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邁步困難 中醫治療改善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師江驊修提醒,適度運動可強化下肢肌力、延緩關節退化。除針灸治療外,建議控制體重以減少關節負擔。(台南市立醫院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70多歲陳姓婦人隨年齡增長,開始出現雙腳膝蓋疼痛困擾,每每行走舉步維艱,經西醫診斷為退化性關節炎,接受止痛藥及玻尿酸注射治療疼痛仍未好轉,只好轉而尋求中醫治療。案經台南市立醫院中醫師江驊修診治,經針灸治療數週,症狀改善,現也持續回診治療。 江驊修表示,退化性關節炎引起的膝關節疼痛常見於長者,發生率約以50歲為分界呈現增長趨勢,其中女性發病率更高於男性。以膝蓋為最常受影響部位,常見症狀包括疼痛、腫脹、運動受限與關節畸形等。目前西醫臨床治療多以止痛藥、玻尿酸注射及關節手術為主。 而在中醫理論中,膝關節疼痛屬於「膝痹」,依據患者個人體質、症狀又可分為虛證、實證及虛實夾雜三類型。虛證多與年長者筋骨失養有關,實證則可能與風寒濕邪入侵或氣滯血瘀所致的經絡阻塞有關。透過針灸犢鼻、足三里、陽陵泉、懸鐘與血海等等穴位,能促進膝部與腿部的血液循環,在活絡經脈進一步降低局部發炎反應以達到止痛、消腫效果。 臨床研究顯示,身體質量指數(BMI)與退化性膝關節炎發病率成正比,適度運動可強化下肢肌力、延緩關節退化。除針灸治療外,建議控制體重以減少關節負擔,避免長時間提重物、久蹲、久跪及不當爬樓梯、劇烈活動等。 江驊修強調,飲食應減少攝取高油、高糖食物降低發炎反應,適量攝取富含維生素、鈣質與蛋白質的食物,如柑橘類水果、牛奶及豆製品,以利修復關節、強化骨骼,提升長期保健效果。

