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喬茵:政府應盤點籌碼 向美提出最有利的談判策略

市議員白喬茵指出,這場由美國發動的高關稅戰,對台灣來說,是一次嚴峻的挑戰!(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白喬茵五日指出,這場由美國發動的高關稅戰,對台灣來說,是一次嚴峻的挑戰! 白喬茵強調,我們不能被政治口水、選舉鬧劇牽著走,國家現在最需要的是團結、冷靜、務實地應對,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守住人民的工作、守住安穩的生活。 白喬茵表示,彭博的經濟專家估計,這樣的變化可能會讓台灣的整體經濟下降三點八%。如果出口減少,台幣可能會貶值,而我們進口很多日常生活必需的東西,像是石油、天然氣,這些都是用美元計價的,等於東西會變得更貴,物價上漲的壓力會更大。 白喬茵說,政府雖然一向希望和美國保持好關係,但也不能什麼都妥協。台灣不像中國或歐盟有那麼大的市場可以反制美國,但我們手上還是有一些談判籌碼。例如:我們的半導體產業在美國有很多重要的投資,或是過去大家爭議很多的美豬美牛開放問題,這些都可能是讓美國在意的點。政府應該要好好盤點這些籌碼,做出最有利於台灣人民的談判策略。 她認為,至於對內的八百八十億元補助,只能暫時止痛,更重要的是政府應該馬上協助台灣企業拓展其他國家的市場,降低對美國的依賴。另一方面,央行也要準備好應對台幣可能的劇烈波動。像日本政府已經表態,會啟動外匯干預機制,動用最多三千億美元的外匯存底,守住「一美元換一百四十五日圓」這條防線,以防物價失控。 白喬茵也痛批,不要包什麼卅二%關稅的潤餅捲、也不要講什麼「至少還有我們還有音樂」這種阿Q的話,這個連假,社會氣氛很不平靜是事實!坐在總統府裡獻策的幕僚顯然距離人民太遙遠。

Read More

李雅靜:面對高關稅 補貼只能止痛 外交與經貿談判才是真正的解方

市議員李雅靜表示,面對高關稅衝擊,我們要的不是短暫的止痛,是出路;補貼只是短暫止痛,外交與經貿談判,才是真正的解方。(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李雅靜五日表示,川普毫不留情,對台灣課下卅二%的高關稅。面對衝擊,我們要的不是短暫的止痛,是出路;補貼只是短暫止痛,外交與經貿談判,才是真正的解方。 李雅靜認為,這不只是一次單純的貿易打擊,這是對台灣的外交羞辱。台灣長期配合美方立場、經濟投資、軍事合作,換來的竟然是一記重拳,令人寒心。所謂對等關稅,根本是對台不平等待遇。 李雅靜指出,政府提出八百八十億因應方案,雖是緊急應對措施,但我們不能只看到大撒幣補貼,更要問三個問題:台灣付出這麼多,為何無法換來基本尊重!所謂史上最好的台美關係,政府是否能夠啟動與美方高層對話,為國人爭取公道?這八百八十億,是買時間,還是受創產業封口費呢? 李雅靜質疑,更重要的是,這波關稅衝擊只是開始,全球通膨壓力正蠢蠢欲動,政府準備好了嗎?有具體方案協助全民與產業度過通膨危機嗎? 李雅靜提到,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公開宣示,川普的戰略是提高美國工廠的生產能力,包含把半導體製造從台灣奪回來。面對如此大剌剌的強取豪奪,政府要如何保住護國神山? 李雅靜說,我們當然希望與美方維持友好關係,但「朋友」不是只會伸手要錢的,台灣也不該是任人擺佈的提款機!

