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務署公布性別友善職場及多元性別意象創作比賽活動簡章 歡迎報名參加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關務署公布該署及各關113年「性別友善職場及多元性別意象創作比賽」活動簡章, 歡迎踴躍報名參加。 113年度該署及各關「性別友善職場及多元性別意象創作比賽」4/11~5/31開放報名收件。活動方式:參賽作品由該署及各關各自收件,提交該署性別平等工作小組審查作品主題,通過初審作品於該署臉書粉絲專頁由民眾公開按讚投票;另由該署性別平等工作小組特別選定代表作品。 參加資格:該署及各關同仁、海關相關業者(含其家屬)及中高齡(45歲以上)族群。獎勵辦法:(一)人氣獎:第1名:1名,新臺幣(下同)5,000元商品禮券。第2名:1名,3,000元商品禮券。第3名:1名,2,000元商品禮券。 依該署臉書粉絲專頁按讚數前三高者列為第1名至第3名,票數相同者,由分享數較高者勝出。(二)特別獎:2名,每名2,000元商品禮券。由該署性別平等工作小組票選代表作品。(三)參加獎:10名,每名500元商品禮券。為鼓勵海關相關業者及中高齡族群參賽,由該署性別平等工作小組會議自通過初審者中隨機抽出。(四)投票獎:10名,每名200元商品禮券。投票期間結束,由該署以電腦隨機抽出參與按讚投票者。徵件期限:113年年4月11日至113年年5月31日(現場繳件或以郵戳日期為憑,提早於活動開始前繳件者,不予受理。

Read More

夜班津貼跳票? 王必勝:需處理時間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朱益宏11日指出,衛福部承諾的護理人員夜班獎勵津貼,至今都沒有全額發放,衛福部次長王必勝指出,衛福部沒有承諾跳票問題,正進行相關作業辦法修正程序,通過後就會依法動用經費,請外界再給一些處理時間。 朱益宏指出,社區醫院是站在維護民眾健康的第一線,921大地震後,南投聯外道路完全中斷,是當地的4家社區醫院在第一時間挺起救治傷者工作,88風災後屏東成為孤島,也是屏東南門醫院等社區醫院肩負起民眾醫療照顧之責任,政府不能有事就要社區醫院盡責任,平時卻完全不理今社區醫院需求,「這是要社區醫院做功德嗎?」 朱益宏表示,衛福部承諾之護理人員津貼,3月4日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主持政策協調會,達成社區醫院護理人員小夜班由400元,增加為500元,大夜班由600元,增加為900元,雖與區域醫院及醫學中心之津貼有差距,但地區醫院最終也同意這個方案,而衛福部卻仍依最初規劃之400元、600元標準發給。 王必勝指出,使用公務預算發給護理人員工作津貼,修改相關作業辦法要經過一定的行政程序,目前正進行相關作業中,沒有承諾跳票問題,通過後才能依法動用相關經費,請外界再給一些時間處理,等到程序走完就可以動用經費發放獎勵津貼。

Read More

每月15天頭痛X3個月 恐是慢性偏頭痛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不少人多少都有偏頭痛問題,醫師提醒,若是發作越來越頻繁,連續3個月每個月有15天以上的頭痛,極有可能已從陣發性偏頭痛轉變為慢性偏頭痛,需考慮使用預防性藥物。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神經內科主任洪嘉蔚指出,根據第3版國際頭痛疾病分類,原發性、次發性及其他頭痛疾病多達十幾種,其中最常見的原發性頭痛就是偏頭痛。 偏頭痛指的不是頭部一邊的疼痛,而是一種有特定症狀的疾病。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偏頭痛在台灣15歲以上成年人的盛行率約為9.1%,以20-50歲的人口比例最高,男女比例約為1:3。 在不使用止痛藥或止痛藥無效的情況下,偏頭痛會持續4~72小時,相關頭痛症狀特徵包含有單側、搏動性、疼痛程度中或重度、日常活動(如走路或爬樓梯)會使頭痛加劇等。若頭痛發作時,符合上面特徵的其中兩項,且伴隨惡心、嘔吐、畏光及怕吵其中一種症狀,就有可能罹患了偏頭痛。 洪嘉蔚指出,若是頭痛發作越來越頻繁,連續3個月都有每個月15天以上的頭痛,極有可能已從陣發性偏頭痛轉變為慢性偏頭痛,需考慮使用預防性藥物。第一線的預防性藥物包含有乙型阻斷劑、抗癲癇藥物、鈣離子阻斷劑、抗憂鬱劑等,雖然效果極佳,但仍有少部分病人無法緩解頭痛,或是無法忍受藥物副作用。 最新的偏頭痛預防藥物為CGRP拮抗劑,其副作用較少,但藥價昂貴,健保限用於慢性偏頭痛且第一線預防藥物無效或無法忍受副作用的病人,需事前審核通過方可開立。不符合健保條件的病人,亦可自費使用。 洪嘉蔚提醒,偏頭痛雖然不會致命,但發作時對病人的生活功能及生活品質影響甚鉅。洪嘉蔚提醒,應盡早至神經內科門診就醫,經由適當的診斷與治療,可降低陣發性偏頭痛惡化為慢性偏頭痛的機率。

