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務公司拜訪全國船代會 就商港投資建設等議題意見交流

港務公司董事長李賢義及總經理王錦榮率企劃處及業務處主管及同仁一行,於1月6日上午拜訪全國船代會,並由全國船代會理事長黃啟洋、監事會賴柏涵召集人及蕭捷明常務理事予以接待。(全國船代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公司李賢義董事長及王錦榮總經理率企劃處及業務處主管及同仁一行,於1月6日上午拜訪全國船代會,並由全國船代會理事長黃啟洋、監事會賴柏涵召集人及蕭捷明常務理事予以接待。 雙方就航商關切的港埠設施及未來商港投資建設等議題,進行意見交流,期間黃理事長關切碳排放的議題,希望瞭解港務公司能提供什麼資源及資訊,俾便提供國外船東參考。黃理事長並提及目前台灣海域風電設施的設置,造成航商在航行時間及成本上的付出,政府是否考量對航運業有一個比較正面的回饋,以便達成雙贏。對此,港務公司亦表認同。 在再生能源綠電方面,王錦榮總經理表示港務公司已就其研議訂定一個機制,以便未來提供航商憑證的服務。至於未來轉化?碳權及購買綠電等方面也已在進行規劃,俟成熟時機將公布具體辦法,尋求業界公會意見。同時,港務公司就其在岸電建置方面,說明港務公司已獲行政院通過的岸電示範計劃,屆時將提供一些優惠獎勵措施。 雙方充分交換意見,氣氛融洽,歷時一小時餘,會後雙方互贈紀念品。

Read More

運研所慶祝成立40週年 舉辦卓越40永續新紀元所慶活動

歷任所長共同見證「運輸研究領航館」啟動儀式。(運研所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為慶祝成立40週年,舉辦「卓越40─永續新紀元」所慶活動,歷任所長及各界嘉賓齊聚一堂,共同慶祝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里程碑。 交通部陳世凱部長蒞臨致詞表示,運研所的專業智庫角色已成為臺灣交通政策推動不可或缺的一環,以「專業、創新、實證」的精神,協助實現多項突破性施政。並期許運研所未來應該要扮演著「交通安全的守護者」,協助打造一套可靠、智慧的交通安全防護網;也是「永續交通的推動者」,提出更多前瞻可行的永續交通行動方案,協助實現淨零排放目標;同時扮演著「智慧交通中的創新引擎」,加速打造更加高效、人本的交通系統。最後,更是「交通施政的專業顧問」,積極與各局署建立完善的橫向溝通管道,透過科學的數據、事實的說明,成為交通部最佳軍師。 林繼國所長表示,40年是歷史性的里程碑,更是邁向未來的起點,運研所將繼續秉持「專業領航,追求卓越」的精神,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與創新量能,以面對國內外更多元與複雜的環境變化挑戰,並且積極應對,勇於承擔與突破,引領臺灣交通運輸發展的進步與永續。 活動中播放了各界祝福運研所40週年影片,並由林國顯次長頒發歷任所長貢獻獎,以及林繼國所長頒發張浵顧問交通卓越貢獻獎,表彰他們對交通發展的卓越奉獻;同時,林所長進行未來展望規劃報告,並舉行「運輸研究領航館」啟動儀式及舉辦卓越40特展。讓各界一起回顧交通歷史記憶,更希望串聯交通世代、凝聚各界共識,共同擘劃前瞻未來。 另外,40週年當天,舉辦自行車騎乘團隊共識營,由林繼國所長領騎,率一級主管與同仁以具體行動響應綠色運輸,實踐低碳永續生活之理念,同時也總結「卓越40─永續新紀元」所慶一系列活動之籌辦及參與過程,分享經驗、形成共識,強化團隊凝聚力與賡續推進運研所各項業務。 展望未來面對日新月異的挑戰,運研所將配合交通部四大施政重點,繼續發揮專業智庫的核心角色。在「落實運輸安全與人本價值」方面,讓每一次出行都更安心、更有溫度。在「引領運輸科技與產業創新」方面,結合AI和無人載具等最新科技,為民眾帶來更智慧的交通生活。在「打造便捷及韌性交通網」方面,不論城市或鄉村,讓每個人都能享有公平的交通服務。在「推動淨零碳排邁向環境永續」方面,推動節能減碳,讓交通與地球共存共榮。運研所將攜手產官學研各界,繼續開創屬於臺灣交通的新篇章。

