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安婦幼專欄 〉子宮頸癌疫苗應正名為HPV疫苗

目前HPV疫苗未涵蓋所有病毒型別,女性雖有接種HPV疫苗,仍需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幸福安診所提供) 〈 幸福安婦幼專欄 〉 打針可以預防子宮頸癌?是的,因為99%以上的子宮頸癌,是感染HPV(人類乳突病毒)所導致的,所以預防HPV的感染,就能夠預防子宮頸癌。這個疫苗的保護力很不錯,可以預防7-9成的HPV感染。 HPV的主要感染途徑是性行為,經由皮膚、黏膜和體液的接觸而來。它喜歡住在黏膜和皮膚裡(在生殖器和口咽,男女不拘),被HPV感染後,有9成機會身體會自動在1年內把它清除,但若清除不了,持續被感染超過1年,病毒就有可能慢慢地將我們的細胞癌化(去哪裡就癌化到哪裡)。所以子宮頸癌疫苗,應該被正名為「HPV疫苗」!它能預防很多種癌症,包括外陰癌、陰道癌、肛門癌、口咽癌、舌癌、陰莖癌…等等。 HPV其實有很多種型別,如果想知道自己身上現在有沒有人類乳突病毒的感染,可以做「HPV晶片」檢查。九價子宮頸癌疫苗因為能預防九種HPV感染,所以目前是市場主流,除了高致癌風險的型別之外,6號和11號HPV(感染後會造成生殖器疣,俗稱「菜花」),也被包含在預防之列,所以九價疫苗除了預防以上所述的癌症之外,也能預防菜花。 但疫苗畢竟是用來預防疾病,而不是治療疾病的。所以如果能在初次發生性行為之前就施打,預防癌症和菜花的效果會最好。一般建議,在打疫苗之前,並不需要先做HPV晶片檢查,因為即使身上已經帶有某種型別,疫苗還是能預防其他型別的HPV感染。 在年齡上的建議是,9歲以上就可以施打,越年輕的人對疫苗的反應越好,但對於已經有過性行為、已經生過小孩,或年紀大一點的熟男、熟女,疫苗的保護效果也還是不錯。 HPV疫苗總共要打完3劑才算完成(9-14歲者,共2或3劑皆可),保護力持續至少有10年以上,3劑打完後不需再補接種。另外,懷孕中並不建議施打(餵奶中可以),所以如果在3劑中間,意外發現懷孕,則必需暫停施打計畫,等生產完後再盡速補施打(研究顯示不會影響效力),這些在3劑中間意外發現懷孕的案例(即使回推發現,施打時已經是初期懷孕),研究顯示並無不良報告,所以不用擔心。 (作者∕台南市幸福安診所婦產科醫師莊曉婷)

Read More

十三歲國中生猝死!母親控在校遭霸凌餵毒

死者母親在臉書po文控訴其兒子疑似在校被霸凌餵毒,(記者翁聖權翻攝) 記者翁聖權/後壁報導 台南市後壁國中一名十三歲學生廿四日凌晨在家中發生痙攣、抽搐等症狀,家長送往柳奇醫院急救,但搶救四小時仍不治。死者母親廿七日在臉書po文控訴指,其兒子疑似在校被霸凌餵毒,該文章引發熱議,目前市府相關局處與檢警均已展開調查中。 該名國中生母親在臉書發文指稱,兒子廿四日上午離世,死亡原因目前不明,但醫師抽血檢驗,發現體內有毒藥物中毒反應,目前正在進行司法程序解剖驗屍;有學生出面指證,她兒子在校被同學長期霸凌,甚至帶到廁所強迫餵毒咖啡。她po這篇文章的用意,「是想讓大家知道,現在這社會真的太恐怖了,還餵毒,希望大家也多多注意小孩在學校的狀況」。 針對上述指控,後壁國中校長高儷玲聲明說,林姓學生因故自二月二十日起即請假在家,直至二月廿四日接獲家屬通知學生於家中因身體不適送醫後不幸離世。學校對此深感哀痛,並向該生家屬致上最深切的慰問。該校已主動完成校安與社政通報,並依規受理家長申請疑似霸凌案件與啟動調查。家長另已向警察局報案,本案已進入司法程序,學校也會全力配合檢調之調查,在真相尚未釐清前,請外界不要穿鑿附會,增加不必要的困擾與傷害,也期待司法早日釐清調查結果。 高儷玲說,學校已請輔諮中心入班對學生進行團體輔導,並請導師及家長持續關注學生的情緒反應,後續也將持續給予家屬輔導關懷及協助。 據了解,檢警相驗屍體時,未發現明顯外傷,預計下周進行解剖釐清確切死因。南市教育局、社會局獲悉後,也均派員調查與關懷慰問。

