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港局核備高科大IGF Code課程南部5/27日首開班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交通部航港局核備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高科大)IGF Code基本訓練課程,南部本(五)月27日首開班,加速國籍航商綠色轉型。 為緩解航商培育我國雙燃料船船員需求,繼去(113)年八月、今(114)年二月航港局分別協助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開設IGF Code基本、進階訓練課程後,今年五月航港局協助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開設IGF Code基本訓練課程,南部首班開訓時間為五月27日,持續加速國籍航商綠色轉型。 因應IMO規範及2050淨零排放政策,我國航商陸續訂購LNG或甲醇等雙燃料船,根據STCW公約規範,於雙燃料船服務之船員需事先完成「國際船舶使用氣體或其他低閃點燃料安全章程(IGF Code)」專業訓練,包含基本訓練及進階訓練。航港局表示,北部地區IGF Code基本訓練量能已穩定,截至今年四月底,IGF Code基本訓練培訓人數已達396人。為全面補足南北航商培育我國雙燃料船船員需求,航港局督促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首度開設IGF Code基本訓練,有助於南部船員就近上課。 航港局指出,依照國立高雄科技大學IGF Code基本訓練課程規劃,上課天數三天,每班開課人數為20人,預計本月27日至29日正式開班,呼籲有意願參加IGF Code基本訓練課程的船員,儘早完成訓練,相關開課訊息可向高科大洽詢,聯絡電話:(07)8100888 分機 25913、25910、25914)。

Read More

A肝年輕化 創近3年新高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今年截至5月11日,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累計本土56例及境外移入17例,本土病例數為近3年同期新高,境外移入病例數則為近8年同期新高。(中央社)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國內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疫情上升,本土病例數為近3年同期新高,境外移入為8年同期新高,且較過去有年輕化趨勢。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研判,與出國旅遊、國際疫情有關。 根據疾管署最新統計,今年截至5月11日,已累計A肝本土病例56例及境外移入17例,本土病例數為近3年同期新高,境外移入病例數則為8年同期新高。 羅一鈞警告,這一波的A肝疫情,年齡層集中以「30至39歲」的26例最多,其次為「40至49歲」的12例,較過去幾年明顯有年輕化趨勢,且均未曾接種A肝疫苗,因鄰近國家包括中國、日本的A肝都有上升,研判跟疫情解封之後國人喜愛到國外旅遊有關。 同時,國內出現今年首起本土A肝群聚,共4人確診,最早發病的指標個案為北部30多歲男性,後續發現其同住友人的50多歲男性也發病,而後又發現職場同事的30多歲男性以及職場的清潔人員30多歲女性感染,4人分別於3月下旬至4月中旬出現食慾不振、惡心、黃疸、倦怠、發燒等症狀,就醫時,肝炎指數都破千,經檢驗確診為急性A肝。 羅一鈞指出,A肝其實具有多元傳染途徑,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播,可藉由食用、飲用受病毒汙染的食物或水,或經由與感染者親密接觸而感染,潛伏期15至50天,平均28至30天,症狀包括發燒、全身倦怠不適、食慾不振及腹部不舒服等,數天之後發生黃疸。 A型肝炎致死率約0.1至0.3%,但對於老年人或慢性肝病患者,有較高風險併發猛爆性肝炎而導致死亡。研究資料顯示,暴露後14天內接種A肝疫苗,預防感染的成效高達95%以上。 為降低接觸者感染風險,疾管署提供符合條件之接觸者於可傳染期最後一次接觸後14天內公費接種1劑A肝疫苗。 羅一鈞表示,為降低A型肝炎傳播風險,請民眾維持良好飲食及個人衛生習慣,避免生食生飲。如因出國旅遊或有較高暴露風險者,建議可就醫評估自費接種2劑A型肝炎疫苗(2劑間隔6-12個月),以降低感染風險。

