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島攜酒免稅上限調升至1.5公升 財部新制7月11日上路

(關務署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暑假旅遊旺季將至,為促進離島觀光及經濟發展,財政部於114年7月9日修正發布「離島免稅購物商店設置管理辦法」(下稱離島辦法)第19條規定,將離島免稅購物商店(下稱購物商店)銷售酒類予旅客,並由其隨身攜出離島地區至臺灣本島或其他離島地區之免稅數量由現行1公升放寬至1.5公升,並自114年7月11日生效。 關務署說明,財政部已於今年1月25日提高入境旅客攜帶自用酒類免稅數量至1.5公升,為期一致,乃研議修正離島辦法,於預告期滿施行。該署提醒,離島旅客須年滿18歲方可購買自用酒類產品,當次自同一離島地區各購物商店購買之免稅酒類數量,合併計算1.5公升(不限瓶數)以下免稅,讓暑假至離島觀光之旅客同樣享受優惠。 關務署表示,該署已將離島辦法相關注意事項刊登於官網(網址:https://web.customs.gov.tw)/「資訊匯流」/「線上查詢」/「常見問答」/「保稅\離島免稅購物商店」專區,歡迎民眾上網查詢。

Read More

海攬公會理事長陳木枝面對關稅與匯率 業界小心應付站穩腳步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台北市海運承攬運送公會理事長陳木枝於航海節記者會中表示,台灣出口值占GDP 六、七成,今年三月新台幣匯率從三十三點四,升值到約二十九點一一,加上美國關稅稅率未明,業者應小心應付,站穩腳步做得更好。陳理事長也談到,台灣後有追兵,馬來西亞電子業蠻強的, 越南傳產出口量大,在歡慶航海節,面對關稅稅率與外匯的問題,也期望我貨櫃航商多多照顧船代業、海攬業。 第七十一屆航海節籌備會主任委員也是陽明海運董事長蔡豐明談到,由於美國關稅稅率問題尚未明朗的不確定因素下,影響美國進口業者採購,持觀望等待態度。但航商航線是全球佈局,以往第三季是旺季,第四季是傳統採購季節,相信第三季還是會有固定的貨量,現歐洲線還不錯,目前美國總統川普政策,影響供應鏈變化,美國線較不確定。蔡豐明董事長也提到,陽明海運明年將積極強化南美航線,明年也有五艘LNG新船要交付。

Read More

產後出血1萬cc 光田18小時救命

  陳穎中醫師說,婦產科不只是接生與治療,產婦經歷的所有恐懼與希望,都有醫療團隊的陪伴。(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光田綜合醫院近期接連處理兩起嚴重的產後大出血個案!1名20多歲產婦自然產後出現瀰漫性血管內凝血,出血量達10000毫升,血壓驟降到30至50 mmHg,凝血功能幾乎喪失,需大量輸血並安排血管栓塞手術。這場急救從凌晨2點持續到晚上8點,醫師及護理團隊全程陪伴近18小時,直到產婦的血壓、呼吸穩定,才放下擔憂。 另1名30多歲高齡產婦,於剖腹產後子宮收縮不良,出血約5000到6000毫升。在初步止血後仍無法控制,與家屬溝通後緊急進行子宮切除,住進加護病房3到9小時後才穩定。 光田綜合醫院婦產科醫師陳穎中表示,高齡產婦、試管嬰兒孕婦,以及患有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等族群,都是「產後出血」的高風險對象,應留意生產時的出血狀況。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約27%的產婦死亡與產後出血有關,是最常見的致命產科急症之一。產後出血通常發生於生產後24小時內,自然產出血量超過500毫升、剖腹產出血量超過1000毫升,即屬異常,不論何種生產方式皆可能發生。 1名體重50公斤的產婦,體內約有3500毫升血液,如果出血達500至1000毫升,相當於流失近7分之1至3分之1的血量,嚴重恐危及生命。而產後出血主因包括子宮收縮不良、胎盤剝離異常等,多數為無法預測的突發狀況。因此,產婦應按時產檢,並依醫囑規劃生產過程,才能降低風險、守護安全。 陳穎中說,這位準媽媽曾輾轉3家醫院,每位醫師都建議她放棄孩子,不過他認為,身為婦產科醫師,雖無法為產婦做任何決定,但我們仍能提供資訊與支持,讓產婦知道自己不孤單。後來,產婦堅定選擇生下孩子,他也為寶寶安排後續整形手術與治療,至今母子均安。 陳穎中指出,生產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情,我們比誰都不希望意外發生,但問題發生時,我們會站在最前面,成為產婦與家屬最強而有力的後盾。婦產科不只是接生與治療,從寶寶的第一聲心跳到哭啼、產婦經歷的所有恐懼與希望,都有醫療團隊的陪伴。

