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政策迄未明朗市場觀望SCFI連續五週下跌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上海航運交易所市場週報顯示,關稅政策迄未明朗,國際貨櫃船運市場觀望氣氛濃厚,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SCFI)連續五週下跌。 上海航交所上週(七月11日)發佈數據指出,SCFI指數上週以1733.29點下跌30.2點,週跌幅為1.71%。四大遠洋航線中,美國線運價止跌反彈成為近期亮點,而歐洲和地中海航線運價均持續下跌。 報告稱,遠東至美西線每FEU運價2194美元上漲105美元,週漲幅5.02%;遠東至美東線每FEU運價4172美元上漲48美元,週漲幅1.16%;遠東至歐洲線每TEU運價2099美元下跌兩美元,週跌幅0.09%;遠東至地中海線每TEU運價2667美元較前週(7/4)下跌202美元,週跌幅7.04%。 近洋線方面,遠東至日本關西每TEU運價312美元較前週持平;遠東至日本關東每TEU運價321美元亦較前週持平;遠東至東南亞每TEU運價451美元較前週下跌兩美元;遠東至韓國每TEU運價136美元較前週持平。 市場分析,進入第三季傳統旺季後,美國線運價止跌,隨著美國再次將關稅豁免延後至八月一日,部分趕出貨潮仍在進行中。另一方面,歐洲線貨量沒有太大變化,運價基本保持平穩,已有大型船公司決定將目前現貨市場運價延續至本月底。 另一方面,為改善市場供需、平衡運價,大型船公司聯盟在本月陸續調整運能,其中海洋聯盟(Ocean Alliance)在第29至30週空班率高達37%,雙子星聯盟(Gemini Cooperation)改為部署較小型船。

Read More

菲律賓政府債務近17兆比索創歷史新高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菲律賓政府債務逼近17兆比索創歷史新高,菲律賓國庫署公佈至今年五月底菲國債務總額從前(四)月底的16.75兆比索攀升至近17兆比索(16.92兆比索)創歷史新高。 從債務結構來看,菲國國內債務升至11.78兆比索比前月增1.64%,佔總債務的近七成,增長主要受到國內證券淨發行增加的推動。外債則降至5.14兆比索比前月下滑0.46%,菲律賓國庫署指出,降幅主要由於當月實現淨償還,以及比索兌美元匯率走強。

Read More

2025年全球航運中心城市前三名-新加坡/倫敦/上海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上週(七月11日)2025年中國航海日上海主題活動啟動儀式、北外灘航運高品質發展大會在上海舉行,同時發佈《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指出,2025年全球航運中心城市綜合實力前三名分別是新加坡、倫敦與上海,其中上海連續六年蟬聯國際航運中心第三名。 消息指出,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自2014年首次發佈以來,已成為全球航運領域權威性和影響力的評價體系之一,該指數對全球43個航運中心城市進行綜合評價,涵蓋港口條件、航運服務和綜合環境三大維度,下設16項二級指標,為政策制定者、企業和研究者等產業鏈各環節提供參考。 指數結果顯示,2025年全球航運中心城市綜合實力前廿名分別是新加坡、倫敦、上海、香港、杜拜、鹿特丹、寧波舟山、雅典-比雷埃夫斯、漢堡、紐約-紐澤西、休士頓、廣州、青島、東京、釜山、安特衛普-布魯日、深圳、天津、洛杉磯、溫哥華。 其中上海港去(2024)年成為全球首個貨櫃量突破5000萬TEU的港口,連續十五年蟬聯全球最繁忙貨櫃港口桂冠,彰顯上海港世界一流航運樞紐的地位。指數結果顯示,“十四五”期間,上海較新加坡、倫敦兩大“國際頂流”的得分差距總體呈縮小趨勢,其中上海較倫敦的分差由2021年的0.38分縮至2025年的0.01分,距離趕超這一老牌航運中心只剩下一步之遙。 報告指出,展望未來,上海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並存,這座東方大港將繼續以創新驅動發展,上海的發展得益其完善的航運產業生態、一流的港口基礎設施、領先的海事法律服務和航運金融服務,以及強大的應變能力。

