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休閒〉福州三坊七巷 感受閩都文化脈博

三坊七巷內的閩山巷。 文、圖/記者趙家麟 福建省會福州的市中心,藏著一片罕見的明清古建築群—「三坊七巷」。這裡被譽為「中國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的歷史街區,「西三坊、東七巷」的棋盤式格局。白牆黛瓦、馬鞍牆曲線飛揚,踏入其中,彷彿瞬間穿越千年。 三坊七巷不僅是歷史保護區,其魅力,不僅在於建築、文創聚集之地,更在於綿延不絕的人文血脈。林則徐、嚴復、冰心、林覺民、沈葆楨等在中國近代史中的多位知名人物皆源於此,彼此還是攀親帶故的街坊鄰居。 林則徐紀念館內花園。 林則徐紀念館 虎門銷煙、查禁鴉片的林則徐,出生於福州三坊七巷歷史街區邊緣,童年時經常往返於此;後來求學訪友,衣錦坊、文儒坊皆留有他成長足跡。「林則徐紀念館」祠門外圍屏牆內壁有浮雕虎門銷煙圖,大門上額刻著「林文忠公祠」,儀門兩側迴廊陳列了廿多面執事牌。後花園以亭閣、水池、綠色植栽營造出典雅的庭園風格。 林覺民‧冰心故居。 林覺民·冰心故居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林覺民的出生地也是文壇巨匠冰心的童年故居。《與妻訣別書》中綿綿深情與《我的故鄉》中溫暖筆觸,源於同一空間。 一九一一年,林覺民在此寫下感人至深的絕筆《與妻訣別書》,屋內展示原件複刻本,字裡行間有「為天下人謀永福」的壯志,也有對妻子的繾綣深情。展廳內復原了當年書房場景,墨硯紙筆靜置案頭,令人恍見那位廿四歲青年燈下揮毫的悲壯身影。 林覺民故居為穿斗式木構架,白牆灰瓦,馬鞍形風火牆巍然矗立,是閩派古民居的典型代表。建築保留「四廳三進」格局,門窗雕工精細,尤以「林」字冰裂紋窗櫺最具特色。後院紫藤婆娑,據傳為林覺民所植。西側廂房則展示冰心家族生活場景,呈現《我的故鄉》中描寫的溫馨點滴。 嚴復故居。 嚴復故居 郎官巷內的嚴復故居,見證這位北京大學首任校長、「中國近代啟蒙者」的晚年時光。三進式院落融合中西建築元素,書房內保留嚴復翻譯《天演論》時使用的書桌與西洋鐘。展館詳實呈現其引進西學、變革教育的歷程,勒石上「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手跡,振聾發聵。 沈葆楨故居。 沈葆楨故居 籌建台南億載金城的沈葆楨,清代洋務運動重臣、中國近代海軍奠基人。一八六七年,他在故居內接旨出任船政大臣,展開了轟轟烈烈的馬尾船政事業。展廳中陳列的船政學堂設計圖複製品、當年艦船模型,訴說著「閩為海軍根本」的歷史定位。

Read More

公立醫院加給最高11.5% 追溯自1月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公立醫院為吸引醫護人員留任,衛福部14日表示,公立醫院醫事人員本俸今年配合整體公務人員調薪已調增3%,專業加給部分,行政院於4月22日核定調增7.5%到11.5%,已於5月1日公布實施,追溯自今年1月起算。 總統賴清德日前指出,今年的健保總額為9286億元,希望當健保點值增加到0.95以上,醫院或診所能適度幫護理人員與醫療機構人員加薪,最近替公立醫院的醫療人員提高加給7.5%至11.5%,包括醫師、護理師、醫檢師、放射師等,都提高加給,改善醫界的工作條件,解決人力不足問題。 衛福部指出,公務人員的薪資結構有本俸、專業加給及獎勵金,歷年來公務人員的調薪主要是調整本俸,並未調整專業加給。公立醫院醫事人員本俸於今年配合整體公務人員調薪已調增3%,在專業加給部分,行政院今年4月22日核定調增7%至11%,於5月1日實施並追溯自今年1月。 衛福部說明,今年1月1日起,將醫事人員的專業加給調整與其他各級政府機關非公立醫院醫事人員專業加給成一致,不再有差異,師一級調增7.5%、師二級調增7.8%、師三級調增11.5%。 面對護理人力的流失,衛福部所屬26家醫院也全力留任,衛福部統計,護理人員離職率已由111年13.19%下降至113年10.45%,護理人員總數已從111年底的7925人,穩定增加至114年7月的8076人。衛福部附屬醫療及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會分享成功經驗,關鍵在推動各項護理招募留任措施。 衛福指出,醫福會己推出5大護理招募留任措施,包括擴充醫院編制、增公職護理師員額,吸引人才在地深耕;改善薪資待遇;提升護理資訊系統,推動智能照護,減輕護理人員工作負荷;多元招募策略;多元聘任方案,彈性聘任與班別調整,並鼓勵退休護理人員回任。

