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冶糖餐廳

■渡也 台灣是一顆糖 日本人冶製台灣 整整五十年 民國三十四年,帝國回去了 留下一棟歷史建築 帝國製糖廠臺中營業所 留下糖 在臺中樂業路30號冶情 養性 在歷史建築冶糖餐廳 麻油雞熅麵、香菇雞湯、黑咖啡 一起享用窗外碧綠的湖泊 以及光 一切都糖甘蜜甜 連歷史建築也充滿糖份 餐廳內所有的耳朵 一起享用鋼琴的樂音 蔗田的樂音 糖的樂音

Read More

〈耳鳴暈眩保健專欄〉支架治好動脈瘤卻頭痛 怎麼辦

醫師陳建志為患者作檢查,右下方電腦斷層顯示右側中大腦動脈內的支架 (圈圈所示)。(醫師陳建志提供) 一名65歲女性6年前因看東西會出現疊影,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在右側大腦裡有一顆動脈瘤,遂接受血管內介入治療,在右側中大腦動脈放了一支血管支架。出院後,複視沒了,卻於數週後,只要每天早上起床後沒多久,頭頂開始悶脹,接著劇烈頭痛,暈眩想吐,持續一整天,睡前才會緩解。原本以為是治療失敗引起腦出血,接受過數次腦部電腦斷層檢查,均無異常發現。 動脈瘤之所以形成,在於動脈內膜破裂,動脈血流撐開管壁平滑肌,血液堆積在外膜下,外膜被動脈壓撐大變成瘤狀;若放任不管,輕者引起疼痛,重者壓迫腦神經,不慎破裂,衍生大量腦出血,危及生命。昔日治療以開顱手術為主,現在則是血管介入治療,從右側鼠蹊部進針,導管通過股動脈、腹主動脈、胸主動脈、頸總動脈及內頸動脈,到達中大腦動脈,置放密網導流支架。 該治療方法猶如血管重建,重新導引動脈血,動脈瘤缺乏血液流入,會在往後數月逐漸萎縮。支架在跟內膜融合的過程中,會在患者突然改變姿勢,例如彎腰或站起時,腦血管出現反射性擴張時,內膜跟支架間發生瞬間拉扯,可能會誘發神經炎性血管疼痛機制。大約有半數患者,會在術後大約3週開始罹患偏頭痛,倘若之前就有偏頭痛病史的人,高達6成6後來會變成慢性偏頭痛,稱之為血管成形術後頭痛症候群,儼然是「醫源性頭痛」。 緩解這種頭痛,最快速有效的莫過於口服泰諾(對乙醯胺酚)或普拿疼(乙醯胺酚),但若天天服用,恐衍生「藥物過度使用性頭痛」。此病治療,仍須以預防為主,早上起身時宜緩慢,以免腦血管因自律神經反射猝然擴張,必要時可先口服乙型受器阻斷劑或笨重氮基鹽,避免頭痛發作。服用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例如二十碳五烯酸(EPA),可以潤滑動脈內壁,避免血管疼痛。 (作者∕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醫師陳建志)