Read More

斥資67億 衛福部防疫中心動土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13日舉辦「衛福部防疫中心興建工程」動土典禮,投入新台幣67億經費,提升防疫量能與國際接軌,預計2030年竣工。賴清德總統也期盼以更高規格整備提升台灣防疫韌性,守護國人健康。 新建的防疫中心分為「行政大樓」與「實驗大樓」興建,其中行政大樓包含辦公室、會議室等行政空間,將作為未來「國家衛生指揮中心」主要運作地點;實驗大樓則含有高防護實驗室、生物製劑藥廠(用於製備抗蛇毒血清等)、動物房等實驗空間,並將設置國家級參考實驗室以與國際接軌。 另因昆陽實驗室於104年起經台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歷史建築,本次工程也將以「新舊融合」的方式,採取「原地保留」及「意象重現」等策略,原地保留歷史建築入口門廳,並將既有薄殼、柱頭等歷史建築元素融入於行政大樓外牆設計,表達對文化資產的最高尊重及延續歷史建築的風采。 賴清德總統於致詞中指出,防疫必須在平時做足準備,才能在面對危機時迅速應變;而國家防疫中心的成立,就是以更高規格防疫整備,因應下一個階段可能的疫情,守護國人健康。期盼未來國家防疫中心成立後,能結合國際標準與跨域思維,加強與各國的交流合作,積極提升台灣的防疫韌性。 衛福部長邱泰源感謝賴總統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將健康視為軟性基礎建設,等同於其他重大建設,也特別感謝內政部國土管理署的專業協助;後續進入施工階段,更要持續仰賴國土署及公共工程委員會,來幫我們把關工程的進度與品質。

Read More

卵巢早衰、輸卵管阻塞 仍能當媽

醫師劉勇良說,卵巢早衰等多重因素導致懷孕難度增加,但仍有機會一圓父母夢。(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因卵巢早衰、免疫問題及輸卵管阻塞等多重因素,讓一對夫妻求子之路期盼許久都沒有消息。醫師發現,夫妻因工作接觸到化學藥劑,除了要求療程期間少接觸外,經過2次取卵、2次植入即成功懷孕,順利產下健康寶寶。 艾微芙國際生殖中心不孕症科主任劉勇良表示,這對夫妻都不算高齡,先生35歲,太太32歲,經過檢查發現,太太有卵巢庫存AMH值過低、卵巢早衰、輸卵管單邊阻塞,以及抗磷脂抗體。這對夫妻的工作環境特殊,有機會接觸到化學藥劑,儘管有高度嚴謹的安全防範措施,但考量是否對生殖細胞造成影響仍是未知,建議在進行試管療程期間,盡可能地減少接觸。 太太在第2次植入前調整植入的方式,同時搭配免疫科醫師的用藥。驗孕當天出現令人欣喜的兩條線。劉勇良說,不孕的原因相當複雜,有時是多重因素導致,想懷孕就必須多管齊下克服。目前醫學研究發現環境荷爾蒙可能影響生殖力,譬如塑化劑可能影響男性精子數量減少、型態異常與活動力下降,干擾女性卵巢功能與排卵,甚至與子宮內膜異位症風險增加有關,它又廣泛用於食品包裝、指甲油、化妝品等。 還有像是遭禁用的雙酚,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風險增加有關。以及環境汙染物,譬如重金屬、殺蟲劑、戴奧辛、有機溶劑都可能對生殖系統產生負面影響,建議在備孕期間盡量避免接觸。 劉勇良說,卵巢早衰、免疫問題及輸卵管阻塞等多重因素導致懷孕難度增加,但是並不代表從此要被貼上不孕標籤,經過專業醫療團隊及先進設備,還是有機會一圓父母夢。