Read More

瑞芳母「伴女兒乾屍」6年 高大成揭疑點:相當奇怪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新北瑞芳一名婦人因為女兒生前交代死後七年才能下葬,就將女兒的遺體放置房間,全年二十四小時開冷氣,遺體變成乾屍,嚇壞鄰居。中山醫大法醫學科主任高大成二十七日分析,疑點是李母竟知道保存屍體,包括低溫、乾燥、空氣流通和抹油,而非一般人除屍臭用水洗,相當奇怪,推測有人教她。 據了解,李母表示,是因女兒遺願不要下葬,存放房間,全年開冷氣低溫保存,且每天擦拭,伴屍至今,疑因無力繳電費才曝光。 高大成表示,重點是李女死亡原因,為何李母不報警?最大疑點是為何李母知道避免屍臭要用低溫,還知道空氣流通、空氣乾躁,還會抹油,遺體才變成乾屍,這點相當奇怪。 高大成質疑,李母不知如何處理女兒喪葬問題,卻知道保存屍體?這也是重點,怎麼如何厲害,推測應該有請教過別人。 高大成說,死亡原因是重點,因為女兒的死亡,李母並未得到好處,像國外有啃老族怕長者因年金隨著死亡無法領取,因此隱瞞死訊,但此案並非如此。還有要釐清財產問題,這才是重點,因乾屍形成有一定條件,要在乾燥空氣下,在攝氏二十度到二十二度,有空氣流通;李母還知道要用油擦拭,真的很厲害,一般人遇到屍臭會用水擦拭或清洗,但一旦用水擦拭或清洗,會造成遺體頭髮脫落、破皮,用油就不會。 高大成推測,使用的油應該是不能吃的油,例如松香油,才不會引起動物啃食,若使用如沙拉油等,可以吸引螞蟻等,遺體用油擦拭,可保持表面達到防護作用,加上空氣流通,最快約三個月變乾屍,應該是有人教李母。

