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打氣佳 新冠病例低於預估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新冠疫情持續處高原期,疾管署6日表示,雖上週為第5波疫情高峰,新增567例新冠本土確定病例,因疫苗打氣佳且天氣回暖,新增併發症下修萬人以下;另新增65例死亡病例,但當中最年輕為一名中部40多歲男性。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上週新增567例新冠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一週新增546例上升,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9%;另上週新增65例死亡病例,與前一週新增64例相當,死亡個案中65歲以上長者占90%。 防疫醫師林稜表示,死亡個案當中,最年輕的為一名中部的40多歲男性,本身有糖尿病史,沒有打過XBB疫苗。該名男子在1月中曾因肺炎住院,但在出院後一週出現咳嗽、發燒、嘔吐等症狀,因而再度住院。後續又出現敗血性休克,和急性呼吸道窘迫症候群,住院第6日即過世。 另李佳琳表示,自新冠XBB疫苗開打以來,本土通報確診併發症及死亡病例中未曾接種新冠XBB疫苗者分別占98%及99%。近4週變異株監測總計,本土檢出病毒株以JN.1 (64%)為多,其次為EG.5 (25%)及BA.2.86 (6%)等;境外檢出病毒株以JN.1(82%)為多,其次為EG.5 (10%)及BA.2.86 (6%)等。 分析整體疫情,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原本預估上週新冠疫情單日將新增1.2萬~1.5萬名個案,但上週最高個案數為週一的9千多,比預期還要低。可能與天氣回暖,疫苗施打踴躍有關。 不過,羅一鈞表示,目前國內新冠疫情持續且處流行期,因農曆春節將近,人群聚集及移動頻率增加,病毒傳播風險仍高,為保護個人健康,請民眾儘速接種新冠XBB疫苗,以及時獲得保護力。目前莫德納XBB疫苗還有455萬劑,Novavax XBB疫苗尚有30萬劑。

Read More

〈中華副刊〉簡政珍詩學隨想 這個句子做了什麼?

花語 文/簡政珍 圖/卓美黛 美國學界中結合現象學與後現代思維的費希(Stanley E. Fish)認為:閱讀不是追問「這個句子是什麼意思?」(What does the sentence mean?),而是「這個句子做了什麼?」(What does the sentence do?)。前者強調的是文本的意涵,閱讀專注的是靜態的文句;而後者強調的是文本如何引發讀者心靈的動態之旅。 因此,閱讀的重點不只是要去追索文字的「意涵」,而是去感受體會這些文字給自己帶來什麼「意義」。

Read More

花蓮門諾春節開呼吸道特別門診

  門諾醫院於10日起,一連3天開設「春節呼吸道傳染特別門診」。(門諾醫院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春節將至,因應國人返鄉及出遊人潮,恐造成各類呼吸道疾病升溫,門諾醫院於2月10日(初一)起,一連3天開設「春節呼吸道傳染特別門診」。醫務部主任鄧學儒指出,春節前後是「呼吸道、腸胃道」感染流行期,免疫力較低的長者、孩童,務必格外當心。 根據衛福部監測資料顯示,農曆春節期間,國內外呼吸道傳染病疫情呈現增加趨勢,包括引發呼吸道感染的流感、新冠與腺病毒,以及造成腸胃道病症的諾羅病毒及輪狀,門諾醫院為兼顧呼吸道傳染病輕症病人,初一至初三開設「春節呼吸道傳染特別門診」,看診科別涵蓋成人科及小兒科。 鄧學儒表示,開設「春節呼吸道傳染特別門診」,主要是分流輕症患者至門診就醫,除避免全擠進急診,造成急診壅塞、癱瘓,保有原緊急醫療功能外,還能防止群聚,讓非呼吸道疾病的急診患者,免於被感染。 鄧學儒說,年節期間民眾因飲食、作息的改變,加上出遊群聚,容易感染「呼吸道、腸胃道」疾病,呼籲免疫力較低的慢性病患者、長者及孩童,應保持原有作息,睡眠充足也要避免暴飲暴食,由於近期氣溫變化大,外出更要注意保暖及多補充水分。 他也提醒民眾,若到人潮擁擠處,建議須佩戴口罩,外出用餐選擇高溫烹煮過菜餚,避免生食及過量,才能降低腸胃道疾病風險;過年期間,部分民眾身體不適不願就醫,就怕「來年觸霉頭」,提醒輕微感冒、腸胃炎可在家觀察,1至2天若無緩解還加劇,就應盡快就醫。