Read More

男胃痛3年 幽門螺旋桿菌作祟

  黃詮博(左)醫師向病人詳細說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部位及治療方式,協助其充分了解病情。(記者彭新茹翻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沒想到困擾我三年的胃痛,竟然是細菌感染造成的!」40歲張先生長期受間歇性上腹悶痛困擾,前往新竹台大分院就醫,由胃腸肝膽科黃詮博醫師安排胃鏡與切片檢查,確診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併有慢性胃炎與十二指腸潰瘍。經鉍劑四合一療法治療後順利痊癒,不僅菌體成功根除,潰瘍與疼痛也大幅改善,擺脫多年不適,重回健康穩定生活。 黃詮博表示,幽門螺旋桿菌透過螺旋結構與鞭毛,可深入胃黏液層並黏附於胃黏膜,藉由分泌尿素?將胃內尿素分解為氨與二氧化碳,進而中和胃酸、保護自身,使其能長期寄生於胃部,導致慢性發炎,甚至誘發潰瘍與癌前病變。 黃詮博提醒,若有長期上腹不適、胃痛、食慾不振等症狀,不應自行購藥緩解,應及早就醫,透過正確檢查與治療根除病因,不僅能改善生活品質,更可有效預防胃癌發生,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是守護胃部健康、防止胃癌的重要一步。 根據研究統計,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病人中,超過五成會出現慢性胃炎,同時是九成以上十二指腸潰瘍與高達八成胃潰瘍的主因。更值得警覺的是,感染者罹患胃癌的風險為一般人的六至十倍,並可能導致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不可輕忽。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症狀多樣,常見包括腹部灼熱感、空腹時胃痛、脹氣、噯氣、噁心、食慾不振等;如果造成慢性胃炎,更會造成長期的間歇性胃痛。確認感染後,黃詮博為病患規劃四合一鉍劑療法,該療法結合兩種抗生素、鉍劑與制酸劑,治療成功率高達94%。因台灣地區抗生素使用普遍,幽門螺旋桿菌的抗藥性逐年上升,傳統三合一療法效果漸漸不如以往,四合一療法已成為臨床的有效新選擇。 黃詮博指出,幽門螺旋桿菌的檢測方式包含胃鏡切片檢查(快篩、染色、培養)、尿素呼氣試驗、糞便抗原檢測等,皆具有超過九成的準確率。檢查前則須停用質子幫浦抑制劑兩週、抗生素四週,以免出現偽陰性,影響診斷與後續療效評估。 治療完成後,若菌體成功根除,再感染率極低(低於1%)。但由於幽門螺旋桿菌主要透過「糞口傳染」,家庭成員間容易互相感染,因此建議病人家屬可一同接受篩檢,以減少潛在傳播風險。

Read More

達文西手術+口咽肌訓練 改善打呼

台中榮總耳鼻喉頭頸部醫師及睡眠呼吸障礙照護中心副主任王勁傑(左)說明,舌底組織肥厚塌陷及呼吸道肌肉鬆弛致呼吸道阻塞。 (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49歲周姓男子長期受打呼困擾,「忽大忽小」的打呼聲,引起妻子的注意,甚至多次半夜伸手確認他是否還有呼吸,更擔心他「睡一睡就沒氣了」,男子一度接受陽壓呼吸器治療,但因無法適應機器聲響反而睡得更差,決定向台中榮總尋求專業協助。 台中榮總耳鼻喉頭頸部睡眠呼吸障礙照護中心副主任王勁傑說,周姓患者在接受「睡眠內視鏡檢查」,發現其舌底組織肥厚向後塌陷及睡眠呼吸道肌肉鬆弛,造成嚴重呼吸道阻塞。經綜合評估,適合採用達文西手術系統。 術後,周姓患者積極配合口咽肌力訓練,並減重8公斤。睡眠檢查顯示打呼指數改善達96.4%,睡眠呼吸中止與淺呼吸指數也改善62%。他笑說:「我有運動習慣,也不算胖,沒想到嘴巴裡的肌肉也要鍛鍊!」他更開心分享:「太太不再為我的打呼問題擔心了。」 周姓患者(左2)因配戴陽壓呼吸器治療打呼無效後轉至台中榮總,經睡眠內視鏡檢查、達文西止鼾手術,術後配合口咽肌訓練及減重,有效解決睡眠呼吸中止問題。(記者陳金龍攝) 王勁傑指出,超過5成國人有打呼問題,近年發現3%至4%可能合併睡眠呼吸中止症,且比例恐逐年上升。嚴重打呼與肥胖、睡姿、疲勞工作、抽菸飲酒及安眠藥物使用等因素有關。男性、年紀增加、肥胖、下巴後縮、脖子短粗或高血壓者也屬高風險群。 王勁傑表示,若嚴重打呼合併睡眠呼吸中止,陽壓呼吸器是目前公認的首選治療方式。然而,若配戴失敗,手術調整呼吸道結構可為有效替代方案,成功率約6至7成,多數個案術後打呼頻率與音量皆顯著改善。 台中榮總耳鼻喉頭頸部呼吸治療團隊指導周姓患者(左)做口咽肌訓練。(記者陳金龍攝) 王勁傑說,透過達文西手術系統,醫師可突破手腕轉動的角度限制,精準處理傳統手術難以到達的咽喉部病灶。手術仍有出血、疼痛、味覺異常等風險,須由專業醫師評估可行性。

