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學園〉落日船景

台南市後港國小一年甲班  林阜邦

Read More

〈醫師專欄〉高爾夫傷害─美國經驗

吳重達 一名40多歲男性看診主訴右肩與右肘橈骨側(大拇指側)痛,症狀已出現快2年。他是文職工作,過去沒有該2處的受傷史。唯一嗜好是1週2~3次在高爾夫練習場揮桿,每一次他都會打3~5籃的球(1籃30個)。他從沒去高爾夫球場打,認為太貴了。 理學檢查確認診斷,右肩二頭肌長腱慢性肌腱炎,右肘伸肌群在肱骨外踝附著處的慢性肌腱炎(俗稱網球肘),肘關節內側也有輕微肌腱炎(高爾夫球肘),全都是高爾夫常見的慢性、過度使用性傷害。 美國杜克大學利用The National Electronic Injury Surveillance System(NEISS)這個認證有效、容納全美國具代表性各醫院急診資料的系統,收集2011~2020年全美發生的高爾夫球上肢運動傷害。10年間代表性醫院共有1862個登錄傷害,相當於全美共有7萬0868個傷害發生。 男性的傷害大大超越女性,占69.2%;60歲以上與10~19歲是容易傷害纏身的2大族群,最常見傷害包括骨折(26.8%),拉傷、扭傷(23.4%),軟組織傷害(15.9%);最常受傷關節為肩關節(24.8%)、腕關節(15.6%)、手部關節(12.0%)。最常發生的受傷機轉有高爾夫球車意外(44.63%),跌、絆倒(29.22%),不良揮桿機轉(10.37%)。 分析結果,大於60歲的男性因發生高爾夫傷害(不論急、慢性),是最常造訪醫院急診的族群;傷害集中在肩關節、前臂、腕關節。小於19歲的年輕族群則是不良揮桿機轉為傷害發生主因。研究建議,減少傷害發生需改善這2高危險族群的設備與揮桿機轉,更強調注意高爾夫球車的使用規範與安全。 上述結果,尤其關節與軟組織傷害,與醫師個人的看診經驗與觀察大致相符。球車意外就較少,應與台灣球車多由桿弟,非由球友駕駛有關。個案受傷原因是揮桿機轉不良所致。 (作者∕台南奇美醫學中心骨科顧問醫師)

Read More

鄭佩佩捐腦研究 醫界感動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資深影星鄭佩佩身後在美國捐腦提供研究。台灣腦庫20日表示,像鄭佩佩這類非典型帕金森氏症,是研發藥物珍貴資源;目前台灣腦庫收到5個捐贈腦,其中有1名屬同類型疾病。 武打女星鄭佩佩病逝,享壽78歲。外媒報導指出,她晚年診斷出患有一種漸進性的神經退化疾病、非典型的帕金森病「皮質基底核退化症(CBD)」,身後並把自己的頭腦捐出來做醫學研究。 對此,台灣腦庫協會理事長、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謝松蒼20日表示,聽到鄭佩佩捐腦「很感動」,由於非典型帕金森氏症尚無有效藥物,有待進一步找出致病機制,各國腦庫都很希望收到捐贈。 台灣首座腦庫去年11月5日揭牌,至今累計收到5個捐贈樣本,捐贈者年齡落在40歲至60歲間,包括屬「非典型帕金森氏症」的多系統萎縮症1人、俗稱「漸凍症」的運動神經元疾病2人、小腦萎縮症1人,另有1名臨床診斷為先天性神經發育障礙,尚待最終病理診斷。 謝松蒼說,非典型帕金森氏症不是一種病,而是一群病,有不同病理,目前僅知患者在大腦與運動相關的腦區、迴路受到影響,捐贈的腦組織能夠幫助研究者了解不同腦區的退化程度和異常蛋白的累積情況,進而確認其疾病亞型。 他指出,腦庫接到捐贈的大腦後,會進行解剖、染色、確認,從捐贈到最終病理診斷大約需要好幾個月時間;台灣腦庫目前已收到約20多份同意捐贈書,其中也有非患者表達捐贈意願,對於台灣腦科學研究別具意義。