Read More

〈耳鳴暈眩保健專欄〉感冒後天天暈 內耳炎性耳石斑病變作怪

右側內耳炎時,內淋巴液比重增加,橢圓囊及球囊之耳石斑均向上浮起,纖毛群彎折,該側前庭輸出訊號減少。耳石脫離耳石斑後,會向上浮起,漂浮半規管內。(醫師陳建志提供) 一名50歲中年男性,數月前罹患重感冒,COVID-19快篩陰性。就在咳嗽、發燒、喉嚨痛緩解後,卻開始感到暈眩。走路時會歪歪扭扭,以為路面向左傾斜,很擔心會跌倒。一快速轉頭、低頭或抬頭時,就會見到眼前景物在旋轉;即便是睡前躺下或睡醒起床,也會暈眩。曾以為是腦中風,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檢查正常。曾以為是失眠引起自律神經失調,服用過血清素受器調節劑及抗焦慮劑,也接受過神經調節療法。為了避免惡心嘔吐,只能天天服用止暈止吐藥。 就醫時,我請他閉起雙眼,發現他身體一直向右偏。向右轉動他頭部,見到他眼球正向右快速地旋轉,持續數秒鐘;向左轉動他頭部時,眼球也會快速地向左旋轉。右側橢圓囊眼肌反射 及球囊頸肌反射均呈現異常,另外,我還發現他右側耳膜略紅,原來是罹患了內耳炎性橢圓囊及球囊病變,以耳石斑病變,併發半規管耳石沉積症。 根據解剖,橢圓囊及球囊位於內耳及半規管之間,內有排列整齊的耳石斑,用於感受人體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加速度。一旦中耳炎持續,併發內耳炎,耳蝸分泌出蛋白質含量較高的內淋巴液,比重較高,當流到橢圓囊及球囊時,耳石斑比重相對較低,便向上浮起。部分耳石脫離耳石斑,也會向上浮起,一旦進入任一半規管時,就會在患者改變身體姿勢時,繼續帶動內淋巴液的流動,引發眩暈及眼震。 此病治療,以口服或靜脈注射抗生素及副腎皮質素為主,設法消除感染,緩解發炎,需持續數週;反覆進行耳石復位術,把移位耳石挪回橢圓囊內,可解除姿態性暈眩。在這過程中,可輔以平衡訓練,矯正大腦對於平衡失調的錯誤認知,更可加速療效。 (作者∕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醫師陳建志、曾秉濤)

Read More

Novavax XBB 16.5萬劑已配送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Novavax指出,Nuvaxovid XBB.1.5疫苗16萬5000劑已抵達台灣,適用於12歲及以上民眾注射,該批疫苗已分配到各醫療院,提供民眾多一種非mRNA疫苗選項。 食藥署於去年12月核准Nuvaxovid XBB.1.5疫苗專案輸入。食藥署指出,在動物試驗結果顯示,施打Novavax XBB.1.5疫苗,除可針對XBB.1.5變異株病毒產生相當的中和抗體免疫反應,另外,由於其他變異株疫苗臨床試驗結果亦顯示,亦可誘發對該變異株病毒良好的中和抗體免疫反應,而提供保護效益。 Novavax指出,秋冬呼吸道傳染性疾病是一波又一波接續而來,面對即將到來的春節假期,民眾不免擔心因群聚、長途旅行、出入公共場所及聚餐而提升感染風險,呼籲民眾要儘速進行預防接種。

Read More

流感仍處高原期 年後恐小高峰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6日公布,春節前一週是這一波流感疫情的最高峰,門急類流感就診人次為12.3萬人次,雖較前一週上升,但已低於原本預估的13到15萬人次,春節過後,加上開學,可能人潮交流還會出現有一小波的高峰疫情。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指出,上週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為12萬3131人次,較前一週上升,為近10年同期次高,仍處高原期。多項監測系統顯示近期流感病毒、新冠病毒及腺病毒等多種呼吸道病原體持續於社區活動,其中流感病毒以A型H3N2為主。 同時,上週新增30例流感併發重症,其中23例未接種流感疫苗;另新增8例死亡,其中7例未接種流感疫苗。 防疫醫師林稜表示,上週新增8例死亡個案中最年輕的是北部40多歲女性,有內分泌方面的潛在疾病,未打流感疫苗,1月初發病至診所就醫,篩出B型流感,領取抗病毒藥物返家,但症狀未改善,發病第5天掛急診,胸部X光顯示雙側肺炎,抽血顯示發炎指數升高、白血球下降、腎功能變差,診斷為呼吸窘迫症候群及多重器官衰竭,併發細菌性肺炎與菌血症,於住院2週後過世。 林稜說,近期流感併發重症通報數仍多,呼籲民眾提高警覺,如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發紺(缺氧)等危險徵兆,請儘速就醫,並配合醫師指示服藥,以降低併發重症發生風險。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說,預估在春節休診過後,由於天氣又有變化,加上開學等因素,流感疫情又會有一波上升,但預期屬於「緩和」,不會高於這波疫情。呼籲公費流感疫苗剩餘約9萬餘劑,請民眾儘速接種。 此外,羅一鈞表示,為兼顧春節期間呼吸道傳染病病人,尤其是兒童的就醫需求及急重症醫療品質,疾管署獎勵急救責任醫院於初一至初三開設呼吸道傳染病特別門診,依衛生局回報,配合開設特別門診醫院共計156家,規劃開設約1155診次(含346診次兒科特別門診),高於往年開設診次。

