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友宜淨慈寺參拜 贈匾祈和諧安居樂業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6)日上午前往土城一貫道信仰中心淨慈寺參拜祈福,祈願國家和諧、社會安定。新北市民政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6)日上午前往土城一貫道信仰中心淨慈寺參拜祈福,祈願國家和諧、社會安定,同時致贈題有「道化人間」匾額給予寺方,感謝多年來對社會的貢獻與付出,並將「道」的智慧,融入日常生活,使天地萬物能夠和平共存。 侯友宜表示,淨慈寺主祀彌勒佛,感謝寺方透過社會身心靈講座,持續推廣愛心與慈善公益,關懷弱勢群體,用宗教的力量團結這片土地,讓新北市民能夠安居樂業。 侯友宜致贈題有「道化人間」匾額予以寺方,感謝這些年來對於社會的貢獻與付出。新北市民政局提供 侯友宜強調,社會不需要對立,要以蒼生為念,撫慰大地,因此要特別感謝所有道親朋友的幫忙,讓社會得以更加的進步與和諧,而今天八點半的時候氣象局也發佈陸上颱風警報,希望大家能夠在防颱工作上團結一心,平安度過這次的災害。 淨慈寺今日透過實體與線上直播方式,舉辦「性理心法」班研習,共計吸引兩千多位道親參加,淨慈寺強調,一貫道的核心教義和修行方法,主要涵蓋了「性、理、心、法」四個方面。其中,「性」指的是人的本性;「理」指的是天理、道;「心」指的是人心;「法」則是指修行的方法和途徑,透過修行最終達到圓滿。 侯友宜和與會貴賓一同合影留念。新北市民政局提供 民政局提到,宗教信仰是台灣民間軟實力,也是保障市民安居樂業的中道力量,彌勒佛有著與人為善、健康樂活的精神,都是激勵自己勇往直前的人生信條,在參與宗教活動中,也深刻感受到喜悅與謙卑,看到新北市蓬勃的活力和良善。

Read More

老婦計程車內迷途失措 文一警耐心查證助返家

員警遂主動協助將老婦安全送回文山區住家。文山第一警分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台北市文山第一分局復興派出所警員陳尚德、方心日前執行勤區查察及備勤勤務時,接獲通報稱一輛計程車上載有疑似迷途老人需要警方協助,二員隨即趕赴現場處理。 員警到場後,發現一名劉姓老婦(36年次)神情憔悴、眼神呆滯,令人擔憂。由於劉婦說話語無倫次,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姓名與住址,身上亦未攜帶任何可辨識身分的證件或物品,憑藉員警耐心安撫及關懷詢問,細心地利用警政系統比對後,最終順利掌握劉婦相關年籍資料。 復興派出所警員陳尚德(圖右),復興派出所警員方心(圖左)。文山第一警分局提供 陳員也隨即運用多項系統擴大查詢核對,終於聯繫上劉婦的孫女,惟孫女無交通工具,暫時無法到場將其接回家,為免劉婦在外曝曬中暑,員警遂主動提出幫助,協助將劉婦安全送回文山區光輝路住家處。護送途中方員仍不忘時刻關心其身體狀況,耐心陪伴寒暄,讓劉婦倍感安心,抵達住處後,家屬對警方的貼心協助表達萬分感謝,溫暖之舉充分展現了警察守護民眾的使命。 文山第一警分局表示,本案執勤員警處理民眾案件具有高度敏感度與責任感,展現為民服務精神,並深獲民眾好評,實屬表率。警方同時提醒,家中若有年長者,出門時應儘量有親友陪同,避免單獨外出;另可於長者衣物上掛置聯絡資料卡或配戴手環,讓熱心民眾或警方能第一時間提供協助,避免走失憾事發生。

