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把年味留在人間煙火裡

■楊亞爽 過完臘八就是年。蠟梅盛開的時節,年又如約而至。時常聽到有人感慨現在的年味淡了,過年沒意思。我不以為然,只要用心,年味依然濃烈。 「爆竹聲中一歲除」,過年燃放煙花爆竹是多少年來的保留節目。去年除夕,我提議正月初一全家玩踩氣球遊戲。大年三十的晚上,大家圍坐在一起邊看春晚邊用氣筒吹氣球。淘氣的孩子們會故意吹爆一只氣球,不曾想沒嚇到大人反倒把自己嚇了一跳,那狼狽的樣子惹得大人哈哈大笑。第二天早上,我們把一大堆氣球放在院子裡,一家三代人玩得不亦樂乎。氣球的爆炸聲和家人的歡笑聲一起飛向遠方。 過年要貼春聯,表達咱老百姓迎新納福的美好願望。早些年,每年臘月二十七,我都會把抄錄的十幾副對聯拿出來讓家人挑選。母親喜歡「八方財寶進家門,一年四季行好運」之類的祈福招財為內容的對聯,常常惹得父親說她俗。而我們則會意見一致地選擇「東風送暖千家樂,旭日融合萬戶春」之類的對聯。 近年來,我也開始嘗試給家裡寫對聯,往往引來家人的一番熱議。今年我早早寫下了「盛世年華圓好夢,小康歲月唱歡歌」的對聯,等到放假回家,讓家人再做點評。我已迫不及待地嚮往著團聚時的場景:除夕的下午,父親和我一起貼春聯,母親和妻子指揮著讓對聯貼端正,孩子們則一遍遍地讀著對聯的內容…… 除夕,母親會親自下廚滷豬蹄、炸肉丸子、炸花生米,蒸上幾碗八寶米飯。親戚朋友勸她,超市裡什麼都有,想吃了買回來就可以了。這幾樣好吃的做起來費時費力,還不見得能做得色香味俱全。她感覺超市裡買來的東西,終究少了家的味道。廚房裡,孩子們著急地等著炸肉丸子。剛一出鍋,孩子們急不可耐地伸手就抓,被燙得直喊叫。放進嘴裡,一邊嚼著肉丸子,一邊含混不清地說著不知是「燙」還是「香」話語,那樣子真讓人忍俊不禁。 年味是什麼?年味就是一家人的團圓,年味就是家人歡聚時的快樂。年來了,用心和家人做一些值得的事情,年味就留在了我們熟悉的人間煙火裡。

Read More

〈中華副刊〉過年了,也給書安個家

■周堯萌 「一個廚師還一天天的書買之不歇的,念書的時候要是也這麼自覺,又何至於現在天天握鍋鏟子。」妻繼續埋怨著:「快過年了,書丟之到處都是,你要是不整理好我就就撿之當垃圾賣掉。」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又快過年了,眼看著出門在外的遊子候鳥般的一群一群的往家趕,我是該給我的書兒安過家了。 記得這樣一句話:「家鄉容不下肉身,他鄉容不下靈魂」。這些年都住在學校食堂裡,可那不是家。一年前我為自己安置了一個家,如果這些書也有感覺的話,看到我這樣散亂的對待它們想必也是很不高興的,是該給它們也安個家了。便也趁週末空閒我決定把這些散亂的書整理出來搬到我的新居裡。雖說是在整理這些書籍,其實也是一次對自我心靈的整理與重新出發。看著這些陪伴了我多年的書籍,它們承載著我的回憶、我的思考以及我的夢想。 我把書一本一本地擺在地上,分類打包。我輕輕地撫摸著每一本書的封面,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感動。 這些書,有的還是我在外打工的時候偷閒買的,不忍丟掉不遠千里帶回來。說偷閒是假,偷著看書倒是真的。廚師中下班後找個大排檔喝喝酒或者是找個網吧打打遊戲倒是正常,如果下班後還手捧著書那是一定會被看著另類的。 多數書都是我近幾年買的,它們陪伴著我神遊過無數的山川湖海,閱歷過數不清的人世冷暖。 還有的是文友贈送的,承載著我們之間的情誼與祝福。感謝文友的贈書,如同冬日暖陽,溫暖我心。書中的智慧,如同好友的陪伴,給我力量。 在整理的過程中,我也發現有的書買回來後竟然沒有打開來看,甚至有幾本書連包裝都沒拆。看來古人說的「書非借不能讀」誠不欺也。想想自己好像已經很久都沒有好好地讀過書了,以假忙為藉口,卻總是一打開視頻就捨不得放手,漸漸忘記了閱讀的樂趣,忘記了那些文字帶給我的感動與啟迪。這一刻我暗自決定,在新家的書架上,要重新規劃我的閱讀計畫。我要讓這些書重新煥發生機,讓它們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給書安家的過程,也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閱讀興趣與方向。看著自己的這些書可謂五花八門,名目龐雜。可見我那些年讀書就像是一葉沒有舵手的扁舟,只是在知識的海洋裡隨波逐流。於是對於那些現在已不能提起我興趣的書在給它們安家的時候我就把他們放在最裡面。而那些我現在感興趣或者認為有意義的書,則會被我放在最顯眼的位置,成為我今後閱讀的重點。 在給這些書安排新家的時候,我精心地擺放著它們。在我心裡它們不只是簡單的物品,也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是我心靈的寄託。每當我看到它們,心中便充滿了溫暖與力量。我知道,在未來的日子裡,它們會繼續陪伴著我,見證我的變化和變老。 搬書的過程雖然辛苦,但給書安家卻讓我收穫了意外的驚喜與感動。它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生活,也讓我更加珍惜那些陪伴在我身邊的書籍。在新的環境中,我期待著與這些書再次相遇,期待著它們帶給我新的啟示與感悟。 給書安個家,給心靈一個棲息地。