Read More

柯志恩:高關稅即將襲來 執政黨沒有內鬥的本錢

立委柯志恩表示,面對高關稅即將襲來的風雨,台灣還有內鬥的本錢嗎﹖由衷希望賴總統展現領導者的高度與格局,國難當前,還有心力再攻訐在野黨嗎﹖(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國民黨立委柯志恩五日表示,面對高關稅即將襲來的風雨,台灣還有內鬥的本錢嗎﹖由衷希望賴總統展現領導者的高度與格局,國難當前,還有心力再攻訐在野黨嗎﹖﹗ 柯志恩提到,比較同樣面臨高關稅危機的其他國家,加拿大總理出面宣稱準備反擊,英國首相列出一份潛在的報復清單,法國總統呼籲歐盟及法國企業暫停對美投資,日本首相和產業大臣也表達極度遺憾,越南則由副總理緊急搭機赴美談判關稅,各國無不積極表達不滿或準備採取行動。 柯志恩說,但一再宣稱台美關係史上最佳的政府高層為何一一消失或避而不談﹖台灣對美溝通交涉的表現,實在太令人無言,先前雙手奉上的台積電一千億投資和公開承諾的對美軍購,是否如瞎子打燈籠--白費了﹗ 柯志恩指出,卓院長表達下周邀請國會朝野共商國是,她個人給予支持,面對高關稅的重大衝擊,朝野當然應團結對外,然而,從年初迄今,執政黨上下所有心思不都在罷免在野黨立委﹖且近來數次搗亂國會、癱瘓議事不也是民進黨自家立委﹖更不要說柯大總召如何揮舞拐杖、指控共匪立委的荒唐行徑。 柯志恩強調,真的要說,賴總統和卓院長倘心繫台灣、且以人民為念,是否應心口一致、兌現你們所謂團結國家的口號,是否更應正式停止大罷免的內耗內鬥,讓朝野合作、共同克服國家面臨的重大危機﹖ 柯志恩批評,看到各部會推出八百八十億特別預算,很多都是行政部門現行或原本該做的計畫,只是既定政策的加碼,仿佛送上一帖安慰劑,對於各產業將遭受的長期震盪有何效益﹖例如強化外銷冷鏈體系、爭取海外訂單、勞工安心就業、青年接軌職場,這些不都講N年了嗎﹖又如主動訪視衝擊、降低行政成本、提升產業競爭力、租稅優惠、…請問哪一項不是政府本就該做的?

Read More

那瑪夏螢火蟲復育有成 三條賞螢步道恣意自在飛舞

觀光局表示,今年那瑪夏螢火蟲復育有成,發光的螢火蟲像極了點點星空,在拉比尼亞、達卡努瓦、瑪星哈蘭等三條賞螢步道恣意自在飛舞,織就迷人光之舞影。(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市府觀光局五日表示,今年那瑪夏螢火蟲復育有成,發光的螢火蟲像極了點點星空,在拉比尼亞、達卡努瓦、瑪星哈蘭等三條賞螢步道恣意自在飛舞,織就迷人光之舞影。 觀光局指出,今年螢火蟲數量明顯增加,有十五種以上且念萬隻的螢火蟲,滿天飛舞的火金姑,讓人沈浸螢光世界、猶如置身夢境,因而那瑪夏當地族人稱此為神仙住的地方,歡迎一起來那瑪夏追螢河。 觀光局說,旅客至那瑪夏賞螢亦可順遊東九區:從東高雄九區的門戶開始,旗山老街、武德殿,探訪傳統建築,品嘗米其林必比登推薦的秀明豬心冬粉好滋味;或可至美濃湖感受湖光山色和花旗木的粉色浪漫,中午品嘗客家料理。 觀光局表示,今年那瑪夏螢火蟲復育有成,發光的螢火蟲像極了點點星空,在拉比尼亞、達卡努瓦、瑪星哈蘭等三條賞螢步道恣意自在飛舞,織就迷人光之舞影。(記者吳文欽攝) 再到杉林區造訪日光小林產銷館、小林村紀念公園與小林平埔族群文物館和南沙魯部落,向大武隴族耆老學習手作花圈、了解土地的生息與住戶的韌性;接著深入南橫公路的起點甲仙,探訪貓巷、品嘗芋頭冰、採買青梅特產,最後到那瑪夏賞螢,完成輕鬆愜意的一日高雄山城輕旅行。 觀光局表示,今年那瑪夏螢火蟲復育有成,發光的螢火蟲像極了點點星空,在拉比尼亞、達卡努瓦、瑪星哈蘭等三條賞螢步道恣意自在飛舞,織就迷人光之舞影。(記者吳文欽攝) 觀光局補充,春天天氣和煦適合出遊,東九區更是充斥浪漫元素,適合親朋好友、闔家大小一起觀光旅遊,建議可以安排多天數的深度之旅,從各區的觀光資源與遊程串連,規劃出賞螢、賞花、認識平埔、原民、客家文化、品嚐不同族群特色美食等多重體驗的浪漫遊程。