Read More

〈生活休閒〉攻頂宜蘭三星山 順遊翠峰湖

進入三星山的登山口是一駁坎,接著就是聳立的柳杉林。 文、圖/記者張淑娟 近幾年的台灣流行玩小百岳,不少山友在小百岳三角點相逢後,自此就相約一起完攻小百岳,讓登山路途上增添了遊伴,也共享台灣山林之美。宜蘭三星山有高聳的柳杉林,也有芒草區和高山箭竹林。一起遊賞美麗的翠峰湖,順道撿一顆小百岳三星山。 三星山是太平山區最高峰,小百岳編號八十五,也是小百岳中的第二高峰,海拔二千三百五十一米,步道單程一點七公里,也是有小挑戰的一條步道。 三星山三角點腹地不大,難見廣闊天地。 沿途林蔭疊翠,最特別的是被伐過的樹木,殘存著各式各樣的樹頭,形狀可無比想像,彷彿是叢林裡的動物一般,此外,因步道深處長年潮濕,處處長滿地衣,宛如來到原始的綠林世界,別有一番風情。 三星山位在大元山和太平山之間,是蘭陽溪支流田古爾溪(天狗溪)的發源地,來到登山口有個比較高的駁坎,進入後慢慢的就來到高聳入雲的柳杉林,陽光照耀下,光線穿過林間,怎一個美字了得?接著是陡峭且樹根盤根錯節的山徑,走在其中有山鳥回應。 走在三星山步道,可看到被伐木後留下的樹頭,形狀各異,予人無限想像。 來到茂密的芒草區就得認真找路徑,還有最後的箭竹林,得不斷的撥開箭竹,挑戰完箭竹林之後,即可看到一等衛星控制點閃亮的鐵牌佇立,三角點到了,只是腹地不大,也無展望點,美景都是在來的步道上。然而,站在山頂上,俯瞰四周,可以見到東華大學、花蓮港和蔚藍的太平洋。 三星山登山步道所在的太平山森林遊樂區,也是一個充滿魅力的地方。翠峰湖山光水色更令人嘆為觀止,時間充裕的話,可別錯過太平山著名的雲海和日出,到鳩之澤泡個美人湯,才不枉此行。 翠峰湖如藍寶石的水景讓人駐足欣賞。 遠眺與藍天相映的翠峰湖,只有到現場才會感覺那猶如嘉明湖般的藍寶石,沿著翠峰湖環山步道走,滿眼都可看見漂亮無比的翠峰湖,走在步道上,有著台灣最大的高山湖泊美景相伴,心情無比舒暢,而步道是循著昔日運送木材軌道路線整建而成,來到這裡四季都美,晨昏更是變化萬千。 至於到三星山北部可由國道5號→宜蘭→省道台7線→宜專1線→土場→鳩之澤→太平山→平元道5.8K處 若由中部出發可由台中→埔里→大禹嶺→梨山→省道台7甲線→宜專1線→土場→鳩之澤→太平山→平元林道5.8K處 或者由桃園→大溪→省道台7線(北橫)→巴陵→省道台7甲線→宜專1線→土場→鳩之澤→太平山→平元林道5.8K處  

Read More

飯後脹氣悶痛 結石引發膽管炎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一名年近6旬、患有高血壓與糖尿病的女性,近幾個月來飯後就脹氣且上腹悶痛,之後更出現黃疸、伴隨深色尿液、反覆高燒及畏寒等症狀,就醫經診斷確認為「膽結石導致膽管阻塞」進而引發膽管炎,所幸在接受腹腔鏡手術後,病況逐漸穩定。 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一般外科主任王俞傑表示,膽囊炎患者有8成是膽結石阻塞造成,門診上常看到病人自述胃痛,吃胃藥仍沒有辦法緩解疼痛,照胃鏡看起來也好好的,因而易與其他疾病搞混,延誤就醫治療時機。 王俞傑指出,膽囊功能為儲存肝臟製造的膽汁,當身體需要消化脂肪時,膽囊會收縮,將膽汁經由膽管送入腸道。長期下來,若膽囊內膽汁濃縮或流動不順,可能因體質關係而逐漸形成膽結石。這些結石隨膽汁流動至不同位置,可引發各種併發症,例如阻塞膽囊出口造成急性膽囊炎;若卡在膽管中,則可能導致黃疸或急性膽管炎。更嚴重者,若細菌上行感染至肝臟而未受控制,便可能發展為敗血症。 膽結石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層,肥胖、女性、40歲以上及有生育經驗者為較常見高危險群。

