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味高貴中藥材 明年納健保給付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健保署20日宣布,常用的中藥包括治療皮膚疾病的十味敗毒湯、化痰清熱的膽南星、益氣生津的太子參等10味高貴中藥材,最快明年3月可納入健保給付。  健保會今年9月召開總額協商會議,討論明年中醫部門健保總額時,中醫界主張將每日藥費從35元調高至37元、總調整金額高達6億元,健保署連帶要求將部分民眾常用的高貴中藥納入健保給付,獲得各界共識。  然而,現行健保給付中藥有3大條件,必須是由GMP藥廠生產、由醫師開立處方以及是濃縮的科學中藥,中醫界則反映,很多高貴藥材無法濃縮,因此健保署決議修正相關規定。  健保署指出,未來納入健保給付的有10味高貴中藥、共74張藥品許可證,其中5味是濃縮中藥,包括治療皮膚疾病的十味敗毒湯、治療腹痛疝氣的平肝流氣飲、改善食慾不振及胃弱的香砂養胃湯、治療盜汗貧血的歸耆建中湯、治療經閉腹痛的折衝飲。  另外5味則是非濃縮中藥,包括化痰清熱的膽南星、益氣生津的太子參、活血化瘀的血竭、收斂止血的黑荊芥、收斂止血的地榆炭等。  健保署說,這次納入給付的中藥都可用於常見適應症,但因部分中藥屬於非濃縮中藥,仍得進一步修正「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下月將提到健保共擬會議討論,若過程順利,最快明年3月可望納入健保給付。

Read More

黃金山獲台灣醫療貢獻獎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行醫45年,從小至700克的水腦症早產兒救到百餘歲人瑞,率先完成手術禁地─脊髓內取腫瘤,國泰醫院外科部顧問醫師黃金山今年榮獲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頒發台灣醫療貢獻獎肯定。  過去醫學影像導引定位不像現今發達,脊椎被視為外科手術禁地,黃金山成功完成多例脊髓血管母細胞瘤手術。  他以精湛醫術配合核磁共振攝影、特殊脊髓血管影像檢查、顯微手術鏡及雷射等儀器,成功完成困難手術,積極投入VHL家族基因研究,發表SCI論文,至今仍是各大醫院取經對象。

Read More

單車男胯下癢3個月 竟是罹癌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一名壯年男子因胯下搔癢,起初以為是騎單車過度摩擦導致燒襠,自行塗藥超過3個月未改善,就醫發現乳房外柏哲氏症已變成腺癌,所幸及早發現未轉移,手術切除病灶即可。  三軍總醫院皮膚科部醫師江建平表示,乳房外柏哲氏症是一種容易拖延不易察覺、狀似濕疹或股癬的惡性腫瘤。好發位於皮膚大汗腺較發達的部位,如腋下、胯下、生殖器肛門口周圍皮膚,常見症狀包含局部搔癢、灼熱,甚至疼痛。  乳房外柏哲氏症可分為兩大類,分別為原發型及次發型乳房外柏哲氏症,前者為源自皮膚大汗腺細胞病變,後者則起因於病患罹患其他器官癌症的皮膚轉移。  因初期外觀特徵呈現單邊紅色濕疹樣病灶,病患通常被診斷為慢性濕疹而接受外用類固醇治療,但臨床病灶反而逐漸擴大,甚至出現隆起、組織液滲出、潰瘍,若病患仍不以為意,或害羞就醫而延誤治療,可能產生淋巴結與遠端器官轉移。  江建平表示,因乳房外柏哲氏症個案數不多,盛行率仍無法評估統計。隨著民眾及醫師警覺性提高,個案有增加趨勢。  江建平表示,近來發現乳房外柏哲氏症病灶可能具有表皮生長因子受體之變異,且在侵犯性及轉移性病灶變異的比例有增加趨勢,使針對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的標靶藥物已在臨床運用相對應變異的病人。且乳房外柏哲氏症病灶同時可能合併雄性激素受體變異,荷爾蒙治療對於具有其變異之病人,拮抗雄性激素受體之藥物具有控制病情之療效。惟新興的免疫治療,則對乳房外柏哲氏療效不明。

