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走廊〉安全合法停車處 參考道安規則

安平區王小姐問:我和老公最近買了房子,由東區的租屋處搬到安平區。安平區可以停車的地方比東區多了許多,解除了我每天下班回家停車的惡夢。但我看新聞媒體播過,若在不該停車的地方停車,如果有人開車不慎撞到我們停的車,我們也會有刑事責任。路邊畫有紅黃線的地方不得停車我知道,但紅黃線以外的地方,我們要怎麼停車才合法呢? 答:關於車輛怎麼停放?停在何處才安全、合法?在「道路交通安全規則」裏規定的很詳細。如果要瞭解我們平常停車的位置是否合法,可以核對該規則的規定。該規則規定了許多不得停車的地方,避開這些地方通常就可以安心的停放車輛。 原則上橋梁、隧道、圓環、人行道、交岔路口、消防栓附近、道路交通標誌前、彎道、險坡、狹路、槽化線等地方及繪有紅、黃線的路段不得停車,大家比較不容易判斷錯誤。但有些地方,雖沒有繪設紅黃線,但屬於「顯有妨礙其他人、車通行的處所」,法規也規定不得停車,但何處是「顯有妨礙其他人、車通行的處所」則很難判斷。沒發生事故時,車停在此處,不太可能會接到違規停車的罰單,一旦發生交通事故,不但會遭員警開單,有時甚至會有刑事責任。所以為求保險此見,停車還是停在縣市政府交通主管機關繪設的停車格內,或是停在繪有十五公分的白色道路邊線以外的地方,較為安全、保險。 當然合法的停車,不是只有停車的位置需要考量,也應注意車輛停放時,車輪的位置應緊鄰道路邊緣四十公分以內,不可超出四十公分;以及考量停放位置附近是否有路燈?週邊是否明亮?否則應在車上放置反光標誌;如果因為光線不足,因此發生車輛肇事,縱使該處是合法的停車位,仍會有過失責任的可能性。 (作者∕台南地方法院法官蔡直青)

Read More

國家國民齊心 防疫見成效

  高雄醫學大學3日舉辦「新冠肺炎防疫-公共衛生的觀點」研討會,高醫大董事長陳建志(前右)與現場專家學者交流。 (高醫大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高雄4日電 高雄醫學大學4日舉辦「新冠肺炎防疫─公共衛生的觀點」研討會,邀請專家學者及第一線的實務工作者,從公共衛生的觀點探討防疫。 公衛學者、高醫大校長楊俊毓表示,台灣能成功防堵疫情,除了中央、地方政府齊心一力,資訊公開透明、及時邊境管制、智慧社區防疫及先進醫療科技外,國民願意配合政府各項防疫措施也是重要關鍵因素。 研討會邀請國衛院環醫研究所所長暨台灣公衛學會理事長陳保中、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林先和、教授詹長權等人,從專家角度分享「COVID-19流行現況與未來趨勢」、「COVID-19的動態傳播與防疫行為監測」、「新冠韌性社會的公共衛生改革」等主題。 陳保中說,公衛人員是重大疫情發生的策略規劃者,也是大眾健康促進的協助者,隨著公衛師法的通過,讓公共衛生領域受到重視,也讓公衛師能和其他不同領域專業人員有更多機會彼此合作,對防疫發揮加乘作用。 高雄市立民生醫院副院長林俊祐及小港醫院醫務秘書陳煌麒則從醫療機構的實際運作,分享第一線應變醫院如何堅守崗位,建構安全防線。

Read More

億載金城健走 市長與民眾同行

市長黃偉哲四日上午至億載金城率領逾五百名市民一起健走。(南市府衛生局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南市衛生局四日於安平區億載公園廣場辦理「二0二一好心情健走~億載金城GO」,市長黃偉哲也出席帶領現場健走者一起健走,活動吸引逾五百名市民參與。 南市衛生局表示,健走是最棒的、最經濟、健康減壓方法,走路運動能有助刺激大腦分泌腦內啡,而研究顯示,多走路對於釋放壓力、消除緊張和疲勞有很大的功效。 該活動有超過五百名市民到場響應,出發前,衛生局長許以霖還帶領參加者一起完成暖身健康操,衛生局還在沿途設置補給站,為民眾加油打氣、補充飲水及能量,民眾完成健走路線就能領取紀念品,還能參加摸彩抽取腳踏車等豐富禮品。 藝群醫美集團總裁王正坤四日出席觀光工廠嘉年華,特別響應本次活動捐贈洗面乳、面膜等保養品讓民眾摸彩。(讀者提供) 衛生局也於現場提供心情溫度計檢測及滿意度問卷填寫,宣導衛生福利部廿四小時免費安心專線「一九二五(依舊愛我)」,提醒民眾如遇心理上的困境可隨時致電求助。