Read More

〈社論〉稅收超徵失控,財政問題應以制度矯正

去年稅收超徵5283億元,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立委在立法院議場中高舉「發現金10000元 還錢於民」標語。(中央社) 去年稅收超徵五千兩百八十三億元,再創歷史新高,日前國民黨智庫公布民調,近六成六受訪者贊成普發現金。近年來稅收超徵要不要普發現金、還稅於民已成為朝野爭辯的年度大戲,而其背後的癥結,在於稅收預估嚴重失準;而除了稅收連年鉅額超徵之外,以特別預算規避舉債上限、未償債務攀升、財政收支劃分等等問題也更趨惡化,這些問題應從制度面徹底檢討、矯正。 由於經濟環境、稅制等因素變動,稅收預估數與實際徵收數出現落差屬於正常現象。二00四至二0年期間,二00五年超徵一千八百七十七億元超徵最多,二00九年短徵兩千五百三十八億元為短徵最多;這十七年有六年超徵逾一千億元、四年短徵;預估數與實際徵收數落差最小的一年是二0一0年,僅超徵四十六億元。簡言之,如果預估數與實際徵收數的落差能以經濟、稅制等實情做出合理解釋,應屬無可厚非。 問題在於,二0二一年起稅收超徵猶如脫韁野馬,幾呈失控。二0二一年超徵四千三百二十七億元,為總歲入的百分之十八點一;二0二二年超徵五千二百三十七億元,為總歲入的百分之十九點三;二0二三年超徵三千八百六十億元,為總歲入的百分之十三點三;二0二四年超徵五千二百八十三億元,為總歲入的十九點四。如此的失準程度,恐怕也是世界級的「台灣奇蹟」。 稅收預估嚴重失準恐讓一般民眾誤以為國家財政超級充裕,這已是個大問題,而且幾年下來並未見到財主單位提出改善之道。更進一步的問題是,除了理應加速償還債務之外,對於如何運用超徵稅收不僅朝野莫衷一是,民進黨政府的態度也像初一、十五的月亮不一樣;尤其是二0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到二0二三年一月三日四天之內,民進黨政府從不發現金大轉彎到普發現金,決策改變之快更是令人嘆為觀止。 二0二三年民進黨政府決定普發現金六千元,是否為了選舉大撒幣?一直引起質疑;再者,連續性的大幅低估歲入是否為了規避國會監督?也總是啟人疑竇。甚至,民進黨政府說要優先用於償還債務,但國債鐘上的中央政府債務未償餘額,還是從二0一六年五兆四千多億元突破六兆元大關,「債留曾孫」的問題並未獲得紓緩。 「債留曾孫」又和近年來財政紀律失守有關,而財政紀律失守又和民進黨政府大開特別預算巧門有關。蔡英文執政八年期間,編列的特別預算合計達近兩兆五千億元,但民進黨政府以完全執政優勢,在這些特別預算條例中排除適用《預算法》、《公共債務法》、《財政紀律法》等法律的舉債上限限制。去年立法院預算中心就警告,以今年度狀況計算,一年以上未償還公共債務要四十一年多才能還清,果然是「債留曾孫」! 當然,有些當家的總是會喊錢不夠花,例如今年中央政府總預算被在野黨刪減之後還是史上最多,但賴政府卻還是拚命喊窮。賴政府不僅想把歲出極大化,還想盡量把地方的錢抱在手上由中央掌權分配,以至於在野黨通過財劃法修正案之後,賴政府卻提覆議、不想認帳。問題是,賴總統過去也主張修正財劃法,但在野黨提出修正案之後賴政府卻始終不提行政院版,顯然賴政府是無心解決這個長期存在的大問題。 財政問題更趨惡化,晚處理不如早處理,從制度處理可降低人為因素干擾,方為上策。

Read More

藍民調:過半支持還勞工7天假

記者王超群、吳文欽∕綜合報導 國民黨智庫二十七日公布「恢復國定假日」民調,結果顯示百分之五十六點七民眾支持還給勞工七天國定假日,僅百分之十九點三不支持。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強調,立法院應正視勞工工時過長、國定假日偏少的問題,並指示黨團積極推動相關修法。對此,民進黨團回應,願正向討論,並在合理前提下建立全國一致的制度。 根據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委託的調查,超過六成民眾支持勞動節全國放假,贊成將教師節、台灣光復節、行憲紀念日恢復為國定假日。 目前,朝野立委共提出十九項《國定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修法草案,內容涵蓋勞動節全民放假、恢復教師節、台灣光復節及行憲紀念日為國定假日,均在討論之中。 立委柯志恩表示,多年來台灣始終擺脫不了過勞威脅,雖然二0一六年政府為推動「一例一休」、每週工時限制為四十小時,但卻以犧牲勞工假日來平衡工時的減少。 柯志恩認為,依據勞動部去年統計,台灣勞工平均年總工時達二千零二十小時,在三十九個主要國家地區排名第五,在亞洲排名第二,僅次於新加坡,顯然未真正改善勞工過勞現況。 朱立倫表示,台灣公共假日數量亦低於日本、韓國、香港及大陸。立法院應正視勞工需求,推動「還假於民」,恢復七天國定假日。 國民黨立委羅智強指出,根據民調,支持恢復七天假日的比例在各年齡層皆超過百分之五十,且年輕族群支持度高達百分之八十七點六,顯示民意高度期待政府回應訴求。 對此,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表示,若要修法,各方對假日天數與適用對象看法不一,較具彈性的方式是依「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處理。黨團支持行政院立場,願正向討論,在合理前提下建立全國一致制度。