Read More

<醫師專欄>婦產科醫師在乳癌防治扮演的角色

 ■陳勝咸  台灣乳癌發生率高居婦女癌症的第一位,堪稱癌症的重中之重。 和歐美相比較,台灣乳癌「早發性乳癌」更多,在停經前就發生,所以國健署提供45-69歲女性,每兩年有一次免費的「乳房X光攝影」,若有乳癌的家族史的,一等、二等親有乳癌者,可提前至40歲開始作檢查。  隨著飲食西化,高油、高熱量食物,體內容易堆存脂肪,而脂肪多,雌激素分泌多乳癌也就多,台灣女性的乳癌發生的年齡更加提前,所以建議30歲以上女性,每年可自費做「乳房超音波檢查」,必要時才做「乳房X光攝影」。若其他任何年齡有乳房不適症狀或乳房疾病追蹤,也可以用健保來門診檢查。乳癌基本上是女性,男性乳癌比例少於1%。  留意乳癌,若出現下列症狀,要特別小心:1· 乳房或腋下有硬塊及造成手臂腫大(因淋巴管阻塞或壓迫)。2· 乳房凹陷有皺紋。3· 乳頭或乳暈有溼疹、潰爛異常分泌物或出血。4· 乳房有紅、腫、熱、痛之發炎反應。5· 乳房表面觸感有異樣,質地不同。  一般來說,乳癌可評估的危險因子:包括雌激素濃度過高,初經早停經晚、未生育、無哺乳經驗、晚孕等;遺傳基因BRCA1、BRCA2;肥胖,代謝症候群;不當飲食習慣,攝取過多高油、高糖食物;酒精,酒精會轉化成脂肪;罹患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等和雌激素有關之疾病;長期使用荷爾蒙或是暴露於環境荷爾蒙;吸菸,長期暴露於高空氣污染;壓力大,缺乏運動。  婦產科醫師另一個更廣泛的角色是在女性健康的基層醫療中,扮演守門員的角色,也可能是女性健康的諮詢者或「第二意見提供者」。過去台灣推動「乳房的自我檢查」(每月在月經後),如今被證實對乳癌發現並無實質幫助,所以還是需要依靠醫師檢查。乳房超音波需醫師經驗及判讀能力,卻也無法查出早期乳癌病變如鈣化點,但可先做篩選(無輻射),所以必須加作乳房X光攝影、包括3D斷層等及進一步分析;X光找到病灶後,再作乳房定位精準切片,才是正道。  產科醫師在乳癌防治所扮演的角色,還包括其他各種乳房疾病的諮詢、評估,如青少年、懷孕哺乳、 月經週期相關及停經後等;乳癌的各種治療討論,當然還要和乳房外科醫師、放射科醫師等醫護團隊配合,如手術找乳房外科、化療找血液腫瘤科、放射治療找放射腫瘤科、術後找復健科等。  (作者/台南市大安婦幼醫院院長)

Read More

遠距醫療門診 高雄長庚服務台東近千人次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為改善偏鄉及離島醫療資源,高雄長庚醫院與衛福部台東醫院開辦「遠距醫療門診」,去年迄今已服務近千人次,讓「隔空看診」成真,提供患者更多元醫療服務。  衛福部長陳時中昨天抵高雄長庚醫學大樓,聽取醫管會執行長王必勝說明遠距醫療計畫和成效分享。  高雄長庚醫院院長王植熙感謝衛福部和醫管會的協助,讓高雄長庚參與遠距醫療,共同為台灣偏鄉離島民眾服務,未來將依循成功模式,讓服務再升級。  衛福部挹注千萬元,促成高雄長庚醫院與衛福部台東醫院於去年開辦「遠距醫療門診」業務,提供皮膚科、耳鼻喉科及眼科服務,共開設140診,服務968人次,症狀改善高達7成,回診追蹤結案率高達86%,讓「隔空看診」不再是口號,並確實改善山地離島與偏鄉地區專科醫師不足問題。  王必勝表示,高雄長庚醫院與衛福部台東醫院成功經驗,未來將推展到花蓮豐濱、恆旅和澎湖,最遠挑戰279公里,診療服務除原有皮膚科、耳鼻喉科及眼科,將再擴充急會診,含加護急重症科、學童視力保健和皮膚冷凍治療等,預期能讓遠距診療服務質量兼具極大化和最優化。  陳時中視察4個遠距會診現場,高雄長庚醫院、台東醫院成功分院、花蓮醫院豐濱分院及恆春旅遊醫院,高雄長庚現場由耳鼻喉科、皮膚科和眼科以InTouch系統結合高端科技,外接數位五官鏡、眼科檢查鏡等精密配備,為各醫院現場病人診療。