Read More

〈中華副刊〉撿菌子的季節

■許文舟 老家六月,差不多就都進入雨季了。雨水落地,山上的菌子就開始出土,有的頂破朽枝枯葉,有的擠出荊棘叢草。於是,陸續有撿菌子的人進山,所以老家都把這個雨季稱為菌子季。 老家山上的菌子種類頗多,最受歡迎的是青頭菌、牛肝菌、乾巴菌以及玉麥青等。每一種菌子都按自己的習性與規律分地段生長,鄉親們稱之為菌子塘。只有瞭解菌子塘分佈情況,撿起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當然,出菌子的時間也可能因為雨季的早遲發生變化。記得小時候,每當到了出菌子的季節,放學後的我與姊姊,都會背上竹籃往山上跑,雖然有人早就撿過,但菌子這東西神奇,即便你前腳才走,馬上它就長出來了。這也許就是菌子給人的機會,總是很平均,因此,撿菌子的人,去早去遲,都不會空著手回來。 菌子味道鮮美,老家的鄉親們都能將其烹調出獨特的美味來。或煮或炒或煎或燜或炸,加上各種佐料,滿口皆是滑、嫩、鮮、香的味覺盛宴。我記得母親最拿手的是牛肚菌炒韭菜,佐料中除了薑絲蒜泥之外還得有少量的酸醃菜配伍,色鮮味醇,非常開胃。有些人家,會把一時吃不完的菌子洗淨曬乾儲存,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菌子這一道菜肴,不過也就多了一道先用溫水浸泡的程式罷了,味道幾乎與新鮮的菌子相差無幾。 菌子好吃,但必須清楚菌子的有毒無毒之分,否則,饞欲定會帶來禍端。每年都聽說食用菌中毒的噩耗,但我們村上極少出現,一則人們對菌群有嚴格的選擇,再則烹調時都有講究,因為即便是食用菌見手青,烹調時處理不當,詭譎的靛藍色定會催命。我與姊姊每次上山撿菌子,父親都要先教我們怎樣識別有毒菌,這樣,面對山上五花八門的菌類,才能進行有效地甄別。菌子撿回家,還要讓大人檢查一遍,看是否有毒菌摻雜其中,這樣才能進行烹煮。有些菌塘出得旺,一個塘子就能撿到小半籃,有些菌塘隔幾年才出,因此,撿菌子有點與大自然捉迷藏,並不是一上山就能滿載而歸的。村子裡有位老人,平時身體狀況都很差,一旦到了菌子季,彷彿什麼不適都沒有了,一個季節進入深山,居然忘掉了每天需按時服用的藥物。有經驗的老人,大都有根據經驗繪製的菌子路書,豐饒的菌群,都逃不脫他們的眼睛。 其實好多時候,撿到的菌子並不都用來滿足食欲,而是將其背到離家幾十公里的山街出售,換一些零花錢,添補家用。父親為了提高我撿菌子的積極性,規定我撿到的賣了錢就歸我使用,而兩位姊姊可就沒有這樣的機會了。當然,我玩性十足,進了山不是撒野亂跑,就是爬樹摸雀,每次要回家時總是感覺撿得很少。姊姊十分疼我,總要分一些放到我籃子裡,時至今日,依舊不時想起。 離開老家後,每到菌子季,小城的農貿市場總會有許多菌子出售。青頭菌、牛肝菌、見手青等堆得像小山一樣,價格也高得離譜。一些人工菌也混雜其間,有些人甚至將人工菌糊上泥巴充當野生菌出售,當然,肯定也只騙得了從沒進過山撿過菌子的城裡人。我一眼便能看出其中的端倪,但我不拆穿,生活不易。據說,除了雞樅,什麼菌都可以大棚種植了,只是與天然的野生菌相比,大棚種植的野生菌不管是青頭菌還是牛肝菌都是一個味,那就是人工菌的滋味。 早些年,工作相對輕鬆,菌子季到了,每次下鄉都要變著法子進山,過把找菌子癮,如果真能找到,就可以給菌子癮發的胃進行交代。後來成家,便被生活的諸多事情胡攪蠻纏,別說回老家撿菌子,就是看望鄉下的父母也都是見縫插針,與菌子季漸行漸遠。菌子的消息倒是不時從老家那邊傳來,幾年前出去打工的後生突然宣布回老家做野生菌生意,將這大自然的饋贈進行深加工,發往他曾經打工的上海,賺到了理想中的生活。 前幾日進餐館,菜單上野生菌的名字赫然在列,沒作思索便點了幾種,根本不考慮野生菌後面的價目。服務員上菜時,還特別對見手青菌進行了推介,動筷後發現,見手青不假,是野生的,可是怎麼品都沒有老家見手青的味道。服務員信誓旦旦說就是鄉下送來的,我相信,經過摩托車、汽車的幾番顛簸,見手青渾身是傷,怎麼還可能保持原汁原味呢。菌子這東西很奇怪,當它被人從泥土裡撿到後,其鮮香味就一直在衰減蛻變,所以在菌子地吃菌子是最理想不過了,只是,即便生活漸漸好起來的當下,鄉親們撿到菌子後,不是考慮自己如何滿足口福,而是計畫著讓它們離開家,賺點錢填補生活的種種窟窿。 退休後,想去的地方很多,其中就有回老家撿菌子的打算。

Read More

〈中華副刊〉反覆剩下的東西是 今天的自己

■扈嘉仁 幸福要餘裕 像樣的悲傷 何嘗不是 人們表現幸福的剩餘 一天,洗淨床單和洗衣籃 從裏到外 成災的衣物 已和生命等等諸多 偉大的詞彙一樣 僅是堆積 如此的重大,又何嘗 不是潔癖帶我來的 從昨天的房間走進 今天的身體

Read More

守護東部頭頸癌患者 陳培榕獲醫療奉獻獎

  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特頒贈「二0二五醫療奉獻獎」,表彰花蓮慈院陳培榕副院長三十餘年來守護東部頭頸癌患者。 (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特別頒發「二0二五年醫療奉獻獎」表彰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陳培榕醫師對東部偏鄉健康始終如一的付出與貢獻,已成為東部頭頸癌患者最值得信賴的生命守護者。 慈濟醫院表示,就讀台大擔任實習醫師開始,陳培榕自一九八六年就開始在花蓮慈濟醫院支援,因為喜歡花蓮的清淨質樸,加上與世無爭的個性,一九九三年升任主治醫師後,他自願從台大到花蓮慈院服務。耳鼻喉科從他「一人科」開始,白天門診與手術,夜晚照顧病房與急診,全年無休,隨時待命。不論門診多晚下診,病房裡總能看到他巡視的身影。 慈濟醫院強調,東部地區頭頸癌盛行率高,陳培榕整合外科、腫瘤內科、放射治療、營養、復健等專業,於一九九八年率先於東部成立「頭頸癌跨科整合治療團隊」,並致力提升存活率與生活品質,推動病人的功能保留,造福無數東部病患。更為晚期病人設計個別化療程,讓患者在花蓮也能獲得全方位照護。 陳培榕從一九九九年玉里慈院啟業以來,便南下至距離花蓮近一百公里的玉里看診,至今二十餘年未曾間斷;更赴東海岸、台東、綠島等地義診、往診。在 COVID-19 疫情最嚴峻的時期,陳培榕親自堅守第一線,投入社區篩檢、轉診與遠距照護,守住花蓮地區防疫陣線。 陳培榕表示,自己只是做一個醫師的本分,不算奉獻,當醫師的本分就是要救人。有榮幸可以在東部盡一份醫師的責任,也能在這裡生活,享受東部的風土人情,作育英才,並讓病人活得更健康,對三十餘年的行醫生涯已是心滿意足。