Read More

林靜儀小腦袋事件 藍籲下台卓揆道歉

國民黨團二十七日批評衛福部次長林靜儀「官威一流、辦事無能」,要求行政院長卓榮泰對此公開道歉,並促請林靜儀立刻下台。(記者王超群攝) 記者王超群、黃翠娟、吳文欽∕綜合報導 國內急診壅塞問題日益嚴重,衛福部次長林靜儀發言與行為引發爭議。國民黨立院黨團二十七日批評林靜儀「官威一流、辦事無能」,要求行政院長卓榮泰對此公開道歉,並促請林靜儀立刻下台。 國民黨團首席副書記長羅智強指出,醫護流失率持續攀升,醫療量能面臨崩潰邊緣,政府卻輕忽危機,反而對求援醫師嗆聲。他痛批:「綠門酒肉臭,急診病死骨,靜儀小腦袋,政府大官威。」林靜儀不思解決問題,反倒忙著與醫師爭論,形同「作秀式官員」,完全不適任衛福部次長一職。 羅智強指出,針對此爭議,卓榮泰僅以「失言」形容,並承諾會要求林靜儀檢討;然而林靜儀不僅未對醫護誠心道歉,還反嗆醫師為「來路不明」。質疑卓榮泰「押著林靜儀道歉」的說法根本是空談,呼籲行政院正視問題,別讓基層醫護受害。 立委陳菁徽表示,護理人員長期超時工作,待遇未獲合理提升,導致離職率逐年攀升;醫療量能不足與護理人員大量出走,正是急診壅塞的根本原因。 國民黨團要求卓榮泰對社會大眾、醫護人員公開道歉,並要求林靜儀立即請辭,為其不當言行負責。 對此,總統賴清德說,政府會透過各縣市衛生局,加強督導、調度急診病床,同時持續強化各醫學中心的院內病床調度,以及發揮緊急醫療網功能,加強區域醫院間的聯防機制。 行政院長卓榮泰則在行政院會表示,請衛福部周延規劃醫護人員的權益維護與津貼計算,讓醫護人員的工作尊嚴與延續性,獲得普遍性的滿足,同時,衛福部須持續改善急診調控與分流制度,推動「教考用合一」平台,充實醫護人力。

Read More

送父最後一程 柯解除禁見至3/10

北院二十七日召開調查庭,裁定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即日起到三月十日解除禁見與通信,可會面母親、妻子等人。圖為柯媽何瑞英(前右二)在柯文哲妻子陳佩琪(前右)攙扶下出庭陳述。(中央社)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前台北市長、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及政治獻金案,遭羈押禁見至今,其父柯承發於十七日病逝,家屬預計於三月十日舉辦告別式。為送父親最後一程,柯文哲二十六日委由律師向台北地院聲請解除「禁止接見、通信」;北院二十七日召開調查庭裁定,即日起至三月十日暫時解除柯文哲的禁見及通信限制,允許與母親、妻子陳佩琪及弟妹等四名親屬會面,共商治喪事宜。 台北看守所指出,因裁准解除禁見的時間已逾下午四時,二十七日不辦理接見;另適逢二二八日國定假日也不辦理接見,最快辦理接見時間為三月二日。 柯文哲的妻子陳佩琪與母親何瑞英到庭陳述,柯母情緒激動,掩面痛哭。庭審歷時約一個半小時,法官經評議最後裁定解除柯文哲禁見,但僅限於家屬間的會面。 陳佩琪於庭後表示,感謝法官的審酌與裁定,讓柯文哲能在告別式前與家人團聚。然而,她對檢察官堅持禁見與通信僅能解除至三月十日表達「極度不諒解」,並質疑「難道一個人的生命,告別式結束後就全部終結了嗎?」她認為,此舉不僅不合理,也未能充分考量家屬的情感需求。 陳佩琪指出,柯文哲在庭中強調「我們問心無愧、不用求人」,並表示尊重法官的裁定。她也感謝法官在庭上提醒,若檢察官持續抗告,恐影響告別式流程討論與安排。陳佩琪強調,柯承發的生命在家人心中將無限延伸,此次解除禁見雖為短暫,但對家屬而言意義重大。

