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航空攜手台灣體壇菁英飛向杭州亞運會 提供客製化專屬服務

長榮航空特別提供選手們專屬報到櫃檯並配置醒目的航顯,協助代表隊加速報到作業。地勤人員持手舉牌為參加杭州亞運的台灣選手們加油,預祝能在今年的賽事勇奪佳績。(長榮航空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第19屆亞洲運動會即將於9月23日在杭州隆重登場,展開為期16天的精彩賽事,第一批亞運代表隊的台灣選手於15日出發,長榮航空除贊助免費超額行李,還提供皇璽桂冠艙及豪華經濟艙包艙、客製化機上餐點等服務,提供選手們舒適的飛行體驗,以最佳狀態迎接挑戰,爭取佳績。 長榮航空獨家直航亞運舉辦地點杭州,為配合選手賽程,讓選手得以選擇最適合搭乘的航班,自9月15日至10月10日止,在旅運暢旺之際,仍於賽事期間增班及放大為波音777-300ER機型,提供桃園-杭州航段共計16個航班的皇璽桂冠艙與豪華經濟艙全區包艙服務,共計近700席機位,讓選手們輕鬆抵達杭州,以最佳的狀況代表台灣出賽。 長榮航空特別提供選手們專屬報到櫃檯並配置醒目的航顯,安排流暢的動線規劃,協助代表隊加速報到作業,同時長榮航空也贊助代表隊免費超件行李額度及提供行李專櫃運送,讓選手出國征戰無後顧之憂。長榮航空也於登機時,播放暖心的迎賓廣播,邀請機上旅客共同為選手們加油,讓選手帶著大家的祝福,在賽事中大放異彩! 長榮航空為提供選手們一致性的服務,開啟跨部門專案會議,並經與承辦單位多次討論,特別調整機上服務流程及餐點供應方式,除了以法國Evian礦泉水共同歡迎搭乘皇璽桂冠艙及豪華經濟艙選手登機,長榮航空也首創於豪華經濟艙提供皇璽桂冠艙等級餐點及100%冷壓果汁,讓所有選手同享皇璽桂冠艙餐食。 長榮航空對體育的支持遍佈海內外,除了在日本、美國、英國及法國,皆有贊助棒球、足球等各項運動的足跡。同時長期提供資源支持多位不同領域的台灣好手,包括「世界球后」戴資穎、「羽球王子」王子維、「台灣蝶王」王冠閎以及「小林同學」林昀儒等優異選手,都將在此屆亞運大展身手,也預祝所有選手都能勇奪佳績。

Read More

臺中港船舶交通服務系統VTS邁入智慧化管理新紀元

VTS管制人員操控示意圖(台中港務分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公司近年來逐步執行臺灣港群智慧轉型計畫(Trans-SMART),持續朝著建立智慧化海港的目標邁進,而船舶交通服務系統(VTS)的智慧化轉型,亦是其中重要的一環。透過VTS設備升級,並以智慧化方式輔助船舶監控與具備預警偵測功能,同時整合各類物聯網資訊,降低海事案件發生機率,是VTS智慧化轉型的重要目標。 臺中港船舶交通服務系統(VTS)自96年啟用至今,對於臺中港分道航行及提供海上交通管理正確且即時的船舶動態訊息,以及船舶保全等制度之推動,助益甚大。然而,傳統的船舶交通服務系統是以雷達及特高頻無線電(VHF)作為主要工具,屬於「技術導向型」系統。為了提升港埠運作效率及確保船舶海上航行安全,同時將電子海圖(ECDIS)、雷達(RADAR)、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資訊等加以整合,臺中港務分公司自111年3月14日開始辦理臺中港船舶交通服務系統(VTS)升級案。 本案提升船舶操航智慧輔助系統功能,同時因應臺中港獨特地理環境及氣候等要件執行智慧港口行動方案,包含配置自動偵測港區海域交通異常之6大告警功能,分別為船舶碰撞、碼頭碰撞、偏離航路、錨泊監視、限制進入區域及速限區域等智慧化示警功能,藉此輔助VTS管制人員因人工監看港區可能產生之盲區及達到即時進行事故預防之預警偵測。 本系統之6大告警功能,係導入擁有40多年實務經驗的日本無線株式會社公司(Japan Radio Co.)所研發VTS管理系統,該公司所開發之VTS管理系統遍及菲律賓、越南、印尼、泰國等全球20多個國家,並在馬來西亞設有VTS訓練中心,持續落實港口管理系統整合至VTS系統,能夠提高整個港口的安全性和營運效率。 臺中港務分公司將利用此系統判斷可能風險與自動執行語音告警等智慧輔助技術,並大幅強化監控商港區域交通動態,使VTS操作人員能持續掌握主航道、錨泊區及港內水域等商港區域動態,迅速提供船舶進出臺中港的各項交通協助與服務,降低港灣事故、提升安全與港埠運作效率,邁向智慧化管理新紀元。