Read More

新北強化科展戰力 七階段培訓優化64作品

新北市代表隊培訓包含口語表達訓練,以團體戰的方式選手互相交流學習。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為培育科學人才並提升科展作品水準,全力備戰113學年度全國科學展覽會,新北市教育局委託文林及沙崙國小辦理歷時3個多月、共七階段的國展培訓課程,邀請26位具備指導實務經驗的專家教師與近300位師生共同優化64件代表作品,透過分科個別指導、口語表達訓練與選手分享交流,全方位強化團隊競賽戰力,為選手們奠定扎實的基礎。 新北市教育局表示,新北市科學教育以「科研」與「科普」雙軸並進,透過學生研究獎助、科展工作坊與系列培訓,連續兩年榮獲全國科展縣市團體獎第1與第2名。在科普推廣方面,持續推動「科學+學校計畫」、「新北科學日」、「科普環島列車」,並在全國「這樣教我就懂」科學探究競賽中拿下1銀1銅與多項佳作。今年更有7位教師榮獲永續貢獻獎及杏壇研究獎,顯示新北師生在實作與創新課程上深具實力;而國際賽事同樣表現亮眼,包括2024年「機關王」世界賽勇奪3金,以及IEYI世界青少年發明展再添2金。 新北市全國科展培訓歷時3個多月,期勉新北市代表隊師生爭取更高榮譽!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擔任培訓課程統籌的沙崙國小余俊樑主任指出,科展培訓的價值不僅在於競賽成績,更在於讓學生從探究歷程中體會學習探索的樂趣、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期待每件作品都能在全國舞台展現豐碩成果。 新北代表隊選手們分享國賽培訓讓他們感到收穫良多,來自丹鳳國小的小六生邱浥愷、劉禮呈及高城宥表示,雖然研究歷經多次實驗失敗,但在師長與專家指導下持續突破,讓他們在科學的學習之路更加堅定與自信;錦和高中國中部的彭曼唯、湛心遠及楊之佾同學表示,從國一起就開始準備,投入研究歷時近兩年,從新北市「學生科學研究獎助計畫」出發,一路攜手同行,他們分享,獎項不是唯一目標,團隊精神與共同成長才是最珍貴的成果,接下來也會齊心蓄勢待發迎接全國科展挑戰! 新北市國展培訓邀請具多年科展指導實務經驗之專家教師提供諮詢,為選手們奠定扎實的基礎。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土城國中三位國三生蔡宗諭、林育生及蔡皓宇則以黑水虻研究生物科作品晉級國展。他們從國一就立下「進軍國展」目標,每天放學後自發性付出課後休息時間做實驗及寫報告,從「新北科展工作坊」一路挺進市賽甚至國賽。學生們回饋,因為熱愛,所以甘之如飴,只要站上國展舞台,就想把對科學的熱情完整的表現傳達給全國評審。 教育局強調,為鼓勵更多教師投入指導,新北市更全國首創「科展獲獎教師甄選加分」制度,從114學年度起,國展前三名教師可於教師甄試初試加分,市展與國展雙料得獎者皆可獲敘獎肯定。新北市持續打造優質科學教育環境,鏈結企業與專業資源,讓每位學生都能在探究科學歷程中找到熱愛與成就,期待新北代表隊在第65屆全國科展中再創佳績、為新北爭光!  

Read More

新北「六年悅讀一路通」 高中首納閱讀系統

板橋高中作家系列講座,師生齊聚交換生命經驗。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閱讀教育持續升級!114學年度正式啟動「六年悅讀一路通」計畫,首度將市立高中全面納入閱讀推動系統,從國中一路延伸至高中,打造完整的六年的閱讀學習路徑。透過縝密規劃與跨校協力,將閱讀教育不只停留在基礎學習,還能深入生活,幫助學生提升素養、培養閱讀習慣,也讓閱讀成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 新北市教育局指出,新北市自109學年度完成全市公立國中「校校有閱讀推動教師」設置以來,已逐步建構校本閱讀推動機制。114學年度閱讀推動計畫參與學校達85%,展現各級學校對閱讀教育的積極投入。今年新增12所高中及1所新設國中投入推動行列,其中板橋高中、新北高中、泰山高中、新店高中4校為首次參與,將整合數位資源發展適性閱讀策略;另8所完全中學高中部(含三重、北大、清水、永平、樟樹、安康、樹林、雙溪)則將結合校內教師社群深化跨領域閱讀教學;新設的南勢國中亦同步導入校本閱讀系統,強化學生閱讀基礎並銜接未來學習發展。 永和國中教師於永中閱讀節時入班分享。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閱讀是所有學習的根基,更是理解世界、建立價值與培養批判思維的關鍵能力。新北市長期深耕閱讀教育,除持續強化基礎建置,更積極拓展多元應用,透過專責師資與創新課程設計,讓閱讀從教室走入生活,成為學生探索自我、關心社會的重要起點,迎接瞬息萬變的未來挑戰。 淡水國中分享閱讀課程推動。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張明文提到,隨著新北市高中全面參與,教育局同步推動「區域性跨校閱讀聯盟」,由高中與鄰近國中組成「閱讀發展社群」,共同研發課程、共備教學資源,並提供學生展能與實作平台,深化教師專業對話與教學合作,強化閱讀與學生生活經驗、在地文化及時事議題的真實連結。 淡水國中辦理淡水文史走讀課程,分享閱讀教育推動成果。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北市教育局表示,為擴大課程推廣效益與實施彈性,教育局進一步推動「閱讀模組化設計」,鼓勵學校依據學生學習階段、校本特色與跨領域主題,自主開發涵蓋文本閱讀、批判思考、跨域應用與創意表達的多元課程模組。這些模組將彙整為市級共享平台,供教師交流、應用與擴充,形塑高效且具永續性的閱讀支持系統。 教育局強調,新北市閱讀教育從「班班有書讀」、「校校有閱推」進一步邁向「六年悅讀一路通」,不僅延伸閱讀的普及與深度,未來將全面整合市立圖書館、教育雲端資源與教學共備機制,引導學生從閱讀中培養理解力、思辨力與表達力,讓閱讀不只是學習的工具,更成為面對世界、啟動未來的關鍵力。

