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熱量/高油脂/高鈉健康殺手 包粽避五花肉/臘肉 搭配吃燙青菜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端午節即將來臨,高雄長庚醫院營養師吳靜宜指出,粽子雖然美味,卻隱藏著「高熱量、高油脂、高鈉」的健康風險,消費者在選購粽子食材時建議選擇低脂肉類,並注意粽子配料以維食用安全及健康。 吳靜宜表示,肉類是熱量陷阱,傳統粽子常使用脂肪含量較高的五花肉作為餡料,100公克五花肉約含400大卡的熱量,建議調整為雞肉、豬里肌、瘦牛肉或是海鮮等低脂肉類。另外,避免使用臘肉等過度醃製的肉類,以降低亞硝酸鹽和鈉的攝取量。 蝦米常被用於粽子中提味增鮮,但應小心防腐劑與甲醛,建議挑選蝦米時應注意顏色自然,避免過於鮮豔或帶有異味的產品。若擔心挑選的蝦米殘留甲醛,則在蝦米使用前可將蝦米浸泡30分鐘,並用熱水汆燙後再使用。 香菇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D與礦物質,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與提升免疫力,是膳食纖維與微量元素的優質來源,但部份蕈類可能使用農藥以避免蟲害,建議民眾選購香菇時,應注意的產銷履歷,挑選標示清楚來源,或是有台灣香菇標章產品。 粽葉選購應注意部分商家可能使用漂白劑來增加粽葉的光澤與色澤,建議選擇顏色自然、不帶人工光澤或太過於鮮豔;使用前可用熱水燙洗3至5分鐘,以減少殘留物質。 吳靜宜指出,端午節仍要堅持每天早晚1杯奶,由於粽子蔬菜含量少,吃粽子時可搭配1碗燙青菜,或以選擇全穀類粽子,而粽子裡面的花生是屬於油脂與堅果種子類,加了花生後粽子的其他餡料更要注意少油,以避免熱量攝取過高。

Read More

45%骨鬆1年內復發 糖友脊椎骨折風險x3

醫師謝明宏提醒,患者骨密度T值小於-3.0應就醫治療。(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台灣是亞洲脊椎骨折發生率最高、全球排名第9的國家。研究顯示,45%的骨質疏鬆性骨折患者會在1年內復發。醫師呼籲從年輕開始存骨本,落實「骨鬆4部曲」。 大林慈濟醫院骨科部與嘉義區慈濟志工於18日共同舉辦「骨科醫師溫馨齊步走」義診活動,深入梅山鄉大南社區,為在地鄉親提供免費骨骼健康檢查與保健諮詢,守護長者骨骼健康。 一位民眾帶著83歲媽媽來做骨質密度測試。他說,媽媽平常骨頭都會痠痛,檢測出媽媽有輕度骨質疏鬆症。 活動中,醫師林文彥以「骨質疏鬆症」為題,指出人口快速老化,雲嘉地區骨質疏鬆症問題的嚴重性。根據最新衛教資料,台灣是亞洲脊椎骨折發生率最高、全球排名第9的國家。研究顯示,45%的骨質疏鬆性骨折患者會在1年內復發。 糖尿病患者骨折風險是正常人的3倍,其中脊椎骨折最常見。為了「保骨不骨折」,林文彥特別呼籲民眾從年輕開始儲存骨本,落實「骨鬆4部曲」。均衡飲食、攝取高鈣食物、每日曬太陽15至20分鐘,以及規律運動。此外,戒菸、戒酒,避免攝取咖啡因和茶等,有助於維持骨骼健康。 醫師謝明宏提醒,出現以下症狀的患者應進一步就醫:骨密度T值小於-3.0、過去1年內發生過低能量骨折、接受骨質疏鬆症治療期間出現新發骨折,及糖尿病患者正在使用胰島素的胰島素的民眾。

