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台灣燈會2/24至3/10臺南盛大登場

(交通部觀光署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2024台灣燈會」高鐵燈區即將於2月24日到3月10日在臺南盛大登場,適逢值年生肖龍年及臺南400年,交通部觀光署推出主燈「龍來台灣」,以台語諧音「攏來台灣」,歡迎國際旅客都到臺灣來玩,同時發放和臺灣知名小吃「小籠包」同音的可愛小提燈「小龍包」,連同已提前開展的安平燈區,2大燈區共展出300多件作品,將以璀璨的面貌點亮臺南! 邁入第35個年頭的「台灣燈會」,時隔16年,第4度回到臺南舉辦,以「龍躍臺南」為主題,本次規劃「高鐵燈區」及「安平燈區」2大展區,其中位於「高鐵燈區」之主展區除了主燈「龍來台灣」外,主舞台兩側另設置以五行相生、年運吉祥的「金龍、水龍」打造成「山海合迎」的迎賓廣場,象徵龍年國人上下全民一體同心,共創臺灣前程繁榮的遠景,並以「臺南的起源 臺灣的故事」,串聯打造7大主題燈飾。 「美麗之島」用故事化手法,以「鯤島精靈」為題材,運用色彩、圖騰、線條等,將滿鋪光球賦予生命力,透過不同燈色轉換呈現「山、川、河、海」及「天空」等意象,將東亞海洋上「福爾摩沙:臺灣」化為一條隱形的鯨魚,守護著臺灣;「海上明珠」以17世紀熱蘭遮城為發想,演繹「荷蘭治臺」時期的航海商船情境,呈現臺灣豐富的「生態」及「物產」藉由航運外銷世界,贏得了「海上明珠」美名之冒險故事;「一定成功」以元宵點燈、媽祖祈福做為主題燈意象,用擬真俏皮的海洋生物呈現,透過左右護法千里眼、順風耳在兩側護航,無論是個人學習、事業、感情、家庭等各項願景目標,都祈求新的一年福泰安康,一切願望都能如願、一定成功! 「台灣軌跡」結合臺灣溫泉與鐵道文化,透過傳統燈藝、主題插畫、紙雕藝術及沈浸式燈光音樂展演呈現,並以台灣高鐵、臺鐵藍皮解憂號、森鐵福森號、糖鐵SL370等臺灣經典火車為概念,打造出4座巨型列車創意燈組,透過沈浸式劇場體驗,帶領遊客參與一場令人難忘的鐵道藝術之旅;「圳沃嘉南」運用水霧、光影、音樂等元素,打造出流動律動的視覺盛宴,生動展現出水圳灌溉系統與嘉南平原的豐饒景象,配合悠揚的音樂,讓民眾仿若置身於黃金稻浪中,親身感受水源滋潤大地的澎湃力量。 「時光迴廊」以八卦造型規劃策展,透過穿越劍獅拱門及4個建築展區體驗臺南古今風情,並結合臺南電影看板大師顏振發老師手繪電影畫作,同時特別與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院合作,引進5G車全美戲院正面,巧妙融合5G XR LED行動舞台,讓民眾親身體驗結合AI科技、融入海報的新鮮感;「國際共融」以「與世界做朋友」為主題,透過360度大屏幕展示裸視3D動畫,並結合5G雲端互動科技與多元燈飾媒材營造色彩繽紛的視覺盛宴,搭配周邊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邀展花燈,包括日本、韓國、印尼、貝里斯、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等14座城市,完整實現國際友好的理念。 交通部觀光署表示,「高鐵燈區」各式燈組作品均相當精彩,將於元宵節當天壓軸登場,許多燈組並規劃機械動態燈光展演,展演概念上亦強調在地文化元素結合臺灣的鮮明意象,將有70多組國內外傑出表演團體,逾百場的精彩演出,可望讓臺南從今年元宵節起,一連16天,天天綻放光彩!竭誠歡迎大家相約親朋好友一起來賞燈,體驗台灣燈會獨有魅力及臺南400深厚的文化底蘊。 高鐵燈區範圍:大臺南會展中心及其周邊場地、沙崙綠能科技示範場域。展期:2/24(六)~3/10(日),營運時間:週一至週四(不含國定假日):14:00-22:00(亮燈17:00-22:00),週五至週日:10:00-22:00(亮燈17:00-22:00),國定假日:10:00-22:00(亮燈17:00-22:00),含2/28(三)。(詳細資訊可至2024台灣燈會官網查詢https://2024taiwanlanternfestival.org/)

