉南大圳水域運動中心,只要市府再推一把,更能結合觀光休閒。 安平部分,呂維胤指出目前安平交通是發展觀光主要障礙,建議於安億停車場設置安平轉運站,該地幅員約一公頃,設站經費只需三至五千萬元,不但可活化閒置空間,還可規劃多條公車和觀光路線。 市長黃偉哲回應,台南四百會引進更多民間資源、智慧和力量,將規劃系列活動,以不同方式和民眾連結。漁光島部分會視都計進度,爭取中央經費補助。

Read More

延平國中訪宮廟 另類醫科文化走讀

興濟宮可說是醫神祖廟,由副董事長侯明福向延平國中師生親做介紹。(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延平國中校長杜俊興率領「嗡嗡社」學生參訪北區幾間有拜醫神的宮廟。杜俊興表示,在舊時醫療不發達、看醫師很貴的時代,宮廟扮演極重要的公衛角色。元和宮的保生大帝是醫神,神農殿的神農氏則是藥神,自古就有嚴謹的醫藥分業。 此一別緻的「醫科」文化走讀活動,由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台南市政府文化局認證導覽老師郭麗桂和公衛專家杜俊興校長共同策劃。 第一站探訪鎮北坊醫神「頂大道」大觀音亭興濟宮,受到同為校長退休的副董事長侯明福和興濟宮藝術基金會執行長吳福春熱烈歡迎。保生大帝是醫神,藥籤分成內、外、小兒、眼科四科,共有三百六十首,在過去醫療不發達的時代,民眾生病沒有能力看醫生,就到廟裡求一張藥籤,再到中藥店買藥。 時代進步,神明藥籤也要進化,興濟宮所有藥籤都委由高堂中醫診所中醫師高國欽花了四年時間整理,將不合時宜的剔除。興濟宮的虎爺,在民間信仰中專治小朋友的腮腺炎,所以也是一位很受歡迎的醫神。 一行人再轉往開基玉皇宮探訪醫神孫思邈化身的天醫真人,右執硃筆、左握金圈,可見信眾叩謝的紅綢、金牌和獻花。一樓的祭改則是宮廟的「身心科」,很多人身心有障礙,會尋求祭改、希望將煩惱暫時放下。 元和宮更是醫藥神明大本營,保生大帝不說,也有神農大帝,神農嘗百草,是舊時的藥神,保生大帝開處方,神農大帝取藥,自古即有醫藥分業。加上近幾年凌駕保生大帝之上的白龍庵五福大帝負責除瘟,人類的全方位健康,這家廟全部照顧到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