Read More

改善代謝指標 有機會抽手機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近3成國人罹患代謝症候群!國健署10日舉辦「2025逆轉代謝 健康加值」活動,參加者只要改善任一代謝指標就有機會抽中手機好禮,鼓勵全民一起邁向健康生活。 國民營養健康調查顯示,20歲以上民眾每10人有3人罹患代謝症候群,即血壓偏高、血糖偏高、血脂偏高、腰圍過粗、好的膽固醇不足等5項符合3項以上。重要的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肌梗塞、中風等,通常源自於代謝症候群。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藉由專業人員提供飲食、運動、戒菸等衛教指導,來協助民眾改善不健康生活習慣,執行近3年來,已收案約39萬人,在接受3次追蹤管理的10萬人中,有近1/5更是成功逆轉代謝症候群。 吳昭軍署長提醒,各類健康檢查(如勞工健檢、公教健檢、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等)多包含三高相關項目,做完檢查後要留意健檢報告數據,檢視自己是否已罹患代謝症候群;如果想更節省力氣,可讓醫療院所協助將健檢結果上傳至健保署健康存摺,協助民眾評估並及早察覺代謝症候群的風險、及時因應;此外,健康存摺中的「代謝症候群專區」也可連結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資訊,方便民眾尋求專業協助。 為激勵被收案者積極改善致病危險因子,國健署已連續2年辦理「戰勝代謝症候群」獎勵活動,今年活動由即日起至9月底止,可至活動網站報名,前3500名報名成功者,即可獲得參賽獎勵品。 報名成功且改善任1項代謝症候群異常指標的民眾,有機會抽中好禮,成功逆轉代謝症候群的民眾,更有機會獲得新型智慧手機,若再加入活動官方LINE帳號參加「健康互動任務」,完成指定任務後可累積點數,前500名累積點數最多者可獲得近千元的商品卡獎勵。

Read More

睡不好 恐致腸腦失衡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熬夜不只傷肝!醫師示警,睡不好,恐影響免疫力「腸腦失衡」。 根據《Nature Scientific Reports》2023年研究指出,連續3天、每晚只睡2小時這種短期極端睡眠剝奪,會顯著降低腸道菌群的多樣性;另一項由《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發表的研究亦發現,睡眠與腸道菌相之間存在高度雙向關聯,作息紊亂將擾亂菌相平衡,反過來影響睡眠激素與情緒狀態,形成惡性循環。 美兆健檢診所醫師王浩恩指出,許多人經常「胃悶悶的、時常腹脹、容易胃食道逆流」,但檢查後卻未見器質性病變,追溯其生活作息,往往與長期失眠、工作壓力大、晚餐時間過晚或吃完即躺等行為有關。 「腸道菌相的平衡,是消化功能與免疫防線的關鍵。」王浩恩解釋,當腸道菌群失衡,除了引發便秘、腹瀉、脹氣等腸胃症狀,還可能透過「腸腦軸」干擾情緒與睡眠,影響血清素與褪黑激素的分泌,進一步加劇失眠與情緒波動。不僅如此,腸道菌相失衡還會提高腸道通透性,讓有害物質更容易滲入血液,引起慢性發炎反應,甚至影響免疫力。 王浩恩說,腸道健康其實不只影響消化,更是整體健康的第一道防線。許多被忽略的腸胃問題,背後其實反映的是「生活作息長期失衡」所造成的慢性影響。 面對現代人愈趨普遍的「睡不好+腸胃差」問題,王浩恩也提醒,腸道健康不能只靠保健食品,更應透過完整評估,找出個人最關鍵的調整重點,建立個人化健康管理計畫,從作息調整、飲食改善、情緒管理與腸胃功能平衡四大面向著手,有效降低腸胃問題反覆發作的風險。

