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腎雷達把關 預警低血壓抽筋

  北醫大分享利用雷達偵測系統監控洗腎成果,可在發生低血壓、抽筋前30分鐘發送即時警報,協助臨床醫護人員迅速介入,降低洗腎風險。(中央社)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台灣洗腎人口逾9萬人,高居世界第一。台北醫學大學與緯創醫學合作研究團隊發現,洗腎過程中常見的低血壓與抽筋風險,平均發生率為10~15%;透過洗腎雷達偵測系統,可提前30分鐘前發現洗腎病人是否有血壓驟降、呼吸及心跳異常等風險。 研究團隊由北醫大校長吳麥斯領軍,與醫工學院助理教授蔡承育、雙和醫院腎臟內科主任廖家德等人,於北醫附醫展開臨床試驗,近3個月於血液透析中心成功收集大量數據,進行血液透析患者洗腎健康照護監測研究。 去年底導入AIOT智慧照護技術於雙和醫院血液透析中心,不僅提升患者洗腎安全,還可提前30分鐘預警病人在洗腎過程中經常發生的低血壓、抽筋等突發狀況,降低洗腎風險。 吳麥斯表示,北醫大體系攜手緯創醫學,以雙和醫院為起點,進行跨科驗證與系統整合測試,如今已擴展至體系附屬醫院,包括北醫附醫、萬芳醫院與新國民醫院。 未來,北醫將持續優化系統,並將拓展至偏鄉地區。3月起新國民醫院接手桃園復興區血液透析中心,運用毫米波雷達技術,偏鄉病人不用出遠門,醫師也能遠距掌握、預判病人狀況。 蔡承育表示,研究結果顯示,能夠有效識別洗腎過程最常見且危急的低血壓與抽筋風險,未來也將陸續導入心臟內科、胸腔內科等跨領域整合,全方位掌握病人安全,提供醫療團隊即時預警訊息,打造智慧化、即時性健康照護平台。 此外,研究團隊同步開發專屬血液透析醫療團隊預警系統,不僅可應用於低血壓、抽筋等急性事件,在發生前30分鐘發送即時警報,協助臨床醫護人員迅速介入。未來也將延伸至胸腔及心臟循環洗腎患者最常見的兩大共病,如遇低血壓事件時,心臟循環系統可能面臨的心臟衰竭風險;胸腔部分則是避免透析劑量不足導致的肺積水問題。

Read More

登山墜坡骨折 精準神經減壓免癱

  醫師曾詩惟指出,脊髓神經嚴重損傷於24小時黃金時間透過「胸椎至腰椎精準神經減壓及內固定術」,有機會擺脫癱瘓。(記者吳瀛洲攝) 台北醫院曾詩惟醫師表示,高難度的脊髓神經損傷只要把握廿四小時黃金時間就有機會搶救恢復9成以上。 (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50歲陳姓男子登山時墜落5米高邊坡,造成雙腿癱瘓,並出現尿失禁症狀,確診為第一節腰椎爆裂性骨折,伴隨嚴重神經壓迫與馬尾症候群,致神經功能受損嚴重;經於24小時黃金時間施行胸椎至腰椎「精準神經減壓及內固定術」及術後密集復健訓練,3週後神經損傷恢復至9成以上,能夠自主行走並重返日常生活。 衛福部台北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曾詩惟表示,脊椎與脊髓損傷多發生於年輕或壯年的高活動力族群。由於脊髓神經損傷情況複雜而危險,往往被視為高難度治療領域,對病人和家屬都帶來巨大影響;然而,只要把握24小時黃金治療期,及早介入手術並結合多專科合作,有機會顯著提高治療成效、搶救癱瘓、降低失能程度,並減輕照護者負擔。 曾詩惟指出,陳男到院確診其神經功能受損嚴重後,立即由開刀房團隊把握黃金時間內予執行胸椎至腰椎「精準神經減壓及內固定術」,成功去除壓迫神經的骨片、血塊組織,並矯正拉直壓扁的脊椎骨並重新固定脊椎,幫助其受損神經儘快在安全而穩定的情況下修復。術後並配合復健團隊的及早介入,安排適合的輔具與復健療程訓練,康復成效良好。 台北醫院醫療團隊呼籲,民眾參與戶外活動時應注意安全,避免高風險行為;若不幸發生意外導致神經功能受損等情況,應盡速就醫爭取黃金治療時間,以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與預後。

