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光國小田徑隊南征北討 屢創佳績

東光國小田徑隊獲港都盃全國田徑錦標賽小男子組八百公尺接力第一名。 (東光國小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東光國小田徑隊繼日前參加台南市國小田徑錦標賽,榮獲田徑總錦標冠軍之後,參加新北市全國青年盃田徑公開賽又締造佳績,加上二月分別參加台北市春季全國田徑公開賽與港都盃全國田徑錦標賽,雙雙摘下八百公尺接力第一名,表現亮眼。 東光國小校長林義順表示,東光田徑健兒近來獲獎連連,二月在台北市春季全國田徑公開賽就榮獲小男一百公尺、兩百公尺、及八百公尺接力第一,並且獲得小男子組田徑總錦標冠軍。接著轉往高雄參加港都盃全國田徑錦標賽,又奪下小男子組八百公尺接力第一名、四百公尺接力第三名。 三月初在台南市國小田徑錦標賽表現更是驚人,摘下四金二銀一銅,更榮獲小男田徑冠軍;接著再轉往新北市,參加新北市全國青年盃田徑公開賽,榮獲小男子組兩百公尺第二名、八百公尺接力第二名。 東光國小田徑隊目前的成員是六年級蔡承訓、徐瑋晟、趙子懿、李岳聲、楊柏宥等十多人,在教練陳健華的帶領與吳信諭、黃崑南、李靜怡老師的協助下,南征北討屢創佳績。 林義順說,今年該校田徑隊參加四縣市比賽,除市賽外皆是全國賽,還能奪下總錦標,實屬不易,足見他們平時辛苦的指導及付出,不僅犧牲假日,甚至在大年初五開工日,陳健華等老師就帶著孩子到校集訓。此外,參加各地比賽有時頂著烈日、有時冒著寒流、雨勢,感謝教練們為學生的付出。

Read More

印度男定序 非防疫旅館染疫

入境20多天確診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國內近日有1名印度籍男子入境20多天才確診,疑在防疫旅館染疫。對此,指揮中心11日公布最新病毒基因定序結果指出,其序列與同樓層個案不同,維持判定為印度境外移入病例。 1名印度籍40多歲男子(案21061)日前確診為COVID-19境外移入病例,由於個案從入境到確診長達20多天,指揮中心懷疑可能是防疫旅館群聚導致的本土病例。 然而,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昨日在疫情記者會中表示,根據最新基因定序,該名印度籍個案與防疫旅館同樓層個案病毒序列不同,研判不是防疫旅館群聚,維持判定為印度境外移入病例。 另,羅一鈞也公布過去一週檢出的染疫者病毒基因定序統計,3月4日至10日國內共有94例境外移入病例檢出Omicron變異株,其中半數來自越南及印尼,以東南亞國家為主,另有1例個案檢出Delta變異株(最早在印度發現),為1名越南境外移入病例。

Read More

郭春福收徒答禮 贈五關帝神帽

金冠神帽負責人郭春福(右)為「五關帝」戴上新帽,台灣祀典武廟主委林培火(左)目測是否方正。 (記者陳治交攝) 感謝祀典武廟共襄盛舉在神尊前行拜師禮 廟方回贈「金冕掄冠」匾額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台南市登錄傳統工藝「神明銀帽」保存者、金冠神帽負責人郭春福今年一月新收年輕弟子入門習藝,在台灣祀典武廟「五關帝」神尊見證下,遵循古禮行拜師禮;郭春福十一日答禮捐贈神帽,廟方回贈「金冕掄冠」匾額。 金冠神帽負責人郭春福(左)十一日捐贈「五關帝」神帽,台灣祀典武廟主委林培火(右)代表廟方回贈「金冕掄冠」匾額。 (記者陳治交攝) 「師徒制」是早期民間技藝傳承方式,拜師禮代表師傅與學徒關係的正式確立,也象徵華人文化尊師重道的修業精神。郭春福帶領弟子吳致鋒向「五關帝」上香後,由弟子向師傅、師娘遞呈拜師帖、奉敬茶水,並獻上肉脯、芹菜、紅豆、蓮子、紅棗、桂圓等束脩六禮,各象徵「敬心反哺」、「業精於勤」、「鴻圖大展」、「苦心教育」、「早有所成」、「福慧圓滿」寓意,更表達入門後對師傅「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敬意。 郭春福表示,拜師禮特別邀請台灣祀典武廟「五關帝」參與,讓年輕弟子學習忠孝禮義精神,為了感謝台灣祀典武廟共襄盛舉,他花費將近一個月時間為「五關帝」神尊製作神帽,從量帽圍、設計、打版到成品,每一道程序都是親力親為,純手工耗費工時,郭春福對自己的作品都再三檢視,好還要更好。 郭春福、吳致鋒師徒於昨日下午迎請神帽至台灣祀典武廟,行上香禮,為「五關帝」神尊戴上新帽,廟方回贈「金冕掄冠」匾額。台灣祀典武廟主委林培火指出,台灣祀典武廟奉祀關聖帝君八尊神尊,「五關帝」常代表廟方出門行禮,非常感謝郭春福答禮捐贈神帽,讓「五關帝」更顯光采,卸下的舊神帽將予收藏保存。

