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族群梅毒疫情 連4年上升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8日表示,國內愛滋病毒感染及淋病疫情呈下降趨勢,但年輕族群(13-24歲)梅毒疫情連續4年上升,特推「匿名聊聊」與「年輕族群免費梅毒篩檢」服務,健康安心不用猜! 疾管署統計,今年1-6月全國性傳染病疫情顯示:愛滋病毒感染和淋病通報新增數分別為438例和3048例,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14%和19%,均已呈現下降趨勢。 不過,梅毒疫情則上下波動,今年1-6月梅毒新增4912例,較去年同期(4635例)上升6%,且進一步分析13-24歲為近年來唯一持續上升的年齡層,2024年13-24歲梅毒通報數為1773例,較2023年的1490例上升19%,已連續4年上升,2025年1-6月13-24歲族群梅毒956例,仍較去年同期(844例)上升13%。 為提升國人性傳染病防治知能,疾管署慢性傳染病組副組長詹珮君表示,疾管署自今年7月1日啟動「性傳染病匿名諮詢服務」,委託全國13家一站式匿名篩檢醫院,提供民眾一對一且個人化匿名諮詢服務,為大家的性事重重進行解惑。 除既有的免費愛滋匿名篩檢服務外,這13家醫院也針對學生或24歲(含)以下年輕族群提供「免費梅毒快速篩檢服務」,30分鐘內就有梅毒檢驗結果;若初步篩檢愛滋或梅毒陽性,亦補助民眾當次就醫免部分負擔及掛號費,以及早確診及早治療,避免因未及時診斷治療,導致可能的嚴重併發症。 詹珮君說明,面對Z世代日益增長的性傳染病匿名諮詢需求,此次推出的「性傳染病匿名諮詢服務」,民眾可透過電話專線、E-mail或LINE@等多元管道進行一對一的專屬服務,所有對話內容將嚴格保密,確保個人隱私。 諮詢內容涵蓋性傳染病預防、症狀、治療等各面向,並提供就醫資源轉介(如匿名篩檢及性健康友善院所等),服務由全台13家合作醫院共同提供,確保民眾能獲得私密且專業的資訊。 詹珮君提醒,只要有性行為都要落實安全性行為,有不安全性行為要定期篩檢,保護自身與伴侶的健康,攜手共同提升國人性健康意識,打造健康的社會。