Read More

潛在聽損230萬人 僅4.5%選配輔具

科林助聽器即日起啟動「全方位到府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專業的輔具選配與諮商服務。(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聽損發生率為10%,台灣聽損潛在人口約為230萬,按常態分布推估聽損40分貝以上推估有100萬人口。但每年助聽器進口量僅能滿足約4.5萬聽損人口需求。等於每年僅4.5%的聽損人口實際採取行動選擇使用助聽輔具。聽力師提醒,耽誤聽損矯正恐影響聽力與腦力。 林小姐發現爸爸聽力越來越差,家裡電視也越開越大聲之後,就常為此和媽媽起爭執。但因為林爸爸愛面子也變得固執不愛出門,堅持不願意去做檢查,更拒絕配戴助聽器。 在女兒一再請託之下,科林門市人員帶了配備前往林小姐家,勸說林爸爸勉強嘗試戴上助聽器。也因為這次體驗,林爸爸願意持續配戴,也讓家人鬆了一口氣。 資深聽力師蔡鋕鑫表示,目前聽損並拒絕佩戴助聽器的因素除了經濟考量、對助聽器的誤解,或是重視外觀等心理因素之外,仍有一群非助聽器門市服務所及的聽損對象,例如出外行動不便的長輩、或是子女平日工作不易請假陪同選配的長輩,以及注重隱私或是業務繁忙的商務人士等等,常因為各種理由耽誤聽損矯正,導致認知障礙風險增加。 為因應人口高齡化趨勢,科林助聽器持續在各縣市建立助聽器選配中心,目前已近百家直營門店,選配專業度也被長庚、台大、榮總等教學醫院長期指定為院內助聽器合作廠商。 為持續擴展服務區域與對象,即日起科林助聽器啟動「全方位到府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專業的輔具選配與諮商服務。由專業培訓的聽力照護專家到府服務,且只需要簡單預約,費用與服務項目均透明公開。科林「全方位到府服務解決方案」即日起即可預約,且4月30日前預約可享有早鳥價0元服務。

