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保險金融教育研討會 朝陽科大保金系奪雙冠

朝陽科大保險金融管理系學子勇奪論文競賽及保險金融商品創意競賽全台第一。(朝陽科大提供)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保險金融產學界年度盛事「2024全國保險金融教育研討會」,今年邁入第18屆,匯聚了保險金融業界、學校以及學生三方力量,探討最新保險金融發展趨勢。朝陽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研究生林恆均以「CEO特質、CEO過度自信、行政裁罰對ESG評等之影響」勇奪論文競賽全國冠軍;大四學生粘佑儀、李淯瑄、劉津汝、陳英祺等4人則以「整出事、醫定賠、美問題」醫美保險為題,勇奪保險金融商品創意競賽全國冠軍。 論文競賽首獎朝陽科大保金系學生林恆均(右)與管理學院院長傅鍾仁(左)。(朝陽科大提供) 今年研討會以「綠色金融-建構永續金融生態系」為主題,邀請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簡董事長仲明進行專題演講,吸引來自全國7所大專院校145隊共480名學生參與,激烈競爭,最終有40組隊伍成功進入決賽。朝陽科大保險金融管理系學子表現出色,囊括論文競賽、保險金融商品創意競賽、實習心得競賽及實務專題競賽共16項大獎,成為全場最大贏家。 朝陽科大校長鄭道明表示,朝陽保金系是全國唯一培育兼具保險、銀行與證券三合一專業專長的系所,實習制度結合產險、壽險、銀行及證券公司,學子畢業即能就業,成立「金融科技學程」與「數位金融微學程」。 榮獲保險金融商品創意競賽冠軍之朝陽科大保金系學生粘佑儀、劉津汝、李淯瑄與保金系主任陳美夙(左二)。(朝陽科大提供) 管理學院院長傅鍾仁強調,研討會讓全國保險金融相關系所的學子齊聚一堂,透過競賽的訓練,提升保險金融領域的實務操作、創意創新及團隊合作能力。 保險金融管理系主任陳美夙則表示,朝陽保金系課程結合「CFP認證理財規劃師」國際證照及「產壽險核保理賠」專業進階證照,扎實的專業訓練,透過實務專題及實習心得報告,增強學子對保險金融業相關議題的認知,成為保險金融就業市場上的搶手人才。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台史博國際特展〉跨.1624:世界島台灣

具有「重要古物」文資身分,1646年的《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的起源與發展》巨冊。(記者林雪娟) 全球唯一寫實描繪17世紀西拉雅人形貌細節的西方早期油畫〈尤紐士牧師為蕭壠社人宣講及施洗圖〉。(記者林雪娟) 由台灣歷史博物館、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合辦的國際大展「跨‧1624:世界島臺灣」,集結荷蘭國家博物館、荷蘭國家檔案館、日本神戶市立博物館等近20所國內外代表性館舍,共百餘件精品,正於台史博展出,500坪超大空間,跨洋文物齊聚一堂,國家寶藏首度展出,呈現海洋台灣磅礡氣勢。 台史博表示,1624年是台灣與世界相遇年份,也是台灣歷史重要記憶點,特展回顧台灣在17世紀進入世界舞台,躍上世界貿易網絡,成為東西方兩大航線交會點歷史。展覽企圖以台灣為中心,翻轉過去以中原史觀及殖民論述的刻板印象。 具有國寶潛力的〈18世紀末御製臺灣原漢界址圖〉。(台史博提供) 為呈現台灣海洋時代貿易品、人群、知識與文化交會盛況,多件國內外借展文物,均是首度在台灣公開展出,如全球唯一寫實描繪17世紀西拉雅人形貌細節的西方早期油畫〈尤紐士牧師為蕭壠社人宣講及施洗圖〉,可進行文化探討。另,展出世界4大洲圖‧48國人物圖屏風,這幅大型屏風畫的核心內容為4大洲地圖,並且融合東西方知識及世界觀,圖上描繪與各國相關人物及海外動物,甚至還有東西方各自的神話傳說,而台灣也出現在其中,標示為「東寧」。另有清代岸裡社頭目潘敦仔畫像、明代萬曆號沉船出水的景德鎮窯青花瓷器等。 展覽展出世界4大洲圖‧48國人物圖屏風。(台史博提供) 具有國寶潛力、旅法台灣侯氏家族所藏〈18世紀末御製臺灣原漢界址圖〉,明白揭示當時台灣島上的族群界線,界線沿線卻是台灣多元族群互動交流最密切地帶,顯現出統治者的族群分割,無法掩蓋多元族群交流密切事實。陳澄波描繪台灣東北角海景的油畫〈濤聲〉,呈現「海洋台灣」在不同歷史階段的各個面向。 台史博也拿出從未公開展覽,具有「重要古物」文資身分的壓箱寶,1646年《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的起源與發展》,這兩巨冊超過兩千頁的古籍,收錄1602年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VOC)於亞洲各地的活動紀錄,亦包含對台灣西拉雅人描述。 除展品,展間以海洋、航線為核心設計元素,藉由沉浸式體驗、AR「海怪濾鏡」、AI人像生成等,令人彷彿徜徉在400年前的時空之中。展期至6月底。 (記者林雪娟)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南英影視畢展 秀咱欸視界

