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豬腸案 石崇良認行政瑕疵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工業用雙氧水生產之黑心豬腸案,衛福部於6月獲檢舉,卻到10月才下架商品,造成784公斤已被民眾吃下肚。衛福部長石崇良13日坦言衛福部行政過程有瑕疵;行政院食安辦主任許輔表示,從畜牧業到食品加工的銜接管理,權責分工確實有待加強,會盡速完成跨部會分工,強化食安五環管理機制。 屏東百威公司以工業級雙氧水漂白豬腸,導致逾3000公斤流竄台北、新北、高雄、桃園等4個縣市,多家知名小吃攤受害。食藥署、地方衛生局與檢調單位統計,已封存產品1萬2604公斤,並有2430公斤產品完成下架,另有784公斤產品已經售出。 立委王育敏指出,從6月獲檢舉到10月產品下架,隔了4個月空窗期,民眾恐將更多黑心食品吃下肚,質疑有行政怠惰。石崇良表示,這次食安問題的影響很大,食藥署處理過程確實有瑕疵,從接獲檢舉、檢調介入到產品下架,整體流程需要重新檢討與調整。 食安辦主任許輔表示,黑心豬腸食安事件暴露2個盲點,1是業者未登錄為食品業者,主管機關難以掌握其動態;2是工業用雙氧水未被列為關注化學物質,導致監管出現漏洞。未來將研議是否將其納入管制範圍,強化源頭控管、重建生產管理、加強查驗、加重惡意黑心廠商責任、全民監督食安等「食安五環」措施。 許輔表示,本週將與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合作,研議將工業用雙氧水等非食品添加物類化學品納入第4類關注化學物質,並盡速完成跨部會分工,強化「食安五環」的管理機制。

Read More

益生菌K6 可減輕憂鬱焦慮

嘉義大學助理教授陳建瑋(右1)與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教授黃文經(左1)研究團隊證實,補充益生菌K6可有效減輕憂鬱與焦慮症狀。 (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嘉義大學體育與健康休閒學系助理教授陳建瑋,攜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台北教育大學及中興大學研究團隊,證實補充益生菌K6能有效減輕憂鬱與焦慮症狀。研究成果於國際醫學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發表。 針對現代人普遍面臨的睡眠不足問題,研究團隊提出一套確切可行的營養增補方案,特別適合需要保持高強度工作與運動表現的族群,幫助他們提升身心狀態。該研究透過動物模型,模擬睡眠不足與運動訓練負荷對生理造成的影響;並探討益生菌(克菲爾乳桿菌K6)補充,是否能有效緩解睡眠剝奪引發的生理失調、神經心理問題以及運動表現下降。 研究團隊證實,補充益生菌K6能有效減輕憂鬱與焦慮症狀,改善葡萄糖耐受性及耐力運動表現;此外,更能透過降低發炎反應、調節晝夜節律基因及緩解壓力提升整體健康。此研究為益生菌在健康促進與運動營養的應用上,提供強而有力的新科學佐證。 總結來說,益生菌K6有望成為一種有效的營養補充策略,不僅能夠減輕睡眠不足帶來的健康風險,還能提升身體面對睡眠剝奪與體能挑戰時的適應力與表現。

Read More

雷射針灸治鼻過敏 呼吸順暢

中醫師胡承暉示範鼻過敏雷射針灸治療。 (新營醫院提供) 記者陳佳伶∕台南報導 9歲女童因鼻子過敏,長期有打噴嚏、鼻塞、流鼻水困擾,原本想嘗試三伏貼改善過敏,但因皮膚敏感、容易發癢作罷。接受雷射針灸密集3週治療,情況獲控制,晨起打噴嚏次數減少,夜間睡覺時呼吸也變得順暢。 衛福部新營醫院中醫科醫師胡承暉表示,過敏性鼻炎在台盛行率約25%,在空氣汙染嚴重地區更高達30%;其中,兒童族群比例達50%,每2名兒童就有1人深受鼻過敏困擾。此症常與先天遺傳有關,並受後天環境誘發。 他說,鼻腔如因過敏長期發炎、充血,會導致鼻塞與睡眠中斷;加上缺氧問題,容易造成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影響學習效率,長期睡眠不足也可能引發焦慮、情緒不穩。 胡承暉表示,雷射針灸利用特定波長的雷射光,以不同頻率和照射時間刺激穴位,能達到傳統針灸的補瀉效果;尤其照射鼻周穴位,可加速細胞代謝、抑制局部發炎;透過對迎香、印堂、合谷、足三里等穴位進行照射,每2-3天治療1次,結合中醫經絡理論與光生物效應,讓過敏性鼻炎治療事半功倍。