Read More

〈中華副刊〉茶意

■李顯坤 意,字義裡本身就包含著情趣,意味在內。古人凡事尚意,即便園林家造園,也講究一種視覺上的畫意。 人們在飲茶時,講究茶意,所追求的便是一種「茶與人」的意境。 蘇東坡〈望江南‧超然臺作〉一詞有句:「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將一種茶意表達的極為充分。 自古以來,文人雅士總是把品嘗佳茗與品味人生相提並論,以茶意來省悟人生之道。正所謂「景無情不發,情無景不生」,以此使茶意與茶味、茶韻、茶境成為了合乎功能性的詩意表達。 茶席間就會由此營造一種畫面美感,以意境表達的深邃程度,來確定飲茶過程中審美格調的高低。 如同風中青竹或雨中海棠,若隔著碧紗欣賞,將會更加含蓄,並由此產生咀嚼不盡的婉約美感。故而奧古斯丁說:「美是各部分的適當比例,再加一種悅目的顏色。」 追求意的優雅和境的深邃,是茶意美學的重點,體現出獨有的含蓄而朦朧的美學表達。 諸者彼此相互聯繫,決定了茶意的整體生成,也使「實」境衍生成了「虛」境。而虛盡在不言中,卻是飲茶者的韻味、思想和表達。 進而又進一步追求「無茶」之意境。這種意境,其實就是在所得茶意之上的一種精神昇華。表面上的「無茶」,強調的是不再沉迷於茶的本身,以此體現當真「有茶」之意。 相傳一日,明代江南四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賓來到茶園,唐伯虎提議沏上等新茶,然後以品茗為題,各飲一句詩以成一絕。於是便先吟道:「午後昏然人欲睡」,祝枝山接句:「清茶一口正香甜」,文徵明連上第三句:「茶餘或可添詩興」,周文賓作結道:「好向君前唱一篇」。一時快慰之情盡在詩情茶意之中。 足以說明,茶味不盡在茶,更在其心。神清氣閑的意境是茶給的,更是得之於自己的心靈,所關聯的是一個人的經歷和心境。人皆言禪茶一味,好茶味如禪,一顆茶心即禪心,偷得浮生半日閑,留得茶香溢滿室,是禪意與茶意在精神層面的結合互通。人又皆言,人生如茶,品茶亦是感悟人生,心靈的觸覺,在這一刻被茶香喚起了。茶雖不語,卻是默默間潛入心底,撩人心魄的那縷餘味,使人在茶香裡清明心靈。 林清玄說,人生如茶,三起三落,方有味道。是有了這種心得。

Read More

青少年情緒困擾 心理支持調節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根據衛福部統計,2022年15至24歲族群自殺已高居死亡原因第2名,顯示心理健康問題亟需正視。桃園療養院臨床心理科主任劉昀玲指出,青少年與青年正處於身心發展與轉換階段,學業、人際與未來不確定性都可能造成情緒困擾,甚至引發自傷、自殺意念。透過心理專業與實用策略,能有效提升情緒因應能力,降低風險。 劉昀玲表示,第一先建立情緒辨識力,學會具體表達情緒是情緒韌性的起點。可透過情緒日記具體記錄每日情緒變化與觸發事件,有助於提升情緒覺察,進一步調節情緒。 第二調整負面想法,當陷入「我什麼都做不好」的思維時,可試著挑戰想法:「真的所有事都做不好嗎?我還是完成報告了啊!」,或將「我覺得沒人喜歡我」轉為「我今天比較孤單,但這不代表沒人關心我」。這類嘗試挑戰自動化想法並區分事實、想法與感受的認知技巧,能有效減緩憂鬱與自我否定。 第三學會安撫自己,當情緒低落或焦慮高漲時,透過放慢呼吸與放鬆練習自我沉澱,藉由正念技巧:例如每天5分鐘將注意力集中於當下感官(如聆聽、呼吸、觀察光影),有助減少反芻思考。再加上每週至少3次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30分鐘),都將降低憂鬱風險。 第四建立支持系統:不要獨自面對,與信任的大人或朋友傾訴、尋求非評價性的對話支持,或透過學校輔導室、社區資源與心理師協助,都是有效支持管道。

