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藝研堂〉立人開學日 宛如嘉年華

  立人國小校長王全興扮成小學生,贈送給新生每人一本新書。 (立人國小提供) 「開學,原來可以這麼好玩!」立人國小為了讓小一新生們不害怕上學,特別在開學時舉辦一場別出心裁的新生歡迎會,安排了「閱讀起步走」、「祖孫拍貼機」,還邀請紙風車劇團帶來的精彩表演《武松打虎》,讓新生踏入一場宛如嘉年華的校園慶典。 立人國小的小一新生一進校園,立刻遇上「閱讀起步走」的書香驚喜。每位新生收到一本專屬的「入學第一書」,象徵學習的旅程從翻開第一頁開始。一本書,就像一把魔法鑰匙,將帶領孩子走進知識的浩瀚森林。 走進兒美館,「祖孫拍貼機」成了最熱鬧的角落。爺爺奶奶拉著孫子的手,對著鏡頭比出愛心、微笑、甚至俏皮的「虎爪姿勢」,一張張世代合影瞬間成為溫暖的開學紀念。 壓軸登場的,則是紙風車劇團帶來的精彩表演《武松打虎》。舞台上,孩子們驚呼聲此起彼落:有人模仿武松揮拳,有人躍起學虎吼聲,全場笑聲不斷。老師說,新生就像小老虎,雖然剛入學還懵懂,但只要勇敢,就能在學習的森林裡打敗一切挑戰。 校長王全興說,希望孩子上學的第一天不是拘謹的起跑線,而是一場充滿驚喜的冒險旅程。閱讀、祖孫情、藝術,就是孩子們的三大超能力,陪他們一起勇敢探索未來。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9月大男嬰疫苗打滿 成功抗肺鏈

9個月大男童感染「大魔王」肺炎鏈球菌,胸部X光檢查,當時雙肺影像清澈。 (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一名9個月大男嬰因為高燒、活動力下降、呼吸喘就醫,結果發現竟感染「大魔王」肺炎鏈球菌,讓醫護與爸媽相當緊張;幸好家長及時送醫,加上男童公費跟自費預防重大併發症的疫苗都打好打滿形成防護網,力抗兇猛病菌,成功在住院10天抗生素治療後無併發症健康出院,讓醫護都說「有打疫苗有保庇」。 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小兒科主任李德敏指出,男童到院時高燒39度,呼吸急促、活動力差,家長說因為夫妻兩人都上班,孩子平時在托嬰中心上課,當天下課後就覺得孩子沒精神,當晚就發高燒,嚇得立刻就醫,院方也不敢輕忽,針對症狀先排除黴漿菌感染,並拍了胸部X光檢查,當時雙肺影像清澈,但推論感染肺炎鏈球菌,擔心病菌兇猛又快速,依舊收治住院治療。 果然檢驗結果出來,男童感染血清型肺炎鏈球菌,是病程快又猛、嚴重會併發肺炎、腦膜炎,致死率超過3成的「大魔王」血清型肺炎鏈球菌。雖然家長從男童出生後就準時帶孩子接種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6個月時還自費追加1劑,另外也自費接種了呼吸道融合病毒與腸病毒71型疫苗,「疫苗打好打滿」,但醫護不敢大意,緊盯10天抗生素治療療程病情變化,幸運的是,男童治療2天後退燒且恢復活動,10天療程結束後就順利返家,讓醫護跟家屬都鬆了一口氣。 李德敏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之後,免疫負債依舊持續,所有病毒在秋冬季節依舊蠢蠢欲動,包括今年已經累計15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重症數為近6年同期最高,另外流感、新冠肺炎、肺炎鏈球菌、黴漿菌等病毒或細菌都對幼童造成健康威脅,推論還需要1到2年才會稍微改善。 李德敏表示,目前疾病管制署有提供幼童從出生後到小學前定期施打疫苗的服務,提醒家長一定要依時程準時帶孩子接種公費疫苗,如果經濟許可,可再接種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腸病毒71型疫苗、最新的鼻吸式流感疫苗、及追加6個月肺炎鏈球菌疫苗等,增強保護力。

