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自珍集/〈五言律詩〉.廣濟橋

■子寧 廣濟橋,亦名湘子橋,立於廣東潮州韓江之上,為古代閩粵交通要道。該橋集拱橋/樑橋/浮橋於一體,為世界第一座啟閉式浮橋。 韓水長流處, 湘橋臥碧波。 浮梁通百粵, 啟閉渡舟舸。 亭閣連雲起, 風霜歷代多。 潮州今古事, 盡在此橋過。

Read More

〈中華副刊〉走一條人少的路

■蘇佳欣 一個冬天下午,農民曆上印著小寒,實際上體感是小暖。我在住家附近公園,戴著耳機散步,邊走邊唱著喜歡的歌曲,一路陽光普照,悠悠晃晃便走入水邊的林蔭小徑。通常喜歡選擇人少的路,只專心在自己想聽的音樂,不太在乎周遭的聲音。 不經意來到無人的角落,忽然間「呼魯呼魯於於於」的聲音傳到我的耳朵,這種不屬於我播放清單的曲調,擾亂心中原本的寂靜,沉浸於自我世界的我嚇一大跳,通常只有救護車的聲音可以覆蓋掉我耳中的音樂,那美妙但尖銳的「呼魯呼魯於於於」,究竟是什麼聲音? 旋即摘下耳機,認真尋找聲音的來源,原來是來自一隻腹部飽滿帶橘色的黑鳥。我發現他也發現了我,且在原地走來走去,並沒有離開那裡的意思。我蹲下來準備要仔細端詳,與此同時,另一隻淡橘肚子的黑鳥現身了,好像要故意讓我看更清楚似的,也好像特別要我注意到二隻有些微不同。若非兄弟姐妹的差別,就算我再怎麼沒有常識或不諳鳥事,也可以大概猜出應該是夫妻同林鳥,陌生外人如我,識相就快閃吧! 在城市中移動,巧遇色彩繽紛美麗小鳥的機會不太多,特別是那突如其來的鳥鳴聲音洪亮、宛如新歌。由於這個短暫的停留,我放慢腳步、踩著土地,並打開耳朵、用心觀察周遭景物,感覺自己融入大自然,滿心歡喜、陶然自樂。回家後上網一查,白腰鵲鴝是人類稱呼他們的名字,在暖暖的小寒這一天,走在一條人少的路,我已然成為他們守衛驅趕的對象、共同的敵人。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一中上演小封神 編劇道具全包

台南一中二年十班學生自編自導自演台語文學《小封神》,日前到建興國中演出大獲好評。(陳禹齊老師提供) 建興國中圖書館推動閱讀教育,日前舉辦讀者劇場「融讀於演」,邀請台南一中陳禹齊老師帶領二年十班學生,到學校演出台語文學《小封神》,讓全校國二生享受了一場精彩的文學饗宴。 建興國中圖書教師吳孟芬,去年開始推動校內國一和國二生共讀《小封神》,先將24回內容逐字修潤、附上註解、設計測驗,製作學習講義,透過問題引導讀後反思,接著與本土語老師協作地方走讀,帶領國中生親近府城文史,進入瑰麗純粹的奇幻文學世界。 南一中陳禹齊老師則先帶領班上同學閱讀文本、進行討論後,將班上分為劇本、道具、演員3組。劇本組開始創作劇本,確定人物角色後,交由道具組尋找戲服、自製道具,演員組背台詞、舞台彩排。因時間緊迫,全班僅利用兩週時間內,從無到有,自編自導自演,合力完成這齣劇。 負責編劇的方偉澤和塗以霖本身就是作文高手,去年底還代表台南獲得全國作文冠軍,這次和同學合力完成劇本,其中融入不少時事梗,引發國中生共鳴獲得很大回響。 整場戲有16種角色,還有9位小龜精及猴群,演員陣容龐大,道具組長饒凱富本身也是建興校友,此次要回母校演出,他熬夜手作道具,利用3D列印技術,做出精緻的玲瓏寶塔、渾元錘。而整場戲的靈魂人物就是導演陳柏佑和林宥辰,兩人將眾多的演員、複雜的劇情,安排得有條不紊,還擔綱導聆人,帶領全場更容易進入劇情。 陳禹齊表示,上學期在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贊助下,曾邀請台灣崑劇團入班講解崑劇身段,讓同學對戲劇有了基礎的認識,全班還曾進劇院觀賞崑曲演出。後來申請國藝會的文學青年培養皿計畫,全班共讀徐禎苓《腹帖》一書,邀請作家入班,讓這個自然組班級,充滿濃厚的人文味,因為有這些默契和基礎,他才敢接下演出大任,完成這場不可能的任務。 建興國中校長侯志偉表示,邀請南一中學生到校演出之後,教務主任蕭怡君收到不少同學和家長的熱烈回饋,希望還有機會能觀賞這麼有趣又具意義的戲劇,讓學校活動更具特色與互動性。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頸部血管和神經多 刮痧應避開頸前三角 莫硬刮