Read More

〈彩繪人生〉脫警服從商 黃元碩重視教育

黃元碩熱心公益,參加許多社團,希望營造溫馨社會。(記者林雪娟攝) 企業家黃元碩的人生相當特別,曾是警察的他,赴日攻讀管理學,在日商公司上班後,奉派回台任職,再自行創業,事業有成,心思回饋社會,加入扶輪社家族,目前擔任國際扶輪3470地區副秘書長及國際青少年交換顧問,重視教育的他,鼓勵青少年開拓眼界,到海外留學或遊學,可以增廣見聞。 黃元碩就讀警專後,至119勤務中心上班,許多人或許認為工作穩定,然而年輕的他,希望有不同的人生際遇,因而辭職赴日念書,一路從大學念到碩士,並在日本大企業工作。原本認為自己會在日本過生活,也把父母接至日本養老,父母因不習慣當地生活返台,剛好公司擴大在台業務,派任他回台工作。數年後,黃元碩萌生創業念頭,從事合成高分子貿易,生意風風火火。 事業有成,黃元碩心思回饋,加入許多社團,如至成大EMBA進修,後擔任公關長,也曾任金城青商會會長,40歲後,加入台南扶輪社,目前為台南扶輪社服務主委,也擔任地區副秘書長。因日文流暢,許多扶輪社對日相關接洽,都由黃元碩負責,目前擔任國際青少年交換顧問的他,更是努力推動。 他指出,多年來,雲嘉南地區已送2700多名青少年至20餘國交流,也接待來自30餘國、2500名的外國學生前來台灣,除促進雙方交流,他認為讓台灣青年開拓眼界,擁有世界觀,才能成為「世界人」。 目前扶輪社在雲嘉南地區有80社、2700人,黃元碩說,社員都熱心公益,他們也逐步放寬加入條件,希望讓更多人加入,一起行公益,讓善循環,社會擁有正能量。除參加各個社團,黃元碩也是「金城五」會員,這個團體其實就是金城國中第五屆學生校友會,是金城歷屆校友組織中最活躍團體,不僅校友感情緊密,對學校也深具貢獻,如目前擔任大港社區執行長的黃森楠和黃元碩就是同學,如疫情期間,社區捐贈防蚊液、寒暑假照顧弱勢生等,都可看見黃元碩自掏腰包協助,熱心公益的他,希望營造溫馨社會。 (記者林雪娟)

Read More

〈彩繪人生〉龔建民凌麗珍夫妻檔 攜手志工人生

龔建民與凌麗珍同為南市消防史料館志工,兩人均出身軍職,志工服務也是夫妻共同興趣。(記者王勗攝) 軍職人員時常有著嚴明、鐵血的形象,但也不乏溫暖、柔性的力量。南市消防史料館志工中,便有一對出身軍職的「超閃」夫妻檔,龔建民與凌麗珍總是出雙入對進行導覽,帶領民眾走進消防歷史的時空隧道,熱情洋溢的夫妻,也將志工服務視為共同興趣,將服務人群視為餘生志業。 70歲的龔建民與60歲的凌麗珍是人人稱羨的軍中連理,凌麗珍平日於歸仁基地服務,休假就投身南市志工服務已23年,服務範圍包括區里、奇美醫院、司法博物館、派出所、更生保護協會等。龔建民曾任軍檢、軍法官,退休後陪伴妻子投身志工服務,志工服務除了是共同興趣、語言,也是兩人常保青春活力的祕訣。 凌麗珍投身公眾服務並非偶然,胞弟是台南義消,過去人力有限、義消仍需支援火場救援時,胞弟也常前往救災前線,年夜飯遭遇重大火警,也奮不顧身趕往,這份熱血精神讓凌麗珍十分感佩,也矢志投身社會服務。從幫助社區鄰居開始,只要有志工服務的機會就「當仁不讓」,服務對象越來越廣,除本質軍職工作,志工也成為第二事業。 凌麗珍奉獻社會的力量,離不開丈夫支持,說來也是緣分,畢生投身司法機關服務的龔建民,從協助更生人開始,也隨同妻子開啟志工生涯。民國95年退休後也投入志工工作,時常提供弱勢法律諮詢。從鐵血無私的執法者,轉為更生人重回社會的推手,迥異的人生修練課題,無形中也讓處事態度更加圓融,讓枕邊人大為驚訝。 龔建民表示,服務人群是快樂的事,陪伴妻子,也能幫助他人,透過志工服務認識各行各業,體察人生百態,對司法實務也能有更多的體悟及思考。 凌麗珍強調,自己也曾有幸接受他人幫助,對於他人的幫助一直感恩在心,而幫助別人也能得到正向的回饋,志工服務也為自己和丈夫帶來滿足與快樂,除履行保家衛國的職責,透過社會服務也能具體實踐愛民、助民的精神。對於夫妻倆而言,閒暇放鬆不需遊玩或遠行,身邊目之所及就是心之所向。 (記者王勗)

