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港奇萊鼻海岸景觀廊帶道路 預計2024年完成

(花蓮港務分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公司花蓮分公司為強化花蓮港周邊交通與服務基礎設施,帶動花蓮港地區現有觀光發展板塊與動線,預計於2024年完成開闢花蓮港奇萊鼻海岸景觀廊帶道路,串連花蓮港區及東台灣海岸線,開拓商港地區複合化遊憩區域。 奇萊鼻海岸景觀廊帶道路南起自港濱路,北至奇萊鼻海岸景觀廊帶港區界線,總長860公尺,寬度12公尺,工程計畫經費約新臺幣8,200萬元,擁有無敵海景自行車道及原始海岸景觀,本工程為保留原始生態,採兼具融合生態與綠化之景觀生態道路,兩側種植雙排臺灣海棗與瓊崖海棠等防風、耐鹽等原生樹種,以塑造車輛與行人之綠蔭海景廊道,另於道路下方保留多處生態廊道出口引導陸蟹進入,並於綠帶設置陸蟹生態解說牌;於夜間則透過道路燈具造型配合整體景觀及當地風貌,選用趨光性特性影響較低的光源做搭配,實踐工程與生態融合的目標。 未來將展望以建構完善的公共道路搭配港區基礎設施,往北串聯奇萊鼻燈塔、四八高地及七星潭風景特定區,往南結合海資館、賞鯨旅遊中心、花蓮漁港,形成具特色之海洋資源專區,來吸引民間業者投資意願,後續帶動花蓮港周邊地區觀光產業蓬勃發展。

Read More

第四次航海人員測驗試題答案公布12/22榜示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交通部航港局上週末(11月18日、19日) 兩日於華夏科技大學(新北市)及高雄正修科技大學兩試區辦理112年第四次航海人員測驗,本次測驗預計12月22日榜示,考畢試題及答案昨(11月20日)在該局航港單一窗口服務平臺MTNet航海人員測驗系統 (網址為https://el.mtnet.gov.tw/EL03/EL030201 ) 公布。 航港局表示,如有試題疑義,應於該次測驗結束之次日起三日內,即11月22日前,登入「航海人員測驗系統」內之「線上申請作業」點選「試題疑義申請」,試題疑義結果亦將公布於MTNet航海人員測驗系統供考生參考。 航港局指出,本次報名人數697人與前次688人相近,顯示航輪相關科系的畢業生仍然積極參與投入船員工作,累積航海經驗並拓展視野。加入船員行列,不僅能夠挑戰自我,學習與船舶相處的技能,更能夠遊歷世界各地,體驗不同的文化。航海事業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段充滿可能性的探險旅程。隨著航運業的繁榮,期待更多熱愛大海的夥伴加入我們,共同編織屬於航海人的精彩篇章。 附圖為航港局葉協隆局長視察臺北考場及劉志鴻副局長視察高雄考場。(航港局提供)