Read More

美CIA傾向COVID-19源於實驗室 陸方尚未回應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發言人昨天表示,根據中情局最新評估認為,比起誕生於自然環境,COVID-19疫情「更可能」源自實驗室洩漏,而非自然起源。儘管評估的可信度仍屬「低」,且未有新證據佐證,但這項消息顯示中情局的立場已出現轉變。 路透社報導,中情局多年來一直表示,無法就COVID-19究竟是實驗室或自然環境產物一事做出結論。然而根據一名美國高階官員,在前美國總統拜登卸任前幾週,時任中情局局長伯恩斯要求局內分析人員與科學家做出明確判斷,並強調這場疫情具有重大歷史意義。 不過,中情局對此結論是歸屬於「低信心」(low confidence)評估,並指出實驗室洩漏與自然來源這兩種可能性依然存在。 針對此一評估結果,中國大陸駐華府大使館並未立即回應置評請求。北京當局過去曾表示,實驗室外洩事件可能導致COVID-19疫情爆發的說法是無稽之談。 現任中情局局長雷克里夫日前獲美國聯邦參議院通過任命案後,在接受布萊巴特新聞網訪問時談到,他上任後優先要務之一,就是下令中情局對疫情起源做出公開評估。 雷克里夫說:「這是我(上任)第一天要做的事。如你所知,我曾公開表示,我認為我們的情報、科學及常識都顯示COVID是源自武漢病毒研究所發生外洩。」

Read More

〈中華副刊〉自珍集 〈相見歡〉.離愁

■子寧 感傷失去溫柔 恍如鷗 意冷心煩無語 怯登樓 紅葉暗 柳絲淡 是離愁 千水萬崖滋味 幾時休?