Read More

中風恢復期靜脈雷射治療 緩解失眠

新營醫院復健科介紹經皮式靜脈雷射(OLIB)療法。(醫院提供) 新營醫院推出靜脈雷射(ILIB)療法助提升循環與免疫。(醫院提供) 記者翁聖權∕台南報導 衛福部新營醫院復健科最新推出台南溪北地區首創的靜脈雷射治療(ILIB及OLIB),致力以先進的光療技術促進血液循環與免疫功能,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提升方案。這項治療以低能量雷射光直接作用於血液,顯著提高紅血球攜帶氧氣的效率,並強化免疫調節,有效幫助慢性疲勞症候群、睡眠障礙及過敏體質等多種臨床狀況。 新營醫院復健科主任倪昊白指出,靜脈雷射治療不僅適用於改善中風恢復期的血液循環問題,還能有效緩解失眠、眩暈、氣喘及濕疹症狀。此外,透過活化細胞的修復與再生過程,顯著促進傷口癒合並具抗老化效果。治療方式除傳統經由靜脈導管施行的ILIB外,醫院引進經皮式靜脈雷射治療(OLIB),以非侵入性技術降低感染風險與治療不適,提升患者接受度。治療流程建議以每日約60分鐘為單位,連續10日完成1個療程,並建議患者持續接受3個療程,療程間隔約兩週,以達到最佳療效。 臨床經驗顯示,多數患者於療程中睡眠品質逐步提升,精神狀態顯著改善,療效穩定。

Read More

〈中華副刊〉《燭影搖紅》.讀 謝小韞女士《金三角.孤軍淚》感賦

■子寧 瘴鎖雲迷, 聲悲戌角風凌冽; 凝笳殘壘血猶殷, 孤影衝寒月。   誰記荒丘湮滅? 戰未休、星沉石裂。   龍蛇雜處, 草木同朽, 丹青不滅。   霧掩重關, 家山萬劫音書絕。 深篁猶自立殘旗, 燼火終須歇。   千古興亡如轍。 待明朝、霞銷碧徹。 海清殘照, 嶽撫瘡痍, 金甌無缺。

