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攬公會攜手會員公司啟動校園徵才 首登場海大博覽會媒合人才

右起台北市海運承攬運送公會理事長翁堯賢、臺灣海洋大學校長許泰文、海攬公會教育組副召集人范建武、臺灣海洋大學教務長呂明偉。(海攬公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舉辦「2025 Light校園徵才博覽會」,台北市海運承攬公會理事長翁堯賢、教育組副召集人范建武帶領會員公司赴校徵才,吸引眾多學生熱情參與,積極與公司招募夥伴互動交流,展現對產業的高度興趣。 三月全台校園徵才季,各校就業博覽會及說明會活動開跑,今年海運承攬公會聯合會員公司校園徵才活動擴大舉辦,首場臺灣海洋大學校園徵才博覽會即齊聚20家會員公司參與, 依海攬許可證號排序: 紳運、世邦、台灣東方海外、中國遠洋、進航、飛綌、港捷、台騑、萬泰、紹暘、鴻泰、金鼎、瑞可、華邦、華建、捷德、東方超捷、翔輝、允碩、新加坡商敦豪,總計提供48項就業及實習職缺,需求人數達100餘位以上! 博覽會現場企業與學校優秀學子面對面交流,發掘潛力人才,藉此提升企業品牌,並與人才建立聯繫,場面互動熱絡,共創企業與學生雙贏! 臺灣海洋大學是海洋領域最完整的特色大學,教學、研究並進,提供學生最豐富的海洋教育資源,是台灣最重要的海洋產業人才培育搖籃!海攬公會與臺灣海洋大學海運暨管理學院歷年來合作開辦「海運承攬業基礎實務課程」,由海攬公會推薦具備專業素養及實務經驗的業界先進擔任講師,課程內容有各航線的專業知識、市場實務性操作及最新國際物流動態資訊,培訓海運承攬業專才,培養畢業即戰力!推動產學合作,透過校方和公會的資源整合,協助會員公司為企業注入新血,增加學生畢業前實習及畢業後多重就業管道,讓有志學子學以致用,成果與效益卓著。

Read More

基隆關舉辦今年第1次報關業座談會 強化雙向溝通

(基隆關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基隆關為增進通關便捷及強化報關業者與海關間雙向溝通,於3月21日舉辦今年第1次報關業座談會,由副關務長吳慧燕主持,該關各業務單位主管偕同出席,與基隆市報關商業同業公會、基隆市報關業職業工會、新北市報關商業同業公會及桃園市報關商業同業公會共同座談,會中對業者所提各項議題充分溝通及交換意見,深獲業界肯定。 基隆關表示,本次座談會特別就進口貨物稅費繳納證的送達與補發規定進行討論,同時就相關政令及業務宣導,包括積極採用C2報單無紙化作業,以節省時間與成本;進出口商品若涉及商標或著作權,應依規定申報並提供授權文件;報關業者應強化個資安全管理,如發生個資洩漏須於發現事故時起72小時內通報關務署;納稅者權利保護法透過納保官與多元方式強化納稅者權益保障;該關每月最後一個星期四舉辦私貨及逾期貨標售,歡迎參與並慎防假冒海關拍賣的不實訊息;關務署設立廉政平臺及關務夥伴廉政指引,強化企業法遵與誠信倫理;提醒民眾防範高回報投資、網購、假中獎及陌生連結等詐騙手法。 基隆關最後表示,感謝業者積極配合海關推動各項政策,藉由舉辦座談會進一步瞭解業者需求,並能共同提出解決方案,期使營造更優質便捷的通關環境。