Read More

〈中華副刊〉小年祭灶,厚重的鄉愁儀式

■任開旺 小年祭灶,這個傳統時令節日,總是讓我在心中有一種淡淡的鄉愁和深深的期盼。每當這一天的到來,我總會想起那些被歲月遺忘的往事,那些曾經陪伴我度過童年與青春美好時光的親人和朋友。 隨著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小年便悄然而至。街頭巷尾,開始瀰漫著一種喜慶而忙碌的氣氛。人們忙著打掃房屋,準備迎接新的一年。而在這其中,小年這天祭灶的風俗,更是給春節的到來增添了幾分神秘和莊重色彩。 祭灶,顧名思義,便是祭祀灶王爺。在傳統文化中,灶王爺被視為家中的保護神,他掌管著家中的火源,也守護著家人的平安。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便是祭灶的日子。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準備豐盛的供品,恭恭敬敬地祭拜灶王爺,祈求他保佑家人平安、健康、幸福。 在我童年的記憶中,祭灶是一個充滿儀式感的日子。那一天,母親會早早地起床,開始準備祭灶的供品。她會在灶台上擺上一些水果、糕點、糖果等,還會特別準備一些灶糖。灶糖是一種用麥芽糖製成的甜食,形狀像一塊小年糕,寓意著灶王爺的嘴被粘住,不會說出不好的話。 除了供品,母親還會在灶台上點上三炷香,這是對灶王爺的敬意和祈盼。然後,她會帶領我們兄弟姐妹們一起跪在灶台前,雙手合十,嘴裡念念有詞,祈求灶王爺的保佑,而後在一串「劈哩啪啦」的鞭炮聲中結束儀式。那一刻,我總是感到一種莫名的莊重和神聖。 祭灶的過程中,母親還會給我們講述一些關於灶王爺的故事。她說,灶王爺,這位古老的神祇,乃是天界中的重要一員。他原名張生,因一次偶然的機緣,被玉皇大帝選中,下凡到人間,成為了每個家庭的保護神。他的任務,便是守護那些善良純真的人們,用他的神力,為他們遮風擋雨,驅邪避害。 灶王爺有著一雙洞察人心的眼睛,他能看穿每個人的內心,知曉他們一年中做了多少好事,又犯下了多少過錯。他的心中,有一本無形的賬簿,記錄著人間的善惡與美醜。每個人,每個家庭,都在他的注視之下,無處遁形。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這是灶王爺返回天庭的日子。他會帶著他對人間的觀察和記錄,回到玉皇大帝的面前,一一彙報。他的話語,將決定著每個家庭來年的運勢和福禍。 母親的故事,讓我對灶王爺充滿了敬畏和感激。我們感謝他一年來的守護,也祈求他能在來年繼續保佑我們平安、健康、幸福。在這個充滿神秘與信仰的節日裏,我們的心靈得到了淨化,我們的家庭也變得更加和諧與美滿。 隨著歲月的流逝,我漸漸長大,離開了家鄉,也離開了那些曾經陪伴我成長的親人和朋友。然而,每當小年的到來,我總會想起曾經的祭灶儀式,想起母親忙碌的身影和慈祥的面容,想起那些充滿厚重儀式感的祭拜過程。 如今長住城市裡,雖然也可以看到一些祭灶的風俗,但總是感覺缺少了一些什麼。城市的喧囂和忙碌,讓人們很難有時間和精力去準備那些豐盛的供品,去進行那些莊重的祭拜。而且在城市裡,居民們的祭灶風俗大都變得單調,簡單。沒有了那些傳統的儀式和厚重的過程,彷彿一切都變得有些商業化和平淡了。 尤其對我而言,從小生長在農村耳濡目染以及母親的言傳身教,在我的心中,祭灶不僅僅是一種風俗,更是一種情感的寄託和文化的傳承。每當小年的到來,我總會想起那些曾經陪伴我成長的親人和朋友,想起母親做的那些美味的供品,想起父親點燃的那些香燭,想起母親帶領我們兄弟姐妹,一起跪在灶台前祈求平安的時刻。 祭灶的風俗,不僅僅是一種對灶神的敬仰和祈求,更是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期許。在這一天,人們會暫時放下生活的忙碌,靜下心來,去準備那些豐盛的供品,去進行那些莊重的祭拜,去祈求家人的平安和幸福。這些過程,不僅僅是一種儀式,更是一種情感的釋放和心靈的洗禮。 如今,時代在飛速發展,社會在不斷變遷。祭灶的風俗也在逐漸發生著變化。一些年輕人開始對傳統的祭灶風俗產生質疑和挑戰,他們認為這些風俗過於陳舊和繁瑣。不少年輕人受現代思潮的影響,對這一古老的習俗投來了質疑的目光,甚至覺得它陳舊繁瑣,與快節奏的現代生活格格不入。 但我堅信,祭灶風俗絕非僅僅是一種簡單的傳統儀式。它宛如一條靜靜流淌的文化血脈,承載著先輩們的智慧結晶,在歲月的更迭中代代相傳;這祭灶風俗就像是一座情感的橋梁,一頭連接著過去,一頭通向未來,將家族的記憶、親情的溫暖以及文化底蘊深深地烙印在心間。