Read More

〈中華副刊〉書窗春事錄

■林釗勤 雨水初歇,紫藤便如破繭的蝶群,沿著竹籬肆意舒展。那淡紫色的花串,恰似九天仙子遺落的珠鏈,在晨曦中輕輕搖曳,似在訴說著春的私語。我推開窗櫺,微涼的晨風裹挾著花的芬芳撲面而來,幾縷陽光斜斜地灑在窗臺上,為這靜謐的清晨鍍上一層柔和的光暈。正欲伸手觸碰那夢幻般的花朵,忽有一朵桐花輕盈飄落,宛如一位優雅的舞者,緩緩落在書桌上,恰好蓋住了《陶庵夢憶》未讀完的殘頁,彷彿在邀請我一同沉浸於書中的世界。 「廂房的舊書都潮了。」阿滿清脆的聲音從廊下傳來。她懷抱著青瓷瓶,瓶中斜插著新折的梨花,雪白的花瓣與青瓷相映,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畫。這丫頭總愛將書喚作「舊書」,彷彿那些泛黃的紙頁,承載著比院角青苔更悠遠的歲月。我笑著指向石案,說道:「來,沏一壺龍井茶,再把那塊蕉葉硯拿來。」 茶香嫋嫋升騰,如同一縷縷輕盈的雲霧,在室內瀰漫開來。簷角的鐵馬被風拂動,發出清脆悅耳的叮咚聲,宛如一曲靈動的樂章。微風拂過,滿架薔薇的馥郁香氣與《閑情偶寄》的書頁一同翻動,沙沙作響。恍惚間,我彷彿穿越時空,看到三百年前的李漁先生在此烹文煮字,他筆下 「讀書最樂」 的墨香,歷經歲月的沉澱,依然清晰可聞。而我杯中,櫻花瓣悠然飄落,宛如粉色的雲霞,為這雅致的場景更添幾分詩意。 陽光透過窗櫺的縫隙,在書頁上灑下斑駁的光影,彷彿為文字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我輕輕翻動書頁,指尖摩挲過那些古老的文字,彷彿能觸摸到歷史的脈絡,感受到文化的厚重。阿滿在一旁安靜地研磨,墨香與茶香交織纏繞,在空氣中勾勒出一幅春日讀書的絕美畫卷。 清脆的鳥鳴聲突然打破了這份寧靜,如同一曲悠揚的晨歌。我抬頭望向窗外,幾隻燕子在屋簷下歡快地飛舞,它們身姿輕盈,穿梭於藍天與屋簷之間,為這春日增添了無盡的生機與活力。我心中暗自感慨,這春日讀書的時光,是何等的美好與愜意,彷彿時間都在此刻靜止。 隨著閱讀的深入,我漸漸忘卻了周圍的一切,彷彿置身於書中的世界,與歷史人物對話,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時而為他們的智慧所折服,驚歎於他們的才華;時而為他們的遭遇所感慨,心生憐憫與惋惜。這春日讀書,不僅讓我領略了書中的風景,更讓我的心靈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禮與昇華,彷彿在精神的海洋中暢遊,汲取著無盡的養分。 阿滿見我沉浸在書的世界中,便悄悄地退了下去,不打擾這份難得的寧靜。而我,則繼續沉醉在這春日讀書的美好時光裡,享受著這份獨屬於自己的寧靜與充實,讓心靈在書的海洋中自由翱翔。 突然,牆外傳來細碎的腳步聲,竹門吱呀一聲打開。鄰家的女學生捧著油紙包探頭進來,臉上洋溢著羞澀的笑容:「前兩天借的《浮生六記》還給您,書裡夾著木樨香片呢。」她身著淺青色布衫,衣角沾著些許柳絮,宛如從書中走出的芸娘。我接過書,意外地發現她竟用灑金箋抄了東坡的「腹有詩書氣自華」,字跡清瘦如新筍破土,透著一股靈動的氣息。 午後的陽光漸漸變得柔和,如同融化的蜜糖,灑在庭院中。我搬出樟木箱來曬書,箱底一本藍布封面的《小窗幽記》映入眼簾,封面已褪成雲水色,彷彿承載著歲月的滄桑。翻開書頁,半枚楓葉飄落,上面寫著蠅頭小楷:「甲午春分,與三徑兄共讀於聽雨軒。」那個「雨」字被水漬浸潤,宛如簷下細雨滴落的墨梅,栩栩如生,訴說著往昔的故事。 天色漸暗,阿滿突然指著西牆驚叫。原來爬山虎的新葉間,藏著去年築巢的燕子,它們正銜著花瓣修補舊居,忙碌而又專注。這一幕,恰好應了〈遵生八箋〉裡 「燕知戊己日不銜泥」的老話。我靜靜地凝視著它們在晚霞和書窗間悠然穿梭,心中豁然開朗,陶淵明「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的恬淡之境油然而生,彷彿與古人的心境在此刻相通。 夜色愈發深沉,突然響起一陣敲門聲。原來是老朋友帶著新釀的梨花白酒來訪,他笑著說這是用《齊民要術》裡的老方法釀造的。我們坐在紫藤花架下,月光如水,灑在《夜航船》的書脊上。聊起小時候偷偷看《西廂記》被老師罰的趣事,我們不禁哈哈大笑。他突然拍手說道:「今天才明白張宗子說的『人沒點愛好,沒法交朋友』的深意。」夜深了,露水漸重,我們闔上書,扉頁上「癸卯春暮讀於小桐陰館」的字跡,已默默等待了六十個春天,如同《東京夢華錄》自問世以來,見證了歷史的變遷。窗外的辛夷花如雪般飄落,彷彿是無數未寄出的信,寄託著無盡的思緒。突然想起博爾赫斯的話,如果天堂像圖書館,那麼春天的書房,大概就是天堂垂下的一角輕紗吧。 茶涼了又續,不知不覺東方已泛起魚肚白。阿滿來添香時,發現我枕著《東京夢華錄》睡著了。她不知道,書頁間正遊動著汴梁的虹橋月色,而我的夢裡,歐陽修在醉翁亭畔低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在這春日的書香中,我沉醉不知歸路,與古人一同遨遊在知識的海洋,感受著歲月的美好與寧靜。