Read More

〈中華副刊〉藏在墨點裡的生活密碼

■魏海亮 一個閒適的午後,我,一個癡迷繪畫、整日在色彩與線條中尋找生活答案的年輕人,懷著敬仰與期待,踏入了那位知名畫家的居所。我敲開門,濃郁的藝術氣息裹挾著溫暖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屋內就像被打翻了的顏料桶,滿是絢麗色彩。一幅幅畫作或掛於牆上,或倚在角落,每一幅都像是一個異世界的入口,當你凝視它時,那些色彩、線條彷彿活了過來,低聲訴說著創作時的故事。但在這琳琅滿目的藝術作品中,一幅特別的畫瞬間抓住了我的眼球。 那是一幅被精心裝裱的畫,典雅的邊框雕刻著繁複花紋,金色線條在陽光輕撫下閃爍著柔和光芒,可畫的內容卻簡單到令人震驚——一張潔白如雪的紙上,中間偏右處,孤獨地臥著一塊墨點。這墨點雖小,卻引人注目,令人費解。 我不自覺地走近,眼中滿是困惑,轉頭看向畫家,輕聲問道:「先生,這幅畫為何如此特別?它究竟想要傳達什麼呢?」 畫家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溫和的笑,眼神中透著洞悉一切的深邃,緩緩說道:「這幅畫,我給它取名為〈藏在墨點裡的生活密碼〉。你看這中間的墨點,它代表著生活裡那些醜陋、不公與挫折,是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的灰暗時刻。但你再仔細瞧瞧,它周圍那看似空無一物的空白,實際上蘊含著無盡的美好。」 我微微搖頭,臉上的困惑愈發濃重,語氣中帶著一絲急切:「可是先生,除了這個顯眼的墨點,我實在難以看出其他美好在哪裡。」 畫家不緊不慢,輕輕踱步到畫旁,抬手輕輕指向那墨點,語氣溫和卻有力:「美好總是藏在平凡與細微之處,需要我們帶著一顆細膩且包容的心去感受。這墨點雖然突兀,卻賦予了這張白紙獨特的生命力與韻味。生活何嘗不是這樣呢?儘管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困難與挑戰,但正是這些挫折,讓我們更能體會到那些隱藏在日常瑣碎中的美好。」 我深吸一口氣,屏氣斂息,再次全神貫注地凝視這幅畫。漸漸地,我發現墨點周圍的白紙並非真的空白,而是有著若有若無、如蛛絲般細膩的紋理,像是平靜湖面上的微微漣漪,又似春日裡輕柔拂過的微風。這一刻,一道靈光在我腦海中閃過,我激動地脫口而出:「我懂了!原來美好並非遙不可及,它一直都在,只是需要我們用心去發現、去感受。」 畫家贊許地點點頭,眼中滿是欣慰,接著說道:「沒錯,若我們只將目光聚焦在這小小的墨點上,就會錯失周圍廣闊的美好天地。只有當我們學會從整體去看待生活,才能發現美好其實無處不在。」 我緩緩閉上雙眼,畫家的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我心中那扇被偏見與急躁鎖住的門。曾經那些被我忽視的溫暖瞬間,如春日繁花般在腦海中一一綻放。片刻後,我睜開眼,眼中滿是堅定,誠懇地問道:「先生,那您覺得我們具體該如何在這紛繁複雜的生活中,尋找並珍惜那些美好的瞬間呢?」 畫家轉過身,目光溫和地注視著我,認真地說:「其實很簡單,保持一顆感恩的心,珍視生活中的每一個瞬間,無論是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還是陌生人的一個微笑。就像欣賞這幅畫一樣,當你用心去品味,就能發現,即使是這看似單調的畫面,也蘊含著無盡的美好。」 我聽著畫家的話,內心滿是觸動,不禁想起自己曾經因為一次比賽失利而一蹶不振,錯過了生活中許多溫暖的瞬間,一股懊悔湧上心頭。但隨即,我又感到慶幸,慶幸在這一刻,我終於明白了生活的真諦。微風輕輕拂過,帶著窗外花草的芬芳,吹散了我心中積壓已久的陰霾。 走出畫家的居所,我仰頭望向那片澄澈如洗的藍天,心中被對生活的熱愛與期待填得滿滿當當。我深知,從這一刻起,我將以全新的視角去擁抱生活,用心去捕捉那些隱藏在角落裡的美好,讓生命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Read More

義純玄米油檢出致癌物 日醬油防腐劑超標

自義大利進口的純玄米油被驗出縮水甘油脂肪酸酯超標,民眾食用恐會致癌並造成生育能力下降。(食藥署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食藥署8日公布本週邊境檢驗不合格名單,1批來自義大利的純玄米油,被檢出致癌物質之縮水甘油脂肪酸酯超標,這批792公升純玄米油已要求業者退運或銷毀。另外發現,自日本進口生魚片醬油防腐劑超標、自越南進口的鮮榴槤農藥超標。 食藥署指出,台灣哲光公司自義大利輸入的純玄米油,被檢出縮水甘油脂肪酸酯含量為1145 μg/kg超標,這是油脂食品加工過程中形成的汙染物,縮水甘油脂肪酸酯在人體內會水解成縮水甘油,具有基因毒性和致癌性,如高劑量攝入可能影響睾丸功能導致生育能力下降。 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主任鄭維智指出,這批792公升義大利的純玄米油,己要求業者全數退運或銷毀,該進口業者日後進口貨品也由一般抽批查驗調整為加強抽批查驗,抽驗比例為20%至50%。 食藥署指出,本週還有1批從越南進口的鮮榴槤也被發現不合格,輸入業者為泓匯國際有限公司,這批貨被檢出殘留農藥撲滅寧0.03ppm,依據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殺菌劑撲滅寧的法規容許值為0.01ppm。這批越南的鮮榴槤共計1萬4850公斤,必須退運或銷毀。 自日本進口的生魚片醬油,檢出防腐劑雙十二烷基硫酸硫胺明標1倍。(食藥署提供) 同時,本週也發現裕毛屋企業公司自日本進口的生魚片醬油,檢出防腐劑雙十二烷基硫酸硫胺明0.02 g/kg,超過醬油容許防腐劑用量的1倍,食藥署也要求業者銷毀或退運這批6公斤日本醬油。