Read More

海大校友地中海榮耀號海上航行共識營 助力遊輪產業發展

海大校友總會在地中海榮耀號船上召開第五屆第四次理監事聯席會議。(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長年培育海運專業人才,海大校友總會為支持遊輪產業發展,安排為期四天的「2025海大校友總會暨臺灣地區校友會長日本交流參訪活動」,以「海上航行共識營」的形式強化海大校友與遊輪產業的連結,獲得校友們的熱烈支持。 本次活動源於任職台灣遊輪產業協會理事長的海大校友總會曾俊鵬理事提案,由海大校友總會、傑出校友聯誼會聯合舉辦,校友總會林見松總會長和傑出校友聯誼會王光祥理事長聯合特邀臺灣地區校友會理事長、系所友會會長及海運相關產業校友代表參加,並獲得臺日關係協會與台灣遊輪產業發展協會的支持。活動不僅參團校友全程自費,獲得校友總會補助參團費用的理監事也將補助款全數捐給海大校務發展基金推展海洋教育使用。透過這次活動,海大校友展現對遊輪產業的支持,也進一步鞏固海大與海運的緊密聯繫。 四天三夜的活動安排在MSC地中海榮耀號(MSC Bellissima)上進行,該遊輪為亞洲最大、排水量達17.2萬噸的郵輪,提供校友們一場難忘的航海體驗,也喚起許多跑船學長的回憶。校友們透過社群媒體分享旅程點滴,以及許多過往經歷中令人感動的故事,海大校友的熱情與船上多場海洋活動,也吸引了船上旅客與工作人員對海洋的關注,無形中提升了海大的品牌影響力。 此次遊輪產業觀摩為校友總會首次的海上大型活動,由兼任校友總會秘書長的莊季高副校長率團,全團總計91人,自基隆港西岸旅運中心啟航前,許泰文校長也特別至碼頭送行,祝福大家旅途平安並與校友和校友寶眷合影。透過台灣遊輪產業發展協會的專業導覽,參團校友得以觀摩臺灣與國際遊輪產業的經營模式差異,並在船上舉行兩場專業會議,由多位從事海運的校友分享引水靠港、巡航與岸上旅遊等知識。不僅展現海大校友對遊輪產業的支持,也讓非航運專業的校友與寶眷深入了解遊輪產業的運作,提升對海事職業的認識,更透過旅程中的深度交流,促進校友間的情誼與專業合作。 海運是臺灣的第二座護國神山,是永續、潛力無窮的產業,其中國際郵輪產業具有相當大的經濟效益,據統計,2024年來臺郵輪約418艘次,帶來90.5萬人次、逾200億元產值。

Read More

美國加征關稅擾亂加拿大物流和製造業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美國加征關稅擾亂加拿大物流和製造業,消息指出,美國對加拿大的關稅首先打擊製造業,物流面臨延遲影響,包括貨運、空運和小件貨運都將受到影響。 一家溫哥華TC國際物流公司表示,雖然製造商將首當其衝,但物流服務將受到重大的延遲影響。物流業不會立即感受到影響,但影響將在三個關鍵領域展開,第一個也是受影響最大的部門將是處理美國和加拿大之間貨物運輸的卡車運輸公司,業者依賴高貿易量,而這些關稅將導致貿易量下降。另一項重大干擾來自美國的一項行政命令,該命令暫停對小包裹運輸800美元的最低免稅額,此一政策變化取消了低價值商品的免稅優惠,嚴重影響電子商務和依賴跨境貿易的小企業。預計航空貨運服務也會感到壓力,美國和加拿大之間的旅行減少將導致航班減少,減少航空貨運業務的貨運能力。 據稱,為因應對這些挑戰,加拿大企業在北美以外尋找替代供應商,特別是在汽車和電子行業,物流公司必須通過使貿易通道多樣化,加強與日本、韓國和墨西哥等國的夥伴關係來適應。