Read More

慈濟園遊會 宣導兒少健康照護

  慈濟醫學年會主辦的「共善傳愛募心募愛」園遊會8日在慈濟大學登場。(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慈濟醫學年會主辦的「共善傳愛募心募愛」園遊會8日上午在慈濟大學展開,許多家庭親子同行。花蓮慈院兒科設立「與我童行」攤位,由兒科病房護理長李依蓉設計4道關卡,督導、護理長、個案管理師和專科護理師全員出動擔任關主。 花蓮慈濟醫院表示,其中兒童安全的部分,包括6歲以下的幼兒、小學生和國中生的安全都納入考量,包括小嬰兒容易遇到的窒息,小學生的溺水、燙傷、交通安全,以及國中生的網路安全都在題目裡,更準備大骰子讓小朋友邊玩邊答題。 護理長李依蓉表示,兒癌發生率低,若能及早了解徵兆就能及早治療。一般來說,兒癌有9大徵兆,剛好與彈珠台的9條軌道相符,兒科將遊戲與宣導結合,打彈珠的同時,也讓不明原因發燒、瘀青和腫塊等兒癌可能的徵兆同時讓家長了解。 李依蓉表示,影響兒童健康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環境,人與自然息息相關,有清淨的地球和清淨的飲食,才能身體健康身心平衡,所以環保和蔬食也納入闖關遊戲中,讓家長與孩子一起學習怎麼藉由小小行動將環保落實在生活,也讓地球媽媽也能舒服永續。 護理部督導鄭雅君表示,兒童醫療人力面臨短缺且分布不均。少子化趨勢日益加劇,兒童醫療的重要性更顯得前所未有的關鍵,花蓮慈院身為東區兒童重難症照護核心醫院,配合衛福部推動的「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利用園遊會以更輕鬆活潑的方式,讓所有家長都能更具有提升兒童健康照護的關注和能力,同時也給努力養育孩子的父母支持。

Read More

〈中華副刊〉思念的角落

■綠蒂 在無垠的宇宙中 地球只是一個小光點 一個孤單的藍色微粒 它容納我們所愛的人 以及所謂仇恨的敵人 容納我秋天哀傷的凋落 與春天歡欣的萌芽 你的眼色 暈染了我著筆的每一頁初稿 如果結局不是我理想的 就表示我的故事詩尚待續寫 遠方 就在腳下邁出的第一步開始 驛動的心讓我的書寫年青 未完的符號……迤邐著…… 是我不捨的回首 欲留住你最後的溫婉 仰望 森林頂端篩落的光 引領著走向 有氣味 有顏色 有你微笑陽光的轉角

Read More

日女染麻疹 赴越旅行再來台

本報綜合報導 日本兵庫縣明石市一名20多歲女性感染麻疹,是該市從2020年以來首次確認的麻疹病例。她2月曾前往越南旅行,並在3月初出境前往台灣。桃園市則出現首例本土麻疹個案。 據了解,該名女子2月前往越南旅行,3月1日出現發燒、倦怠等症狀,3月2日搭乘電車從JR西日本大久保站前往JR三宮站,然後搭乘機場巴士前往關西機場,出境前往台灣。 該女子在台待了3天2夜,4日返回日本,再次搭乘機場巴士和電車返回明石市。之後發燒至40度,6日前往醫療機構確診麻疹。 另,桃園市首例本土麻疹個案為20多歲男性,為日前境外移入個案匡列的接觸者,5日自我發現口腔內白斑且臉頰、胸前及手臂處出現紅疹,主動通知防疫專線,並由衛生局安排就醫,經醫院通報疑似麻疹,6日確診。 衛生局獲報後立即啟動疫調及接觸者匡列等防疫措施,目前已掌握22名接觸者進行健康監測。 而美國西南部的麻疹疫情已造成2人死亡、200多人感染,促使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發布旅行警告。德州迄今通報198起病例,新墨西哥州30例,總計228例。這兩州都證實有1人死亡,而且這兩人都未接種疫苗。