Read More

腸病毒仍流行 高風險嬰暫緩哺母乳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8日公布,上週無新增腸病毒重症或死亡個案,腸病毒伊科11型疫情雖已在6月中達到最高點,但仍處高原期,預估不排除延至8月中才脫離流行,建議對具高風險因子(如早產等)之嬰兒,就醫與醫師討論最佳哺乳方案,可考慮暫緩哺餵母乳。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上週公布的新生兒腸病毒重症死亡個案(北部男嬰)檢驗確定為伊科病毒11型,今年累計仍維持9例腸病毒重症(含6死),重症病例數仍為6年同期最高,其中新生兒占6例(含5死)均為伊科病毒11型重症。 羅一鈞指出,伊科病毒從今年2月起成為主流病毒株,在6月8日至14日單週篩出20例陽性已為最高點,但由於占比未見下降,評估目前仍是流行期間,仍待觀察後續下降趨勢,不排除延長到8月再降溫。 此外,由於除了母子間的親密接觸可能傳染腸病毒之外,曾有少數病例報告提出於母乳中檢測出腸病毒,尤其是當母親感染腸病毒後處於病毒血症較高的時期,但是否為傳染途徑尚無明確定論。 因此,有關母親疑似感染腸病毒時的母乳哺餵建議,羅一鈞表示,疾管署依據6月19日專家會議結論,已修訂完成「新生兒腸病毒感染臨床處置建議」並於7月2日發函週知,建議對新生兒、未滿3個月具高風險因子(如早產等)之嬰兒,授乳母親若有腸病毒感染之虞,建議就醫與醫師討論最佳哺乳方案,可考慮暫緩哺餵母乳,過程中協助母親維持泌乳,待疾病康復後可恢復母乳哺育。

Read More

翁走路很喘 心導管置入關閉器助改善

王美英醫師進行心導管置入關閉器手術後,改善病人走路會喘的情形。(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68歲楊先生是數十年老菸槍,有中風病史且行動不便,走幾步路就會喘。呼吸衰竭被送到大里仁愛醫院急診,檢查出有肺炎和肺水腫,轉入加護病房觀察治療,順利復原但仍然覺得很喘。心臟內科王美英醫師檢查發現,其左心房腫大,引發心房顫動,最嚴重可能造成右心衰竭死亡。王美英醫師進行心導管置入關閉器手術後,楊先生走路已經不會喘了。 王美英醫師指出,心臟左、右心房中膈發生破洞導致血液互相流通,即是心房中膈缺損,大部分原因不明。常見初發症狀包括:心悸、頭痛和體力衰退,嚴重時會因心臟衰竭及肺高壓,且併發呼吸困難、心律不整、肝脾腫大及四肢水腫等症狀。症狀嚴重程度是根據缺損面積大小、左右心流量以及肺動脈高壓程度而決定。若缺損面積小於5mm,並不會有症狀,90%以上會在一歲前關閉,一歲以上有20至50%會自行癒合;若缺損面積大於10mm,左、右心房壓力都不高時,在孩童時期不會有明顯的症狀,可能直到成人甚至是中年過後才會被發現。 心房中膈缺損的治療方式,主要是接受心導管置入關閉器手術,利用心導管操作方式,關閉器置入心臟以關閉缺損,避免手術治療產生疤痕及併發症,縮短住院時間和減輕病痛,心導管置入關閉器手術後30天內死亡率為0.2%。大部分第二孔型心房中膈缺損,可以經由心導管放置關閉器治療,若不適合放置關閉器,手術治療的成功率同樣非常高。 王美英表示,大約20%成年人罹患心房中膈缺損會合併心房性快速心律不整,40歲之後開始明顯心臟衰竭。愈晚手術則心律不整(心房纖維顫動)機率愈高。如果中風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尤其是在診斷出週邊血塊後,應懷疑可能是心房中膈缺損。如果心房中隔缺損(大面積的缺損)不治療,會有長期的左向右分流導致肺血流量增加和右心室舒張負荷過重問題,當肺血管阻力改變時會產生肺動脈高壓,甚至分流逆轉產生「艾森門格症侯群」。「艾森曼格症候群」的女性應避免懷孕,因可能有加重肺動脈高壓風險以及增加心律不整發生率。 如果民眾有以上心臟異常症狀,建議到心臟內科門診接受心電圖、X光及心臟超音波等檢查。