Read More

馬偕醫院通過溫室氣體盤查驗證

  馬偕醫院通過ISO 14064-1:2018溫室氣體盤查驗證。(馬偕醫院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馬偕醫院通過ISO 14064-1:2018溫室氣體盤查驗證,馬偕紀念醫院總院長張文瀚10日接下證書時表示,馬偕醫院將會更努力朝向節能減碳與能源轉型之目標邁進。 馬偕醫院指出,馬偕在2014年即完成G3.1版本醫療體系認證的企業永續報告書,並一舉拿下非營利組織類金獎肯定。今年也榮獲遠見ESG企業醫療永續獎社會公益貢獻首獎殊榮,並推派30位主管接受教育訓練課程取得「氣候與健康管理師」,達到健全機構治理、發揮社會影響力、落實環境永續的目標。 馬偕總院長張文瀚表示,馬偕醫院致力做到為病人、為員工、為地球環境品質而努力,將秉持永續發展的精神,持續在追求醫療進步的過程達成綠色轉型,為落實與貫徹執行,院內並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以此團結與整合內部單位與共識,將能源淨零理念循序漸進推動。 馬偕醫院溫室氣體盤查召集人副院長許希賢表示,台北、淡水與兒童醫院花了近3個月時間進行全面盤查,由於醫院內冷氣、冰箱、製冰機、空調等具冷媒的設備非常多,另包括電力消耗、廢棄物運送路程等也列入溫室氣體盤查計算,獲得認證也足見醫院對各範疇均有非常重要的努力成果。 馬偕醫院指出,本次是針對醫院設施、能源使用、廢棄物處理等項目,全面盤查2024年度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並依ISO 14064-1:2018標準完成驗證,且通過認證將是下一個能源管理、降低碳足跡努力的開端,將更致力推動醫療淨零發展,為結合專業醫療與環境責任,實現綠色醫療的願景。

Read More

桃療:冷氣病損健康

  桃療提醒舒適二十六度節能又健康。(桃療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護理科提醒民眾,長時間待在低溫且不通風的空間中,容易引發俗稱的「冷氣病」,出現頭暈、肩頸僵硬、疲倦、食慾不振等症狀,甚至影響自律神經、睡眠品質及情緒穩定,建議將室溫維持在二十六至二十八度之間,節能又健康。 「冷氣病」常見於辦公族群、長者與體質較敏感的人,對身體健康造成極度影響,因室內外溫差過大、久坐缺乏活動及空氣流通不良等因素有關。桃療護理科溫馨提醒民眾,冷氣溫度設定適中,維持室內空氣流通,定時開窗通風或使用循環扇,讓室內空氣流動、避免濕氣堆積。最重要每一~二小時起身伸展、走動,並記得補充水分,讓身體保持活力,留意身體警訊:若出現異常疲倦、頭暈、冒冷汗等症狀,應儘早就醫檢查。 桃療表示,在冷氣房享受涼爽的同時,別忘了愛護自己的身體與地球,過度依賴冷氣可能損害健康,也會增加能源消耗與碳足跡,透過改善通風環境並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不僅能享受清涼,更能實現健康與環保的雙贏生活。愛護自己及地球由小動作做起,共同攜手迎接涼爽、健康又永續夏日生活。

Read More

〈中華副刊〉華副書訊

書名:文學 出版社:(馬)三三出版 作者:章楷治 出版日:2025/06/06 「馬華現代文學的詩場域寫長詩的人不多,MZ世代的章楷治出手試寫長詩,自然值得關注。」 ——張錦忠 「2002年出生的他,用起文字來時而像遲暮的修者,但他懷揣野心,必然是年輕、熾熱的野心;且對於詩,他總是不甘於此。」——梁馨元 「這本詩集並不單純,它越到後面的書寫,就越像是一個深不見底的迷宮。」——管偉森 章楷治 2002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檳城,畢業於大山腳日新獨立中學。現就讀於台灣國立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曾獲花蹤新秀新詩獎,創世紀開卷詩獎,2024年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 著有詩集《凋零與豐收——致芬妮》。創作新詩、劇本與評論,作品散見於報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