Read More

溫補腎陽 可擺脫手腳冰冷

醫師楊文杰說,中醫調理身體及適當運動,可改善手腳冰冷。(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不少民眾進入診間,常會詢及醫師有關手腳冰冷問題,北榮新竹分院傳統醫學科醫師楊文杰表示,老年人和年輕人手腳冰冷的主要原因不同,但皆可以正確的調養方式,找回暖呼呼的四肢。 醫師楊文杰指出,老年人以血液循環不良、末梢神經病變為主要原因,常與動脈硬化、貧血、糖尿病有關。而代謝方面,老年性甲狀腺功能低下雖不常見,卻常讓生活作息正常的長輩老是手腳冷冰冰,一整個疲倦沒有精神。至於年輕人的手腳冰冷則以體質、情緒壓力影響血管擴張而減少血流供應為主。 楊文杰說,不論青壯年或老年人,長時間暴露於寒冷環境,在無保暖措施下,影響末梢血流供應皆有可能手腳冰冷。 楊文杰表示,中醫認為手腳冰冷與腎陽虛弱、氣血不足、寒濕侵襲有關。腎主藏精,腎陽不足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表現為四肢冰冷。同時,寒溼邪氣侵入體內使血管受損,影響血液流通,進一步加重手腳冰冷症狀。 調理方法,中醫選用具有溫補腎陽的中藥,如枸杞、巴戟天、淫羊藿;桂枝和附子為流傳千年不衰的古老方劑藥對,常用於治療寒冷引起的四肢冰冷。食療上可選用去寒化濕的食材,如生薑、辣椒和肉桂等,有助於驅散體內的寒濕邪氣。擔心上火的民眾則可選用溫補食材,如紅棗、桂圓、黑芝麻。同時應避免直接食用冰箱未退冰的食物,有助於維持身體的溫暖。平時保養則可尋求中醫師調配適當劑量的玉屏風散,可明顯改善肢體冷感。 此外,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如散步、體操。活到老、動到老,讓氣血運行順暢,就可向「手腳冰冷」Say NO。

Read More

避免生食喝煮沸水 腸保健康

衛生局提醒落實做好「濕、搓、沖、捧、擦」正確勤洗手好習慣,開心過好年。(記者張翔 翻攝) 記者張翔∕嘉義縣報導 國內近期門急診腹瀉就診人次增加,衛生局提醒落實「濕、搓、沖、捧、擦」正確勤洗手好習慣,飲食注意食物徹底煮熟再食用、飲用水要煮沸、汙物要消毒、確實做好環境清潔,做好「健康5保庇」,才能降低病毒傳播風險,如出現疑似症狀盡速就醫。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連假前後易出現腹瀉就診人次上升,嘉義縣112年春節期間(1月15至1月28日)腹瀉門急診就診累計3798人次,113年統計同期就診已累計3734人次持平,歲末年節將至,團聚圍爐免不了大魚大肉,衛生局呼籲,避免生食,食物要充分煮熟、注意食物的冷藏保存、烹調及製備過程亦應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為保障民眾飲用水安全,飲用水務必煮沸後再飲用或喝安全衛生的瓶裝水。 衛生局長趙紋華表示,吃下沒有煮熟的受汙染食物或喝下不乾淨的水源後,便有可能被感染腸胃道疾病,其中貝殼類海產(例如生蠔)、水果、蔬菜、未經消毒處理的奶類及其製品,特別容易受到汙染。 趙紋華提醒,老年人或抵抗力較弱的高危險群,應避免食用生魚片、生菜、生蠔或未熟貝類等,以降低罹病風險,同時也提醒醫師於臨床務必落實TOCC問診及是否群聚之高度警覺性,如發現疑似腸胃道群聚,請於24小時內通報衛生局,民眾如出現腸胃道症狀亦請儘速就醫,春節期間就醫資訊可至衛生局網站查詢。 腸胃道疾病容易混和上呼吸道疾病,衛生局再次提醒民眾勤洗手,做好環境消毒,食物要充分煮熟,並以熱食為宜,要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及如廁後一定要澈底洗手,才能健康5保庇有效預防感染,祝福大家新的一年「龍」健康,開心過好年。