南英影視科結合台南400主題舉辦畢業展演。(記者施春瑛攝) 南英商工電影電視科日前舉辦第24屆畢業成果展「視界攏囍咱欸」,今年主題結合台南400,以最接地氣的風格布置會場,將這3年共同經歷的大小舞台串連成一齣50分鐘的大戲,象徵高中時期,將所有技藝聚集在一身。 校長陳志隆表示,南英電影電視科成立至今24年,是南部擁有表演夢、影像夢孩子的築夢工場,在南英有很多展現才華的機會,找尋自我價值。年年舉辦成果展呈現3年所學,幕前表演-主持、歌唱、舞蹈、戲劇等,幕後工作人員-影片製作、燈光音響、現場轉播,傳承影視科的精神與實務技能。 電影視科主任蔡佳玹表示,本屆學生從國中就下定決心要加入影視科,不僅能文擅舞,攝影、舞台燈光音響、造型彩妝等幕後技術更是難不倒,3年來累積無數經驗,技術相當成熟有水準,今年仍然秉持校訓「追求卓越邁向高峰」精神,展區設計在大禮堂,展現出台灣在地人情味以及台南的風情。 舉辦一場展演活動需要很多人同心協力,負責編導的鄭宜琳說,看著自己的戲被呈現,有種說不上的喜悅。這場戲將是自己與同學們這3年的回憶,發生過的喜怒哀樂,同時也乘載了大夥成長的過程,為大家留下美好的回憶。 鄭宜琳表示,今年畢展的口號「哩囍阮欸貴人,阮囍哩欸哈尼」,主要是傳達擁有這些專業的師資及專業的培訓才能有今日的他們,同時也包含了感恩的意涵。成果展中也邀請紀錄片專題主角到場,還邀請合作設立藝術職群技藝課程的國中生一同參與本次活動,更有歷屆學長姊返校為學弟妹加油,展現影視科創新求變、團結一心的精神。 影視科校友們說,今年專題紀錄片議題也很特別,能找到在地老店-邱家小卷米粉以及昭安理髮廳、畫糖蘇師傅,記錄職人精神,跟餐管科一起探討浪費食物議題,還入圍全國專題競賽與螺絲起子影展,同為影視人他們也與有榮焉,祝福學弟妹們畢業快樂,迎向人生新篇章。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口埤實小城鄉共學 滿載而歸