Read More

放行加熱菸 衛福部:研擬修法管理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加熱菸最快於10月份就可合法開賣,對於拒菸團體怒批衛福部國健署在未公告禁止「加味加熱菸」前,就先違法放行,衛福部14日重申,有效管理須建立檢驗機制,若僅靠宣稱禁止實難以執法,正積極研擬修法管理加味加熱菸之配套措施。 國健署日前通過二家業者14品項加熱菸審查,國健署上週並完成其中一家業者的8菸草柱品項、3款載具,已完成上市前文件核定,最快可於10月11日上市販售,另1家業者6品項仍待資料完備及確認,上市時間尚未核定。 衛福部次長莊人祥面對加熱菸上市一事受訪指出,加熱菸的上市與是否含有加味成分是兩回事,目前「菸品禁止使用添加物」仍處於草案階段,未來正式公告禁止加味菸後,規定將適用於所有菸品,不僅是加熱菸,傳統紙菸也將一體適用。 莊人祥指出,加味菸相關法規還在草案階段,在預告期間就收到了數萬筆意見,國健署希望更審慎處理,更謹慎公告和檢驗方式,這部分討論需要時間討論與規劃。 莊人祥表示,有效管理就必須有相應的檢驗機制,若僅靠禁止宣稱,卻無法檢驗是否含有調味成分,執法就會出現漏洞。因此,加味菸相關修法仍在持續蒐集意見階段,並積極研議檢驗配套措施,以確保未來規定能有效執行。

Read More

月餅烤肉柚子莫過量 腸胃順/氣不脹

記者陳佳伶∕台南報導 中秋佳節即將到來,應景的月餅、烤肉、柚子含高油脂、高糖分及高蛋白質,消化速度慢,常導致胃腸道消化不良症狀,想過個「腸胃順、氣不脹」的中秋佳節,中醫建議月餅淺嘗即止,烤肉搭配蔬菜減少上火,柚子性寒,脾胃虛寒者應酌量。 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簡珮珊表示,月餅屬「厚味」、柚子性寒、烤肉多屬燥熱,若過量食用都容易損傷脾胃功能,進而出現脹氣、便秘、腹部悶脹等症狀,臨床上應根據病人實際情況給予辨證論治。 「食滯傷胃型」,常見患者腹脹,惡心嘔吐,反酸,便秘;宜健脾和中、消食開胃;藥用白朮、茯苓、神麴、雞內金、麥芽、炒萊菔子等。 「脾胃虛寒型」,食欲不振、嘔吐酸水,上腹隱隱作痛,遇寒加重,餓時疼痛加劇,進食後症狀稍減,大便稀溏,神疲乏力;宜補中益氣,健脾溫胃,藥用炙黃耆、黨參、白朮、茯苓、山藥、扁豆等。 「胃陰虧虛型」,症狀為胃脘灼熱疼痛,嘈雜不適,雖饑卻吃不下飯,口乾渴,大便艱澀;藥用沙參、玉竹、白芍、麥冬、天花粉等。 「肝郁犯胃型」,患者胃脘隱痛,兩側肋骨脹痛,噯氣頻頻,時有泛酸,食欲減退;藥用柴胡、白芍、香附、枳殼、佛手、蘇梗等。 「濕困脾胃型」,患者胃脘悶脹,食不多即感脹,口淡無味,渴而少飲水,腸鳴轆轆,大便稀溏,身重乏力,困倦懶動;藥用薏苡仁、蒼朮、茯苓、雞內金、藿香、佩蘭、白蔻仁、厚朴、菖蒲、半夏、陳皮、乾薑等。 飲食有節、作息規律,是養護腸胃的關鍵,餐後避免立刻躺下或劇烈運動,建議散步10~20分鐘,並且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減少腸胃壓力;過節期間也要心情放鬆,避免情緒緊張易引發腸胃不適。 若出現持續性腹脹、胃痛、食慾不振、惡心嘔吐等,應尋求專業診斷,避免延誤治療,特別是有胃潰瘍、膽結石或慢性消化道疾病的患者,更應謹慎過節。