Read More

〈中華副刊〉從土地長出的虛華——「今浪潮‧高雄2020s」觀後感 

文/圖 離畢華  策展人藝術家陳水財此次在高雄市立文化中心至真三堂展出《合境平安》和《見虛華》兩幅畫作,係「今浪潮.高雄2020s」中極具指標性的作品。 陳水財在致詞中舉詩人離畢華詩作〈神圖〉,詩中句句緊扣高雄人文和地理景觀以互文此次畫作的精華之處,譬如「驕傲的雨豆和傻氣的鳳凰木/以黑色豆莢和紅色蝶瓣獻祭」、「穿過愛河灣/一條無盡意的隱喻」以及「其中蘊藏的閃電」等可說是詩畫嚴絲合縫、襯映生輝。 高雄從一座工業城市華麗轉身成為一個宜居的、藝文風氣鼎盛的城市,其中顛波與周折,在地藝術家從未缺席,之前以黑畫調性著墨於工業發展對城市開發、成長和市民生活、習性所造成長遠壓抑和傷害,藝術家以畫中以及畫裡的隱喻大量的黑來監督、控訴甚至對抗,對抗主流和邊緣、外省與本省、本地和外來等等的不公不平,故有所謂衝撞(見高雄市立美術館「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展覽)之語。曾何幾時,藝術家畫作彷彿服用褪黑激素,黑色逐漸隱入第二層,多彩猶如感受春天召喚的花蕾,從怯生生試探性綻放變成滿園繽紛。參展畫家在這次具有宣示性的作品中紛紛提出亮麗多彩的作品,其中不乏顛覆故有畫風的精采之作,如以「黑畫」見稱的洪根深展出《黯夜》(1946)展出「黯夜」(壓克力彩、墨/畫布/112*145cm/2023),雖然畫面仍被大面積的墨色佔據,但這一片黑中翻出灰和白,不再似之前畫中濃郁到猶似永夜的陰鬱,我們也可以從媒材之一的壓克力顏料判出黑色的彩度高於墨色;且在畫作上方,以靛色為主的鮮色浮出一輪淨月,像交響樂中小提琴「跳弓」在音樂作品中,要求將頓音處理得短促、輕巧、鏗鏘分明。如果是用拉絃樂器來演奏頓音,就要用「跳弓」技巧一般輕快,也諭示明月破雲而出,是另一番新境了。另一張《悠遊》偌大的畫面中,白色以無聲的強勢蔓延、滲透到畫面右側的黑暗領地,這景象可以說預告一貫以「墨」見長的藝術家其歷歷可見的心境轉換,更或是藝術家畫風轉變之下另一種風格已儼然形成。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畫面中有接近彩紙剪貼四輛小嘟嘟、還有乘著紙飛機悠游的紅衣女孩,在在都見出童趣,也看到一位阿公的心情心境。 又如洪明爵的《溫度實驗室》(1968-)作品「溫度實驗室」(綜合媒材:環氧樹脂、丙烯酸顏料、螢光顏料、碳酸鈣),直觀似乎不是溫度的實驗,而是媒材的實驗,可是這些媒材產生的色溫明亮一如黑夜霓虹,不,是比霓虹還明亮的LED螢光,讓人看到活力。畫面上的活力是產卵的綠蠵龜奮力求生的意志,這又何嘗不似隱藏在詩文字表面之下、代表一座城市的活力呢?沈昌明兩幅《金剛經四具偈》的作品(沈昌明金剛經四具偈之一/三連屏,綜合媒材/162*112*3/2021,另幅亦同。),在如夢如幻的浮世微塵中浮現金剛經經文,活脫脫如韓國畫家金昌烈,出生於 1929年的金昌烈,是韓國單色畫的啟蒙人物,不僅與白南準同為好友,更是暨其後影響西方當代藝術甚巨的韓國藝術大師。在1970年的作品〈v nement de la nuit〉中,繪出創作生涯中的第一顆水滴,之後金昌烈便開始以各種方式的水滴開啟了往後50年的悟道創作。他選用《千字文》中具有正面字義的文字融入到繪畫中,除探討自身文化外,更回歸生命的本源,挑戰真實與虛幻的界線(高美館-綵珊)。1970年後的作品《神的眼淚》以千字文將文字作為繪畫元素! 無論所有作品以何種媒材、何種技法、本於何種信念,在在表現出高雄現當代繪畫藝術的多元和厚度,這就是實力。這時已無庸衝撞,也不在意所謂的主流,因為吾等已然實實在在的存在,很有十八世紀印象派發軔的況味,這種氛圍可從陳水財展出的作品窺出一斑。據藝術家自道,《見虛華之一》一圖色彩意象乃脫胎於台灣寺廟傳統色。台灣寺廟正紅、大綠、金黃等傳統色被藝術家以意象手法巧妙擷取,看似凌亂的畫面結構,正是台灣庶民生龍活虎的生活氣息。從這些色彩中以傳統工藝剪黏做為發想,再發展出另兩幅「加官進祿之二」以及「合境平安之二」,這兩張我只能遠望廟宇屋脊上所塑立的、以剪黏造型而成的「三尊老公仔」福祿壽,型在,但細節隱然,自成一股仙氣;最令人思之有味的是畫面下方的一條細微橫線,我解之為「上方是神界下方是人間」,又「神人之間其實僅一線之隔」。 所有的繁華都是從腳下所踏的土地生出,不但是本土化即國際化,這正是高雄這座欣欣向榮的城市所給予,或者,反過來思考:正是藝術家們貼近地面呼吸、吸取泥中養分才成就一座城的自信,自此甘雨膏澤,嘉生所以繁榮也。