Read More

在室男長菜花 疑上健身房感染

  大甲李綜合醫院泌尿科醫師黃品叡指出,20多歲男子沒性行為卻在會陰處長菜花,有可能是接觸到不潔的健身器材或毛巾,導致受感染。(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20多歲的男子日前發現陰囊到肛門之間會陰處,長出一顆顆突起的小肉芽,用手摳除後,沒想到卻愈長愈多,嚇到趕緊到醫院就診。醫師檢查後,研判男子長菜花,追問對方有沒有不安全性行為,男子宣稱非常潔身自愛,但每週去健身房至少3次,醫師推斷有可能是接觸到不潔的健身器材或毛巾,導致感染菜花。 大甲李綜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黃品叡說,進行內診時,在陰囊跟肛門間發現長了至少16顆菜花,最大直徑約1公分,一度懷疑男子也有可能是男男不安全性行為,仔細檢查,除了會陰,肛門口、陰莖、陰囊上全都沒有發現菜花。 男子聽到難以接受,直呼「怎麼可能!」強調自己非常潔身自愛,從來沒有談過戀愛,也沒有不良嗜好,不抽菸、不喝酒,從沒去過聲色場所,也沒有上網尋求一夜情,不理解為何會感染菜花,覺得根本就是莫名其妙。 黃品叡請男子再仔細想想,有沒有出入不安全的場所。男子說,自己生活很單純,下班後比較常去的場所就是健身房,平均每週至少去三天。每次到健身房都會做重訓,拿啞鈴做訓練時,都會摩擦到會陰的地方,再加上自己穿透氣的運動褲,長菜花的地方剛好就在摩擦處,也會用健身房的毛巾,懷疑因此遭受感染。 黃品叡表示,菜花的潛伏期很長,從感染到出現症狀可能需要幾週到幾個月,感染初期,生殖器或肛門附近會出現一些扁平突起的淡紅色丘疹,通常不會痛也不會癢,也沒有異味,因此,很容易錯過黃金治療期,萬一不小心感染,不要難以啟齒羞於看診。 黃品叡說,菜花感染途徑最常見的便是不安全的性行為,但是,如果皮膚有破皮,接觸到受汙染的表面,例如公廁馬桶、泡溫泉、游泳池等場所,也有機率會受到病毒感染。他建議患者把內衣褲全都更新,同時再電燒後三個月再回診追蹤,避免再度復發。