Read More

中遠海運將開通南美西三線WSA3直航秘魯錢凱港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遠海運集運宣布將開通南美西三線(WSA3)直航秘魯錢凱港航線,共投入十一艘船舶營運。 中遠海運集運表示,繼去(2024)年11月25日該公司上海直航錢凱港後,將開通中國大陸華南地區直航錢凱港航線,充分發揮錢凱港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深水港優勢,對WSA3精品航線進行全面優化縮短運輸時間,提升貨物周轉效率。華南地區直航錢凱港航線的開闢,象徵著華南地區至秘魯的物流通道重塑,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企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出口選擇,極大提升物流效率。 此外,錢凱港還配備了自營智慧碼頭,擁有150台拖車,可輻射秘魯全境,加之第三代IoT技術貨櫃的加持和冷鏈運輸的全程監控,為大陸華南地區貨物出口拉丁美洲注入新活力。

Read More

進口快遞貨物簡易申報雲平臺建置1月8日辦理訊息交換平臺切換演練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配合關務署進口快遞貨物簡易申報雲平臺建置,訂於114年1月8日(星期三)12時20分至13時20分辦理訊息交換平臺切換演練。本次作業期間,關港貿XML訊息交換暫停(即B2G通關、簽審申辦訊息)。 暫停服務時間:114年1月8日(星期三)12時20分。參與機關G2G簽審申辦訊息交換、會辦與查證訊息交換、批次檔案交換,維持正常服務。演練完成,將立即回復系統正常服務,並發布恢復通知。

Read More

高雄港招商有成今年前2月 8航次國際郵輪熱鬧開航

大洋郵輪里維拉號將於大年初一重訪高雄港,與高雄港一同歡度農曆新年。(高雄港務分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高雄港團隊招商成效顯著,今(114)年1至2月即將迎接8航次國際郵輪相繼靠泊,由愛達郵輪史黛拉號、挪威郵輪天空號、璽寶郵輪安可號、銀海郵輪銀葉號、大洋郵輪里維拉號及荷美郵輪諾丹號等多艘頂級郵輪輪番登場,為高雄港帶來新氣象,揭開114年度海上盛宴新篇章! 114年度首艘首航高雄港的國際郵輪—愛達郵輪史黛拉號(AIDAstella),將於1月16日率先登場,為高雄港開出新春第一炮,船身搭載亮麗喜氣紅唇與藍眼睛的彩繪設計,與其姊妹船愛達貝拉號(AIDAbella)如出一轍,將再度點亮高雄港。 1月份驚喜不斷!挪威郵輪天空號(Norwegian Sky)及璽寶郵輪安可號(Seabourn Encore)將於1月21日同日靠泊高雄港,創下高雄港旅運中心首次同日迎接兩艘首航郵輪的新紀錄。其中挪威郵輪天空號將於1月21日(首航)、1月28日(除夕)及2月20日三度靠泊高雄港,與高雄港共同迎接農曆新年,而璽寶安可號特別在高雄港停留2天1夜(1月21日至22日),讓旅客深刻體驗港都的魅力風光。 為提升雙郵輪靠港旅運通關設施服務量能、旅客便利性及滿意度,高雄港務分公司自去(113)年起延伸旅運中心登船廊道125公尺,雙郵輪同時靠泊時,其中一艘郵輪旅客可藉由登船廊道至旅運中心進行出入境通關,郵輪雙靠當日將正式啟用,未來將可同時服務1大型及1中型郵輪雙靠使用登船廊道,提供無障礙旅客及一般旅客上、下船及出入境通關更舒適、更便捷的行走動線,不致受到天候影響,為高雄港旅運中心服務品質再升級。 銀海郵輪多次獲得最佳小型船的殊榮,屬高端奢華的精緻遊輪,銀葉號(Silver Whisper)於107年進行大規模改裝,船員與乘客比近1:1,為旅客提供尊榮的海上體驗,曾於108年首航高雄港,112年二訪高雄港,將於114年1月24日三訪高雄港,本次航程自香港出發,行經基隆港、高雄港,再南下前往菲律賓,展開亞太文化探索之旅。 大洋郵輪里維拉號(Riviera)於去(113)年首航高雄港後並二度造訪,可見去年到訪之旅對高雄港市留下美好印象,因此即將於114年1月29日(初一)三訪高雄港,與高雄港一同歡度農曆新年,本次航程自香港出發,行經高雄港、基隆港,再北上前往日本、中國及韓國等地,讓旅客於郵輪上一邊品味佳餚,一邊飽覽東亞風光。 114年度最具規模的掛靠郵輪非荷美郵輪諾丹號(Noordam)莫屬!由世界前四大的義大利著名造船公司-芬坎蒂尼集團(Fincantieri S.p.A.)建造,總噸數達8.3萬噸,可搭載近2,000名旅客,以歐式典雅風格聞名,將於2月23日首航高雄港,是114年高雄港國際郵輪預報中,噸位最大的掛靠郵輪。 為了迎接國際郵輪旅客,高雄港務分公司除協調CIQS及航港局等單位配合相關事宜,另與高雄市政府海洋局攜手合作,於郵輪到港期間,展現精彩迎賓表演,歡迎首航郵輪旅客蒞臨,並安排春聯書法教學,提供郵輪旅客現場書寫活動,讓旅客親身體驗臺灣的文化藝術,感受高雄的熱情與魅力。 隨著郵輪熱潮展開,高雄港團隊招商有成,預計帶來近2萬人次的觀光人潮,可為高雄在地旅遊挹注觀光商機,高雄港務分公司將持續優化旅運設施,並提升港口服務品質,以吸引更多國際郵輪到訪,為臺灣觀光創量增值。