Read More

臺東舊議會煥名新生!「就藝會」臺東表藝創生基地 開啟藝文新篇章

臺東縣政府5日辦理「煥名儀式—給它真正的名字」,正式為修繕再利用的舊議會揭示新名「就藝會」,打造臺東表演藝術創生基地。(台東縣政府提供) 記者蔣謙正/台東報導 為賦予歷史建築新的生命與意義,臺東縣政府5日辦理「煥名儀式—給它真正的名字」,正式為修繕再利用的舊議會揭示新名「就藝會」,打造臺東表演藝術創生基地。縣長饒慶鈴表示,此處歷經多年修復與轉型,現已蛻變為融合歷史記憶與當代創意的文化藝術展演空間,館內各場域皆有提供租借方案,歡迎大家探索新場地的使用潛力,期許就藝會成為臺東藝文發展的新地標。 臺東縣政府5日辦理「煥名儀式—給它真正的名字」,正式為修繕再利用的舊議會揭示新名「就藝會」,打造臺東表演藝術創生基地。(台東縣政府提供) 舊議會由臺東斜槓的公務員呂阿玉先生設計,自民國53年完工後承載著臺東縣議會的運作,至87年功成身退。後續曾短暫租借予法院作為臨時庭用,103年登錄為歷史建築。為活化歷史建築,縣府申請中央補助款與縣府挹注,共投入1億3百萬餘元,自105年啟動調查研究與修復再利用計畫,於109年至112年間陸續完成階段性修復工程,成功將舊議會轉型為多功能藝文場域,打造成全新的表演藝術創生基地,期許補足縣內長期缺乏的小規模劇場及排練空間,113年6月試營運以來,共計77場次5,800餘人次參與。 此棟歷史建物正式以「就藝會」名稱與大家見面,邀請藝術家、文化工作者、各部會政府機關人員、獵人學校教育基金會范清亮董事等貴賓共襄盛舉。下午陸續進行向土地與祖靈請求活動開始的「請求儀式」、安排國家交響樂團演出,晚間則於園區戶外場地席開12桌的「藝家人辦桌」,在眾人熱鬧慶賀聲中,為就藝會正式營運獻上滿心祝福。 文化處表示,就藝會委由奇努南戶外探索教育有限公司經營,將持續引入多元藝術創作與表演活動。園區內規劃多元藝文空間,包含可容納約70-80名觀眾的「小劇場」黑盒子表演空間、可供40人使用的大排練室與25人用的中排練室、適合辦理展覽與講座的多功能空間、預計可供24名藝術工作者入住的駐村空間,以及充滿原民風味的南島客廳,誠摯歡迎各界藝文工作者探索使用。 臺東縣政府5日辦理「煥名儀式—給它真正的名字」,正式為修繕再利用的舊議會揭示新名「就藝會」,打造臺東表演藝術創生基地。(台東縣政府提供) 未來,就藝會致力於融合各領域與不同年齡族群,提供多元的文化交流體驗及跨界合作的契機,除了期許此處成為臺東藝文場所的新地標外,更希望是展現地方藝術活力的象徵。基地將秉持著「藝術為生活所用、文化為創生所用」的理念,持續發展為提供藝術創作者自由揮灑的空間,也期許透過這座空間,讓藝術更貼近每一位縣民的日常生活,進一步展現臺東多元豐富的文化魅力。