Read More

糖尿病起點非血糖 是大腦

醫師張家銘指出,GABA(紅圈處)是一種大腦裡非常重要的抑制性神經傳導物質。主要功能幫助神經「冷靜下來」,讓大腦進入安定、放鬆的狀態。(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談到糖尿病,許多人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血糖太高」。於是有人開始嚴格限制甜食、澱粉,甚至一天量好幾次血糖,搞得焦慮不安。然而,最新醫學研究與臨床觀察,糖尿病的起點其實不在血液,而是早早就發生在大腦。 基因醫師張家銘在臉書專頁貼文指出,當腦中神經傳導物質出現亂流,情緒、食慾、壓力反應、記憶力都會受到影響,最後才導致血糖失控。這也顛覆了過去「糖尿病只是血糖問題」的傳統印象。 張家銘說,很多人以為血糖升高才是警訊,但研究發現,在前糖尿病階段,大腦就開始變調。當多巴胺、血清素分泌不足,容易讓人怎麼吃都不滿足、情緒低落;正腎上腺素過度活化,壓力一來,身體就拚命釋放糖分,血糖瞬間飆高。雖然GABA一開始還能勉強補位,但很快也會失衡;而麩胺酸過多,更可能傷害腦細胞和胰島細胞,造成發炎與記憶力下降。 張家銘強調,「簡單說,糖尿病不只是『血糖病』,而是一場『大腦先走歪』的過程。」他也分享預防的具體做法: 1.多巴胺不足:別用零食填補快感,改用散步、音樂、聊天或完成任務,能自然刺激多巴胺分泌。 2.血清素失衡:每天早晨曬10分鐘太陽、固定就寢時間,可讓心情安定,食慾更容易控制。 3.正腎上腺素過度:壓力是血糖飆升的隱形殺手。深呼吸、冥想、泡澡或靜靜喝茶,都能讓神經放鬆。 4.GABA不足:可攝取優格、泡菜、納豆等發酵食物,並搭配靜坐,有助於大腦安定。 5.麩胺酸過量:少碰加工食品與含糖飲料,改選深色蔬菜、莓果、綠茶,能減少細胞受損。 張家銘提醒,日常生活就是最好的藥:規律作息、管理壓力、養好腸道、適度運動,每一個小習慣,都在一點一滴修復我們的大腦與代謝。「糖尿病不是單純的血糖問題,而是一個大腦帶頭失衡的故事。」張家銘呼籲,防治糖尿病不能只是盯著血糖數字,而是要從生活中幫助大腦回到平衡狀態。