Read More

奇美部落求償 原民會免賠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四年前舉辦的南島民族論壇,開幕典禮中有一段阿美族奇美部落的勇士舞表演,奇美部落認為未獲授權即擅自表演,對原民會提起三百萬元的侵權國家賠償訴訟。台北地院認為,南島論壇開幕式並非原民會辦理,無賠償事由,十一日駁回部落請求。 法院指出,南島論壇開幕式並非原民會自行辦理,而是原民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辦理,文發中心也不是原民會的行政助手,因此舞團提供的開幕展演,不屬在原民會行使公權力行為的涵蓋下,因此不須負國家賠償責任。 部落也對受原民會委託的優利公司提訟,法院勘驗相關契約,指優利僅為人力派遣服務,對於派遣至原民會文發中心的娜麓灣舞團所展演的內容,並無指揮監督之責,也無侵權的行為責任可言。

Read More

台灣疫苗接種證明 入菲免隔離

中央社∕馬尼拉十一日專電 中華民國駐菲代表處今天表示,台灣和菲律賓已相互採認國際預防接種證明和數位疫苗證明。即日起,持台灣COVID-19疫苗接種證明入境菲律賓不用接受隔離。 中華航空菲律賓分公司總經理陳俊男接受採訪指出,菲律賓政府跨部門抗疫工作小組今天發函菲國交通部,告知菲律賓即日起接受並承認台灣核發的疫苗接種證明。 陳俊男說,他們與菲律賓檢疫局確認後,檢疫局也告知,已收到跨部門抗疫工作小組發函,即日起旅客持台灣核發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接種證明赴菲律賓,無須訂防疫旅館即可登機,不必接受隔離。 菲律賓駐台代表費南德六日表示,針對台灣旅客反映入境菲律賓時,持台灣核發的國際預防接種證明需隔離六天五夜,原因是台灣不是世界衛生組織(WHO)會員,「你們沒有WHO的疫苗卡。所以我們試著說服我們的政府接受台灣的疫苗接種卡」。