Read More

〈中華副刊〉吉光片羽

■楨凰 早春的綠葉悄悄爬上枝枒,粉嫩花苞輕吐芬芳,陽光普照為藍天悠然抹上一份暖意。 馳騁高速公路,闖過路面的春意蕩漾,沾黏路旁蠢蠢欲動的鳥語花香,穿入重巒疊嶂,被群山四面環抱,不同程度的翠綠疊出層次鮮明的盎然,山峰連綿起伏宛若盤踞山頭的青龍,目的地的路牌浮現,跟著箭頭駛入山城彎彎繞繞,綠葉兜住陽光,耀眼的朝陽被馴服的只剩和煦,打開天窗與滿天棉絮般的浮雲對視,若隱若現的果香闖入車內,偷渡一把烘烤過的可可香與發酵後的紅茶香,當鼻間的香氣從馥郁的自然轉為都市熟悉的燒烤,叫賣聲此起彼落宣布已過群山,踏入觀光勝地日月潭。 停妥車,步行至纜車站,沿路明媚的潭水相伴,日光穿過雲層灑在碧綠的水面,似翠玉珠寶鑲嵌鑽石閃爍著光亮,走上木棧道貼近一看,因春水退潮而浮出的細沙與石子幽靜待在岸邊,似珠寶最外圍的銀粉,春日獨有的景色。 搭乘纜車往空中飛翔,如鷹一般,俯瞰波光瀲灩的潭景,坐擁綠樹蓊鬱的壯闊,似武藝高超的仙俠,時而輕點水面而不漪起一絲波紋,時而輕踩萬綠地毯而不引起風吹草動,騰雲駕霧、扶搖直上至最高點,車門自動打開,無聲的說歡迎蒞臨。 橫亙數公里的蜿蜒,一張車票便從湖光水色切換到文化叢林,一行人沿著指標走下階梯,在高塔前合影,「觀山樓」和「九族文化村」的字樣被刻進畫框。 攤開地圖前往櫻花林,用相機留住春的氣息,照片透過顏料鎖住櫻花綻放的皎潔,化學藥劑沖開周晬之年白茫的記憶,揭曉曾經到此一遊的真相。 婚禮前一夜,爸媽翻起相簿,看著幾張遍布細小粒子、微微泛黃的老照片說起故事,彷若回到幼時。 我頂著一張手掌大卻肉餅樣的臉,雙頰溢出嫩肉,一雙眼睛彎成柳枝,小嘴似訴說萬言千語,咿咿啞啞的文字被擋在鏡頭前;裹著紮實的大紅色棉襖,下擺紮進鮮綠的厚實棉褲,大搖大擺的走在時尚潮流尖端的紅配綠狗臭屁,渾身無不抱樸含真,全身透著寒冷,冷得周圍的人逃去取暖,獨留我佔據相片的中心幸福燦笑,觀山樓的三角屋頂不偏不倚成為生日帽。 爸說那時我剛學會站,不會走路,他按下快門後,我就與大地擁抱了。 多年後,我們再度重遊,雖已髫齔就學,穿的有少女樣,但與秀麗端莊勾不著邊,像個黏答答的秋葵黏著爸,全身攀附在他腳邊、頭靠在他的腰間,脊椎骨頭都被剝去。臉不再圓嘟嘟,櫻桃小嘴變成吸血鬼張牙舞爪,上排牙齒掉得只剩兩顆虎牙,笑得童真卻毛骨悚然。 我一路拉著爸的褲腰帶連走帶爬地到表演劇場,欣賞原住民載歌載舞。劇場前有挖空人臉的彩繪看板,我和爸合照,乍看之下稚嫩的臉蛋戴著一頂有流蘇裝飾的帽子,身穿編織圖騰的紅胸衣,下著橫條黑裙;爸也戴帽子,胸前掛有火器袋,下著皮褲,我們是天造地設的一對。但那時我踮起腳尖分明碰不到爸的胸膛,忘記是誰將我舉高,讓我的稚氣能與他併肩而立。 玩遊樂設施時,全家穿雨衣同坐一艘船,船從地平線慢慢爬坡上升,在高空滯留數秒,隨後脫離軌道,霎時重力加速度往下墜落狂衝,遠處的鏡頭拍下乘客的驚悚表情,面目猙獰得連本人都認不出。爸出手闊綽買好多張紀念,媽阻擋不了他的豪氣,掛在臉上的笑容同飛船驚人的墜地,僅冰霜苟延殘喘巴著法令紋不放。 離開園區前,一家人佇立於櫻花樹下拍攝大合照留念,沒有朵朵燦燦櫻花,只有深沉的怨念汩汩滲出,除了我的傻笑,其餘人等都苦喪著一張臉。 