Read More

男偷春捲被逮 辯清明難買才行竊

郭男涉嫌偷走民眾掛在機車上的春捲,遭市警四分局依法函送。(民眾提供)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五十歲的郭男,行經安平區郡平路時,見路旁一機車上,掛有四個春捲竟起歹念,將其順手偷走,帶回家中供桌上欲供奉祖先,市警四分局育平派出所獲報後,根據監視器通知郭男到案說明,郭男竟稱因清明期間,春捲太難買才行竊,全案依竊盜罪嫌,函送台南地檢署偵辦。 清明節期間,不少民眾會購買春捲享用,一名民眾至安平市場購買四個春捲後,又至郡平路準備購買其他物品,將買來的春捲掛在機車上,沒想到買完東西後,發現春捲竟不翼而飛,因而向市警四分局育平派出所報案。 員警到場後,立即調閱現場監視器畫面,發現一名男騎士騎車經過現場,順手將掛於車上的春捲取走。警方隨即依車牌查詢,並前往郭男住處尋找,當場在其家中供桌上發現遭竊的四個春捲,遂通知郭男到案說明。 據了解,郭男因清明時節春捲店家大排長龍,不易購得,恰巧經過該處見機車上有一袋春捲,遂臨時起意將春捲帶回家供奉祖先,不過仍被依法函送。 市警四分局長曹儒林表示,許多民眾習慣將購買的餐點或隨身物品掛在機車上,但容易讓不法之徒有機可乘。提醒大家提高警覺,離開機車時,應將貴重物品妥善收納。

Read More

翁寒夜騎車迷途 熱心警徒步牽車護航500米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5/04/05095912/928acd1a-9127-402d-98d6-5b2e86a943f4.0.fb19f5cb-55a5-4a40-925e-3455f0f2f7bb.mp4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台北市文山第一警分局指南派出所警員莊家承,於日前擔服巡邏勤務,深夜23時許發現一名老翁獨自在萬興國小附近徘徊,神情略顯不安。莊員立即上前關懷,經耐心詢問,得知該名戴姓老翁(31年次)疑似迷途。老翁向警方表示自己騎乘腳踏車從萬華出發,行經華中橋後便迷失方向,無法找到回家的路。 (文山第一警分局提供) 由於老翁表達不清,無法完整回應警方詢問,疑似患有輕微失智現象,莊員擔心其安危,旋即聯繫家屬詢問。然而,其兒子表示當下身在中永和一帶,無法即刻接回父親。莊員見夜間氣溫驟降,憂心老翁衣著單薄恐感冒著涼,遂提議先護送其返回派出所避寒。怎料老翁的腳踏車因鍊條故障無法騎乘,此時莊員見狀毫不猶豫地主動牽起老翁的車,徒步約500公尺,全程陪伴老翁走回派出所,更隨時注意風向,為老翁以身擋風,返回派出所後更提供熱茶讓老翁稍作休憩,直至家屬趕來接回,離去前莊員更貼心提醒家屬返程注意安全,老翁的兒子對警方的細心照顧與暖心協助深感感激,連聲向警方致謝。 指南派出所警員莊家承。(文山第一警分局提供) 文山第一警分局呼籲,家中如有年長者,應留意其行動狀況,並建議配戴緊急聯絡資訊的識別物,或使用定位裝置,以確保親人安全,避免類似狀況發生。若民眾發現疑似迷途的長者,請立即撥打110通報,讓警方及時提供協助,守護社會安全與維護長者福祉。