Read More

《冷眼集》老柯的雙罷主張穩賺不賠

  柯建銘要搞雙罷,這齣新年伊始的政治泡沫劇,已經成功吸引國人目光,卻也暴露綠營派系內鬥的現實和賴清德黨內不足以服眾的窘境。(取自柯建銘臉書) 記者康子仁/特稿 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拋出要推動「雙罷」,一時間在政壇捲起千堆雪,究竟柯建銘的主張是和總統賴清德唱雙簧,一個扮白臉、一個扮黑臉,還是藉由此一主張向賴清德叫板,要逼他妥協,進而延長「萬年總召」的政治生命和黨內影響力。總之,這齣新年伊始的政治泡沫劇,已經成功吸引國人目光,卻也暴露綠營派系內鬥的現實和賴清德黨內不足以服眾的窘境。 柯建銘四日召開的記者會自己單槍匹馬,和以往民進黨立委排排坐,類似「打群架」撂人壯聲勢的場面形成強烈對比,像是「一個人的武林」,又有點悲愴淒涼的感覺。 雙罷主張提出後,面對在野黨的強烈質疑,民進黨開始切割,黨中央說尚未經過討論,擺明把外界的責難推給柯總召,要他自己出來善後;以前一向以柯總召馬首是瞻的黨團幹事長吳思瑤,看到場面快要暴衝成失速列車也立即縮回去,辯稱回歸民意是後續選項之一,意思就是黨團也不挺,單純是總召個人意見。 柯總召四日深夜寫了洋洋灑灑的七千字長文,最後黨內其他五十名立委當中,也只有四、五位願意情義相挺按讚留言,和以往總召出馬一呼百諾的場景相比,實在不可同日而語,也讓外界感覺到,柯總召這回似乎是在黨內真的踢到鐵板。 柯總召提出雙罷主張後,府院黨忙著善後,黨內幾乎無人附和,唯一例外的是陳時中,身為政務委員又領納稅人薪水,隔天立即跳出來聲援此一主張,尤其陳時中鮮明的英系背景,馬上被外界解讀為英系的反撲,要給賴清德出難題,一旦黨主席對雙罷收手,馬上會面臨深綠基本教義派的反彈與質疑,不僅折損黨主席威信,柯建銘和英系也能坐收漁翁之利。 柯建銘提出的雙罷主張,對他本人來說是穩賺不賠,因為外界早先已經盛傳,「萬年總召」的柯恐怕位子不保。柯建銘提出雙罷,也有在黨內「以戰逼和」的味道,冀望延長自己總召的政治生命和黨內的影響力;甚至一旦成功罷免幾個國民黨立委,民進黨又補選成功,在國會屈居劣勢的情勢馬上逆轉,柯建銘豈非大功一件,甚至有可能取代韓國瑜,登上立法院長大位。 如果從權謀角度來看,柯建銘提雙罷,馬上把政壇搞得天翻地覆,一旦罷免立委行動如火如荼,可能會造成政壇動盪不安、立院永無寧日,結果是賴清德執政前兩年一事無成,選民反彈的結果,可能讓民進黨在二0二六年縣市長失利,賴清德勢必得依循往例請辭黨主席,交出黨權的結果,賴清德二0二八年的連任之路,恐怕將面臨黨內嚴峻挑戰。