Read More

住院整合照護 日不到千元 家屬好評

  台南醫院「住院整合照護服務試辦計畫」提升醫療品質與安全,減輕家屬經濟與情感負擔,實施5個月已有逾千人參加,病人和家屬滿意度很高。(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102歲「阿枝嬤」因肺炎住院,面對高齡及病痛,正當她和高齡的兒子、媳婦皆感到無助之際,醫院實施「住院整合照護服務試辦計畫」就像一場及時雨,來的剛剛好,只需每天支付950元,便得到全天候照顧,從身體清潔到飲食安排,經一個多禮拜,百歲人瑞肺炎逐漸康復順利出院,繼續享受家庭溫暖及長照2.0資源。 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護理科護理長李筱雯指出,台南醫院去年底通過健保署「住院整合照護服務試辦計畫」核定,這項服務主要在改善家庭成員住院對全家所造成的不便和影響,不僅醫療品質與安全得到提升,家屬的經濟與情感負擔也大大減輕,完善的住院照護支援,讓照護更輕省、家人更安心,有效提升病人及家屬的滿意度,也吸引更多家庭參與。 李筱雯說,「住院整合照護服務試辦計畫」依病人的照護需求,合理估算所需的照護時數,並精心安排最適合的照護人力組合。統計去年底實施至今年3月底累計參與人數達1443位,顯示其廣泛的應用和受歡迎程度。在品質管理方面,以「病人及家屬滿意度」為主要指標,病人家屬對住院整合照護病房的評價有很高的肯定,阿枝嬤的故事更為這項計畫作成功的見證。 值得一提的是,這項服務費用低於個別聘請看護價格至少一半,可提供高品質照護,也能減輕家庭負擔。 李筱雯說,為了保證照顧的連續性和透明度,醫院制定照顧服務人員交班制度,設置身體照顧紀錄單,讓病人的照顧情況更加明瞭可掌握。所有輔佐人力都需要遵循相關的管理規定,完成教育訓練和定期接受考核,以確保照護的質量和效果。病人或家屬對於參加此方案有選擇權,只需詢問醫院聯繫窗口或護理站,經評估合適收案,即可享受這項貼心的服務。

Read More

〈中華副刊〉邊境的風(上)

■鄧榮坤 抵達恆春時已中午了。出門時,天空飄著細雨,擔心南臺灣是否也被微雨籠罩,見到恆春炙熱太陽,不自覺把帽子稍微拉正了些,希望遮住辣的豔陽,誰知僅轉個身的時間,被炙傷的肌膚已微微刺痛。 首次走進恆春街巷,景觀難免陌生。翻開泛黃史冊,容易找到先民們留下的記憶──清光緒元年設恆春縣城時,因一年四季如春天般暖和,而將當地喚為恆春。路過恆春,我們把腳步放慢了許多,在海洋逗留的風鼓脹了衣袖,也吹醒午後有點困的睡意,自蟬嘶的韻律中逐漸熱絡的人群,把恆春街巷踏出了笑聲…… 迎著從海洋吹過來的熱風,走進電影「海角七號」取景的建築,在導演穿針引線下,對恆春這塊巴掌般大的半島有了新的認識。多年前,在這裡生活的族群,他們的後代子孫繼續傳承著面對生存的堅持,尤其是在土壤貧瘠的丘陵地上,必須種植能維繫生命的糧食,曾經讓這群人傷透了心。 恆春半島的風,乾燥,有人開始在丘陵地栽植瓊麻,而採纖製纜的行業也慢慢蔓延開來,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為滿足戰艦船纜之原料,曾在恆春大量種植,直到人造纖維的問世,麻繩逐漸被尼龍繩取代,曾經興盛一時的麻業在喟歎聲中式微,然而,瓊麻工業恆春近代歷史中,有深遠影響,因為這玩意曾經養活了許多人,只要提及恆春的瓊麻,臉上堆滿笑容的恆春人依然感到驕傲。 對現代人來說,別說瓊麻了,連麻繩都很難見到。當日治時代之建築物、曬麻場即將被整修為旅人尋古踏查的場域時,恆春瓊麻的故事似乎再度在這片土地萌芽,隨海風漾盪而在旅人的心頭醒轉。   經過後壁湖,很難不與閩南語的「後面」聯想在一起,而後碧湖是景觀秀麗的碼頭,潮水退去,會呈現瀉湖樣貌,許多慕名而來的旅人比覓食的海鳥多,把港灣圍繞成一個傳說。 村民對人潮的喧嘩,似乎已經習慣了。他們說,這座湖宛如「厝後壁」的湖,小時候就一直喚它為後壁湖,一直是恆春半島最大的漁港與遊艇碼頭,可以讓百餘艘遊艇泊靠呢! 嘗鮮,就繞進漁港邊的市集,生鮮區魚販與熟食區攤販的招呼,讓我們似乎找到疫情前的熱絡,雖然嘴上仍戴著口罩,依然滿心歡喜,我們終於遠離城市的喧囂,在這裡把過度的煩惱與鬱悶拋開,盡情擁抱南臺灣的熱情。 遠方的落日逐漸西沉,後壁湖漁港逐漸在黃昏中熱絡起來,漁船陸續進港,碼頭邊湧入人潮。村民說,旗魚、飛魚、鬼頭刀是夏季熱門的生鮮,在附近餐廳可以看到這些魚,躺在冰庫裡等待饕客,如果想吃黑皮劍旗魚或白皮魚,要等夏天過後天氣轉涼的十月。 美食,雖是夢寐之事,餐飲時卻也不過度執著,而村民說的那些魚,腦海中很難勾勒出長相,更別提如何料理了。靦腆之餘,還是往躺在餐廳冰櫃的魚多看一眼,至於挑哪種魚嘗鮮,多年未見的好友搶著對餐廳老闆說──旗魚、雨傘魚、鬼頭刀各來一份嘗嘗。