Read More

萬海慈善讓愛閃耀公益演唱會 6歌手用愛唱HIGH現場

2023【讓愛閃耀】公益演唱會邀請6歌手獻唱,嗨翻現場2800多位聽眾。(萬海航運慈善基金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由萬海航運慈善基金會舉辦2023【讓愛閃耀】公益演唱會,上週六(18日)晚間七點於南港展覽館舉行,由知名歌手孫盛希、陳勢安、曾沛慈、黃小琥、楊培安、盧廣仲(以上順序按照姓名筆劃排序)獻唱,嗨翻現場2800多位聽眾。此次演唱會售票所得不扣除成本,全數捐作【讓愛閃耀】專案款項。 為幫助資源缺乏、募款不易的中小型社福單位服務在地弱勢族群,萬海慈善於2016年開辦【讓愛閃耀 公益服務方案補助專案】,並結合藝文舉辦年度勸募活動。 莊斐斐執行長表示:「七年來【讓愛閃耀】累計捐贈約9,600萬餘元,補助逾300個中小型社福單位推動服務方案,我們希望幫助到老人、兒少、重症貧病等各個不同層面的弱勢族群,例如:讓獨居長者能夠每天共同用餐、身障朋友生活重建、藥毒癮更生人就業培力等,都是我們幫助的對象。非常感謝每一位捐款人,懇請大家持續支持萬海慈善【讓愛閃耀】,一起做你想做的好事。」 本次【讓愛閃耀】公益演唱會開場由楊培安以高亢嘹亮的嗓音演唱〈我相信〉,他表示:「疫情期間雖然收入減少,但我資助的公益團體沒有減少,期望大家行有餘力能手心向下幫助別人,進而牽起別人的手,實際上有很大的安慰跟幫助。」馬來西亞華裔男歌手陳勢安認為自己一路走來很幸運,對於做音樂也很有熱忱,陳勢安說:「我很感恩一切,希望能把這份感恩分享給身邊朋友,所以呼籲大家,若有能力為大家付出時,也要踴躍地把愛傳出去!」小隊長盧廣仲在唱完最後一首〈我愛你〉感性地說:「我的一生就像一場夢,我希望是一場好夢,所以在成就自己過程中也成就別人,所以十多年前開始,我的演唱會一部分收入就會捐給需要幫助的人,這次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人非常開心,Yeah!」演唱會由滅絕師太黃小琥壓軸,她豪氣地分享從事公益的經驗:「隨時隨地都可以做好事,有時候去醫院看到旁邊的人不熟悉環境,我就會主動去引導,讓他不要無所適從。」 演唱會當天,萬海慈善準備的150份雙乘福袋全部完售,福袋售價999元,象徵做公益長長久久,歡迎民眾到萬海慈善官網購買支持。【讓愛閃耀】勸募活動,27日將舉辦【讓愛閃耀】名人線上競標義賣,由74位名人及藝術家創作的作品,並於12月8日至12月10日於萬華剝皮寮歷史街區公開展出,誠摯邀請民眾共襄盛舉。

Read More

士盟國際歡慶50周年 別出心裁舉辦感恩園遊會

士盟國際通運歡慶成立50周年,舉辦感恩園遊會。( 士盟國際通運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士盟國際通運股份有限公司為歡慶成立50周年,於上週六(18)日上午9:30至下午1:00,於台北市林森公園(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一段88號)舉辦50周年感恩園遊會。 士盟此次特別別出心裁,以士盟50光輝閃耀,開創新局為主題,採園遊會形式,廣邀員工及眷屬、協力廠商、合作夥伴及客戶共同參與,彰顯士盟活力朝氣之一面,現場備有展示牆並撥放50周年影片,詳細介紹士盟發展演進、核心服務佈局、重要事蹟、企業文化、回饋社會、未來展望與數位轉型,活動當日更有資深員工頒獎、啟動儀式、有氧活力健康操、美食餐車、團體競賽、趣味闖關、手作DIY等活動,搭配啦啦隊、花式街舞、戰鼓大旗等表演,活動內容精采豐富。 士盟自民國62年成立以來,致力於提供全球供應鏈之運輸服務。以優良本土企業的型態,用宏觀的視野在台灣扎根。以品牌的經營策略推展國際物流業務,藉由整合性策略聯盟的機制以及綿密的國外代理網絡,發展出一套快速、穩健、無縫式的全球物流運輸體系,以服務滿足全球各產業的運務需求。 士盟國際通運歡慶成立50周年,舉辦感恩園遊會。( 士盟國際通運提供) 士盟創立初始以訂艙代理起家,後續擴展業務至報關、空運及海運,目前核心服務六大項目:空運、海運、陸運、報關、倉儲物流、資訊整合服務,成為全球性之國際物流集團,在新任董事長黃繼輝先生領導之下,積極推動創新,達成數位轉型目標,以領先及高品質的全球物流服務推動台灣產業發展,提升台灣產業競爭力。 士盟更秉持愛人如己,人溺己溺的精神,除提撥公司盈餘在台灣辦理高、中小學生獎助學金,以及中國大陸希望工程建設,陸續完成七所希望小學之外,並參與政府相關單位與各慈善團體對土耳其地震、烏克蘭、Covid19等各項急難捐助,將救援物資即時送達,讓愛心延伸至世界黑暗的角落,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士盟成立50年來歷經多次市場巨變,仍秉持以客為尊,以誠正信實作為客戶服務基石之理念,突破各種困難與挑戰,持續成長。