Read More

〈中華副刊〉二個謝籃

文/一靈 圖/蔡克信 一個家,就是有人,有故事,有物件。說起物件,家中種種多是宜蘭成家後購入,次多是台北淹留習學時訪得的書冊與唱片,印象中就一件東西和我半生旅跡一樣:由台南麻豆到台中太平輾轉宜蘭羅東──謝籃。這手製竹編散發古舊光澤,我放它在客廳,開門得見,要算它年歲比我半百還多,現在我用來盛裝《心經》與文房四寶。 謝籃這傳統婚俗用品,訂婚提著、結婚提著、歸寧提著,提起的總是禮數與心意,這樣敬神禮拜要派上用場,也不會奇怪了。我本不曉得家中謝籃的來歷,只知道小時候台中家裡就有;後來在宜蘭成婚,母親攜來置辦婚儀。直到前些日子無意間得知,這是當年父親自麻豆到善化迎娶母親的同件謝籃。在我降世前它就存在,而且還扮演大婚的見證。這是現實生活裡在我左右,好似一同移行的謝籃;而另有個謝籃,靜靜的,在記憶裡。 話說父親老家是麻豆謝厝寮,母親老家是善化小新里;小新里的阿嬤家養烏骨雞,孩時我們叫「烏骨雞的阿嬤家」。如果說謝厝寮的謝籃移居到羅東,那「烏骨雞阿嬤家」的謝籃,留在記憶深處感覺高。它溫柔地發光。 烏骨雞阿嬤高瘦優雅,對待孫輩不分內外,母親承風,對家裡三兄妹也一視同仁;母親是有著四位兄弟的獨女,身上有父母兄弟特別的關愛,我們這些外孫因此不外,祖孫心貼近。我幼時多病,特別是有對生來不會流淚的眼睛,後來左眼有眼藥副作用,小時就罹患白內障,外婆對我多份憐惜。印象裡,有回看個密醫,說這眼睛得西醫動刀,我又怕又難過地奪門而出,阿嬤前來,輕捧我頭細看我安慰我。不說話。現下回想那情景,阿嬤白髮銀光,雙手輕托童騃悲傷的臉面,照拂我稚嫩的哀愁。當下是觸覺,現在是視覺。祖孫顧盼。 那時覺得阿嬤高,她常自夏日也涼爽的屋陰梁上變出餅乾、糖果,原來那裡有高掛的謝籃。每每,我仰望的小臉看這魔術戲法,竹籃聽從阿嬤雙手指揮吐出:鱈魚香絲,孔雀餅,果凍等等孩子所愛,一一眼前報到,任我整治。什麼叫笑逐顏開,這印象就是我的銘印。曾經,身量小小的我曾找凳子企圖搆那寶籃,千試不成而有辛苦與氣悶,阿嬤前來替我解開這小小卻深沉的苦。而那高掛著的、藏著美好物事的籃子,直到我知它名姓,知道它常出現於婚宴與進香禮俗,益發覺得它親切。待我有輕易也可觸及籃子的身量,阿嬤到更高更遠的地方了。 有年重回沒有阿嬤的「烏骨雞的阿嬤家」,走進那曾掛著謝籃的舊屋,自己頭頂竟是屋梁,頂上是天,這樣體會到:有大人是幸福的,天塌下來總有人頂著。現在教書既久,也有了女兒,面對仰望我的孩子們,我總想在室內放上謝籃,在裡面也裝些什麼。這樣想的同時,烏骨雞阿嬤的溫柔手勢好像又照拂那靜靜發光的籃子,這仰望的視覺,喚醒一種觸覺。則此又是另種更深的幸福。

Read More

美披薩醬陸辣椒粉 又驗出農藥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食藥署27日公本週邊境檢查不合格項目,可果美公司進口之美國披薩醬再度被驗出含有農藥,食藥署將對可果美輸入之同類商品進行100%查驗,另外,自大陸進口的辣椒粉1批被驗出殘留農藥克美素,相關不合格商品已全數要求業者退運或銷毀。 食藥署表示,台灣可果美公司從美國進口的披薩醬,被檢出殘留致癌農藥「環氧乙烷」,1萬9050點9公斤全數退運或銷毀,這是該業者近半年第2次違規,邊境抽驗4批就有2批不合格,而從整個美國披薩醬輸台的數量則為211批,就這2批不合格,將針對可果美公司自美國進口披薩醬持續監測並100%查驗。 大陸進口的辣椒粉則又有1批檢出農藥殘留含量不符規定,這批9085公斤的辣椒粉是由高雄津棧國際貿易進口,被驗出含有殘留農藥克美素0.16ppm,依法克美素為不得驗出,並以檢驗極限值0.05ppm為標準,已要求業者將這批貨品全數銷毀或退運。 食藥署本驗出的農藥殘是不合格貨品尚有,自印尼進口之綠豆、自印度進口之薑黃粉、自大陸進口之苦瓜干、自印度出口之芫荽子、自大陸進口之菇菇鮮調味料。食具容器溶出試驗不符規定者有自大陸進口杯碗餐具組、自日本進口清水燒筷架組5入、自越南出口之木質餐具組等。