Read More

中醫治療視網膜剝離

■陳俊銘 眼睛是靈魂之窗,像是一台頂級的攝影機,構造非常精細,任何一個部位出問題都會影響攝影的品質,無論是角膜、水晶體、玻璃體或視網膜都非常重要。而視網膜是眼睛的中樞,它是薄薄、透明的神經感纖維和細胞;附著於眼睛內部的壁上,就如同房間牆上的壁紙。視網膜的功能就如同照相機上的底片;光線從水晶體穿過,聚焦於視網膜上,視網膜上光感纖維負責照相,然後經由視神經傳達到大腦,一旦產生視網膜剝離,便有失明的可能。 造成視網膜剝離的原因很多,其中8成以上的病人有6百度以上的高度近視,此外網膜剝離也很容易發生於眼部外傷、眼手術後,以及糖尿病人的身上。 網膜剝離是指司感覺的網膜與色素上皮分開,落入玻璃體腔的一種疾病。在正常人的眼球內,網膜與色素上皮通常都貼在一起,包裹住玻璃體液。兩者之間有潛在的空間,當網膜發生裂孔,玻璃體液會經由裂孔,滲入潛在的空間,這時,網膜會像壁紙滲水後由牆上脫落一樣,脫離開色素上皮,就形成網膜剝離。 由於網膜本身並沒有感覺神經,因此,剝離時不會產生疼痛,病人通常感覺有飛蚊症,眼前有線閃動,每次持續數秒,以及視野缺損等症。當剝離的網膜已波及眼中的黃斑部,則會進一步引起視力降低、視物扭曲、視小症等症狀。不過仍有20%的病人毫無症狀,這是學生幾乎都是在配鏡時才偶然發現!網膜剝離後,必須要在數天之內治療,如果未經適當治療,一般在2-6個月後,網膜會萎縮而無法再復位,導致失明。 視網膜剝離治療以手術為主,手術治療之後,視網膜復位,如視力不進步或視網膜下積液不吸收時,可用中藥調理保養。 視網膜剝離初期,或因炎症而引起,或視網膜下有積液而無裂孔者,亦可用中藥調理。 臨床上以養肝血補腎水,活血化瘀,淡滲利濕為主,方以杞菊地黃丸合通竅活血湯合苓桂朮甘湯,加減穀精,密蒙花,茺蔚子,車前子,丹參,川芎,紅花等。四物湯養肝血,有助視網膜保養;藿山石斛有助滋養視網膜與黃斑部。配合針灸治療,頭皮針、耳針、舌針、眼針、火針、腕踝針靈活運用,有助視力提升。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Read More

唇腭裂男孩 小耳症女孩 公益桌曆留佳畫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2026公益桌曆開始上網義賣,歌手顧穎(左)籲民眾慷慨解囊。(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15歲蒙古男孩塔米爾(TAMIR BUYAN)在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協助下,經歷5次唇腭裂手術,勇敢迎向未來,他的畫作「撐傘的醫生」被選入2026年羅慧夫公益桌曆。新生代歌手顧穎呼籲民眾慷慨解囊購買,以協助更多的顱顏患者。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14日發表2026年羅慧夫公益桌曆,今年收入蒙古、柬埔寨、越南等地顱顏患者作品,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執行長陳依伶表示,在投稿的56作品中不僅看見顱顏患者的才華,更從作品中看見他們渴望成為夢想中的自己。 10歲小耳症女孩陳采欣,患有單側小耳症,曾因外貌遭同儕嘲笑而感到難過,但她並沒有因此被打倒,畫作「未來的我」畫出自己夢想成為一位藥師,不只是發藥,更希望能在藥局內幫助人們了解藥物和照顧健康,她也熱愛手語、游泳和烏克麗麗,用創意與行動展現小耳症孩子有無限的潛能。 塔米爾的得獎畫作中描繪了一位撐傘的醫生,象徵那些曾在他生命中給予溫暖的人,也期許自己未來可以成為那個為別人撐傘的人。塔米爾想告訴其他顱顏患者,只要夠堅強,我們的樣子就很美。 歌手顧穎擔任活動愛心大使,她的成名曲「未來的我」與公益桌曆主題不謀而合,顧穎表示,成長過程中並不總是充滿自信,讓她更能理解顱顏患者面對外界偏見時所遭受的心情,對自己沒有自信的經驗也提醒她繼續努力,不要害怕追逐夢想。 執行長陳依伶表示,基金會推出第一本公益桌曆迄今已有22個年頭,透過公益桌曆義賣推廣方式,邀請民眾看見顱顏患者無限潛力,給予他們勇氣,並陪伴他們勇敢追逐夢想,呼籲民眾上網訂購「未來的我公益桌曆」,幫助顱顏患者重新出發迎向未來。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金酒盃調酒賽 南應奪精神總錦標