Read More

購買節能電器若發生退換貨 應繳回已領取之減徵貨物稅款以免觸法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南區國稅局表示,民眾購買節能電器如已申請退還減徵貨物稅並領取退稅款,如有退換貨情事,依規定應向原核定退稅國稅局申請繳回已領取減徵貨物稅之稅款。 該局說明,節能減碳是國際間重要課題,為達我國節能減碳綠色消費政策目標,賡續鼓勵民眾購買節能電器產品,112年6月14日修正公布貨物稅條例第11條之1規定,再延長購買節能電器退還減徵貨物稅措施,自112年6月15日起至114年6月14日止,民眾購買經經濟部核定能源效率分級為第1級或第2級的新電冰箱、新冷暖氣機或新除濕機非供銷售且未退貨或換貨者,可申請退還減徵貨物稅。 該局指出,實務上於審理民眾申請節能電器退還減徵貨物稅案件時,發現民眾原已申請並領取減徵貨物稅,嗣因發生退換貨致有重複申請退還貨物稅情形,而產生溢領退稅款情事。依購買電冰箱冷暖氣機除濕機退還減徵貨物稅稅額辦法第5條規定,退換貨時已領取減徵貨物稅稅額者,應於退換貨事實發生日之次日起30日內,向原核定退稅之國稅局申請填發繳回減徵貨物稅稅額繳款書並向公庫繳納,倘未依限繳回減徵貨物稅稅額,國稅局將移送強制執行;退換貨時已申請惟尚未領取減徵貨物稅稅額者,應於事實發生日之次日起30日內向受理國稅局撤回申請,並依規定另案申請退還新取得電器類貨物之減徵貨物稅稅額。 舉例來說,甲君112年3月5日購買1臺能源效率分級為第1級之新電冰箱,向國稅局申請退還減徵貨物稅並於同年月30日領取減徵貨物稅稅額,嗣甲君於同年4月5日向廠商退貨,同年4月10日主動向原核定退還稅額之國稅局申請填發繳回減徵貨物稅稅額繳款書,且依限繳回,甲君繳回退稅款符合上開退還減徵貨物稅稅額辦法第5條規定,亦減少國稅局後續徵收等事宜。 該局特別提醒,民眾購買節能電冰箱、冷暖氣機、除濕機,記得於購買日之次日起6個月內,以線上申請或書面向任一國稅局所屬分局、稽徵所或服務處申請退還減徵貨物稅。嗣若有退換貨情事,須在事實發生日之次日起30日內,自行撤回退稅申請或繳回已退稅款,以免觸法,得不償失。

Read More

紅海危機波及歐美港口作業平均停泊時間增加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上海航運交易所市場報告指出,歐美主要港口受到紅海危機困擾,上(一)月份平均在港在停泊時間普遍增加。 據上海航交所2024年一月全球主要港口遠洋國際貨櫃船舶平均在港在泊停時分析,上月中國大陸主要港口綜合服務水準表現穩定,歐美主要港口作業效率起伏明顯。大陸九大主要港口作業效率較為穩定,受寒潮大風持續影響,船舶平均在港停時、在泊停時分別為1.4天、0.86天,比前(十一)月分別下滑3.4%和3.4%,優於其他十一個國外主要港口貨櫃船舶平均在港、在泊停時(2.16天、1.7天)。 分析指出,歐美各主要港口作業效率起伏明顯。其中歐洲/地中海航線依然受紅海危機困擾,船舶繞航好望角均有不同程度延遲抵達歐洲各港,貨櫃船舶掛靠數有所下降,歐洲漢堡港船舶平均在港停時為2.32天,比前月下滑8.3%;鹿特丹港船舶平均在港停時為1.99天。美東主要港口紐約港船舶平均在港停時為2.31天,比前月上升6.5%。