當我能感知情緒和氛圍時,再度來訪已是高中的畢業旅行,與同學捧著心臟享受心驚膽跳,青春在驚聲尖叫中滑過,叛逆蟄伏於其中。 旅行結束,分發成績出爐,揚著成就的旗幟選填外縣市的大學,奔出父母的掌控,急著飛走的雛鳥。然而開學的第一個週末,我便購火車票回巢。 大學的日子很有趣,每天卻必須面對下一餐吃什麼的問題。和同學站在美食街中央,像隻迷途羔羊,每間餐廳都不同卻又雷同,很快就吃膩了。畢業後考回家鄉的研究所,下一餐的選項永遠是回家。興許是從小吃慣的緣故,吃不膩這款味道。 當論文過審,脫下學生袍進入職場,左手握一份錢不多、離家近的待聘書;右手持一份錢多、公司規模更大、但需北上的工作,最後幾經衡量,我選擇後者。爸媽沒有干涉決定,只有客觀的分析優劣。 這非第一次離家,卻比第一次更艱難。沒有室友和同學,只有上班交流的同事,孤獨籠罩每一天。拜成熟的科技所賜,若想家,只需撥通視訊電話就能見到爸媽,儘管距離再遠,一秒就能填補心中的孤寂。但當我陷入愛河,視訊網路漸漸斷線,一天一通變成一週、一個月、甚至沒有。 後來轉換公司,回家鄉工作,下班吃媽煮的熱菜熱飯,陪他們話家常,以為會自此待在這個家,但愛人為了更理想的工作續留北部,長期的遠距離戀愛加深思念,他單膝下跪求婚奢求我與他同在一個屋簷下。 左手勾著媽,右手挽著他,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爸老話一句尊重我的選擇,向來拙於言辭的媽卻侃侃而談道出她最大的心願與使命是看著孩子成家立業,才能安心的遊山玩水。 我聽進她的話,與丈夫遠走。 如果人可以活到九十歲,將一生均等切成三等份,三十歲前便是在爸媽搭建的羽翼傘下安穩的過活、自在的來去,為了叛逆、理想、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而出走,但只要想回家,永遠有人等在那。 走進人生的第二個章節,與沒有血緣關係的另一半開創新的家庭,週末與丈夫回鄉,讓他們多擁有半個兒子。但每次返家,媽總在廚房轉悠,料理海陸全餐冰入冷藏,只為離開時我能拎滿行囊。心疼她累不想拿,她答:「你拿越多,我越開心,就怕你餓到。」可是這些在外都買得到,她笑說:「那些可都沒有媽媽味。」 從她身上帶走越多,她越開心。我是火,她是蠟燭,縱使我的燃燒會讓她日漸萎縮,也樂得火苗在風中昂首挺立。 每次坐在車窗內揮手與他們道別,心不自覺的揪緊,他們面露微笑,卻藏不住眼底的一抹憂愁。 早就放手卻永遠放不下心。 他們放手讓我學會走路,一跌倒便衝過來安撫;放手讓我追求滿腹理想,守在避風港等我靠岸;放手讓我展翅高飛,相信我的選擇,把我託付給伊人,囑咐娘家是永遠的後盾。 我能回報的僅是陪伴他們到處遊歷,用相機記錄永恆的時光。 遊覽日月潭是標的,重遊九族是藉口,賞櫻是媒介,牽掛不著痕跡的在我們之間輕輕融化。 左手挽著媽,丈夫與爸在側,我們站在開得最茂盛的櫻花樹前合影,笑容滿面。 下回重遊會是多久之後呢?屆時會不會有個小娃兒,獨自霸佔照片中心,復刻我那蹣跚學步的須臾呢?