Read More

滬東中華承造MSC四艘2.4萬TEU級超大型貨櫃船交清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大陸「中國船舶集團」(CSSC)旗下滬東中華造船為中國船舶集團(香港)航運租賃公司和地中海航運公司(MSC)建造2.4萬TEU級超大型貨櫃船系列船的最後一艘"MSC CLAUDE GIRARDET(地中海·克勞德·吉拉德特)"輪,在中船長興造船基地命名交付。(見圖) 據瞭解,這是自今年三月以來,滬東中華在半年時間裏交付地中海航運的第四艘2.4萬TEU全球最大型級貨櫃船,意謂著滬東中華為地中海航運建造的該系列船專案圓滿收尾。 該船是由滬東中華自主設計,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入級DNV。該型船總長399.99米,型寬61.5米,型深33.2米,甲板面積近似四個標準足球場;最大堆櫃層數可達25層,相當於22層樓的高度,可承載24萬噸貨物,最大載櫃量可達24116只標準櫃。 據稱,該型船配備獨有的小球鼻艏、大直徑螺旋槳和節能導管等裝置,並採用氣泡減阻系統,不僅有效降低船舶總能耗,還可減少相應總量3%至4%的碳排放,全年可減少6000多噸;首次採用軸帶發電機,能夠有效降低燃油消耗,優化油耗和船舶能效設計指數,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MSC CLAUDE GIRARDET"輪是滬東中華為地中海航運建造的四艘該系列貨櫃船專案的最後一艘,也是滬東中華迄今建成的第七艘2.4萬TEU級貨櫃船,目前尚有六艘該級別在建或即將建造同型船。 地中海航運四艘2.4萬TEU級新造貨櫃船係自2021年七月卅日啟動連續建造,首艘船"MSC TESSA"及第二艘船"MSC CELESTINO MARESCA"今年三月交付,第三艘"MSC GEMMA"於今年五月交付。該項目建造期間經歷疫情、颱風、超高溫等困難和考驗。

Read More

<府城廣角鏡>重建台糖有功卻慘遭槍決的首任總經理沈鎮南(下)