Read More

兒童心衰竭、短腸症新藥 8月起給付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中央健保署八日宣布,將兒童心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口服液劑、食藥署首個核准可治療兒童短腸症新藥等2項新藥納入給付,預計8月起上路,受惠158人,挹注年藥費逾新台幣6000萬元。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長黃育文說明,藥品共同擬訂會議在6月19日通過2項兒童新藥納入健保給付,分別為「兒童高血壓、心臟衰竭、心肌梗塞後左心室功能鳥不全、第1型糖尿病腎病變」含captopril成分內服液劑藥品,及兒童短腸症含teduglutide成分藥品。 黃育文表示,目前健保已收載的兒童心血管用藥僅有錠劑,但因為兒童是特殊族群,醫院臨床須將錠劑磨粉後,提供孩子使用,以免小朋友難以吞藥,但藥品磨粉與空氣水分接觸,可能會影響藥物安定性,這次新增給付的藥品是飲劑,口服液體藥劑可增加服藥順從性與精準調整劑量。 她指出,這次健保新增納入給付的兒童短腸症新藥,是唯一經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准之人類類升糖素胜肽(GLP-2)類似物。兒童短腸症為先天或後天因素導致小腸長度偏短,小於同齡正常小腸長度的1∕4,並合併腸道衰竭,導致無法經由腸道營養吸收維持應有發育與營養。 以往這些營養吸收不好的孩子,健保給付治療為全靜脈營養輸液(TPN)與小腸移植;如今將這款皮下注射新藥納入給付,有助刺激腸道細胞增生,增加營養吸收,不僅可以減少營養輸注頻率,若孩子腸道表面積大幅增加,甚至可能脫離營養輸注。 黃育文說,新制最快8月1日起生效,新納入健保給付的兒童心血管用藥,預估嘉惠約148人,挹注年藥費約711萬元,以最常使用族群12歲以下心臟衰竭兒童為例,每人每年約節省8.8萬元;兒童短腸症新藥給付,預估嘉惠約10人,挹注年藥費約5440萬元,每人每年約節省544萬元。