Read More

落實長照 陳時中:村里長扮演重要角色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衛福部19日在朴子醫院辦理「長照知能認證村里長授證」活動,部長陳時中期許各鄉鎮村里長,扮演在地共同推動長照2.0 的重要角色,在鄰里內遇有長照服務的需求以及詢問,能更敏銳發覺並協助轉介,讓長照資訊更深入社區。  授證活動中,陳時中感謝村里長對長照計畫及服務轉介重視,並承諾會加強對於偏鄉長照的照護;1966長照專線將縣市的長照管理中心接軌,中心人員幫助民眾了解是否符合申請資格;只要符合資格,中心將派照顧管理專員 到家進行評估,依需求提供量身定做的長照服務。  嘉義縣衛生局代理局長趙紋華說明,家中只要有失能身障者、55歲以上失能原住民、50歲上失智症患者、日常生活需他人協助的獨居老人、衰弱者或65歲以上失能老人,都可以利用1966長照服務專線;各鄉鎮市衛生所長照分站都有照管專員提供相關服務,有需要諮詢或服務的民眾多加利用。

Read More

顏面神經麻痺 好發秋冬

 記者劉晴文/南投報導  突然臉僵嘴麻、眼歪嘴斜不一定是中風,有可能是好發在秋冬季節的顏面神經麻痺。醫師表示,顏面神經麻痺與中風部分特徵相似,但造成原因不同,提醒出現不適症狀時,應趕緊就醫,以對症下藥。  衛福部南投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張嘉為表示,顏面神經麻痺不分性別與年齡,任何人都有可能發生,發病原因尚不明,可能為病毒感染、自體免疫失調或生活壓力等導致。大部分是突然發生臉部單側的動作失去功能,像是抬頭紋不見、眉毛一高一低、眼睛無法閉合、臉部不對稱、容易流淚、嘴巴歪斜、耳後疼痛、味覺出現異常等。  中醫科賴卉蓮醫師表示,顏面神經麻痺在中醫屬於「面癱、口眼喎斜、吊線風、歪嘴風」等範疇,又名面癱。多由正氣不足,脈絡空虛,風寒、風熱之邪乘虛侵襲面部經絡,以致經氣阻滯,經筋失調,筋肌縱緩不收而發病,部分患者癒後可能復發。臨床上可以中藥調理或針灸治療。臨床常用穴位如風池、陽白、攢竹、四白、迎香、地倉、頰車、顴顟、下關、翳風、合谷、足三里等穴。  張嘉為指出,在藥物治療後,患者不適症狀會在幾個月後慢慢恢復、改善。顏面神經麻痺的預後不錯,除了尋求醫師協助,也應調整生活作息,勿熬夜,補充綜合維他命。

Read More

握不住工具走路歪斜 男腦中風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65歲陳姓男子在社區進行修繕工作,突然出現腦中風症狀,緊急送醫後,醫師以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病情已獲改善。醫師表示,身旁有人突然腦中風,應採取「臨微不亂」4步驟,盡快將病患送醫,爭取黃金治療時間才能降低失能殘障的風險。  新竹馬偕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楊敬譽表示,「臨微不亂」是當病患出現「臨」時手腳癱軟、單側手腳無力、無法舉起;臉部表情不對稱,「微」笑困難;說話口齒「不」清,無法完整表達語意。如果有以上症狀,旁人千萬不要慌「亂」,記下病患發作時間盡快送醫。  陳姓男子突然握不住手中工具、講話口齒不清、走路向右偏移無法直線行走,所幸在場的眾人分工合作,有的聯繫救護車、有的記下陳男發病狀況,替他爭取到黃金治療時間。  陳男送醫後,醫師發現他患有初期糖尿病,且伴隨高血壓與高血脂等,透過頸部超音波也發現頸動脈狹窄,且有頸動脈粥樣硬化性斑塊。由於血流衝擊,容易導致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在醫師的囑咐下,陳姓男子按時服用抗血小板製劑與調控3高的藥物,也積極戒菸與持續回診復健,目前已回到社區服務行列。  楊敬譽表示,腦中風為腦血管疾病的俗稱,意指供應腦部的血流受阻,導致局部腦組織缺氧損傷,造成身體功能暫時或永久性受損。