Read More

〈中華副刊〉珍惜‧擁有 閒

文‧攝影/林少雯 日子,有很多種過法,有人忙得像陀螺,整天團團轉,擠不出時間來休閒;有人忙閒有度,該工作時工作,該休息時休息,生活有規律;有人不必朝九晚五,不須為生計發愁,閒暇多,易想東想西自尋煩惱。有閒或沒閒,都是生活方式;閒,也是一種正在忙的事。 真正的閒是甚麼呢?是安靜、悠閒,如過著閒雲野鶴的日子,除了閒暇還有閒情逸致,可以四處尋幽訪勝,或三五好友喝茶聊天,暫時遠離紅塵,清閒度日。如此隨意的美好時光,可以漫不經心的閒閒過著,可以跟家人、朋友閒扯、閒聊、閒逛、閒話家常。但這只是短暫的閒,因為不久就必須返回凡間,再度投入紅塵,過回原來的日子。那種閒,是一種充電和休息。 忙和閒,都是生活;生活,是過尋常日子,既然是過日子,總希望能過得輕鬆愜意,但有人每天都很忙,根本閒不下來,其實現代人很多都是如此,不管職位高低,不論高薪低薪,人人都忙,偶而忙中偷閒時,閒愁即起。忙慣了的人,忽然不忙了,會有不知所措的感覺,好像生活頓失目標,變空洞了,這種閒,也易生出閒愁。或多愁善感的文人,閒暇時遊山玩水,見景見物,想起某人某事,落入回憶中,也會生出閒愁。閒愁一起,心中百轉愁腸,感悟良多時,文思泉湧,提筆就能揮就一首詩或詞。宋朝文學家辛棄疾在「新荷葉.春色如愁」詞中,寫道:「春色如愁,行雲帶雨才歸。春意長閒,遊絲盡日低飛。閒愁幾許,更晚風、特地吹衣。小窗人靜,棋聲似解重圍……。」 閒愁,是無端的愁緒,既是無端,就是沒來由的,說不清楚的,可能來無蹤,去無影,也就不去管它,哼哼歌、散散步、看看電影,購物消費、爆食一頓……或許就過去了。 不知是否人人都有閒愁,有了閒愁是好是壞?或許不好不壞,詩人們因為生出閒愁,而多了靈感,揮筆寫就一首又一首傳世的千古名詩……。 不加愁字,閒,是一種心境,我是個在家上班族,忙起來時常沒日沒夜地外加廢寢忘食,但我總是告訴自己,人忙心要閒,忙中偷閒,保持愉快心情,應對一切凡塵事,這也是一種生活態度吧!

Read More

〈中華副刊〉避風(下)