Read More

石崇良:47藥停供 致力學名藥國產化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食藥署統計,到9月底已有47項藥品宣布退出台灣市場。衛福部長石崇良13日指出,這些藥品多是以降血壓與降血脂藥,大都有可替代之學名藥,不會有缺藥問題;學名藥國產化是衛福部政策,希望提高長期藥品供應鏈韌性。 食藥署統計,要退出台灣市場的47項藥品中,25項有同成分、同劑型、同劑量的學名藥可替代;其他21項仍有相同成分、不同劑型的藥品,機轉和適應症都可以銜接使用。但免疫抑制劑cyclosporine則因原廠停止產線,會啟動專案進口。 石崇良指出,衛福部將修定《藥事法》,非必要藥品若要減產或停止供應台灣,藥廠必須通報,以便提早因應;非必要藥品也要比照必要藥品提早在6個月前通報。授權食藥署在缺藥期間可以統一控貨,避免搶藥潮、囤貨潮。針對短缺或停止供應的藥品,健保署會詢問藥廠是否要調整藥價。 石崇良表示,統計退出的47款藥品,經詢問後,業者都表示不需要調整藥價,停止供貨原因並非藥價問題。 對於藥業界提出藥品差額負擔訴求,同成分藥品民眾如要指定品牌或生產廠商,則需自付差額。石崇良表示,藥品差額負擔制度需要更審慎的討論與評估,這不只關係到民眾負擔,也牽涉到本土學名藥廠的發展,恐打壓到本土藥廠的生存空間,不利政府推動的學名藥國產化政策。 石崇良指出,特別是在原廠藥專利期過後、進入學名藥階段,是否還要允許差額負擔制度?值得深思。台灣應逐步減少對國外進口藥物的依賴,強化藥品供應的韌性;若開放進口原廠藥收取價差,將不利建立韌性。

Read More

台大精準醫療 同時除腫瘤重建顎骨

台大醫院採用個人化精準醫療,實現1天內完成腫瘤切除、顎骨重建、植牙假牙手術新里程碑。(台大醫院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52歲石姓女子罹患下顎骨造釉細胞瘤造成臉部變形,台大醫院以個人化精準醫療,1天內完成腫瘤切除、顎骨重建、植牙假牙手術新里程碑。患者術後重拾笑容。 台大醫院表示,罹患口腔腫瘤治療的目標不僅是病灶移除,更在於能夠重獲咬合與微笑,儘快回到日常生活。在同1天內完成從切除腫瘤到恢復咀嚼功能與重建美觀的完整治療,病人術後就能張口與咬合,甚至看到自己的笑容,這是傳統治療無法比擬的突破。 石姓女子表示,治療前想像非常多「血腥」畫面,怕整個下顎都不見,可能會過上一段沒有下巴、骨頭、牙齒的日子被指指點點,甚至在家中待上一年半載不敢出門,「但手術後在加護病房的第2天就可以笑了」。 口腔醫學部副主任鄭世榮表示,石姓女子9公分造釉細胞瘤雖為良性顎骨腫瘤,但具有明顯侵襲性,已造成下顎骨大範圍破壞。傳統治療通常需要分階段進行,第1階段先切除病灶與重建骨缺損,第2階段再進行植牙及假牙製作,過程可能長達數月、甚至1~2年。 鄭世榮表示,病人長期缺牙不僅影響咀嚼、發音功能及外觀,也對心理造成沉重負擔。石女因腫瘤切除手術,在下顎骨留下長達12公分骨缺損,醫療團隊取用她的小腿骨重建下顎,接著立即植入人工牙根作為假牙基座,並同步製作假牙,整個重建程序在1天內完成。 台大醫院表示,口腔顎面醫師模擬腫瘤切除範圍與客製化下顎骨重建,修復補綴科醫師則根據患者的臉型比例、牙弓形態與咬合需求,製作精準的手術導板,並設計出理想的修復補綴物以達到咬合重建與顏面支撐的目標,彰顯數位口腔醫療在臨床應用上的新高度。