Read More

今年前10月核准僑外投資金額美金逾83億 減27.35%

(經濟部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根據經濟部投審司統計,今(112)年1-10月核准僑外投資件數為1,864件,較上年同期減少8.18%;在核准金額部分,投(增)資金額計美金83億9,852萬6,000元(折合新臺幣2,519億5,578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7.35%,主要係因111年1-10月投資金額為近15年來新高,比較基期較高所致,然112年1-10月投資金額仍為近15年來第4高,且國際知名大廠如德商允能、丹麥商沃旭、荷蘭商海龍、美商微軟、荷蘭商艾士麥(ASML)、美商Google、新加坡星展銀行等均持續擴大對台投資,顯示外資仍持續看好台灣投資環境。 1-10月核准新設公司件數為1,015件,新設公司投資金額美金6億4,523萬1,105元(折合新臺幣193億5,693萬3,158元);另112年1-10月核准新南向國家來臺投資件數為518件,較上年同期增加35.60%,投(增)資金額計美金24億8,319萬2,000元(折合新臺幣744億9,576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8.59%,其中投資來源地主要為新加坡、泰國及馬來西亞。 陸資來臺投資方面,1-10月核准陸資來臺投資件數為22件,較上年同期減少43.59%;投(增)資金額計美金2,673萬3,000元(折合新臺幣8億199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5.60%,主要係因自98年6月30日開放陸資來臺投資以來,111年1-10月投資金額為歷年(註:99年起)同期間最低,比較基期較低所致,然112年1-10月投資金額仍為歷年同期間次低。自98年6月30日開放陸資來臺投資以來截至112年10月,累計核准陸資來臺投資件數為1,578件,核准投(增)資金額計美金25億9,298萬7,000元(折合新臺幣777億8,961萬元)。 對外投資方面,1-10月核准(備)對外投資件數為467件,較上年同期增加4.24%;投(增)資金額計美金224億8,344萬5,000元(折合新臺幣6,745億33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69.88%,主要係因112年1-10月核准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以美金80億元增資美國TSMC ARIZONA CORPORATION及以歐元35億元投資德國EUROPEAN SEMICONDUCTOR MANUFATURING COMPANY (ESMC) GMBH、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美金8億餘元增資新加坡FOXCONN SINGAPORE PTE LTD、陽明海運股份有限公司以美金8億元增資新加坡陽明(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等大型投資案所致。另112年1-10月核准(備)對新南向國家投資件數為182件,較上年同期增加43.31%,投(增)資金額計美金49億6,125萬9,000元(折合新臺幣1,488億3,777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6.15%;其中投資金額較大者為新加坡、泰國及越南。 對中國大陸投資方面,1-10月核准對中國大陸投資件數為278件,件數較上年同期減少6.08%;核准投(增)資金額計美金26億3,958萬3,000元(折合新臺幣791億8,749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6.60%。

Read More

中日國際輪渡第三代中日航線客滾船鑒真號下水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大陸﹁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設計、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公司為中日國際輪渡公司建造的第三代192客位中日航線客滾船"鑒真號"下水。(見圖) 該船是由大陸船企自主研發、設計、建造的第一艘中日航線客滾船,前兩代“鑒真號”均由日本船企研製,目前營運中的第二代“新鑒真”號於1994年四月投入,替代從1985年開始往返於上海、大阪和神戶的第一代"鑒真號"。 第三代“鑒真號”總長167.2米,型寬25米,載客192人,總噸位兩萬噸,設計航速21節,可裝載貨櫃334TEU(冷藏櫃60TEU),入級中國船級社(CCS)。該船係於去(2022)年八月簽訂建造合約,今(2023)年六月上船臺鋪龍骨,計畫於明(2024)年六月投入上海-大阪/神戶中日航線營運。 據瞭解,中日國際輪渡公司是由中遠海運集團與日本日中國際輪渡株式會社合資企業,成立於1985年五月,該公司現營運"新鑒真"號和"蘇州"號兩艘船,每週一次執行上海-大阪/神戶航線,從事國際客貨運輸及相關業務。