Read More

大陸春節投遞快遞包裹逾六億件日均增逾八成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共郵政局發布春節假期中國大陸投遞快遞包裹超過六億件,日平均比去(2023)年同期增逾八成。 中共郵政局監測資料顯示,今年春節長假期間(二月10日至17日),大陸郵政快遞業攬收快遞包裹10.79億件,日平均攬收量與2023年春節假期相比增長145.2%,其中投遞快遞包裹6.41億件,日平均投遞量與2023年春節假期相比增長82.1%。 據稱,快遞包裹量的良好增長態勢,進一步突顯大陸郵政快遞業務保通保暢積極作用,也折射中國大陸消費新活力。 數據顯示,自春運開始以來至上週末(一月26日至二月17日),大陸政快遞業攬收快遞包裹56.55億件,較2023年春運同期增長30.8%;投遞快遞包裹59.94億件,較2023年春運同期增長21%。

Read More

張榮發基金會道德月刊徵文比賽出爐 博愛座/以巴戰爭皆成題材

張榮發基金會邀請第二屆道德月刊徵文比賽偏鄉組第一名得獎學校來義高中國中部師生,北上與執行長鍾德美(第二排左四)相見歡,並進行溫暖的頒獎儀式。(張榮發基金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張榮發基金會表示,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CCS)最新報告指出,台灣八年級生的公民認知表現,在24個調查國家中排名第一。而長期免費發行《道德月刊》的張榮發基金會,公布第二屆《道德月刊》徵文比賽結果,全臺共超過五百位國中學生投稿,結合相關時事,不只將博愛座、以巴戰爭等熱門議題寫入文章展現思辨能力,也用切身經驗寫故事,表達最真摯的公民與道德情懷。 《道德月刊》全台國中徵文比賽分一般組與偏鄉組,除獎金與獎狀,還補助交通與午餐經費,邀請得獎者所屬全班師生前來台北參觀長榮海事博物館與校外教學。若由老師主動帶領參賽且於「偏鄉組」獲獎者,加碼提供一萬元的閱讀禮金,由於一人獲獎,全班同享榮耀,讓學生們更勇於下筆。 基金會執行長鍾德美表示:「宋代理學家周敦頤提出『文以載道』,時至今日,各種網路文章、訊息以假亂真、移花接木,造成價值混淆,但也因為如此,反襯出一篇好文章的重要,可傳道揚善、發人深省。」她日前並與第一團來會參觀的屏東縣來義高中國中部師生相見歡。 來義高中國中部囊括此次偏鄉組第一名及佳作兩名,由校長陳冠明親率師生北上領獎,第一名作品〈博愛座〉由讓座爭議出發,回溯各國設立博愛座初衷,再對照作者出身排灣族的搖搖飯文化中,展現部落體諒他人與共享的文化傳統,獲得評審團一致好評。 基金會除將文章做成精美卷軸致贈校方外,執行長鍾德美也邀請作者杜育名現場朗讀其文章金句,三位得獎學生並在象徵榮譽的品格大樹上簽名留念。來義的陳冠明校長表示,該校是教育部閱讀磐石獎特色學校之一,感謝基金會照顧偏鄉,讓孩子們有機會來到城市、感受不一樣的生活體驗。指導老師葉素玲也分享,最後帶領全班投了5篇作品,在將稿件投出去那一刻,全班都尖叫歡呼!她告訴同學,完成即是得獎!感謝基金會讓偏鄉孩子有機會被看見。 基金會執行長鍾德美(右三)與道德月刊徵文比賽偏鄉組第一名杜育名(左三)、佳作黃聖理(右二)、佳作絲樂.法拉屋樂(左一)及來義高中國中部校長陳冠明(右一)、指導老師葉素玲(左二)合影留念。(張榮發基金會提供) 一般組第一名則是出自嘉義市民生國中吳怡霈所寫的〈溫暖人間的一縷光〉,從今年最熱的國際新聞以巴戰爭,探討無國界醫師不懼戰火威脅,以人道救援的精神自我期許,並對社會有更多同理心,成為別人的光。所有得獎文章已刊登在基金會官網上,歡迎各界上網欣賞。