Read More

民宅灌漿倒塌 壓傷鄰婦

中壢一民宅灌漿,疑因支撐架不穩,致倒塌壓傷在旁洗衣老婦人。(記者丘安翻攝) 記者丘安∕桃園報導 桃園市中壢區五族街一正在施工的民宅發生灌漿不慎倒場壓一老婦人意外,三日下午民宅在進行灌漿作業時,疑支撐鋼骨不穩,導致模板倒塌,隔壁洗衣徐姓老婦人逃避不及,被壓在倒下的泥塊中,情況危急,經警消搶救,老婦人雖已恢復心跳但仍未脫離險境,全案現由警方調查中。 據桃園消防局指出,三日下午一時五十四分許,接獲報案電話,指稱在桃園市中壢區五族街一正在施工的民宅發生倒塌情事,有民眾被壓在倒下的泥塊和支架下,情況危急,警消據報立刻派員前往搶救。 消防人員抵現場時,現場一片零亂,滿是倒塌的支架和水泥,由於,現年八十三歲的徐姓婦人仍被壓在下面,消防人員只好利用電動的油壓器,將壓在婦女身上重物移除,並將婦人緊急送醫。 警方初步調查,這一民宅正在進行灌救作業,疑因支撐的鋼架不穩,倒致支撐的模板承載不住而崩塌,婦人正在隔壁洗衣服,走避不及下而被壓住,婦人送醫救治後已恢復心跳,但尚未脫離險境。相關單位已派員前往了解,以確定此起意外發生真正原因。  

Read More

〈宗教〉台日「跨越時空遇見觀音」觀音文化論壇7日登場 限額百人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原定9月25日在日本名古屋、台灣台北兩地同步舉辦的靈鷲山「第3屆觀音文化國際線上論壇」,受新冠肺炎疫情攪局延至12月7日登場,共有6場專題演講及2場綜合座談,歡迎各界上線參加;台北場將在國家圖書館文教區一樓簡報室舉行,但僅放寬1百人進場,歡迎對觀音、宗教、文化有興趣的民眾到場聆聽,採電話預約報名(專線(02)82316789分機1015郭小姐),額滿截止。 靈鷲山宗委廣純法師表示,觀音菩薩是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學佛修行的學習對象,也是靈鷲山四眾弟子的精神信仰,為接引更多人深入了解觀音,成立全球百八觀音國際文化總會於107年起持續舉辦論壇,今年第3屆觀音文化國際論壇由日本脩志學院承辦,因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改為線上論壇,原定9月25日在日本名古屋、台灣台北兩地同步舉行。 靈鷲山全球百八觀音文化總會會長陳國寧表示,今年主題為「跨越時空遇見觀音」,從台灣及日本兩地空間,探討觀音思想與時俱進的現代性意義;綜合座談台北場由她擔任主持人,邀請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教授陳清香、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教授黃運喜、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授鄭志明、世界佛教青年會游祥洲及古建築研究室台灣各級古蹟審查委員李乾朗與談。 至於6場專題演講,邀請日本國立民俗博物館名譽教授立川武藏、臨濟宗大本山南禪寺執事虎山義秀、大阪觀光大學教授佐久間留理子、妙心寺派萬照山西光禪寺住持檀上宗謙,及古建築研究室台灣各級古蹟審委李乾朗、靈鷲山佛教教團法教研究員楊士偉等6位講者。