Read More

萎縮性胃炎 幽門螺旋桿菌作怪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連假聚餐多,剛吃飽就覺得肚子不舒服,脹氣、消化不良,可能是萎縮性胃炎。據統計,近3年接受無痛胃鏡檢查者中,每10人就有1人疑似有萎縮性胃炎;其主因9成以上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屬不可逆病變,且多數無明顯症狀。 聯安診所內視鏡室主任徐兆甸表示,造成萎縮性胃炎的成因眾多,9成以上是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其次是因自體免疫性疾病引發,例如甲狀腺亢進或低下、愛迪生氏症、第1型糖尿病等。另外少見原因亦有可能因老化、長期抽菸喝酒、或常吃刺激性的食物等不良生活習慣導致。 根據聯安健檢資料庫顯示,疑似萎縮性胃炎的受檢者中,有超過4成受檢者確認有胃幽門桿菌感染,需要進一步殺菌治療;其餘5成為感染治療過產生不可逆的萎縮性胃炎表現。 胃幽門螺旋桿菌最主要傳播途徑是「口口傳染」和「糞口傳染」,最常因家庭成員共餐而傳染,或不小心吃進已受汙染的水源或食物,甚至上完廁所沒有確實清潔雙手也可能會造成感染。 萎縮性胃炎幾乎沒有症狀;就算出現症狀,也很容易被當作飯後消化不良、上了年紀器官老化而輕忽,直到做了胃鏡檢查才發現。原本應健康粉嫩的胃黏膜變偏白,甚至原本看不到的胃壁血管反而清晰可見,代表胃黏膜組織已遭破壞萎縮。 徐兆甸建議,定期胃鏡檢查有其必要性,若確認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須積極殺菌治療與追蹤,並配合飲食與生活調整,以降低風險。 除了針對感染者的治療與追蹤外,也提醒每個人都應審視日常飲食與生活型態,少吃醃製食品,避免胃黏膜長期發炎與損傷;避免飲酒、吸菸;避免辛辣、油炸等對腸胃造成負擔的刺激性食物,改善生活方式,規律作息,避免長期壓力。

Read More

植入電子耳 退休男重獲新聲

醫師黃俊豪施作「人工電子耳植入手術」,助患者重獲聽力。(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曾任半導體光電儀器貿易高管的64歲黃姓男子,9年前因突發性耳聾導致左耳完全失聰;5年後右耳也逐漸退化,僅能聽到近距離聲音,生活與人際關係嚴重受影響,甚至陷入憂鬱並提前退休。經接受「人工電子耳植入手術」,重獲聽力與自信。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主任黃俊豪指出,隨著微創技術進步,人工電子耳手術已非常成熟,僅需於耳後開約5公分小切口,將電極束植入耳蝸,外部麥克風收音後轉為電刺激,透過聽神經傳至大腦,讓患者重新聽到聲音。 他提醒,成人若學語後才失聰,若超過10年未治療,即使手術成功也可能語音辨識不佳。一旦出現聽力問題應儘早就醫,掌握黃金治療期。

Read More

〈中華副刊〉說我:女子

■雨曦 說我好 你講我算是好人,不太壞 卻不曉我哭鬧的時候 多壞/無知。珍珠早沒有立場 打磨成嬰兒 我會說:拋光是近似自殘的一種方法 跟被性別無關 只是他們使壞,壞掉一種陰柔的 嘴唇 你沒有在夏天的第一場雨 裏面。遺棄彼此,就這樣坐下 感覺意義不大,態度誠懇 形狀是 全新的抽屜——選擇什麼顏色能夠代表我們 很好,很好地像最後一次靠近 靠近那壞掉與暴力的海,海會說: 你很淡,淡得像遺忘掉母親給予的 名字。而我含著光澤,仿似那個 放肆的夜晚。在淋雨,在奔跑回 家——我們的家 還沒有睡以前都是喉嚨。我擠壓臉頰 裝作釋懷的樣子,為了圓 你很睏的藉口,睡在別人的床裏採購 大海。而沖刷岸邊的雜音只屬於 父親難以啟齒的豐腴 那晚,有一隻狗躺在陽台。我猜的 不能剪掉 標籤/善良 因為你胃裏生長的珍珠,沒有疼痛 沒有傷疤 卻一直欺騙一直觸摸那個鐵製扣環

