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性關節炎 嬤右膝絆倒左膝才開刀

骨科醫師王芳英教82歲陳姓患者抬腳復健。(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82歲陳姓婦人,左膝蓋因退化性關節炎、受損嚴重導致膝蓋變形,半年前開始痛到不能再忍,後來因「右膝蓋會絆到左膝蓋」,走路會被自己絆倒,家人決定讓她開刀,術後隔天便能下床走路。婦人女兒說,雖然媽媽逾80歲且超會忍痛,但走路影響到生活,早知道讓媽媽早點開刀,才不會痛那麼久。 大甲李綜合醫院副院長、骨科主治醫師王芳英表示,患者左膝蓋有嚴重的退化性關節炎,合併外翻變形,變形已經超過30度,屬於最嚴重的外翻變形,在臨床上非常少見,詢問後得知患者膝蓋痛拖很久都沒治療,推斷至少10年前就開始退化,拖著不管也沒積極治療,膝關節變形情形才會愈來愈嚴重。 王芳英說,膝蓋外翻變形超過15度以上,可能會有併發症,包括腓神經的損傷、內側副韌帶的損傷,而且可能要更多的截骨手術。患者這次除了置換人工膝關節,同時做了膝蓋韌帶的平衡及膝蓋的矯正,患者術後復原良好,開刀後隔天便能下床走路,第2天也能爬樓梯進行復健。 「膝關節退化第4期損傷是不可逆的,一定要儘早治療或置換人工關節。」王芳英指出,如果患者有其中一隻腳的膝關節退化第4期,沒有及時開刀治療,從臨床上的經驗判斷,膝蓋每年會擴大變形角度,大約3至4年另一隻腳便會惡化到第3期或第4期,雙腳因無力而變形,造成腰椎也逐漸退化變形,往後行動會更加困難。

Read More

〈中華副刊〉踏莎行 盛夏大好

詩‧攝影/葉莎 傍晚時刻,我從 一座小屋踱步至無人的地方 水稻一路跟隨 身旁的流雲熟黃 一切善變又從容,滿足 又緩慢的,原來叫做生活 許多風起雲湧的生活 如今回望 不過是一塊荒田 荒田的生,荒田的死 荒田的多生和多滅 不如凝視一朵小花 不如靠近一座牛塚 為細緻的美,勤奮的死亡 真情流露 從容又善變的人離開 緩慢又滿足的人留下 盛夏大好 誰也不必挽留 誰也無須遺憾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家齊自主學習 培養多層次能力

家齊高中自主學習發表會師生合影。(記者施春瑛攝) 家齊高中日前舉辦自主學習成果展,今年實體發表會組及海報組各有16組作品參加,有以口述歷史方法紀錄祖父於白色恐怖年代發生的真實故事,還有股票、投籃軌跡分析、塑膠降解方法探究、月相教玩具的設計與製作、糖尿病與健康管理等議題,發表主題豐富多元。 家齊高中表示,學生自主學習發表的主題多是從生活經驗出發,發現問題,再去探索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其中蔡承佑、黃澤貴、黃祥宏、楊欣霓是以現今高流量的AI技術製作睡眠喚醒儀器,作品在校外有獲得獎項。 吳振愷、吳宜學則除了介紹日本特有的「漫才」文化外,還親自撰寫劇本、演練、現場表演,相當吸睛。高毓翔利用課餘時間,觀察光照長短對生態瓶內蝦隻存活之影響,以細微的紀錄作為同儕的示範 胡蕎安從家鄉出發,記錄官田北極殿的遶境文化。何昊澤從家裡務農經驗,研究玫瑰花的稼接實驗。林恩綺、陳博安、黃柚蓁試圖從大台南公車與Ubike的動態整合,為市民找到行的便利。邱莉婷、葉詠涵探討不同營養程度水溶液對青江菜生長的影響。林可玲、黃倚恩、吳郁晴、黃允稼、施禹丞則分享他們的歌曲創作〈光雨海洋〉,才華洋溢。 除了發表會,海報展則有16組作品入選,主題同樣多元,有AI、紙飛機飛行研究、探索火山、植物光合作用、鋰矽元素研究、智慧鏡頭辨別樹種、電磁泡、烘焙等。 校長陳韻如對學生表現讚譽有加,她表示,自主學習就是從日常生活中找到有興趣的主題出發,培養多層次的能力,從決定主題,規劃學習進度,並在最後彙編成果,進行學習歷程的反思。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鄭家博物館 保存台江文化