醫師林本庭說出痧的程度,有「痧」就達到效果了,如果沒有痧也不要硬刮。(資料照/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市報導 刮痧是中醫經絡理論的自然療法。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當經絡受阻或氣血不暢時,人體會出現疲勞、疼痛或疾病等不適。刮痧能刺激皮膚和經絡,促進血液循環、排出體內毒素,恢復氣血順暢,達到改善健康、緩解症狀的效果。現代醫學也證實,刮痧可以加速局部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有效減輕肌肉張力。刮痧完總感覺身體的經絡都通了! 嘉基醫院中醫師林本庭在臉書專頁「林本庭中醫師」發文表示,刮痧盡可能避開下巴、耳後到鎖骨上緣的三角形,又稱為「頸前三角」,這區域有豐富的頸部血管和神經。另外,皮膚有傷口的地方,也不適合刮痧;睡不好、吃太飽或太餓,這些都是氣血旺盛和低落的時候,如果進行刮痧,可能讓氣血波動得更厲害。 林本庭說,刮痧能夠增加血液循環,減輕局部的腫脹。刮痧小撇步,林本庭提到,刮痧之前會先塗油性介質(如乳液),來滋潤皮膚。一般採用「單向」刮,背部酸痛就在膀胱經由上往下刮,肩頸不舒服就從小腸經的上面,刮到肩膀的地方。 他說,越垂直、越深入、越多下強度就越強。如果是體質虛弱的人,給過多的劑量就會容易不舒服。至於出痧的程度,有「痧」就達到效果了,如果沒有痧也不要硬刮。 林本庭指出,刮痧是一種增加氣血循環,和讓毛孔打開的過程。如果這時候吃一些生冷的食物,像是冰淇淋或瓜果類,反而讓循環變得要快不快的;或者刮痧完吹到冷風、到冰庫工作。這時候打開的毛孔,就很容易讓「風寒」跑到身體裡。