Read More

日本海事協頒GSC/B型獨立液貨艙原則認可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日本海事協會已頒發原則認可(AiP)予給綠色船舶規劃設計中心(Planning and Design Center for Greener Ships,簡稱GSC)開發的貨櫃船菱形氨燃料艙設計(IMO B型獨立液貨艙)。 日本海事協會表示,由於氨在燃燒過程中不會排放二氧化碳,因此可望成為航運業邁向脫碳化的船用燃料,然而在氨能的利用上仍充滿許多挑戰,像是外洩風險及相當低的容積效率。 該協會指出,雖然在B型貨艙上需進行完善的疲勞分析,但除了設計用來當作局部次防護屏障的底部以外,燃料儲存貨艙空間的結構材料可使用普通鋼,也因此減少了低溫鋼的使用數量。此外,菱形艙可設計成與貨艙適配的規格,與圓柱形艙相比,菱形艙可提供卓越的容積效率。 GSC開發的B型艙經過專門設計,目的是保障氨的安全儲存,並讓因考量作業需求而須減少的貨櫃數降到最低。此外,儲存空間形狀也做了優化,不再是貨櫃船中常見的方正直角,提升施工性的同時也增加了燃油容積。 該協會根據其採行「國際船舶使用氣體或其他低閃點燃料安全章程」(IGF Code)而制定的的鋼船規則第GF章(NK Rule Part GF)規定,以及「替代燃料船舶指導方針中」(Guidelines for Ships Using Alternative Fuels, Edition 2.1)的規定來執行設計審查,確認該設計符合相關要求後即核發此AiP。該協會將繼續致力為先進倡議提供安全評估,為脫碳化貢獻己力。 附圖為AiP頒發典禮,右及左為:GSC理事長 三島慎次郎(Shinjiro Mishima)、日本海事協會會長 坂下広朗(Hiroaki Sakashita)及B型獨立艙示意圖(日本海事協會提供)  

Read More

巴黎國際發明展奪金 彰基氧氣鋼瓶智能監控 照護利器

彰基研發會發出語音的警示的「氧氣鋼瓶餘量預警系統」一舉拿下巴黎發明展金牌。(記者曾厚銘攝) 記者曾厚銘∕彰化報導 彰基醫學中心「創新育成研發中心」於2023年以「氧氣鋼瓶餘量預警系統」為參展主題,參加第122屆「巴黎國際發明展暨商品博覽會」榮獲一面金牌;同年11月30日,並再為彰基進軍第7屆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成為參展亮點。醫療長劉森永醫師表示,彰基擁有一百多項的專利,十幾項的專利成功的授權,也有數項產品成功的上市,造福了相當多的患者。 彰基創新育成研發中心主任林志明醫師指出,這次計畫主要是由彰基的護理部及創新育成研發中心共同合作,根據護理人員臨床上所遇到的困難,以及所擔心的地方,來做一個問題的解決。 林志明醫師表示,研發「氧氣鋼瓶智能監控裝置」的起心動念始於臨床上,病人因治療需要安排檢查、手術等需要,或由病房轉送到處置單位,如果病人在病床上需要氧氣治療,在轉送過程中病人需要的氧氣來源改由氧氣鋼瓶供應,使得醫護人員在轉送的過程中很擔心氧氣鋼瓶的氧氣突然沒了,一旦發生,病人可能會發生休克、缺氧的情況,此時若無法及時有效的急救處理,將會導致病人昏迷或死亡。 護理部護理長陳靜儀說,住院中病人在轉送的過程當中,最擔心氧氣供應不足造成缺氧及病人危害事件,有了「氧氣鋼瓶智能監控裝置」,讓護理人員在轉送病人過程當中,能夠專注在病人的照護上,也能夠在氧氣鋼瓶的氧氣即將耗盡之前,發出語音的警示,讓護理人員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應變處理,維護病人安全。