Read More

青壯世代心理支持 2百院所供遠距諮商

記者傅希堯∕綜合報導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下班後就沒力氣再移動到諮商所。衛福部14日指出,15至45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提供「遠距諮商」服務,近4成的合作院所可透過通訊諮商,以提升資源之可近性。 衛福部統計113年10大死因統計,蓄意自我傷害(自殺)時隔14年重新進入10大死因,位居第10名。衛福部次長莊人祥14日出席「2025年世界自殺防治日」記者會時表示,15至45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自113年8月1日起,衛福部編列4.1億元,提供15歲到45歲的青壯年,每人每年可享有3次免費心理諮商,鼓勵求助、提升自我能力,並建立正確的就醫觀念。 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副司長鄭淑心指出,遠距諮商服務是消弭地理區域限制,提升資源可近性,目前在全台超過600家合作院所中,有200多家提供遠距諮商服務,比率約為4成。 鄭淑心指出,由於是透過通訊方式提供心理諮商服務,所有合作院所都必須經過嚴格審查,並使用具備安全防護的諮商平台,讓心理健康資源不再受限於地理位置或時間安排,同時確保個案隱私與資訊安全。 鄭淑心表示,確實有發現對於居住在偏遠地區、當地諮商資源較少的民眾,透過遠距方式,也能跨縣市接受專業服務。此外,青壯年族群相對熟悉通訊工具,也更能接受遠距諮商的形式,希望透過多元的服務管道,擴大心理健康資源的可近性與便利性。 莊人祥指出,各縣市已有61處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提供心理衛教宣導與心理健康服務;各縣市衛生局心理諮商服務據點達到388處;1925安心專線提供全年無休、24小時免付費心理支持服務。男性關懷專線於8月底起擴大服務範圍,不限特定議題,只要有心理困擾都能撥打專線,由專業人員提供協談並轉介資源。心理健康急救課程9月起,針對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人員,辦理心理急救課程,給予民眾適切協助。