Read More

新北環保小局長交接授證 永續理念代代相傳向下扎根

第13屆新北環保小局長交接授證典禮合影。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政府環保局昨(5)日舉辦「第13屆環保小局長交接暨授證典禮」,由環保局長程大維親自頒發當選證書給新任小局長們,並由第12屆卸任小局長親手替學弟妹們佩掛象徵環保使命的專屬背帶,象徵榮譽與責任的正式傳承。典禮現場溫馨隆重,許多小局長的家長與師長到場觀禮,共同見證孩子們邁出肩負環保使命的第一步。 環保局長程大維表示,環境議題涉及層面非常廣泛,從全球暖化、空氣品質、水資源保護,到日常的資源回收與減碳行動,都是環保的一環。而環保教育需要長期培養、逐步內化的過程,尤其要讓孩子「看得到、做得到、說得出」。環保小局長計畫更以「育樂營」與「環保小局長12堂課」為核心,設計理念強調走出教室,透過觀察、實作與互動學習,加深孩子對環境議題的理解與關注。 第12屆小局長依循傳統,親手將象徵環保責任與使命的背帶傳承給新科小局長。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環保局指出,計畫核心理念是「帶著走、用得上」,讓小局長將課堂所學轉化為生活實踐,從日常生活中實踐資源分類、節能減碳、綠色消費等習慣做起,進而影響家庭與社區,共同推動環境永續的生活模式,帶領小局長從「看見問題」到「思考解方」,最後轉化為具體行動,讓環保成為日常的一部分。 環保局強調,「環保小局長計畫」強調將所學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讓環保行動不再只是口號,而是一種態度與實踐。過去13年來,累計培育了1,283位環保小局長,未來也將持續推動該計畫,期盼更多學童在參與中建立環保意識、落實綠色行動,為環境永續注入新力量。  