Read More

婦切甲狀腺引發骨質流失 嚴重骨鬆

劉俊良(中)醫師說骨鬆常常沒有任何症狀,沒有感覺,建議早期篩檢早期治療,有效預防骨折發生。 (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一名64歲女性,過去曾因甲狀腺疾病,接受過甲狀腺切除手術,後來在健檢時發現有骨質疏鬆問題,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骨科醫師劉俊良,經安排骨密度掃描儀檢查後,發現病患腰椎骨密度T值為-3.8,屬嚴重骨質疏鬆,為極高骨折風險族群,經過討論後,決定積極治療骨鬆,預防骨折發生。 中醫大新竹附醫表示,患者依劉俊良醫師的建議,採用強效促進造骨藥物,並配合補充鈣質、維生素D及規律運動,在一年的療程後,骨密度T值提升到了-2.6,已經快脫離骨鬆(骨密度T值小於-2.5為骨質疏鬆)。 劉俊良醫師表示,患者使用強效促進造骨藥物,又積極配合治療,短期就達到良好的改善,後續只要規律治療,可逐漸遠離骨折風險,享受退休生活。 院長陳自諒表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經骨質疏鬆學會認證,為「進階骨鬆友善機構」,可以提供良好且全面的骨質疏鬆醫療服務,由骨鬆專科醫師進行評估和治療,專業的放射技師和精準的骨鬆掃描儀器精確檢查,並引進多種骨鬆治療藥物,讓醫師能夠為患者提供最適合的治療方案,同時結合營養師提供飲食諮詢,以及骨鬆個管師專業衛教,藥物諮詢和定期追蹤,確保患者持續接受治療並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劉俊良醫師提醒,甲狀腺、類風溼、糖尿病或其他疾病接受過類固醇、賀爾蒙治療的患者,骨頭代謝較差,骨質流失比較快;或是50歲以上,過去曾經骨折過,或是父母親有骨折問題的民眾,都是骨質疏鬆的高危險群,要定期做骨質密度檢查,因為骨鬆常常沒有任何症狀,沒有感覺,但骨頭一點一滴流失後會越來越脆弱,如果有天不小心跌倒,或只是彎腰用力拿重物,就可能會發生手腕、髖關節或脊椎的骨折,造成身體的痛苦及負擔,建議早期篩檢早期治療,有效預防骨折發生。