Read More

〈中華副刊〉世界贈與我的

■馬明建 「世界贈與我蟲鳴,也贈與我雷霆」,聽著王菲〈世界贈與我的〉,我不由得陷入了思索,世界贈與了五十歲的我什麼呢? 首先,世界贈與我一個幸福的童年。由於在家中是老么,我得到親人更多的寵愛。無論是爺爺奶奶還是外公外婆,父親母親,有了什麼好吃的好玩的,首先想到的是我,哥哥姐姐們有什麼事也總是讓著我。不僅如此,我還有幾個很要好的兒時玩伴,我們總在一起玩大孩子教我們玩的遊戲,快樂無比! 由於學習成績好,我在學校得到老師的喜愛和同學們的崇拜,這讓我得意洋洋地度過了自己的少年時代。 但是,我的命運從十七歲那年開始急轉直下。克服不了高中知識的我輟學搞文學創作,結果碰了一鼻子灰。我曾經為了自己的一篇小說而流浪,差一點餓死在外地。在堅持了六七年沒有發表一篇文章後,我開始考慮自己的終身大事。由於家裡窮,沒人給自己提親,我只能靠外出打工的方法來找女朋友。在找女朋友的過程中,我也歷經磨難,前前後後談了三十六個女朋友,才認識了現在的妻子。 也許是天可憐見,我的妻子不僅勤勞能幹,而且淳樸善良,最讓人欣慰的是從來沒有嫌我家窮。世界贈與我苦難,又贈與我一個好妻子,讓我那顆受傷的心靈漸漸得到安慰。 但是,我正沉浸在幸福之中時,老天又給我當頭一棒。一年以後,我們的兒子出生,三天以後卻因為顱內出血進了醫院。後來又得了一生都看不好的癲癇病,癲癇病影響腦子,我兒子腦子一直不太靈光。世界贈與我一個好妻子,又贈與我一個不太聰明的兒子,讓我歡喜又讓我憂愁。 得知兒子的病看不好後,我一直鬱鬱寡歡,甚至覺得人生沒有一點意義。這樣一直到活潑可愛,聰明伶俐的女兒出生。女兒像重重濃霧中的一縷陽光,照亮了我那顆灰暗的心。有了女兒後,我的世界變得明朗起來,我重操舊業,幹起自己的文學事業。後來,終於在一名作家的指導下開始發表文章,到現在為止,已經在報刊上發表文章幾百篇,甚至還當上了寫作老師。如今,妻子開著推拿店,我一邊打著零工一邊寫作,女兒在學校努力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雖然家中有一個腦子不太靈光的兒子,但我也感到很知足。是啊,那個人的人生沒有缺憾呢? 細想一下我的一生,如果按正負數來計算的話,我經歷的苦難和幸福加在一起剛好等於0。我的幸福童年和少年是正數,十七歲到二十八歲成家遭受的磨難是負數,相加等於0;有一個腦子不靈光的兒子是負數,聰明伶俐的女兒是正數,相加也等於0。這個0就是公平。 我覺得如果我想「賺點」,可以從現在開始,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快快樂樂過好每一天,和妻子一起經營好我們這個小家,讓兒子和女兒都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最後,我想把王菲的歌詞改一下當文章的結尾:世界贈與我公平,贈我一個0,在這0上加上一個知足,就是美好的人生。

Read More

中醫大新竹附醫攜手清大 腦波診斷助揪早期阿茲海默症

陳睿正(左)醫師說,腦波診斷模型工具已應用於研究與臨床測試,未來有望成為台灣社區型失智早篩的重要技術。(記者彭新茹翻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我才58歲,怎麼會得失智症?」一位竹科企業CEO,長年帶領上百人團隊的許先生,在一次簡報中突然忘詞,連公司基本財報數字都說不出來。起初他以為是壓力太大,但幾個月內狀況愈來愈明顯,甚至在高鐵上忘了該在哪一站下車。 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神經科醫師陳睿正,經由腦波診斷模型與電腦化心理評估,發現其認知功能下降,進一步Aβ PET檢查,顯示他腦中出現大量β類澱粉蛋白沉積,確診為早期阿茲海默症。 陳睿正表示,阿茲海默症發生的原因,目前無法完全明瞭,但主要與腦部蛋白質異常、基因遺傳、生活習慣和環境等多重因素有關。臨床經驗顯示,阿茲海默症越來越為大家所熟知,有早期就醫的趨勢,但學歷較高的患者做基本的神經心理評估,對他們來說太簡單,因此,可能出現測試正常,但其實是是早期阿茲海默症患者的情況。 中醫大新竹附醫與清華大學教育學院許慧玉教授、姚在府教授與丁志堅教授團隊合作,開發早期診斷系統「腦波診斷模型」,透過非侵入性腦波儀分析記憶相關電位變化,找出尚未出現臨床症狀的早期阿茲海默症徵兆。 陳睿正指出,亞健康的人如果想確認是否為阿茲海默症高風險,可以先透過腦波診斷模型。腦波診斷模型工具已應用於研究與臨床測試,未來有望成為台灣社區型失智早篩的重要技術。 陳睿正說,「腦波診斷模型」比失智症檢測題目更深入,像是在玩遊戲打電動一樣,測試者認識圖像回答答案,接上腦波儀偵測測試者在空間上是否有缺損,經由腦波去偵測他的腦波有沒有異常。 陳睿正提醒,阿茲海默初期的病人,可能會出現短期記憶力的喪失,比如說昨天吃什麼東西可能會想不起來,有些人會有空間感的喪失,比如說迷路,常去的地方會忘記怎麼走,建議即早就醫即早治療。 陳睿正表示,傳統失智症藥物只能暫時改善記憶,但無法阻止病程惡化。新一代單株抗體藥物,如 Lecanemab 和 Donanemab,是針對「阿茲海默症真正的病因」──β類澱粉蛋白沉積,進行免疫清除的標靶治療。研究顯示,這類藥物可顯著減少腦內病理蛋白,延緩認知惡化約30%以上,成為全球首批獲FDA核准、針對病因設計的阿茲海默症藥物。不過,這些藥物也需謹慎使用。治療期間,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包括腦部局部水腫或出血,大多輕微可逆,但需定期MRI監測。