Read More

亞馬遜全球開店宣佈首屆新銳品牌加速器計畫開跑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亞馬遜全球開店宣佈首屆「新銳品牌加速器計畫」正式開跑,該計畫共同攜手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臺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IEAT)、中華開發資本、STARTUP101,針對具備自主產品研發與設計能力並希望擴展全球市場的臺灣新創品牌,尋求規模擴張、未來有對外募資需求的品牌,以及具備本地電商經驗並希望進軍海外市場以尋找更多業務增長機會的品牌,提供為期六個月的扶持。 所稱扶持包括一對一官方輔導、創業資源連結、專業導師對談、社群活動及募資機會等,旨在協助臺灣業者加速品牌成長、提升募資能力、拓展全球市場。 亞馬遜全球開店所舉辦「新銳品牌加速器計畫」開幕儀式,出席嘉賓包含IEAT臺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副秘書長 蔡順達(左一)、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局長 陳俊安(左二)、亞馬遜全球開店臺灣總經理 謝孜希(右二)及亞馬遜全球開店行銷總監 劉芳君(右一),共同攜手協助臺灣新興品牌加速開拓國際市場。(見圖,亞馬遜全球開店提供) 亞馬遜全球開店說明指出,該計畫去年十一月正式在臺啟動招募,共吸引超過160家臺灣企業報名,最終70家品牌成功入選。加入培訓計畫的企業中,近六成為成立五年以內但具備產品創新與研發能力的年輕企業,擁有獨立品牌的企業佔八成以上,覆蓋傢俱、家居、美妝、食品、消費電子、運動戶外、汽機車零配件、寵物用品等品類。 「新銳品牌加速器計畫」將提供以下扶持解決品牌痛點,協助臺灣品牌開拓全球: 權威資源加持-亞馬遜全球開店將提供涵蓋選品擴展、產品生命週期管理、市場趨勢分析、品牌打造、廣告策略優化、旺季行銷策略等核心領域的全方位電商課程,並結合一對一官方顧問諮詢針對性地解決企業關心的問題。此外,此計畫特別邀請到亞馬遜上的成功賣家,如在六年間成長到近2億年營收的漂浮自立筆新創品牌Novium,致力於帶給消費者科技易於生活的體驗和價值的智慧設備配件知名品牌億色ESR,專注於研發多功能電剪、2019年以亞馬遜日本點為首站開賣、一年內就實現174%銷售增長的自有品牌URBANER奧本電剪等知名企業負責人提供一對一對談輔導機會。另外,也邀請到來自協力廠商由各種創業領域的專家組成的大師,包含政府補助、募資、財務、創業、創投等專業領域,提供大師講座,為學員提供涵蓋創業投資、品牌經營、跨境稅務、政府資源運用領域等知識和經驗分享,協助企業建立長期經營視野與強化募資能力。 創業資源串接-針對許多在地品牌仍缺乏足夠的資金與資源來快速開拓國際市場,本計畫將首度攜手中華開發、STARTUP101等知名創投機構,透過專屬活動,為臺灣品牌及投資人建立直接對接管道,為品牌開啟更廣闊的募資機會。此外,計畫還將串接政府資源,與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合作,實時提供跨境電商輔助方案。 品牌社群賦能-該計畫預計建立入選賣家交流社群,透過定期競賽、每月戰績排名機制、實體聚會等活動促進經驗分享與交流。 服務商優惠支援-參與此計畫學員可享有專屬的服務商優惠,由30家協力廠商服務商提供總計50種優惠方案,包含金流、物流、海外倉儲、深度廣告健檢服務、代營運等不同層面的優惠。 亞馬遜成立於1995年,總部在美國西雅圖。2017年起,亞馬遜全球開店業務旨在借助亞馬遜全球資源,幫助臺灣賣家抓住跨境電商新機遇,發展出口業務,拓展全球市場,打造國際品牌。目前,包括亞馬遜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荷蘭、瑞典、日本、墨西哥、澳洲、波蘭、新加坡、比利時、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在內的16大海外站點已向臺灣賣家全面開放。亞馬遜遍佈全球的400多個營運中心可幫助賣家將產品銷往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觸及亞馬遜全球超過數億的活躍用戶。更多資訊網址供參:https://gs.amazon.com.tw/

