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運安全季啟動 航港局推三大主軸強化航安

遊艇安全宣導標語,「遊艇挺好,安全FOLLOW ME」(航港局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交通部航港局今年首度辦理海運安全季活動,結合客船、遊艇、浮具三大主題為主軸,透過宣傳活動提升民眾注意搭船應注意的事項,以及航行安全的重要性;活動於7月1日正式啟動,並以客船安全宣導為首部曲,接下來8月份活動以遊艇為主軸,提醒民眾駕駛或搭乘遊艇務必要注意航行安全事項,多一分準備,少一分風險,希望民眾都能「開船搭船多注意,快樂平安出航去」。 近年來政府大力推動向海致敬、鼓勵臺灣人民親近海洋,本次海運安全季宣導活動航港局也特別著重遊艇航行安全,提升民眾航行安全意識,藉以保障自身安全。航港局表示,本次活動有三大主軸,主軸一為航前要檢查設備,宣導民眾於要選擇搭乘非自用遊艇,保險及檢查更有保障;主軸二為遇險要保持冷靜,宣導民眾於遇險時勿驚慌;主軸三為出門要查詢天氣,透過海象環境資訊平台查詢海氣象資訊,以維航行安全。航港局強調,透過本次宣導主軸有助於遊艇乘客避免安全風險、並於遇險時採取正確之安全行動,確保整體遊程平安順利。 航港局表示,本次宣導活動是以「遊艇挺好,安全FOLLOW ME」為口號,透過簡單且清楚的口號告訴民眾遊艇航行安全的重要性,該局已經製作一系列海報、摺頁、懶人包與短影音等宣傳資料,透過各大交通場站、媒體及公私部門等管道推播,藉由簡明清楚的資訊傳達,讓民眾於旅途或日常生活中都能輕鬆接收最新且正確的航安資訊。

Read More

東方海外推出TLP8新航線 加強亞洲與墨西哥特快運輸

(東方海外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東方海外為了加強新興市場的網絡覆蓋,在亞洲至拉丁美洲的網絡中推出拉丁太平洋8(TLP8)新航線,以深化在該地區港口的全面布局。 除了東方海外現有的TLP1 / 2 / 5 / 6航線外,此新航線將以極具競爭力的航程時間提供中國和墨西哥之間的直達服務,從青島到恩森納達和曼莎尼約的時間分別僅為16天和20天。TLP8 靠港次序:上海 – 青島 – 恩森納達 – 曼莎尼約 – 恩森納達 – 橫濱 – 上海,首航預計將於2025年8月20日船舶抵達上海後開始。

Read More

美關稅政策遠東-美國海運貨櫃運價平均下滑53%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美國川普政府推出關稅政策對美國線運價波動有多大?據航運諮詢機構Xeneta分析報告稱,遠東-美國海運貨櫃運價自今年六月份以來,前往東岸和西岸目的地平均下滑了53%。 Xeneta數據指出,從遠東到美國西岸的市場平均現貨價格為2098美元/ 40呎櫃(FEU),比上(七)月31日續降了3%,至東岸的平均現貨價格為3311美元/ 40FEU,比七月31日下滑9%。相較自六月一日以來西岸下滑62%,自六月15日以來東岸下滑53%,自六月30日以來又下滑9%至每FEU 2015美元。 Xeneta研究報告中表示,船公司已採取行動通過強有力的運能管理,遏制到美國西岸的跨太平洋航線平均即期運價暴跌,目前的空船數量幾乎是六月中旬的兩倍。本(八)月份現貨運價急劇下降的速度有所放緩,更強有力的運能管理取得成效但有限,仍不足以阻止未來幾個月的下滑軌跡。 物流供應商觀察到,在中國大陸一些最繁忙的貨櫃港口,下料的增加導致嚴重的持續擁堵問題的加劇,這導致碼頭上堆滿了貨櫃,因託運人在等待船舶運能的同時,把港口當作實際上的倉庫。 Xeneta表示,從遠東到北歐的市場平均現貨價格為每FEU 3330美元,從遠東到地中海的運價為3372美元。五月31日至七月一日期間,遠東至北歐的運價上漲了78%之後趨於平緩,此後價格下跌2%。從遠東到地中海的平均即期匯率自七月31日以來又下滑了7%,自六月15日以來下降了26%。從遠東到北歐和地中海的平均現貨價差幾乎相等,為每FEU 42美元。