Read More

〈中華副刊〉文學院手記/里茲散記

  文‧圖片提供/林宇軒 「你來英國做什麼?」 「參與學術會議,」我補充:「關於台灣文學。」曼徹斯特機場的海關挑了挑眉,沒說什麼便蓋下黑色的入境章。 這是我第一次踏上英國的土地,歷經了將近二十個小時的航程和轉機。抵達里茲後,火車站的「WELCOME TO LEEDS」迎接著所有旅客;街景到處是古老且宏偉的尖頂建築,整座城鎮彷彿一座巨大的博物館,這和我所去過的其他國家全然相異。 有幸獲得國藝會的補助,這次跨越大半個地球參與由香港文化、藝術與語言工作坊所主辦的「Island Voices on the Move」華語語系研究論壇。為期三天的活動有來自英國、比利時、捷克、加拿大、香港、美國、台灣的三十幾位研究者宣讀論文,一些人還同時擁有創作、教育甚至專業喜劇演員的背景。 值得注意的是,論壇禁止拍照與錄音,網站上也僅公開論文摘要,並未附上作者姓名與資訊,這或許與當前國際政治情勢有關。未對公眾開放的進行模式,一方面使得整場論壇更加純粹,另一方面也讓提問討論的氣氛非常熱絡。 里茲大學距離市中心不算近,需要徒步二十分鐘才能抵達。在參與論壇之餘,我抽空探索了校園內的其他空間:語言文化和社會學院的樓梯間直接展覽著各種古建築的殘骸、路邊一架琴鍵悉數毀損且琴蓋完全消失的鋼琴坦露茂盛的共鳴箱、標示著「Please do not feed the ducks, no matter what they say」的垃圾桶,這些景象都展現出了獨特的英式文化。若以旅遊為目的出行,不用兩天就能逛完的里茲並不是首選。我在里茲的期間,尋訪了市中心的里茲美術館、中央圖書館、城市博物館──博物館正在展出米飛兔七十週年展覽,而圖書館則有一個富有桌椅書櫃的小空間,標示「Make Zine!」字樣,讓讀者自己動手做小誌。往東走約半小時,還會經過圓形分層的穀物交易所、曾是全歐洲規模最大的柯爾蓋特市場、里茲碼頭以及皇家兵械庫博物館。交通方面,英國的火車時常誤點,車站廁所除了衛生堪憂也時常關閉;搭乘的乘客幾乎都使用電子票,剪票員在掃描時還會說「Cheers」,著實溫馨有趣。 里茲北緯五十三度八,夏天的日照時間非常長──三、四點就天亮,將近十點才日落,因此往往晚餐結束外面的天空還是亮的,放眼望去盡是大白天喝著現拉啤酒的人。倒是在英國的這六天,從來沒看到愜意吃小蛋糕、喝下午茶的人們,完全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 這裡的店家不受日照時間的影響,書店都六點前關門,非酒吧的餐廳和超市也多只營業到九點左右。儘管在街邊吃炸魚薯條、看馬車魚貫經過的短暫生活令人嚮往,但太晚出門覓食,往往就只能挑挑揀揀,啃著昂貴的壽司或乾冷的三明治裹腹。是這些經驗讓我深刻體會到,台灣人是多麼幸福──隨手可得的平價美食、多元豐富的生活娛樂、四季分明且濕潤宜人的氣候。更重要的是,這裡有著我們願意真心去守護的土地和人。

Read More

心電圖肺高壓偵測系統 食藥署認證

  心電圖肺高壓偵測系統獲頒國家新創獎之臨床新創獎,透過系統檢查可整體提升患者存活率。(台北榮總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台北榮總、台中榮總與中研院生物醫學研究所及日本醫療機構共同完成全球首款跨國、跨中心驗證的「心電圖肺高壓偵測系統」,有助篩檢死亡率極高的肺高壓患者,且診斷效能顯著優於傳統醫師。 台北榮總指出,心電圖肺高壓偵測系統已獲食藥署認證,亦獲得第20屆國家新創獎「臨床新創獎」肯定。 台北榮總表示,肺高壓為一種高死亡率的心肺疾病,全球患者超過2500萬人。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且缺乏即時、便捷的篩檢工具,常導致延遲診斷,增加病人死亡風險。本次開發的肺高壓偵測系統結合人工智慧與心電圖分析技術,無需額外臨床參數,只需搭配常見心電圖機與個人電腦,即可於5至10分鐘內完成判讀。其診斷效能顯著優於傳統醫師,靈敏度高達83.1%,AUC可達0.86。 台北榮總指出,心電圖肺高壓偵測系統已於台北榮總及台中榮總、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及日本Makiminato與Nakagami醫院完成跨院與跨國場域驗證,並成功應用於多種心電圖機型,展現高度穩定性與廣泛通用性。目前已導入實際臨床場域,協助醫師快速識別高風險患者,有效提升早期診斷效率。 台北榮總指出,食藥署核准心電圖肺高壓偵測系統為醫療軟體後,這套系統可正式應用於臨床診斷,並與台灣醫學影像股份有限公司展開產學合作,推進市場應用與技術轉移。未來將積極推廣至基層醫療、診所及健康檢查中心,作為國民健康預防的重要工具。系統具備低成本、高效率之特性,亦可納入全民健保及國家級健康檢查計畫,進一步減輕醫療支出與社會負擔。 台北榮總心臟內科醫師胡瑜峰表示,期望透過這套人工智慧輔助診斷工具,讓更多高風險族群得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提升整體存活率。