Read More

丹娜絲颱風來襲 台電屏東處嚴陣以待

台電搶修人員已事先整備防颱的材料及機具。(台電屏東區處提供)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颱風丹娜絲陸警發布,台電屏東區處已備妥搶修人員,昇空車、吊臂車及大小型工程車等設備機具,全力戒備嚴陣以待。 中央氣象署已於5日晚上8時30分發布陸上颱風警報,嘉義以南、澎湖可能列入首波陸警警戒範圍,提醒中南部沿海與內陸地區應提早因應。 台電屏東區處長饒祐禎表示,已備妥搶修人員259名,昇空車55台、吊臂車39台及大小型工程車83台等設備機具,全力戒備嚴正以待。 屏東區處強調,台電的配電自動化系統可即時監測各主要配電線路是否發生異常,針對颱風造成的停電事故,台電將積極搶修儘快復電。 屏東區處表示,復電程序將採「供電樞紐變電所→主幹線→分歧線」的原則來進行,並先以醫療機構、政府重要單位及公用事業之公用設施,然後一般用戶的順序,安排人員搶修,不過搶修進度仍會受到停電範圍、交通路況、風雨情況等影響,請遇到停電狀況的民眾多多體諒。 台電搶修人員已事先整備防颱的材料及機具。(台電屏東區處提供) 屏東區營業處呼籲,再生能源設置者加強巡查及加固發電設備,沿海養殖漁業則檢查備用水閘門、發電機等功能,避免災損,同時亦提醒商家之廣告招牌加裝漏電斷路器,以免遇雨潮濕漏電,危及民眾安全。 過去颱風期間常發生樹枝或招牌遭強風吹落破壞配電設備導致停電,或大樓地下配電室淹水影響搶修,請民眾加強防範地下室淹水、加強固定招牌看板、取下懸掛物、修剪樹枝。如遇電線掉落與外露,請立即通知台電處理,切勿自行撿拾或碰觸,避免觸電。 台電指出,若發生停電事故,請民眾多加使用網路通報及查詢停復電資訊,不便使用網路者,台電亦提供1911客服專線或本屏東區處停電通報電話(08-7322111)。 如果附近住戶大多有電,只有零星幾戶停電,民眾可透過台電公司網站於颱風期間設置「颱風停復電搶修通報查詢」專區,輸入停電地址、停電狀況等,就可馬上查詢或通報停電資訊,快速又方便,請民眾多加利用。

Read More

〈中華學園〉校園路跑

台南市寶仁國小六年智班 ◎呂浩誠 一早進入校園,就看見老師們一個比一個還認真的暖身,同學們也認真的做操。此時,我聽見自己內心的聲音:一定要前三名,我要跑得比去年還要好。雖然昨天羽球教練讓我做了一百五十下伏地挺身,現在我的手十分痠痛,但我一定會拚盡全力跑完全程。 路跑一開始,我就衝到了最前面,一路上遙遙領先,原以為勝券在握的我,跑到第三圈時,發現快沒力了,速度也慢了下來,這時從身旁跑過了原本在第二、第三的人,接著,又有幾個人陸續從我身旁跑過,我這才發現,長跑並不能靠速度,更需要持久的耐力。 我想了想,我不該把這次的校園路跑當成短跑來衝刺,應該要慢慢跑,邊調節呼吸,最後快到終點時再衝刺,才有機會超越前面的人。後來,我重新調整呼吸和步伐,隨著自己的節奏跑著,一路繞著熟悉的校園,有時看到聖母像,有時看到十字架,有時看見池塘,這些校園中熟悉的景物,在這個時候彷彿成了啦啦隊,盡責的為我們加油打氣。 這次路跑讓我明白短跑靠的是耐力,雖然只得到第八名,但是吸取到失敗的經驗,相信下一次可以做得更好。