青年時代的沈鎮南。(照片取自程玉鳳著《台糖沈鎮南案研究》) 詹伯望 沈鎮南對復興台灣糖業有其見解與做法,其一是,糖業是台灣經濟命脈,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其二是農務應重於工務;其三是拓展外銷,賺取外匯;其四重視人事任用,高級人員以盡量提升本省人為主,如有不足再向內地約請,至於低級幹部應盡量錄用本省人,一九四八年,五千二百二十五名職員中有六成五為本省人;其五,降低成本,增加競爭力。 一九五0年三月,台糖公司銷售日本十萬噸糖的合約,已完成運輸工作,四月初沈鎮南擬偕同業務處經理宋以信前往日本視察,並洽商銷售新糖,但省警務處並未發給宋以信出境證,只好由沈單獨赴日,並指示宋以信代理總經理,此時宋氏已遭盯上,俟沈氏返國後,宋即遞出辭呈,不再上班,潛逃出境香港。 戒嚴時期台灣保安司令部保二總隊,將宋之出走歸咎於沈鎮南有意縱放,有人認為情勢不妙,力勸沈氏迅速離台,但他自認沒有對不起國家,堅持不走。這時,又有虎尾糖廠福利社經理李基藩遭人向監察院指控貪汙,被合作社理事會記過免職,憤而辭職,在不起訴處分後申請復職遭拒,遂向報紙投書,揭發台糖貪汙案十二條,將沈鎮南與虎尾廠長江理如牽連在內。 沈鎮南全家福。(照片取自程玉鳳著《台糖沈鎮南案研究》) 最荒唐的是,台灣省保安司令部判決書對沈鎮南罪名是「為叛徒供給資產未遂」!他殫精竭慮設想的各種復興台糖方法,在判決書中竟被曲解為都是為了迎接共產黨來台!一是指沈多產糖少賣糖,減少政府外匯收入,「以便匪來時獻功」,實則台糖受內戰影響無法內銷大陸,糖價大跌,只得大力外銷,反而外匯暴增;二是指台糖鐵道四通八達,遍布沿海,沈使鐵路運轉靈活,預備「以鐵路運送匪軍」,這罪名也使台糖鐵道部門捲入者多達十人;三是指其調整員工待遇,尤其二二八事件後,人心惶惶,許多大陸來的員工都想辭職還鄉,沈鎮南還特別南下宣慰,允予調薪,保證加強警衛,特為籠絡,以「配合匪軍來台」。 當初用以羅織通匪罪名的連通各線糖鐵工作,其實本就是國防部基於戰略需要,為台鐵縱貫線規畫的「南北平行預備線」,可到了保安司令部手裡,由於對自己毫無信心,就成了「為叛徒供給資產未遂」的證據;荒謬的是,僅僅四年後,為了宣傳反共抗俄國策,當局卻大肆利用蛛網密布的糖鐵深入窮鄉僻壤,遂行任務,而且獲得空前成功!歷史竟是如此捉弄人。 後記:本文之成,得助於程玉鳳博士嘔心瀝血,克服重重障礙,「十年磨一劍」,所完成之《戒嚴時期台灣政治事件─「台糖沈鎮南案」研究》一書,堪稱台灣令人驚心動魄白恐時期最具說服力之學術著作。程博士治學嚴謹,令人敬佩,謹此致謝。 (作者是文史工作者)