Read More

〈中華副刊〉靜靜的幸福

■范惠玲 一個小院,一把靠背椅,一張小木凳。夕陽還未落下,大娘和大爺就這樣對坐在高大的桂花樹下的小木桌旁,各自忙活著各自的活兒,五十年來似乎該說的話都已經說完。 小院一旁開墾了一畦土地,種了小白菜、花菜、蘿蔔還有少許的蒜。小白菜是半個月前播種的,已長出小綠苗,嫩得讓人不忍伸手去摸;花菜宛如一朵朵雪白的花朵,讓人感到它的純潔和美麗;白白胖胖的蘿蔔在地裏,幾片青綠青綠的葉子都向上豎長著,葉子下的蘿蔔有的伸出頭來呼吸空氣,有的害羞地躲在土裏;蒜苗那白玉般的莖、翠綠的葉子簇擁在一起,活像一片齊刷刷的小竹林。 晚霞給大娘臉上的皺紋染了色,一道一道,好似皴開的水彩。晚霞也把大爺的銀髮染了色,一層一層,類似舊紙上的白葦。 「織得沒有以前好了,也沒有以前快了。」大娘停下手,拍了拍腿上的絨線,慢慢站起身,將還帶著織針的毛衣貼到大爺背上,習慣性的比劃一下大小,「你說你孩子給你買的毛衣不穿,非得讓我織,我這老手老腳的,哪還織得動?」走回躺椅,她繼續織毛衣,還是一針一針,一絲不苟的樣子。 天邊褪去了酡紅,夜像半透明的墨紙,一點一點鋪展開來,與那晚霞混沌在一起,像一幅淡彩山水。 小木桌上放著一小壺自家釀的紅粬米酒,一小碟酸菜,一張象棋盤。大爺拿起壺嘴上倒扣著的小玻璃杯倒滿了酒,覷著雙眼抿一口慢慢吞下後,輕輕地「啊」了一聲,一副十分滿足的樣子,一股醇香氤氳開來,整個院子都飄著酒香,再夾點酸菜入口嚼著,酸菜是大娘醃制的,那叫一個香啊。然後大爺又埋著頭研究著棋譜,似乎未聽見大娘的話,其實他心裏已經悄悄地熱了一下。頓時,那鐫刻在心靈深處的一幕浮現在腦海:他人生擁有的第一件毛衣,是年輕時剛娶大娘那會兒大娘給他織的,穿在身上,全身都裹著大娘的愛,暖暖的,那時他心裏就想著這輩子都要穿大娘織的毛衣。大爺微微抬頭,不動聲色地看了大娘一眼,又埋頭研究棋譜,「你說這棋子,到底是誰發明的,真是玄妙無窮……你說嘞,珍兒?」那日晚霞太硬了,大娘臉上竟泛起了一朵紅雲。珍兒是大娘的小名,於是,她很不屑地瞥了一眼桌上那個舊棋盤,「還說呢,這板子都多少年了,磨得不清不楚的,也不換換。」這時,她似乎感覺到手中的毛衣打錯了一針,趕緊回一針,然後又向前織去。 夕陽落下去了,炊煙升起來了。大娘看不清毛衣針,但依舊織著,一針一針。等到太陽真的落下山去的時候,她終於收起了手中的活兒,一步一步回屋。他也站起身來,像個孩子,亦步亦趨地尾隨著,直到消失在夜晚的霧靄中。 什麼是生活?曾在一本書看過:「普普通通才是真正的生活,能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到樂趣,這才是人生的真諦。」是的,真正的生活樂趣,就在腳下這片凡塵,慢下來,靜下來,眼著這一片質樸才是人生真實的寫照,才是人生幸福的生活。就像這兩位老人一樣,平靜而安詳,波瀾不驚卻暗湧深流。

