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王城里活動中心謝土揭牌

安平區王城里活動中心,十五日舉行落成謝土祈福及啟用揭牌儀式,其中紅磚拱門門面,更顯特別。(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安平區王城里活動中心十五日上午舉行落成謝土祈福及啟用揭牌儀式,整棟建築,搭配旁邊的東興洋行古蹟,採白色牆面搭配紅磚拱門造型,提供里民一個舒適的聚會空間。 包括市長黃偉哲、民政局副局長吳明熙、安平區長蕭泰華、里長黃景星及多位民代共同剪綵,儀式現場也煮湯圓供參與民眾享用,全場喜氣洋洋熱鬧滾滾。 市府民政局指出,原王城西社區活動中心因房舍老舊,經評估結構耐震不足已屬危險建物,因此申請拆除重建;工程經費由內政部補助五百萬及市府籌編三千九百五十八萬,總經費新台幣四千四百五十八萬元。 重建後,一樓樓地板面積為四百零五平方公尺,二樓則規劃露台設計以眺望美麗之水景公園湖畔;除了門面搭配東興洋行設計外,由於王城里活動中心,位安平港歷史風貌園區特定計畫範圍內,屋頂更依都市設計審議規範,採斜屋頂設計,以符合整體園區風貌。 立委林俊憲也向市長黃偉哲爭取內部設備,另市議員盧崑福也代表出席市議員們,向黃偉哲爭取未來可以搭建二樓空間。 黃偉哲表示,活動中心啟用後,不僅可供里民休憩、地方會議、文化交流及避難收容等多用途使用,未來更可整合里內資源,推展各項社區化福利服務,為地方發展開創嶄新局面。 黃偉哲也指出,對於一里一活動中心,任內已新增廿餘里活動中心,六十餘里活動中心進行補強,目前尚有卅餘里沒有活動中心,未來也會逐步增加。

Read More

鹽水國小展示資優教育成果

鹽水國小舉辦資優教育教學成果展暨遊戲闖關活動。(學校提供) 記者翁聖權∕鹽水報導 鹽水國小十五日舉辦資優教育教學成果展暨遊戲闖關活動,除了該校學生與家長外,新營區與麻豆區學校帶領學生與家長來觀摩,總共約有一百三十人到場參與,氣氛相當熱鬧。 鹽水國小指出,此次活動是由資優班師生共同規畫,活動內容不僅有畢業學生的學習心得分享發表,也有靜態成果展示與熱鬧的闖關活動。靜態成果展示陳列學生的創意作品與學習成果,作品不僅展現了學生在各領域的學習佳績,還反映了他們對知識的熱情與探索的精神。 動態活動則安排七個闖關遊戲,由資優班師生設計益智闖關內容,學生擔任關主。遊戲關卡設計新穎而有趣,包含了「一氣呵成」、「優」遊「碘」點名、「一柱擎天」、「圖案變變變」、「猜猜我是誰」、「蛇舞足蹈」及「五燈猜猜樂」等多個關。這些遊戲不僅考驗學生的智慧與合作精神,還能增進彼此之間的互動與交流,發揮團隊合作的精神。 校長林良駿表示,該校資優資源班創立迄今,已有四十一年歷史。資課程規劃活潑多元,重視培育學生獨立思考、創造發明與團隊合作,有別於傳統式教學課程,不僅強化學生個別化引導,亦重視三至六年級的混齡互動,更以家族來規劃課程活動,充實課程內容多元。今年參與科學展覽與獨立研究競賽,榮獲全國科展生活應用第二名殊榮。

Read More

南大跨世代書法展香雨書院登場

台南大學香雨書院心畫跨世代書法聯展,九個單位參展,展出作品八十五件。(南大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台南大學香雨書院心畫跨世代書法聯展開展。八十五件展出佳作的作者,年齡從八歲至九十三歲,將不同世代書法學習者的生活閱歷、文化底蘊完整呈現。展期至三月三十日。 書法聯展由南大王美淇老師、國文系校友蔡惠先老師共同策展。邀請松軒書道會、曾文社區大學、北門區樂齡學習中心、大內國小、松林國小、蚵寮國小、菁寮國小、新東國小、新泰國小等九個單位共同參展。 王美淇表示,心畫跨世代書法聯展基於老少共學理念。展出作品涵蓋書法、硬筆書法。小學組更結合課程與地方特色,鼓勵學童從創作過程中領略書法藝術內涵。 「心畫」跨世代書法聯展,展期至三月三十日,地點在南市將軍區長榮里一八二號香雨書院。後續將由「定慧」展覽接棒,預計四月三日開展。