Read More

高雄關籲請進口人正確申報陶瓷板稅則 以加速貨物通關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高雄關表示,有進口人報運「陶瓷板」,材質為99.8%氮化鋁,為定形後燒製(燒結溫度超過1,900度C),莫氏硬度10.2之陶質製品,用於半導體設備,使用環境溫度130℃。誤申報稅則號別第8486.90.00號「第8486節所屬機器之零件及附件」,第1欄關稅稅率免稅。經審核結果,該陶瓷板非屬第8486節貨品範疇,應歸列稅則號別第6909.12.90號「化學或其他工業用陶質製品」,第1欄關稅稅率6%。 高雄關進一步說明,依據海關進口稅則解釋準則並參據HS註解第69章第1分章總則、第6909節及第84章章註「本章不包括下列各項:陶瓷材料所製之機器或器具(例如:泵)及任何材料所製之機器或器具之陶瓷零件(第69章)」之詮釋,來貨係氮化鋁材質經成形後高溫燒結之陶質產品,應歸列貨品分類號列第6909.12.90號。 高雄關籲請進口人報運是類貨品進口時,應正確申報稅則號別,如有疑問時,可於貨物進口前,依進口貨物稅則預先審核實施辦法規定,向進口地海關申請進口貨物稅則預先審核,以加速貨物通關並減少徵納雙方爭議。高雄關稅則預先審核服務電話:(07)562-8262,如有相關疑問,歡迎電話洽詢。

Read More

關貿網路今年上半年營收創新高 AIoT與資安布局展現成效

關貿網路召開法說會,董事長張陸生(左二)、副董事長賀士郡(右二)、總經理高國峰(左一)、副總經理陳雪桃(右一)。(關貿網路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關貿網路股份有限公司舉行法人說明會,向投資人報告上半年業務進展與營運成果。關貿網路秉持「致力成為資訊服務業龍頭」的願景,持續以策略引領成長、以成果回應市場,朝數位服務與智慧科技領域的長期價值創造者邁進。在AIoT、資安布局下,關貿網路2025年上半年合併營收達新台幣12.47億元,年增9.1%;每股稅後盈餘(EPS)達1.81元,年增率達14%,展現穩健成長與良好獲利表現,再創歷史新高。公司不僅追求營收與獲利的穩健成長,更重視股東權益的強化與員工職涯的全面發展,打造能激發潛能、實現理想的工作環境。感謝投資人支持,關貿網路將以具體成果回應期待,穩健邁向永續經營。 在ASP核心應用服務方面,關貿網路持續優化多項智慧服務,新增EZTracking貨物移動加值平台、B2B關稅代收代付服務以及客運購票服務,強化數位服務的多元性與便利性。系統整合(SI)業務方面,除既有專案順利驗收外,亦成功取得多項大型政府新案,包括報稅系統第五期建置、關港貿單一窗口維運案與聯徵中心監理科技案,進一步擴大公共領域的技術影響力。因應數位轉型、公共服務升級與永續發展等趨勢,關貿積極打造具市場競爭力的產品線,作為驅動未來成長的新動能。產品聚焦三大核心領域:AIoT、資安與自有產品整合解決方案,展現公司在技術深度與市場前瞻性上的優勢。 其中AIoT與大數據領域是關貿耕耘的關鍵布局,憑藉橫跨通關、物流、流通與政府等多元產業的實戰經驗,成功推出具高辨識度、高擴展性與場域適應性的智慧解決方案。自有研發產品-readAI單據速辨識支援超過65種圖文與票據類型,廣泛導入各場域,展現穩定性與實用性。公司亦掌握生成式AI趨勢,推出生成式AI整合平台-thinkAI 平台,打造具複製性與擴展性的「AI家族」,涵蓋資料分析、報告生成、廣告審查、智能客服、門禁辨識與人流分析等多元應用,靈活對接政府與產業需求,加速跨領域AIoT生態系建構。 資安方面,因應法規趨勢與企業風險控管需求,關貿網路積極擴展資安產品線,全面強化智慧防禦與自動化應變能力。其中,SOC核心服務建構安全營運中心,提供全天候即時監控與事件通報;推動紅隊演練,模擬真實攻擊情境,進行滲透測試與弱點分析。結合Security AI Engine,推出網頁竄改監控、AI通報處置建議與資安事件分析,強化異常行為辨識與風險預測,提升資安應變效率與決策品質。 關貿網路持續深化自有產品整合性解決方案的布局,以模組化、可擴充的架構,靈活對接各產業需求。整合數位簽章、碳盤查、通關流程與供應鏈管理等核心能力,推出EZSign數位簽章平台、EZESG關貿碳大師與EZTracking貨物移動加值平台,這些產品精準回應政府與企業在數位治理與永續發展上的迫切需求,展現關貿網路在技術商品化、場域落地與跨域整合上的成熟實力與創新動能。