■溫小平 5、 接下來的日子,對何珠貝來說盡是煎熬,看到丈夫現身,幾度要開口卻問不出。她癱在病床上,張著無神的眼睛看著丈夫,不知該恨還是該怨,畢竟他曾在她落魄時把她拉出陰暗的幽谷。丈夫卻以為她為病情擔憂,催促著她說:「妳不起床走動,排尿排便怎麼會順利?」 望著他一開一闔的嘴,聯想到那唇已經許久不曾親吻她,卻在美君的曖昧中幾度輾轉,忍不住犯了噁心,卻又想測試他是否只是逢場作戲,遂說,「我等下要做膀胱訓練,你幫我記錄解尿和餘尿的尿量好不好?」 丈夫嫌棄地皺了皺眉頭說,「這種小事,妳找看護幫忙,我花錢不是請她來這裡吹冷氣的。」說完,深怕她要找他麻煩,椅子還沒坐熱,就匆忙找了藉口離開。果然,結婚證書沒有任何保固的功效,就像改朝換代的紙幣,早已失去價值。 莫非她是受到咒詛,才落到連續被棄的下場?而這個咒詛還在持續發威。當她怪爸爸、祖母、媽媽先後遺棄她,她不也是遺棄了自己的女兒,怨怪女兒的性別讓她得不到婆婆的重視,從小就把女兒送去全日托的托兒班、安親班、寄宿學校,把女兒推得遠遠地,任女兒自生自滅。 被各種負面情緒折騰的何珠貝,只要想到出院以後的未來,淚水幾乎要把床鋪哭成水上扁舟,只要風暴再狂肆些,就會支離破碎。偏偏隔床住進一位待產女子,因為是頭胎,一點點不適,就跟她丈夫鬧騰撒嬌,吵得她更加不安寧。好不容易送去產房,生完後回病房,又因為生了兒子,夫妻倆興奮地討論何時生第二胎?到了夜裡十二點多,還在聊天、嘻笑。 何珠貝正因為切除卵巢導致生理性的更年期提早到來,出現盜汗、紅潮、心悸等現象,即使注射了荷爾蒙,依然難受得無法入睡。聯想到自己失卻孕育孩子的子宮,美君的子宮裡卻躺著丈夫的孩子,多麼大的諷刺啊!積壓數日的憤怒化為怒吼,她對著布簾後的隔床大喊:「我都沒有子宮了,生不出孩子了,你們還一直說生孩子的事,到底有沒有同情心?」 女子的丈夫立刻說:「對不起,吵到妳了。」女子卻得理不饒人說,「妳不能生了,還怪我?」何珠貝氣得說不出話來,果真是女人為難女人,美君搶奪她丈夫,隔床掠奪她睡眠,竟然一個個都理直氣壯。 幸好,在女子丈夫的勸說下,隔床安靜了下來,何珠貝的怒氣也漸漸平復。早起,她主動跟對方夫妻道歉,她知道,以後這樣的困窘只會多不會少,她必須及早適應。 可是,她卻愈來愈無法面對虛偽的丈夫,丈夫沒來,她反而釋懷,就不必跟丈夫演戲,假裝她甚麼都不知道。為了避開丈夫,她勉強下床練習,一步步走出病房,下意識走向新生兒病房,站在玻璃外望著小床上一個個的嬰兒,邊撫摸著自己扁塌的腹部,她再也生不出孩子了。 即將到喝水做膀胱訓練的時間,她緩緩往回走。經過樓梯間,隱約聽到哭聲,她正要探頭,想到自顧不暇,何必管閒事呢?她推著點滴架,走了兩步,卻有股力量不住拉扯著她的腳,不讓她離開,她循聲望去,只見樓梯台階坐著穿藍色病患服的女子,掩著臉啜泣。 她走過去低聲問:「妳……怎麼了?」 原來,她是從鄉下來做婦科手術的阿敏,她寡居多年,卻罹患子宮頸癌,被鄰居嘲笑,甚至八卦她是跟男人亂來才會得病。阿敏拚命搖著頭,似要獲得珠貝的認同說:「我沒有,我沒有,我很愛我老公,我不可能再找男人。」 阿敏的丈夫雖死了,她卻誓死守護愛情,不讓人潑髒水;而何珠貝的丈夫雖活著,卻狠心染黑了他們的婚姻。 阿敏抬起灰暗無光的臉龐,眼睛因哭得過久而浮腫,「我明天要開刀,我好害怕,叫我女兒兒子來,可是,兒子沒來,女兒卻叫我去死,她說我死了就不會害怕了。我怎麼這麼命苦,沒有一個人在乎我,活著有甚麼意思?」 這也是何珠貝幾天來不斷問自己的問題,她無法給阿敏答案,只能伸出沒有打點滴的右手攙扶她,忍不住說,「阿敏,妳先回去休息,明天,我陪妳去手術。」就像當初那位陌生的牧師送她去手術室一般。 