Read More

〈中華副刊〉舊舍 小品

文/圖 劉惠芳 我是一個守舊的五年級老太太,難免特別愛舊東西,在我看來愈泛黃的愈溫暖,愈破舊的愈溫情。就像現在續喝著卅年老習慣的老咖啡,深夜失眠看些老家的老書,想著老時光的老朋友,正構圖一幅畫面還沒有下筆……說也奇怪,常念叨老記憶時也被一新道理啟發:衰敗的古色古香更讓人明白,舊東西早就數不盡不必留戀,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春天要除舊佈新人生才能日新月益,逝者如斯夫,不亦快哉! 喝杯老茶再回老房,上了老床又聽到老公老鼾聲;剛躺下,見窗縫微光,晨曦漸泛黃,老眼不昏花了。時間說快不快,說慢不慢,又過去了。再起梳鏡,烏黑頭髮少了,變白變黃也變疏,不嘆也不諱。 舊事舊物讓人喜歡,無非是它有許多能喚人共鳴的舊內容或老印象?我家那本梁實秋的「雅舍小品」曾給過如是啟示。三思兩想愛聽老人講,看到梁實秋寫「舊」更同意:「最可怕的是,倡言守舊,其實只是迷戀骸骨。」放下他的「閑暇處才是生活」,映照過去的疫情時光,好好再想這幾句話道理,看看疫情走遠沒?真好,逝者如斯夫,不亦快哉! 小時候總在風城過年過節,因為爸爸媽媽會替我們買新衣新鞋及西式糕點。姊弟妹五人年前總愛在大眠床玩,就為展示自己即將享用的衣帽鞋包。雖然新鞋不好穿,但新年也小心翼翼地不忍穿它弄出鞋面的第一道鞋痕,還不懂「削足而適履」的道理;年輕時,誰也不懂人不如舊只知新鞋不好穿,長大才明白敝屣不可輕棄,歲月雖不動盪流離,卻也遙遠也奢侈,如今更明白五餅二魚是多還是少。 人生搯頭去尾短暫無幾年,即使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疫情時人多不在其位也謀其政,還能獨善其身,如今好多人回首,竟說原來疫情給人更多閑暇,工作之餘終於有空去做人,這回反而才真正重返人的原來生活。我則更認同王鼎鈞說的老人登山改為散步,喝酒改為飲茶,吵架改為禱告,告對宣戰主張和談;我住舊舍一日,舊舍即一日為我所有,更嘲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人生本來就來去匆匆,不亦快哉! 疫情大致已去仍不敢拜望親友,開始瞎想它尚未走遠?其實簡單真實三年後我們反而真得清心寡慾,都敢想著只有閑沒有錢的生活,其實更普及於大眾甚至全人類,既不是病魔也不是原罪。反省我們曾被慾望驅趕,若仍操心那些舊的追求,就做不了應做的了。難怪許多人疫情過後改頭換面,不亦快哉! 日子一連串又在忙碌與挑戰中如飛而去,一下子便快到五月的春天,微熱了。靜晨獨坐後院,彷彿若有光時,直覺植物或動物也正逐漸甦醒,小鳥螞蟻蜘蛛蜜蜂,我愛鼎公的書今分享他曾說過「膚淺的心靈不能產生有深度的作品,醜陋的心不能產生美感」也許因他年近百歲?也許他處過豐富的時代背景?善哉善哉,不亦快哉!再看到英國詩人華茲華斯的詩,更覺時間的無情有情:   塵世耗用我們的時間太多了, 夙興夜寐,賺錢揮霍, 把我們的精力都浪費掉了。   今遁跡山林享受清風,山頂正有明月,古今多少事,盡付笑談中;真正的強者其實是那些心已縫縫補補千瘡百孔的人,發現連「縫兒」都沒了,其實也是,縫就是隙,隙就需要用針線連綴才能補合。 準備國畫故宮便挪走松煙墨換上油煙墨,筆尖輕輕揉開浸泡溫水兩分鐘完成開筆。大力下筆後筆頭圓轉有勁,我用濃墨畫故宮簷角樑頭,可想而知上頭有故宮角獸騎鳳仙人?皆知皇室建築或傳統建築都有其制式,也幾乎不給建造者留任何創意空間,我愛繪畫早知故宮人的千錘百練,因為很早就曾聆聽故宮裱畫店一師傅:「天天磨刀刮紙,其實也在磨你的性子。」我尊敬許多在故宮修文物的人,他們傾盡一生只為專注一件事。 如果到北京只能玩一天,估計一般人目標就是故宮,也是紫禁城。其實600年來故宮曾經發生過5次火災兩百多次地震,草木皆有本心,萬物皆有本情,皇宮也是舊舍,如今故宮角樓也有咖啡店,配舊舍小品,就想留住年輕人做傳統文化的二次傳播?構圖紫禁城一角擬好了。 我用油煙墨大特寫屋脊前端與屋的琉璃瓦,再加以紅色的宮牆,舊王朝的殿宇高聳,頭排脊獸領頭有一騎鳳仙人,簷下再構圖一燈籠,懂畫人必知燈上其實必有一騎鳳仙人…… 其實我只想畫出老歷史的泛黃,畫面想像更溫暖,仙人的境界仍是不亦快哉。 完稿紫禁城,沒用紫色也沒用金色,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Read More