Read More

強化醫療支援體系 高榮國訓中心合作

高雄榮民總醫院與國家運動訓練中心簽署合作協議。(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高雄榮民總醫院與國家運動訓練中心,十日簽署合作協議,攜手打造更完整的運動員健康保障機制,雙方期盼透過資源整合,培育更多頂尖運動人才,並強化國家隊醫療支援體系。 國訓中心執行長龔榮堂表示,國訓中心長年肩負培育我國菁英運動員的重責大任,無論是奧運、亞運或各項國際賽事,皆扮演選手最堅強的後盾,舉凡培訓、生活照護到賽事支援,皆投注大量資源與心力,二0二0東京奧運奪得二金四銀六銅,二0二四巴黎奧運亦抱回二金五銅,成果斐然,為台灣爭光。 高雄榮總長期投入運動醫學領域,擁有專業醫療團隊與先進設備,並與多所運動機構及學術單位合作,推動運動傷害預防、微創精準醫療與再生醫學發展,除協助運動員傷後重建,高雄榮總亦重視預防與健康管理,致力讓選手無後顧之憂,專注拼搏。   高雄榮民總醫院與國家運動訓練中心簽署合作協議。(記者許正雄翻攝) 此次合作協議簽署,象徵雙方正式建立長期合作關係,高雄榮總將提供專人對口醫療服務,針對國訓中心選手與教練團,推出健康檢查優惠、運動功能評估、駐點門診及隨隊醫師服務,確保運動員於培訓及賽事期間,都可獲得即時、專業、連貫的醫療支援,為體育與醫療發展注入新能量。

Read More

〈中華副刊〉花花草草

■劉燕飛 我喜歡看自然界的花花草草,看只是看著,心中舒暢。很多的花草,我並不知道名稱,感興趣了,就去網上查閱一番,得到了知識,這也是快樂的事情。 我的窗戶底下,經常會生出一些小植物,起先,是一朵小菊花,然後,看見了旋複花,我日復一日地看它,生長,開花,結果,果實成熟後,一陣風,便吹飄了。看見紫蘇的時候,眼睛一亮,我想起來,紫蘇,旋複花都是一些草藥。 我疑惑,這些花草是如何來的。當我看見空飛翔的那些鳥雀,便知道了答案。每天,都有很多鳥雀光顧我的窗下,它們蹦蹦跳跳,停留的時間很短,但也會留下某種植物的種子,有了陽光和雨之後,便開始發芽生長。看著這些憑空而來的植物花草,感慨生命真的很可愛、偉大。 住在老小區,我家的陽臺上有很多的花草。平時,都是父親一個人打理,父親就像一個園丁,他熟悉花草的脾性,把那些花草侍奉的很好,經常有鮮花綻開來。自打父親去了老家,陽臺上開始荒蕪,一片雜亂的荒草長起來,夏季裡,也會有太陽花,五顏六色,還有雞蛋花,碧綠修長的葉片,好似山裡的蘭草花。這些花草,都是憑空而生的,陽臺上,頓時有了亮色。 其實,我也是愛慕花草的人,只是自己不會打理。單位看車棚的老頭,在車棚裡養了很多花,還有幾盆漂亮的盆景。每次路過都忍不住,駐足看看,誇讚一番。老先生笑眯眯的,吸著一根香煙。他說,喜歡就拿去吧,這花好養。我先後拿了一盆榕樹,還有一盆小鐵樹。高高興興回家養著,澆水,曬太陽,欣賞欣賞,很快樂。可是不久,它們相繼枯萎了,再也長不出新葉片,惋惜之餘,我曾一度懷疑,是不是我家的風水有問題。 早先,住在山裡的時候,打開窗戶,後山上密密麻麻的植被。山溝裡有金魚草,還有厚厚的綠色苔蘚。父親養假山,需要苔蘚,取來一塊新鮮的苔蘚,貼在假山上,澆澆水就能成活,整個過程好似皮膚移植。還有葉片吃起來酸酸的酸菜,在一片荊棘中挺立的百合花。再往上去,就是老山松,還有一片片的翠竹。這些植被看著養眼,生命繁茂,無所不在。 如今,走在社區的樓下,有青青芳草地,一地嬉戲的孩子。路邊有小葉梔子,矮矮的桃樹梨樹,還有高大的銀杏樹。銀杏樹可是珍貴的品種,一片片扇子似的小葉片,秋天會結果,黃橙橙的。不過,果實卻不能吃,有毒。裡面的果核炒熟了可以吃,也可以煮稀飯,味道香而糯,也是可口的。 我們被綠色生命包圍著,自然的生生不息,生命無所不在。當你看見那些可愛而頑強的植被時,你就會被生命的力量所震撼。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去珍惜生命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