Read More

科技男吃尾牙豪飲心梗 黃金時間救回

醫師張聖典提醒,當出現不明原因左胸悶、頭暈、心悸、惡心、喘、呼吸困難,務必把握黃金時間搶救。(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10℃以下寒流低溫,全台急凍,各地傳出多起OHCA個案,且適逢尾牙春酒旺季難免小酌助興,新竹科技界一名50歲游姓上班族,尾牙聚餐時豪邁乾杯,喝到一半卻突然倒地不起,同桌友人見狀趕緊叫救護車同時第一時間幫忙CPR急救,男子OHCA緊急送到東元綜合醫院救治,經心導管中心團隊即時在60分鐘內打通阻塞的血管,成功救回男子性命,住院觀察後平安出院,健與家人團圓過年。 心臟內科主任醫師張聖典表示,該病人自述曾做過健康檢查,檢查報告紅字只有膽固醇偏高,沒有其他重大疾病,自認身體還算健康。但病人此次OHCA到院檢查發現3條血管都有阻塞,而且狹窄得非常嚴重,分別是左前降支、左迴旋支和右冠狀動脈,這次主要打通的是左前降支,也是3條之中最重要的血管,所幸經過心導管中心團隊即時在黃金時間內打通血管,成功救回男子生命。 張聖典說,寒流來襲,連續低溫,會促使血管收縮、心跳加快,讓心臟與血管的壓力增加,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能引發心律不整或急性心肌梗塞,酒精影響加上夜晚氣溫偏低,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機率。 心肌梗塞的高危險因子有年齡(男性≧45歲;女性≧55歲)、家族史、吸菸、缺乏運動、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還有容易被忽視的「高膽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130 mg/dL或高密度脂蛋白<40mg/dL)。醫師說,低密度膽固醇超標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風險因子,心臟科醫師會根據患者的風險來決定個人化控制目標。許多患者都知道要控制低密度膽固醇(LDL-C),但是往往看到抽血報告的低密度膽固醇數值降下來後,就擅自停藥,導致血中的膽固醇不穩定,治療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醫師提醒心肌梗塞的徵兆,當出現不明原因左胸悶、頭暈、心悸、惡心、喘、呼吸困難,務必把握黃金搶救時間,送往有能力治療急性心肌梗塞的醫療院所,挽救寶貴的生命。

Read More

客家酸柑茶 潤喉爽聲又提神

酸柑茶要經過9蒸9曬程序,每蒸1次都得壓1次,才能讓酸柑茶慢慢夯實,陽光曝曬,更是風味獨特主要原因。(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冷氣團來襲,泡一壺暖暖的客家酸柑茶,不但滋潤喉嚨,更暖胃又暖心,它是傳統客家先民智慧加工製作而成的茶。 文史工作者范文芳老師表示,酸柑茶在客家人的心目中,是茶也是藥,是茶可以清飲,是藥可以紓緩扁桃腺發炎、降火氣、潤喉、爽聲、提神的天然果茶飲。 酸柑茶不受潮可以長久存放,越陳越有味道,想喝時將茶果敲碎,果皮和茶葉都可以飲用。(記者彭新茹攝) 范文芳表示,酸柑顧名思義是一種相當酸的柑桔,由於外皮常有皺褶,再加上果粒碩大,看起來像是虎頭一般,因此也被稱為虎頭柑。春節期間常被放在神桌上,待元宵過後再收下。此時虎頭柑因這段時間的放置,酸味漸轉換為甜味,成了一種酸中帶甜,風味特殊的水果。 范文芳指出,酸柑最重要的用途是和茶一起加工,製成酸柑茶,成了酸甜中更顯茶香的特殊飲品,更是傳統客家人用來預防感冒的備方。 客家人於春節期間將虎頭柑供奉在神桌上,待元宵過後才收下,此時虎頭柑已由酸漸轉甜。(記者彭新茹攝) 范文芳說,要製作出風味獨特的果茶,要經過9蒸9曬,每蒸1次都得壓1次,才能讓酸柑茶慢慢夯實,陽光曝曬主要是讓酸柑和茶葉、青草的味道充分溶合,由原本的青及澀味,逐漸因陽光的催化作用,逐漸轉為溫和而甘潤。 製成後堅硬如石頭的酸柑茶,由於內容密實且完全脫水,只要不再受潮,可以長久存放,且越陳越有味道,想要喝時,只要將茶果敲碎,果皮和茶葉都可以飲用,一般而言,酸柑茶的湯色呈半透明琥珀紅,充滿清甘圓潤的香氣,飲用起來立刻可感到喉韻清順,滋味芳醇,有些還帶點微酸,風味十分迷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