Read More

〈生活休閒〉戀戀台東 東漂成時尚潮流

江賢二藝術園區坐落台東金樽,由江老師的舊畫室擴建而成,並與建築師林友寒共同設計。(圖片取自台東縣政府縣政新聞) 江賢二藝術園區三月中旬在台東金樽開幕,成為台東一處國際級的藝術文化新地標,近年來,不僅藝文界、演藝界人士愛上台東,選擇移居台東,「東漂」成時尚潮流,有台南子弟到台東落腳開餐廳,更有在異地打拚的遊子,返台東故鄉經營旅遊事業,將台東私房景點介紹給大家。 撰文、攝影/記者陳佳伶 江賢二藝術園區 藝文新地標 一九四二年出生於台中的江賢二,師大藝術系畢業後先前往法國巴黎學習,再旅居美國紐約卅年後返台,二00八年遷居台東,台東自由的空氣,為他帶來源源不絕創作能量,也給了他第二個藝術生命。 這處位於台東金樽的江賢二藝術園區,是由他的舊畫室擴建而成,將整體環境融入設計,走進園區可感受大自然的美;園區五棟建築物以小量體,依海岸山脈坡度融入環境的紋理,每一棟均引進自然光,這裡不只是藝術作品展示空間,可說是一處融合自然、藝術與建築的夢想之地,更是一處可觸動心靈的藝術世界。 「藝術可以淨化人心」,江賢二期盼藉藝術園區的設置,能讓孩童從小接觸藝術,更期待能串連花東蓬勃的藝術能量,讓台東成為國際藝術文化新地標,這樣的期許,也吸引熱愛藝術文化的民眾,以朝聖的心情前往欣賞藝術園區建築特色,以及園區內展出的作品。 移居台東成為一種潮流時尚,不只是藝術家喜愛台東,蔣勳在池上推美學、前文化部長龍應台等藝文人士也移居台東;演藝界人士像是田麗、曹蘭都遷居到台東,過起慢活的生活,年過五十後,在台東重新尋回全新的自己。 位於台東市的Ameya飴屋,老闆Morning是台南人,曾是商業廣告攝影師,店裡角落保留一篇他的介紹文。 台南子弟開餐廳 返鄉遊子當導遊 台東空氣好、碧海藍天的美麗景致,像是有股魔力讓人著迷,位於台東市的Ameya飴屋,老闆Morning是台南人,曾是商業廣告攝影師,旅居香港多年,熱愛下廚和單車旅行,闆娘喜歡烘焙,兩人落腳台東開餐廳九年,Morning每天到市場挑選食材設計菜單,像是以蝦頭熬煮做出好吃的咖哩奶油蝦、紅燒牛三寶,色香味俱全,讓客人一試成主顧;闆娘烘焙的麵包,也經常被預訂一空,客人常回流,他們和客人有如家人般親切互動,台東已成為他們第二個故鄉。 台東觀光旅遊夯,由台北返鄉從事包車旅遊的大雄,一人斜槓多個角色,既是包車駕駛,更是台東各景點的解說員,帶領遊客到各地吃喝玩樂;高中時就玩單眼相機的他,現在以一台手機搞定攝影工作,帶著遊客到秘境拍照,教導如何擺拍才會好看,還能快速的剪輯影片,配上合適的背景音樂,讓客人看著美照就笑、愛不釋手。 台南子弟到台東落腳開餐廳,紅燒牛三寶軟嫩好吃。 其實,大雄原本從事海運工作,太太也是女強人有自己的事業,但命運捉弄人,另一半生病,大雄傾全力為愛妻治病,最後仍不敵病魔離世,大雄隻身回到台東,一方面療傷止痛再出發,一方面也照顧母親,這個有故事的人,不僅以旅遊服務獲得客人口碑,也帶著客人走訪台東私房景點,尋訪美食小吃,用自己的方式推廣台東觀光旅遊。 位於池上的豆皮店,不管是品嘗乾煎豆皮、喝豆漿,都有濃郁豆味。 與其介紹大餐廳,大雄更愛推廣台東的美食小吃,認為更能吃出箇中的好滋味;像是位於池上的豆皮店、不管是品嘗乾煎豆皮、喝豆漿、吃豆花,只要來上一口,都可感受濃濃的豆香。 東河包子享有盛名,旅行中途肚子餓了,是最能止饑的點心;到台東成功一定要試試現炸的鬼頭刀、魷魚,不僅香噴噴,還能吃到海鮮的鮮美,讓人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成功豆花和台南豆花不同,豆味更濃郁;台東市的明隆素食春捲,不僅食材養生,可選擇甜辣醬、芥末醬、麻醬等不同口味,到台東不妨前往嘗鮮。 大雄喜歡介紹台東一些私房景點,像是在台東版的鳥居。 台東一處建築立面精緻美觀的教會。 聚落市集多 有文創有在地 台東的聚落市集不少,不少市集選擇週四至週日開張,市集攤商各具在地特色,吸引遊客來選購,周邊以彩繪熱氣球燈海迎人,文創味十足,也帶給人溫暖,只要時間允許,旅人不妨前往逛市集,最能貼近在地生活,也可逛逛台東縣農漁物產館選購在地新鮮的農漁特產當伴手禮。 台東的聚落市集以彩繪熱氣球燈海迎人,給人溫暖的感覺。 台東的慢活步調帶來生活品質,慢經濟展現獨具魅力的生活模式,加上新鮮的空氣、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親子隨時可以一起享受海邊戲水、漫步山林的樂趣,這是久居都市的民眾嚮往已久的天地,即使現階段不可能移居台東,倒不如背起行囊先安排台東小旅行去。 逛逛台東縣農漁物產館,可以買到農漁會的伴手禮。 如何前往台東,可以自己開車,事先做功課做好旅程規劃,前往各定點深度旅行;也可搭火車前往較輕鬆,並慎選在地導遊來帶路,採自由行方式使得行程充滿彈性,可充分討論後上路,訪遍各地景點,吃遍各地美食,並讓一路的山清水秀和台東藍,讓疲憊的身心獲得療癒。  