Read More

登國際期刊 第1型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 關聯曝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長庚醫院11日指出,該院最新研究發現,第1型糖尿病患若20歲前就發病,且有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一等親屬,心血管疾病風險恐增2.61倍,成果登上國際知名期刊。 林口長庚新陳代謝科醫師林嘉鴻表示,第1型糖尿病多數是自體免疫疾病,當胰臟小島中的β細胞被破壞,會導致胰島素無法正常分泌。至於第2型糖尿病,則是因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降低,產生阻抗,致血糖無法進到細胞,胰臟便更努力分泌胰島素,但胰島素有限,逐漸分泌不足,使得大量葡萄糖留在血液裡造成高血糖,最後形成糖尿病。 第1型糖尿病和第2型糖尿病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也不同,林嘉鴻說,第2型糖尿病的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與胰島素阻抗有關;第1型糖尿病則僅少數文獻推測可能與腎臟病變的存在與否相關。 由於第2型糖尿病具明顯家族遺傳特性,第1型糖尿病的心血管風險是否也與有第2型糖尿病家族史的存在相關,而可以考慮使用第2型糖尿病家族史關連,作為第1型糖尿病患的重大心血管疾病易感性標誌。為解開此關聯性,林口長庚新陳代謝科及兒童內分泌科與長庚醫院巨量資料中心合作,運用領先全球的家族關聯分析方法,從全人口的健保資料庫,建構全台最大規模的第1型糖尿病家族病史關係模型,推定第2型糖尿病的家族病史和第1型糖尿病的大小血管併發症之間的關聯性。 林嘉鴻說,此計畫共計收集1萬多位第1型糖尿病患資料,其中具有第2型糖尿病家族史者共1,302位,與沒有第2型糖尿病家族史9,935位資料進行研究。 研究結果發現,第1型糖尿病患若有一等親屬患有第2型糖尿病,且本身發病年齡小於20歲,其發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風險,相較於沒有第2型糖尿病家族史的第1型糖尿病患增加2.61倍。 進一步看小血管的病變,其腎臟病變風險亦增加1.44倍、視網膜病變風險增加1.28倍、神經病變風險增加1.24倍。 林嘉鴻指出,這是全球首度針對第1型糖尿病患建立家族病史模式的大規模研究,釐清過去只能從學理上推測家族第2型糖尿病史的影響。未來盼能利用此研究成果,在臨床上針對較早發病的第1型糖尿病患,運用簡單的門診家族史篩檢,找出高危險族群,給予及早的預防與介入措施,從飲食、運動、藥物等各方面去控制,以降低併發症的風險。

Read More

本土+7 雙北家庭群聚3確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1日宣布,新增7例本土確診個案。圖為台北街頭民眾戴口罩防疫。(中央社檔案照)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國內11日新增7例COVID-19本土個案,指揮中心表示,其中3例是雙北一起家庭群聚,匡列107名接觸者,感染源待釐清;旅遊團復康巴士案增4人染疫,另經病毒定序確認,台南某醫院2名藥事人員均為同起群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日公布國內新增82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7例本土個案及75例境外移入(45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明,這次新增7例本土個案,其中4例與旅遊團復康巴士案有關,另外3例為雙北市一起家庭群聚,感染源待釐清。 莊人祥指出,在雙北市家庭群聚方面,目前感染源待釐清,這個家庭中40多歲的爸爸(案21260)住在新北市,3月9日出現症狀、自行快篩陽性,後來再到醫院採檢確診、Ct值14.4。 疫調進一步匡列107人,已有96人採檢,其中2名住在台北市的非同住家人(案21295、案21296)確診,累計3人染疫。 另,4例在台南本土個案,與旅遊團復康巴士群聚案有關,莊人祥說,其中2人為確診個案的鄰居,到社區採檢站檢驗確診;另2例為友人,曾和染疫藥事人員(案21083)足跡重疊,都曾參與同場活動。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補充,根據最新病毒基因定序,台南某醫院2名藥事人員病毒序列均與宮廟旅遊團、高雄自助餐個案相同,確認為同起群聚。 該起旅遊團復康巴士群聚案源自高雄一家自助餐廳,蔓延至宮廟旅遊團、復康巴士及台南某醫院,11日再增4例確診,累計24人染疫。

Read More

南寮鹽田永鎮宮屋瓦剝落 待修

南寮鹽田永鎮宮舊址的屋瓦龜裂剝落,農業局森保科加圍警戒繩。(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南寮鹽田永鎮宮舊址的屋瓦龜裂剝落,農業局森保科僱工拆除安全堪虞的瓦片,並加圍警戒繩,以免瓦片墜落傷及無辜。森保科表示,為保存鹽田南寮的文史風貌,計畫修繕鹽田永鎮宮舊址,並不拆除。 民國九0年代配合台南科技工業區開發與生態保護,原南寮社區有住戶三十六戶、承租戶六戶,因地勢低漥,市府於九十一年協助辦理遷村至台南科技工業區鹽田里。南寮的鹽田永鎮宮建於民國四十一年,廟名取自祖廟北門永隆宮的「永」,四草大眾廟鎮海元帥的「鎮」,稱之為「永鎮宮」,直至九十四年遷至鹽田里。 鹽田永鎮宮舊址為四草水鳥保護區的休憩場所之一,常見遊客在廟埕乘涼,但年久失修,屋瓦莫名龜裂剝落,地上散落破裂的瓦片、混凝土塊,森保科得知後,馬上僱工拆除安全堪虞的瓦片,並加圍警戒繩。 森保科指出,鹽田永鎮宮舊址只有寺廟結構,未奉祀神明,基於安全考量,同時保存鹽田南寮的文史風貌,計畫修繕鹽田永鎮宮舊址,並不拆除。