隔天,何珠貝依約送阿敏去手術室門口,當阿敏手術完回到病房,她也即刻去探望,把自己術後的經驗分享給她,原是陌生人的她倆,就這麼成為彼此的倚靠。 為此,何珠貝還打手機給丈夫,「我過兩天就可以出院,你就不要來了,看護也別請了。」丈夫彷彿就在等她說這句話,毫不考慮就立刻答應,她依稀聽到他鬆了一口氣的聲音。她不由在心底冷笑,丈夫丈夫,一丈之夫,如今怕不成了十丈、百丈,數不清多少丈的距離。經過多日來的反覆折磨,她心裡對丈夫那份摻雜了感恩的情分,也愈來愈稀薄。 6、 預定出院日期當天,醫生卻跟何珠貝說:「妳排尿後的餘尿超過100cc,還不及格,如果勉強出院,很可能會因為膀胱炎而掛急診,所以,妳是要帶著導尿管回家自己做膀胱訓練,還是留在醫院?」何珠貝想到回家就要面對真相帶來的尷尬,巴不得留在醫院裡,立刻說她要留下來。 阿敏術後情況很理想,出院前來看何珠貝,笑嘻嘻地說:「謝謝妳珠貝,希望妳早日出院,到時候來找我玩。」何珠貝望著阿敏透著光采的臉龐,與初識她時天差地別,不禁緊緊抱住她,心裡也充滿感謝,若不是阿敏,她怎麼知道自己雖失去丈夫的愛,卻沒有失去愛人的心,竟然還有餘力去照顧阿敏。 之後,何珠貝又陸續認識病房裡其他切除子宮的女人,每個人的後遺症不同,各有煩惱。有人說,「我又被護理師罵了。因為我一想到尿就尿出來,把床單尿濕了,連換了三次床單。」何珠貝就安慰她,「妳比我好得多,妳看我,用力壓肚皮都尿不太出來,住了快三個星期還不能出院。」有人說,「我肚子裡變得空空的,丈夫就不會愛我了。」何珠貝就點醒她,「妳以後沒有月經,可以省下衛生棉的錢,而且隨時都可以愛愛,丈夫一定更愛妳。」還有人說,「我便秘很嚴重,每次都要吃好多軟便藥。」何珠貝就傳遞經驗,「妳可以吃芥藍菜,它的纖維比較粗,能幫助排便,妳就會像火山爆發『噗!』地噴出來……。」總是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護理師都說:「何珠貝啊!妳就像個快樂天使。」 好意外喔,她以為的不幸生命,竟然也能帶給別人幸運。就這樣,何珠貝送走一個又一個病人,也把歡笑送給別人。直到她終於排尿及格,醫生准許她出院,並且提醒她要定期回診。 她望著窗外的陽光,不曉得自己即將面對的是鳩鵲同巢、鳩占鵲巢,還是再次的被遺棄?無論結果如何,她已做了最壞打算,幸好她早把每個月的薪水悄悄存起來,至少生活不是問題,而且,靠著她在補習班的招生能力,應該也能很快找到工作。接著,她打電話通知丈夫接她出院,這會是她最後一次麻煩丈夫了吧! 可是,等了又等,快到中午了,丈夫依然沒有出現,莫非他又要放她鴿子?這時,護理師急忙來找她,「何珠貝!還好妳沒走,可不可以拜託妳一下,908床的李小姐就要手術了,卻不讓我們灌腸,說要等她男朋友來,可是她男朋友根本找不到……。」 何珠貝立刻下床穿鞋,剛要抬腳,就見門邊人影一閃,露出女兒的半張臉。不由記起她手術那天,也見過女兒在病房外探頭探腦,她一心惦掛著沒現身的丈夫,就不以為意,等她的床推出病房,女兒就不見了。而今,女兒似乎怕被她嫌棄,不敢整個人露面,卻不知她的心情早已翻轉,就像在汪洋中浮沉許久,即使見著一片小木板,心頭也興奮不已,於是,她喚出女兒的名字,「意芸。」 女兒這才絞弄著雙手走近她,小聲地說,「媽媽!爸爸沒空來,要我來接妳。」 若是平常,何珠貝一定回嗆,「妳一個小孩子,懂甚麼?趕快回去。」這回,接觸到女兒驚懼又渴望親近的眼神,她把話嚥了下去,就在她以為遭到遺棄之際,被她冷淡對待的女兒,卻來到她的身邊。她緩步走過去,摸了摸女兒的頭髮,僵硬的手指似在暖陽下解了凍,忍不住抱住女兒,嘶啞著說,「意芸,謝謝妳!」 她讓女兒陪同去探望908床的李小姐,走在醫院的長廊,步履不由輕快起來,她就像一個空了許久的港灣,終於有船停泊,到此避風。