長期鼻塞 工程師呼吸不順

醫師丁孟昌表示,鼻中膈彎曲與下鼻甲黏膜肥厚,經矯正手術與下鼻甲成形術,當天出院。 (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一名60歲工程師長期過敏慢性鼻塞,日常生活中總是因為呼吸不順而感到困擾。經醫師檢查,發現陳先生不只過敏,鼻中膈也存在著明顯的彎曲與下鼻甲黏膜肥厚,患者接受鼻中膈矯正手術與下鼻甲成形術(微型吸絞器),手術時間約莫20分鐘,術後當天就出院,隔日就回到工作崗位上執行業務。 嘉義醫院耳鼻喉科醫師丁孟昌表示,鼻中膈的彎曲和下鼻甲的肥厚是常見的鼻部結構問題,可能引起多種不適和困擾。包含鼻塞和呼吸不順,甚至會造成夜間張嘴呼吸,引起打呼或甚至睡眠呼吸中止症問題。 常見的鼻中膈彎曲原因包含以下:先天性因素、外傷或創傷、鼻竇炎或感染、老化。而下鼻甲肥厚,常見原因包含: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竇炎、內分泌變化、鼻腔異常解剖、鼻內異物或濫用鼻藥物。 丁孟昌強調,並非所有的鼻中膈彎曲與下鼻甲肥厚都需要手術治療,一般可先採取保守性治療,先使用類固醇鼻噴劑,抗組織胺藥物以及加強鼻部保養,如洗鼻治療,改變環境減少過敏原等方法。遇到症狀較為嚴重的患者,則建議安排微創手術做進一步的治療。 針對鼻中膈彎曲,可以透過內視鏡手術,將彎曲的鼻中膈軟骨進行黏膜下切除。而下鼻甲的部分,可以利用下鼻甲外折,增加鼻部通氣空間。 此外,針對下鼻甲黏膜肥厚的問題,現在已經有多種無痛,微創,且出血量少的新型器械,如黏膜下無線射頻熱能手術。 丁醫師提醒,鼻塞不是大病,但卻是影響生活品質的一大關鍵,透過簡單藥物治療及適度手術介入,可以改善生活品質。