Read More

〈中華副刊〉年近石磨忙

■劉年貴 兒時臨近過年,大人們為過年忙碌著,就連閒置於房屋一角的石磨,也開啟了忙碌模式。從它那一圈圈轉動的身影中,從那一陣陣的石磨聲裡,能感受濃濃的年味。 那時鄉親們家境普遍不太好,故而對於過年需要準備的年貨,能自己解決的,盡可能靠自己製作,則不必花「冤枉錢」購買。在製作過程中,好些工序是通過石磨來完成的,所以石磨助力鄉親們準備年貨功不可沒。 故鄉習俗,過年及正月宴請親朋必有豆腐。光是豆腐菜肴就有水豆腐、油豆腐、釀豆腐和豆腐乳之類別。製作豆腐,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步驟便是磨豆子,預先將幹黃豆泡發好,然後將其盛在裝有適量清水的桶中,將桶提至石磨旁,便可以磨豆子了。一般是三人參與,石磨兩旁兩人對面站立,各伸出一只手抓住石磨推杆,這邊的人抓住推杆向著對面用力推過去,對面的人握住推杆順勢往懷裡一帶,石磨立即快速轉動起來,第三者站在兩人之間,手持一大勺子,專門負責從桶中將帶水的豆子舀出來,倒在磨眼裡。什麼時候豆子多舀一些,什麼時候水多舀一些,都是有講究的,豆子多了石磨太幹難以轉動,水多了石磨打滑磨出很粗的顆粒。有條件的人家,需要製作好幾大鍋豆腐,那就可能需要磨一整天的豆子。這是個漫長、艱辛而枯燥的過程。故而三人換著推磨,並且邊推磨將講述一些趣事,賴以打發這時光。 除此之外,那時鄉親們過年還需要準備大量油炸果糕(自製的狀似江米條的油炸食品,既可以當零食又可以待客做茶點),其製作也是需提前將一定比例糯米和粘米浸泡好,然後濾去水,控幹後,經石磨磨成細粉,加入芝麻(亦可不加),拌勻後加少量水,擀成約半公分厚米皮子,切成香煙大小長條,油炸酥脆後撈出即可,是兒時正月裡待客佳品。有些人家需要製作一籮筐這樣的油炸果糕,往往磨米粉需要近一天的時間。 石磨在那個年代還是農家重要的生活用具。有些人家因為家境清貧無力請石匠打造石磨,故而年底時候排隊預約借用別人家的,幸好我家有自己的石磨。每年臘月二十起就不斷有人家借用我家的石磨,自此每天石磨聲聲,一直持續到年前一兩天才停歇。 看著磨房進進出出的人們,石磨一圈圈地旋動的影子,聽著一波波的石磨轟隆隆聲,感覺春節的腳步正在一步步地向著我們走近了。