位於安南區十三佃鄭家古茨,宗族努力經營轉型為台江十三佃鄭家社區博物館,入選文化部第一屆百大文化基地。(記者林雪娟攝) 第一屆百大文化基地,台南市共有8處入圍,其中位於安南區十三佃鄭家古茨,又稱「台江十三佃鄭家社區博物館」,致力保存台江地區的歷史記憶,透過地方參與推動文化傳承,展現地方文化行動的深厚能量。 台江十三佃鄭家社區博物館是安南區在地重要文化據點,在文化局和台江社大共同協助下,入選百大文化基地。相較於同樣屬百大文化基地的林百貨等場域,鄭家古茨以往少被關注,它建於1929年,位於台江沿線的十三佃部落,保存近百年歷史風貌,是罕見具備台江傳統三合院特色建築,見證台江先民開墾與生活的重要場域。 早期家族成員以務農為主,鄭家古茨內保有早期的新娘房、鼎灶等設備,屋後仍圈養雞鴨,維持台江過去農村房舍模樣,透過其完整建築與生活器物,呈現地方歷史脈絡,具有深厚的文化與教育價值,可認識先民生活軌跡。 在後代子孫之一的清大退休教授鄭新讚及家族成員鄭忠勝推動下,近年成為山海圳綠道沿線的示範村落文化,半開放提供展示、教學、研究與社造等公共參與用途,對外則舉辦各類型活動,如在地農村生活樣態體驗、文化路徑走讀、音樂晚會、學校戶外教學等,去年以鄭氏宗族力量登記,更名「台江十三佃文化工作室」經營管理。 鄭家古茨緊鄰國家級山海圳步道,為山海圳步道台江段的社區博物館基地,除是在地各級學校、各社大、訪客和村里活動重要場域,也是學甲保生二大帝南巡台江必巡之地,結合台江文化中心資源,在台江社大分校開設作曲班並於每年台江文化季音樂會發表。 兩年前,台江慶祝建庄200年,台江文化中心舉辦「棲身的港灣—十六寮民眾共創計畫」,鄭家博物館以「生活之寮—從古茨見證一個村落的文化生態系」為主題展出,呈現地方文史特色。去年南瀛國際民俗藝術節,文化局也安排日本野和太鼓團至鄭家古茨演出並品嘗在地美食和國際文化交流,讓國外團隊認識在地村落文化 。 為發揮文化基地精神,除將持續環境空間優化,與文化局共同推動在地藝文扎根教育,成為台江民俗文化、美學藝術、科普教育、歷史傳承的重要文化基地。文化局表示,將串聯文化基地與台江文化中心、台史博、台江國家公園與山海圳國家綠道,共同形塑「台江文化生活圈」,成為凝聚在地認同的重要樞紐。 (記者林雪娟)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永仁校訂課程 展現跨領域學習

永仁高中部一年級學生在校訂必修課程成果發表中,透過多元主題呈現AI人工智慧應用等研究成果,展現關注社會與勇於探索的態度。(記者汪惠松攝) 永仁高中高中部一年級「校訂必修課程」,學生「學會提問、勇於行動」,在期末成果發表中,透過多元主題呈現AI人工智慧應用、藝術創作倫理等跨領域學習,從科技創新到在地文化,展現出思辨能力與實作精神,獲得師長高度肯定。 永仁高中校訂必修課程打造素養導向學習場域,成果發表共有高一4個班級參與。其中401班以「深度學習DLSS」為題,解析AI影像升級技術,說明其原理、應用與未來發展,內容涵蓋影像辨識、遊戲技術及醫療影像輔助等面向,展現學生在科技領域的高度理解與表達能力。 402班則以「AI與人類創意的邊界」為題,探討AI創作引發的倫理與美學爭議,學生透過實際生成圖像與文本,呈現AI與人類創意的互動與挑戰,提出多元觀點,展現批判性思維。 在地文化探索部分,403班的「綠見台南」專題則帶領大家走訪台南各大特色公園,從自然景觀、美學設計、生態保護與社區互動等角度切入,深入理解城市綠地的價值與轉變。404班則以「一腳『宅』進歷史裡」為主題,實地調查府城歷史建築,重新喚起大家對歷史空間與文化保存的關注。 發表會中,學生展現自信與熱情,不僅清楚傳達AI應用、藝術創作倫理,及台南城市地景與歷史文化等研究成果,展現關注社會與勇於探索的態度。也展現良好的口語表達與團隊合作能力,深獲台下師長與同學讚賞。 校長余月琴表示,這次成果展充分體現學生將課堂所學轉化為具體成果的能力,從選題、研究到呈現過程,展現高度自主性與責任感。她強調,希望學生不只是學科知識的吸收者,更是觀察社會、理解世界、提出觀點的行動者。這次發表會就是最好的證明。 余月琴指出,校訂必修課程是永仁高中因應新課綱自主規劃的重要課程之一,強調素養導向、跨域整合與實作導向,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學會提問、合作與解決問題。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育才不倦 橋中輔導主任何慧真獲師鐸獎