Read More

〈陳醫師健康關懷〉中醫小針刀治療肋間神經痛

■陳俊銘 肋間神經痛又名「肋間神經炎」,指胸神經根(即肋間神經)由於不同原因的損害,例如胸椎退變、胸椎結核、胸椎損傷、胸椎硬脊椎炎、腫瘤、強直性脊柱炎等疾病或肋骨、縱膈、胸膜病變、肋間神經受到上述疾病產生的壓迫、刺激,出現炎性反應,而出現以胸部肋間或腹部呈現帶狀疼痛的症候群。 肋間神經痛是指一個或幾個肋間部位發生的經常性疼痛,並有發作性加劇。 原發性肋間疼痛極少見,繼發性者多與病毒感染、毒素刺激、機械損傷及異物壓迫等有關,且疼痛性質多為刺痛或灼痛,並沿肋間神經分布。 肋間神經痛發病時,可見疼痛由後向前,沿相應的肋間隙放射呈半環形;疼痛呈刺痛或燒灼樣痛;咳嗽、深呼吸或打噴嚏時疼痛加重。疼痛多發於一側的一支神經,體檢可發現,胸椎棘突旁和肋間隙有相關壓痛;典型的根性肋間神經患者,屈頸試驗陽性;受累神經的分布常有感覺過敏感覺減退等神經功能損害表現。 肋間神經痛屬於胸痛的一種,但胸痛還要排除其他可能,其中心肌缺氧所造成的心絞痛,表現為胸悶痛,有如石頭壓著,麻痛往下傳,往左肩、左上臂傳,時間不長,每次20、30秒,重覆發生,有生命危險。若是二尖瓣脫垂、三尖瓣脫垂也會表現胸悶痛的情況,時間較長,120分鐘皆有可能。另外若是像刀砍到般劇烈的胸痛,小心是主動脈剝離,須立即開刀,存活率不高,所以診斷肋間神經痛前,要先小心排除其他因素。 中醫治療肋間神經痛分藥物,針灸、小針刀等。藥物方面以行氣活血治療,疏肝理氣為主,多以血府逐瘀湯合柴陷湯,加減丹參、川七、赤芍、川芎、佛手、枳殼、厚朴、杏仁、絳真香等。反覆性的肋間神經痛,應有發炎,反覆發炎易形成肌腱韌帶筋腫沾黏,疼痛不易痊癒。此時運用小針刀鬆解沾黏組織,可有效根本來治療沾黏引起的肋間神經痛。小針刀對肋間神經痛的治療扮演重要角色,有著很好的療效。再配合針灸治療做後續調理,頭皮針、耳針、舌針、眼針、火針、腕踝針靈活運用,改善肋間神經痛。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Read More

非根管治療 臼齒蛀牙過深 直接覆髓法保牙髓

台大醫院新竹台大分院牙科部醫師吳崇瑋說明,進行活髓治療過程,病人施打麻藥並以橡皮障將欲治療牙齒有效隔離,全程在顯微鏡輔助下治療。(台大新竹醫院提供)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一名40歲男子全口多顆深度齲齒(蛀牙),原在診所就醫,先以暫時填補物填補,仍疼痛不已,轉診至新竹台大分院牙醫部門診,醫師發現男子不僅齒質崩落且右下第1大臼齒因蛀牙過大過深、可能侵犯牙髓腔,經溝通後採取「活髓治療」。 首先施打局部麻藥,再以橡皮障隔離該牙後,並進行齲齒移除,在顯微鏡輔助下發現有局部牙髓組織暴露,使用「直接覆髓法」,以矽酸鈣基底材料覆蓋,最後以樹脂填補。經半年持續追蹤,並製作假牙贋復物。目前該病患牙齒功能恢復良好,已能盡情享受美食。 醫師吳崇瑋指出,以往病人牙齒有深度齲齒或外傷,導致牙髓暴露於口腔環境中,牙醫師為避免後續感染,通常建議病人進行「根管治療」,俗稱抽神經、掏神經。根管治療的目的,在於移除「牙髓內因細菌感染、發炎壞死的組織」,得以保存牙齒。但經根管治療後的牙齒,常因沒有神經,會失去對外界刺激的感知,後續常因再次齲齒、沒有及時處理而需拔除;此外,有研究顯示,這類牙齒因失去血管供應而變得喪失水分,若未受正當保護容易咬裂。當恆牙有深度齲齒或外傷,導致「非常靠近牙髓組織」、或「已侵犯到牙髓腔使牙髓組織外露」時,在移除發炎的牙髓組織後,可施行「活髓治療」藉由特定醫材,達到幫助受創的牙髓恢復健康、促進牙本質生成、減少進行根管治療的目的,是保護和維持「牙髓活性與功能」的新解方。 吳崇瑋說明,「活髓治療」術式種類依移除牙髓組織的數量與深度,由淺而深可分為:只移除一點點牙髓組織的「直接覆髓法」;移除牙冠處牙髓腔內部分牙髓組織的「部分冠髓切除術」;完整移除牙髓腔內牙髓組織的「冠髓切除術」;除移除牙髓腔內的牙髓外,更深入移除根管內部分牙髓組織的「部分牙髓摘除術」等4類。經國內外臨床研究,「活髓治療」成功率大約有8成到9成5,以顯微鏡輔助治療細節,是可行的治療選擇。