Read More

嬤腹脹打嗝 幽門螺旋桿菌作祟

醫師蔡惟竹建議,篩檢出幽門螺旋桿菌要接受除菌治療,除了可治療腸胃疾病,還能預防胃癌發生。 (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72歲胡姓阿嬤上腹部悶脹及頻繁打嗝持續數週,食慾也變差,自行服用胃藥未改善,就醫檢查發現有萎縮性胃炎及胃潰瘍,胃黏膜切片結果為幽門螺旋桿菌陽性。經幽門螺旋桿菌治療2週後,再接受碳13吹氣檢測結果陰性,腹脹不適顯著改善,不必再服藥治療。 郭綜合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蔡惟竹表示,幽門螺旋桿菌是少數可存活於胃部的細菌,主要傳染途徑是經口傳染,據流行病學研究,家庭內人與人的相互傳染是重要來源。感染者約有90%會患有慢性胃炎,若未治療,可能進展成較嚴重的胃炎,例如萎縮性胃炎或胃黏膜腸化生等癌前病變,再下一步就可能進展成胃癌。此外,幽門螺旋桿菌也與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生有相關。感染者的症狀表現包括腹脹、腹痛、消化不良、惡心嘔吐、食慾不振等。 蔡惟竹說,除了胡姓婦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案例外,另一個例子是任職於科技公司43歲楊先生,因解黑便致頭暈幾近昏厥送急診,因有明顯貧血,懷疑上消化道出血,進一步接受胃鏡檢查發現有胃潰瘍合併近期出血痕跡,潰瘍切片結果為幽門螺旋桿菌陽性。經幽門螺旋桿菌治療後,吹氣檢測結果陰性。病人恢復情況良好,不再有胃出血或胃痛。 他指出,透過篩檢以及根除幽門螺旋桿菌,不僅可以有效治療胃與十二指腸疾病,還能預防胃癌的發生。一旦篩檢出幽門螺旋桿菌陽性,建議都要接受除菌治療,目前第一線治療建議使用四合一治療,服藥過程不可任意中斷療程以免產生抗藥性,但若是出現惡心、脹氣等副作用應請醫師協助調整用藥。

Read More

腹瀉增2成 群聚9成是諾羅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國內腹瀉疫情上升,群聚增加,疾管署27日表示,近期腹瀉就診人次較春節前增加2成,近4週共127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檢出病原諾羅病毒占94%,8成群聚事件與餐飲旅宿業有關。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上週腹瀉門急診就診累計14萬2682人次,較前兩週增加約2成,與近5年同期比較僅次於2023年同期16萬1114人次;另全國近4週共接獲127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較去年同期(93起)增加,發生場所以餐飲旅宿業最多,其中病原體檢出陽性案件計67起,以檢出諾羅病毒為主(63件,占94%);近期腹瀉疫情與往年連假後易出現腹瀉就診人次上升趨勢類似。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由於諾羅病毒傳染力強,且容易引發群聚感染,提醒民眾務必留意手部衛生與飲食安全,如有腹瀉情形,待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以後再恢復上班上學,以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 羅一鈞指出,諾羅病毒具多種型別,任何年齡層都可能因食入被病毒汙染的食物或飲水、手部接觸受污染的物品再碰觸自己的口鼻或眼睛黏膜、與病人密切接觸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而感染。通常感染後1至3天出現水瀉及嘔吐等腸胃道症狀,也可能有惡心、發燒、頭痛、腹部痙攣、胃痛、肌肉酸痛等情形,症狀可持續1至10天。 羅一鈞呼籲,諾羅病毒無法用酒精消滅,民眾平時應落實用肥皂或洗手乳濕洗手,用餐時應以熟食為主,與他人共食使用公筷母匙,避免生食貝類水產品(如生蠔)等高風險食物;有疑似症狀者應避免處理食材,並儘速就醫及在家休息。 此外,旅宿及餐飲業者應落實廚房及廁所等環境的消毒與清潔,並留意工作人員(尤其是廚工)衛生及健康情形,如有不適症狀請暫停工作,並於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才可上班,以確保其他員工及顧客健康。 疾管署提醒,為降低病原傳播的風險,受病患汙染的衣物、床單應立即更換,馬桶、門把等器物表面如被汙染,應用20cc漂白水加1公升清水擦拭;處理患者嘔吐物及排泄物前應戴上手套與口罩,並用100cc漂白水加1公升清水消毒清理。