Read More

中草藥師證書違法 衛福部要查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自稱為「中華民國中醫醫學會全國聯合會」近核發之「中草藥師證書」在網路上流傳,基層藥師協會表示,這個單位非經國家考試卻使用藥師名稱應涉違法,衛福部中醫藥司8日指出,衛福部正向發證單位了解與查證,釐清是否違法。 中華民國基層藥師協會於臉書指出,近日網路上頻繁出現民眾公開展示由「中華民國中醫醫學會全國聯合會」核發的所謂「中草藥師證書」,並藉此對外宣稱具備中草藥專業資格,此舉已違反現行法規。 基層藥師協會表示,「中草藥師證書」並非由政府機關核發,也無相應的國家考試制度,名稱中使用「藥師」一詞,極易誤導民眾,誤以為是具備受國家認可的藥事專業資格,若持該證書者進一步從事藥物諮詢、販售或其他藥事行為,已涉嫌觸法應予嚴正處理。 衛福部中醫藥司科長謝采蓓指出,經初步了解該醫學會近期確實有開設課程,並頒發了「中草藥師證書」,但這些課程及證書均未經衛福部審核或核可,正在向發證單位了解發證數目,及「中草藥師」一詞的確切含義,後續將由醫學會所屬地衛生局了解查證。

Read More

深耕嘉義 11醫療院所聯盟簽署MOU

嘉義市11家醫療院所聯盟簽署MOU深耕嘉義。(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為因應高齡化社會挑戰、強化區域整合照護網絡,嘉義基督教醫院八日偕同嘉義市其他十家醫院簽署「健康台灣深耕計畫合作意向書」,共同承諾攜手深耕嘉義,齊心打造「健康台灣」的醫療典範城市。 由嘉義基督教醫院發起,聯合嘉榮等十一家醫療院所,成立「嘉義市醫療聯盟」,以「國際交流」、「品管教學分享」、「定期會議」及「運動紓壓活動」建構一個具彈性、互補與共榮的醫療服務平台,提升嘉義市整體醫療服務能量與凝聚力。 嘉義基督教醫院陳煒院長表示,「醫院聯盟合作意向書的簽署,不僅是透過組織上的整合,更代表著一種價值共識與社會責任的實踐。我們相信,只有各醫療單位打破界線、攜手合作,才能真正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模式,打造有溫度且具專業的健康城市。」 嘉義市衛生局廖育瑋局長肯定聯盟成立後,對嘉義市整體醫療資源整合的重要意義。她表示,「這是嘉義地區公私協力、醫療整合的一大突破,也是實踐『健康城市』願景的重要一步。今日的合作簽署更能促進醫院聯盟在政府政策、公共衛生行動與民間醫療力量之間,形成更緊密的協作,未來無論是在疾病防治、災害應變或高齡社會的挑戰上,都能發揮更大功效。」會中,陽明醫院院長謝景祥針對長照的困境與挑戰分享經驗與提出建議解方。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