Read More

〈中華副刊〉浪漫心聲 鄉土情懷 ——評黃昭蓉詩集《水深水淺》

文‧畫/林明理 一、其人其詩 《水深水淺》是《秋水詩刊》編輯委員、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會員、美國World Academy of Arts and Culture榮譽文學博士黃昭蓉創作的詩集。這部詩集的英法翻譯是青峰教授翻譯完成的。 黃昭蓉的詩浪漫、隱逸,別具一格,主要表現在「意在言外」的意味。在我的想像中,她應是一談起話來,詩人的氣質便流露出來,和善可親,又帶點書卷味。她站在中西文化匯合處,一步一腳印,書寫出比喻新奇的詩句,展現出女詩人堅強而不是柔弱的內心世界。 二、作品賞讀 在《水深水淺》的一些詩中,無論是寫景還是寫其人生境遇,都能巧妙地將文化意蘊融入所詠之詩的意象,也透露出其人生的達觀。比如〈過境〉: 一片候鳥眷戀的彩雲 一次不曾預知的邂逅 一段來不及彩排的演出 一份一年期的公寓租約 一個揮汗三年的工位崗位 一場聲名赫赫的戰役 一地翻飛堆積的落葉 一排排遠去的路樹 一聲聲夏日的蟬鳴 一趟天馬行空的遠遊 一件遺失的行李 一張機場快線地鐵票 一抹維多利亞港灣夜色 一架航班的起飛與降落 星月流雲 一次次穿過回歸線 黃昭蓉是一位摯愛文學的女詩人,她的詩是正面抒情的,更重要的是有了自己深刻的思考。她以候鳥、港灣為景語,以自己情感的線索將其聯綴,傾訴她在旅途中留下了她的足跡與難以抵達的理想的愛。同樣,她還遊歷了敦煌、太和殿,甚至踏上了布達拉宮、耶路撒冷等地,流連於香榭大道的巴黎一隅,而這些遊蹤都記錄在她的〈法式流浪〉詩作中: 偶遇一場大雪 讓這趟旅程充滿未知 四面八方而來的飄飄灑灑 不是預期 彷彿久久渴盼 剛剛好降臨不早不晚不約而至 那是一個旅人一群飛鳥愛惜的  羽毛 這是今年敦煌的初雪 蒼茫遼闊得如此不諳人間煙火 落在檐角紅牆太和殿中和殿永  和宮 落在青玉欄杆和欄杆旁等待發  芽的枯枝上 莫高窟崖頂月牙泉邊的駱駝絲  路 傳奇遙遠得一生時間只夠走一  回 一片銀白的世界 降落不知名的河流兩岸 熱鬧又寂靜,不禁想起 想起天邊的布達拉宮,雪域的  王 想起紫禁城的步步驚心,温婉  的若曦 想起耶路撒冷那塊通往天堂大  門的石頭 以及石頭後面隱藏的日月星辰  銀河宇宙 巴黎也在下雪吧 整座城市歡唱紛飛的戀歌 憂傷地看著雪花融化的樣子 就像傾心閱讀一部經典巨著 故事情節與留白堆積層層疊疊 香榭大道走來一雙雙攜手的男  女 慵懶著熱烈著晶瑩著慢慢變白  頭 此詩將世界風景之愛和人生之愛化為一體,詩人仰慕的豈止是國際名勝古蹟,在莫高窟崖頂月牙泉邊的駱駝絲路上,她被中國甘肅省敦煌等地的美麗傳奇所吸引。於是,又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地圖〉: 腳印重疊著腳印 這不是人的足跡 是大地伸出手指 劃出的美麗圖案 是太陽熱吻 留下的朵朵唇印 在腳印中穿行 思緒就繫在腳尖 回望,兩行 深一腳淺一腳 深是雪月風花的記憶 淺是金木水土的涵義 詩句簡約自然,頗有哲學意味的話語,特別是結尾一節,含有無限深意,又能展現詩人從容不迫的心境。另一首〈在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寫詩人在島國與海洋之間瞬間的感覺,也許是一次旅行的留影,也許是似夢境般美麗的現實造成的恍惚之感,是一首寫感覺延伸到外部世界的難得佳作: 隔水相望 瀲灩的光 閃閃的青綠 經緯綿延到天空 隱隱傳說,先祖泛舟 日出日落尋覓山的影子 最後推介的這首〈時光派對〉,也是黃昭蓉著力描繪自己一生總是不斷向前的,往往伴隨著歡樂、帶點孤獨,卻永遠積極進取的情感: 本來是要寫故事的 寫些意義寫些滄桑 只是花都開好了 菜也上桌 太陽淺笑 迷迭香,鳥鳴,稻浪 月亮在湖底正婀娜 夏雨初歇 門環上的鎸刻 等風來 不必再修改劇本 看一幀綽約 看一處紅顏 看一山茂盛 長滿可觀的愛情 看一生擺盪隨緣 三、結語 記得中國哲學家、文學家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常以虛靜之心去深看具象層次之後的不能被知覺的事物。他有句感悟天地人生的名言云:「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莊子‧知北遊》)我認為,《水深水淺》是黃昭蓉主觀情志的具象載體,也是走進其詩世界的橋梁。她的詩也有種東方之美的幽遠、深邃,內裡透露出一種恬淡美好的禪境。正如英國浪漫詩人珀西·比希·雪萊生前曾說:「淺水是喧嘩的,深水是沉默的。」這本詩集出版的意義,也是如此,暗喻人愈淺薄,愈喜歡言談浮誇;也正因如此,她才對那些經風沐雨侵蝕過的大自然美景情有獨鍾。 總之,黃昭蓉走過的歲月,所寫下的感人詩篇,就像飄飄的風送來蘆葦搖盪的歡聲……她靜靜地俯視無數的港灣和城市,走過了山河和原野,彷若一隻小小的飛蝶,卻有著柔情的力量,讓讀者也體驗到了她的每一首詩都很陽光,真摯而感人,正閃動著迷人的光輝。