Read More

網紅店稽查 半數初驗有缺失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網紅推薦的餐館就比較好嗎?食藥署27日公布媒體網紅推薦熱門餐飲業者稽查專案執行結果,在稽查206家餐飲業者中,竟有半數都有缺失事項,經限期改正仍有1家不合格,另外抽驗417項食物檢體,也發現6件不合格,都已依法裁處。 近年來社群媒體、網路名人、美食指南及美食節目推薦之餐飲業者,已逐漸成為民眾獲取美食資訊來源,為維護民眾食品安全,食藥署聯合各地方政府衛生局於去年9月1日至11月30日執行媒體網紅推薦熱門餐飲業者稽查專案。 專案共計查核206家餐飲業者,稽查項目包含食品業者登錄、食品良好衛生規範(GHP)準則、食品標示、產品責任保險等;初查竟然發現103家業者有缺失,經限期改正卻仍有1家業者不合格,另有2家業者食品標示不合格、3家業者未投保產品責任險、3家業者查獲貯存逾期食品原料。 食藥署表示,專案同時抽驗成品、食用冰塊、調味醬等,共計417件進行檢驗,檢驗結果4件生鮮蔬果檢出農藥殘留不符合規定、1件調味醬檢出防腐劑殘留不符合規定、1件成品檢出腸桿菌科不符合規定,違規業者已由轄管衛生局依法處辦或移請農政單位卓處。

Read More

新冠死亡+78 半年來新高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27日公布,新冠上週新增78例死亡,創半年來新高,預估本週或下週到達流感與新冠疫情都將達高峰,呼籲尚未接種新冠XBB疫苗、流感疫苗民眾,儘速前往接種,以提升保護力。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上週新增78例死亡病例中,最年輕的個為1名中部30多歲男性,因呼吸喘至急診檢查,快篩確診後已有雙側肺炎、血氧濃度過低等,收治加護病房病情仍持續惡化,不幸於住院後第10天因新冠肺炎併發顱內出血不治。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清說明,這名最年輕的死亡個案為中部30幾歲男性,本身有神經系統方面腫瘤,沒有接種XBB新冠疫苗,2月上旬在就醫前一週陸續出現發燒、咳嗽症狀,後續又有呼吸喘、呼吸困難,急診就醫有低血氧,新冠病毒快篩陽性,X光顯示雙側肺炎,因為呼吸衰竭收治加護病房給予抗病毒藥物治療。 惟住院過程中肺炎、腎功能狀況持續惡化,併發敗血性休克、腦出血,於2月下旬、住院第10天過世,死因為新冠肺炎併發顱內出血。 疾管署羅一鈞指出,國內新冠疫情處高原期,上週新增648例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雖較前一週711例下降,仍為自去年8月以來次高,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9%;另上週新增78例死亡病例,較前一週新增63例上升,死亡個案中65歲以上長者占90%。 羅一鈞表示,近日冷氣團發威,易提高呼吸道傳染病發生機率,加上近日元宵燈節活動、228國定假日出遊等人群聚集頻率增加,且國內流感與新冠疫情呈上升趨勢,估計在2月底、3月初到達高峰,須持續注意重症病例發生風險,故呼籲尚未接種新冠XBB疫苗、流感疫苗民眾,儘速前往接種,以提升保護力。