Read More

頭痛胸悶/搞操煩 老年憂鬱症作祟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66歲的張奶奶,近來晚上常難以入睡,且有脖子緊、頭痛、胸悶、手腳沒力氣等情形,也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且對於家裡事務也會沒來由地煩惱,擔心兒女不結婚、退休金不夠等。直到有次家人警覺張奶奶可能是「老年憂鬱症」,陪伴前往精神科就醫,經過3個月的療程,才漸漸找回原本的風采,朋友及家人都再次見到張奶奶爽朗笑容。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李佩穎表示,老年憂鬱症的症狀通常不如典型憂鬱症那般明顯,更常表現為認知功能障礙或身體不適。許多高齡患者並未主動表達憂鬱情緒,而是因睡眠問題、主觀記憶力減退或身體不適等症狀就醫。 在高齡族群中,憂鬱症的患病率可能高達7%至20%。目前台灣最高僅約3.8%的患者就醫接受治療,顯示臨床診斷與治療方面存在不足。 另,李佩穎說,特別要注意的是,憂鬱症可能伴隨假性失智的症狀,這種情況需與真正的失智症進行鑑別診斷,有機會認知功能得到恢復。由於高齡患者經常伴隨多重慢性疾病與複雜的藥物治療,憂鬱症的診斷與治療需要更全面的評估與照護。 除了對於老年憂鬱症保持警覺外,李佩穎建議,現今網路相關資源豐富,像是老年憂鬱量表、心情溫度計等,高齡者可以自行檢測或家人可以幫長輩檢測,有需要就尋求協助、陪伴就醫。當得到適當整合照護後,長者生活品質就能提升,更有餘力享受生活。

Read More

〈中華副刊〉踏莎行 二裂牽牛的海

詩/攝影 葉莎 二裂牽牛的善感 是一座多愁的海洋 那時夏末秋初的山崗 雙足已經微涼 倚著礁岩看潮汐 來來往往盡是故人的幻影 他們在心中存活已久 慢慢有了礁岩的稜角和堅硬 又在下一秒和浪花一起溫柔散去 時常在沙灘走動的我 愛上蔓生的綠和盛開的馬鞍藤 它擁有的別名甚至比海風還豐盛 我知道若再輕呼一次別名 匍匐的往事將再次湧動如浪 迅即又被大海和風沙弭平淹蓋 最終我也將成為一個寂寞的花冠 不分裂,漏斗狀 點點 滴滴 滲漏出生活的樣貌

Read More

團圓小酌 小心藥品酒精交互作用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農曆春節家家戶戶吃團圓飯難免小酌,食藥署提醒,像止痛藥、安眠藥、心血管及降糖尿,有些藥品就算不是跟酒精同時使用,也可能因酒精在體內代謝過程長達數小時,小心藥品交互作用。 食藥署提醒,不論是在外宴飲或在家圍爐,都要落實預防食品中毒,要落實「洗鮮分熱存」,且不食用山泉與動植物,飲酒需謹慎,小心藥品交互作用。 食藥署指出,調理食品時,要「洗」淨雙手、有傷口要包紮;注意食材新「鮮」度、不過量採買;製備餐點時生熟食要「分」開處理,並要澈底加「熱」到中心溫度70°C以上;另外,不管是在家未食用完的菜餚,或打包外帶的餐點,都要儘速冷藏保「存」在7°C以下,如果是易腐敗的,建議存放於5℃以下,並記得充分復熱後再享用。 春節出外郊遊踏青時,也要記得不飲用山泉水,且不食用不明的動植物,要開心出門、安心飲食。 另外,食藥署提醒民眾,有些藥品與酒精併用會產生交互作用,可能影響藥效或增加副作用發生風險,會與酒精產生交互作用的藥品類別,包含止痛藥(ibuprofen、indomethacin等)、鎮靜安眠藥(alprazolam、diazepam、lorazepam、zolpidem等)、抗生素(metronidazole、co-trimoxazole、cefamandole等)、降血糖藥(glimepiride、glipizide、glyburide等)、心血管用藥(lercanidipine、doxazosin等)等。 食藥署表示,這些藥品就算不是跟酒精同時使用,也可能因酒精在體內代謝過程長達數小時,因此產生交互作用。建議有在使用這些藥品的民眾,在用藥前詳閱藥品仿單或說明書,確認是否有藥與酒交互作用之風險,如果對於藥品使用有任何疑問,可諮詢醫師或藥師。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