Read More

〈中華學園〉新同學

台中市龍津國小四年丙班 ◎劉姿誼 有一天老師宣布,有一名新同學要來,我迫不及待問了好多問題,老師說新同學來自越南,要我們做好心理準備,於是我們布置好上課需要的種種環境,等待著她的到來;那天升旗的時候,遠遠看到老師帶著一個同學走進教室,嗯,就是她了。 我們一開始是用翻譯軟體跟她溝通,上課、考試也都要滑平板輔助,每到下課或是午休前,一群人會圍在她旁邊教她國語,她也大方的教我們學越南語,不知不覺中,彼此都多學習了一些新的東西。 同學們都很熱心的幫助她,像是帶她去上廁所、裝水等,看她不舒服會拿平板翻譯詢問:「妳身體不舒服嗎?」因為她不會講中文,所以搖搖頭代表沒有。希望她的中文可以愈來愈進步,也能更熟悉我們學校;我們會教她更多中文、甚至學會寫國字,我覺得接下來有好多好多的事情可以做呢! 謝謝新同學來到我們班上。

Read More

2年同期新高 日新冠單週增逾5.5萬例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官方統計,全境最近一週COVID-19新增病例總數超過5萬5千例,創近2年同期新高,有看法認為已進入第11波疫情。醫師建議,若超過半年未接種者,最好還是接種疫苗。 《富士新聞網》報導,日本全境COVID-19疫情已連10週升溫。 厚生勞動省表示,截至7月14日止的一週,全日本約5000家醫療機構回報新增確診病例數較前一週增加逾1萬5000例,單週新增病例總數來到5萬5072例,平均每家醫療機構病例數約11.18例,是前一週的1.39倍。 單週新增病例數不僅高於去年同期,就算跟2022年同期相比也來得增加。厚生勞動省呼籲,如遇夏天回鄉探視高齡長者等情況,要特別留意防疫對策。 日本民眾免費接種COVID-19疫苗措施3月底結束,目前屬於自願接種,全額自費約需花費1萬5000日圓。對此,日本政府從10月起針對60~64歲患有嚴重慢性病者及65歲以上高齡長者實施定期接種並提供補助,每人自費金額上限7000日圓。 日本東京齒科大學市川綜合醫院醫師寺嶋毅說,雖然現有疫苗對COVID-19新變異株KP.3效果稍差;但如果已超過半年未接種者,建議還是應該接種疫苗。 《每日新聞》報導,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表示,根據過去經驗,夏天期間可能發生一定程度疫情擴大,呼籲民眾落實個人手部衛生及呼吸道禮節等對策。 林芳正說,現階段尚未發生醫療量能吃緊等問題,政府會持續確實關注疫情動向及醫療狀態。