Read More

個人申報災害損失金額30萬元以下者免實地勘查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南區國稅局表示,受到丹娜絲颱風影響,造成部分地區嚴重災情,為協助受災民眾快速取得稽徵機關核發之災害損失證明,該局將秉持從寬、從速、從簡原則,主動協助及輔導受災納稅義務人辦理各項稅捐減免事宜。 該局進一步說明,個人申報災害損失金額在新臺幣30萬元以下,民眾只要於災害發生後30日內填報個人災害損失申報(核定)表,並檢具受損財產之證明文件(如受災財物照片、原始取得憑證、維修估價單、受損財物修復取得發票或收據等),國稅局將予以書面審核,免再派員實地勘查。 該局提醒,個人災害損失申報(核定)表,請至財政部稅務入口網(https://www.etax.nat.gov.tw)下載或就近向國稅局索取,除了可以臨櫃辦理、書面郵寄申請,也可至財政部稅務入口網(路徑:首頁/線上服務/線上申辦/稅務線上申辦/災害損失勘查)線上申請,附件已完成上傳者,免再寄送紙本,快速又省時。如有任何疑問,請於上班時間就近向所在地稅捐稽徵機關詢問或撥打免費服務專線0800-000321,將有專人為您解說。

Read More

機場熱潮回歸 免稅店/ 空廚業績展翅高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表示,疫後機場旅客人次逐年回升:免稅店及空廚的主要客源為機場進出旅客,觀察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資料顯示,隨疫後國境全面解封,112年機場旅客人次年增率大幅攀升236.1%,113年續增22.9%,機場旅客為6,396萬人次,雖未達疫情前108年之高峰,但已回升近9成,今年以來航空業者積極拓展航點,加上來台轉機人次攀升下,114年1-5月國際航線旅客達2,143萬人次,已超越疫前水準(108年1-5月之2,001萬人次),亦為114年1-5月機場旅客人次成長7.5%的主要貢獻來源。展望未來,預期下半年國定連續假期增加,將進一步推升跨境旅遊熱潮,可望挹注免稅店及空廚業者全年營收持續成長。 免稅店業績挹注其他綜合商品零售業營收連續35個月正成長:其他綜合商品零售業中之「免稅店」係經海關核准,提供旅客購買免稅商品的零售店,疫情期間因國境管制措施,免稅店營運慘淡,甚至關閉部分商店因應,致其他綜合商品零售業109年及110年營收分別年減29.3%及9.9%,連續2年負成長;111年起隨國境逐步解封,機場旅客人次漸次回升,致各年免稅店營收增幅均明顯優於整體零售業,並推升其他綜合商品零售業在排除春節因素影響下,自111年6月以來已連續35個月正成長。 免稅店以銷售菸草及酒類最多,近年食品及餐飲銷售占比顯著提升:觀察免稅店商品銷售占比,112年以「菸草及酒類」占比逾4成居首,其次分別為「個人服飾配件精品」占23.3%及「保養化粧品」占19.7%,另外為提升機場旅客餐飲體驗,業者積極改裝引進新品牌及在地特色美食,帶動「食品及餐飲」占比10.0%居第四,較108年成長3.4個百分點。 空廚為推升外燴及團膳承包業營收超越疫前水準的重要助力:外燴及團膳承包業中之「空廚」主要提供飛機上旅客與機組人員飲食,疫情期間因國境封鎖及防疫管制措施影響團膳及空廚營運,致外燴及團膳承包業109年及110年營收分別大幅年減17.8%及8.2%;惟空廚業者致力於多角化經營以降低衝擊,透過與便利商店聯名推出鮮食,以及在超市量販及網路平台等販售冷凍食品,積極拓展銷售通路,111年空廚營收轉呈正成長74.2%,之後隨國境全面開放,航班旅運人次大幅回升,加上團膳業者回復正常營運,推升外燴及團膳承包業112年及113年營收分別年增45.7%及13.3%,規模值均已超越疫情前水準,114年1-5月續年增9.7%,全年營收可望再締新猷。