Read More

〈中華副刊〉自珍集 〈江城子〉.月夜遙寄

■子寧 星垂碧落轉冰盤 夜微寒 水凝紈 素手裁雲、桂影鎖千巒 縱遇姮娥還怯問 蟾露重 鬢霜漙 清輝若許透瑯玕 漏聲殘 夜燈闌 謝卻荼蘼、彈指褪紅顏 永夜芸窗雙燼墜 千籟靜 共嬋娟伊人何處去? 渺渺費疑猜。 桂棹穿雲隙, 鱗波漱碧苔。 鱷掀千尺雪, 翡鎖一灣洄。 忽訝春漪外, 幽香逐月來。

Read More

翁腹膜腫瘤 腫瘤減積/溫熱化療清除

南投醫院醫師(右)為病人進行腹腔溫熱療法。(南投醫院提供) 記者劉晴文∕南投報導 南投一名6旬男子罹患結腸癌,4年來積極接受手術及化療,病情穩定可正常生活,未料上個月定期檢查,發現腹膜腫瘤轉移,經部立南投醫院醫療團隊安排腫瘤減積手術及腹腔溫熱化療,成功清除腹膜腫瘤,術後僅住院6天便順利出院 南投醫院表示,這名60歲病人,在4年前因為感到肚子脹痛,甚至10幾天想解便卻解不出來,就醫發現是橫結腸惡性腫瘤第2期,積極接受手術及化療,病情穩定可正常生活。去年初回診追蹤時,發現癌指數偏高,近一步接受檢查,確診小腸惡性腫瘤第2期,男子接受手術切除腫瘤及化療,再次回歸正常生活。沒想到上個月的定期檢查,發現腹膜腫瘤轉移。面對一次次打擊,病人選擇堅持不放棄,並相信外科醫療團隊,此次接受腫瘤減積手術及腹腔溫熱化療,成功清除腹膜腫瘤,術後僅住院6天便可順利出院。 據衛福部統計資料指出,大腸癌位居10大癌症死因第3位,發生率則是第2位,1年約有超過1萬7千人被診斷出罹患大腸癌。 外科醫師許家榮表示,手術切除是主要的治療方式之一,而大腸癌腹膜轉移的病人不一定能接受手術,因為轉移的腫瘤可能廣泛、瀰漫性的分布在腹膜,並伴隨腸沾黏、腹水等問題,併發症風險較高。對於腹膜轉移的治療,醫師會視病人的身體情況,腹腔溫熱化療(HIPEC)合併腫瘤減積手術(CRS)有機會消滅腫瘤,降低復發的目標。醫師會先將可見腫瘤切除,接著使用41-43℃的化療藥物注入腹腔內,透過高溫來抑制及破壞癌細胞,藉此清除在腹腔中但肉眼看不到的腫瘤。