Read More

守護下一代 新竹台大植樹600棵

  新竹台大分院院長余忠仁(前)攜手近300名員工及眷屬,共同種下約600棵樹,為院區增添綠意。(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響應全球淨零碳排政策,新竹台大分院8日於生醫醫院竹北院區舉辦「新竹台大分院4週年,永續守護新竹植樹活動」,院長余忠仁帶領近300位員工及眷屬攜手種下約600棵樹,並舉辦廢棄石創意彩繪活動,透過親子互動,讓「永續」的概念深植下一代心中。 余忠仁表示,全球氣候變遷日益加劇,氣候危機正嚴峻考驗人類健康;醫療機構不僅是健康守護者,也肩負環境永續的責任。醫院身處文化科技智慧城,結合在地資源,攜手產、官、學界,將永續概念融入醫療實踐。 為實踐這項承諾,新竹台大分院推動智慧醫療發展,透過廣泛運用AI科技優化醫療流程,提高作業效率;並導入電子紙技術,有效減少紙張浪費。同時,也在國際醫療合作、綠能醫療環境等領域落實ESG(環境、社會、治理)理念,逐步打造更具韌性的低碳醫療體系。 新竹台大分院以台灣的醫療經驗為基礎,積極參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致力於「確保及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生活與福祉」,為全球健康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此外,新竹台大分院第2期研究大樓去年動土,採用綠建築節能標章材料,並規劃大面積景觀綠化空間,打造友善且永續的醫療環境。大樓並採用低太陽熱能透過率之複層玻璃,有效降低室內溫度,以達到節能減碳之目標,同時提供民眾更舒適的就醫體驗。

Read More

〈中華學園〉希望

台南市佳里國小四年二班 ◎許以炘 擱淺的海龜 被吸管困住 奄奄一息 希望 游回大海 重生 可憐的小狗 被車壓斷腳 痛不欲生 希望 恢復健康 快活 垃圾場裡的娃娃 被主人丟棄 破破爛爛 希望 亮麗一次 幸福 可悲的我 被評量輾壓 一沓又一沓 希望 手速飛快 自由

Read More

〈中華學園〉黑色的時光

台南市德光高中一年八班 ◎王冠勛 夕日落下,鱗狀雲漸朦朧,后羿的偉岸,終於戰勝了擾地安寧的三腳金烏,讓大地免去了烈日下的鞭笞之刑,安詳的沉入黑暗中。是沉睡,還是沉淪?恐怕只有大地自知,而身處寰宇乾坤一隅的我,正享受著夜幕下的未知。 有光明之處才得見著黑暗,但以自然現象而言,也和我們一樣,在黑暗的掌控下茍且偷生,人為何懼於黑暗?大抵是懼於其上的未知吧!二百萬年前人類現世伊始,身周就充滿了未知與黑暗,看似危機重重,卻也是推進歷史進程最強的原動力,未知激發了好奇心,勇於嘗試,如燧人氏得火、神農嘗百草,皆敢於與未知搏鬥,衝破黑暗。如今文明開展千載,縱然人類早已可下探深海、上仰蒼穹,但在那光年之外,仍有無盡的謎團供人探索。 瞥見光明之始,我便著迷於挖掘寸壤之下的未知,尤其於夜色之下尋幽訪勝,一來涼風徐徐,二來光明往往更常在黑暗中現身。夜晚的森林步道,沉睡著萬千生靈,偶爾驚起落葉下的鼠雀,色彩比起白晝,更能在黑暗的映襯下顯出斑斕,此時萬籟俱寂,我卻不覺孤單,遠離人世喧囂,更容易發現天地間的小驚喜。 黑,總與貶意相比,但這是一種莫大的恥辱,是喪盡天良的污名化體現,人總因此而作繭自縛、心陷囹圄,但唯有走出成見,踏出關鍵的第一步,方知,那黑暗中的未知,是多麼美好的饋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