Read More

陰道感染恐不孕 針灸+中藥坐浴對治

中醫師陳孟勤說,採用中藥及針灸調理體質從根本改善,有助遠離反覆陰道感染問題。(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陰道感染患者常有私密處搔癢、灼熱感,甚至影響日常生活,也是婦女常見困擾之一。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陳孟勤說,反覆感染不只是細菌或真菌的問題,更是體內環境已經失衡,單靠抗生素或外用藥膏只能短期壓制病菌,卻可能破壞陰道菌群平衡,讓感染更容易復發,中醫利用藥方及針灸調理從根本改善,遠離反覆陰道感染問題。 陳孟勤指出,陰道菌群應該保持良好的酸鹼平衡,當免疫力下降、脾腎虛弱、體內濕熱過重時,或是更年期荷爾蒙的改變,陰道的自我保護機制變差,使致病菌趁虛而入。像白帶變多、顏色異常,甚至帶有異味,服用抗生素或使用藥膏後,症狀稍有改善,但沒多久又復發,每當免疫力低下,壓力一大就容易感染,常造成婦女困擾,嚴重者甚至可能導致不孕。 她說,中醫治療會依據患者的體質與辨證分析陰道感染的成因,從根本調理身體狀態。每位患者的體質與病理機轉不同,治療方式也會因人而異,針對個別證型進行精準的調理。中醫常採用調理陰道感染的方式包括:1.祛濕清熱,恢復私密環境平衡;2.健脾去濕,減少異常分泌物;3.補腎固本,增強免疫力,防止復發,若腎氣不足身體自我修復能力變差,陰道黏膜無法有效抵禦病菌侵襲。4.針灸+中藥坐浴,內外兼顧加強修復,針灸常用穴位如三陰交、關元、陰陵泉、中極穴等;中藥坐浴則以黃柏、苦參、蒲公英、蛇床子等中藥煎水,外洗或坐浴,有助於舒緩搔癢、消炎抗菌,加速陰道恢復健康環境。 最後,日常保持私密處清潔乾爽,避免過度清潔或陰道灌洗,降低感染風險。提高免疫力飲食可多吃清熱去濕的薏苡仁、綠豆等;健脾助消化如山藥、南瓜等;補腎養陰的黑芝麻、枸杞等。避免熬夜與壓力,少吃生冷甜食冰品及燒烤、辣椒、酒精、咖啡等及洋芋片、餅乾等加工食品。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走入時光隧道 府城啥物攏佇遮