南應大餐飲、旅館系學生在金酒盃全國調酒大賽中,展現所學,勇奪19獎,並榮獲大專組「精神總錦標」總冠軍殊榮。 (南應大提供) 台南應用科大餐飲系與旅館管理系教學首重理論與實務,學生團隊在第3屆金酒盃全國調酒大賽中,展現所學,包括托盤競賽組、中式白酒知識組及傳統調酒組,共計拿下1金、2銀、7銅、9佳作,並榮獲大專組「精神總錦標」總冠軍殊榮。 由金門酒廠主辦之金酒盃全國調酒大賽,共有來自全國43校、310組學生參賽。南應大由葉俊廷與鄭傑夫兩名助理教授指導自明台高中、玉井工商、崇仁護專、育德工家及長榮中學畢業的唐鈺淇、張皓鈞、廖庭暐、沈姵薰及黃瑞聆等5名餐飲系學生培訓隊。 在托盤組、中式白酒知識組及傳統調酒組競賽中,學生於高強度競爭中穩健應戰,摘下2銀、5銅。另有7位同學獲頒佳作。選手表現不僅技術純熟,更展現優異的餐飲禮儀與口說表達能力。 而旅館管理系在大專院校托盤競賽組展現不凡實力,連續3年蟬聯該項競賽金牌佳績。此次由畢業自高雄樹德家商觀光科,目前就讀旅館系二年級的蘇鈺婷勇奪金牌,而從桃園育達高職畢業前來就讀的一年級羅玉芳獲得銅牌。另自嘉義興華中學畢業的四旅三A張沛旋、四旅一A何欣怡,雙雙獲得佳作。此外,何欣怡亦於口布折疊創意組再獲銅牌,個人雙項競賽獲獎,展現多元才能。 旅館系長期培養學生具備職場專業、自我學習、溝通學習與實踐能力,透過禮節涵養、款待技能與國際觀訓練,使學生能無縫接軌餐旅業界,並在競賽中脫穎而出。 南應大校長楊正宏表示,該校向來重視學生實作與專業並進,藉由參與全國競賽不僅提升學生自信與能力,亦讓學校的實務教學成果於全國舞台發光發熱。此次餐飲系與旅館系共同締造佳績,正說明該校致力於培養具專業實務操作能力的餐旅人才成效非凡,未來也將持續朝向創新教學與國際接軌邁進,讓技職教育在國際舞台上展現台灣風采。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青草國小/附幼迎新 滿滿儀式感

  青草國小新生將自己的姓名名片親手貼到「摸高板」。 (青草國小提供) 青草國小與附設幼兒園這學期的開學迎新滿滿儀式感。新生和家長一進校園就先拍下第一張入學紀念照,孩子們還能從「健康、活力、快樂、幸福、聰明、勇敢」6個特質中挑選一個貼紙,貼在自己的姓名名片上,再親手貼到「摸高板」,象徵新學年將朝著夢想一步步長高。 青草國小表示,新學期的開學活動特別安排熱鬧的「客家獅」表演來炒熱氣氛,隨後由校長勉勵大家勇敢學習,並介紹象徵祝福的「聰明門」,門上掛著滿滿寓意的水果,例如蘋果代表「平平安安」、香蕉象徵「交到好朋友」、青蔥寓意「聰明伶俐」、橘子祝福「大吉大利」等。在家長的陪伴下,小朋友們開心牽手走過聰明門,領取闖關卡,準備挑戰一連串有趣的闖關活動。 闖關設計充滿巧思,有「擊鼓明志」立定志向、「步步高升」踩高蹺象徵學業進步、「勇氣牆」挑戰膽量、「邁向獨立」單腳站立、「球來好運」親子傳球,以及「注音敲敲樂」趣味學習,每一關都蘊含滿滿祝福。 完成挑戰後,幼兒園小朋友可以領到「迎新五禮」──繪本、蘋果、維他命C、彩色蠟筆、小毛巾,寓意智慧增長、平安健康、天天笑嘻嘻、生活多采多姿、上學不緊張。國小新生則收到實用的「文具寶盒」,象徵「予咱ㄟ囝仔,寫字讀冊攏足好」,祝福孩子們在新學年勤學向上。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火燒心她服藥無效 ARMA黏膜燒灼改善