大橋國中輔導主任何慧真輔導學生適性發展,建立自信,育才不倦榮獲114年台南市師鐸獎。(記者汪惠松攝) 永康區大橋國中輔導室主任何慧真長年致力於輔導學生適性發展,秉持「天才是放在對的位置上」的教育理念,協助每一位孩子發現自身的優勢、建立自信,走出屬於自己的人生舞台。榮獲114年度台南市師鐸獎,肯定她多年來在教育現場的深耕與付出。 何慧真自109到112學年度擔任輔導主任以來,積極推動技藝教育及相關活動,技藝教育的學生參加人數均達全年級的3分之1以上,期許藉由辦理相關的講座及活動,讓家長及導師能幫助學生適性發展、適性揚才。 擁有國中綜合領域家政與藝術領域音樂雙專長的何慧真,常以自身經歷勉勵學生,國中時期才接觸合唱與管樂,高中憑著對音樂的熱愛與學長的鼓勵,在高三毅然報考音樂系,最終錄取文化大學西樂系。她深信,「教育不是填滿水桶,而是點燃火苗。」也因此,她總是細心觀察、溫柔引導,用心啟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與熱情。 在資訊爆炸與AI快速發展的今日,何慧真堅信教師更應成為終身學習者,具備「看見美的眼睛」,從孩子的優點出發,給予肯定與力量。她說,每個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優勢能力,等待著去發現、發展和創造,當孩子相信自己能做到,他們就真的有可能做到。 雖然教育之路並非總是一帆風順,何慧真坦言,也曾遇過如「小美」這樣的學生,因種種因素無法持續就學、最終中輟,但她從未放棄努力,也希望未來能避免更多類似的遺憾。她始終相信,只要盡心盡力,就能夠問心無愧。 何慧真育才不倦、照亮孩子的舞台。以行動實踐教育的溫度,用愛與耐心陪伴孩子走過成長歷程,憑藉對教育的熱忱與對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懷,獲得台南市師鐸獎。這座獎項不僅是對她的肯定,更象徵著無數教育工作者默默耕耘的縮影。她也期許自己繼續在教育這條路上深耕,點亮更多孩子的希望之光。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金箔故鄉 金澤金閃閃體驗