Read More

〈中華副刊〉菠菜不「笨」

■李光燦 趴地菠菜也叫「笨菠菜」,葉柄短粗,葉片寬大肥厚,極其耐寒,會將根部牢牢扎進土裡,看起來十分笨重可愛。它原產於波斯,後來成了餐桌上的常客。沒有花哨的外表,卻有著豐富的內涵。 小時候,想不明白為啥要叫它「笨菠菜」,人吃了會變笨嗎?而奶奶正蹲在田埂上用鏟子挖菠菜,我就歪著腦袋問:「奶奶,為什麼摘笨菠菜要用鏟子挖,不能像蘿蔔一樣直接拔出來嗎?」「小傻瓜,笨菠菜的根像鷹爪一樣,深深地扎進泥土裡,當然要用鏟子挖啦!」「哦!」我似懂分懂地應聲,這便是那時我同奶奶的對話。 笨菠菜的生長週期較長,特別是冬季,生長速度更是十分緩慢,它在不斷地吸收和沉澱養分,口感更加清甜,營養價值也更高。因此冬天的笨菠菜也被稱為「蔬菜之王」,有著其他蔬菜所不能比擬的鐵元素,易被身體吸收,所以冬季多吃笨菠菜,對於預防貧血可是大有裨益。 趴地菠菜最令人驚歎的超能力,是它的普及性和易獲取性。在蔬菜的世界裡,它就像是那個總是在你身邊的好朋友,無論你身在何處,都能輕易找到它的身影。它不需要昂貴的溫室或者特殊的土壤,只需要一片土地,一點水,就能茁壯成長,這使得它成為了蔬菜界的平民英雄。 那麼,趴地菠菜怎麼吃才最美味呢?這可就有講究了。最簡單的吃法就是清炒,加點蒜末,那叫一個香。當然,你也可以把它和雞蛋一起炒,那顏色搭配,簡直是視覺上的享受。如果你喜歡西餐,那麼菠菜沙拉絕對是你的不二之選。新鮮的趴地菠菜,搭配上一些櫻桃番茄、黃瓜,再淋上點橄欖油和檸檬汁,那味道清新又爽口。不過,因為菠菜裡含有草酸,所以最好在吃之前先焯水,這樣可以去除大部分的草酸,減少對鈣的吸收影響。而且,焯水後的菠菜顏色更加鮮亮,口感也更加柔軟。 在漫長的冬季裡,餐桌上時不時端上一盤新鮮清爽的菠菜,那種幸福滋味至今記憶猶新。在菠菜的美食宇宙中,最令我心心念念的是奶奶拿手的菠菜手擀麵,既好吃也好做。將菠菜擇洗乾淨,加入麵粉反覆揉搓,等麵成形,已看不到菜葉,成了一個光滑的綠麵糰。再醒上個把小時後,用擀麵杖擀麵。 奶奶說擀麵要用巧勁兒,不是用蠻力就能擀成的。奶奶會拿出她那根用了幾十年的擀麵杖,輕輕地把麵糰擀開,一邊擀一邊轉,直到麵糰變成一張大大的、薄薄的麵皮。這時候,奶奶會用刀切成一條條均勻的麵條,那手法簡直就像是在變魔術。 煮麵的時候,奶奶總是站在鍋邊,用筷子輕輕撥動,防止麵條粘在一起。水開後,麵條在鍋裡翻滾,就像是在跳舞。奶奶說煮麵要恰到好處,不能太軟也不能太硬,這樣吃起來才有口感。每次吃奶奶做的菠菜手擀麵,我都能感受到那份濃濃的家的味道。麵條滑溜溜的,菠菜的清香和醬料的濃郁完美融合,每一口都是滿足。奶奶總是笑眯眯地看著我們吃,眼神裡滿是慈愛。 所以朋友們,如果你也想念家的味道,不妨試著做一碗菠菜手擀麵,或許你也能從中找到那份屬於你的溫暖和幸福。

Read More

〈中華副刊〉踏莎行 一片荷葉的初夏

詩/葉莎 攝影/陳永鑑 以光點和朦朧襯托的初夏 以一個人在一條小路走來,回望 仍是一個人的初夏 以詩和吟詠開始的一日 曾經奮發的荷葉 此刻感覺內心匱乏 一切的書寫 不過是虛擬的庭院,假想的月光 啃噬內心的蟲虫 它們真實存在 存在於文字和思想之間 像鞭索一樣攀爬,高舉或落下 從一條小路走來的初夏 在河畔坐下來不語的初夏 以疼的姿勢 藉一片荷葉說話的初夏