Read More

〈中華副刊〉只為鳥鳴

■周堯萌 一日懶得上街,心想葷菜冰箱裡有,蔬菜早前在屋後播撒的白菜應該能吃了,提個籃子去鏟一些。還沒到跟前,只聽「嗖嗖」聲四起,一大片麻雀箭一樣從我眼前掠過。 忽然意識到難怪最近鳥鳴聲多了起來,原來是牠們看中了我這一小片冬日的青綠。眼前的這些青菜像是經歷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戰爭,葉片邊緣被啄得參差不齊,像是被鋒利的剪刀隨意裁剪過一般,有的地方甚至被撕開了一個大口子,露出了裡面嫩綠的葉心,就像是被密密麻麻的針紮過一樣。妻子建議我把學校裡曾用來貼標語的紅布條拿來圍在白菜的四周,這樣麻雀就不敢來啄食了。 「方法是可行,可是卻也因此可能就很難再聽到鳥鳴聲了。」我說,「這些青菜就留給鳥兒吃吧,我們自己吃不妨就去街上買一點好了。」 想起朱光潛「厚積落葉聽雨聲」的雅事,不妨效仿一下,我何不「特留青菜聽鳥鳴」呢? 想像著,清晨,當第一縷陽光透過窗簾的縫隙,輕輕地撫摸著沉睡的臉龐,我被一種奇妙的聲音喚醒。那不是鬧鐘的機械滴答,也不是城市的喧囂嘈雜,而是窗外鳥兒的鳴叫聲。這難道不是一種幸福嗎? 為了不忍驚嚇到那些鳥兒,我多數時候只能遠遠的看著牠們。有時候,我會忍不住把一些學生吃剩的飯菜撒一些在菜地的空地上,希望這些鳥兒們能夠吃得更飽一些。牠們看到我撒下的飯菜,有的從遠處的樹梢上輕盈地滑翔而下,有的從鄰居家的屋簷下撲棱著翅膀趕來。牠們在青菜的上空盤旋著,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彷彿在考量著下去覓食的危險係數。終是蜂擁而上,爭先恐後地啄食起來。牠們一邊吃,一邊還不忘警惕地四處張望,生怕有什麼危險突然降臨。看到牠們那可愛的樣子,我不禁會心地笑了。 牠們落在菜地上,用尖尖的小嘴啄食著那些新鮮的葉片。有的鳥兒動作迅速,幾下就啄下一大片葉子,然後仰起頭,美美地吞咽下去;有的則顯得小心翼翼,輕輕地啄食著葉子的邊緣,像是在品嘗著什麼珍饈美味。看著這些鳥兒們肆意地啄食著我的蔬菜,此刻我的心裡已沒有絲毫的惱怒。反而讓我感到一種莫名的喜悅。本就是留給牠們的,牠們也回饋了我鳥鳴聲。 牠們就是冬天裡的一群小精靈,給這個寂寥的冬日帶來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牠們的鳴叫聲,如同一曲美妙的交響樂,在冬日的清晨裡迴蕩。那聲音,時而高亢激昂,如同號角,劃破長空,振奮人心;時而低沉婉轉,如同山間清泉的流淌;時而歡快跳躍,時而又悠揚舒緩,如同林間微風的輕拂。牠們似乎在訴說著冬天的故事,又似乎在表達著對這片青菜的喜愛。我靜靜地在遠處觀賞著,時而閉上雙眼,聆聽著這來自大自然的聲音。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這聲音,彷彿有著一種神奇的魔力,能夠驅散我心中的陰霾,讓我忘卻生活中的煩惱與憂愁。在這一刻,我彷彿與這些鳥兒們融為一體。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和諧與美好,感受到完全放鬆自由自在的力量。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心境真是個微妙的東西,感謝如今的生活,讓我們所遇皆美好。讓我們都能像這些鳥兒一樣在自己的一片天地裡,自由地飛翔,歡快地歌唱。 只為鳥鳴,這是自然賦予我們的寶貴禮物。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裡,我們或許應該偶爾停下腳步,聆聽一下鳥鳴,感受那份來自大自然的寧靜和美好。 