Read More

〈中華副刊〉就開了海產店

■李柏欣 船塢邊水退了又來 等你等到後來 纜繩都鏽了。太陽與鹽 每天的太陽每天的鹽。 還有埋進水泥的輪胎 繫著我在港邊徘徊 等你等到後來 終於願意守一些漂亮的喪 穿了黑紗打著繡邊的傘 魚群在黑影子下聚集 繼續這樣也不是辦法 就有了魚缸。堅固繁複的魚缸 水從上層滿溢,幾道銀色簾幕垂掛下來 擁有一個微縮的港 感覺一切開始運轉多麼充實── 將魚放上砧板剖開。 牠瞪大眼睛流出臟器 日復一日我從忘記的縫隙孵育你 也只得不動聲色 將你剜去 於是有了客人和夜夜乾澀的歌聲 牆角待退的空酒瓶 我慢慢菸了酒了的嗓音 夜晚煙霧蒸騰矮杯與玻璃瓶交錯 紅色塑膠布捲起免洗筷和紅色衛生紙 在紅色與紅色之間當一個寡婦 應著點唱機的音樂哼著歌 甚或被哄上台跳起了舞 錯愕地流下兩行淚 忽焉記起水幕深處日漸消瘦的龍蝦 等你等到後來拉上鐵門 愛也只能是我悶悶地肢解那隻龍蝦。 當一個寡婦這樣可好 唱歌、敬酒、殺魚 你死了又死我也不小心死了幾次 「這樣就很好了」有人說 請了幾個雜工照料了幾個家庭 晨起點收漁獲每天的太陽, 夜裡刷洗地磚每天的鹽。 不禁有點悵然心想這該不會就是安慰 老客人送來一幅匾額寫著「近悅遠來」 現在你看看我 甚至有了一些遠近馳名的魚── 我一直很努力 不讓人知道那是你。 (第27屆臺大文學獎新詩組首獎作品)

Read More

〈彩繪人生〉李翊楓金厲害 包辦妝容造型走秀

南應大美容系學生李翊楓(左3)榮獲2025教育部「奮發向上獎」,與校長楊正宏(右3)及師長合影。(南應大提供) 來自單親家庭、台南應大美容系二年級學生李翊楓,家境清苦但積極勤學彩妝藝術,參加比賽屢獲金牌等獎項,甚至自己包辦妝容、造型等,更擔任模特兒站上舞台盡情展演,榮獲2025年教育部奮發向上獎,並將這個獎項獻給學校,感謝師長培育。 李翊楓積極勤學,在素有「彩妝界奧斯卡」之譽的2024世界人體彩繪節&錦標賽上,與來自各國諸多佼佼者競逐中,以「穿越未來的天后」及「皇家搖滾 Royal Thimble」兩件作品擄掠評審,刷新前例同步摘下「創意彩妝」及「變裝皇后」項目雙冠。 過程中,李翊楓自己包辦一切,不僅作妝容,也包括整體造型、頭飾及身體彩繪,更自己做技術者,自己當模特兒站上舞台盡情展演。在賽前半年,她則邊打工賺取出國競賽費用,邊兼顧課業學習,每天平均花6~7小時接受高壓訓練,因頻繁練習缺乏睡眠皮膚爆痘,氣色變差,但她仍咬牙撐住,終於一圓夙夢,拿下超乎所求的佳績。 李翊楓國中畢業進入樹德家商美容科,除學業優異,也拚考證照,是同齡者中最先考獲美容、美髮、男子理髮丙級及乙級等六張證照的學生。又因拿獲各式獎狀,打破樹德紀錄,該校校長頒發「獎狀達人」鼓勵拚搏精神。 在南應大期間,李翊楓也不餘遺力地參與各式服務、回饋社會活動達20餘次,並多次代表南應大赴各高中職進行彩妝演出等,透過各類型服務將美散播給周遭的人。 李翊楓說,選擇投入美的領域一路走來,媽媽始終是她最堅強的後盾;美容系老師Michael、Dino等,則是她的貴人,一路引領她續往美容美髮領域前行。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