Read More

翁染蜂窩性組織炎病危 屏醫完成首例國際醫療包機救援

屏東醫院完成國際醫療包機救援首例,急重症團隊救回年逾8旬陳翁(右4)。(記者毛莉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屏東醫院完成全縣首例國際醫療包機救援。一名陳姓患者到大陸山西旅遊時,因蜂窩性組織炎感染併發敗血性休克病危;家屬在屏東縣衛生局長張秀君協助下,順利申請並搭乘國際醫療專機返台,經屏醫重症團隊搶救下,在鬼門關前挽回性命。 屏醫重症醫療團隊主任葉東奇說,85歲陳姓老翁8月19日前往山西旅遊時,因蜂窩性組織炎感染併發敗血性休克,心跳停止在當地醫院急救後仍病況危急。家屬在張秀君協助下,順利申請並搭乘國際醫療專機返台。專機8月24日於高雄小港機場落地後,立即由救護車直送屏醫。 屏醫重症醫療團隊事前已掌握病情資料,全程與專機團隊無縫銜接,病人抵院後直入加護病房,在急重症團隊搶救照護下,血壓與心跳逐漸穩定,成功拔管轉入普通病房,最終康復出院。 葉東奇表示,屏醫急重症醫療團隊是「救命的最後防線」,宛如「緊急救火隊」,專為病情危急、生命徵象不穩的患者提供最即時、密集且專業的治療。 日前也有一名民眾於門診候診時突發心跳停止,院方急救團隊即刻啟動程序,與時間賽跑過程中一絲都耽誤不得,電擊與藥物治療後成功恢復心跳,隨即進行心導管手術與低溫治療,最終康復出院。 張秀君說,這次陳翁跨國醫療後送過程,展現屏東醫療體系的整合與效率,從政府協調、專機接送到醫院即時接手,展現地方醫療量能的成熟與信任感。 屏醫院長王森稔強調,急重症醫療是守護生命的關鍵防線,該院團隊不斷提升硬體設備與醫療技術,讓鄉親在地就能享有醫學中心等級的照護。

Read More

〈中華副刊〉水丰尚書 獨處:一切漂流,這一切形成

文/秀實 畫/盧博瑛 二零零九年開始,我過的是一種「獨處」的生活。每個晚上回到將軍澳六百五十呎的家,便只剩下我一人。雖有微霜,未致蒼然,仍足可照顧個人的起居飲食,但對這種生活卻存有或多或少的恐懼感。孤寂籠罩著這個空間,陽台外的天氣逐漸沉黯,陪伴我只有一隻褐色貓。寅夜漫漫,我會把時間如衣服晾掛於網絡世界、讀書和寫作的衣架子上。一八年同居貓病逝,一九年移居高雄,環境變改,然寂然淡寡的心態無異。詞令不擅,常藉潛沉的文字與外界溝通。 從前讀過美國詩人羅伯特·布萊的〈冬日獨處詩六章〉,那時我仍年輕,既有家室,香港又無下雪的冬日。詩讀起來,便沒有多少感觸。但詩的悅目,已足夠我保留一個粗略的印象。待中年以後,又回到生命的原點,一個人蝸居在城東的小房子內,便重新在記憶裏翻尋了出來。詩如後。 (1)四點來鐘,下著稀疏的雪 / 我到外邊雪地裏清茶壺 / 清新的寒氣讓我感到陣陣興奮 / 時近黃昏 / 南窗的簾子在風中輕輕晃動 (2)住在我的兩間破屋中的一間 / 燈光飄落在桌椅上 我飄進自己的一首詩裏── / 我不能告訴你,是何處── / 現在這兒,我好像曾經來過 / 一塊濕地,飄著雪 (3)一天天,父輩們死去 / 孩子們的時機到了 / 斑斑黑影聚攏,圍著他們 / 黑暗顯現如光中的雪花 (4)﹝獨坐﹞ / 有一種孤獨就像黑泥 / 棲息、歌吟,在黑暗之中 / 我說不清,這歡悅是 / 來自肉體、靈魂,還是別處 (5) ﹝傾聽巴赫﹞ 有個人在這音樂之中 / 可是說不清,他的名字是 / 耶穌,耶和華,還是主上帝 (6)我醒來時,已經又下過了雪 / 我獨自一人,卻恍惚有人相隨 /…

Read More