一日懶得上街,心想葷菜冰箱裡有,蔬菜早前在屋後播撒的白菜應該能吃了,提個籃子去鏟一些。還沒到跟前,只聽「嗖嗖」聲四起,一大片麻雀箭一樣從我眼前掠過。 忽然意識到難怪最近鳥鳴聲多了起來,原來是牠們看中了我這一小片冬日的青綠。眼前的這些青菜像是經歷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戰爭,葉片邊緣被啄得參差不齊,像是被鋒利的剪刀隨意裁剪過一般,有的地方甚至被撕開了一個大口子,露出了裡面嫩綠的葉心,就像是被密密麻麻的針紮過一樣。妻子建議我把學校裡曾用來貼標語的紅布條拿來圍在白菜的四周,這樣麻雀就不敢來啄食了。 「方法是可行,可是卻也因此可能就很難再聽到鳥鳴聲了。」我說,「這些青菜就留給鳥兒吃吧,我們自己吃不妨就去街上買一點好了。」 想起朱光潛「厚積落葉聽雨聲」的雅事,不妨效仿一下,我何不「特留青菜聽鳥鳴」呢? 想像著,清晨,當第一縷陽光透過窗簾的縫隙,輕輕地撫摸著沉睡的臉龐,我被一種奇妙的聲音喚醒。那不是鬧鐘的機械滴答,也不是城市的喧囂嘈雜,而是窗外鳥兒的鳴叫聲。這難道不是一種幸福嗎? 為了不忍驚嚇到那些鳥兒,我多數時候只能遠遠的看著牠們。有時候,我會忍不住把一些學生吃剩的飯菜撒一些在菜地的空地上,希望這些鳥兒們能夠吃得更飽一些。牠們看到我撒下的飯菜,有的從遠處的樹梢上輕盈地滑翔而下,有的從鄰居家的屋簷下撲棱著翅膀趕來。牠們在青菜的上空盤旋著,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彷彿在考量著下去覓食的危險係數。終是蜂擁而上,爭先恐後地啄食起來。牠們一邊吃,一邊還不忘警惕地四處張望,生怕有什麼危險突然降臨。看到牠們那可愛的樣子,我不禁會心地笑了。 牠們落在菜地上,用尖尖的小嘴啄食著那些新鮮的葉片。有的鳥兒動作迅速,幾下就啄下一大片葉子,然後仰起頭,美美地吞咽下去;有的則顯得小心翼翼,輕輕地啄食著葉子的邊緣,像是在品嘗著什麼珍饈美味。看著這些鳥兒們肆意地啄食著我的蔬菜,此刻我的心裡已沒有絲毫的惱怒。反而讓我感到一種莫名的喜悅。本就是留給牠們的,牠們也回饋了我鳥鳴聲。 牠們就是冬天裡的一群小精靈,給這個寂寥的冬日帶來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牠們的鳴叫聲,如同一曲美妙的交響樂,在冬日的清晨裡迴蕩。那聲音,時而高亢激昂,如同號角,劃破長空,振奮人心;時而低沉婉轉,如同山間清泉的流淌;時而歡快跳躍,時而又悠揚舒緩,如同林間微風的輕拂。牠們似乎在訴說著冬天的故事,又似乎在表達著對這片青菜的喜愛。我靜靜地在遠處觀賞著,時而閉上雙眼,聆聽著這來自大自然的聲音。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這聲音,彷彿有著一種神奇的魔力,能夠驅散我心中的陰霾,讓我忘卻生活中的煩惱與憂愁。在這一刻,我彷彿與這些鳥兒們融為一體。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和諧與美好,感受到完全放鬆自由自在的力量。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心境真是個微妙的東西,感謝如今的生活,讓我們所遇皆美好。讓我們都能像這些鳥兒一樣在自己的一片天地裡,自由地飛翔,歡快地歌唱。 只為鳥鳴,這是自然賦予我們的寶貴禮物。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裡,我們或許應該偶爾停下腳步,聆聽一下鳥鳴,感受那份來自大自然的寧靜和美好。