新化區口埤實小推展生態體驗交流學習,帶領他校學生進行攀樹。(記者黃文記攝) 新化區口埤實驗小學深耕在地遊學,將社區豐富的自然生態與山林、水域環境轉化為課程及教學資源,讓學生探索體驗,成為學校發展特色,亦獲得部落民眾及家長的贊同和支持。這學年已有大灣高中國中部、新化國中、南大附小、龍崎國小、大新國小等校學生到場體驗與學習,師生均滿載而歸。 口埤實小校長王朝賜表示,為了分享優質的學習課程,讓更多學校的學生能體驗,特別申請教育部戶外教育優質路線專案,選定中興大學新化林場、虎頭埤風景區兩大景點,進行低海拔山林生態探索、攀樹與樹冠層生態觀察、野外求生與定向越野、水域獨木舟體驗、單車探索湖濱生態等教學項目。每年約能提供6-10所學校的服務量,促進他校學生的戶外教育學習。 王朝賜指出,這項教學活動分為共學與交流、體驗教學、心得成長分享等階段。首先,外校學生到訪時,需先與口埤實小的學生相互認識了解,進行學習經驗的交流與共學,讓彼此因知識互換而獲益。 接著是各路線的體驗學習,新化林場與虎頭埤的林相多元,桃花心木、樟樹、相思樹、柚木、阿勃勒等青翠蓊鬱;常見動物有大冠鷲、白頭翁、畫眉鳥、五色鳥、斑鳩、松鼠等。多數學校的學生均未曾享有如此優質的學習環境,因此無論是攀繩在樹冠層觀察自學、分組在草原樹林探索共學、騎腳踏車在湖濱體驗水光山景、划輕艇在湖面優游徜徉,都興致高昂,回味無窮。 每位參與學生均能說出自己的學習心得,滔滔不絕、侃侃而談。這項體驗學習深獲各校肯定,紛紛申請能增加交流機會,深化戶外教育的功能及學習面向。 (記者黃文記)

Read More

竹縣國中及國小暨幼兒園教師甄選初試 2日同時登場

竹縣國中及國小暨幼兒園教師甄選初試二日同時登場,十五縣市同一天筆試,可望提高錄取率。(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一一三學年度國中教師聯合甄選及國小暨幼兒園教師甄選初試二日登場,國中初試考場設於竹北市的勝利國中,甄選開缺類科多達十二類,開缺共計一百零七名,平均錄取率高達百分之十點四。 竹縣府表示,國小暨幼兒園教甄初試則是在湖口鄉新湖國小舉行,共七個類科開缺計一百一十四名,經推估部分考生重複報考不同縣市,在十五個縣市政府教師甄選策略聯盟同一天筆試的前提之下,應考人選擇其志願縣市,今年應考教師上榜率可望提高。 縣長楊文科表示,繼日前宣布自一一三學年度起,提升代理教師薪資至專任教師水準,新竹縣今年亦透過辦理教師甄選,持續努力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教育服務。應考者欲脫穎而出,通過初試、複試考試成為正式教師,還是需要相當的實力,新竹縣政府將秉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辦理本次甄選,讓甄試圓滿落幕,也為新竹縣選出優秀的師資。 教育局長楊郡慈除慰勞並勉勵所有承辦學校團隊同仁及甄選工作人員的辛勞外,更特別提醒及重申甄選試務工作各環節嚴謹度及確實性,期望聯合甄選能夠順利完成外,更期待優秀的教師夥伴加入竹縣教育行列。

Read More

台南大學畢業典禮遵循傳統鳴鐘、祭孔

南大畢業生在校園內的阿勃勒樹下合影。(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大學二日舉行一一三級畢業典禮,今年共有一千四百零二名畢業生,除了依照往例在校內的百年鐘樓進行鳴鐘儀式,及前往台南孔廟祭孔外,下午在體育館進行的畢業典禮,在校師生更用滿滿的祝福歡送所有畢業生。 承襲傳統,南大今天上午於府城校區南大鐘樓前進行「鳴鐘儀式」,南大鐘樓是建校百年時的紀念鐘樓,鐘上刻有「春風化雨」、「百年樹人」,每年畢業典禮都會邀請退休師長、傑出校友及畢業生代表共同鳴鐘,開啟畢典序幕。 接著師生前往台南孔廟進行祭孔儀式。南大表示,這是南大從民國三十八年就傳承的畢典儀式,象徵尊賢謝師的優良傳統,並由畢業生代表以清廟之音譜曲吟唱「讀告聖文」,依循古禮行獻貢禮。雖然過程中下起大雨,畢業生仍踴躍參加,向孔子及師長致上感謝之意。 南大在校內體育館舉行畢業典禮。(記者施春瑛攝) 正式畢業典禮於下午二時在該校中山體育館舉行,除主會場外,也在校園內設置視訊轉播觀禮區,讓所有家長親友能同步見證子女學成榮耀的時刻。典禮上,前教育部長吳清基、前教育部次長吳鐵雄、馬來西亞人才培育暨產學合作協會會長彭道章以及校友總會理事長吳東林等各界貴賓均到場給予畢業生勉勵與祝福。校長陳惠萍則以「誠信」、「感恩」、「當責」期勉畢業生,並祝福所有畢業生前程似錦、展翅高飛。