在「城內」,有許多販售生活用品的店鋪,展覽展出老餅店的餅模,老茶行進入台灣大陸,當時還得使用「護照」。(記者林雪娟攝) 今年為府城建城300。「府城」一詞是台南特有的歷史文化符碼,承載這座文化古都的城市發展、信仰與庶民生活。台南市立博物館推出「上府城一啥物攏佇遮」特展,邀請民眾一起走進府城,探尋台南深厚的城市文化。 市博表示,從展覽主、副標,從城外民眾視角,看當時為何他們都要上府城,因為「什麼都在府城裡」。今年為台南建城300年,這城,指的是城牆,城牆佇立,其閉合和圍繞性質,讓官民得以因城牆被保護,市街、廟宇和設施,能免於外來威脅,城內與城外的生活方式,傳承世代;隨時間流逝,府城城牆失去原有防衛功能,因都市發展而部分拆遷,城牆遺跡融入新的城市地景。 在沒有電子秤的年代,用容器為測量重量工具,然各家用品難免有誤差,以商業公會組織提供的「米舖公較」為唯一標準。 有形城牆形塑無形的府城文化,城內與「草地」、十大大街和聯境組織,連結城區內外的各種民俗活動,在今日生活中,熟悉又陌生的存在,透過展覽將昔日記憶帶回當代,透過新的姿態,帶領民眾重新回顧建城300。 展間規劃一座城門,民眾蓋完「入城章」後進入,那裡聚集許多店鋪,賣米、茶、布、帽、鞋、應有盡有;要打鐵器、銀器、石具,城內有專業的工匠司阜;廟口、城邊,有賣杏仁茶、碗粿、菜粽的點心攤。無論是做生意、買東西、吃好料,來府城就對了。 台南建城300,你知道城門建材為何?答案是花崗石調、三合土方、紅色面磚等。圖為小北門城門遺構。 建城前,這裡被稱為「赤嵌」,廣大土地上,先有來自活躍於中國海禁邊界之外的漢人,後有為拓展貿易而來的荷蘭東印度公司。鄭氏在市街,布置衙署、軍營和文教設施,1684年,台灣入清帝國版圖,開始設立城牆,隨改朝換代,從日治到戰後的拆除行動,城牆消失,之後的文資保存意識興起,部分城門被陸續指定為古蹟,總體性的「台灣府城城門及城垣殘跡」,更升格為國定古蹟。城牆圍塑的空間感、城內外交流與生活記憶,至今仍存在今日生活,觀賞展覽之際,大家一起想像府城城牆的未來。 府學與縣學除推動官學教育,也開科取士,當時赴科學應試者,還準備小抄作弊。(記者林雪娟攝) 在展間,民眾可看見「米舖公較」,在沒有電子秤的年代,用容器為測量重量工具,然各家用品難免有誤差,以商業公會組織提供的「公較」唯一標準;「石駝」為店舖用來確定物品重量工具;你知道城門是用何建材完成?包括三合土方、紅色面磚及花崗石條;民俗品部分,府城特有的做16歲所需用品、製餅需要的餅模、茶行販售的茶時的包裝紙及經營者來往台灣和廈門所需的護照,另外還有應考時,考生攜帶的小抄,令人莞爾。種種物件,讓人更清楚當年人們生活百態。展期至8月底。 (記者林雪娟) 做十六歲是府城特色,將七娘媽亭燒給七娘媽,完成儀式後,代表孩子成年了。(記者林雪娟攝)