Read More

〈生活休閒〉漫步成美文化園 思古幽情

文、圖∕記者羅玉如 位於彰化永靖鄉的成美文化園,係頂新國際集團於祖厝成美堂所在,斥資六十億元打造的文化觀光產業園區。區內融合自然與人文景觀,劃分為成美公堂、和園主題區。 成美文化園和園景致優美。 成美公堂建於清光緒二十一年,西元一八八五年。初期為一條龍式竹筒屋,一九一七年修建成二進雙護龍格局。經過一百二十年歲月洗禮,建築老舊頹圮,二00五年依原貌展開修復工程,歷時七年才大功告成。陳天平、王武雄、吳杏雪、郭豐佐、黃嘉宏等國寶級匠師匠心獨運,展現閩客建築精湛技藝,讓成美公堂再現昔日風華,創台灣古宅修復先例。目前成美公堂列為彰化縣定歷史建築,規劃為台灣百年常民生活博物館。 樹齡五百五十年的紫檀是鎮園之寶。 和園廣植林木 四季各有風貌 二0一四年整建完成的和園,為頂新創辦人魏和德、謝如雪夫婦紀念園區。園內種植五十七棵松樹、二十六株柏樹,寓意松柏長青,同時提醒參觀民眾飲水思源。 成美文化園落羽松步道。 成美文化園偌大園區廣植林木花卉,十二月至翌年三月茶花開,一至三月可賞落羽松,四月桃紅陣雨樹,五至十一月百日紅嬌豔,七至九月百日菊盛開,六至九月紫薇花季,十至十二月耶誕應景花卉迎賓,四季風貌千變萬化、美不勝收。樹齡五百五十年的鎮園紫檀尤為罕見,千萬不可錯過。 成美文化園紫薇花開。 紫薇花又稱愛情樹,花語是沉迷的愛。傳說如果周圍開滿了紫薇花,紫薇仙子將會眷顧,給予一生一世的幸福。目前正值紫薇花季,成美文化園串聯霞海城隍廟、艋舺龍山寺、鹿港天后宮、台中樂成宮、高雄關帝廟、魚池龍鳳宮、台南大天后宮、祀典武廟、重慶寺、大觀音亭等全台知名的十大月老廟合推優惠活動。九月三十日之前,出示本人與上述人氣月老廟大門牌匾合影的照片,可享成美文化園半價入園優惠。不限情侶、夫妻檔,單身男女也適用。 古厝走道以油紙傘裝飾,散發思古幽情。 來到成美文化園,處處可見讀音為ㄎㄧㄤˇ的成美公堂獨創字「 」。ㄎㄧㄤˇ為學好孔孟四字的合體字,意即以孔孟精神為教育核心,將成人之美的理念向下扎根,持續散播向上、向善的力量。 成美公堂獨創字為學好孔孟四字的合體字。 整建增設天空步道 八卦山大佛風華再現 八卦山大佛可說是彰化最具代表性的地標。進入大佛風景區牌樓,沿參道拾級而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佛教徒敬獻的三十二尊石雕觀音法像,又名眾生相。參道盡頭為九龍池木棧道,再往上走莊嚴大佛高踞山頭。 八卦山大佛是彰化最具代表性的地標。 八卦山海拔九十六公尺,登上山頂視野遼闊,可俯瞰整個彰化市區。「定寨望洋」是彰化八景之一,「卦山春曉」遠近馳名。八卦山原名寮望山、望寮山,又稱定軍山。清乾隆年間的文獻已出現八卦山的名稱,其由來據傳與天地會有關。天地會的分支八卦會就是以現在的八卦山為活動範圍。 八卦山海拔九十六公尺,登上山頂可俯瞰整個彰化平原。 為帶動八卦山風景區的發展,民國四十五年一月,當時的彰化縣長陳錫卿邀集地方人士發起建造大佛,五十年五月竣工。大佛以鋼筋水泥雕塑而成,蓮台疊坐寶像莊嚴,高七丈二尺,約二十二公尺。蓮座兩旁有門,可進入大佛內部參觀,佛前有雙獅戲珠。大佛後方設有大佛殿,一樓大成殿主祀至聖先師孔子,二樓恩主殿主祀五恩主公,三樓大佛殿主祀三寶佛。大佛殿後庭園造景優美,兩側矗立九層樓高的寶塔,登塔可飽覽彰化平原風光。 八卦山大佛風景區石雕觀音法像又名眾生相。 八卦山大佛風景區納入參山國家風景區範圍,經過多年整建大為改觀。一0五年彰化縣政府建置八卦山天空步道。 高架式步道全長將近一公里,為輕鋼架結構,沿途設置七個出入口。步道距離地面高度平均六、七公尺,最高處達十六公尺。串聯八卦山大佛、彰化生活美學館等景點。不怕高的遊客登上步道,可欣賞森林樹冠層生態之美。

Read More

40名慈濟中醫師 接受OSCE臨床技能測驗

中醫住院醫師面對標準化病人,測試臨床訓練成果。(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17日舉辦「客觀結構式臨床技能測驗(OSCE)」,與大林慈濟醫院一起為40位分別在花蓮、台北、台中、大林慈院4院的中醫住院醫師進行考試,讓訓練醫師在接受1至2年紮實的中醫臨床訓練課程後,直接面對真實的標準化病人,測試他們在臨床的訓練成果。 花蓮慈院自2016年承接OSCE計畫至今,共已辦理14場OSCE測練(實習醫學生、住院醫師)、7場中醫OSCE考官培訓課程、開發93例針對實習醫學生、負責醫受訓學員醫師、專科醫師等不同醫師職級訂定的考題。參與測驗的中醫住院醫師必須在60分鐘內,完成包含中醫內科、婦科、兒科、傷科、針灸穴位操作、中藥辨認等項目設計教案,每站測驗時間為10分鐘,測驗結束後,在診間內評測試驗內容的考官會立即給予考生回饋。 花蓮慈院中醫部副主任王健豪表示,OSCE測驗對於中西醫來說很重要,因為這是住院醫師在正式進入臨床接觸病人之前的模擬演練,能加強醫師面對病人的溝通技巧,讓他們日後在臨床問診時更踏實。 中醫OSCE測驗除了透過真實診間場景,真人模擬的標準化病人,了解訓練醫師在面對真實病人時的「病史詢問」、「醫病溝通」、「四診」、「臨床技能操作」等技能之外,測驗題目也很多元,從常見疾病到罕見疾病都納入考題。 副院長何宗融說,臨床教案設定都是醫師們未來執業時會遇到的問題,透過測驗有助於提升醫療品質,培育出專業與人文並重的良醫。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好感空間展 南應大室設系秀生活美學