Read More

台南去年家戶購屋比 創3年新高

台南去年家戶購屋比為三點七趴,房價雖高,然因新青安等助陣,仍創下近三年新高。 (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房市看冷不冷?房市去年下半年雖冷,然全台買賣移轉棟數仍突破三十五萬棟,住商機構觀察六都地政、民政局資料,盤整六都二0二四年家戶購屋比,以桃園的五點二趴最多,平均每百戶有五戶在去年買房;台南市則為三點七趴,仍創下近三年新高。 房市凜冬前最後一舞?六都家戶購屋比都創三年新高。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分析,去年下半年因央行措施衝擊,全台買氣下挫,然因上半年仍有新青安貸等因素催動,交易保持一定量體,致使六大都會區去年家戶購屋比仍處三年來高點。 觀察六大都會區家戶購屋比數據,台南和新北市以三點七趴並列第四。觀察台南,從二0一六年起的二點四趴,逐步攀升,至二0二一年的三點八趴,達到最高峰。 交易量攀高原因,包括當時台南房價相對較為親民,加上重劃區、科學園區和軌道經濟等加持,讓台南家戶購屋比衝高,因房價猛衝,之後趨緩至三點二、三點四趴,去年則又再逐步回升。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指出,台北、桃園、台南以及高雄皆創三年新高,顯示去年下半年起,雖交易量大減,但全台縣市交易量體仍有剛性需求與交屋支撐力道。 然而,自疫情以來的房市多頭,至去年下半年央行推出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交易量持續重挫,至今年年初仍未有起色,在目前由多轉空的當下,購屋者宜慎選區域地段,居安思危以因應未來市場波動。

Read More

安定豆仔粿 懷舊也解饞

在安定區保安宮旁還可買到銅板傳統美食豆仔粿。(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安定報導 具古早味又漸漸消失的「豆仔粿」,在安定區保安宮旁每逢週末假日下午可尋得。陳姓夫婦與子女一同擺攤煎粿,古早香氣總能吸引懷舊的居民解饞,元宵節時更是排長龍,主要將豆仔粿用於傳統祭祖。 陳家表示,早於百餘年前,每逢元宵節家戶都會自製用豬油煎豆仔粿來祭拜祖先,而如同清明節要吃潤餅一樣,豆仔粿是早期元宵節必吃的傳統美食,其外型似小的蔥油餅,但流傳至今正逐漸消失。 銅板美食豆仔粿,陳家在安定區保安宮旁擺了半世紀。古寶董事長王高榮指出,安定部分老聚落居民至今還是年年元宵節拿「豆仔粿」祭祖,還好陳家堅持賣了半世紀,才得以再吃到令人懷念的古早味。 在安定區保安宮旁還可買到銅板傳統美食豆仔粿。(記者張淑娟攝) 王高榮說,古早農村人很窮,會用黃豆磨漿後的豆渣混著麵粉,煎著吃,之後經濟好點,豆渣給豬吃,豆仔粿改以黃豆磨粉做粿煎來吃,美味依舊讓人想念。 陳家的豆仔粿已傳到第二代,且豆仔粿並不是用黃豆,而是用白碗豆來作,因口味獨特老少都愛,在地人也百吃不厭。 王高榮表示,小時候媽媽就常用「豆頭(豆渣)」煎餅,到現在還是想念媽媽的豆仔粿,今年遇到陳家仍賣著豆仔粿,忍不住嘗了一塊,確實好吃,似乎又回到兒時的記憶。