Read More

〈中華副刊〉蕭蕭.文化隨筆/琴與孔子的生命進階

 文/蕭蕭 圖/寧靜 還不認識孔子、沒認識易經,倒是先認識八卦山。 太陽一下山——(其實是落海,落入地平線的另一邊),從小就隨大人說白話「日頭落山啦!」有時候也說文言「日落西山」,山,顯然不是實指,更不會是實指我們東邊可靠的八卦山或者他的兄弟。——太陽一下山,雞鴨就會被我們驅趕回牠們竹條編成的牢裡,這時整個朝興村的地面就陸續靜下來了——在冬天,冰雪可能封住整個中國北方,在台灣,寂靜可以四季統治朝興村。——整個朝興村寂靜下來了,我們就可以安心欣賞天上不發一語的星星——真的不發一語,他們只顧閃爍自己。 這時山腳路上會響起我終叔的歌聲,暗夜裡自己拉著二胡伴奏。終叔應該是叔伯那一輩最小的一個,「終」,大約嬸婆也不想再生了,長輩給了「終」這個名字。在他之後,就是一串又一串小蘿蔔頭,我們堂兄弟姊妹在日本人敗走以後欣喜來報到,講河洛話,學漢文。 終叔是我少年時崇敬的偶像,會拉二胡、吹口琴,會吟唱尾音拉得很長的歌,轉角堂哥家的收音機從來沒播唱的聲腔,那聲腔有點不成調,非常豪放自由的屬於終叔個人的調子。河洛話說「唱歌」,其實也說「唸歌」,感覺上,說「唱歌」時,旋律優美一些,合乎節奏的高低抑揚,說「唸歌」時,似乎不與世俗同調,可以自成一個宇宙,有著自己的氣旋、風暴。我的感覺是,終叔是唸歌派的,我仿學不來那種哼唱,卻又喜歡哼著終叔的那種唱腔。 多年後,我聽到蔡振南滄桑喉嚨所唱出的〈空笑夢〉,對,這就是終叔拉得很長的聲浪裡的微酸與微辣?終叔的歌聲雖然是經過空氣傳遞,卻更像是隔著沙塵暴中的億萬顆沙粒、億萬顆微細小石子、億萬次摩擦才傳回秀才的三合院……「為妳啊——的形影,暝來肖想——日牽掛,是誰人——拆分散,情無結局——就變卦。恨世間——愛情啊,空笑夢,一場風聲。夢醒來——只有我,名是寂寞——字看破。」風中傳回來的,破碎的語彙,斷斷續續的嘶喊,在弦聲裡形成不規則的波紋……,終叔唸的肯定不是蔡振南這場落空的風聲,那他的夢會是什麼?直到他去了花蓮富里,我也沒弄清楚辨明白。 後來上學了,或許直到高中了,才隨著夥伴唱「唸謠」:「城門城門雞蛋糕,三十六把刀;騎白馬,帶把刀,走進城門滑一跤。」「小皮球,香蕉油,滿地開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誰教的?不知道,駐校的阿兵哥嗎?不可考。唸的順,不拗口,跳著唸著,跟大家一起開心,越唸越大聲,越大聲越不會去想小皮球後面為什麼要接香蕉油,香蕉油後面為什麼會滿地開花?這樣跳躍的思考是在啟蒙我們寫現代詩嗎?二八、二九,跳過了三十,直接來到三十一,是告訴我們押韻比精確更重要嗎?後來有人說「城門城門雞蛋糕,三十六把刀」是「城門城門幾丈高,三十六丈高」的理性言詞訛誤來的,我也曾很理性的換算了一些數字,一丈等於333.3公分,三十六丈就是一萬兩千公分、一百二十公尺,這是高508公尺、世界排名第十一的101大樓五分之一的身高,誇飾修辭在童謠裡示範得倒真是淋漓盡致,還好,最後以「騎白馬,帶把刀,走進城門滑一跤」的童趣收束,為童年留下幾聲無邪的笑聲。 後來讀了《論語》、《史記》,發現孔子學樂的歷程,不論是擊磬或彈琴,彷彿都要從樂聲裡聽出人性、人品、人格。 最早的一則是孔子擊磬,挑著籮筐的過路人聽出他的心聲。那個時代,應該也是寂靜的,你在屋子裡擊磬,雖然磬是石片,響聲硜硜,不會有宮商角徵羽的細緻區分,屋外路過的人卻能聽清你的磬音,《論語.憲問篇》說是「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可見是寂靜的農莊路,「荷」是肩膀挑著,「蕢」是草本植物編成的容器,諸如纖維特長的蒹葭、菅芒、藺草織成的大草袋「葭織」、「葭苴」,承擔著生活中的蔬果蔥蒜,挑荷的人還不至於氣喘兮兮,所以初聽磬音就能聽出孔子是一個「有心人」! 《論語》裡,孔子遊歷各國時身邊常出現「有心人」,書上都說他門是隱居者流,有的有名有姓,是聖是賢:伯夷、叔齊、柳下惠、接輿、長沮、桀溺、微生畝,各有各的個性。有的只留下職業形象:晨門、荷蕢者、荷蓧丈人,卻也有自己的意志堅持。