Read More

〈宗教〉草屯敦和宮財神爺 冬令救濟

草屯鎮長簡景賢(上圖穿藍色背心)到敦和宮關懷弱勢。(記者張瑞惠攝) 記者張瑞惠∕南投報導 以銅鑄全世界最大尊162尺趙天君財神爺聞名的南投縣民眾信仰中心,草屯鎮敦和宮,關懷弱勢於4日舉辦冬令救濟活動,辦理發放草屯鎮列冊低收入弱勢家庭白米沙拉油及紅包,帶給近百戶弱勢家庭一些溫暖,草屯鎮長簡景賢也到場關心並感謝敦和宮寒冬送暖雪中送炭讓弱勢家庭過個好年。 草屯敦和宮準備大量民生物資舉辦冬令救濟關懷勢。 草屯財神廟敦和宮每年都利用農曆10月15日的3天法會信眾捐贈的拜拜供品來舉辦寒冬送暖活動,針對市區7里里長提報弱勢家庭發送愛心物資慰問品及紅包;該宮於4日舉辦發放冬令救濟,針對草屯鎮公所列冊低收入戶及關懷戶共百餘戶,每戶發放紅包1200元及白米、沙拉油等生活物資,收到通知的低收入戶於上午陸續到敦和宮廣場排隊領取白米等物資及紅包,臉上都露出開心笑容。

Read More

〈宗教〉眾教齊心 花蓮8天祈福閉幕

為期8天的各宗教花蓮祭天祈福閉幕,縣長徐榛蔚與原住民各族代表合影。(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為期8天的110年各宗教花蓮祭天祈福,昨日於花蓮體育館舉行閉幕典禮,花蓮縣長徐榛蔚偕同各宗教人士、海內外各地信眾,虔誠向天上眾神祈福,祈求花蓮縣運昌隆、人民安居樂業,場面莊嚴肅穆。 閉幕典禮中,縣長徐榛蔚擔任主祭官,偕同陪祭官立委傅崑萁、副縣長顏新章、花蓮縣後備指揮部指揮官張誼德上校、第九河川局長謝明昌、花蓮縣佛教會會果法師、聖南宮主任委員吳建志、天主教會花蓮教區神父林信良、太巴塱部落祭司林正治、花蓮縣一貫道協會理事長陳民等各宗教界代表,行三獻吉禮,並恭讀祭天祈福大典疏文,祈求天祐花蓮、福澤花蓮。 徐榛蔚表示,8天的祈福遶境圓滿閉幕,感天、謝地、謝祖靈,感謝所有我們信仰的神,讓今年安然度過,祈求明年平安發展、家人健康、求學就業都能一帆風順、鴻圖大展;在這8天當中,佛教在小巨蛋的法會殊勝圓滿,來自全國各縣市好朋友都來到花蓮共同為台灣這塊土地祈福祝禱;頭目們及部落事務組長移駕到光復太巴塱祭祀廣場一同祈求祖靈庇佑;13鄉鎮市各宮廟皆辦理祈福普度法會;一貫道在寒冷的夜間舉行持道祈福;在美崙天主教堂及各教堂也有祈福祝禱活動。 徐榛蔚說,這12年來,祭天祈福不為私利、只為公義,只為求天地、信仰都能夠福德在這塊土地,各宗教間相互尊重包容、花蓮祥和;感謝縣議會全力支持,讓花蓮能夠在縣政推動之下,不斷為花蓮安居樂業,成為宗教信仰的聖地,感謝13鄉鎮市的家人們一同來參與,我們心中充滿喜樂,年年讓這塊樂土平安。 祭天祈福閉幕典禮後,晚間花蓮市區集結花車為地方祈福,在響亮的鑼鼓聲中,許多信眾扶老攜幼虔誠恭迎,六期重劃區則安排盛大的擲筊比賽及摸彩。

Read More

Omicron現蹤40國 WHO籲勿恐慌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COVID-19變異株Omicron在全球約40個國家和地區現蹤,南非染疫人數更超過300萬人。世界衛生組織(WHO)首席科學家昨天表示,民眾別對Omicron出現感到恐慌,並說現在斷言必須重製疫苗還太早。 WHO首席科學家斯瓦米納坦表示,傳播速度快的Omicron要變得更具傳染性才會超越Delta變異株,「我們必須謹慎做好準備,不要恐慌,因為我們現在的情況與1年前不同」。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主任瓦倫斯基表示,全球已有40個國家和地區出現Omicron病例。南非昨天通報,過去24小時新增1萬6055起Omicron染疫病例,累計確診已達300萬4203例;挪威首都奧斯陸一家公司的耶誕派對造成至少13人感染Omicron,是南非以外最大一起傳播事件。 有關Omicron變異株還有很多未知。歐洲部分地區仍在努力對付Delta變異株疫情。 WHO公衛緊急計畫執行主任萊恩表示,尚無證據顯示必須改變現有疫苗對抗Omicron。他說,官方應聚焦在讓更多人接種目前疫苗。 南非醫師表示,自從Omicron出現後,5歲以下兒童染疫住院人數增加,但要判定幼童是否特別容易感染,目前還太早。