Read More

文和實小攜手海保署辦生態教育

文和實小與海保署合辦海洋生態教育課程,讓孩子認識保育類海龜。(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關廟報導 關廟區文和實驗小學位處鄉間山邊,為了讓孩子們認識海洋生態及有更深一層的保育和關懷意識,日前與海保署攜手合辦一場以海龜為主題的海洋生態教育課程,讓孩子們有機會親近海洋,進而知海、愛海。 文和實小校長楊易蕙表示,該校設計世界系列課程,其中「世界導向」和「世界探索」即以SDGs和國際教育為主題,認識海洋生態即是課程重要的一環。 這次活動由海保署的教育人員先對海保署的工作、海洋生物救護電話一一八和保護海洋生態的重要性作一完整的介紹,因為參加對象為低年級的學生,所以講師運用影片和條列式的文字說明介紹海龜的種類。 原來台灣的保育類海龜除了綠蠵龜,還有玳瑁、欖蠵龜等數種,每一種都有獨特的分辨方式和生活特性,不只讓孩子們能夠更深入了解這些美麗的海洋生物,更激發孩子們愛護環境和保育動物的情懷,珍惜我們身邊這些可愛的動物。 為了加深孩子們對台灣這數種保育類海龜的認識,除了有獎徵答外,還設計了海龜創意著色大賽。只見孩子們看著可愛的海龜照片,歪著頭想著該幫牠們穿上甚麼特別的衣裳,有的拿起彩色筆塗上七彩的顏色,有的用蠟筆來呈現素描的手法,有的把好幾隻色筆以漸層的方式上色,各種創意的巧思讓在場的師長們嘖嘖稱奇!連海保署的講師群都忍不住拿起相機一直拍孩子們專注著色的模樣。 校長楊易蕙表示,這次特別的體驗活動讓孩子們深入淺出地探索到海洋奧秘,也體認到應該共同為保護海洋生態盡一份心力,真的是很不一樣的實驗課程,學校的師生們已經開始期待下一次的食魚教育和鯨豚課程了。

Read More

讓台語成日常 台文館南北齊發

響應世界母語日,台文館南、北兩館都推出活動,邀請民眾一起從日常、從文學聽台語、念台語。 (台文館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響應世界母語日,台文館台南本館與台文基地邀你一起讓台語深入記憶!台南除舉辦南大附聰專場,邀請手語翻譯員協助口譯為台灣台語,讓師生們一次體驗兩種母語;台北場則舉辦「台語,佇咱e記持」世界母語日活動,邀請所有人一起從日常、從文學聽台語、念台語。 台南本館率舉辦台南大學附屬啟聰學校專場,邀請聾老師「小魚」以台灣手語詮釋繪本《樹仔凡勢猶會記》、手語翻譯員協助口譯為台灣台語,讓師生一次體驗兩種母語。 二十二日推出「你li 阮guan‧同齊來聽文學」台語導覽專場,帶大家走進「文學力─書寫LAN台灣」常設展,體驗台語在文學中的獨特韻味。 台北的台文基地也推出多場精彩活動,邀請劇團帶來參與式親子劇場,邀請親子在戲劇體驗中自然學習台語。二十一至二十三日舉辦「台語,佇咱e記持」世界母語日活動,透過台語說故事、親子劇場、手作體驗、園區生態和歷史建築導覽等。 台文館邀請民眾在玩樂與互動中,培養母語日常,相關活動登錄文化部「培育台語家庭計畫」點數認列,鼓勵民眾申請登錄台語家庭,一起分享「厝e風景,生活e記持」!

Read More

工藝遶境到台南 街角工藝玩手作

由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辦的「工藝遶境」展覽,十五日於「台南境」登場。 (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不只廟宇會遶境,連工藝也會遶境!由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辦的「工藝遶境」展覽,十五日於「台南境」登場,以風格為展覽主題,而來到台南工藝之都,府城工藝大師的作品更是展覽重點,為讓工藝更接近日常,並推出「街角工藝」攤位,讓民眾透過手作,認識工藝文化的璀璨輝煌。 工藝中心去年七十年,推出工藝遶境活動,巡迴多個縣市,第五站來到台南,展出新舊世代的工藝作品,老一輩技術精湛,新一代創新發想,各有巧妙之處。 工藝中心主任陳殿禮表示,台南四百年,發展出完整且深厚的工藝能量,在人文與美學底蘊薰陶下,台南工藝獨具風格,成為府城文化名片,從粧佛、神明帽、神明衣,到華麗的彩繪、刺繡、剪粘、大小木作及鑿花等,都是匠人們精雕細琢、淬練而成,匠心獨具,既細膩又壯麗,成為台南文化和神性的象徵。 展覽也推出「工藝辦桌」活動,桌面擺設工藝大師作品,讓民眾可親炙。(記者林雪娟攝) 這些工藝品,除廟宇使用,也影響日常生活工藝,甚至昇華具藝術鑑賞價值的創作,成為具代表性的台灣文化瑰寶。此次展出多位國家工藝成就獎和人間國寶得主作品,如蘇世雄、陳啟村、葉經義、林洸沂及妝佛工藝林貞鐃等大師作品。 工藝大師林貞鐃的《齊天大聖》由工藝中心典藏後,首度展出。(記者林雪娟攝) 其中,由工藝中心典藏的林貞鐃的《齊天大聖》、林洸沂的《文殊菩薩》,都是首度展出;大師作品,完整呈現台灣傳統工藝的技藝與脈絡。而新世代工藝創作者以當代設計語彙詮釋傳統工藝,展現技法與現代美學的交融,探索創新工藝的無限可能。 展覽期間也規劃「街角工藝」活動,帶領民眾深入認識在地的工藝店家,推廣工藝融入日常生活理念。另外,展間一樓也特別規劃「工藝辦桌」活動,桌面上擺放工藝大師作品,旁邊則開設工作坊,讓民眾得以親炙大師作品,成為大師的另類小徒弟。