Read More

星空聯盟攜手奧地利聯邦鐵路提供空鐵轉乘前往奧地利四大城市

星空聯盟持續致力於加強全球連通性,攜手 25 家成員航空公司歡迎奧地利聯邦鐵路(OBB, Osterreichische Bundesbahnen)」成為最新的聯合運輸合作夥伴。(星空聯盟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星空聯盟持續致力於加強全球連通性,攜手 25 家成員航空公司歡迎奧地利聯邦鐵路(OBB, Osterreichische Bundesbahnen)」成為最新的聯合運輸合作夥伴,提供奧地利聯邦鐵路(OBB)和星空聯盟成員航空公司航班的旅客,能無縫接軌搭乘標榜環保的銳捷列車(Railjet)來一趟長途旅行,往返於格拉茲、林茲、薩爾斯堡和因斯布魯克等城市。 奧地利創新、交通和基礎設施聯邦部長 Peter Hanke 表示:「若要克服當前交通領域面臨的挑戰,聯手合作絕對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對我來說,奧地利聯邦鐵路(OBB)、奧地利航空和星空聯盟之間的合作就是串聯不同交通選項的最佳典範,完善的基礎設施能讓地方正常發展,也是國內經濟、旅遊和社會的基石。」 星空聯盟執行長 Theo Panagiotoulias表示:「長久以來,航空和鐵路在世界各地一直都是能相互搭配的交通方式,所以我們很榮幸能歡迎奧地利聯邦鐵路(OBB)加入星空聯盟大家庭。舉例來說,旅客只需要一張機票,便可從新加坡搭機飛往維也納,直接在機場轉乘銳捷列車(Railjet)前往薩爾茨堡,我相信此次合作不僅能提供更多的選擇,更能帶給旅客更流暢的旅程體驗。」 奧地利聯邦鐵路(OBB)執行長 Andreas Mattha 則表示:「我們很高興能與星空聯盟合作,進一步整合鐵路與航空運輸,讓旅客享受更舒適的旅程。未來從林茨、薩爾斯堡、格拉茨及因斯布魯克四大火車站搭乘列車前往世界各地將變得更加便利,透過這個模式,我們為更多旅客提供環保的列車轉乘服務。這不僅是與單一航空公司合作,而是讓這項服務延伸至星空聯盟25家成員航空公司的全球飛航網絡。」 本次星空聯盟與奧地利聯邦鐵路(OBB)的合作模式,是借鏡奧地利航空自2014年起即推出的「AIRail 航空鐵路聯運」服務,讓旅客能夠透過火車便利往返奧地利各大城市與維也納機場,並享有整合式訂位與報到服務。此外德國鐵路(Deutsche Bahn)與星空聯盟也已於2022年8月成為聯合運輸合作夥伴,該合作模式除了將聯盟範圍內的航空網絡與鐵路、巴士、渡輪或其他交通運輸系統進行串連外,也進一步加強會員系統的整合,及提供旅客不管在機場、車站、港口更便利的轉乘服務。 更多服務包括:更便利的預訂作業,旅客僅需透過一次預訂,即可在同一本票中包含已完成劃位的機票與火車票。‧更便利的報到手續:旅客除了透過網路報到外,也可於奧地利格拉茲、林茲、薩爾斯堡和因斯布魯克的奧地利聯邦鐵路(OBB)旅遊中心辦理報到手續,並可同時領取登機證及火車車票。‧更多選項:旅客可依照個人行程,依據時間區間和提供的價格有更多選擇。‧更多好處:透過聯票服務,旅客搭乘火車即可於星空聯盟成員航空公司的會員計劃中累積哩程。 2025年3月也代表奧地利航空加入星空聯盟滿25周年,目前共有16家星空聯盟成員航空公司營運維也納航線,提供全球旅客每週近1300個航班,共135個目的地的飛航服務。

Read More

ClassNK核發三日商聯合開發大型液氨運輸船AiP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日本海事協會(ClassNK)核發原則認可(AiP)證書給商船三井(MOL)、名村造船(Namura Shipbuilding Co., Ltd.)以及三菱造船(Mitsubishi Shipbuilding Co., Ltd.)聯合開發出的大型氨動力液氨運輸船原則認可(AiP)證書。 日本海事協會表示,為實現低碳運輸大量氨能而設計出的船型,此AiP即代表該船在法規與安全層面中展現出的可行性。 由於氨氣燃燒時不會排放二氧化碳,預期未來將更廣泛使用氣能作為潔淨能源,例如作為發電廠的燃料,對氨能的需求也隨之增加。此運輸船特色在於其貨艙容量勝過超大型液化氣運輸船(VLGC)及超大型液氨運輸船(VLAC),並使用氨為燃料以實現低碳運輸。此外,此船不僅符合日本主要發電廠的進港限制,就裝卸過程中與發電廠及氨能供應終端站的連接方面,也維持與現有VLGC一致的規格。 日本海事協會根據其「替代燃料船舶指導方針」(Guidelines for Ships Using Alternative Fuel)之「第C章-使用氨作為燃料之船舶安全相關規範」(Part C Guidelines for Ships Using Ammonia as Fuel, Edition 3.0.2)以及「國際載運散裝液化氣體船舶構造與設備章程」(IGC Code)的規定來審查船舶的設計概念,並透過HAZID技術來檢驗風險評估,特別是針對氨能毒性的安全相關問題。在確認設計詳實遵守規定要求後,該協會即核發此AiP。 該協會強調將持續透過安全性評估與其他服務,為脫碳相關的先進倡議貢獻己力,附圖為大型氨動力液氨運輸船 ( MOL提供)