南應大室設系透過展覽展出空間設計及畢業得獎作品,讓各界看見學生創新學習的專業能力,體現生活的美學。(南應大提供) 台南應用科大室內設計系自家政專科時期便保有良好的傳統,學生將所學創作,除屢獲國內各大空間設計競賽及新一代設計展獎項,並透過展覽展出空間設計及畢業得獎作品,讓各界看見學生隨著時代潮流創新學習的專業能力,體現生活的美學。 台南應大於七十七年台南家專時期成立室內設計科,成為全國首創室內設計專科教育,辦學績優,歷經學校改制技術學院、升格改名科大之後,奠定室內設計系之專業教育地位。 南應大室設系教學首重理論與實務結合並重發展,卅五年來培育無數專業人才,許多校友在台灣室內設計圈不僅嶄露頭角,且獲得業者及業主的好評,例如暑假期間在台南仁德區大台南會展中心舉辦的「好感空間展」,為台灣第一場結合日常美學與特殊材料的跨界盛會,同時也是全台多位具影響力設計師共同策劃之展覽。 這次好感空間展活動,包含策展人吳郁雯、邀請講師黃家祥,直到參展設計師譚朝玲,都曾在台南應大的設計人文風氣涵養下,茁壯成長,隨著時代的變遷,台南應大室設系仍持續精進,並追隨時代的腳步與風格,為台灣的室內設計產業新生代帶來清新與生活美感的新氣象。 好感空間展不僅是日常美學與特殊材料的跨界盛會,參與策展的南應大室內設計系也於會場展示一一二年畢業生得獎作品,讓民眾體驗透過蓋章的方式,創作自己的室內設計空間,並將課堂製作的磁磚杯墊技術帶至現場,藉由杯墊製作讓參與的民眾理解到磁磚從黏貼到完成面上的施作方式,另外,更結合好感空間展的美學與生活意象,製作摺紙燈罩,不僅從生活中習得簡單的摺紙技術,同時也能體現生活的美學。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長中親師生包場支持公益電影

長中家長會包場讓親師生觀賞公益電影《跌跌撞撞圓夢者》。(記者施春瑛攝) 導演林樹橋在二0一二年曾到長榮中學拍攝《我們這一班》,今年上映的《跌跌撞撞圓夢者》也到長中取景,長中家長會特別在新光影城包場支持這部公益電影,邀親師生進電影院觀賞。 由台灣銀髮族協會出品的公益紀錄片《跌跌撞撞的圓夢者》,記述台灣慈善家、小兒麻痺症患者陳奇峯醫師及宋立蓉夫婦的真實故事,兩人在一九八八年創建《生命勵協會》,二0一二開始推廣手搖車,影片記錄夫妻二人及志工們帶領三十九名小兒麻痺患者及身障人士,從事前練習到騎上手搖車開始九天環島之旅的過程,這一路並不容易,除了克服健康、物資等可預期狀況,還要對抗天氣及各式各樣不可預期的突發狀況,讓觀眾隨著故事發展,笑中帶淚直至旅程結束。 長中校長許德勝感性的分享觀影心得,他說,這群跌跌撞撞的圓夢者給予學子最直接且深切的生命教育示範,透過影片,學子能理解並培養同理心,珍惜自己健全的身心,在未來能回饋社會。家長也紛紛表達「這是一個很棒的活動」! 林樹橋表示,若老師們能支持本片,未來擴及影響的人將會更多,他在拍攝《我們這一班》時即認識長榮中學,學校培育出的菁英不計其數,更在去年拍攝《跌跌撞撞圓夢者》時給予滿滿的鼓勵,期待透過教育的力量,讓更多人支持本片,也讓生命故事不斷傳遞下去。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暮拉推波新銳藝術家