金澤市東茶屋街上的金箔名店「箔一」,名氣響亮。 日本北陸最大的城市金澤市,城如其名,很多東西都跟「金」扯上邊,冰淇淋是金的,連面膜也是金的。 金澤早年就以金箔聞名,金箔絕對是最能代表金澤的工藝品之一,占比更是高達全日本百分之九十九。   文、圖/記者陳俊文   舔一口奢華貴氣金淇淋 箔一產品琳瑯滿目 DIY梅皿伴手禮 金澤市到處有人賣金碧輝煌的冰淇淋。 金澤東茶屋街著名的「箔一」是北陸規模最大的金箔專賣店,來到這裡不僅可以買到許多金箔工藝品,還能透過導覽認識金澤金箔的歷史、文化、製作工程,金箔冰淇淋的創始店也是它。 坐在箔一店內享用奢華「金箔冰淇淋」,台灣人都說「愛水不驚流鼻水」,在東茶屋街則是「愛冰不驚流鼻水」。大家一口一口的舔著「金」淇淋,十足的「好野人」模樣,還好,一支才九百八十元日幣,折合台幣約二百二十元,還比比利時巧克力大品牌Godiva便宜,大家都應該還消費得起。 走在金澤市,很多店都在賣金淇淋,一支大概要價都在七、八百元日幣,最高檔的是箔一,畢竟是創始店。如果嫌金淇淋太貴,可退而求其次買一支「金粉」冰淇淋,約五、六百元日幣,畢竟來到金澤,不吃點金子好像怪怪的。 話說「箔一」是金澤市、乃至全日本出名的金箔工藝商,除金澤市之外,大阪JR車站「改札」前的黃金時鐘,就是金澤箔一打造的。 到箔一吃金箔淇淋,付完帳,工作人員會還請客人坐在店內享用,大概怕滿街邊走邊舔冰淇淋的觀光客,會破壞市容。 金澤市到處金色商品,連面膜也有金面膜。 在享用冰淇淋之餘,看看箔一店內的商品還不只金淇淋,還有金箔清酒、金箔面膜、金粉咖啡、抹茶、金漆筷子、碗、盤、馬克杯,甚至黃金高爾夫球、招財貓等。算一算,買一整套貼金的筷子、湯匙、杯、碗及端盤,可能要五萬日圓以上,頓時bling bling到眼睛睜不開,大部分人心中都會產生一個想法:「如此金光閃閃,有必要嗎?」 在金澤市,連高爾夫球都是金的。 喜歡DIY體驗的人,可以報名參加金箔體驗「梅皿」,可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案,在器皿上貼上金箔,約三十分鐘就能完成,將成品帶回家做紀念,應是最有意義的金澤伴手禮。 在金澤市,連碗都做成金的。 品一杯獨一無二金咖啡 懷華樓兩百年歷史老屋 走進時光隧道 金澤也有很多老宅改裝的咖啡店,可品嘗獨一無二的金箔冰咖啡。東茶屋街裡有兩百年歷史的懷華樓便是位於東茶街中心位置的咖啡廳。大門入口的「暖簾」,象徵豪雪的北陸對客人的誠意。入口的土間,紅色牆板大大的華字,很有氣勢;牆上金色的「金扇」,可看出早年大戶人家的氣派,畢竟「茶屋」曾是金澤最大的藝伎招待所。 懷華樓的招牌咖啡「金箔冰咖啡」要價二千四百二十元日幣。 進入室內,可選擇日式座位區。正中間大型日式火爐四周皆可坐人,靠窗座位則隔著傳統「木蟲籠」面向街道,特殊的木蟲籠有保護隱私的功能,微光穿過木蟲籠透入房中,產生迷人的光影,也讓人彷彿瞬間進入時間膠囊。 懷華樓最貴的金箔冰咖啡,裝了冰塊的玻璃杯上覆蓋一張金箔,注入咖啡,金箔在咖啡上漂浮,順口的咖啡配上有日本國土造型的甜點,絕配中的絕配。還有人點了「黑蜜金箔葛切涼條」,味道和京都「鑑善良房」的「粉條」相近似,只差了金箔。 東茶屋街上二百年老宅改裝的懷華樓。 從關西機場搭Haruka到新大阪、再轉JR特急雷鳥號到敦賀,最後換新幹線鶴來號到金澤,即使轉接順利也有三個小時才能扺達。 尋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足跡 花園町當地有一條「與一道」,紀念這位揚名海外的傑出居民。 很多台南人都認識建造烏山頭水庫的工程師八田與一,他是金澤石川縣河北郡花園町人,一般遊客要如此辛苦換車才能來到金澤市,心中不禁閃起一個念頭:一百多年前的八田與一是要如何辛苦才能來到台南啟建烏山頭水庫和嘉南大圳? 既然來到金澤市,台南人不免會興起去探訪「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成長足跡的念頭。包括其誕生地、小學就讀的花園國小和偉人博物館。但這些都不是熱門觀光景點,很多當地人搖頭說不知。 若趨車前往他誕生的金澤市北方市郊花園町,坐車也要半個小時,可以想見他當年從花園町每天步行十公里前往第一中學校、第四高等學校求學的辛苦。 金澤市北郊的八田與一故居已被日本政府指定為「文化財」。 八田技師故居現已被指定為文化財,保存完善,除漂亮的日式庭園,還有「納屋」(倉庫)。八田故居前、花國小學旁側有一條「與一之道」,與台南市烏山頭水庫的「八田路」相呼應。 金澤市立故鄉偉人博物館也在附近,館內介紹近代日本十七位偉人,包含興建烏山頭水庫、嘉南大圳、對台灣農業、民生用水貢獻甚鉅的八田與一技師,館內除了陳列八田與一雕像、相關資料,還有李登輝前總統造訪時的題字,緬懷這一位永遠受到台日尊敬的「嘉南大圳之父」。農業部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也曾數次組團前往參訪。 八田與一技師就讀的花園小學,校內豎立其銅像表彰這位偉大的校友。

Read More

台南遠百夜班保全

薪38000 起 0985-589581 甘督導

Read More

便當炒菜兼外送

時薪230 永康區正義街123號 202-3936

Read More

營造公司誠徵工地監工

備駕照 薪50000起 永康區 272-5752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