Read More

紀念228 朱籲賴放下對立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國民黨二十七日舉行「希望記取,弭平傷痛」活動,黨主席朱立倫偕同二二八事件家屬代表、黨務主管及多位黨籍立委,前往台北市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獻花致意。朱立倫表示,二二八事件是台灣歷史的重要日子,七十八年後在此悼念,目的在提醒社會和平的重要,並強調執政者應謙卑反省,共同推動社會和諧,避免對抗與鬥爭。 朱立倫指出,過去國民黨曾犯錯,需持續反省;目前執政的民進黨政府,也應以謙卑的態度面對民眾與社會議題。 朱立倫表示,和平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社會應避免對立與鬥爭;但自去年以來,社會充滿朝野對抗。特別是近期的「大罷免」活動,更加深社會分裂。 針對未來朝野關係,朱立倫強調,國民黨會持續自我反省,也認為執政黨有責任促進社會和諧。他呼籲民進黨與總統賴清德放下對立,與在野黨合作,共同推動台灣重大政策與建設,讓社會和諧,人民安居樂業。 二二八事件家屬代表洪顯詔也於現場致詞表示,歷史應該被記住,但不應被用來製造社會亂象。他強調,社會若亂,國家就無法安定,人民難以生存;唯有放下對立、發揚愛與和平,社會才能持續進步。呼籲各界:「讓歷史翻頁,了解歷史的教訓,攜手邁向和諧與和平的未來。」

Read More

賴助理禁令 羅智強:正人先正己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身兼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賴清德日前在民進黨中常會表示,將向民進黨所有民意代表約法三章,明訂配偶及三親等以內血親、姻親,不宜擔任公費助理。對此,國民黨立院黨團首席副書記長羅智強二十七日表示,正人先要正己,質疑賴清德是否能做到不任用親戚擔任國策顧問? 羅智強指出,許多民意代表聘用三親等內親屬擔任助理,關鍵應在於是否有實質工作?若為人頭助理則屬違法行為。他質疑,賴清德若要求黨內遵守標準,是否也應檢視自身是否以相同標準處理國策顧問任用問題。 羅智強質疑三親等不得任公費助理的立論基礎,認為此舉僅因應民進黨立委林岱樺事件而提出,並非針對制度改革,反而顯示賴清德對林岱樺「政治干預司法」言論的不滿。他表示,若以此標準檢視,應優先檢討民進黨內夫妻共同擔任政務官的情況,否則難以服眾。

Read More

全國擲飛機賽 台南包辦冠亞軍

西港國中、中山國中在全國手擲機飛行競賽分獲冠、亞軍。(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由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主辦的「第十四屆全國手擲機飛行競賽」公布成績,台南學子表現優異,勇奪多項大獎,其中西港國中「西中SMY翱翔4號」奪得特優獎第一名,中山國中「中山SYM若緯的寶貝羊」獲得特優獎第二名,海佃、西港、中山國中等另外七支隊伍也榮獲優等、甲等及佳作等佳績。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手擲機競賽是一項融合科學理論與創新實踐的活動,學生必須在有限材料內設計出最佳飛行器,從機身重量、機翼角度到投擲力度,都需經過縝密計算與調整。這項比賽不僅訓練學生的科學思維,也讓他們在面對問題時能臨場應變,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本屆競賽中,西港國中學生蔡博全、謝濬桔勇奪全國第一名。指導老師黃新富說,如何讓機體穩定飛行、延長滯空時間,每個細節都需要仔細推敲與測試。參賽學生蔡博全則分享,從最初對手擲機一無所知,到能夠獨立製作,甚至思考如何讓飛行更穩定,這段學習歷程讓他深刻體會科學與實作的樂趣,這次比賽最具挑戰的部分是如何應對風向變化,透過不斷調整飛行角度與拋擲手法,才能讓飛機達到最佳狀態。 中山國中在手擲機競賽中也表現出色,指導教師黃莉珺表示,學校已連續多年指導學生參與這項競賽,透過實作訓練與經驗傳承,讓每一屆學生都能累積更精進的技術。參賽學生吳冠佑與鄭潔音分享,比賽不僅是技術的比拚,更是一場需要團隊合作的挑戰,除了學習飛行器製作,如何正確投擲飛機也是一門學問,手勢、力度、角度甚至當時的風向、風速都會影響飛行表現,他們時常遇到問題,但也因此與隊友建立了更緊密的合作關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