Read More

高雄港與加拿大納奈莫港締結姊妹港 奠定臺加港務合作基石

納奈莫港Donna Hais董事長與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王錦榮總經理互贈禮物。(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太平洋港口協會(APP, Association of Pacific Ports)第111屆年會於8月10至13日在加拿大納奈莫市盛大舉辦,在這世界多個重要港口人員齊聚一堂之際,高雄港於8月11日正式與加拿大納奈莫港締結為姊妹港,奠定日後雙港在營運發展、港區安全管理以及數位資通多方合作之基石。 典禮在加拿大交通部次長Arun Thangaraj、納奈莫市的市長Leonard Krog以及駐溫哥華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劉立欣處長等多位長官蒞臨祝賀見證下,高雄港由港務公司王錦榮總經理擔任見證人,港務公司高雄分公司陳祖強港務長擔任簽署人;納奈莫港由納奈莫港務局總經理暨執行長Ian Marr擔任見證人,由納奈莫港務局董事長Donna Hais擔任簽署人,並在現場各港與會貴賓觀禮祝福下完成隆重簽署。 納奈莫港為太平洋港口協會成員,位於之納奈莫市為加拿大大溫哥華地區第二大城,以優美的自然風景、海岸風光及歷史聞名。該港創建於1961年,是一個天然的深水良港,港口包含組裝碼頭、杜克角區域、商業水域、港區水岸商店及漁業碼頭等區域,業務涵蓋貨櫃、散雜貨、渡輪及郵輪產業,是溫哥華島和北美大陸的重要交通樞紐和物資疏散地。 加拿大第一大港溫哥華港近年來屢有塞港情形,納奈莫港未來規劃做為海線中繼站,並獲加拿大聯邦政府資助擴建港口,實為重點發展港口之ㄧ。溫哥華港於1993年與高雄港締結為姊妹港,本次納奈莫港成為高雄港第20個姊妹港,有助於推展台加雙邊港務合作並深化納奈莫市與高雄市之城際交流。 太平洋港口協會每年藉由專題演講、主題交流工作坊,來自世界的港口共襄盛舉,今年的主題為「ONE OCEAN」,強調港與港之間的關係、港口與科技及港口夥伴關係等議題。本屆年會參加國家有加拿大、美國、菲律賓及馬紹爾群島等國,共計16個港口;超過150位貴賓代表參加。去(2024)年第110屆年會於年8月11至14日於台灣舉辦,高雄港與美國長灘港及馬紹爾群島共和國馬久羅港締結為姊妹港,傳為佳話。本次再與加拿大納奈莫港締結,高雄港美事再添一樁,是港務公司與政府攜手努力外交的成果,讓台灣港群與各國際港口經驗交流與共享,持續深耕台灣,接軌國際。

Read More

〈中華副刊〉華副書訊

你記得地圖上的一切都要變淡的 作者:陳育律 出版日期:2025/03/07 定價:350元   陳育律第三本詩集《你記得地圖上的一切都要變淡的》,以臺北市的街道巷弄為經,雨水月色為緯,編織出七十五首漸次斑駁的記憶。 詩人曾試圖從繁華路口拼湊某個熟悉的足音,卻終究得背棄這座城市的邏輯,在喧囂中笑出無人理解的聲音;清晨墜落在草原上的星辰,輕輕攤開人們的夢境,使得輕易落空的祕密在灰燼裡層層盛開。我們是否超過了還可以重來的年紀? 將落地的花瓣拾起,這座城裡的花朵都開成了你的模樣。而身無分文的你我,是否能在有生之年,抵達深睡多年的那片原鄉?

Read More

周邊血幹細胞移植給付提升至2萬

記者林中行、陳柏翰∕綜合報導 台灣滿7000名非親屬造血幹細胞捐贈,除了捐贈者,醫療團隊功不可沒;健保署通過周邊血幹細胞移植給付從2000元左右提升至2萬元,鼓勵從事移植工作醫療人員。 花蓮慈濟醫院32年前成立骨髓幹細胞中心,12日舉行「從0~7000的髓緣之愛」記者會,宣布台灣非親屬造血幹細胞捐贈達7000人。院長林欣榮說,該中心連續3次獲世界骨髓捐贈者協會進階認證,在亞洲、全球配對率具有關鍵地位與貢獻。 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健保每年約1300人接受骨髓或周邊血幹細胞移植,費用超過百萬元;如果沒有善心人士捐贈骨髓,即使有再多的醫療預算也無法進行移植。在健保開辦之前,慈濟就已著手推動社會改革。 石崇良表示,過去健保對周邊血幹細胞移植的給付,比照捐血或輸血技術計價,每次僅給付約1000~2000元。近期健保共擬會已通過調整方案,預計將周邊血幹細胞移植的給付費用提高至與骨髓移植相當,整體療程給付可望提升至1萬~2萬元。新政策預計16日完成預告,最快9月1日生效,透過大幅調整給付金額,鼓勵從事移植工作的醫療人員,獲得合理報酬與支持。 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葉士芃說,未來周邊血幹細胞移植新制給付增加8~10倍,讓醫療團隊有感。血癌與其他血液疾病患者往往急需造血幹細胞移植,尤其非親屬成功配對機率極低,依人種在1/10萬~1/1000萬。 葉士芃認為,7000例代表7000個家庭重拾希望、迎向新生的真實見證。捐贈者多數不認識受贈者,卻願意為陌生人承擔捐贈時的不便,期盼年輕人加入建檔行列,讓更多等待的生命有機會重生。