Read More

新北閒置校舍活化 嶄新風貌延續教育價值

台灣在生活文化協會協助在地推動一系列的藝術教育活動。(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一間學校,不只是一棟建築,更承載了世代成長的記憶!新北市教育局積極推動閒置校舍活化,透過多元轉型,賦予空間全新生命。今(114)年再度推出「閒置校舍活化二部曲─走進·重生校舍」紀錄影片,以深刻的視角描繪兩所校舍的重生故事:三芝國小陽住分班轉型為北海岸最具藝術氣息的「山海藝術園區」,吸引眾多藝術家駐村創作;而貢寮國小吉林校區則華麗轉身為「和禾聚落」,結合梯田保育、生態教育與青年返鄉,讓舊校園重新成為地方創生的重要基地。精彩影片4月5日正式在「新北學BAR」YouTube頻道上架,邀請民眾一同見證校舍的全新風貌。 貢寮國小校長與學生一同在吉林校區踩泥巴。(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北市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為持續推動閒置校舍再生,教育局不僅跨局處研商,也制定多元活化計畫,導入異業經營模式,讓這些校園空間發揮更大價值。例如藝術社造、實驗教育、英速魔法學校、銀髮俱樂部、社區發展中心及地方創生基地等,賦予空間新價值,以嶄新面貌重新融入地方脈動,讓教育精神延續,創造校園活化的更多可能。 吉林校區經過改造修建恢復1920年時石頭屋教室原本的樣貌。(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北市教育局指出,貢寮國小吉林校區成功轉型為「和禾聚落」,經過改造充分恢復了1920年石頭屋教室原本樣貌,同時設立青年培力工作站,推廣梯田保育與地方產業發展,打造具生態、生產與生活功能的「里山聚落」,過往學生在校園奔跑的笑聲,如今換成青年返鄉的腳步聲,延續校舍的教育使命;負責營運的人禾環境倫理基金會專案經理簡珮瑜表示,山村的保育,需要人回來,社區共好才能讓校舍綻放新生。這項轉型並非替代原有的教育角色,而是以不同形式延續校園精神。 教育局提到,而位在北海岸的三芝國小陽住分班校舍也走出一條截然不同的藝術道路。創立於民國43年的三芝國小陽住分班在民國99年裁併後,校舍閒置好長一段時間,經過多元活化,以「無圍牆美術館」為主題,吸引藝術家群進駐,將陽住分班打造為北海岸藝術家創作基地「山海藝術園區」,陽光灑落的教室成為創作空間,不僅延續校園的教育功能,更結合自然景觀、生態與環境永續議題,實踐「藝術進入生活」的理念,並通過聯合國永續標章的認證;三芝區公所林立昉課長說,唯有當在地被看見,才能讓親師生對這片土地有所認同,教育才更具意義。 學童至「陽住國際山海藝術中心」觀賞畫作。(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北市教育局表示,近6年來,新北市已投入超過250億元優化教育環境,包括新建、整建與修繕校舍,並全面完成學校耐震補強工程,確保學生在安全及現代化的環境中學習成長。同時將持續推動「閒置校舍活化再生計畫」,創造新北、市民與學校三贏的活化成果,讓教育不只是教室裡的知識傳承,更是地方情感與社區共融的起點,落實教育永續經營的承諾。

Read More

掌握升學關鍵!新北適性入學講座 助學生及家長精準規劃未來

(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教育局為照顧每一位高國中親師生能充分獲得升學管道與資訊,並兼顧城鄉需求,攜手新北市家長會長協會、中小學家長協會及家長聯合會等三大家長團體,並結合十二年國教地方宣導團與中華未來學校教育學會,分別於3月22日秀峰高中、3月30日市府6樓大禮堂、4月19日石碇高中及5月3日市府507會議室共同辦理「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適性入學宣導活動」,為新北市學生與家長提供最即時、專業的升學資訊與諮詢服務,讓學生及家長能安心、放心選擇新北市學校就讀。 教育局長張明文說明在地就學成果。(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北市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新北市十二年國教地方宣導團自105學年度成立以來,持續辦理適性入學系列宣導活動,於114年1月至3月間在各公私立國中辦理近200場入校宣導,將多元入學第一手資訊帶入校園。本次舉辦的系列講座聚焦114學年度國中生適性入學方案、108課綱核心理念介紹,及學習歷程檔案等三大主題,其中3月30日場次吸引超過1,500人次國中家長報名參與,現場反應熱烈! 透過資深校長深入淺出的解析,幫助即將面對會考的國九家長及學生掌握多元升學管道,妥善規劃未來進路。此外,於今年基北區免試報名前夕(114年6月20日至26日),更設置專線電話由宣導團員逐一解答考生適性入學相關疑問,並提供有需求的家長或學生多元入學個別諮詢服務。 新北高中柯雅菱校長說明108課程綱要。(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北市三大家長團體以行動展現對教育工作的支持,熱心協助擔任各場次宣導講座,志工。教育部前部長、目前擔任中華未來學校教育學會理事長吳清基表示,適性教育與素養導向教學是當前教育轉型的關鍵,唯有親師共同合作,才能真正落實學生多元發展。中華未來學校教育學會常務理事丘昌其也提到學會將持續研發素養導向模擬試題,並提供《素養力學》雜誌,共同協助學生從實作中培養解題與思辨能力。 板橋高中賴春錦校長說明新北市免試入學相關政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北市教育局表示,十二年國教宣導系列講座除提供完整升學資訊與現場諮詢服務外,也分享在地教育推動成果。新北市建置完善的教育系統,國中升高中在地就學率將邁向八成,透過推動在地就學大聯盟計畫、建置數位教學專區、推展雙語教育、與國際接軌的雙聯學制、拔尖扶弱獎助機制及多元實驗班計畫等,打造在地就學全方位支持系統。更多活動資訊與升學資源,可至「新北市12年國教資訊網」(https://se.ntpc.edu.tw/12basic)與「新北市高中與大學共創學習媒合平台」(https://learningcollaboration.org)查詢。