Read More

共推臨床試驗數位化 台大醫院與艾伯維藥品簽約合作

台大醫院與艾伯維藥品簽訂合作協議,強化臨床試驗數位策略。(台大醫院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台大醫院與艾伯維藥品6日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將透過新型態臨床試驗研究模式,加速臨床試驗收案速度與品質,推動臨床試驗前瞻研究,為病患治療帶來一線曙光,提升國內臨床試驗品質及國際競爭力。 台大醫院指出,102年至今,台大醫院與艾伯維藥品已合作臨床試驗案72項,10年多來樹立許多里程碑,如112年醫師吳嘉峰之小兒肝膽胃腸團隊成功創造了2次全球第一間啟動試驗中心的里程碑。113年醫師鄭安理、黃泰中與黃聖懿之血液腫瘤科團隊成功達成4次美國以外、以及亞太區第1間啟動試驗中心的里程碑。 113年台灣研究團隊臨床試驗的啟動速度為包括澳洲、紐西蘭、中國大陸、日本、新加坡、韓國在內的亞太地區之首,突顯台灣在臨床試驗收案及執行的優異表現。 台大醫院表示,臨床試驗中心成立20餘年來,近2年每年執行中的臨床試驗案超過1千件,研究者自行發起案約200件,研究量能豐沛,並持續領導全國包含肝臟疾病、乳癌、胃腸疾病及幽門桿菌、小兒感染、成人感染、肺癌、心血管疾病等7大臨床試驗合作聯盟。雙方期以強化臨床試驗數位發展為基礎,積極推動分散式臨床試驗及新型態臨床試驗研究模式,共同提升我國臨床試驗品質及國際競爭力,持續與世界接軌。

Read More

〈中華副刊〉島嶼的記憶

詩/莫渝 圖/黃騰輝 峰巒連綿   林木蓊鬱 無盡的青山綠水鋪展土地 平原上動物競相奔逐 更多的是犄角多綺的梅花鹿 山間水邊人家漁獵躬耕 平靜自適安詳 Ilha formosa!美麗之島! 土地收留甘霖苦雨 也挨受腥風血雨不時鞭笞 反冒萌抵抗衝撞的種籽 最盼風調雨順 海洋遼闊夢想遠颺 看不見的他方希望頻頻招手 離開陸地還心繫家園 走遍島嶼每一角岬 城鄉大小巷弄 不忘多ㄔ亍流連 拋棄傷痛    邁向平和 世代共同活動場域 邊界迤邐不改其顏彩 墨綠,我們珍惜堅守的本質

Read More

〈中華副刊〉一梨潤三秋

■周堯萌 秋,一個收穫與沉澱的季節,萬物開始收藏,空氣裡瀰漫著淡淡的涼意。此時,一種水果成為了這個季節的代表,那就是梨。古語有云:「一梨潤三秋」,這不僅是對梨的讚美,更是對秋天最好的注解。 「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在秋日的陽光下,梨園裡,黃澄澄的梨子掛滿枝頭,彷彿是大自然贈予人間的一枚枚金黃的印記。又怎能不叫人垂涎呢?想起辛棄疾《清平樂檢校山園書所見》云:「西風梨棗山園,兒童偷把長竿。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閑看。」這是多麼和諧而又歡快的場面啊!這些梨子,不僅味道甜美,還能給人們帶來樂趣。 「入門且一笑,把臂君為誰。酒客愛秋蔬,山盤薦霜梨。」梨的食用歷史悠久,自古以來,梨就是秋季的佳果。它的甜美與多汁,能夠潤肺清燥、清熱化痰,是秋天養生的佳品。古人有言:「貼秋膘」,而梨,正是這個季節最好的「貼秋膘」食材。它不僅能夠滿足味蕾的享受,更能滋養身體,讓人在秋天的乾燥中感受到一絲滋潤與溫暖。 記得小時候,每到秋天,秋高氣爽,空氣乾燥,我常常因此有些咳嗽,每每這個時候,母親總會想方設法地找來一點冰糖和梨子一起燉水給我喝。只見母親首先削去梨子的外皮洗淨,再挖去梨核,放入冰糖後便把它們放入煨罐裡,趕在燒鍋做飯的時候把煨罐放在鍋洞煨。這樣煨出來的冰糖梨子水呈現一種清澈透明的狀態,梨塊經過燉煮後變得軟糯,湯汁濃稠,與融入其中的冰糖形成了一種和諧的色彩搭配。梨塊的色澤自然,而冰糖的加入使得整個燉品看起來更加晶瑩剔透,令人食欲大增。梨肉經過長時間煨製後變得十分軟糯,與冰糖的甜味完美融合,既保留了梨的清新香氣,又增添了冰糖的甜潤,不僅口感滑潤,而且清甜可口,具有生津養胃、清熱化痰和中止咳的功效,是一道適合各年齡段人群享用的健康甜品。 梨樹從先秦時期的文獻記載,到秦漢時期優良品種的培育,再到唐朝的廣泛種植,梨樹見證了農業的發展歷程。它不僅是秋天的象徵,更是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當秋天來臨,梨園裡瀰漫著果香,成熟的梨子掛滿枝頭,等待著人們的採摘。「風高榆柳疏,霜重梨棗熟。」這些梨子不僅滋養了人們的身體,更承載著家人之間的情感與記憶。它們是秋天給予我們的饋贈,是我們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見證。 「昨宵宴罷醉如泥,惟憶張公大穀梨。」「杜酒偏勞勸,張梨不外求。」試想在一個秋風宜人晚上,幾個知心友人相聚,三杯兩盞淡酒過後,來一盤如雪般的梨肉,那又是怎樣的醒酒、爽神、舒心?就連梅堯臣都忍不住說:「烹雞庖兔下籌美,盤實飣餖栗與梨。」 「一梨潤三秋」,這不僅僅是對梨的讚美,也是對秋天、對自然的一種感激,更是因為它承載了母親對我們的母愛。每一口梨子,都是對故鄉的深情告白,都是對過去的溫柔懷念。在這個收穫的季節裡,讓我們珍惜每一顆梨子,感恩大自然的饋贈,讓這份滋潤與溫暖伴隨我們度過一個美好的秋天。

