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漢
作者介紹:劉振漢先生現擔任台南文物協會副理事長,並於臺南藝術大學攻讀「藝術史評與古物研究碩士班」,收藏方向主要為古玉器範疇。
引言
香港作為亞洲文化交流的重要樞紐,長期以來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愛好者。位於尖沙咀海濱的香港藝術博物館不僅是一座展示中國藝術與文化的寶庫,還是一個融合現代藝術與傳統魅力的平台。這次參觀香港藝術博物館,重點在鼻煙壺展覽的深入探索,期待帶領讀者神遊此一文化盛宴。
建築與展覽概覽
初到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建築本身的設計。香港藝術博物館的外觀既有現代感又不失東方元素,乾淨利落的線條搭配大面積玻璃窗,使其在陽光下顯得格外明亮。內部空間規劃井然有序,展覽多元,涵蓋了中國古代文物、書畫、陶瓷以及當代藝術的展覽。
館內各式中國藝術展品
筆者此次主要是針對「袖珍.厚禮──浮雲軒藏中國鼻煙壺捐贈展」特展而來。「浮雲軒」為已故香港收藏家冼祖謙先生的堂號,為中外最重要的私人鼻煙壺收藏家。以下簡單介紹其相關資訊:
「袖珍.厚禮──浮雲軒藏中國鼻煙壺捐贈展」
冼祖謙與「浮雲軒」
冼祖謙先生(1943年–2016年)是香港著名的鼻煙壺收藏家。他的私人收藏「浮雲軒」在國際間享有盛譽,因其高品質和全面性而被譽為鼻煙壺收藏的典範。冼先生自1989年起專注於鼻煙壺的研究與收藏,經過多年努力,累積了約490組鼻煙壺珍品,涵蓋多樣化的材質與工藝。
浮雲軒的鼻煙壺收藏充分體現了中國工匠的精湛技藝與創意。這些收藏品涵蓋了玉、瓷、玻璃、漆器、匏器、琺瑯器及內畫鼻煙壺等多種材質,許多展品都令筆者讚嘆,隨筆摘錄三件說明如下:
玻璃胎畫琺瑯黃地花卉圖葫蘆形鼻煙壺(左),珊瑚圓雕劉海戲蟾鼻煙壺(中),白玉崁寶鼻煙壺(右)
玻璃胎畫琺瑯黃地花卉圖葫蘆形鼻煙壺:體態優美的玻璃葫蘆造型,再以琺瑯彩繪以花卉紋裝飾整體,更顯清新雅致。
珊瑚圓雕劉海戲蟾鼻煙壺:以珊瑚雕刻傳統劉海戲蟾的吉祥圖案,造型生動活潑工藝精湛。
白玉崁寶鼻煙壺:採用白玉為底,其上用各式寶石及金玉鑲崁,圖案為一几上置一盆栽,旁置各式小配件,連壺蓋也精心設計毫不馬虎,整體工藝既有巧思又顯華麗。
其實珍品真的很多,難以一一描述,歡迎讀者有機會可以親往欣賞。
袖珍.厚禮
展覽序言
為展示這批珍藏,香港藝術館於2024年4月推出特展「袖珍.厚禮——浮雲軒藏中國鼻煙壺捐贈展」,展出全部490組鼻煙壺。展覽分為多個主題區域,包括材質與工藝、圖案與寓意、歷史背景等,邀請觀眾深入了解鼻煙壺的藝術價值與文化內涵。
各式鼻煙壺一
鼻煙壺作為清代貴族與文人雅士的日常物品,承載了豐富的文化與社會意涵。浮雲軒收藏中的作品以其精緻的工藝和深厚的文化背景,成為了解清代社會風貌與審美趣味的重要窗口。
冼祖謙先生以其畢生精力打造的浮雲軒鼻煙壺收藏,不僅為香港藝術館帶來了豐富的藏品,也讓更多觀眾有機會欣賞到這些袖珍藝術品的魅力。透過此次展覽,我們不僅得以見證鼻煙壺的工藝巔峰,更能感受到其作為文化載體的無窮魅力。
各式鼻煙壺二
鼻煙壺的歷史背景
鼻煙壺的起源可追溯到明朝晚期,當時鼻煙作為從西方傳入中國的新奇事物,後來逐漸在清代的宮廷與上層社會中流行。鼻煙壺作為盛裝鼻煙的器具,因其攜帶方便且美觀,迅速成為一種兼具實用性與藝術性的收藏品。
各式鼻煙壺三
展覽中有一個專區詳細介紹了鼻煙壺的發展歷程。從早期以玻璃為主要材質的作品,到後來加入瓷器、玉石、金銀等多種材質的創新,鼻煙壺的形式與裝飾手法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豐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宮廷工匠在乾隆時期達到了鼻煙壺製作的巔峰,展廳內展出的數件宮廷御製鼻煙壺便是這一時期的典範。
各式鼻煙壺四
工藝之美:材質與裝飾
展廳內展示的鼻煙壺材質豐富,包括玉、瓷、玻璃、琺瑯以及有機材料如珊瑚與象牙。不同的材質有其自身的特質,因此要將其特質顯現工匠必須對材質有著深刻理解方能巧妙運用。因此一件好的作品正是上述的驗證。其中琺瑯彩鼻煙壺,其鮮豔的色彩與複雜的圖案設計展現了西洋技法與中國傳統美學的融合;而套料鼻煙壺更將色彩與題材完美結合;內畫鼻煙壺作為清代晚期興起的一種獨特工藝,也在展覽中佔據重要位置。一件出自內畫大師馬少宣之手的鼻煙壺,以細如毫髮的筆觸描繪了一幅山水圖,其精緻程度令人難以置信。展板詳細介紹了內畫技法的繁複過程以及藝術家對細節的極致追求。
各式鼻煙壺五
鼻煙壺的文化價值與社會意義
鼻煙壺除了其藝術價值,還承載了豐富的文化與社會意涵;作為清代貴族與文人雅士的日常物品,鼻煙壺往往成為展示身份與品味的象徵。展廳中特別展示了一些帶有特定題詞或圖案的鼻煙壺,例如以詩句或吉祥圖案為主題的作品,這些設計充分反映了清代文人對意境與寓意的追求。清代的雅集或聚會中,人們常以鼻煙壺作為交流的話題或禮物,甚至進行鼻煙壺的品評與交換,這進一步體現了鼻煙壺作為文化交流媒介的獨特作用。
套料鼻煙壺
結語
此次在參觀香港藝術博物館時,剛好遇上三位從內地來參觀展覽的遊客,一位西裝筆挺的中年男子為一對衣著華麗的老夫妻導覽,其中說到「冼先生這批鼻煙壺可說是私人收藏的天花板,除了冼先生本身的財力與眼力外,也因為剛好碰上那個年代,否則現在的環境是很難有機會收到如此精美的鼻煙壺。」筆者深表認同。
內勾畫鼻煙壺
因此筆者衷心感謝由冼祖謙遺孀冼石韞玉女士,所捐贈的490組浮雲軒藏中國鼻煙壺,不僅為香港藝術館帶來了豐富的藏品,也讓更多觀眾有機會欣賞到這些袖珍藝術品的魅力;更讓這些精美的藏品從私宅走向大眾,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透過公開的展示,讓後人也能享受到這些文化載體的無窮魅力。
台南市文物協會於民國74年成立至今已歷40載,在歷任理事長及全體會員的努力下,對文化的傳遞及發揚不遺餘力,歡迎對中華古文物有興趣的同好一起加入,入會方式請洽本會蔡秘書0982789095。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