Read More

〈陳醫師健康關懷〉

■陳俊銘 落枕的形成通常是經歷一段時間的疲勞,可能是勞累壓力大,睡眠不足、固定姿勢時間太久,造成頸部肌肉僵硬,若是睡覺的姿勢不良,常導致肌肉過度收縮而產生痠痛的症狀,出現明顯的肌肉痛點,於是落枕產生了。嚴重點甚至產生椎間盤突出,壓迫到頸椎神經,除了造成頸部劇烈疼痛、上肢痠麻,也會出現疼痛。 頸椎的兩塊椎骨間,前面是椎間盤,後面是小面關節,椎間盤有如脊椎的避震器,而椎間盤與小面關節,都是關節軟骨,可以讓頸椎做出前彎、後仰、旋轉動作,如果從人體的左側看,頸椎應呈現C型曲線,這個曲線會讓頸椎的受力面積最大,單位面積的壓力最小、最均勻。 臨床上,20-50歲上班族及長期低頭姿勢的人,如眼科、牙科、外科醫師、木雕師等,都是落枕的高危險群。有些小學生,若有頸椎側彎、姿勢不良,也可能出現落枕症狀。             反覆性的落枕是個警訊,表示頸椎自然的C型曲線出問題。常因長期的錯誤姿勢造成,例如念書或使用電腦姿勢不良,常躺在床上、沙發上看書、看電視、玩平板電腦或智慧型手機。長時間低頭沒適當休息,讓頸椎受力不均勻,椎間盤承受過多壓力,導致椎間盤突出,也代表椎間盤可能開始有退化現象,一旦退化,就越來越容易落枕,萬一壓迫到神經,還會併發上肢痠麻痛的症狀。 落枕在中醫的治療,小針刀療效很好,沿著頸肩背找出痛點,通常形成落枕須經一段時間,頸部肌筋膜勞損發炎產生沾黏,壓的時候會有很清楚條索狀痛點,透過小針刀鬆解肌筋膜沾黏,當下,落枕立刻改善。 後續,配合中藥如身痛逐瘀湯、桃紅四物湯、芍藥甘草湯加減葛根、羌治、丹參、木瓜等,改善氣血循環、放鬆肌肉,有助落枕改善及預防反覆發生。 再配合針灸治療做後續調理,頭皮針、耳針、舌針、眼針、火針、腕踝針靈活運用,鞏固療效。平時保養勿固定姿勢太久,避免熬夜、壓力太大、過度勞累,運動前做好熱身運動,避免運動傷害。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Read More

病態性肥胖 他縮胃繞腸甩46㎏ BMI逾35

王姓男子接受微創縮胃繞腸手術成功減重46公斤,擺脫多項慢性疾病重獲新生。(亞東醫院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身高185公分、體重131公斤(BMI38.3)的34歲王姓男子,因病態性肥胖導致糖尿病前期、高血脂、睡眠呼吸中止症及膝蓋疼痛,需長期服藥控制,他嘗試飲食控制與運動等方式減重,卻無成效;經接受「腹腔鏡袖狀胃切除合併雙通道胃小腸繞道手術」(俗稱縮胃繞腸),成功減重46公斤,體重降至84.8公斤,不僅擺脫糖尿病前期與高血脂問題,睡眠呼吸中止症與膝蓋疼痛也大幅改善。 亞東醫院一般外科主任吳建明表示,體重過重或肥胖不僅影響外觀,更與多種慢性疾病密切相關,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心血管疾病、中風、睡眠呼吸中止症,甚至可能增加某些癌症的風險;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肥胖列為一種疾病,若不積極控制,可能對健康造成嚴重影響,甚至縮短6至7年的壽命。 吳建明指出,單靠飲食與運動減重往往難以維持,藥物治療雖有效,但停藥後體重易回升,甚至可能變得更胖,流行的胃鏡縮胃手術雖有一定效果,但費用較高且效果不及減重手術,目前公認最有效且能長期維持的減重方式是微創腹腔鏡減重手術。 微創腹腔鏡減重手術的原理在於縮小胃容量或縮短小腸吸收長度,以減少熱量攝取與吸收,達到有效減重的目的。不過他表示,減重手術並非「一體適用」,應由專業醫療團隊評估患者的個別狀況,量身訂製最合適的治療方案,以確保安全性與治療成效。 吳建明表示,衡量肥胖程度的標準以「身體質量指數」(BMI)為主,BMI分類為:正常範圍18.5-24.9、過重25-29.9、肥胖30-34.9、病態性肥胖35以上。目前健保規範BMI37.5以上或BMI32.5以上且合併糖尿病、高血壓等代謝疾病的患者,可經醫師評估後由健保給付接受手術治療。他提醒,術後仍需搭配良好的飲食習慣及規律運動,才能確保減重效果長期維持,避免體重回升。

Read More

〈中華副刊〉自珍集 〈相見歡〉.寒夜遇舊

■子寧 梧桐葉落西風 月溶溶 玉骨暗香疏影 喜重逢 紅蠟淚 綠螘醉 與誰同 寒夜客來酒暖 舊情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