Read More

〈中華副刊〉「老」字怎麼寫

■綠蒂 1、老 「老」字的一橫一豎,一勾一撇 我努力去寫得端正而優雅 在每一個人生的驛站 學習不斷地告別 每日升起的太陽都是值得感恩的重生 2、夢 夢境有多大 世界就有多大 海闊天空 詩境更寬廣 永有留白處任你自由飛翔 3、結局 誰都希望故事有個結局 我的總如晨霧一下就消失無蹤 是牧羊人 而非聖經 答案在牧羊人 4、電影 把不眠的夜去換取深夜場的電影 不看絕命關頭的續集又續集 選擇看了不知多少邊的經典 在短暫的黑暗中 孤寂地領受感動 5、守候 所有的曾經,只為一次溫柔的守候 掛角的羚羊無跡可尋 看山水是否山水 十面或八方 大智或若愚 可隨興落筆,不涉理路,不落言筌 把夢中的情境萃成真實 以詩心為我心 賦予化石溫度而令重生 6、書寫 珍惜每一篇書寫 即使瑣碎得不獲編者青睞 仍再去尋找第二志願的歸宿 以書寫擁抱自己的孤獨。

Read More

睡眠呼吸中止 耳聾風險2倍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60歲的王媽媽(化名) 因眩暈長期反覆發作,吃藥未見改善,抽血檢查未發現貧血、高血脂問題,子女帶媽媽就醫,診間反應王媽媽的鼾聲可從2樓傳到1樓,且有健忘問題,經過睡眠檢測確診罹患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經過正壓呼吸器治療2星期後眩暈症狀不藥而癒,健忘情形也獲得了改善。 嘉義長庚耳鼻喉科主任蔡明劭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男女病徵有著差異性,男性是鼾聲如雷,開車度咕,注意力不集中;女性則是情緒起伏大,心情憂鬱,失眠,頭暈頭痛。 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耳聾風險為常人2倍。民眾若發現出現單耳或雙耳突然聽不見,一定要盡速就醫,因臨床上發生突發性耳聾的患者有1/3是完全無法恢復的! 蔡明劭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會影響內耳,造成突發性耳聾、增加耳鳴、眩暈機率,主要原因包括:夜間間歇性缺氧,除導致內耳器官供氧不足,同時也會引起全身性發炎反應與增加血液黏滯性,使得內耳血液循環不足,進而提升眩暈風險。 其次是打鼾引發震動使頸動脈壁發炎、增厚、阻塞而阻礙血液流動,使內耳血管缺血缺氧,導致眩暈,耳聾等症狀。且打鼾的震動能量直接導致內耳損傷,若經每晚6-8小時的持續打鼾震盪,可能損傷內耳神經、造成耳內淋巴液擾動,導致耳鳴,頭暈症狀。 同時,打鼾的聲響可高達50-80分貝,80分貝已等同摩托車喇叭聲,長時間持續暴露於噪音中,不僅會導致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的聽力損失,更有研究指出打鼾者的床伴因長時間暴露同等噪音,也會導致聽力損失。 蔡明劭特別提醒,睡眠呼吸中止症在一般成人盛行率約15%,男女比約3:1。但60歲以上則有超過6成罹患率,且男女比例接近1:1 (70%男性和56%女性罹患)。故年長女性應更警覺是否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 此外,突發性耳聾高風險族群為年長者、糖尿病患、肥胖者,目前並沒有方法能有效預防,但蔡明劭表示,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會是一個可能的預防之道。 另突發性耳聾病患若能及早進行居家睡眠檢測,了解自身睡眠呼吸中止症風險並治療,可望保護內耳功能與聽力,降低未來再次發生突發性耳聾的風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