暮拉多元藝術空間「推波計畫」進行第二波,展示新銳藝術家們的創作。(記者林雪娟攝) 暮拉多元藝術空間為鼓勵新銳藝術家,推出「推波計畫」,徵選出二十一位藝術家,目前正進行第二波展出。暮拉強調,波要持續,須先有推動者,藝術家為介質,空間提供展覽為互動及對話平台,讓藝術之波,能夠綿延而無盡。 推波計畫第二波共展出九位藝術家作品,包括王華慶、林怡瑄、林哲銘、俞柏安、許宸正、陳怡安、黃秉權、簡伃岑和魏廷宸。 出身書法世家的王華慶,以毛筆代替彩筆創作,認為毛筆和墨,更能將線條軌跡的流動展現更為清晰,既細膩又表現豐富,他認為這是特別的「顏料滑行」,他並和街舞文創公司合作,以「書包人」為標誌,表示知識獲取,更代表勇敢進取。 陳怡安的新水墨作品〈魅他域的漫遊者〉作品,令人眼睛一亮,她認為現代人沉浸在網路世界,在虛擬和真實中交錯,她也運用goole地圖,除有神遊之感,也讓人體認到虛擬世界無法展現人體溫暖感;俞柏安作品也呼應網路資訊AI時代,以線條、版畫形式呈現人們心靈真實模樣。 魏廷宸以版畫、雕塑素材,和植物對話,那也是他對家的記憶;就讀高師大美術系的簡伃岑,以鏡框展現風格,深具設計感;許宸正的暗黑展現,讓人有記憶點,曾做過古蹟修復、水電工、菸酒行等工作,心境呈現在作品中;林哲銘為求藝術創作,曾至俄羅斯學院學習,作品相當多元,既粗獷又細膩,作品意喻重生感濃郁;林怡瑄的插畫作品,在真實和超現實中遊走;黃秉權以日記形式,在跨越時間為度中,層疊平面創作。展期至九月二十七日。 (記者林雪娟)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單車跳島嘉年華 5校跨海挑戰

全成教育發展協會慶祝成立十週年,舉辦「十載幸福」澎湖自行車跳島嘉年華活動,包括七股、龍山、文山、顯宮國小以及佳興國中組隊跨海挑戰。(記者盧萍珊攝) 南市全成教育發展協會慶祝成立十週年,舉辦「十載幸福」澎湖自行車跳島嘉年華活動,包括七股、龍山、文山、顯宮國小及佳興國中組隊跨海挑戰,兩天共騎乘一百一十公里,成功刷新個人紀錄。 負責籌劃的七股龍山國小校長方建良指出,這次參與挑戰以全成教育發展協會捐贈腳踏車的學校為主,跨校組成策略聯盟及課程共作已是教育新趨勢,為體現「共好」的教育理念,配合協會成立十週年,讓五校親師生共同完成這項任務,培養學生規劃事務的能力。 這項單車挑戰菊島環島,共有四十位師生騎乘腳踏車參加,兩天共騎一百一十公里。途中經過澎湖地標景點跨海大橋、通樑古榕、二崁聚落、漁翁島燈塔、南寮古厝、摩西分海、山水沙灘及風櫃洞。 車隊經過商家或是街道時,還有熱情民眾歡呼、加油打氣,比出大大的讚與愛心,讓參與活動的親師生感受到支持的力量,奮力踩著單車向前行,完成這項「永不放棄」的挑戰。 年紀最小的龍山國小三年級羅可玹說,感謝有這次機會體驗這麼棒的單車環島活動,很開心騎完全程,領到協會頒贈的完騎證書。顯宮國小林子旭表示,過程中有時候覺得很累,但在大家相互鼓勵,只好咬緊牙撐下去,總算騎完全程。七股國小學生黃柏岳感受到,騎腳踏車可以很英雄的感覺,路上好多人替我們加油。文山國小學生楊月娥期待下次再繼續挑戰更困難的任務。 全成教育發展協會總幹事陳旻漢表示,感謝親師協助,帶領學生挑戰不一樣的人生,相信這趟澎湖行留下最深且美的記憶。 (記者盧萍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