Read More

MLB百大球員 大谷翔平居首

道奇日籍球星大谷翔平(右)獲MLB Network百大球員第一名、山本由伸(中)、佐佐木朗希(左)也上榜。(翻攝自道奇X) 本報綜合報導 美國職棒大聯盟官方頻道MLB Network在季前選出百大球員,日本球星大谷翔平獲得第一名,理由是「打破質疑,證明自己僅用指定打擊也能拿MVP」。 MLB Network製作團隊每年季前公布百大球員名單,大谷翔平去年排名第4,今年排名竄上榜首。百大名單中,亞洲球員包括5名日本球員,沒有韓國或台灣球員上榜。 大聯盟官網報導,大谷翔平用出色的表現打破了外界對他的質疑。大谷翔平在2021、2023年兩度拿下美國聯盟的最有價值球員(MVP),但兩個球季他身兼投手、打者身分。 大谷翔平去年因為手肘開刀、復健,整季只以指定打擊(DH)身分出賽,結果拿下他在美國職棒大聯盟生涯的第3座MVP大獎。官網報導指出,很多人質疑大谷無法投球,能否僅以打者身分拿下MVP,結果他用壓倒性的表現,粉碎了這些質疑。 去年是大谷翔平效力道奇第一年,成為大聯盟史上締造50-50紀錄(50轟50盜)第一人,他敲出了54支全壘打、跑出59次盜壘成功,全票通過拿下國家聯盟最有價值球員。 紐約洋基重砲賈吉緊追大谷,排名百大球員第2名,接著是皇家游擊手小維特、轉戰大都會的外野手蘇鐸、道奇游擊手貝茲。 日本共5名球星上榜,除了第1名大谷翔平,道奇投手山本由伸排名63名,小熊投手今永昇太排64名,小熊外野手鈴木誠也排73名,剛加盟道奇的投手佐佐木朗希排名第100名。

Read More

市圖名人帶路 訪周見信浮生圖像所

市圖探訪位於西竹圍之丘文創園區的浮生圖像所,讓圖書館與書店成為探索知識與人生的好夥伴。(市圖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市立圖書館「名人帶路─踅冊店、買好書」今年新春第一站,前往探訪由八種語言國際版權《來自清水的孩子》繪者周見信,與從事美術教育的郭乃文共同經營的複合式獨立書店「浮生圖像所」,除介紹書店空間,周見信也推薦許多經典圖像小說;市圖以實際行動支持實體在地書店並採購四十多本好書,預計三月上架。 浮生圖像所位於南一中旁的西竹圍之丘文創園區,採複合式,除販售繪本、漫畫及圖卡等,並開設工作坊,並有展演空間,不定期推出展覽、講座、戲劇表演等文創交流活動,先前台南以漫畫為主題的「南漫節」,由其主辦,打造主流台漫與獨立漫畫的盛大集會。 周見信返鄉十年,和工作夥伴郭乃文一起以繪本說故事,出版《尋貓啟事》、《雞蛋花》、《小鐵的一天》等膾炙人口童書,作品《來自清水的孩子》為台灣首部政治受難者蔡焜霖傳記圖像小說,受到國際青睞,被翻譯成八國語言,應邀出國分享,讓世界認識更多屬於台灣的故事。 市圖館長楊馥菱表示,市圖與實體書店聯手,規劃「名人帶路─踅冊店、買好書」活動,由名人帶領民眾探訪書店、導讀好書,市圖也從書店選書購買,豐富圖書館館藏,讓圖書館與書店成為探索知識與人生的好夥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