Read More

航港局助高科大進階訓練課程獲比認可綠色轉型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交通部航港局助高科大IGF Code進階訓練課程獲比利時認可,協助國籍航商加速綠色轉型。 為緩解航商培育我國雙燃料船船員需求,繼今(114)年四月航港局協助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開設IGF Code進階訓練後,本(七)月航港局再次協助國立高雄科技大學IGF Code進階訓練課程通過國際認證,南部首班公費班即將於今年十一月17日開訓,有助於南部船員就近上課、持續加速國籍航商綠色轉型。 航港局表示,因應IMO規範及2050淨零排放政策,我航商陸續訂購LNG或甲醇等雙燃料船,根據STCW公約規範,於雙燃料船服務之船員需事先完成「國際船舶使用氣體或其他低閃點燃料安全章程(IGF Code)」專業訓練,包含基本訓練及進階訓練。為全面補足南北航商培育我國雙燃料船船員需求,今年四月即協助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提送IGF Code進階訓練課程予比利時審查,七月終獲認可,該局督促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做好開班準備,培訓通過者將可增加就業機會,至LNG或甲醇等雙燃料船上服務,同時也加速國籍航商綠色轉型。 航港局說明指出,依照國立高雄科技大學IGF Code進階訓練課程規劃,上課天數五天,每班開課人數為12人,預計十一月17日至21日正式開班,呼籲有訂購雙燃料船航商及有意願參加IGF Code進階訓練課程的船員,儘早完成訓練,相關開課訊息可向高科大洽詢,聯絡電話:(07)8100888 分機 25913、25910、25914)。 附圖為國立高雄科技大學IGF Code進階訓練課程所需使用之模擬機。(航港局提供)

Read More

新貨運園區首場座談登場 32單位攜手研擬高效作業規範

機場公司舉辦首場「新貨運園區共同作業規範交流座談會」,邀集官學共計32個單位人員與會出席。(機場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機場公司為研討提升整體貨運作業效率,舉辦首場「新貨運園區共同作業規範交流座談會」,邀集交通部、民航局、財政部關務署、航警局、中華航空、長榮航空、星宇航空、華儲、榮儲、遠雄、IATA台灣分公司、國際貨運代理業者及多位學界專家等,產官學共計32個單位人員與會出席,對於未來新貨運園區發展方向進行意見交流,以利後續推動建立桃園國際機場新貨運園區的共同作業規範,促進貨運產業朝向高效率作業發展。 機場公司副總經理余崇立表示,桃園機場在國際機場協會(Airports Council International,ACI)公布之2024年全球機場貨運量排名第10。2024年航空總貨運量達227.1萬噸,除較2023年211.3萬噸成長7.5%外,更較2019年218.2萬噸成長4.06%,充分展現桃園機場在國際航空貨運網絡中的關鍵地位,亦凸顯我國航空產業對全球供應鏈穩定的重大貢獻。 本次會議由台灣國際物流暨供應鏈協會(TILSCA)擔任執行單位,座談議題涵蓋操作流程優化、法規盤點及實務挑戰等面向,經由產官學界共同交流研討,對於如何面對未來貨運產業快速變遷與作業標準提升的需求,彼此提供看法意見,以供研擬建立相關作業規範之參考,並由秦玉玲出任這個兩年期委託研究案的計劃主持人, 蕭禹新為協同計劃主持人,葉建明擔任計畫總顧問。 機場公司將持續辦理系列座談會,推動貨運物流產業朝向高效率、永續及接軌國際的目標邁進,穩固其作為航空貨運物流核心樞紐的地位。

Read More

恩師變病人 奇美醫打通血管救命

  奇美醫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曾宣靈,為童年恩師呂姓男子(左)進行急性心肌梗塞手術康復,串起一段跨越30年的溫暖重逢。(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49歲呂姓男子反覆胸悶喘不過氣,因急性心肌梗塞經醫師檢查發現3條冠狀動脈中2條完全阻塞,僅存左前降支嚴重鈣化狹窄,緊急打通阻塞血管並採用軌道旋磨術結合血管內超音波與震波碎石精準導航,成功打通左前降支使血流恢復暢通。術後恢復良好,也順利康復。 這場手術不僅救回一條命,更串起一段跨越30年的溫暖重逢。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曾宣靈,在手術過程中赫然認出,病人呂男竟是國小棒球綽號「阿魯米」的學長,當年曾陪伴他在球場練習、打球的恩師,如今卻躺在病床上,成為他親手搶救的對象。 曾宣靈感性地表示,謝謝阿魯米學長當年在球場照顧他,現在終於換他守住其的心。 根據衛福部公布的113年國人10大死因統計結果,心臟疾病已連續17年穩居第2位,其中以冠狀動脈疾病占多數。曾宣靈指出,血管鈣化就像「血管生鏽」,當鈣質沉積在血管壁上,會讓血管變硬、變窄,不但增加心肌梗塞、心絞痛、中風的風險,還可能讓心導管手術難度升高,治療風險提高。 對於嚴重鈣化的心血管病灶,傳統氣球與旋轉磨鑽術常常效果有限,甚至可能導致血管破裂或氣球無法順利擴張。因此,奇美醫院率雲嘉南高屏之先,於114年5月引進軌道旋磨術(OA),專門對付像石頭一樣硬的血管鈣化。此次手術更邀請來自紐西蘭、擅長複雜冠狀動脈病灶的Scott Harding教授蒞院指導,不僅是技術層面的交流,更象徵奇美醫院已具備與國際心導管技術同步接軌的能力。 曾宣靈表示,血管鈣化早期沒有症狀,直到血管狹窄嚴重影響血流時,才會產生胸悶、喘不過氣甚至昏倒送醫,往往已是危及生命的時刻。由於血管鈣化的成因複雜,建議若有心血管疾病或家族史、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吸菸、肥胖等高風險族群,更應及早預防、定期檢查。