Read More

散步胸悶昏厥 3快救回心梗6旬婦

彰化醫院心導管室主任王彥翔說明搶救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過程。(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68歲林姓婦人日前與丈夫散步時感到胸悶如大石壓胸,馬上請丈夫通報119,不久後林婦昏厥,救護車隨即趕到,但林婦已停止呼吸心跳,一路急救,送至衛福部彰化醫院搶命成功。彰化醫院心導管室主任王彥翔表示,通報快、消防隊專業急救快、快速打通心血管,「三快」奏效,把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救回。 溪湖消防分隊隊員吳茂榮說,當天他和隊員楊靜宜出任務,在路旁見林婦倒在地上,已經沒有呼吸心跳,他們馬上進行心肺復甦術(CPR)及自動體外去顫器(AED)電擊,一路狂奔醫院,5次電擊後已摸到微弱脈搏,心跳停止約15分鐘,彰化醫院急診室快速接手送心導管室。 王彥翔指出,心導管發現林婦冠狀動脈共3處阻塞,裝了3支支架暢通血流,再送加護病房,但還是擔心停止心跳過久,是否引起腦部傷害。加護病房主任林文培說,因腦部缺氧15分鐘,他們施以低溫療法,將體溫控制於32至34℃,降低代謝速度,保護腦部功能,7天後確定腦部幾乎未受損,恢復良好轉送一般病房。 王彥翔表示,心肌梗塞易引起心室顫動而猝死,發生前的典型症狀是胸悶、胸痛、呼吸急促、冒冷汗,高血壓、高血糖跟高血脂等三高患者、抽菸、肥胖及家族史等高危險族群,一旦發生上述症狀,一定要馬上叫救護車。 王彥翔指出,這起個案能獲救主要在於「三快」,首先是林姓婦人一出現極度不適的胸悶,馬上請丈夫撥打119,救護車得以在停止心跳後馬上到場,此為第一快;消防員以優良的救護技術快速急救,此為第二快;病患抵達醫院後,快速送至心導管室暢通血管,此為第三快。三快救命,毫不僥倖,或許缺一,就發生遺憾。 吳茂榮也呼應王醫師的說法,他出勤載過很多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最恐怖的是發生在睡眠中,等到家人發現時,幾乎都無法救回,還有些個案是患者獨自一人倒在農田或家裡,被發現時通常回天乏術。

Read More

糖尿病/慢性腎病共照 38歲女幸孕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為提升糖尿病及初期腎病照護品質,健保署近年推動整合性共照計畫,以期病患在同次就診中就能完成糖尿病與腎臟病的檢查與照護,除減少往返就醫次數,亦可同時提升照護效能。 一名住在嘉義的38歲蔡小姐,已婚多年,一直未懷孕,在家人陪同至醫院求診。由於蔡小姐有糖尿病家族史,體重偏重,喜歡甜食,有次檢查後確診糖尿病,且尿液驗出蛋白尿等異常數值。 醫療團隊依個案情況進行盤點、系統整備、主責整合、跨科共照等流程,將其收案至「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透過衛教課程、飲食營養諮詢與血糖監測等介入,逐步改善病情,不僅血糖、腎功能及血壓皆受到控制,不久後更傳出懷孕喜訊。 健保署南區業務組長林純美表示,健保署自111年開始推動整合性共照計畫,以期病患在同次就診中就能完成糖尿病與腎臟病的檢查與照護,除減少往返就醫次數,亦同時提升照護效能。 此外,糖尿病是造成洗腎的主因之一,林純美說,透過早期介入與跨科整合,可有效提升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患者的照護品質。目前雲嘉南地區共有212家醫療院所 (含37家醫院、175家診所)提供醫療服務,逾44000人受惠。