Read More

〈中華學園〉白鶴陣

台南市後港國小一年甲班 ◎林阜邦

Read More

〈中華學園〉變異狗

台南市西港國小三年孝班 ◎黃浚宸

Read More

實踐大學應中系推展 以無限大為中文的未來下註解

實踐大學應用中文系學生推展,以「無限大」為中文的未來下註解,學子也以山海經故事製作美麗服飾。 (學子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實踐大學應用中文系學生即日起於吳園公會堂舉辦第十四屆畢業專題成果發表展,主題為「∞」無限大符號,展現學子由多方文化,打破傳統中文窠臼,創造無限可能! 學子表示,在展覽中,將可看到許多媒材和文字結合的藝術表現及豐富多元的創作作品,即使現實生活中各項束縛,透過無限,在自由空間裡,讓心靈解鎖。 學子們發揮創意,將文字寫成遊戲作品,有結合VR的恐怖解謎遊戲劇本,讓你在展場直接進入遊戲,沈浸在故事裡;也有現今最流行的「幹話」桌遊,如《文言幹話王》桌遊及恐怖解謎遊戲《求冥牌》和《彌愿》,誰說文字枯燥又乏味。 身為中文人,學子也化身為說故事高手,透過小說、繪本、劇本、旅遊書和散文等不同樣式,每個故事風格和主題大不同,有百看不膩的吸血鬼主題、腐男腐女最愛的耽美故事,也有經典再現的金庸武俠小說、山海經、聊齋誌異,還有能夠觸動人心、讓人會心一笑的繪本系列,包羅萬象。 妙筆可生「花」,現場也有搭配故事所製作的各式手作藝品,如以山海經所製成的服飾,將種種神話動物實體化,幻化成一件件美麗衣裳,針織手作毛線墊成為一幅幅畫作;除視覺、感覺,並增添嗅覺,使用不同植物製成香水,代表和你「香」遇,預見好幸福,展期至十日。

Read More

大葉大學視光學系舉辦第7屆授袍典禮

大葉大學視光學系舉辦第七屆授袍典禮。(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大村報導 大葉大學視光學系一日舉辦第七屆授袍典禮,為即將在大四展開實習的三年級學生穿上白袍,師長們親手為學生扣上第一顆鈕扣,期許這些即將踏入職場的實習生能夠帶著專業知識與師長的祝福,肩負起驗光師的責任,經過實習與國考的洗禮,成為優秀且專業的醫事人員。 系主任許又文表示,視光系注重師徒傳承與產學合作,致力於培養專業的驗光人才,產業對於驗光師求才若渴,系上通過驗光師國考的比率約為全國平均錄取率三倍。系上積極協助學生接軌產業,大三學生在大四的第一個學期,將展開為期四個月的職場實習,包含前往醫院眼科實習兩個月,以及驗光所實習兩個月。 實習是學生正式踏入職場的第一步,系上特別選在實習前夕舉行授袍典禮,授袍典禮可說是學生職業生涯的重要里程碑,師長們授予實習生白袍,祝福他們成就更好的自己,期望即將展開實習的學生能秉持專業與熱忱,成為視覺照護的尖兵,守護民眾視力健康,協助病人解決視力問題,肩負起驗光師的神聖責任。 學生陳薇之說,對於新學期即將展開的實習生活,既期待又緊張,一方面希望通過實習累積臨床經驗,另方面難免會擔心自己在實習現場手忙腳亂,謝謝系上舉辦授袍典禮,讓大家可以帶著師長的祝福前往實習,實習也變得更加有意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