Read More

碳水食物 吃對比少吃更重要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隨著健康意識提升,坊間流行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觀念,讓許多人誤以為「不吃飯,只吃肉和菜」是預防慢性疾病及體重控制的最佳方式。董氏基金會提醒,「吃對」碳水食物比「少吃」更重要。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指出,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是指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取量,增加蛋白質與脂肪比例的飲食方式,短期內可能對血糖控制或體重管理有幫助,但若長期執行不當,容易造成蔬果攝取不足、膳食纖維缺乏,及影響大腦能量供應。 要維持健康的重點不在於「少吃碳水化合物」,而是「吃對碳水化合物」才是長久之道。許惠玉說,2018年《刺胳針公共健康The Lancet Public Health》的一項研究,追蹤超過1.5萬名成人長達25年,發現碳水化合物攝取量與死亡率呈U型關係,攝取過多或過少碳水化合物都可能提高死亡風險,而最理想的攝取比例約為總熱量的50%~55%。 碳水化合物是人體重要的能量來源,特別是大腦、神經系統和肌肉運作皆仰賴葡萄糖供應,但攝取過多精製澱粉將影響血糖控制。許惠玉提醒,選擇適量富含膳食纖維、植化素、維生素與礦物質的全穀類,如糙米、全燕麥、全小麥等,才能有效降低慢性疾病風險。 許惠玉說,2025年《美國醫學會網路公開雜誌JAMA Netw Open》文獻,分析了超過4萬7千名女性33年的飲食習慣,發現每多攝取10%總熱量的全穀雜糧、水果、蔬菜等高品質碳水化合物,最多攝取總熱量55%的碳水化合物,可增加31%健康老化的機率,並且能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況。 相反地,每多攝取10%總熱量的含糖飲料、甜點、白麵包等精製碳水,會下降13%健康老化的機率。2020年《英國醫學期刊BMJ》研究指出,每週吃2碗以上全穀物與每個月吃少於1碗的人相比,能降低29%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此外,許惠玉也提醒,許多民眾認為五穀粉有益健康,但市售五穀粉通常經過研磨,使澱粉結構被破壞,消化吸收速度加快,反而可能讓血糖上升更快,也不宜過量食用。

Read More

運動處方培訓 鎖定慢病長者

運動專師或治療師協助指導病人進行運動訓練治療疾病,在台灣雖起步較晚,但很適合在社區推動。 (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國外研究顯示,規律運動有助於身體各生理系統、器官、組織與細胞的健康,在歐美等先進國家,醫院設有臨床運動中心,醫師會開立運動處方,花蓮慈濟醫院辦理臨床運動處方培訓工作坊,導入慢性病阻力模組及長者運動兩套訓練。 花蓮慈濟醫院14日表示,「東區醫院總額風險移撥款偏鄉整合性醫療計畫」,辦理臨床運動處方培訓工作坊,由慈濟大學教育傳播學院體育教學中心副教授黃森芳主講SOAP模式臨床運動規劃及方式、時間、強度、頻率等運動處方原則,張紹暐、張家維兩位運動教練帶領學員分組實作「慢性病阻力模組」及「長者運動訓練」兩套訓練。 慈濟醫院強調,第2屆臨床運動處方培訓工作坊雖僅開放30個名額,仍吸引花東地區醫師、護理人員、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等醫事職類人員踴躍報名,反應熱烈。不少學員清晨自台東出發北上花蓮上課,其中亦包含基層衛生所醫護人員,展現高度學習熱忱。 黃森芳指出,許多國外研究中,規律運動有助生理系統、器官、組織與細胞的健康;高心肺適能有助降低冠心病、心臟衰竭等疾病死亡風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