Read More

建築工不慎跌倒 鋼筋從眼戳腦 3次手術保他命

經額葉/顳葉到頂葉大片腦出血 造成右側癱瘓/失語症 後續復健仍有進步空間 高市一名30多歲建築工人在工地作業時不慎跌倒,遭30公分長鋼筋從右眼眶內側直接戳到腦部後側,經住院3個月、歷經3次手術後終於救回一命,目前透過門診持續追蹤。(高雄長庚醫院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高雄11日電 高雄一名30多歲建築工人在工地作業時不慎跌倒,遭30公分長的鋼筋從眼眶戳進腦部,住院3個月、歷經3次手術,終於救回一命,但仍有右側手腳癱瘓、失語症等後遺症。 高雄長庚腦神經外科醫師丁俊瑋今天接受媒體聯訪表示,這名30多歲建築工人送醫時,有一根鋼筋從右眼眶內側直接戳到腦部後側,經過額葉、顳葉直接戳到頂葉,造成腦部很大的損傷、有大片腦出血,所幸送醫時還有生命徵象。 當時由腦神經外科醫師黃裕樺主治,參與醫療團隊的丁俊瑋說,團隊第一時間先替男子開顱減壓、清掉看得到的血塊以救回性命;後來又在複合式手術室進行血管攝影,確認大血管未受影響,才將鋼筋移除,並因擔心腦部內外相通會引發感染,又做了顱底重建手術。 他表示,後來再替工人檢查時,發現因血管受傷,造成腦部有2處出現假性動脈瘤,因此又進行栓塞手術,預防動脈瘤破掉。病人住院約3個月後順利出院,目前透過門診追蹤,已經進步到對外界有反應,但仍有右側手腳癱瘓和失語症等嚴重後遺症,不過後續復健應該還有進步空間。 他也說,臨床上遭較長的物體貫穿腦部,常傷及大血管、腦幹等重要結構,造成患者很快死亡,但這名工人很幸運,鋼筋剛好擦過大血管且未傷及腦幹。他並提醒,遇頭部穿刺傷應須立即送醫急救,千萬不要試圖拔出穿刺物和加壓傷口,避免引發大出血或讓傷害加重。

Read More

麻豆新樓醫療暴力應變演練

麻豆新樓醫院進行醫療暴力應變演練,過程相當逼真。(記者林相如攝) 記者林相如∕麻豆報導 為了確保醫護人員及病患安全,麻豆新樓醫院安衛室舉辦醫療暴力應變機制演練,並邀請警方到場協助指導,演練過程相當逼真。 麻豆新樓醫院急診科主任林森山表示,急診室是較容易發生醫療暴力的地方,希望民眾就醫時,應尊重現場醫護人員,不容許任何理由在醫院滋事,甚至對醫護人員言語恐嚇、威脅或是暴力相向。 這場演練模擬一名在急診室留觀的病人,可能因情緒激動,不願配合醫療,於病床上躁動不安,但陪同前來的哥哥因有喝酒,看到弟弟與醫護人員間的互動,相當不滿,推倒護理人員,並開始揮動雙手起身打人,護理人員立即啟動院內急診暴力事件通報,警衛及保全人員趕到現場,社工及公關人員也隨即到場,並通知轄區埤頭派出所前來處理,將施暴民眾制伏,演練過程相當逼真。 麻豆新樓醫院副院長唐秋敏呼籲社會各界一起支持,對醫院暴力零容忍,共同為就醫安全把關,讓醫療人員都能安心從事醫療業務,保障全民安定有序的健康醫療權利。 麻豆警分局埤頭派出所所長朱英宏提醒醫院,遇到暴力事件應立即通報警方,另醫院相關人員要記得配戴密錄器,以保護自身安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