Read More

〈中華副刊〉在無用之時停留

■李迎春 生活中,我們總希望做的每件事、過的每一刻都有用,都應該有意義。於是人們不再留時間散步了,不願意坐在窗下發呆了,換句話說我們不再「閑」了,沒有了「閑」其實也就喪失了很多孕育靈感的機會。當我們失去這些機會,人就不太會有大變化,也很難跳出原有的格局了。 有智者說:讀一些無用的書,做一些無用的事,花一些無用的時間,都是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個超越自己的機會。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變化,就是來自這種「無用」的時刻。 現代人總是步履匆匆,懷著一份彷彿是出征前的緊張,再快一點,再快一些,追趕著所謂的效率,追求著所謂的價值。他們試圖把每一分鐘都兌換成「有用」的東西,而「無用」在他們眼裡是徹頭徹尾的貶義詞。然而有些東西,不停下腳步,不讓生命從容停留,又如何能深入體會呢? 停留,絕不是死水一潭似的停滯。停留,是給時間讓陽光安臥在自己的身上,是給時間讓一只蝴蝶飛到你的身旁,是給時間讓迷途倦怠的靈魂找到原初的家園。於是,我們不妨讀一些無用的書,觀一些無用的風景,花一些無用的時間,過一段不爭朝夕的日子,與金錢無關,與成功無關,只與自己的那顆詩意的心靈有關。 「淩晨四點醒來,發現海棠花未眠。」川端康成淡淡的一句話,不知觸動過多少敏感美妙的心靈。當他緩緩地念出這個句子時,或許只是午夜的失眠讓他將視線偶然地偏向了窗臺,停留在了那一團無以言表的靜美之前。然而,正是這種不期然的停留,最大限度地接近了生命中最純粹的部分。 「這無邊蒼穹的無窮寂靜使我戰慄,靈魂都顫抖了,語言只能遁隱,試圖解釋的動機最終讓位給了皈依。」帕斯卡爾的停留是以靜默的心境深味黑暗無邊的宇宙。如今的我們只會在星空下匆匆走過,看著手錶或翻著手機,早已失去了兒時仰望星空的情懷;而帕斯卡爾卻鄭重其事地停下了忙碌的腳步,甚至在某種意義上止住了生命的流逝,於是也接近了自然的神性。 也許,佛陀來到了現代社會,不大會受人敬重吧?因為他一不會建造醫院,二不會興辦學校,他會做的只是在一棵菩提樹下靜靜地參悟。「無用!」現代人一定會用這樣的言辭來表達他們的憤怒與嘲笑,然後繼續向前賓士。這確實是一個巨大的諷刺。內心喧囂的人們不會明白釋迦牟尼停留後的大徹大悟,也不會明白午夜發現一樹海棠花未眠時心靈的澄清,更不會明白星空下的停留是一次靈魂的洗禮。 一生求索、飽嘗艱辛的浮士德博士曾經喊道:「美啊,請為我停留!」而如今,我卻更喜歡這樣呼喊:「美啊,請讓我為你停留!」美只在一剎那,改變也只在一瞬間,暫且幹點無用的事等待與迎接一個未知的自己。停留一下吧,這是未知與已知的通道,也是通往美與真的捷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