Read More

〈中華副刊〉越舌

■林佳儀 這幾年阮氏金鸞一直覺得唇舌越來越失控,它們不再受她指揮,常讓她說出一些違背心意的詞語。 當年丈夫和公公跨海到越南將正值青春的她帶到彰化伸港,從此她成為別人口中的外籍新娘。多年過去,她和丈夫所生育的孩子已就讀國小,為了兼顧家庭,她複製自己舌頭熟悉的滋味,在自家騎樓擺攤販售越南河粉、涼拌青木瓜、鮮蝦春捲這些越式佳餚。 「那是越南新娘的店。」她常聽到別人這樣稱呼她,以及她的小攤。 都已嫁來十多年還算新娘嗎?她苦笑。但總比被叫「越南仔」好,那個「仔」字最後微微上揚的語調讓她覺得是枚懸在她頭頂的銳利目光,自高處俯瞰且評論她這個人,讓她有股被窺刺的蔑視感。 我有名字!她在心裡反抗地想,但不知道該怎麼用自己的舌頭說出來。 她想起第一次參加孩子學校的親師座談時,盛裝的她興奮地走進教室,一邊坐在孩子小小課桌椅一邊環顧四周時,那激昂高亢的情緒。 她有自己專屬的位置了!因著孩子而得到的位置,讓她能與其他家長平起平坐,不需要再藏進邊緣陰影處。 但當老師請家長們一一自我介紹,她坑巴開口:「大家好,我是二十號張偉杰的媽媽……」時,還沒說完她便覺得心虛,越講越氣弱,最後她露出抱歉神情,草草結束毫無重點的自我介紹。她知道自己開口便直達越南,讓人一聽就秒懂她非我族類。但她在母國時不是這樣鈍慢,她能站在講台上對著全班侃侃而談,言談裡滿是自信,為什麼來到台灣她就失去了自己原本的聲音? 那日之後孩子跟她鬧了好幾天彆扭,說聯絡簿不要再給媽媽簽。她問孩子為什麼,孩子哭鬧著說她簽的名字老師都看不懂連她說的話都好奇怪跟別人的媽媽都不一樣時,她為此難過許久,背著丈夫孩子偷偷流了好多次眼淚。 她刻印章,從此為孩子蓋章不簽名。她拋棄越南國立大學的學歷,報名國中補校,決心從注音符號開始,一個字一個字苦學。 多年後從補校畢業那日,她終於能說出一口流利且毫無腔調的中文。奇妙的是,從此她口中滿是酸澀滋味,一種難以言說的苦,從她的喉底舌尖竄出,彷彿生根。

Read More

又傳2例M痘 2萬瓶疫苗下月中到貨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27日說明一週疫情趨勢。(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才剛宣布消除疫情,又新增2例本土M痘確定病例,疾管署27日公布,已採購2萬瓶Mpox疫苗約7萬人份,預計3月中下旬到貨,籲請民眾做好自我防護,提醒符合接種條件之民眾,儘速完成2劑疫苗接種,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國內新增2例本土M痘確定病例,均為30多歲之本國籍男性,居住地分別為中部及南部,2月中旬因身體陸續出現紅疹、水泡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分別於2月23日、26日確診陽性,由於2名個案近期均無出國旅遊史,故研判為本土個案,目前返家自主健康管理中,為今年首度通報確診本土個案。 經疫調,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M痘中部個案曾於去年5月接種1劑Mpox疫苗,匡列相關接觸者4名家人;南部個案則表接種疫苗,匡列3名同住家人,已進行衛教並自我健康監測21天。 羅一鈞表示,接種第1劑M痘疫苗14天後,對疾病的保護力僅有約4成至8成,而完成接種第2劑疫苗後,則可高達9成保護力。接種疫苗為預防M痘感染之重要方式之一,如有符合M痘疫苗接種條件的民眾,應儘速完成2劑疫苗接種,以提升疫苗保護力保護自身健康。 疾管署指出,我國自2022年6月23日將M痘列為第2類法定傳染病,截至2月26日累計確診362例病例(342例本土及20例境外移入),而新公布之個案也是國內經14週無本土M痘確診個案至今,再度出現本土個案。 據統計,截至2月25日已有7萬5173人接種M痘疫苗,其中已完成2劑疫苗接種者為4萬8064人,占64%,仍有2萬7109人僅打第一劑疫苗,占36%,該署呼籲儘速完成第2劑疫苗接種。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