Read More

〈中華副刊〉奇特的素食主義者——詩人雪萊

■王建文 十九世紀英國浪漫主義詩人雪萊(Percy B. Shelley) 其實寫過許多篇散文,除了著名的〈為詩辯護〉之外,〈為天然飲食辯護〉(“A Vindication of Natural Diet”,1813)與〈論素食〉(“On the Vegetable Systemof Diet”,1813)也是兩篇重要的論文,以作為雪萊身為素食主義者的理念說明。雪萊認為人類不論在生理上或心理上都屬於果食動物(frugivorous animal),人類既沒有利爪去抓牢獵物,也沒有尖銳的牙齒來撕咬獵物身上的肌肉組織,而且人類的正常心理狀態是厭惡血腥的,沒有人願意用牙齒撕咬活羊身上的肉,或甚至埋首羊腹啃噬其內臟,任何人在本能上都會排斥此類行為。猩猩(orang-outang,亦即orangutan)是典型的果食動物,而人類的牙齒數目和排列方式與猩猩的幾乎是完全一樣,在消化器官方面兩者也近乎雷同。此外,人類又與部分草食動物(herbivorous animal)有一項重要的共同點:兩者都有很長的囊串狀大腸 (cellulated colons),反之,肉食動物(carnivorous animal)的大腸是很短的。 從以上生理構造、心理本能與比較解剖學上的分析來看,雪萊認為人類是天然的素食者,根據古希臘詩人赫西奧德(Hesiod)的記載,遠古時代人類很自然地實行素食,那時候世界上沒有痛苦,人人享受著青春活力,死亡只像睡眠一般自然來到,毫無不適。自從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把火從神界偷來給人類使用,使人類懂得用火烹調而開始食肉之後,病痛就跟著來到了人類世界,而人世間的所有弊端——諸如暴政、不平等、商業剝削、迷信等等——正是因為人類喪失了有益健康的純真本性(healthful innocence)而產生的;從此,人類被趕出美好的伊甸園,進入「失樂園」時期。亞當和夏娃所吃的禁果(知識樹之果)其實就是用火的知識,雪萊指出:人類違背了他本身的天然飲食(「上帝」的旨意),以致於要承受病痛與罪惡之苦,而普羅米修斯因盜火而受到的懲罰——老鷹噬其肝臟,反覆不盡——正象徵著人類所受到的病痛之苦。普羅米修斯在雪萊的著名詩劇《普羅米修斯被釋放》(Prometheus Unbound,1820)裡是反抗朱彼特主神專制的英雄,但在雪萊的論文〈為天然飲食辯護〉裡卻是使人類失去樂園的始作俑者,如此一正一反的矛盾形象集於一身,十分有趣。 雪萊十九歲時因為出版他與霍格(T. J. Hogg)合寫的小冊子《無神論的必然性》(The Necessity of Atheism, 1811)而被牛津大學開除學籍,其實雪萊並非真正的無神論者,他所否定的上帝是英國教會體制中的上帝,當時牛津大學仍為教會所壟斷,作風十分保守、僵化,是故自由主義者雪萊要起而為文抗爭,若綜觀其一生作品,則不乏具有宗教氣質的片段。例如:雪萊在悼念亡友詩人濟慈(John Keats) 的輓詩〈阿多尼斯〉(“Adonais”,1821)第三十八節與第五十五節中分別寫道:   屬於塵土的回歸塵土!但那純淨的靈  魂將回流   歸向他所從出的燃耀之源,   成為至上永恆者的一部分,……(38  節)   阿多尼斯之靈,燦若星辰,自至上永恆者所居之處照耀世界(55節)。雪萊以帶有宗教情操的筆觸兩度提及the Eternal (至上永恆者),以此「非人格屬性的上帝」取代具有人格屬性的God,其理念來自新柏拉圖學派的泛神論——生命與物質皆由「太一」(the eternal One)流衍而出,與「太一」結合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在〈為詩辯護〉(“A Defence of Poetry ”1821)中,雪萊直指詩乃神聖之事物,並間接指出作詩的靈感來自人的內在神性,而最崇高美妙的詩作也只是原初靈感的微弱陰影,「只有上帝(Iddio) 和詩人(Poeta) 配稱作創造者。」——雪萊直接用義大利文引用了這句義大利詩人塔索(T. Tasso)的名言。在〈為詩辯護〉中間第二十三段,雪萊以間接的詞語表達方式認為耶穌是一位奇特非凡的詩人,耶穌的話語片段往往是來自本能的最生動的詩。 早期基督教受羅馬帝國政府迫害時,不少信念堅定的教徒遁入荒野叢林而成為苦修隱士,他們在飲食上採行素食主義,幾乎完全不碰肉食,而得享高壽者為數頗多,雪萊在〈論素食〉一文中對他們持肯定的態度;反之,對於近代人為慶祝耶誕節而特別料理「碎肉凍」(brawn)則加以嚴詞抨擊。 雪萊否棄一切英國當時的社會成規:在政治上反對帝國主義與君主專制,在宗教上反對偏狹的教會,在階級上抨擊貴族,反對尊卑區分,在經濟上反對資本主義以及拜金主義的商業,鼓吹並力行財富均分,在婚姻上原本不遵從傳統儀式,他的兩度婚姻起初都是私奔;最後不見容於英國社會而移居義大利。 雪萊認為當時大英帝國的政教體制與政經體制是唯利是圖的資本主義霸權,只會給弱勢民眾與弱勢民族帶來剝削與苦難,在大英帝國的政教統治階級裡並沒有愛,只有愛才是真正的宗教、永恆的宗教。早年雪萊在他的第一部長篇詩作《梅布仙后》(Queen Mab, 1813)裡抨擊商業與權力,譴責教士、國王、政治人物、法官,雪萊認為體制化的宗教、君主制度、尊卑階級觀念是社會弊端、罪惡與痛苦的根源,未來的人類終將進化到以愛為主導精神、充滿愛而沒有尊卑階級的大同世界,愛的烏托邦終將實現。由於內容過於激進,沒有出版商敢替他出版,雪萊只好自費出版。其實雪萊的言論與古代老子的「絕聖棄智,民利百倍」以及莊子的「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等表面上激進的智慧言論比起來無需大驚小怪,雪萊之於老莊,亦伯仲之間耳,何驚世駭俗之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