Read More

〈中華學園〉溫暖的心

台南市建興國中二年三班 ◎張詠筑 那日午後一點多,陽光炙熱的彷彿要將世界吞噬掉。在新學校的九月初,一個尋常熱的體育課,在老師的催促下頂著太陽跑步,鞋底在鮮橘紅色的操場上磨出不情願的聲音,終於要跑完最後一圈時,在我前方不遠處,她踉蹌一跌,撲倒在跑道上,膝蓋染成了跑道的顏色,一塊的橘紅中摻雜著絲絲深紅色的血,隨後開始從皮膚滲出,暈成一片血泊。 老師跑到她身旁,問同學誰願意陪她到保健室,每個人都汗涔涔地站在一旁,大熱天的焦躁一掃而空,空氣一度降到冰點,我聽見有人小聲的說:「應該會有人自願吧。」然後又過了一秒、兩秒,我不知怎麼的突然舉起了手。 那時是國一剛開學後不久,班上同學彼此不相熟,我與她都不是能迅速和別人打成一片的個性,就這樣莫名的湊在一起。舉手的那一瞬間,她眸中似乎露出一絲驚訝之色,卻一點也比不上我心中對自己的訝異。我扶著她走在操場邊緣的石子路上,隨著她一跛一跛的步伐向前進,她只是微微的向我莞爾,輕聲的說:「謝謝妳。」隨即默默低頭沒有再和我交談。我也保持緘默,既是因羞澀,也因為方才異樣的舉動仍困惑著。 快到保健室時,我稍稍抬眼,注意到了路旁的反光鏡,陽光在上面反射出一束束耀眼的光,我瞇眼看去,鏡中的我們縮小了,彷彿在遙遠的世界,一同舉步向某處前去。 自此後,我們常結伴而行。她開始等我上室外課,我們走在喧嘩的走廊上,在人群與嘈雜聲中漸漸靠近。她說,她那天特別感謝我,無緣無故跌倒本來就很丟臉了,還好我願意陪她去保健室,「所以,謝謝妳。」她笑得很真摯,笑容向初綻的蓓蕾般燦爛,感染了我,我於是也回以嫣然一笑。 她像一朵亮麗清新的小雛菊,是生活的荒山中一抹縟麗的顏色。有一節美術課,她見我忘了帶水彩用具,在上課鐘響之際將她的水彩放到了我桌上,自己卻因缺帶上課用品被老師扣成績;她義無反顧地向對我口出惡言的同學出言制止,絲毫不在意同儕間關係惡化。她溫柔堅定如漫漫原野裡的雛菊,娉婷盛開於大地,報我以溫暖友誼。 那一年的冬天我好像總在遇挫,段考後的一日,桌上翻寫到破爛的數學講義無言地望著我,一旁的考卷卻是滿佈紅色,我洩氣的跟她說,不知道是否要再努力下去了,努力的結果也只不過如此。她搖頭,認真的看著我,緩緩的說:「每個人都有彈性疲乏的時候,別讓一粒無果的種子毀了一整片森林。」其實她那次的成績也不怎麼漂亮,卻依然堅定的安慰著我,又更像在分享著自己的信念,邀請著我與她一同步入陽光下的大道,迎迓希望與光明。 一日的探究課,我們在操場邊上吹泡泡,又是校園一隅的反光鏡,在豔陽下刺眼又閃閃發亮,我拉著她,看著鏡子渺小的我們,不約而同的拿起泡泡水向鏡子吹,晶瑩剔透的彩虹色泡泡逐漸變大,彩虹美好的碰撞在一起,然後淡在了空氣中,留下了快樂的氣息。這世界很大,人很渺小,但那年夏天,鏡中彩虹色的我們,就是記憶中最溫暖的片刻。

Read More

〈中華副刊〉番茄是蔬菜派或水果派

■簡玲 瑪格麗特的午後,經典的不能再經典。月圓,抹一暈紅月光,花片鋪排,岩漿跟著陽光融化,生動的幾片羅勒綠融合齒間,瑪格麗特女孩問起關於瑪格麗特血統,她直視剖面百年身世之謎,疑惑可愛的小東西,是蔬菜派或水果派? 紅色的薄片彎成問號,反問她的派別。 她水果派,維妮好友蔬菜派,她們各自一派。她的小嘴巴牽動時齒間滿滿乳酪香氣,她讚賞紅果實可以蔬菜派可以水果派,融合全世界最美好的友誼。總被質疑的果實並非無動於衷,比世紀辯論令人滿意的答案,它睡意朦朧的紅臉頰進入她口腔,穿過小徑直達溫暖的床。 「來杯番茄汁吧!」瑪格麗特女孩自語時又產生新疑惑:「那麼,番茄汁是蔬菜汁或水果汁?」紅通通的果實沉默躺在胃裡,假裝睡著。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