Read More

國家公園等169處遊憩地 擴大禁菸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別讓菸味煞風景!為讓民眾享有健康無二手菸的優質休閒旅遊環境,配合《菸害防制法》戶外禁菸新制上路,衛福部20日提醒,擴大國家公園等遊憩地與公園綠地共169處禁菸,違者最高罰新台幣1萬元。 根據統計,自103年4月國家公園等遊憩地及公園綠地實施禁菸規範後,根據國人吸菸行為調查結果顯示,18歲以上人口之室外公共場所二手菸暴露率111年為42.9%,較103年之54.6%,下降11.7%,降幅達21.4%;此外,二手菸暴露者表示最常有人在面前吸菸的室內外公共場所依次為「馬路上、街上、騎樓等戶外通行場所」(24.5%)、「公園及風景區」(6.3%),顯示防制室外公共場所二手菸害,共創無菸環境,是當前亟需努力的目標。 配合《菸害防制法》戶外禁菸新制上路,國健署表示,重新公告訂定「國家公園、國家自然公園、風景特定區及森林遊樂區與公園綠地,除吸菸區外,不得吸菸;未設吸菸區,全面禁止吸菸之場所」,由各級主管機關提報,前開除吸菸區外禁止吸菸之場所,並於112年11月15日生效。 此次國家公園等遊憩地與公園綠地禁菸規範,針對遊客較常駐足場所共計169處,以及各縣市政府建置供公眾遊憩之公園綠地,列為禁菸範圍。請民眾依循禁菸標示與吸菸區標示,想吸菸的民眾,可以在禁菸指定區域之外,或在區域內所設之吸菸區吸菸,與其他遊客或休閒民眾有效區隔,保障非吸菸者的健康權。

Read More

〈中華副刊〉一點也不美麗的錯誤

林揚 家族聚會,聽外甥女描述她買鞋遭遇的這件事,我們都覺得尷尬不已。 有一天,為了治療腳痛問題,她就根據醫生的建議去找合適的球鞋。鞋店裡一個年輕的店員很有耐心的幫她一雙雙的試,鞋子穿上、換下的,臉上始終掛著笑容,讓已過知天命之年的她非常感動。 在整個過程中,因故視力無法矯正到清楚狀態的外甥女只發現年輕人的左手怪怪的,好像受傷而顯得有點不方便。因為他手受了傷,服務的態度還可以那麼親切,最後外甥女就決定多買一雙,表示肯定和鼓勵。 本來事情到這邊結束,一切就完美了。壞就壞在付帳的時候,外甥女還特別讚美他說:「你真是太棒了,非常感謝你的耐心。還有,你的手好像受傷了,還好吧?」 一問完,發現店員支支吾吾的不知該如何回答她的關切時,她才意識到不對勁,睜大眼睛發現到他的手並非受傷,而是裝了義肢! 天啊!她說她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形容當時非常懊惱的心情;如果地上有洞,一定會立刻跳進去。 結果,她連「對不起」都忘了說,拎起鞋子狼狽逃離。 那樣的心情,我是很能感同身受的,因為自己也有一次犯過類似的錯誤。 事情發生在下班車廂較擁擠的捷運上,我附近站了一位大腹便便的女士,她面前坐著一位穿制服的高中男生。平常根本不會有勇氣扮演正義使者的我,發現那學生穿的是母校制服,基於自己是學長又曾是學校老師的雙重身分,突然勇氣上身,挪了兩步,過去問他能否讓位給他眼前這位懷孕的準媽媽。 學生沒有任何不耐,只是臉上有些無奈的站了起來。正當她說謝謝準備坐下時,我們兩個同時發現那位同學一拐一拐的,緩步往車廂的另一端走過去。你可以想像除了我滿臉尷尬,不知所措外,那位懷孕的女士也被我連累到遲疑了好一陣子,不知該坐還是不坐。當時的情境只有一句話可以形容自己: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 只覺得:那個瞬間,即便有個大洞能立刻鑽進去,暫時躲避滿臉的尷尬和懊惱,也無法消除滿心的愧疚!那愧疚讓人連走過去道歉的勇氣都消失了。」 對於這種因為「好心」而造成的「無心」之過,看來只好想辦法原諒自己,並提醒自己下次要做類似的好事時,眼睛也該睜亮一些。否則,這樣的錯誤可一點也不美麗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