Read More

疑遭蜱蟲叮咬 國內首見SFTS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國內首見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SFTS)病例,個案為北部70多歲男性,疑為遭蜱蟲叮咬感染。疾管署研判恐有跨境傳播,提醒民眾山林活動時注意防範蜱蟲叮咬,並將在1個月內公告為法定傳染病。  防疫醫師陳孟妤表示,這名70多歲男性近期未出國,但常至山區活動,10月24日~11月2日間因陸續出現發燒、嘔吐,多次至診所就醫;後因出疹與意識改變,11月3日送醫並收治住院,醫院通報疑似登革熱,6日檢驗登革熱為陰性,但進一步於13日檢驗判定為SFTS病毒陽性,並於18日召開專家會議確認。其病毒序列與日韓流行株相近,不排除有跨境傳播的可能。  個案因SFTS合併綠膿桿菌菌血症與凝血功能異常,持續於加護病房隔離治療;同住接觸者與就醫接觸者共68人均無不適症狀,將持續監測至27日。防疫人員在個案住家附近沒有採獲蜱,因個案發病前有山區活動史,研判曾遭蜱叮咬的可能性高,將進一步釐清感染源。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SFTS於2009年首度於中國大陸發現,近年大陸、日本及南韓皆有確定病例與死亡病例,致死率約5~15%,疫情多在5~10月,主要發生於山區與丘陵地區,透過SFTS主要病媒長角血蜱叮咬而傳播。  SFTS潛伏期約7~14天,人類遭帶有SFTS病毒的蜱蟲叮咬後,咬傷部位多會出現紅腫、皮疹、水皰或瘀斑;感染者多數會發燒、惡心、嘔吐及食慾不振、血小板及白血球減少;少數患者可能出現多重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台大公衛學院副教授王錫杰表示,SFTS在台灣屬少見,主要傳播的蜱蟲為長角血蜱,台灣並沒有這種蜱蟲,但有次要病媒微小扇頭蜱,仍有感染的可能。會傳染SFTS的蜱類多是在野外活動,家中的寵物並不會傳染SFTS,民眾不用恐慌。  民眾到山區或草地應注意防範蜱蟲叮咬,若發現遭蜱蟲叮咬,應用鑷子夾住蜱蟲的口器,小心將其摘除;避免用手拔除時,以免讓原寄宿在蜱腸道的病原因擠壓而進入人體內,並儘快沐浴更衣。  因應國內出現SFTS本土首例確診個案,疾管署已成立疫情小組,將在1個月內公告SFTS為法定傳染病。

Read More

SUBWAY包裝紙邊境查驗不合格退運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食藥署19日公布最新一批邊境查驗不合格產品名單,其中一批自中國大陸進口的「SUBWAY潛艇堡包裝紙」正庚烷蒸發殘渣與氯仿可溶物均超標逾2倍,全數將依規定退運或銷毀。  食藥署公布8項邊境攔檢不合格產品,包括菲律賓LORINS魚露檢出甜味劑;韓國蘿蔓萵苣心檢出殘留農藥、埃及小茴香、日本奇異果、泰國蘆筍檢出殘留農藥超標;泰國詠隆雞蛋麵皮檢出防腐劑;日本百合檢出重金屬鎘超標,全數退運或銷毀。  台灣德柏包裝材料公司自中國鶴山市德柏紙袋包裝品公司進口「SUBWAYSW430097潛艇堡包裝紙」以正庚烷溶出試驗結果,蒸發殘渣值103ppm、氯仿可溶物試驗98ppm,超過「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正庚烷蒸發殘渣為30ppm以上者,氯仿可溶物合格標準值為40ppm以下的規定,總量45萬張將依規定退運或銷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