  長安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許鈺銓表示,「ARMA抗逆流黏膜燒灼術」能從源頭有效改善胃食道逆流。 (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53歲婦人長期受胃食道逆流困擾,除了出現胸口灼熱、喉嚨異物感之外,夜咳更嚴重影響睡眠品質。儘管她持續服用制酸劑、胃藥,症狀仍未獲得改善,近期在醫師建議下,接受「ARMA抗逆流黏膜燒灼術」,終於從源頭有效改善胃食道逆流,重拾正常飲食與生活。 台中市長安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許鈺銓表示,賁門就像是胃和食道間的「守門員」,正常情況下應該緊閉不讓胃酸逆流,一旦鬆弛,胃酸就容易逆流到食道。賁門鬆弛的患者,往往對藥物治療反應有限,抗逆流黏膜燒灼術提供了一個安全、無創,從根本解決的手術方案。 抗逆流黏膜燒灼術是一種新型微創內視鏡治療技術,原理是利用氬氣電燒,在食道與胃交界處黏膜進行環形燒灼,誘導局部組織癒合收縮,藉此強化賁門括約功能,減少胃酸逆流,「可以想像成替賁門做1次『醫美雷射』,讓原本鬆弛的組織重新變得緊緻、有彈性。」抗逆流黏膜燒灼術的事前準備跟無痛胃鏡檢查一樣,事前不須清腸,在靜脈麻醉的狀態下,約30分鐘即可完成手術。術後就可以從流質食物開始嘗試,約1週左右就能恢復正常飲食與生活,過去長期服用的胃藥也能逐步減量。 許鈺銓提醒,長期胃食道逆流如果沒有妥善治療,可能演變為食道潰瘍、狹窄,甚至巴瑞特氏食道等癌前病變。且如果出現胸悶、胸口疼痛、吞嚥困難、喉嚨異物感等非典型症狀,更應該要尋求專業的醫療診斷與治療,排除心臟、耳鼻喉腫瘤等問題,才能對症下藥。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崑大休運系邀樂齡族體驗立槳運動

  崑大休運系推動全民海洋樂活,邀樂齡族等體驗SUP立槳活動,平等享受海洋遊憩的樂趣與療癒效果。 (崑大提供) 崑山科大休閒遊憩與運動管理系推動全民共享海洋樂活,在安平福爾摩沙遊艇酒店舉辦「樂活無障礙永續親海計畫」SUP立槳體驗活動,讓身障、樂齡長者及弱勢群體能夠無障礙地走近海洋,平等享受海洋遊憩的樂趣與療癒效果,實現社會包容與健康促進的目標。 此計畫由崑大主辦,亞果遊艇集團、福爾摩沙遊艇酒店及台江國家公園四草大眾廟等協辦,從今年5月~10月陸續執行,活動地點涵蓋安平亞果遊艇碼頭、福爾摩沙遊艇酒店及四草大眾廟綠色隧道,分成3梯次進行不同形式的海洋遊憩體驗,包括海洋永續政策介紹、獨木舟及SUP立槳體驗及生態導覽,特別優先邀請55歲以上樂齡族與身障者參加。 這次舉行的SUP立槳運動,結合平衡感訓練與心肺功能提升,是一項極具挑戰性且適合各年齡層參與的水域活動。主辦團隊特別設計符合身障以及樂齡群體需求的課程內容,使活動不僅成為運動康復的管道,更能夠增進社交互動,促使參與者感受到社會關懷與連結。活動融入環保教育與海洋永續理念,希望透過體驗激發學員對自然環境的尊重與愛護,共同守護美麗的海岸線。 來自南部地區的身障者及長者在教練團隊的耐心輔導下,學習立槳技巧並實際滑行於安平港區海域。許多參與者表示,這是他們第一次親身接觸SUP立槳,不但鍛鍊身體,還拓展了視野與人際關係,活動除突破身體與心理的界限,也讓參與者感受到平等與尊重。 休運系主任陳秀花表示,身障者及樂齡長者長期因環境障礙與資源缺乏,難以參與水域活動,這不僅限制了他們的社會參與,也使得他們無法享受海洋帶來的身心療癒效益,此次活動除提供適合身心狀況的立槳運動訓練,更結合專業教練的指導及無障礙設施的支援,讓參與者能在安全、友善的環境中體驗海洋運動,提升自信與自主性,促進身心健康。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