Read More

本土+34、死亡+6 新冠提早流行 11月嬰併哮吼重症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疾管署13日公布新增34例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及6例死亡病例,新增重症個案當中一例南部11個月大男嬰,感染後併發哮吼重症,入住加護病房治療1週才痊癒出院。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國內新冠肺炎疫情上升,上週新冠門急診就診計9978人次,較前一週上升,惟仍遠低於去年同期(2024年第19週為23,324人次)。 另上週新增34例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及6例死亡病例;今年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累計237例,其中43例死亡,均以65歲以上長者及具慢性病史者為多,9成以上確定及死亡病例未接種本季新冠JN.1疫苗。 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新增重症個案當中年紀最小為南部11個月大男嬰,5月初開始出現發燒症狀,隔天至診所就醫,被診斷為感冒,但返家休養後未見改善,還進一步惡化,再度至診所就醫發現已經哮吼,馬上轉診,但已低血氧、喘鳴聲,立即收治加護病房,PCR檢驗新冠陽性,確診新冠併發重症。 男嬰經治療後,住院1週已出院,後續疫調發現,其同住接觸者當中,有家人有輕微呼吸道症狀,也曾至診所就醫,但已痊癒,且未曾檢驗新冠確診。 疾管署指出,截至今年5月11日國內新冠JN.1疫苗已累計接種209.9萬人次,全國接種率8.75%,65歲以上第1劑及第2劑為18.2%、0.33%。上週新冠JN.1疫苗接種10,400人次,為兩個月以來單週最高,顯示疫苗打氣提升。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去年新冠疫情是從第16週開始上升,今年則從第14週就開始上升,而去年疫情最高峰落在7月初,單週就診達13.4萬人次,今年雖然上升較早、上升幅度也較快,但就診人數較低,預期會早一點達到高峰,但還有待觀察。

Read More

〈中華副刊〉無題

■郭瀅瀅 我要透過熱愛知識 去知道知識 並不是快樂的全部   我要透過燉煮食物 去知道食物 並不是飽足的全部   我要透過凝視昨日 去知道昨日 並不是記憶的全部   我要透過熱愛生活 去知道生活 並不是意義的全部   我要透過陪伴你 去知道你 並不是存在的全部   我要透過思考 去知道思考 並不是真理的全部   我要夠過祈禱 去知道祈禱 並不是救贖的全部

Read More

奇美智慧藥櫃 領藥流程縮短30%

奇美醫院導入「智慧藥櫃ADC系統」自動提示及準確分配藥品,病人領藥流程平均縮短30%,有效減輕醫事人力負擔。(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奇美醫院2023年12月起正式導入「智慧藥櫃ADC系統」,除自動提示及準確分配藥品,病人領藥流程平均縮短30%,有效減輕臨床醫事人力負擔,並創新整合小兒疫苗冷藏管理機制,為門診給藥流程與疫苗保存品質設下新標準,提升醫療服務及疫苗安全性。 奇美醫院護理部門診護理長郭富美指出,現今醫事人力資源短缺的醫療環境,提升病人用藥安全、縮短病人等候時間,已成為各大醫療院所的重要挑戰。 郭富美表示,智慧藥櫃是一套先進的自動化藥品分配設備,具備遠端藥師審核及處方掃描核對功能,護理師透過簡易操作,即可讓系統自動提示並準確分配藥品。這不僅大幅簡化藥品領用流程,更降低給藥錯誤風險,同時縮短病人等候時間。以奇美醫院門診為例,導入智慧藥櫃後,病人領藥流程平均縮短30%,使護理人員能更專注於照護工作,提升整體醫療服務效能。 郭富美表示,在台灣,醫療機構對於疫苗的冷藏管理有嚴格的規範,要求疫苗存放於專用冷藏冰箱中,溫度需保持在攝氏2~8度之間,定期檢查溫度記錄,減少冰箱門的開關次數,讓疫苗處於最佳環境中。以往這些流程大多靠人力管理,既耗時也容易出錯,更難以即時追蹤疫苗狀態。 為此,奇美醫院針對藥物安全和管理以「智慧藥櫃」的概念與「小兒疫苗的冷藏管理」相結合,不僅整合冷藏功能,還能追蹤疫苗的批號以及效期,建立完整的溫度記錄管理系統,有效防止疫苗失效或誤用,讓家長在帶孩童接種時更放心。 郭富美強調,智慧藥櫃的應用,不僅優化醫療流程,更在兒童健康安全上提供全面防護。未來將持續擴大智慧醫療設備的應用,推動安全、高效、以病人為中心的智慧醫療新時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