Read More

〈宗教〉台東天后宮轉贈議會500雙愛心鞋

愛心公益鞋首先送出一批給的台東縣私立牧心智能發展中心,獲得新鞋的院生笑得好開心。 (記者鄭錦晴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台東天后宮董事長林有德將500雙愛心公益鞋,轉贈台東縣議會,由議長吳秀華、副議長林琮翰代表接受並頒贈感謝狀;林有德表示,天后宮獲匿名愛心人士捐出一批休閒女鞋,再透過縣議會一同做愛心,轉贈給需要的鄉親。 台東天后宮董事長林有德將五百雙愛心公益鞋,轉贈台東縣議會,由議長吳秀華、副議長林琮翰代表接受。(記者鄭錦晴攝) 捐贈現場擺滿各式各樣新穎的女性休閒鞋,林有德董事長說,匿名的愛心人士來天后宮拜拜後,發心捐出一批大鞋廠的庫存愛心休閒女鞋,給天后宮做愛心,因此再透過台東縣議會,一起把愛心送出去,轉贈給台東需要的鄉親。 吳秀華指出,天后宮獲得愛心人士的愛心休閒鞋一批,不忘和議會一起來做愛心,這批休閒鞋在設計及材質上都很新穎,應該價值不菲,未來愛心鞋將轉贈給台東縣各鄉鎮有實際需要的鄉親。 因疫情期間大家收入都深受影響,有了新鞋鄉親可省下一筆開銷,真是滿滿的小確幸,也感謝回饋社會的優質廠商。 尤其明年是台東天后宮12年1次的祈安建醮,議會將全力協助,今天就從做愛心鞋開始,並祝福天后宮建醮圓滿成功。 議會收到愛心鞋後積極媒合社福單位,林琮瀚首先前往台東縣私立牧心智能發展中心,送出一批鞋子給院生們。發展中心董事長李艷菁表示,在年末入冬時收到這樣的禮物非常暖心也很實用,院生們獲得鞋子都很開心,謝謝各界的關心與幫助。

Read More

李遠哲諾貝爾獎章證書 捐台史博即起常設展出

前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於1986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肯定,將證書及獎章捐贈給台灣歷史博物館。 (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前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於一九八六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日前將證書及獎章捐贈給台灣歷史博物館,台史博即日起規劃於常設展「大家的博物館」單元展出,讓台灣歷史中,有關當代科學發展領域中最重要的關鍵紀錄能更加完整。 台史博指出,李遠哲是目前唯一出身台灣及成長的諾貝爾獎得主,此次捐贈品除獎章、證書及受獎報導資料,包括他歷年來獲獎及全球各地學術機構授予的榮譽博士等文物,分學術獎章五十一組、學位證書袍服四十一組文物,諾貝爾獎章及證書於二樓「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常設展出;台史博指出,諾貝爾證書為瑞典藝術家為年度得獎者創作的專屬畫作,證書本身更是獨特藝術創作。 李遠哲台大化學系、清華碩士、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就讀博士,再至哈佛大學等校研究,與赫許巴赫(D. R. Herschbach) 教授團隊,共同研發交叉分子束實驗技術之突破,榮獲諾貝爾化學獎。 李遠哲表示,自己有兩個夢想,除成為優秀科學家,與志同道合者一起讓世界變得更好,也期待為台灣這座島嶼留下有人曾經努力、奮鬥痕跡,因此捐出物件,與常民文物在一起。 台史博館長張隆志感謝李遠哲捐贈重要文物,象徵台史博努力完備國際關係連結與合作的能力,也見證台灣人對頂尖科學、人權普世價值的貢獻;他也預告,新落成的湖畔圖書館將於明年正式對外開放,屆時將正式舉辦李遠哲文物特展,也希望年輕學子前來參觀,代表科學世代傳承意涵。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