Read More

〈中華副刊〉釋然的氣味

■巧爾 每個人對氣味的感受各有不同。臭豆腐,有人覺得刺鼻難耐,有人卻覺得香氣四溢。同樣,香水雖然氣味芬芳馥郁,但不乏有人對其敬而遠之,難以接納。 許多人認為在身上抹點香水,可以增添個人自信和魅力。可是我的朋友C卻有著截然不同的體驗。她對香氣敏感,尤其是太過濃烈的香氣,常讓她頭暈目眩,她說那種濃烈的香氣讓她無法專心工作,更別說享受其中的所謂「魅力」了。 C照顧老母多年,而近來她又飽受脊椎病痛的折磨,身心負荷已達極限。數月前,她請了一位移工來協助照顧老母,然而,移工的生活習慣與她格格不入而產生了一些磨合。C平日飲食清淡,而移工卻偏好油炸食物,抽油煙機整日轟轟作響,油煙味仍四溢。移工炸完食物後便去沐浴,雖後還會塗抹上香水。C無奈說,她每日被迫沉浸在香水味及油煙味交知的環境中,白天她尚可打開窗戶透氣,或選擇離家到外頭散心,但晚上則不便開窗,她感到相當無奈。但為了讓移工用心善待其母,她選擇默默忍受,不說破。 我明白朋友正處於與移工相處的磨合期中,心中思索著如何能為她減輕這些困擾?我上網查詢印尼移工偏愛濃烈香水味的緣由,其中一篇文章吸引我,內容寫道:「因為阿拉喜歡香味,所以我們都會使用香水。祂希望我們保持清潔,有能力的話就在身上塗香。」原來,許多穆斯林將「噴灑香水」視為對阿拉表達敬虔的一種方式。我把這篇報導傳給朋友閱讀,她讀後回應我說,她理解並尊重移工的宗教信仰及文化背景。 翌日,她用line告知我:「母親帶著導尿管,每月需要更換兩次,快到更換時,那味道沉重刺鼻,或許移工噴灑香水是為了掩蓋這令人不適的尿味吧。」從她的話語中,我察覺到她內心的轉變,她開始換位思考,找一個讓自己接受移工噴灑香水的合理化理由。之後,她也不再跟我抱怨「油煙味及香水味」的煩心事了。 從朋友的事件中,我看到她從初始排斥氣味,而後,因文章的觸動,態度開始改變,接納包容文化差異下的不同生活習慣,再之後,更深思自己的老母失能臥床,大小便生理行為都得仰賴移工協助處理,尿味屎味種種難聞氣味交雜實遠甚於嗆鼻的香水味!相比之下,油煙香水味對於她的困擾實在是微不足道,又何必掛心呢?就這樣,她釋然了。 我也領悟到,生活中所有的難以忍受若經過一番比較淬鍊,都將顯得雲淡風輕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