Read More

軟組織超音波檢查 揪關節發炎

關節內注射合併藥物 1週內改善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一名60歲女性,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數年內已有多處關節變形,即便接受治療後,雙側手腕持續腫痛。有次就醫經軟組織超音波檢查發現,其雙側手腕顯現高度發炎訊號。後續在接受關節內注射、合併多重藥物調整下,1週內疼痛改善逾7成。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賴佩幸表示,軟組織超音波檢查搭配關節內注射是正規且安全的治療方式,既大幅降低藥物加量需求、減少不必要暴露的藥物副作用,更能及時顯著改善病人不適。此外,免疫相關皮膚疾病也是風濕免疫科的範疇,搭配不同類型的抗組織胺藥物、外用局部免疫調節劑,並視病情輔以使用小分子藥物或單株抗體,協助病友快速穩定病情且兼顧生活品質。她分享,曾有一名20歲的學生,長年旅居國外,全身大面積乾癬合併異位性皮膚炎,長年深受其外觀紅疹與癢感困擾,使用免疫調節藥物、小分子藥物與外用藥膏後,1週內其大面積紅疹已有9成獲得改善,全身癢感也明顯消減。

Read More

社區影像紀錄人才培訓班 記錄眼底台南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由市政府新聞及國際關係處主辦的「一一四年社區影像紀錄人才培訓班」即日起開放報名。無論是否具備影像專業,只要對影像有興趣,想學習用紀實影像訴說台南生活的故事,都歡迎參與影像創作培訓班。 新聞處表示,參與本次「社區影像紀錄人才培訓班」的學員,將在專業師資帶領下,透過七十三小時課程穩紮穩打地學習,課程涵蓋田野調查、計畫撰寫、拍攝實作到後製剪輯等完整系列課程,並由深具實務經驗的導師陪伴分組實作,讓學員能在結訓時完成一部獨一無二、富含台南味的影像作品。 這些深入地方的影像成果,不僅豐富台南的文化面貌,並為台南地方文史、常民記憶留下見證。此外,這些作品也將安排於台南市有線電視第三公用頻道公開首播。 「一一四年社區影像紀錄人才培訓班」課程上課時間自六月十四日至八月十七日,固定於每週三晚上與週六全天上課。上課地點為台南市百達文教中心(歡迎年滿十八歲,對台南在地文化紀錄、報導或社區人文風采有興趣之台南市民,及台南市政府所屬機關在職公務人員,即日起報名參加。報名方式:請至 http://www.south.org.tw/dv114 線上填寫報名表並附上簡要影像拍攝計畫。

Read More

品嘗台南農產 星國團媽好評

南市府農業局在新加坡舉辦「團媽團購品試吃推薦會」,獲得熱烈回響。(農業局提供) 記者翁聖權∕台南報導 南市府農業局近日在新加坡「新台灣館」舉辦「團媽團購品試吃推薦會」,由台南農漁特產品業者提供試吃介紹產品,並邀請當地具代表性的六名團購主前來品嘗,獲得熱烈回響。農業局盼透過這些團購主的推薦與分享,將台南好味道推廣至更多當地家庭,打開海外通路新契機。 農業局代理副局長吳威達表示,這次「團媽試吃品嘗會」試吃會除由業者介紹來自南市區漁會的魚味餅、綠園牧場的麻豆紅文旦柚汁、鮮榨鳳梨汁、黃金蕎麥的海苔、蕎麥茶、芝麻先生的創新芝麻製品、冠森合作社的草菇雞湯、草菇麵料理,以及淨斯x健醴生醫的機能性食品等品項外,再加碼推薦蒲燒鯛魚片、梅汁氣泡飲與地瓜鮮奶等創新農產加工品,讓現場團購主耳目一新,讚不絕口。 農業局說,現場團購主與業者互動熱烈,多名團購主、團媽表達合作意願,對產品品質與創新印象深刻。其中草菇業者推出的草菇麵與草菇雞湯湯頭鮮美、風味獨特,獲得團媽一致好評;芝麻先生的芝麻糕、芝麻棒等天然製品,也深受肯定,認為兼具健康、美味與市場潛力。 此外,具有台灣地方特色的西瓜綿湯也讓團媽感到驚艷。她們認為此道料理新鮮味美,十分適合作為日常家庭主餐之湯品;而清爽酸甜的梅子汁與地瓜鮮奶,亦被讚為炎炎夏日的解渴首選,預期未來在新加坡市場可望吸引更多關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