Read More

〈中華副刊〉接駁

■雨霽 台南到高雄高鐵雖然只要十二分鐘,但從市政中心搭公車到高鐵站要四倍的時間,很少人會選擇的路線,卻成為我退休後的日常。除了接駁免費的誘因,還有高鐵明亮氣派的建築以及購物餐飲自成商圈,置身於此,總以為自己正在旅行途中。 這趟車程可以心無旁鶩追完一集戲劇;有效率地談下一筆生意;或是淺淺地滑入一場夢境;甚至是從容地完成一張精緻的妝容——那是今天在第二站上車看不出年紀的女子,為我示範的一堂彩妝教學。如果她有開頻道,我一定訂閱。好奇心使然,揣測她的下一站是工作還是愛情?前者吧!她的眼神裡有我似曾相識的疲憊。 大林新城站迎來一對老夫妻,休閒風格的穿著似乎前往中北部旅遊。溪頭抑或杉林溪?總覺得花甲之年後已不會惦記星級酒店的奢華,而是嚮往雲山煙水的悠然,用簡單烹調的樸實野味疼惜不再年輕的腸胃。這項執子之手偕老,與子出遊的幸福,情感不是唯一的操作變因,兩人的身體機能也是必要滿足的條件。就在爬一層樓都需要停下喘息的前年暮春三月,名字成為醫院候診間牆上跳動的數字,那晚,啟動了提早退休的申請流程,想去看一看這一季的萬紫千紅。 如果人的壽命已是注定,那麼相聚之後的次數便開始倒數,除了展翅北飛的孩子,還有停泊於南方的母親。以往過年寒暑假才帶著女兒回高雄娘家,假日雖得空,舟車勞頓的疲累終究未能將探望落實。退休之後,高鐵捷運輕軌的無縫銜接,讓思念得以開花結果。電話裡,母親不再說太忙就不用回來,那些曾經理所當然的體貼,在我對女兒說出口的瞬間,都懂了。 回程的建興國中站是女兒高中放學搭乘的起點。有一次休假從高雄回來,算準了班次,看著她上車刷卡後靜靜揀了靠窗邊的角落發呆,原本起身前去坐在她旁邊的動作成為瑜伽伸展的姿勢。這會不會是她構築小說的個人天地?剛從學校抽離,回家後就是被家人包圍的公寓生活,或許我這自以為是的陪伴只是個無法拒絕的打擾。……每每傍晚時分路過此站,總會不自覺找尋那熟悉的身影,儘管那個身影已有了新身分,正在北部的大學裡,擠著校園接駁車,趕赴下一堂的微積分。

Read More

退伍軍人急性冠心症 就醫兩度喪失意識

病患感謝北榮新竹分院醫療團隊的緊急處置,讓他成功從鬼門關前走回。(北榮新竹分院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一名50多歲的退伍軍人,因近日反覆出現呼吸困難、胸悶及嚴重眩暈等症狀,至北榮新竹分院尋求診療,但卻在候診過程中突然昏倒,當場失去意識,護理人員搶救,患者短暫昏迷後自行回神,但就在急診醫療團隊進一步檢查過程中,患者再度喪失意識,心電圖顯示為致命性心律不整心室顫動,歷經兩次電擊後成功恢復心跳,急診醫療團隊高度懷疑急性冠心症,安排轉院檢查證實左前降支血管完全阻塞,經氣球擴張及支架置放後,患者生命徵象迅速穩定。 該名患者在手術隔日即恢復清醒,經加護病房團隊細心照護,第6天順利拔除升壓藥與氣管插管,第7天轉至一般病房休養,第10天康復出院,過程堪稱九死一生。 這名病患日前返回心臟科門診,特別感謝門診護理師與急診團隊。心臟科醫師陳炳榮表示,根據統計,院內心跳停止患者平均年齡為65歲,男性占6成,常見原因包括低血氧、急性冠心症、心律不整、貧血、感染與心臟衰竭。然而,能夠完全清醒出院的病人不到兩成。 陳炳榮說,冠狀動脈心臟病是導致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當冠狀動脈突然完全阻塞,心肌因缺氧而無法正常收縮,可能在幾分鐘內引發致命性心律不整,最常見即為心室顫動,導致心臟無法有效輸出血液,病人將迅速失去意識、呼吸停止,若無即時電擊與心肺復甦,極可能在數分鐘內死亡。 這類急性發作往往來得又急又快,常見症狀包括胸悶或壓迫感(多數位於胸口或左胸)、嚴重呼吸困難、冒冷汗、臉色蒼白、頭暈或突然昏倒、心跳加速或不規律。然而,有部分患者並不會出現典型胸痛症狀,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或高齡者,可能只表現為呼吸不順或倦怠,進一步增加辨識困難。正因如此,第一線醫護人員的臨床敏感度與迅速反應,對於搶救病人至關重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