Read More

越南血癌童謝台男捐髓救命

  越南血癌少年阿福(左)與捐髓人楊先生(右)12日在台北相見歡,雙方相擁致意。(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 53歲楊先生捐周邊血幹細胞,讓來自越南的10歲血癌病童阿福重生,他們12日終於相見。阿福一家告訴救命恩人,「以後阿福越南的家也是你的家」。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舉辦「0~7000.從台灣到全球.見證生命奇蹟」髓緣記者會,見證歷史性一刻。 (花慈提供) 慈濟骨髓資料庫圓滿捐贈7000例,16歲的阿福就是受惠的其中1人,重回助他重生的寶島。台灣有許多救命恩人,阿福在記者會上與當初捐贈周邊血幹細胞的楊先生見面,他情緒激動跪地頂禮感恩;楊先生笑著將阿福扶起,阿福緊緊回抱對方,哭到不能自己。 阿福憶起8歲那年,在學校午休到一半突然全身不舒服,回家告訴媽媽後緊急就醫,檢查才知道罹患血癌。無奈在越南反覆治療未果,反覆發作直到2020年COVID-19疫情初期,一架來自越南的班機飛抵台灣,載來當時10歲的阿福。 因為適合阿福的造血幹細胞在台灣,他跨海到花蓮慈濟醫院接受移殖,經過整整1年2個月的治療,終於恢復健康。如今阿福正在學習中文,他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說出內心的感謝,想向大家證明愛心沒有白費,在世界不同的角落繼續延伸與成長,化為更美好的力量。 「阿福就是你的家人,以後阿福越南的家,也是你的家,歡迎你來越南看看」,阿福的父母字字句句都是對捐髓者的謝意;楊先生只是淡淡笑著說,曾在腦海中不斷想像阿福長什麼模樣,真的看到阿福本人站在面前,高高壯壯的,看起來非常健康,他覺得這樣就足夠了。 楊先生說,選擇捐周邊血幹細胞時,他一點都不害怕,周邊血幹細胞和捐血很像,印象最深刻的是為了贈周邊血幹細胞,他裝上抽血器具後,一坐就是6個多小時,吃喝拉撒都只能在原地處理,「能夠救一條人命,真的是很棒的一件事情」。

Read More

意識突改變…翁染腦脊髓膜炎猝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12日公布,新增1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確定病例。個案為南部70多歲男性,有癌症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疾病史,無國外旅遊史,7月25日因呼吸喘住院治療,8月3日突然意識改變,血氧濃度降低,於當天死亡。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說明,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今年累計6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確定病例,已3例死亡。2016~2024年統計資料顯示,每年累計病例數介於1~12例,個案感染年齡以25~64歲占30%為多,其次為19~24歲及65歲以上各占23%,病例以感染腦膜炎雙球菌B型最常見。 疾管署表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傳染途徑主要為接觸感染者或帶菌者之喉嚨及鼻腔分泌物或飛沫,須透過親密或長時間接觸方可有效傳播。健康者可能呈現無症狀鼻咽部位帶菌,僅少數帶菌者會發展成侵襲性疾病;免疫低下者較容易致病,其潛伏期約2~10天,主要症狀為發燒、劇烈頭痛、頸部僵直、惡心、嘔吐、出血性皮疹等,有時也會出現昏迷和譫妄等症狀,嚴重時可引起肺炎、敗血症及腦膜炎甚至休克死亡,需及時給予抗生素治療。新增確定病例相關接觸者皆已安排衛教及健康監測,並由醫師評估是否採檢或預防性投藥。 疾管署提醒,預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應避免長時間處於擁擠或是通風不良的環境,並應保持良好手部以及呼吸道衛生,以降低感染機會;如出現疑似症狀,應盡速就醫,避免病情惡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