想像著,那麼大的土地,人口還不密集的農莊,微信尚未產出的時代,「有心人」卻總是遇到「有心人」,兩千年後的人(也是有心人)總也會感受到那種磁吸的力勁! 在《論語.憲問》所敘及的孔子擊磬,透露出躁急之心、求進之意,即使是荷蕢者都能聽出孔子的心音,所以才有硜硜然不知變通的評述,因而提出「深則厲,淺則揭」,點醒孔子依時依事求變求通。孔子是否聽進「深厲淺揭」的建議,荷蕢者是否真正認識孔子,從「末之難矣」無法辨知,但《史記.孔子世家》的記敘,司馬遷卻略去「深厲淺揭」的建議,曾經讓我沉思好久。 「深則厲,淺則揭」是《詩經.邶風.匏有苦葉》的詩句。我在彰化教書時,曾經幾度帶領學生在濁水溪畔,探訪西瓜寮,遊走河床,時而在沙地、菅芒草叢與溪水間,或涉或跋。沙洲間的溪水淺,學生和我都會先捲起褲腳,拖拉著腳步,試探性一步一步走;溪水深度或超過一尺半,或混濁無法目測,反而是瀟灑而行,褲管撩也不撩,跋草涉水而過,大家用閩南語喊著「潦」過去啦!那「潦」的音,完全就是華語的「潦草」、「潦倒」的「潦」,這時腳底踩著的,感覺上往往是鵝卵石大小的石頭,或許這就是「深則厲」的「厲」,踩著石頭、摸著石頭過河吧! 詩經的話,論語裡的荷蕢者這樣提示,孔子的回應是果真能這樣看清深淺,渡河也就不算難事了(「果哉!末之難矣。」)。審度時勢,孔子果然慎重,歷史長河的觀察家司馬遷看得更深刻,孔子周遊擊磬的小風小波,他不提「深則厲,淺則揭」,深深淺淺,是是非非,彷彿不是濁水溪的河床所能顯映! 這次的擊磬,從樂聲裡荷蕢者聽出孔子的抉擇,那是善的堅持吧? 另一則學鼓琴的經歷,可以了解到孔子是真正懂得音樂,真正懂得琴的聖者。《史記》與《孔子家語.辨樂解》都有相近的敘述: 孔子是向師襄子學古琴的,琴藝逐日精進,但最近的十日,他反復練習同一首曲子,沒有新進度。師襄子說:「這曲彈得精熟了,可以換新曲子練習了。」孔子說:「我是熟習了這曲子,但感覺還沒掌握好技巧的靈活度,我再精練幾天吧!」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子稱讚他已經掌握好技巧,可以學習新的樂曲,孔子卻說著類似的話:「我還沒有掌握到曲子的核心意義、內在精神,我再揣摩看看吧!」又過了一些時日,師襄子稱許他「已習其志」,孔子卻仍以「未得其為人」不斷演練。《孔子世家》裡沒有提到孔子有沒有像讀周易那樣「韋編三絕」,但是這樣的撫琴揣摩,可以想像那手指尖破皮與厚繭的交互苦痛。如是,又過了一段時間(音樂真是時間的藝術),孔子時而神情莊重穆然,若有所思,時而怡然高望,彷彿馳想著生命的遠方。儼然與粲然之間,彷彿進到琴藝的新境界,孔子說:「我知道他是誰了,那人長期勞動,皮膚黟然而黑,體形碩偉頎長,兩眼卻炯炯有神,是個統治四方,諸侯仰望的王者,若不是周文王,有誰能創作這樣的樂曲呢?」師襄子聽了之後,趕緊離席起身,拜了再拜,說「老師傅傳授這樂曲時就是這樣說的,這支曲子就是《文王操》啊!」 這是孔子從師襄子學鼓琴,從「技、藝」進入「志、道」的四個階程: 最初始的階段,習其曲,未得其數:學到鼓琴的皮毛,熟悉樂曲旋律。其次,習其數,未得其志:稍微熟練操引的技巧,但未能學到鼓琴的精神層面。第三階,習其志,未得其為人:可以進入琴的精神境界,但尚未到達琴人合一,深探琴曲背後的人格特質。最後,終得其為人:真正認識文王(文王操)的人格修養境界,那是經歷穆然深思而後達到的「怡然高望而遠志」,感覺文王的聖哲形象,氣宇軒昂,如在眼前。 師襄子是孔子學琴的老師,師與生相得相佐而益彰,讓我們也因此見識到琴道的最高境界,文王、文王操的出神入化。 花藝、花道,書法、書道的追求,是不是也有這樣的進階體認? 鑄劍,冶陶,製茶呢?也有他「器、道」冥然相合的那麼一刻? 古「琴」字的最佳書寫,或許真如《說文解字》所示:人抱琴,琴抱人的「?」字最為永恆。而黃庭堅在「九霄環佩琴」所題:「超跡蒼霄,逍遙太極」的境界,是不是也是一種「怡然高望而遠志」似的惹人神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